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1eee02c8d376eeafaa312f.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
3米,住宅为1。
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330ef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6.png)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疏散通道的设置对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有效疏散。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宽度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保障人员疏散的基本条件之一。
根据人员流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
一般来说,室内疏散通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 1.2米,而室外疏散通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2米。
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剧院、体育馆等,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更大,以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
2. 通道长度:疏散通道的长度也需要考虑。
通道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出现疲劳和拥堵。
在设计疏散通道时要合理设置休息区,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
3. 材料选择:疏散通道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防火性能和耐用性。
通道的墙面和地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能够经受住长期使用和人员的磨损。
4. 通道标识:疏散通道的标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员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在通道的入口处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如指示牌、标志等,以指示人员正确的疏散方向。
标识的颜色应醒目,易于辨识,同时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看到标识。
5. 疏散通道的通畅性: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障碍物或堆放杂物。
同时,通道的门和走廊不得设置锁具或门闩,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打开并通过。
6. 紧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标识:疏散通道应配备紧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断电或烟雾等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此外,安全出口标识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起点和终点,以指示人员正确的逃生方向。
7. 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这些设施应设置在通道的便捷位置,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及时使用。
8. 通风设施:疏散通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烟雾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通道中应设置通风设施,如通风口或排烟装置,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953f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6.png)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简介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是指在建筑物内,为了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设置的专门通道,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空旷区域。
疏散通道的设置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要求宽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人员流量和疏散距离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人员流量越大,疏散距离越长,疏散通道的宽度就需要相应增加。
在疏散通道中,主要要求宽度为不小于1.5m。
坡度为了保证人员在疏散途中的安全性,疏散通道的坡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疏散通道的坡度一般要求不大于1:10,防止人员在下坡时跌倒受伤。
通畅疏散通道的畅通也是一个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保证通畅,对疏散通道内的装饰、布局要尽量简洁,保证基本的疏散功能。
在日常使用时,应当保持通道内的桶、箱等物品摆放不得堵塞通道。
照明疏散通道的照明应当满足不低于10 lx的要求。
在电力中断时,还需要设置备用的应急照明设备,保障人员在疏散途中的安全。
硬度为了保证疏散通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施工时需要使用耐火材料进行建造。
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进行强度测试和耐火测试,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设施防火门防火门是疏散通道中的一种重要的设施,可以防止火势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其他区域。
防火门的要求和普通门不一样,需要能够承受一定温度和压力,以保证其不会失效。
防火门的安装位置要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在大厅、过道、楼梯间、电梯间等位置都需要设置。
疏散标志疏散标志是疏散通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指引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疏散口和疏散通道。
疏散标志的设置应保证标志的清晰可见,不易受损。
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是疏散通道中不可或缺的设施。
在日常使用时,需要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在选择消防器材时,还需要考虑其品质、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设施是建筑物中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对它的要求和设施的设置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及其要求
![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及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143d1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2.png)
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及其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与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这些高楼大厦的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已经成为每一个城市建筑管理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一、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主要包括:疏散通道、紧急照明、消防系统、应急广播系统、通风系统、水源设备、紧急电源与备用电梯等。
其中,疏散通道是最基本与最重要的一项,主要用于人员在发生火灾、煤气泄漏、地震、塌方等紧急情况下,从楼内疏散到楼外,需要考虑通道的宽度、防火隔离、防烟隔离、导向标志等方面的设施。
其次是紧急照明系统,以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撤离,应在公共区域、 evacuation路线、疏散通道等场所设置良好的紧急照明。
消防系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配置,包括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通道、火灾报警系统以及疏散指示系统等,其作用是在火警发生时及时扑灭火情,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应急广播系统一般设在公共区域,以便及时发布紧急疏散指令,或者提示安全状况,让人们能够有条不紊地疏散。
通风系统可以排除烟雾,给疏散通道及时换气,以便容易疏散和呼吸的空气。
水源设备是为了在火灾时供应充足的灭火水源供备,保证灭火器材有效。
紧急电源以及备用电梯是为了保持消防及安全设备的正常使用,在发生断电的时候供应急电源,同时保证电梯在断电后能够有必要的应急运行及相关系以上几项是城市高楼大厦必备的安全疏散逃生设施,但是在具体的设施配置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建筑形态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设施配置。
二、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要求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建议規范或地方标准,并且在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保持与时俱进。
一般要求最短疏散时间不超过5分钟,疏散通道的高度不小于2.5米,宽度符合法规要求(人数多少、建筑高度等有不同规定),通道内装有导向灯、疏散广告等便于交通的提示、可靠的灭火水源保持充足。
