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怎样从事好诗歌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论文(共2篇)【语文教学论文】

第1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我国的诗歌艺术成就十分辉煌,诗歌文化遗产丰富。

引导学生在对语文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古代诗歌的艺术美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

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迷茫,容易走入思维误区。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洗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帮助学生奠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要求高中老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仔细研究,总结出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要点,以从容应对高考。

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1.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语文老师作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者,需要准确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诗歌的特征,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

诗歌承载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才情,大多是他们人生经验、个人品性和艺术修养融合而成的精华,教师在教学前必然对其学习研究,感受参悟,进行再创造,然后实施于教学,。

此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教育,提高个人素养的过程。

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诗歌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透过书本紧抓诗歌的精髓,深刻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当然,高中语文老师的素质提高也有助于把握新的教学要求,层次分明的向学生讲述学习的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鲜的词汇和交流方式悄然改变着学生的生活,高中语文老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包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掌握,减小师生间的交流代沟,能够掌握学生的思维角度,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学习。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高一语文诗歌教学(教学论文)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扬名中外,流传至今。

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鉴赏能力实质上就是对蕴含于语言中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把握。

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有必要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加以重新审视。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无论是语言运用技巧,还是文化内涵,都能给今天的高中学生以深远的影响,相信有魅力的诗歌教学必将优化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

从新课标的行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上述思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比较突出了对诗歌单元的安排。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现当代诗歌单元,把诗歌作为联系初、高中语文的桥梁。

而且该单元所选诗歌囊括中西,种类繁多,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纷纷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而且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都说明了诗歌这一优秀文学体裁又一次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新课标和教材重视诗歌教学并不等于诗歌在学生身上发生了效力,这中间还有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需要有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把诗歌之于人的作用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

可以说,正确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学策略运用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虽然现在一部分人已逐渐认识到诗歌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目前的诗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策略模式上有很大缺陷,基本上是一种“肢解”式的讲析模式。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问题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教学难度虽然不小,但是,在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看来,诗歌教学的程序都是一样的。

在诗歌教学课堂中,教师会让学生先读诗歌,并找出自己觉得不理解的字词,再一词一句地进行诗歌的讲解,解决学生的问题。

之后,让学生全体读诗歌,作业就是背诵诗歌。

这样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健全发展,也没有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机会,不利于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1.加强诗歌信息的把握诗歌中所包括的信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信息,一种是隐性信息。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两种信息进行共同关注。

诗歌的标题或者注释中一般都饱含显性信息,通过诗歌的标题,读者一般可以分析出诗歌的内容类型以及情感类型。

从标题这样的显性信息入手进行诗歌鉴赏,可以明确诗歌鉴赏行为的方向,降低诗歌鉴赏的难度。

而诗歌的注释往往会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阐述,不同的诗歌背景对应着不同的时代,也会对诗歌中的意象具有不同的指向。

而诗歌中的作者所选用的多种意象,就是诗歌的隐性信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进行诗歌鉴赏。

比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从诗歌的题目以及诗歌的注释入手,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所描述的主体是长沙,而作者是主席。

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推测出诗歌描述的大体方向以及主要的情感基调。

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中所描述的意象,通过一点一点的探索去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2.从特殊意象入手进行诗歌鉴赏在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诗歌阅读中都会积累一些意象。

在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殊且较为固定的意义,这些意象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体,往往是某种情感的象征。

新课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范文)

新课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范文)

新课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范文)第一篇:新课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范文)新课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

诗歌虽然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但诗歌有它本身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易于感受等特色,再加上“每个青年都是潜在的诗人”(著名诗人叶延滨语),这使诗歌欣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了可能,而且由于学识阅历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诗歌阅读欣赏甚至是培养中小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中国作为诗歌的国度,有许多关于读诗的宝贵经验,比如“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涵咏滋味”等等。

许多鉴赏专家提出学习诗歌要多读,要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这固然是正确的态度和基本的方法,可是对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却是异常艰难的事。

就算是已经成年的人要通过读来涵咏、感悟、思索诗歌,理解诗歌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有鉴于诗歌理解的难度与学生生活经验、思维水平的现状的冲突,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尝试从诗歌语言的特点出发,从诗歌表意的常识出发,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出发,从诗歌作为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教给学生一些与自身生活、思维深度关系不密切的理解诗歌的方法,以此来弥补学生生活和思维上的不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把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整理一下,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一、从诗歌词句特点入手,理解诗家语诗歌语言的特点涉及到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体色彩等,诗贵含蓄,诗歌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其次,诗歌语言要形象、准确、凝练、简洁,所以分析诗歌语言应特别注意古诗的“炼字”,达到几字乃至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

