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

合集下载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引言:时间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时间的感知并非完全客观,而是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奥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探索时间感知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给出实验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结果,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一些探讨。

背景:时间感知是人类认知体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常常被证明是有偏差的。

例如,当我们期待某件事情时,时间往往感觉变得缓慢,而在无聊或痛苦的情境中,时间则似乎过得更加漫长。

这种主观时间感知的偏差引发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他们试图探索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如何受到个体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的。

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时间知觉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找出影响时间感知的主要因素。

通过研究时间感知的变化规律,我们希望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时间提供一些实践价值。

方法:实验采用了随机双刺激方法,参与者需要判断两个时间间隔的长短。

我们共招募了50名参与者,他们的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分布均匀。

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基础时间感知的测试,第二部分是测试心理因素对时间感知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测试生理因素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结果:在第一部分基础时间感知的测试中,结果显示参与者对于时间的知觉偏差较小,普遍能够准确判断时间间隔的长短。

然而,在第二部分测试心理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心理状态的不同会对时间感知产生显著影响。

当参与者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时,时间感知似乎变慢,反之,当他们受到压力或疲劳的影响时,时间则变得更快。

在第三部分测试生理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生理反应的不同也会对时间感知产生影响。

当参与者的心率加快时,他们倾向于感觉时间流逝得更慢,而当呼吸变得急促时,他们则倾向于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时间感知的偏差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的。

心理因素如情绪状态和压力,以及生理因素如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可能对时间感知产生显著影响。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但是辨识和感知时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们的时间知觉是如何工作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参加了一个时间知觉实验,以下是我的报告。

实验流程实验中,我们被要求观看一个屏幕上的数字,并尽可能快地按下一个按钮,以反映出我们感受到数字持续的时间。

在每个试验中,数字的持续时间在1.5秒至4.5秒之间变化,并被随机地呈现。

总共有100个试验(包括练习)。

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后,我们将每个试验中我们感知到的数字持续时间与实际数字的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我们通常会高估较短时间的持续时间,低估较长时间的持续时间。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我们的大脑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和处理变化快、紧急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其中有些试验中,我们会出现超长或超短的反应时间。

这可能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例如感到焦虑、疲倦等。

结果讨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时间知觉并不准确,可能受到我们的感知和认知因素的影响。

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和脑区活动,找到更深层次的解释。

实验中的超短或超长反应时间也突显出我们的时间知觉可能会受到情绪和状态的干扰。

这意味着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尝试控制和调整我们的心态。

结论时间知觉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时间知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数字持续的实际时间、我们的感知和认知因素,以及我们的情绪和状态。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同时也需要意识到情绪和状态对我们时间感知的影响。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10教科1 第9小组余华、黄文静、吴芸、王红娥、钟建有摘要:本实验通过对上饶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第9小组的4名学生进行时间知觉测验,研究大学生对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并通过采用不同的闪光频率检验闪光频率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

关键词:时间知觉闪光频率1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分为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时序知觉是指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时间知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相对于时序知觉而言,时距知觉的研究更多,主要围绕动物和人类被试展开。

研究时间知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范式:预期式研究和回溯式研究。

预期式研究是指被试在实验前就知道,刺激时距呈现后,要对该时距进行估计;回溯式研究则是指刺激时距呈现后才要求被试对已呈现的时距进行估计,而在实验前被试是不知道要进行时距估计的。

Block和Zakay(1997)对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元分析表明,对于同一时距的判断,预期式判断显著大于回溯式判断。

回溯式判断的被试间显著大于预期式判断的被试间变异。

而任务难度只影响预期式时距判断,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时距判断率(判断时距/标准时距)显著减小,而在回溯范式下,则没有影响。

刺激的时距长度和刺激的复杂性和时距判断率则只对回溯式判断产生影响。

刺激时距长度和时距判断率成反比关系,而刺激复杂度和时距判断率成正比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时距刺激(5-14.9秒)两种范式的时距判断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然而不同实验范式涉及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预期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对正在流逝的时距进行时间信息的提取、编码和储存;而回溯式时距判断往往要求被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刺激时距间的非时间信息进行编码,通常是对事件编码的提取,因而更多地涉及记忆因素。

本实验采取预期式研究检查了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并检验了闪光频率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无反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研究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的影响。

而本实验的主要实验方法是复制法。

结果表明: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相同的刺激方式差异1、引言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

