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试论音乐形象的情感性

考依据。
三 、如 何在 音 乐教 育 中贯 穿情 感教 育 ( 一 )在音 乐 中融 入故 事
一
关键词 :音 乐;形 象;情 感性 ;情 绪;教 学
般情 况 下 ,写 实音 乐 除 了具 有一 定 的情 感性 ,还 具有 一些
( 一)音乐 本体 的 原因
音 乐 本 体 是 由旋 律 、节 奏 、乐 器 等 因素 所 构 成 的 , 同 时 ,
由于音 乐 对 实际 生活 的 真实 图 景反 映是 通 过一 个 看不 见 的过 程来 演 唱 ,充 分 体会 里 面蕴 含 的情感 。或 者在 欣 赏 《 音乐 之 声 》的 时 完 成 的 。比如 贝多芬 的 《 田园 交响 曲》 《 第 五 交 响 曲》 等音 乐作 候 ,可 以让 学生 们 上 台表演 里 面 的角色 ,这样 就 能够 促 使学 生 更 品 ,听 众 都只 能在 音 乐 的引 导 下通 过想 象 去感 觉和 把 握 , 因为音 深 的理 解其 中的情 感 了。
了人 们 抒发情 感 的重 要方 式 。 为什 么音 乐形象 会产 生情 感 性
一
、
以被 充分 的利 用 到课 堂 上 。这样 不 但 能够 培养 学 生 的情 感 ,还 能 够 提高 他们 的 形象 思维 能力 。
( 二 )引 导学 生进行 即 兴 的表演
音 乐 形 象 的 情 感 性 ,是 其 自身 的一 大 特 点 , 同 时也 是 吸 引 听众 的重 要原 因 ,笔 者分 析 和探 讨 了音 乐形 象 的情 感 性 ,具 体如
下。
大 部 分 学 生 都 对 音乐 很 感 兴趣 , 因此 在 上 音 乐课 的 时候 会 比较 的活 跃 ,教 师可 以充分 的利 用 这一 个特 点 ,让学 生 在音 乐 学 习 中进 行 即 兴表 演 。这 样就 能够 提 高他 们 的积 极 性和 学 习兴 趣 。 比如在 学 习 音乐 《 歌唱 祖 国》 的 时候 ,教 师 可 以让学 生 上 台进行
浅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一)

浅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一)论文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体现论文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
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
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的相关见解。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乐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曰"乐者(快)乐也"。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之一。
缺少它,就会元形中影响人的精神健康,或者会使人心理健康不全面,甚至会无形中影响人的寿命。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
它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但存在一些微小的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
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更不是道德信条背诵记忆的载体。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
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是什么?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音乐的情绪与情感

