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的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日本、韩国等国的佛教均是由我国传入的明末清初的科技 翻译,为我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我国科 学技术的发展;“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为我国带来了马 列主义和新思想,使我国的文学创作走向了唤起民众的道 路。在西方,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公元前2世纪) 为罗马帝国带来了希腊古典文学的精华,促进了罗马文化 与文学的发展;公元4世纪 至6世纪的宗教作品《圣经》被 翻译成不同的文字,使教会在文化上取得了垄断地位。11 世纪由于翻译阿拉伯作品,西班牙的托莱多成了欧洲的学 术中心,其翻译和学术活动的延续达一百多年。 而文艺复 兴时期的翻译活动则深入到了思想、政治、哲学、文学、 宗教的各个领域。
发展时期
• 代表人物:释道安,他是积极主张直译的代表人物。 • 贡献: • 1)设置了译场,翻译成为有组织的活动,这是翻译亊 业的一大进步。 • 2)他摆脱佛教原来对玄学的依附关系,专事传播佛图澄 的哲学部分,有弟子数百人。道安自己不储梵文,惟恐翻 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婆 沙经》 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的。
• 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 •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
2.赞宁论翻译
• 赞宁是北宋僧人,精于佛学南山律,时人称之为“律虎” 。他在研究经律时,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佛典翻译的论述 ,并提出了佛经翻译中的“六例”,即所谓“今立新意成 六例”: • 第一,“译字译音为一例;第二,“胡语梵言为一例;第 三,“重译直译为一例;第四,“粗言细语为一例;第五 ,“华言雅俗为一例;第六,“直语密语为一例。 • 赞宁在“六例”中谈到了四个方而的问题。首先他规定了 音译的标准;第二,强调译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第三 ,要求译者保持原作的风格;第四,强调准确地理解原文 内容。
结论
• • 小组协商讨论给出以下结论: 1.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中国的哲学、艺术、
民族、社会、语言等多科领域,尤其是对中国翻译学的影响至为深远 。我国翻译学正是依赖佛经的翻译,通过借鉴佛教概念范畴、理论命 题、思想方法、思维模式四种途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 中国翻译学是随着佛典翻译的开始而诞生的,即清潘耒《类音· 反切音 论》所说,“自梵典人中国,翻译之学兴”。又随着佛典传译艺术的 成熟和中国佛教理论的建立而完善。
2.鸠摩罗什论翻译
• 开创佛典意译新风的是鸠摩罗什。他精通佛学,擅长汉文 ,他与弟子共译出《大品般若经》等经书约35部294卷( 《出三藏记集》),系统地介绍了佛教龙树中观学派的学 说。所译的佛经,融冶汉文和梵文,文笔空灵,辞藻华丽 ,当时被人你为新经。 • 他主张翻译只要不违原义,对原文形式毋须复制;他还主 张只要能存其本就不妨“依实出华”。 • 他通过对近四百卷佛教典籍的传译和阐发,第一次把印度 佛学按本来面目介绍过来,对六朝时中国佛学的繁荣和陏 唐时佛教诸宗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 自鸠摩罗什提出“意译”理论之后,译经事业便有了新的 发展。
• 因此,翻译是一项古老的活动,翻译活动由来已久,翻译在 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无论对翻 译进行何种探讨必须放在历史的框架中,选择阶段、选择领 域进行探讨。 • 本次探讨的话题:宗教中的翻译,以佛经翻译为例 • 结合该问题,我们小组主要讨论了: • 1.宗教翻译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 • 2.宗教在翻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分析。 • 3.宗教翻译对后世翻译策略、方法的影响?
Thanks ~~~
宗教的翻译
来自百度文库
翻译背景知识简介
•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可以说翻译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政治、贸 易交往的开始而开始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先秦时期的《越人歌 》到现在,我国已知的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历史约有二千多年。 而西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则是始于公元前3世纪。 • 翻译活动在促进政治、文化、科学、技术、贸易等的交流和发 展方而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翻译活动促进过 宗教的传播、文学的交流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进步。我 国东汉时期的翻译活动带来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繁荣 ,并使我国成了佛教的传播中心。
• 另外对“妙”、“味”、“真”的运用也普遍反映在翻译理论和批 • 评文献中,尤其是“化”字的运用,为翻译标准提供了新的价值尺度 。 • “化”本是佛经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本义为变化、改变或教化。 如惟则《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序》所说,“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 ,另如“化土”(佛国净土)、“化身”(佛的法身的变现)、化城(幻化 之城)等。“化境”一词又是佛典中专指可教化的境域,如《华严经· 疏》上说:“十方国土,是佛化境。”即指一种很精妙的境界。 • 钱钟书就说:“夫‘译’一名‘通事’,尤以‘通’为职志”。《焦 氏易林· 乾》上说:“道陟石阪,胡言连蹇;译喑且聋,莫使道通。请 谒不行,求事无功。”钱钟书认为这说的就是“彼此隔阂不通(硒lure in communication)之境。”打通这种“隔阂”的境界就为“化境”, 这种化境既要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又是译文语言上最完美的表述。
我国翻译发展史