在进行安全疏散逃生设施的配置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员密度与年龄结构的不同,对一些容易出现瓶颈的地区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并排设置、多个地面出口、200余人集结区、卫生间马桶可供蹲坐等等。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38a98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是指在建筑物、工厂、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中,必须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撤离。
1.逃生通道的宽度逃生通道的宽度是保证人员疏散的关键要素之一,通道的宽度必须保证足够的空间供人员撤离,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场所内人员容量、建筑物结构、使用情况等因素适当设置,一般规定宽度不应小于1.2米。
2.逃生通道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在建筑物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合理的逃生通道,通道设置的位置应保证人员方便快速地到达。
场所内的重点部位如电梯、楼梯、走廊等区域,应设置多条逃生通道。
通道的设置要注意防止死角和堵塞。
3.通道高度和空间通道高度和空间是影响人员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通道高度应足够供人员通行,通道内部不应有障碍物阻挡,空间宽敞,满足人员中的婴儿车、轮椅及残疾人员的通行需求。
通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短,通道出口的路线应明显,方便人员迅速到达和外出,出口处应采取明显的标志,如亮色的安全出口标志、灯光指示等。
5.通道的防火和照明设施逃生通道设置要求:通道内应配备足够的防火材料,如防火板、防火玻璃等。
同时,通道内应设置明显的紧急照明设施,以保证人员在黑暗中的迅速撤离。
6.紧急情况下,通道门的开启和关闭通道门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开启和关闭,能够决定逃生速度。
门的开启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门的开启方向应不阻挡通道内人员的疏散方向。
7.通道内的维护和管理逃生通道的维护和管理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通道内不得存放杂物,通道内的维护和保养要及时彻底,经常进行巡查和维修。
8.安全疏散通道的应急办法安全疏散通道应急办法是基于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应急办法包括救援人员的配备、人员疏散异常情况处理、通道内的火灾应对等。
因此,合理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通道,是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撤离的重要措施,必须得以重视和实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三篇)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9164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1.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是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而设置的特定通道,用于确保人员的安全迅速地离开现场。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在不同地方和场所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保证人员迅速、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常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不小于1.2米。
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大型公共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设置。
2. 通道设施:为了保证人员顺利疏散,安全疏散通道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通道设施。
包括但不限于: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指示器等设施。
这些设施应当明显可见,并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通道布局:安全疏散通道的布局要符合疏散原则和流程。
通道的布局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疏散通道应该尽量缩短,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移动距离;(2)疏散通道的路径应当明显,直接,不应有任何设施、设备或障碍物阻碍通行;(3)疏散通道应设置在易于寻找、易于到达的位置,便于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找到和进入通道;(4)疏散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持通畅,不得被其他物体或设施堵塞。
4. 安全出口:在安全疏散通道的末端,应设置安全出口或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迅速离开现场。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确保安全出口通畅无阻;(2)标明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方向;(3)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光照;(4)配备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滑地面等。
5. 安全通道的标识和标志:为了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和识别安全疏散通道,应在通道的入口、出口和沿途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标志。
标识和标志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清晰易懂,不易褪色。
6. 设备和器材:在一些场所,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可能还需要设置适当的设备和器材,用于辅助疏散和救援工作。
例如灭火器、消防栓、安全带等。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c0d05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e.png)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
疏散通道的配置是保障人员安全撤离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疏散通道的有效性和落地执行,以下是疏散通道配置的要求:
1. 通道宽度要求: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能容纳通过的人员数量,并确保人员能够自由行走和迅速撤离。
- 在普通建筑物中,疏散通道最低宽度要求为1.2米。
在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宽度要求应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通道布局要求:
- 疏散通道应沿着建筑物的主要逃生方向布置,并尽量避免弯曲和拐角。
通道路径应保持简洁明了,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和使用疏散通道。
- 通道入口和出口应明确标示,并配备明亮且可靠的紧急照明设备。
- 疏散通道上不应设置任何障碍物,以确保人员顺利通行。
3. 通道安全设施要求:
- 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扶手和护栏,以提供人员在撤离过程
中的支撑和保护。
- 疏散通道应配备清晰可见的安全标志,包括指示逃生方向的
箭头、禁止停留和危险提示等。
- 疏散通道中应设置适当的灭火器和紧急电话等应急设备。
- 如果疏散通道需要穿越楼层,应设有防火门和防烟门,以避
免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具体评估,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为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建筑物的所
有者和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疏散通道,同时进行疏散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急避险的能力。
以上是疏散通道配置要求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应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91dce5e518964bce847c19.png)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天桥、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计算疏散流量和;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人不小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1.3米,住宅为1.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于1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分钟。
1.5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1(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的宽度必须适当。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98ff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6.png)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一、疏散通道的要求:1.宽度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场所、人员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一般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米,当人员流量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疏散通道的宽度。
同时,出口的通道宽度也应足够,以便人员快速逃离。
2.布局要求:疏散通道应布置在场所的合理位置,尽量避免通道交叉或渗透到其他用途区域。
