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电子教案第三讲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意义2.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 组织中个体的行为特点5. 组织中群体的行为特点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组织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意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析: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4. 实践: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意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组织中个体、群体和领导的行为特点,促进学生互动。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体验组织行为学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2. 掌握组织结构和组织决策的过程。
3. 分析组织变革的策略和挑战。
七、教学内容1. 组织文化的作用和类型2.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3. 组织决策的类型和过程4.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策略5. 组织变革的挑战和管理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组织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组织文化、结构、决策和变革的思考。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PPT课件
2 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 直接原因,它是人的行为内部的驱动力。
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 础和始发点。动机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 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标 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8
三、行为
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 行为可分为
目标行为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 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
33
某经理撰写的内容如下: 图中人为一家小企业的管理人员,
她想为公司赢得一份合同,她知道竞争将 十分激励,因为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参与该 合同的竞标。她在想象要是她的公司赢得 了这笔金额巨大的合同,她该是多么快乐, 因为她已经想出了帮助公司多快好省地赢 得该合同的捷径,因而此刻她正感到踌躇 满志。 麦克利兰认为它显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
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 为
B、人的需要有主导性,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人类典型的需要结构模式有五种
C、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 在例外的特殊情况
15
需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成就需要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心理发展水平
16
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
对美国工人需要结构变化的估计
需要种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935 年百分比 35% 45% 10% 7% 3%
1995 年百分比 5% 15% 24% 30% 26%
18
中国企业员工需要的层次
需要的分类 需要的具体内容 综合得分率均值
位次
生理需要
工资奖金高
7.136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 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 利设备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 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
IQ
类别
百分比 (%)
IQ
类别
百分比 (%)
130以上
超常
2.2
120~129
优秀
6.7
110~119 中上(聪明)
16.1
90~109
中等
50.0
80~89
中下(迟钝)
16.1
70~79
低能边缘
6.2
69以下
智力缺陷
2.2
----情绪智力的测量
情绪智力测试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 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态度的成分组成 :
认知——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 情感——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行为(意向)——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 准备状态。
2. 态度的特征
态度的社会性 -----不是生而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 向和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具有特定对象
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图三种因素组成,这三种因素常常是 协调一致的。
实验2: 让一组被试者在实验1小时前进餐,另一组
被试者在实验16小时内不准吃东西,然后,让 这两组人看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要求他们说 出图片的内容,结果那些16小时未吃东西的人 中,很多人都把图片的内容说成是食物。这说 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被试者更有可能把模 凌两可的图形当成是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
3.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个体行为的基本原理个性与行为动机与激励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3. 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群体结构与动态群体决策与冲突群体沟通与影响力4.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组织文化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集: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材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2. 组织行为学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领导风格与行为领导决策与影响力领导激励与沟通3. 组织行为学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应用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组织发展的战略与实施组织创新与文化塑造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第三讲 群体行为
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kter)研究证明,仅仅靠群体的内 聚力,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的诱导,才能有助 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下图: 生 产 率
高内聚力积极引导 低内聚力积极引导 对照组 低内聚力消极引导 高内聚力消极引导
3、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P162)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能片面 地认为凝聚力越强,生产率就越高。 1)如果群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较高 ,且群体凝聚力 也高,则易产生较高的生产率; 2)如果群体与组织的目标高度一致 ,即使这时的群体 凝聚力低,也可能出现高的生产率; 3)当群体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 ,群体的态度就不会 支持组织的目标 , 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高 , 产生的 破坏性就大,生产效率就低; 4)如果这时的群体凝聚力低,则不会对生产率产生太 大的影响。
(三)群体凝聚力与群体行为(P160)
1、群体凝聚力及表现