研究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时,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估计时间的差别阈限,也可以用复制法测量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自己操作这样被试注意力较易集中。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在操作时要求被试必须复制出在感觉上与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一般来说,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准确性较高,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

K.Von.Vierodt等人在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

在它们之间有一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称之为无差别点。

这个点大约在 0.7秒处。

无差别点的个别差异很大。

有研究指出,对短的时间间隔估计偏高,对长的时间间隔估计偏低,是以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因为短时间作用的刺激不能引起抑制适应,反而有兴奋后作用,因而产生对时间估计过长的现象。

刺激物较长时间的作用容易导致抑制,由于抑制过程占优势,于是出现对时间估计不足的现象。

此外,人的知觉时间还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来测量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讨论了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的影响。

2、研究方法2.1被试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学1001班10名被试,男生2名,女生8名2.2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时间知觉实验

时间知觉实验
时间知觉实验
一、 目的与仪器
目的:学会用复制法估计短暂的时间, 目的:学会用复制法估计短暂的时间,了 解不同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解不同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要求:实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 仪器: 仪器:时间知觉测试仪
二、 程序
1. 刺激信号的选择: 刺激信号的选择: 1)刺激时间: 0.125秒 16秒 档选择。 1)刺激时间:有0.125秒—16秒8档选择。 刺激时间 2)刺激方式:有连续、始末和2 2)刺激方式:有连续、始末和2、4、8hz三种频率共5种方 8hz三种频率共 三种频率共5 刺激方式 式选择。 式选择。 3)信号内容:有声和光两种刺激信号选择。 3)信号内容:有声和光两种刺激信号选择。 信号内容 需要哪一种刺激信号将开关拨到相应的标记中。 需要哪一种刺激信号将开关拨到相应的标记中。 2. 刺激信号的呈现: 刺激信号的呈现: 将“主被试”键拨到“主”标记中,主试口头提醒被试 主被试”键拨到“ 标记中, 开始注视,然后按“启动” 开始注视,然后按“启动”键,刺激信号便按选定的方式 呈现。 呈现。
二、 程序
3. 主试记录下刺激信号的呈现时间,然后将“主被试”键拨 主试记录下刺激信号的呈现时间,然后将“主被试” 到“被”标记中,再按计时控件下的“复位”或“清零” 标记中,再按计时控件下的“复位” 清零” 键,使计时清零。准备好后叫被试开始按键复制信号。 使计时清零。准备好后叫被试开始按键复制信号。 4.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反应时间, 4.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反应时间,将“主被试”键拨到“主” 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反应时间 主被试”键拨到“ 标记中,再按计时控件下的“复位” 标记中,再按计时控件下的“复位”或“清零”,使计时 清零” 清零键,准备第二轮的实验。主试口头提醒被试开始注视, 清零键,准备第二轮的实验。主试口头提醒被试开始注视, 然后按“启动” 然后按“启动”键,刺激信号便按选定的方式呈现。 刺激信号便按选定的方式呈现。 5. 被试反应,记录下反应时间,依次循环。 被试反应,记录下反应时间,依次循环。

4、时间知觉实验

4、时间知觉实验

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时间知觉实验指导老师:
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2014 年10 月14 日
出两声鸣响,被试判断后面一声与前面一声的长短,如果后面一声更长就按“>”,反之就按“<”,若相等则按“=”。

)做100次实验,主试记录实验数据。

再按照实验设计更改刺激方式,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图1:
表1:
表2:
表3:
讨论:
由于时间问题,本组只做了一组半的实验,有效实验数据只有一组,所以采用了卡方分析,由上表的结果能看出,P=0.422,由于P大于0.05,所以差异性不显著。

但是这与实验的预期结果不符合,是实验的设计和被试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

本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应该是时间知觉受到感觉通道的影响时,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时间,是一种抽象而又神秘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时间的流逝,然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又是如何呢?时间知觉实验就是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一项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以期能够对时间知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了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不同的情境下,比如在等待的情境下、在忙碌的情境下、在放松的情境下等,被要求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时间的感知和评估。

其次,被试者将填写一份关于时间知觉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最后,研究者将对被试者的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关于时间知觉的结论。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首先被安排在一个等待的情境中,比如在医院候诊室等待就诊。

他们将被要求记录自己在等待过程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等待过程中的焦虑和不耐烦程度等。