音乐的情绪与情感音乐是一种独特而又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音符的组合和旋律的流动,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情感。
无论是欢乐、悲伤、愤怒还是平静,音乐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音乐如何通过其独特之处,激发人们的情绪与情感。
首先,音乐的调性和节奏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调性的音乐,如大调和小调,往往能够带给人们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大调音乐往往给人以欢快、乐观的感觉,使人放松愉悦;而小调音乐却常常让人陷入沉思、忧伤的情绪之中,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此外,音乐的节奏亦是直接影响情绪的一大要素。
快速的节奏会让人感到兴奋、激动,而缓慢抑扬的节奏则会使人进入一种深沉的思考状态。
因此,音乐的调性和节奏巧妙地操控着人们的情绪,成为了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其次,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传递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通过音符间的跳跃与和谐,传递出人们无法言喻的情感。
比如,高昂激越的音乐旋律常常会让人们感到欢乐和兴奋,像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柔美舒缓的旋律则能够唤起人们的温情和浪漫情感。
同时,音乐中的歌词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歌词的文字表达,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并产生共鸣,共同体验其中的情感。
因此,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携手合作,成为了情感共鸣的桥梁,让人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情感的宣泄与滋养。
再次,音乐的情感传递还离不开表演者的情感投入与演绎技巧。
音乐家和歌手的情感投入是音乐能够传递情感的关键。
他们通过自己的情绪体验和理解,将音乐无声的情感以声音的形式传递给观众,引发共鸣。
艺术家的演绎技巧也是重要的因素。
通过对音乐的精准掌握、独特的演绎方式以及声音的运用,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使观众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同时,亲身体验到其中的情感变化。
最后,音乐在情绪和情感表达中具有独特的沟通力量。
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音乐作为一种共通的语言,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同时又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
音乐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具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在给人们提供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既有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同时又有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标签: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想象性情感性时间性流动性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
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
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
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
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
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
例如喜怒哀乐等。
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
音乐的情感特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音乐的情感是为音乐所特有的、艺术化了的人类情感,它蕴含于音乐之中,通常人们都能够体会到音乐中情感的存在,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微妙的感受,这与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
音乐所谓的情感特征,是由于在人们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从而被人们所感受与描绘的。
例如贝多芬的第五运交响曲,饱经风雨的人在听到前面强有力的敲击后,会感受到命运在敲门,想起自己曾经对命运的斗争与反抗。
命运交响曲会带着他们不屈的力量,如同贝多芬本人想通过音乐传达的同命运做斗争的情感,扼住命运的咽喉。
倘或让一个仍处天真烂漫的孩童去感受这首命运交响曲,对他来说,无非是声响的大小和音乐的节奏感强弱罢了。
情感在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
”匈牙利著名钢琴家李斯特也指出:“音乐是不假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
”音乐传达的情感是它的灵魂,是沟通作曲家与听众的桥梁,是音乐魅力之所在。
它不受任何民族、语言、文化的限制,直接渗透到人们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
音乐,同样表达着喜怒哀乐,如同一个情感细腻的少女,轻轻的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欣赏着她,陶醉其中,继而进入特定的音乐情感世界,在那里独享自我的盛宴。
有些音乐,我们可能会被它的外在修饰所影响,比如说歌词,从而产生歌词所要表达的特定情感,而不是通过音乐本身独特的旋律,或快或慢,或激昂或低沉,来感受其中蕴藏的内涵。
那些靠外在修饰引起人们共鸣的音乐,并不能长久的捕捉住人们的心灵,因为旋律是内在的音乐气质,旋律不变,歌词却可以被篡改。
歌词改了,那些所谓的情感,也就没有立足点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音乐中的旋律,看它的百般变化,千般妩媚,让它们跳动的灵魂带给我们心灵的共振。
比如说轻音乐,它们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情感上的愉悦,更是心灵上的抚慰与问候。
在忙绿的现代社会,去听听那些缓缓的,流淌在心尖的旋律,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忘却的生活的享受,这也算是音乐表达的情感对我们的提醒和祝福了。
试论音乐艺术中的情感因素

音 乐 是 以怎 样 不 同 的声音 表 达 出 哀 、 、 、 、 、 等六 种 不 同 的心情 。著名 的文 学家托 尔斯泰 说 :音 乐 乐 喜 怒 敬 爱 “ 是人类 感情 的速 记 ” 。伟大 的革命 导 师恩格斯认 为音 乐 “ 人类 感 情 中最 崇 高 和最 神 圣 的东 西 , 把 即最 隐 深 的
接 呼 唤 和激 发 的是 情 感 与意 志 。 音 乐是 情 感 艺 术 , 达情 感 是 音 乐 艺 术 最 基 本 的表 现 功能 , 音 乐 的灵 表 是
魂 。离 开 了情感 的体 验 与抒 发 、 知 与表 现也 就不 是 音 乐 了 。 感 早 在两 千 多年 前 , 国古代 乐论 《 我 乐记 》 已经 提 出 “ 音 之 起 , 就 凡 由人 心 生 也 ” 看 法 ,1P1 捕 绘 的  ̄ l (0 并
音 乐 是人 类 社会 生 活 的反 映 , 同时 , 音乐 的 内容 又 充满 情感 与 意 志 。它 承担 着 传递 社会 信 息 与交 流 情
感体 验 的职能 。音 乐实 践 的 三大 环节 , 即创作 —— 表演 —— 欣 赏 , 离不 开人 的心 理活 动 。情 感指 的就 是 都
人 的喜 怒 哀乐 等 心 理活 动 , 人对 客 观事 物 的态 度 的一 种反 映 。人 的情感 是 非常 复 杂 的 , 时 很难 用 语 言 是 有维普资讯 Nhomakorabea第2 4卷
音乐风格知识:情歌的曲风和情感表现