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对群体成员 施加各种影响,使之在群体内积极活动和拒绝离开群体的全部力量的 总和,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含有“向心力”和“内部团结”的 双重意思(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表现在: 作为该群体成员的尊严感 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情同手足、如鱼得水/格格不入、互相嫌厌) 群体对个人的理想与目标实现的助动力 凝聚力高的群体特点表现在: 成员间沟通与交往频繁 成员较多正面的友善的言语及非言语的沟通 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 成员较愿意承担更多推动群体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的领导方式:自身的素质与影响力、领导作风(民 主式、专制式、放任式)与行为特征 群体的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成员是否自愿接受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即目标、价值、信仰、兴趣、爱好 等方面的一致性 群体成员间的思想与情感沟通程度 群体间的竞争程度 群体规模的大小程度 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群体的社会地位 群体的绩效
《组织行为学教案》word版
《组织行为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理论。
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3.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发展4.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组织行为学的现实意义2. 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3. 案例分析:组织行为学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教学资源:1. 教材:《组织行为学》2. 案例资料: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教案章节:第二章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3. 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组织结构的定义和类型2. 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特征3. 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教学活动:1. 讲解:组织结构的定义和类型2. 讲解: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特征3. 小组讨论: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4. 案例分析: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教学资源:1. 教材:《组织行为学》2. 案例资料: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案例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教案章节:第三章个体心理与行为教学目标:1. 理解个体心理和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3. 了解个体心理和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3. 个体心理和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个体心理和行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2. 讲解: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3. 小组讨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4. 案例分析:个体心理和行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教学资源:1. 教材:《组织行为学》2. 案例资料:个体心理和行为案例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教案章节: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教学目标:1. 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第三讲个体决策【优质最全版】
问题解决策略
规则算法(Algorithms)
– 指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按步就班。
启发法(Heuristics)
– 在很大程度上靠经验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认知捷径 经验原则(Rules of thumb) 假设检验
问题解决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往往不能正确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
三段论推理
未婚者都不戴结婚戒指。 小李未戴结婚戒指。 问题解决,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转换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继续使用算子直到差异消失
所以,小李未婚。 概率(Probability)
指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步骤,按步就班。
他比较保守,谨慎并有进取心。 问题解决,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转换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适当辅以理性分析。
组织行为学第三讲个体决策
(优选)组织行为学第三讲 个体决策
1.1 推理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 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样本机率) – 源于观察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 逻辑性推理 – 源于观念
三段式演绎推理
三段论
Syllogism: 所有A是B C 是A C 是B
表征启发:
– 客体与原型的相似形 – 猜职业:图书管理员或商人(1/50)
便捷启发:
– 飞机与火车谁更安全?
工程师还是律师?
杰克45岁,已婚,有子女。他比较保守, 谨慎并有进取心。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 不感兴趣。闲暇时间多用于业余爱好, 包括做木匠活、猜数字谜语。
可用性启发
以k开头的单词与第三个字母是K的单词 比例大致是多少?
卡片一面是数字,一面是字母。 现实中的人们爱用归纳推理,得出太多不完善的结论;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组织行为学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内容、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讲解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如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等。
3.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阐述组织行为学在组织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
4.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领域:介绍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应用。
5.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概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重要里程碑。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
2. 讲解:进行PPT演示,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组织行为学的历史和发展。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历史和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个体行为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个体行为对组织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个体行为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个体行为的概念:介绍个体行为的定义和特点。
2. 个体行为分析的方法:讲解个体行为分析的常用方法,如心理分析、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3. 个体行为分析的技巧:介绍个体行为分析的实用技巧,如观察、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第三讲:多元化的组织行为学-PPT文档资料19页
民族文化与组织文化
民族文化是由下而上自然形成的;组织 文化是由上至下人为创造的 民族文化是创造组织文化基础 组织文化具有独特性 组织文化受其最高管理层的影响 在一个组织内,组织文化加剧了民族文 化的差异
案例
在日本的一家美国公司有一个惯例:每 年有两次“高尔夫球活动日”。在一次 活动中,当准备开球的时候,美国经理 拿出一张议程表,上面列有他认为的一 些重要问题,要求在活动日讨论。他的 下属们非常不高兴。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本章要点