其次,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一个忙碌的情境中,比如在工作中进行任务处理。

他们同样需要记录自己在忙碌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忙碌中的效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等。

最后,被试者将被安排在一个放松的情境中,比如在休闲时光中阅读或聊天。

同样需要记录自己在放松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慢,或者在放松中的愉悦程度和放松程度等。

实验结果:通过对被试者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在等待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慢,焦虑和不耐烦程度较高;在忙碌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效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在放松的情境中,被试者普遍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愉悦程度和放松程度较高。

这些结果表明,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时间的感知和评估存在明显的差异,时间知觉受到情境的影响较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时间知觉有了一定的认识。

时间知觉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情境和个体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心得(3篇)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时间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人们对时间流逝、事件持续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感知和判断。

为了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机制,我们进行了本次时间知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时间知觉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 掌握时间知觉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三、实验原理时间知觉实验基于时间估计任务,通过比较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反应时间,来研究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要观察一个时间间隔,然后通过按键来报告观察到的持续时间。

通过分析被试的反应时间,可以得出时间知觉的估计误差。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实验前,我们对实验环境进行了布置,确保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同时,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电脑、计时器、键盘等。

2. 实验步骤:(1)被试招募:招募了30名年龄在18-25岁的被试,均为我校本科生。

(2)实验指导:向被试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被试了解实验过程。

(3)实验实施:将被试分为三组,每组10人。

每组被试进行5次实验,每次实验包括10个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分别为1秒、2秒、3秒、4秒和5秒。

(4)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观察到的持续时间。

五、实验结果1. 个体差异: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被试的时间知觉存在个体差异。

部分被试对时间间隔的估计误差较大,而部分被试的估计误差较小。

2. 群体差异:通过对比三组被试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被试在时间知觉上存在一定差异。

六、实验总结1. 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时间知觉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被试的生理、心理因素有关,如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等。

2. 时间知觉的群体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被试在时间知觉上存在一定差异。

这可能与被试的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

3. 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时间间隔、被试注意力、情绪等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实验报告时间知觉(3篇)

实验报告时间知觉(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以期为时间知觉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包括秒表、计时器、计时软件等;实验材料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3. 实验步骤:(1)将志愿者分为三组,每组10人,分别进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实验。

(2)生理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观察秒表,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3)心理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观察秒表的同时,思考一个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4)环境因素实验:要求志愿者在嘈杂的环境下,观察秒表,记录自己感知到的时间长度。

4. 数据收集:实验结束后,收集每组志愿者的实验数据,包括感知时间长度和实际时间长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生理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有一定的影响。

生理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2. 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心理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心理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3. 环境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对比环境因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发现环境因素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环境因素实验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偏差,而对照组志愿者感知到的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较为接近。

四、结论1.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2. 生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知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的偏差上。

3. 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知时间长度与实际时间长度的偏差上,且心理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程度较大。

普通心理实验项目情况

普通心理实验项目情况

适用于普通心理学的实验:知觉实验似动现象、时间知觉(无反馈)、时间知觉(有反馈)、速度知觉(无反馈)、速度知觉(有反馈)等。

应用性实验注意集中(追踪实验)、划消实验、注意广度、注意分配、神经活动的强度特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颜色视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错觉、注意的稳定性、观察力、螺旋后效等。

附:心理实验系统简介(共71个实验)心理实验系统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研制的新一代专业心理实验系统。

实验课程包含反应时、传统心理物理法、现代心理物理法、知觉实验、学习与记忆、现代认知心理实验、应用性实验、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发展心理学等九大模块。

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本系统由实验软件、主机、反应盒三部分组成。

其中实验软件具备实验材料选择、参数设置、刺激呈现、数据采集、实验列表管理、数据保存、结果打印等功能;主机通过反应盒采集被试反应数据,通过USB接口传输至PC机;反应盒有三键和四键两种,并可选配脚踏开关;通过PS2口和主机相连,一个主机可扩展至4个反应盒和脚踏开关。

可连接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

实验内容包括:一、反应时(6个)视觉简单反应时、听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听觉选择反应时、视觉辨别反应时、听觉辨别反应时等。

二、传统心理物理法(5个)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平均误差法测线段长度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等。

三、现代心理物理法(4个)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信号检测论(迫选法)、信号检测论(评价法)、信号检测论(再认法)等。