通道应有清晰的标志,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
3.高度要求:疏散通道的高度不得低于2.4米,以确保人员能够站立通过,避免堵塞和拥挤。
4.通畅要求:疏散通道的整个过程应保持通畅,不得存在任何堆积物、设备或其他遮挡物。
同时,通道的地面应平坦,没有障碍物,以便行走。
5.安全要求:疏散通道应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和摔倒的危险。
通道顶部和墙壁应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以防火灾传播。
6.照明与标识要求:疏散通道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情况下能够清晰看到通道和出口的位置。
此外,疏散通道的出口应标明明确的标识,用以指示人员方向。
二、疏散通道的设施:1.疏散指示标识:在疏散通道的途中,应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包括应急照明灯、紧急出口指示灯、标有“疏散通道”、“出口”等字样的指示标志,以引导人员快速疏散。
2.紧急照明设施:疏散通道应安装紧急照明设施,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人员仍能够清晰看到通道,并安全疏散。
3.应急广播设备:在疏散通道中建立应急广播系统,能快速发布相关疏散指令或警示信息,帮助人员迅速疏散。
4.灭火器和消防设备:在疏散通道的合适位置应设置合适的灭火器和消防设备,以便在逃生过程中灭火或应对其他紧急情况。
5.手抓物品:在疏散通道中加装手抓物品,如把手、扶手,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抓住,增加稳定性。
6.防滑措施:疏散通道的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以确保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不会滑倒。
总结: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是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措施。
疏散通道的设计应满足宽度、布局、高度、通畅、安全等要求,同时应配置疏散指示标识、紧急照明设施、应急广播设备、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手抓物品、防滑措施等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三篇)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6623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3.png)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1.3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3.2.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勒克斯。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5b50e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f.png)
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
本文将从疏散通道、出口标识、消防设施等方面,探讨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
1. 疏散通道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是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通道宽度: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人员的数量确定通道的宽度,一般建议宽度不小于1.2米。
同时,疏散通道的宽度还需考虑流动人员的密度,以确保人员迅速安全疏散。
(2)通道数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平面布局,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以便人员迅速疏散。
大型建筑物通常需要设置多个疏散通道,分布均匀,避免人员聚集在某一通道造成阻塞。
(3)通道的顺利连接:建筑物内外的疏散通道应设置连接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顺利地从室内疏散到室外。
连接通道的宽度应满足室内疏散通道的要求,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出口标识和紧急照明设备,以引导人员迅速找到出口。
2. 出口标识出口标识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标识标识疏散通道和出口的位置。
出口标识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辨识度高:出口标识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醒目易懂。
标识应使用明亮的颜色,文字和图标清晰可见。
同时,标识的材料要耐高温、防火,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长时间保持可见。
(2)设置合理:建筑物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标识,以引导人员快速找到出口。
标识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人员疏散的流向,避免人员迷失或堵塞。
(3)配备照明:为了在疏散通道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看清出口标识,应设置紧急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应可靠稳定,并能够在停电时继续供电。
3.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建筑物安全疏散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等。
消防设施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火灾报警系统:建筑物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应具备自动报警和手动报警的功能,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2)灭火器:建筑物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以应对小规模火灾。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3c6a1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2.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是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而设置的特定通道,用于确保人员的安全迅速地离开现场。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在不同地方和场所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保证人员迅速、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常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不小于1.2米。
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大型公共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设置。
2. 通道设施:为了保证人员顺利疏散,安全疏散通道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通道设施。
包括但不限于: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指示器等设施。
这些设施应当明显可见,并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通道布局:安全疏散通道的布局要符合疏散原则和流程。
通道的布局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疏散通道应该尽量缩短,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移动距离;(2)疏散通道的路径应当明显,直接,不应有任何设施、设备或障碍物阻碍通行;(3)疏散通道应设置在易于寻找、易于到达的位置,便于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找到和进入通道;(4)疏散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持通畅,不得被其他物体或设施堵塞。
4. 安全出口:在安全疏散通道的末端,应设置安全出口或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迅速离开现场。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确保安全出口通畅无阻;(2)标明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方向;(3)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光照;(4)配备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滑地面等。
5. 安全通道的标识和标志:为了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和识别安全疏散通道,应在通道的入口、出口和沿途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标志。
标识和标志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清晰易懂,不易褪色。
6. 设备和器材:在一些场所,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可能还需要设置适当的设备和器材,用于辅助疏散和救援工作。
例如灭火器、消防栓、安全带等。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c5721e560912a2161479297b.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fdff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4.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一、引言安全疏散通道是指为了在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下保障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而设置的通道、走廊或楼梯等。