试述文化对人和群体的影响 试述多元文化组织的管理原则和领导方 法 试评述文化融洽法
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组织文化的意识性 组织文化的系统性 组织文化的凝聚性 组织文化的导向性 组织文化的可塑性 组织文化的长期性
文化与人及群体的行为
文化的定向(价值观、态度、行为) 文化定向的基本尺度 文化定向和对管理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文化多元化的组织行为学
多文化群体的管理 跨文化的领导、激励与决策 欧、美、亚文化及企业管理比较
第三讲:多元化的组织行为学
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与人及群体的行为 面对多元化的组织行为学
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要素、特征和功能 民族文化与组织文化
文化的定义
Culture is shared system of symbols, beliefs, attitudes, values, expectations, and norms for behavior. All members of a culture have similar assumptions about how people should think, behave, and communicate, and they all tend to act on these assumptions in much the same way.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课件
激励的含义:各种观点表述有所不同。 阿特金森1964年指出:积极是此时此刻对行动的方向、
强度与持续性的影响。 琼斯1955年写道:激励是涉及行为是怎样发端、怎样
被赋予活力而激发、怎样延续、怎样导向、怎样终止 以及在所有一切进行过程中,该有机体是呈现出何种 主观反应的。 ……据有关人士统计,激励定义有100多种,至少包括 三要素: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是什 么因素把人们正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的; 这些行为如何能矫正、保持和延续,以及这种行为正 在进行时,行为主体和客体的主观反应。
由谁提出? 如何用公平理论解释“端起碗来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的社会心理现象? 期望理论在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第三节 激励理论与分类 -改造型激励理论
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遇到困难、干扰或 障碍时,内心产生激愤,出现一种情绪 状态就叫挫折。
人一生工作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 各样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强化理论要让积极行为越来越多,消极 或错误行为越来越少,以正强化为主, 奖惩结合。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研究引导人们改变错误行为。 该理论最初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 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发射学说,并对人们 动机强化机能做了大量研究基础上产生, 强调行为的结果对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 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只要创造 和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 随之改变。
公平理论的管理学意义
要求组织以尽可能公平的方式对待每一 个员工,让员工对组织感到对他们真正 的公平。一视同仁、按劳付酬、按贡献、 业绩奖评。
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 从组织全局给予员工报酬、激励员工。
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
期望理论 目标价值 期望概率 公平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3[1]精品PPT课件
• 个体在从众现象中的内心反应和表现行为大致 有以下四种组合:
• ①“口服心服”——表面(行为)服从(从众), 内心也服从(接受);
二、群体的作用
• (一)群体压力 • 群体压力指成员在一个群体中感受到的心
理约束的强弱; • 影响因素
–1.规模的大小 –2.规范化的程度 –3.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 群体压力的结果是成员的顺从。
(二)群体的社会助长/抑制作用
• 社会助长作用:对群体的有效管理能产生协调效应, 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 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
群体规范与压力
• ①与群体绩效活动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会明确告诉群体成员,
应该如何工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应该与别人 怎样协作,应该如何与别人沟通等等。这类规范会对员工和员工 所在群体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节和修正 仅仅根据个体知识、能力、态度等所作出的绩效预测。
• ②与群体形象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主要告诉群体成员,应该 如何着装,应该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以什么方式去 做事,应当何时忙何时闲,应该如何对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忠诚感 等等。
• ②利益型群体。这种群体由于人们对某类特定事物和利益共同 关心,为了特定的目标共同活动而形成的群体。譬如,在某企业 中为了支持受到上级不公平对待或解雇的同事,一些具有相同背 景和利益的员工自发组成
• 梅奥认为,有效的管理应使本组织能直 接从所属工作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实践中 获益,如果忽视人们在工作群体中长期 在一起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就会与管理目标发生冲突,降低管理的 有效性。任何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群体规 范,不同群体会具有不同的规范,会以 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内涵去影响 和塑造群体的成员。
《组织行为学》教案(公开课)
《组织行为学》教案(公开课)章节一:组织行为学简介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讲授:介绍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章节二:个体行为分析1. 掌握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2. 了解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激励机制3. 学习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动机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讨论个体行为的调控方法,分享实际经验章节三:群体行为分析1. 理解群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2. 学习群体行为的动力和冲突管理3. 掌握群体行为的组织和调控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介绍群体行为的概念、动力和冲突管理角色扮演:模拟群体行为的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章节四: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1. 了解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2. 掌握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方法3. 学习组织文化的概念和作用4. 探讨组织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策略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组织结构的概念、类型和组织文化的概念、作用小组讨论:讨论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方法,分享实际经验章节五:领导与领导力1. 理解领导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领导理论和领导风格3. 掌握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介绍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和领导风格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领导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方法六、沟通与冲突解决1. 理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2. 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和策略3. 掌握冲突的类型和成因4. 