四、知觉实验(5个)似动现象、时间知觉(无反馈)、时间知觉(有反馈)、速度知觉(无反馈)、速度知觉(有反馈)等。

五、学习和记忆(11个)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图形再认)、长时记忆(比较有意义和无意义)、长时记忆(有凭借再现和无凭借再现)、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系列位置效应、概念形成、学习迁移实验、前摄作用和倒摄作用、河内塔等。

最新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人类时间知觉的可塑性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个体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差异。

实验方法:
1. 参与者:共招募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无感知障
碍疾病史。

2. 设备:使用高精度计时器进行时间间隔的控制和记录,同时使用问
卷调查和心理测评工具收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心理状态。

3. 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时间知觉
测试。

- 阶段一:基础时间知觉测试,记录参与者在无干扰情况下对时间
的感知。

- 阶段二:干扰因素介入,通过音乐、光线变化等外部刺激,观察
时间知觉的变化。

- 阶段三:情绪影响测试,通过观看不同情绪的视频片段,分析情
绪状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4. 数据收集:记录每个参与者在各个阶段的时间知觉差异,并进行统
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基础时间知觉测试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对短时间间隔(如1分钟)
的估计相对准确,但对较长时间间隔的估计误差较大。

2. 外部干扰因素介入后,参与者的时间知觉出现显著变化。

例如,在
快节奏音乐的影响下,参与者倾向于低估时间长度。

3. 情绪状态对时间知觉有显著影响。

在观看快乐视频后,参与者普遍
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而在观看悲伤视频后,时间感知变慢。

结论:
时间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外部环境刺激和情绪状态是影响个体时间知觉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时间知觉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可能对相关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心理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时间知觉(无反馈)

时间知觉(无反馈)

时间知觉(无反馈)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具有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能力。

研究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时,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估计时间的差别阈限,也可以用复制法测量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自己操作这样被试注意力较易集中。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在操作时要求被试必须复制出在感觉上与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一般来说,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准确性较高,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

K.Von.Vierodt等人在研究时间知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短的时间间隔容易被高估,产生正的常误;长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

在它们之间有一个从高估到低估的转折点,称之为无差别点。

这个点大约在 0.7秒处。

无差别点的个别差异很大。

有研究指出,对短的时间间隔估计偏高,对长的时间间隔估计偏低,是以大脑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因为短时间作用的刺激不能引起抑制适应,反而有兴奋后作用,因而产生对时间估计过长的现象。

刺激物较长时间的作用容易导致抑制,由于抑制过程占优势,于是出现对时间估计不足的现象。

此外,人的知觉时间还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来测量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

一、目的1.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2.检验各种因素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1)光刺激(灯泡发光时变红),呈现方式有连续光和闪烁光。

(2)声刺激(750Hz纯音),呈现方式有连续声和间断声。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时间知觉测定的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测定的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测定的实验报告什么是时间知觉测定实验?时间知觉测定实验是一种用来研究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和判断的实验方法。

通过各种不同的刺激和任务,实验者可以了解时间感知的规律和差异。

本文将从实验的设计、实施、数据分析以及结果讨论等方面,详细介绍时间知觉测定实验的一般过程。

1. 实验设计时间知觉测定实验的设计需要确立实验目的和研究假设。

例如,我们可能想要了解人类对不同时间间隔的感知是否存在一致的规律,或者人们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对时间的感知是否会有所差异。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参与者数量和特征、实验的刺激类型和顺序、实验的任务设置等。

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

2. 实施实验在实施实验时,需要招募实验参与者,并告知实验目的和任务。

参与者应该完全理解实验的过程,并提供书面同意参与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实验者将运用合适的刺激,如视觉、听觉或触觉刺激,来引导参与者对时间的感知。

常见的实验任务包括定时、估时和比较时间等。

在这些任务中,参与者通常需要根据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做出反应,例如按下按钮、报数或做出判断。

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以及他们对时间的主观感知(例如时间的过去或未来)。

同时,还需要记录实验的控制变量,如参与者的生理状态(例如疲劳程度、饥饿程度)、环境因素(例如光线、噪音)等。

3. 数据分析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用于总结参与者的主观时间感知和反应时间等数据。

方差分析可用于检验不同条件下时间感知的差异。

相关分析可用于研究时间感知和其他因素(如生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4. 结果讨论在结果讨论中,需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回答实验的研究问题。