当然学生只知道这些抽象的概念,对鉴赏诗歌来说是茫然而无用的。

我们应该要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理解诗歌语言的方法,所以我选择教会他们理解诗歌语言最基本的词句知识。

古代诗歌是说文言文的古代人写的,所以它包含古代文言词句的各种常用和特殊的用法,比如常用用法中文言以单音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为主;特殊用法则有: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倒装句式、互文见义等。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在讲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很复杂的感情,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有对历史风云更改的慨叹,有对当朝统治者愤懑,有为国献身的豪情,有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感情学生都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区别、体味。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论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论文在高中课程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及提高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鉴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改的逐步推行,要求学校注重审美教育。

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

如何在高中语文中开展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就成了当前教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四个方面是笔者在教学中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诗歌题目通常都会较直白地透露一些信息,对学习者鉴赏诗歌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是送别诗;王昌龄的《出塞》属于边塞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怀古诗等。

上述诗歌的题目中,都较明显地蕴透露了诗歌的主要情感。

其中,《送友人》从题目便可容易得知诗歌主要是讲述与友人分别,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通过缅怀古迹,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赞扬等。

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题目入手,通过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倾向,为下一步的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古语有云“知人论世”,主要是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性,要求读者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对诗歌进行鉴赏。

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现,所以诗人的生平、所处背景、思想及创作风格都与其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

学生在鉴赏诗歌前,应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等信息,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著名诗人、词人的文学流派、生平与思想、创作风格等信息,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学生根据流派对诗人进行分类整理,并注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进行鉴赏。

论文: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论文: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论文: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诗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与我国传统诗词相比,现代诗歌形式多变,风格不拘一格,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宣扬现代诗歌文化的重任,也肩负着教化高中生,培养其良好品格,塑造多元个性的重任。

然而,当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弊端。

因此,怎样搞好现代诗歌教学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增设情境体验,感受诗歌之美现代诗歌往往蕴含着现代或是当代诗人丰富、真挚、美好的思想感情。

阅读和学习现代诗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到语文的美妙,培养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观念,提高文化修养,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在旁引导协助,然而如今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并没有发挥现代诗歌应有的作用。

许多高中教师仅仅把现代诗歌教学当作应对考试的必要任务,交代背景,介绍作者,断句,组织学生背诵,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也对现代诗歌学习没有兴致。

其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诵读现代诗歌,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体会现代诗歌的优美旋律和意境。

如果不能使学生领会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那么教师对于这篇诗歌的讲解就是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来为学生放映符合诗歌意境的短片或音乐等,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现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还可以挑选优秀的现代诗歌篇目,如戴望舒的《雨巷》等,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一篇现代诗歌,培养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法。

当代高中生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十分功利化,仅仅把现代诗歌的学习,甚至是语文的学习当作升学的工具,而不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善自己性格的一种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语文论文】

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诵读,教师要想法设法让诵读成为诗词课堂的一个亮点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高中语文怎样从事好诗歌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怎样从事好诗歌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如何从事好诗歌教学浅探
高中语文课堂中,就古代诗歌鉴赏而言是不容乐观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

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

诗歌教学无诗意,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

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

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要从事好诗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

因此,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推敲。

古代诗歌字数较少,要从这几十个字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对学生而言是不易的,而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

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8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8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8篇第1篇示例:高中语文课程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现如今许多高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有效地教授高中古诗词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解背景、讲述作者生平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诗词朗诵比赛、诗词欣赏会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古诗词的实践活动。

古诗词并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活泼的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诗词创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动手尝试写诗作词,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的朗诵比赛、诗词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注重古诗词的跨学科教学。

古诗词与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古诗词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语言描写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活动、跨学科教学和情感体验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希望语文教师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古诗词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谈古典诗歌教学(通用)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谈古典诗歌教学(通用)

谈谈古典诗歌教学中国是诗的国度。

这里孕育诞生了屈原、李白等数不胜数的伟大的诗人;这里酝酿、创造了《诗经》、《离骚》等举不胜举的不朽作品。

古典诗歌是一园芬芳馥郁的奇葩,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

新教材古代诗歌比重增加,新课标对古代诗歌的要求提高。

可是,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老师的共识。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读诗中提高审美素质?语文教师都在思考与探索着。

我的想法是:诗歌教学宜采用从诵读入手,抓住意象,充分联想想象,扩展延伸课外内容进行比较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⒈诵读,品味语言领悟情感重视朗读,重视背诵,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回归校园。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以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有它的特殊意义。