探讨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角色扮演:模拟沟通和冲突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小组讨论:讨论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分享实际经验七、团队合作与团队管理1. 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和价值2. 学习团队合作的原则和技巧3. 掌握团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4. 探讨团队效能的提升和团队发展的瓶颈教学方法:讲授:介绍团队合作的意义、原则和技巧,以及团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小组讨论:讨论团队效能的提升和团队发展的瓶颈,分享实际经验团队实践: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八、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1. 理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原因2. 学习组织变革的策略和步骤3. 掌握组织发展的概念和阶段4. 探讨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组织变革的概念、原因和策略,以及组织发展的概念和阶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和发展过程小组讨论:讨论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分享实际经验九、人力资源管理1.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人力资源选拔、培训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3. 掌握员工激励和福利管理的策略和实践4. 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趋势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选拔、培训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讨论员工激励和福利管理的策略和实践,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挑战十、伦理和社会责任1. 理解组织行为学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2. 学习伦理决策的原则和方法3. 掌握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4. 探讨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中的伦理问题和社会责任,以及伦理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讨论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十一、决策与问题解决1. 理解决策的概念和过程2. 学习决策制定的技巧和策略3. 掌握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4. 探讨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决策的概念和过程,以及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小组讨论:讨论决策与问题解决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决策与问题解决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十二、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1. 理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2. 学习压力管理的技巧和策略3. 掌握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4. 探讨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以及压力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小组讨论:讨论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压力管理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十三、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1. 理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2. 学习组织战略制定的方法和步骤3. 掌握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的关系4. 探讨组织战略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以及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的关系小组讨论:讨论组织战略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组织战略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织战略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十四、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1. 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和影响2. 学习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3. 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学挑战和机遇4. 探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和挑战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全球化的概念和影响,以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小组讨论: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学挑战和机遇,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十五、未来展望与趋势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2. 学习新兴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和方法3.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4. 探讨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兴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和方法小组讨论:讨论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分享实际经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组织行为学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组织行为学简介重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
第三章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3.3 社会知觉
2 知觉方式与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的假设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和意图,目的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行
为的原因。归因理论认为,对于行为的判断取决于对行为动因的解释,这种动因分为两种,即内因和外因。所 谓内因,是指行为来自行为者自身的控制;与此相反,外因是指行为原因不在行为者控制范围内。
3.2 知觉
3.2.1 知觉的性质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主体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指人脑对环境刺激的整体反映,体现为 个体为了理解环境而解释其感觉印象的过程。
人们努力根据事物本来面目认识它们,但这种努力离不开感觉和知觉的中介。 知觉是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首先,知觉是对于环境的直接反应;其次,知觉把对象从环境
知觉组织就是对这些要素进行结构化组织,使其成为整体并产生意义。
3.2 知觉
2 知觉的组织方式
知觉组织的过程主要有三步:首先是对象分离,接着是知觉归类,最后进行感觉评价而形成知觉。 对象分离是知觉最基本的步骤,是指知觉到的客体在背景中作为可分离部分被突出出来。比如,看画展的时 候,人会自觉把画从墙上分离出来。画是知觉到的对象,而墙是对象的背景。 知觉归类是知觉的组合,指将几个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可识别模式的倾向。人们倾向于使用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性等原则来进行知觉归类。这些原则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知觉律观点。 感觉评价是对接受的信息进行评价并使其产生意义的过程。这涉及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定型偏见、光环效 应、推己及人等。
3.3 社会知觉
(4)韦纳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动机的情绪归因理论》中,提出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