例如,如果发现参与者在疲劳状态下对时间的感知明显下降,那么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时间感知受疲劳程度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时间知觉测定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仔细设计和科学实施。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一)2024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一)2024

时间知觉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时间知觉是人类感知时间的能力,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时间知觉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时间知觉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时间知觉提供参考。

正文:一、时间知觉的心理学基础1. 时间知觉的定义和概念2. 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研究3. 时间知觉与大脑活动的关系4. 时间知觉的发展和变化5. 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二、时间知觉实验的设计和方法1. 实验材料和设备的选择2. 实验参与者的招募和筛选3. 实验过程的具体设计4.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5.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三、时间知觉实验的结果与讨论1. 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时间知觉实验结果分析2. 时间知觉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探讨3. 实验数据与现有研究结果的对比与分析4. 实验结果中的误差和偏差源的检测与修正5. 实验结果对时间知觉研究的意义和贡献四、时间知觉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1. 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潜在偏差和错误2. 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3. 实验样本的限制和扩大样本规模的建议4. 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环境因素的考虑5. 进一步研究时间知觉的方向和可能性五、总结与展望1. 对所进行的时间知觉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2. 时间知觉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3. 对未来时间知觉实验的展望和建议4. 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的总结5. 实验结果和结论的综合概括和总结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进行,我们对时间知觉的心理学基础、实验设计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对时间知觉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这些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够为时间知觉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

实验心理学报告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专业:心理学班级:师范学号:10130330113姓名:魏楠性别:女摘要:实验采用复制法,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时间中的作用,检查不同的刺激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

采用了2(有反馈、无反馈)×2(连续光、闪烁光)的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四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在有无反馈条件下以及刺激呈现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刺激呈现类型在时间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闪烁光条件下,时间的估计误差值要高。

(2)有无反馈对时间知觉没有影响(3)有无反馈与刺激材料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时间知觉也没有显作用。

关键词:时间知觉反馈呈现方式1.引言在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可以从不同观点来解释时间的性质,或认为时间是客观的,或认为时间是主观经验。

人的时间知觉和动物的时间定向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的时间知觉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特别是人能利用时间标尺来知觉时间。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我们对于时间的知觉呢?研究指出,物理钟、生物钟、和心理钟在控制着我们对于时间的知觉。

1.物理钟和计时工具人在知觉时间时,利用各种各样的标尺,日历、钟表、节拍器,包括原始的敲更等等。

这些就是人类制作的划分时间的标尺,这些工具对于人们知觉时间的顺序和估计时间的久暂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即使当人们没有划分时间的工具可以利用时,仍然可以在思想上利用时间标尺(例如默数)。

这叫内在时间标尺,内在标尺的利用是和一个人过去的实践经验密切联系的。

2.生物钟生物钟的存在是时间知觉的生物基础和生理基础。

什么是生物钟,哪些因素影响生物钟呢?早在1933年和1935年Hoagland 就假设在生物体内存在着内部的生物钟和计时器。

他认为,可以假设在脑中存在着一个内部钟或计时器,该钟控制着新陈代谢的速度和主观时间的节奏。

而该钟的“的嗒”声就表示着内部产生的周期性事件,如从周期性的生理化学事件、睡眠与觉醒事件、24小时为单位的昼夜节律我们生活,直至月经周期等。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一、实验目的1.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2.检验那个因素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操作过程每次实验看(听)到一个灯发光(一段声音),注意其发光(发声)时间,灯灭(声音停止)后再按键复制灯亮(声音响)的时间。

即从按下按键开始,一直按着不松开,直到操作者认为灯亮(声音响)的时间跟刚才看(听)到的灯亮(声音响)时间一样长再松开。

实验进行15次。

附1:每人做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均为2s连续光,另一组互不相同,作为对比组。

同时,4人互为对比,得出共性。

附2:表中加括号的数据为失真数据,加粗数字为更正数据。

四、实验讨论1.分析讨论不同刺激方式(声或光)在相同呈现时间下被试复制时间是否存在差异。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

由数据得,差异性是显然存在的。

而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活动内容、操作者情绪、操作动机及态度(证明能力或是新鲜猎奇)、周边环境的干扰(光线、声音)等。