它是建筑物安全疏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二、功能与作用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路径之一,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安全、迅速的撤离通道;2. 防火隔离:安全疏散通道在设计上应具备防火功能,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3. 人员疏散组织: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应便于疏散人员组织和指挥,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三、设置要求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的种类、使用人数和使用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宽度不得小于人员逃生计划所规定的最小值。
根据建筑界定,一般规定建筑物高度在18m以下时,宽度不得小于1.5m;建筑物高度在18m以上时,宽度不得小于2m。
同时,应保证通道的宽度能够容纳人员迅速疏散,并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2. 高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建筑物内的人员在通道内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恐慌和逃生需求,通道的高度应足够人员站立。
一般来说,通道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m,应确保人员的站立和防护设施的畅通。
3. 转角与坡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中的转角和坡度的设置也是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的。
通道的转角弯曲应适当,不得过急,以免影响疏散人员的行进。
坡度的设计应符合人员疏散的需要,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坡道的设置更为重要,应设置合理陡坡及护栏等设施。
4. 出口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出口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部分。
通道的出口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出口,并且出口的宽度要足够大,方便人员迅速通过。
出口还应设有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设施,保障通道及出口的防火性能。
5. 光照与通风要求:安全疏散通道应具备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避免发生踩踏和堵塞。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d0850b770bf78a642954e0.png)
平安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平安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平安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平安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方案,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平安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平安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平安疏散允许时间平安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平安区域的时间。
平安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平安疏散的距离、平安通道的宽度、平安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那么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平安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平安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平安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平安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平安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平安区域。
三、建筑物平安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展平安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平安出口和适当限制平安疏散距离以外,平安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平安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d3663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8.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是指对于建筑物、工厂、公共场所等场所内的疏散通道进行规划和设置,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离。
以下是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的要求:一、布局和设计要求1. 安全通道的布局应合理,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和转移。
2. 安全通道的设立应符合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和消防法规要求。
3. 安全通道应设在建筑物的主要干道或人流密集区域,不应设置在容易造成拥挤和堵塞的地方。
4. 安全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人数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1.2米,保证单行人员的通过。
5. 安全通道的水平坡度不应大于1.20%。
6. 安全通道的顶部应保持无障碍物,防止掉落物品或悬挂物品。
7. 安全通道的底部应保持光洁,无积水、无杂物。
8. 安全通道入口和出口应明显标识,确保人员容易找到并准确使用。
二、疏散通道标识和指示要求1. 安全通道入口和出口应设置疏散标识,明确标识出逃生通道的位置。
2. 疏散通道的指示标识应采用明显的标识符号,如箭头、图形等,以便人员迅速识别。
3. 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应有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在黑暗或烟雾环境中也能清晰可见。
4. 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应固定在明显的位置,不易被遮挡或损坏。
5. 疏散通道上的标识和指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和清晰可见性。
三、安全设施要求1. 安全通道应设有适量的应急照明设施,以确保在断电或黑暗环境中也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2. 安全通道应设有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灭火和报警功能。
3. 安全通道应设有安全出口和安全门,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
4. 安全通道的门应设置能够快速开启且易于打开的装置,不得使用锁扣或其他难以打开的装置。
5. 安全通道应保持干燥且通风良好,以避免烟雾、有毒气体等对人体造成危害。
6. 安全通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
四、人员疏散的要求1. 安全通道的使用人数不应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定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9e41d7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3.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定1. 引言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或场所中的重要设施,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人员。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在使用和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标准。
本文档将介绍安全疏散通道的规定,以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顺利地疏散。
2. 安全疏散通道的定义安全疏散通道是指建筑物或场所内用于安全疏散人员的通道或路线。
它包括楼梯、走廊、通道等,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宽度、高度和照明等要求,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顺畅地撤离。
3.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3.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是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疏散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的不同,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也不同。
•一般建筑物的宽度要求为每人1.1米,即每人占用0.55米的宽度。
•高密度场所如剧院、体育馆等的宽度要求为每人1.5米,即每人占用0.75米的宽度。
3.2 高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高度要求是确保人员能够站立和通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最低高度要求为2.1米,以确保人员能够自由地行走和站立。
3.3 照明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照明要求是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通道和周围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疏散距离的不同,照明要求也不同。