• 首先,从我们翻译的发展史来看:中国翻译史分为五个 时期: • (1)最早的翻译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东汉初); • (2)公元2世纪至13世纪(东汉初年至宋末); • (3)公元13世纪至17世纪(元初至明末); • (4)西洋知识翻译时期; • (5)“五四”至建国前翻译吋期; • (6)解放后的翻译时期;前后延绵二千多年。从远古到 如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活动的日趋发展和翻 译理论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文明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说:“翻译之事,莫先于内典;翻译之 本 • ,亦莫善于内典。故今日言译例,当法内典。”指出必须继承内典翻 译 • 理论。 • 严复借鉴“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鲁迅语),张元济主张学习 • “唐世译经之例”。 • 鲁迅主张翻译兼顾“易解”与“风姿”并举,丝毫不损原作,也正是 继承玄奘精神而来。因为他认为唐代的翻译是“以信为主,粗粗一看 ,简直是不能懂的”,而自己正是倡导“宁信而不顺”的。 • 季羡林《从斯大林语言学谈到“直译”和“意译”》一文后记中指出 :“翻译历 • 史之长,翻译东西之多,翻译理论之丰富,哪一个国家也比不上中国 。这一份极可宝贵的遗产可惜到现在也没有认真总结、继承。
全盛时期
• 概述:这一时期内的翻译理论有了新发展,玄奘提出了“求真”与“ 喻俗”的原则,在继承了“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通达的标 准,是翻译理论史上的一次飞跃,即从注重原文到兼顾读者,也就是 译文的表达效 • (二)代表人物 • 1.玄奘论翻译 • 玄奘为中国佛教三大译经家之一。他精通梵、汉文,佛学研究造诣很 深。他从唐贞观十九年开始译经,20年间,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 ,1335卷。玄奘的译文,文笔生动,言简意明,质朴而灵活,严谨而 流畅,开创了一种新的译体,世称“新译”。 • 玄奘在长期翻译实践中,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 “求真”就是要忠实于原著的精祌实质,“喻俗”就是译文要通顺易 懂。
• 在佛经翻译方面,他是第一个总结出译梵为汉规律的人, 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他提出了 “五失 本”、“三不易”的理论,这一理论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以 后对翻译都有很大影响。 • 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 讨了翻译的方法。我国佛经翻译从公元148年安世高译 《 安般守意经》开始,到前秦为止,基本上都是采用直译法 。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 译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为南北朝时佛经翻译的意译 派开了风气。他精通华梵两种语言,主张翻译时只要不违 原义,对原文形式毋须复制。
我国第一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学成立于佛典翻译事业
• 我国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到 宋的佛经翻译 • 该阶段从东汉桓帝时开始,到 北宋时基本结束,持续了近千 年,时间之长,译量之多,世 界上罕见。 • 而译学上将这一次翻译高潮分 为四个时期:
草创时 期
佛经翻 译发展 的四个 时期
发展时 期
全盛时 期
停滞时 期
停滞期
• 到了北宋时代,在乾德开宝年间,宋太袓曾派人西去求经 ,印度也派名僧东来传法。后来,宋太宗曾在开封的太平 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专门从事佛经翻译活动,但是盛 况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到了南宋,记载中已见不到 一部译经。元代只有拔合思巴、管主八等数人奉诏翻译佛 经,译品只有寥寥十数部。而在明代三百多年中,佛经译 者只有智光等一二人,译了很少几部佛经。清代也只有工 布查布等五人译了几部佛经。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基 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
• 玄奘为了达到“真”与“俗”的统在实践中提出“五不译 ”的原则。这“五不译”为:(1)秘密故;(2)含多义 故;(3)此方所无故;(4)顺于古例故;(5)为生善 故。 • 玄奘提出“求真”与“喻俗”的翻译原则,迄今仍有现实 意义 • 纵观玄奘的“五不译”,较之道安的“五不失”,又有了 一 • 定的进步。“五不译”的理论对古译、旧译有所继承,对 新 • 译又有所发展和提高。
释道安的翻译观点
• 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所谓“五失本” ,是指在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况允许译文 与原文不一致。 • 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对以后的佛经翻 译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我们认为道安的“五失本”讨论的 是翻译中表达的问题。他认识到由于两种语言形式的差异 译文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他的“ 三不易”已经注意到了翻译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因素给译 者带来的理解和表达的困难。他的这些理论,即使是在当 前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草创时期
• 时间:东汉时期,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我国开 始了佛经的翻译。 • 代表人物:安世高,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娄迦谶 • 代表作: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娄 迦谶来中国。此人是月支国人,所以又称为支娄迦谶。他 也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懺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 “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就在那时,月 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 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当代译界对佛经翻译理论的继承:
• 佛教哲学和美学有整套独特的概念和范畴,如妙、圆、空、言、意、 境、真、质、形、境、化、调和、和合、庄严、圆融等等。翻译理论 直接运用其中的一些概念,将其转化为翻译中的理论术语,其中用得 最多的就有妙、圆、言、意、真、质、境、化、和、庄严、圆融等等 。 • 而其中“圆”字就是佛教论述标准的最高范畴,它从.宗教意义上的 “圆教”(教理的圆满无缺),升华为哲学上的“圆融”(统一无碍), 再进入美学中的“圆满”(圆满无缺)。翻译理论借鉴这一思想,一是 指译本的标准与达到的境界,以其圆满无缺而使人感到审美满足。二 是指翻译方法上的圆活无滞和毫无执碍。赞宁说前期翻译“终隔圆通 ”,涵盖这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