音乐风格知识:情歌的曲风和情感表现在音乐世界中,情歌是充满着感性的一种曲风,它通过温情脉脉的歌词和柔和的旋律,表达出深深的情感和爱意。
无论是在古代抒情诗歌中,还是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情歌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引导着人们去探索对爱的渴望和期望。
情歌的曲风非常多样,从民谣到流行,从摇滚到爵士,每一种情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但无论哪种曲风,情歌的表现形式都是以感性和柔和为主要特征的。
它通过独特的旋律和柔美的歌声,来渲染出深深的情感和爱意。
例如,轻柔的吉他和婉转的歌声,经典的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中浓浓的含糊之情,都是情歌经典曲目中的一个缩影。
除了曲风特点外,情歌的情感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情歌要想打动人心,就需要表现出深刻的情感和真挚的爱意,这需要歌手有出色的表现力和情感魅力来诠释和演绎。
在情歌中,最常表现的情感是爱,它包括浪漫的初恋、深沉的爱情,以及中年夫妇之间的感情等。
无论哪种情感,情歌都可以通过灵魂般的唱腔和真挚的情感来表现出来,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和魅力。
此外,情歌的歌词也非常重要。
歌词是情歌中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它需要表达出深深的情感和浓浓的爱意,同时也需要具有感染力,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歌手的情感。
在情歌的歌词中,经典的爱情词汇和比喻是非常常见的,例如“你是我的唯一”、“你是我心中的眼眸”等表达方式。
这些歌词中透露出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爱意,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情歌所传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情歌作为一种充满着感性的曲风,一直是音乐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情歌都扮演着表达情感和渴望的重要角色。
情歌的曲风和情感表达非常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表现出深深的情感和浓浓的爱意,这也是情歌永不过时的魅力所在。
在人们的生活中,情歌可以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让人们感受到爱和幸福的力量,这也是情歌的一种魅力。
音乐情感的论文

音乐情感的论文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各种情感的涌动。
无论是欢快的旋律,还是悲伤的音符,音乐都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情感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旋律来表达情感。
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中的感情中枢,引发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与作曲家和演奏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可能是欢乐、悲伤、愤怒、宁静等等,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符组合都能激发出不同的情绪。
首先,音乐能够引发愉悦和快乐的情感。
快节奏、欢快的音符和和谐的旋律往往能够让人产生愉悦和快乐的感受。
比如,欢快的乐曲常用于庆祝和喜庆的场合,能够增加人们的兴奋和愉悦感。
这是因为这类音乐会刺激人的大脑释放多巴胺等愉悦激素,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其次,音乐也能够引发悲伤和沉思的情感。
慢节奏、低沉的音符和忧郁的旋律常常能够抓住人们的情感,并触动心灵深处的悲伤和痛苦。
哀悼音乐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够让人们回忆起逝去的亲人和失去的机会,引发内心的伤感和思考。
此外,音乐还能够引发其他情感,比如愤怒、宁静、恐惧等等。
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都能够激发不同的情绪。
比如摇滚音乐通常带有强烈的节奏和充满力量的吉他,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愤怒和激情。
而古典音乐则常常以宁静和舒缓的旋律为主,能够让人放松心情,平静思绪。
那么,为什么音乐有如此强大的情感触动力呢?这是因为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中枢有着紧密的联系。
大脑中的情感中枢负责处理和产生情感。
当人们欣赏音乐时,这些情感中枢会对音乐中的声音和旋律进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此外,音乐还能够通过共振的方式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
作曲家通过选择合适的音符和旋律,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引发共鸣和情感共振。
不仅如此,音乐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许多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增加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音乐也可以减少焦虑和压力,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试论音乐美学的情感分类