•照明亮度要求一般为每平方米照度不低于50勒克斯。
•紧急疏散通道的照明亮度要求较高,一般为每平方米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
3.4 装饰和障碍物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清晰,不得有任何装饰和障碍物,以免阻碍人员疏散。
同时,通道上的任何设施如灭火器、应急通讯设备等,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标识和安装。
4. 安全疏散通道的标识安全疏散通道的标识是指在通道上设置标志、标牌等,以指示人员疏散方向和位置的设施。
标识内容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疏散通道的标识应设置在通道的起点和终点处,以及通道中的重要位置。
•标识内容应清晰明了,使用标准的疏散指示符号和文字。
5. 安全疏散通道的维护与管理为了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管理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4ed0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0.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疏散的必要保障措施。
如何合理地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的原则(一)疏散距离原则设置安全疏散通道,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物内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疏散通道,并通过通道迅速地疏散出去。
因此,在不同类型和高度的建筑物内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及人员密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通道的位置和数量,并按规定保持通道的畅通和便捷。
(二)可靠性原则为了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通道内的设施必须是可靠、稳定、安全的。
在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通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逃生线路原则在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类型和高度确定逃生线路,以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安全疏散通道。
通道的设置应避免设置死角和盲区,同时应尽量减少安全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以便人员迅速疏散。
(四)设施完备原则为了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设施完备,一般规定在建筑物内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疏散通道。
且通道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设置通道宽度,保证人员能够迅速通过通道。
二、安全疏散通道的管理(一)定期维修为了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和安全性,各类设施必须定期检修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避免通道被杂物、货物等物品占用。
(二)加强管理在建筑物内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通道的巡查和管理,发现通道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建筑物的业主或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疏散通道的定期演练,对全体人员进行应急疏散的模拟,以检验疏散通道的合理性和是否畅通。
(三)配备应急设施在安全疏散通道上配备应急设施,如安全灯、消防器材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同时,要建立应急疏散预案,规定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和逃生方式,确保人员安全。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89b6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8.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引言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物,必须要有完善的安全疏散通道和相应的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设施的完善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本文将会介绍安全疏散通道的相关要求,以及通道设施的应有之义,以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通道要求1.安全疏散通道应具有被人员及时找到、轻易开启、方便快捷、通畅无阻的特点。
2.通道应该从火灾危险区、危险物料区或其他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疏散,通向安全地带或疏散门,避免造成人群拥挤封堵。
3.通道宽度应符合防火标准、建筑法规及消防规范的要求。
收敛处和摆渡口,伸出心房和洞室等对人员保护均应符合规范和标准规定。
4.安全疏散通道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做好隔热、防火、防烟、防爆、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设计要注意增加通道的韧性和抗震等级。
5.安全疏散通道应保证视距畅通,防止隐蔽和闭塞,视距跨度应符合规范,灯具应符合洁净要求,选用建筑物外表皮上的材料要得到限制。
6.通道表面应保持平整无凸出物,此外,通道内凸出物的高度应小于1.5mm,外表面不得直接明火烧焦。
标识标志1.安全疏散通道入口和出口应该对人员明显可见,同时应在通道起点、重点和分支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增强人员的疏散认知。
2.疏散指示标志应有标准化符号,文字应清晰,色彩应显眼,持续时间需保证在通道内外明显可见,光亮度要足够。
3.消防标志应该在深色和浅色间对比明显,防止混淆,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4.安全疏散通道上的标记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标志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并应在规定周期内进行检查。
设施的应有之义火灾警报系统安全疏散通道需要配备灭火系统和火灾警报系统,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其中,火灾警报系统应在人员易受到干扰或危险的位置设立。
1. 其次,火灾警报系统应设立在通道内,以便人们在进入通道时快速获得警报信息。
2. 警报系统应能够在发生火灾后迅速启动,发射高亮度和高声音的灯光和警报器告诉人们火灾的信息。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126a97dd36a32d72758161.png)
安全疏散通道得要求与设施安全疏散就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得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得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与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得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得时间与距离,如商场得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得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与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得疏散时间,保证走道与楼梯等得通行能力,如楼梯得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得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
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得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与距离得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就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得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就是确定安全疏散得距离、安全通道得宽度、安全出口数量得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得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得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得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得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得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得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得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得外部出口或楼梯间得最大距离;厂房得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得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得目得,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得安全出口与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与门)得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得门得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得厅、室疏散出口得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 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 人不小于1 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 米,住宅为1.1 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 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 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 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 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 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 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 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 人计算;2. 