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怎样从事好诗歌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如何从事好诗歌教学浅探高中语文课堂中,就古代诗歌鉴赏而言是不容乐观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诗歌教学无诗意,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要从事好诗歌教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因此,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

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推敲。

古代诗歌字数较少,要从这几十个字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对学生而言是不易的,而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

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学习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应注意诗中的那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等一连串的动词用得十分形象。三个动词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的感觉,串连了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三种形象,集中地突出了古赤壁战场令人惊心动魄地雄奇景象。学习诗歌的语言还应注意品味诗人“炼字”的妙用和诗中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即“诗眼”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丽鹂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鹂”该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欣赏,一个“空”字

点出了黄鹂徒然歌唱,两个字尽现凄凉孤寂之情。

第三、抓住意象赏诗歌。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其意象具体含义: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植物类:

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

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第四、意境想象再现法。

首先,用诗人的眼光来处理教材,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因为他们常常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普通事物的独特美,所以无论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还是“像一张小小的邮票”的乡愁乡恋,无不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诗人的眼光去捕捉诗篇中不同于别的诗的独特的形象,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形象,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是学生进入高中的开篇诗文,以“秋”为对象的诗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记得“枯藤老树昏鸦”,也背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对古人的悲秋记忆很深,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人悲秋的诗句,让他们找出此类诗句在意象选取上的共同点,然后让学生比较毛泽东的词中选取的意象与常人所选意象的不同,通过“这篇这首”的意象,学生体会到了《沁园春?长沙》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到了毛泽东早年的

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

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诗人的胆量选取重点,哪怕是不及其余地选取一点,也应力戒面面俱到的“全景扫描”。突出重点,以一当十,是诗的特点,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有所得。《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奉献给读者的经典新诗。徐志摩和康桥的深情、徐志摩对林徽音的痴情、新月派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意象的选取等等,无一不能成为教学设计的内容,应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与情人告别般的轻轻软语,读出与挚友道别时的殷殷深情,读出对赋予了自己灵性的康河的恋恋不舍。一节课的读,学生同样品出了

诗中的真意。

第五、教师要有诗人般的想象和联想。

让学生的思维与诗人的思维进行“超级链接”,使诗歌的课堂教学能有“物我皆着我之色彩”的效果。如:穆旦的《赞美》是一首“带血的赞歌”。我要求学生由诗里到诗外,充分地想象诗中农夫这一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想象诗中的“我”是指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我”理解成了自由、民主、和平,在他们的心目中,应该是自由、民主、和平来拥抱这个历尽沧桑的民族。这种理解虽然和“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但学生得之于诗中抒情主人公之心,得之于诗中“农夫”这一形象,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