第一、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教师要把熟读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名句名诗更应该背诵,教学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朗读。

通常情况下有四个步骤。

①范读。

分学生、教师和录音三种。

②初读。

学生先通读全诗,疏通音义,品评语感,初步感知内容。

③精读。

即欣赏精华部分,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

避免浅尝辄止的“应景”朗读。

④叫读。

要避免生硬无趣而无创造的朗读。

在朗读中配乐朗读效果教好,因为有了音乐就有了情绪,从而宿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学生容易披文入情,携情入境。

诵读《琵琶行》时,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小提琴配乐;诵读《雨霖霖》时,配以排箫,效果教好。

第二、反复朗读与熟悉理解内容相结合。

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式,古人就很强调通过吟咏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其效果将更显著。

疏通了词语含义,朗读容易流利畅达;了解了作家背景,知人论世,朗读容易把握情感;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多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理解课文。

高中诗歌赏析教学主要思路和方法论文

高中诗歌赏析教学主要思路和方法论文

谈高中诗歌赏析教学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摘要:高中时期的诗歌赏析教学,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诗歌诵读、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要锻炼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诗歌赏析教学成为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本文以此为话题,论述了提升高中诗歌赏析教学效果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诗歌赏析;高中诗歌教学;高中生;诗歌内容;诵读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55-0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诗歌的鉴别和赏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育和形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推进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发展。

因此,要把高中的诗歌赏析教学作为日常语文教学的重点来抓,要用更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切实提升诗歌赏析的水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研读和感悟能力课堂是开展诗歌赏析、鉴赏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的主要途径。

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运用更为人性化、科学化的鉴赏策略,引导学生们自觉、自主的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去,领悟诗歌的内容和内涵。

要把提高课堂赏析的效果作为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诱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神奇,感受到诗歌中的文化底蕴及美丽境界。

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研读能力、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塑造良好的诗歌赏析观念,让诗歌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一剂良药”。

当学生能够走进诗歌塑造的文学意境中去的时候,他们自热而然的会思考诗歌的背景和意象,会更加深入的领会诗歌的技法和写作思路,这对提升学生们的诗歌解析、鉴别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探讨诗歌诵读、记忆和理解的心得,并在此过程中相互提高。

要引导学生培育诗歌情感,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歌蕴藏的感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身临其境”的赏析观。

中学语文如何做好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如何做好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如何做好诗歌教学摘要:在目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意境和创作情怀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从目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来看,老师应把握以情动人、意象捕捉的教学方法,通过诗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意象捕捉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诗歌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诗歌中获得充分的启发和教育,为日后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这种现实的需要,我们必须切实做好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工作,应对诗歌教学的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意象捕捉对于目前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来说,要想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单纯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难以取得预期目的,我们应该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改变过去单纯记忆的方式,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意象捕捉能力入手,不断提高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想做好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多种能力的培养入手:一、中学语文诗歌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主旨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文字更简练、表达的意境也更丰富。

要想正确理解诗歌的主旨,不但需要熟读诗歌本身,对字面意思有一定的理解,还要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做到对诗歌的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对于中学生来讲,由于语文基础知识有限,分析和比较能力还很薄弱,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对诗歌的正确分析,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诗歌的主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够通过一定阅读基础和背景材料,将诗歌主旨归纳总结出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中“吴钩”“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通过这种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但能够实现对诗歌主旨的正确理解和分析,还对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语文诗歌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

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

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

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

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

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

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

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

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微论文一首好诗就是一个世界,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其间的醉心之作,帮助学生通过有益途径品读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对于教学方法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情读:无情岂能动人不带感情不读诗歌,无情岂能动人?尽管古典诗歌历时久远,今人阅读起来不易理解,但还没到完全不知所云的地步。

初读诗歌我们还是能领会其中的情感的。

比如在教授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伤感。

我提醒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在读时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让学生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

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

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齐整的朗读就象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这就是“复恐匆匆说不尽”。

更为有益的尝试是师生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如有空闲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走近古诗的兴趣。

二、意读:涵咏工夫兴味长初读把握诗人情感,我们依然处在“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状态,尚需较多的时间细品诗意诗境:涵咏工夫兴味长。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是读过背过几首古诗的,但令人人尴尬的是我们不见得能讲出深刻的含义来,我们的理解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因为古典诗歌的凝练性、跳跃性很大,而今人又习惯用繁复的现代汉语去思维,所以得读出古诗中省略的内容,字斟句酌,看出诗句背后的文字,方能充分感受字里行间丰富厚重的内容情感。

