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一、名词解释
1.东亚封贡体系
答: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在东亚封贡体系中,通商与朝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中国封建王朝所关心的道义上的价值,另一面是藩属国和朝贡国所关心的商业价值。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最后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2.穆斯林世界
答: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
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3.欧洲秩序
答: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此时的欧洲秩序还是尚未稳定的国际秩序。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二、复习题
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答:在1500年前后时,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还都处于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前资本主义时代。在国际关系领域,主要存在着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和欧洲秩序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1)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这种国际关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2)1500年前后,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穆斯林世界。此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3)1500年前后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
15—16世纪注定要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如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等等。
2.简述西欧的兴起。
答: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
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分裂成不同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专制王权的建立是民族君主国最终形成的标志。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法国、德意志和意大利、瑞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3)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
①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经济扩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