2.分析讨论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是否有高估或低估现象发生,其规律如何?在相同刺激方式下,由潘的数据可得,同为连续光的情况下,连续光(2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低估了223ms,占2s的11.15%,而连续光(5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高估了358ms,占5s的7.16%。

但由于数据组有限,不能得出规律或共性。

3.本实验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研究是否一致。

研究表明,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实验中,除去潘连续光(5s)和李闪烁光(2s)的数据外,其他4组实验的确对光的复制有低估效应。

基本与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但实验中的两组声音实验均被低估,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

K.Von.Vierodt研究表明,约大于0.7s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本实验中8组数据均大于0.7s,而其中只有2组实验产生正常误,基本符合研究结果。

医学心理学实验一 时间知觉实验

医学心理学实验一 时间知觉实验

实验一、时间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

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等。

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心理学家发现,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与估计的时间不完全一致。

人的时间知觉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

恒定刺激法、复制法是时间知觉差别阈限测量的常用方法。

复制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复制出觉得和标准刺激一样长的时间。

被试可以对具体的时间说不出是多长,但可以比较准确地根据自己的判断复制出时间的长短。

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能准确地表示一个人辨别时间长短的能力。

恒定刺激法:随机先后呈现一组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要求被试判断比较两个刺激的长短。

实验目的:测定个体对时间的知觉能力,掌握时间知觉差别阈限测量常用方法。

实验仪器:EP504时间知觉测试仪实验步骤:(一)恒定刺激法测定时间知觉1. 连接仪器,将反应键盘的九针插头插入主机插座,连接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进入初始复位状态。

2. 主试按“声/光”选择键,选择声音刺激,右侧“声”指示灯亮,表示刺激将以声音刺激呈现;3. 主试按“连续/始末”选择键,选择连续或始末方式呈现,若右侧“连续”指示灯亮,声音刺激将以连续方式呈现,若右侧“始末”指示灯亮,刺激在开始和结束时各呈现0.5秒,其间不显示;4. 主试连续按功能键,使显示器显示“F1—2.0S”,表示呈现的标准刺激为2S,变异刺激分别为1.6、1.8、2、2.2、2.4(S);5. 被试做好准备,主试按“开始”键,仪器开始自动随机呈现包含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的一组刺激信号(其中前50组标准刺激在前,变异刺激在后,后50组相反),当一组刺激呈现后,被试在反应键盒上按键回答:“<”表示后一个刺激比前一个刺激短,“=”表示前后两个刺激相等,“>”表示后一个刺激比前一个刺激长。

时间知觉_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_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流逝、持续时间、时间间隔和事件顺序的感知。

时间知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2. 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3. 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各半。

2. 实验材料:秒表、图片、录音等。

3. 实验步骤:(1)将被试分为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每组5人。

(2)视觉组:向被试呈现图片,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的时间。

(3)听觉组:向被试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录音播放的时间。

(4)混合组:同时向被试呈现图片和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和录音播放的时间。

(5)记录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计算平均误差。

四、实验结果1. 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分别为:视觉组10.2秒、听觉组8.5秒、混合组9.8秒。

2. 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听觉组误差最小,视觉组误差最大。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听觉组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最高,视觉组最低。

这可能与听觉通道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有关。

听觉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较少,且大脑对听觉信息的处理速度较快,因此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较高。

2. 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略低于听觉组,这可能是因为同时呈现视觉和听觉信息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时间估计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还表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感觉通道、注意力、情绪等。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时间知觉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任务、个人经验等。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了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了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结果表明,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高,视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低。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时间知觉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实验表明,闪光的频率,光点刺激的方式是影响时间知觉的主要因素。

预测快闪比慢闪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实时距比空时距的时间估计准确性高,短时间比长时间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但是由于被试提前知道时间长短,存在数秒数的情况,导致此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

关键词:时间知觉空时距实时距闪光频率1引言时间知觉: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

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

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时距知觉是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实验方法选择复制法。

复制法是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按标准时间复制。

复制时间与标准时间之差,为时间估计差。

以此作为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指标。

因只是仿制,不受过去经验影响,故能确切表达时间知觉的能力。

本实验用复制法探究闪光频率,实时距空时距等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2实验一2.1 实验目的比较估计快闪光和慢闪光呈现时间的准确性2.2 方法2.2.1 被试西南大学2014级心理学部本科学生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13名。