当然,这个过程包括对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时代环境的了解。

我觉得每首诗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还原。

比如辛词《水龙吟》,我们看到了诗人报国无门、英雄失路的悲情故事。

读到这种程度,学生不仅品出诗人的伤感更能进一步理解他“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的怨愤。

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关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歌,这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节奏和深刻的内涵,滋养着每一代年轻人的心灵。

如何有效进行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一、关键词:诗歌教学,中学语文,人文素养,审美能力二、文章结构: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情感、思想和知识,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与挑战目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诗意的分析,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教学往往被简化成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而失去了其情感熏陶和审美培养的功能。

三、如何改进中学语文诗歌教学1、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诗歌的解读和创作过程。

通过组织诗歌朗诵、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培养人文精神:诗歌是人文精神的结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通过解析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3、拓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开拓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4、利用现代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

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魅力。

5、鼓励诗歌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好诗歌教学

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好诗歌教学

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好诗歌教学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很大比例,每年我们都要接触到。

诗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它不仅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审美影响和精神陶冶作用,而且也给后人留下了神往和赏味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完全读懂、理解古诗还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认为诗歌是很难学习的知识。

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赏析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审美观念也同样重要。

要想很好的进行诗歌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几点。

吟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要读懂诗歌就要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中有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这是我国历代学者文人都遵守的一条有用的法则。

这条法则在我们的教学和阅读中也同样适用。

学习诗歌时我们应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再联系作者写作诗歌时的个人境况,认真地把诗歌阅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仔细阅读、品味,才能真正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比如,我们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我们应先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

其诗往往与反映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

《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

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感时伤别,连本无情感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感时伤别,与诗人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相近,所体现的诗风也是沉郁顿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如何从事好诗歌教学浅探高中语文课堂中,就古代诗歌鉴赏而言是不容乐观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

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

诗歌教学无诗意,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

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

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要从事好诗歌教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

因此,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
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第二、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推敲。

古代诗歌字数较少,要从这几十个字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对学生而言是不易的,而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
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

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学习时应注意这些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应注意诗中的那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等一连串的动词用得十分形象。

三个动词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的感觉,串连了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三种形象,集中地突出了古赤壁战场令人惊心动魄地雄奇景象。

学习诗歌的语言还应注意品味诗人“炼字”的妙用和诗中重要语句的作用,因为关键字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即“诗眼”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丽鹂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鹂”该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欣赏,一个“空”字
点出了黄鹂徒然歌唱,两个字尽现凄凉孤寂之情。

第三、抓住意象赏诗歌。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其意象具体含义: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

植物类:
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

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

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
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第四、意境想象再现法。

首先,用诗人的眼光来处理教材,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就因为他们常常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普通事物的独特美,所以无论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还是“像一张小小的邮票”的乡愁乡恋,无不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诗人的眼光去捕捉诗篇中不同于别的诗的独特的形象,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形象,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是学生进入高中的开篇诗文,以“秋”为对象的诗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记得“枯藤老树昏鸦”,也背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对古人的悲秋记忆很深,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人悲秋的诗句,让他们找出此类诗句在意象选取上的共同点,然后让学生比较毛泽东的词中选取的意象与常人所选意象的不同,通过“这篇这首”的意象,学生体会到了《沁园春?长沙》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到了毛泽东早年的
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

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诗人的胆量选取重点,哪怕是不及其余地选取一点,也应力戒面面俱到的“全景扫描”。

突出重点,以一当十,是诗的特点,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有所得。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奉献给读者的经典新诗。

徐志摩和康桥的深情、徐志摩对林徽音的痴情、新月派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意象的选取等等,无一不能成为教学设计的内容,应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与情人告别般的轻轻软语,读出与挚友道别时的殷殷深情,读出对赋予了自己灵性的康河的恋恋不舍。

一节课的读,学生同样品出了
诗中的真意。

第五、教师要有诗人般的想象和联想。

让学生的思维与诗人的思维进行“超级链接”,使诗歌的课堂教学能有“物我皆着我之色彩”的效果。

如:穆旦的《赞美》是一首“带血的赞歌”。

我要求学生由诗里到诗外,充分地想象诗中农夫这一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想象诗中的“我”是指谁。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我”理解成了自由、民主、和平,在他们的心目中,应该是自由、民主、和平来拥抱这个历尽沧桑的民族。

这种理解虽然和“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但学生得之于诗中抒情主人公之心,得之于诗中“农夫”这一形象,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