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 人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3.4.1.1 的要求3. 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厅内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按通过人数0.8/100 人计算,且不宜小于1m;其厅内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 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最小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65m/100 人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8m/100 人计算,且均不应小于1.4m; 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
4. 高层建筑每层疏散楼梯最小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1m/100 人计算;各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表3.4.1.2的要求。
(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最小净宽应按通过人数0.6m/100 人计算,且不应小于1m。
当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 。
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通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3 的要求计算。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计入观众厅的疏散门。
2. 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以及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4 的要求计算。
3.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等民用建筑楼梯、走道,以及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各自最小总宽度,应按表3.4.1.5 的要求计算确定。
其中底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一层的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室等民用建筑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表3.4.1.5 中的指标计算确定。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4.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除外)和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m 。
(三)工业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 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 3.4.1.6 的要求计算确定。
当各层人数不等时,其楼梯总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
底层(即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疏散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 。
当使用人数少于50 人时,厂房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最小净宽度可按表3.4.1.6 的要求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0.8m 。
2. 对于飞机停放与维修厂房,其飞机停放与维修区内的安全疏散及辅助建筑的安全疏散可按上述要求确定。
飞机停放与维修区的飞机安全疏散应根据飞机实际进出需要设置通道和出口的高度与宽度。
3. 库房由于平时使用时人员较少,且一般都有进出货物的大门,其疏散楼梯、走道、门的最小净宽度只要满足正常人员通过和使用要求即可。
但室外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6m.第二节安全疏散设施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
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和楼梯间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
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
因此,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层数,正确运用规范,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1. 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 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 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4. 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小时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
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
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 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造成拥挤,堵塞通道,因此不应采用。
由于建筑造形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10 度,且每级离扶手250mm 处的踏步的宽度不应小于220mm 。
8. 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二)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
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
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应设封闭楼梯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外,其余一般建筑均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 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一般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 处。
3.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梯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
4. 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三)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 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及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2. 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3. 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4. 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住宅除外)。
5. 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宜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7. 高层建筑的裙房。
8. 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9. 人防工程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 时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 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 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等。
对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四)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一般应设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 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 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3. 塔式高层住宅。
4.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5. 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
6. 建筑高度超过32 米且每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
7. 建筑高度超过32 米的高层停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