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和听力正常。

2.2.2 实验器材EP405时间知觉测试仪,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

2.2.3 实验程序首先,主试按功能键,使显示F2-02S、即刺激时间为2S,按声/光键,使指示灯在光处亮。

按连续/始末键,使指示灯在两点均亮。

接着,被试手拿反应盒(键),据仪器刺激(闪光)时间,按任意键,复制(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立即记下该数,做20次。

最后,主试复位、重新设置,使闪光频率从2Hz到8Hz,同样做20次。

2.3 结果被试在不同情况下估计时间误差绝对值数据汇总求平均值,结果见图1图1不同闪光频率下2秒与10秒AE值比较(AE指时间估计误差绝对值)由图1可以看出闪光频率越高,时间估计误差越小,时间持续越快,时间估计误差越小将实验一中时间估计误差的绝对值进行可重复性方差分析的表1,结果发现时间长短呈主效应,闪光频率对结果没有影响,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

1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1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专业: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班级:xxxxxx姓名:xxx 学号:xxxxxxx实验室名称: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名称:时间知觉实验报告试验时间:2014-4-17关键词:时间知觉时距一、引言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

人类知觉到的世界具有时间上先后延续的性质,因此,只有具备时间知觉,我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的动作或行为,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条理和秩序。

时间知觉课分为时许知觉和时距知觉。

时序知觉让我们分清楚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则告诉我们时间延续的时间长短。

时距可分为实时距和空时距两种类型,前者意指时间间隔包含着一个持续的刺激;后者则是指仅含起止刺激的间隔,时距之内不呈现刺激。

时间长度也是研究者常常使用的自变量之一。

维耶罗特早在1868年就对时距进行了研究,他的实验要求被试复制一个与标准刺激间隔相等的时间,结果表明:大约在3s之内,估计时间比标准延时稍长,之后则明显变短,在3s附近时距知觉最为准确。

人们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往往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刺激的物理性质及接受刺激的感觉道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低估,而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往往高估,且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方面听觉优于视觉。

时间知觉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与成人在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职业的人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时间知觉可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二、试验目的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分析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三、方法与程序3.1 被试长江师范学院大二学生一名3.2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电脑一台心理学实验软件3.3实验设计和程序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以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作为标准刺激的呈现方式。

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实验-时间知觉(无反馈)
一、实验目的
1.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2.检验那个因素和不同刺激方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操作过程
每次实验看(听)到一个灯发光(一段声音),注意其发光(发声)时间,灯灭(声音停止)后再按键复制灯亮(声音响)的时间。

即从按下按键开始,一直按着不松开,直到操作者认为灯亮(声音响)的时间跟刚才看(听)到的灯亮(声音响)时间一样长再松开。

实验进行15次。

附1:每人做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均为2s连续光,另一组互不相同,作为对比组。

同时,4人互为对比,得出共性。

附2:表中加括号的数据为失真数据,加粗数字为更正数据。

四、实验讨论
1.分析讨论不同刺激方式(声或光)在相同呈现时间下被试复制时间是否存在
差异。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

由数据得,差异性是显然存在的。

而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活动内容、操作者情绪、操作动机及态度(证明能力或是新鲜猎奇)、周边环境的干扰(光线、声音)等。

2.分析讨论在相同刺激方式情况下,不同呈现时间对被试复制时间是否有高估
或低估现象发生,其规律如何?
在相同刺激方式下,由潘的数据可得,同为连续光的情况下,连续光(2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低估了223ms,占2s的11.15%,而连续光(5s)时平均复制时间被高估了358ms,占5s的7.16%。

但由于数据组有限,不能得出规律或共性。

3.本实验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研究是否一致。

研究表明,对光刺激的复制有可能低估:实验中,除去潘连续光(5s)和李闪烁光(2s)的数据外,其他4组实验的确对光的复制有低估效应。

基本与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对声音刺激容易产生后效,可能高估:但实验中的两组声音实验均被低估,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

K.Von.Vierodt研究表明,约大于0.7s的时间间隔容易被低估,产生负的常误:本实验中8组数据均大于0.7s,而其中只有2组实验产生正常误,基本符合研究结果。

本实验尚不能与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完全达成一致,有部分原因在于实验数据采样不够全面,数据量过少,但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试说明用复制法测量时间知觉准确性的优点。

复制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之处是需要被试者自己操作,这样被试者的注意力较易集中。

潘林1100203035
王瑶1100203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