-026-2024年第6期(总第382期)理论探索从客观世界看,音乐是旋律、节奏、和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形成的声波集合。
最原始的音乐源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比如雨滴、鸟鸣、海浪等都有着独特的音韵,人们从中汲取灵感,并进行创作。
音乐美学强调的是音乐通过人耳媒介,在人类大脑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听觉意象,是音乐内在性格和人类精神情感的共鸣。
古往今来,音乐作为一种独一无二、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用它特有的美,传递着人类丰富的情感,滋养、抚慰着人类的内心和灵魂。
音乐美学体现在音乐表达与人类情感的对照和共鸣上。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给人的美学感受角度,本文尝试将音乐的美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分别为物外之美(优美与壮美),渐入之美(庄严美与诙谐美),沉浸之美(欢乐美与悲剧美)[1],并运用中外音乐作品来进行论证。
一、物外之美所谓物外之美,就是对于音乐聆听者来说,能够清晰辨别自己作为第三人的身份,表现为超然性、无目的性、感性与理性的一致性,是一种无关利害但令人愉悦的美学体验。
主要分为优美与壮美两种类型。
(一)优美音乐艺术中的优美往往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优美的音乐作品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均衡适中,具有平和、纯净、细腻的特点,容易让人联想到清幽秀美、富有诗意的自然意象,学界也将诗意之美认为是优美的最高境界[2]。
下面以《彩云追月》和《夜曲》为例进行说明。
1.《彩云追月》这首乐曲的引子轻快、活泼,具有韵律感。
第一段悠扬飘逸,仿佛让人看到一朵朵棉花糖似的彩云在月光下慢慢飘动的画面;第二段旋律轻快、明亮、明朗,感觉好像彩云在和月亮相互倾诉、嬉闹,趣味性十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短暂的欢愉过后,又回归最初的深邃与宁静。
彭修文先生重新编配《彩云追月》时,增加使用笛子、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更加突出五声性主旋律,使得民族音乐的风味更加浓厚。
2.《夜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美景,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欣赏歌曲中的情感

欣赏歌曲中的情感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文化和国界的艺术形式。
当我们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时,往往能够被其中蕴含的情感所打动。
无论是快乐的节奏还是深情的旋律,歌曲中的情感总能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欣赏歌曲中的情感。
首先,歌曲可以传递愉悦的情感。
当我们听到一首欢快、节奏明快的歌曲时,往往会感到心情愉悦、充满活力。
比如,流行音乐中的一些轻快的节奏,能够让人忘却烦恼,放松身心。
而摇滚乐的激情四溢,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与冲动。
这些愉悦的情感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压力,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其次,歌曲也能够表达深情的情感。
有些歌曲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歌词,让人们感受到爱情、友情、亲情等情感的真挚与温暖。
比如,一些抒情歌曲通过细腻的音乐和动人的歌词,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悲伤,唤起对爱人的思念和眷恋。
而一些感人的歌曲,则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深沉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友情和亲情的珍贵。
这些深情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使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此外,歌曲也能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有些歌曲以其积极向上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比如,一些励志歌曲通过鼓舞人心的歌词,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激发内心的动力。
而一些描绘美好生活的歌曲,则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
这些歌曲鼓舞人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歌曲也能够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有些歌曲以其深刻的歌词和抒发社会问题的旋律,引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
比如,一些反映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歌曲,通过歌词中的呼唤和抗议,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歌曲让我们反思社会现象,激发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总之,歌曲中的情感是多样且丰富的。
它们可以传递愉悦、深情、热爱和思考等各种情感,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欣赏歌曲中的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增强情绪的调节能力,同时也能够与他人产生共鸣,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论音乐与感情

论音乐与感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
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认为只有感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
并且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艘表现的特殊领域。
”(黑格尔:《美学》)在现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多。
博览音乐家卓菲亚·丽莎认为:“在音乐中,由于缺少具体的、实在的、单个的客体,感情反映的因素便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占据了首要地位——这便是音乐在反映显示的方式上的特殊性。
”她还认为:“音乐的内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唤起这些感情的那些现象本身。
”(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在欧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有人坚持主张音乐是表情的艺术,影响较大的是英国音乐学家柯克。
他在《音乐语言》一书中指出:“事实上,音乐是包含着音乐以外的,正如诗歌是包含着文学以外的,因为,音符和文学一样,有感情的含义。
让我们再说一遍,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通感情。
”(柯克《音乐语言》)在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普遍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感情内容。
当然,也有人认为把音乐看作是表达感情的艺术的说法是不全面的,音乐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它应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心地、灵魂、意志、梦境、幻境以及潜意识等等全部精神活动的内容世界。
音乐有情感无感情的辩论

音乐有情感无感情的辩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而有人则认为音乐是无感情的产物。
这样的辩论已经持续了很久,而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音乐是否有情感,或者说情感是否只能存在于音乐之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声以及音调的变化,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听一首悲伤的歌曲时,会感到自己也变得悲伤起来;而当我们听一首欢快的音乐时,则会感到自己的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
音乐的旋律和和声的变化,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且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但是,既然音乐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那么它本身是否具备情感呢?有人可能会认为音乐只是一种技术活动,是人们运用音符和节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与情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他们认为音乐只是一种有序的声音,没有自己的情感内涵。
并且,音乐并不具备言语的能力,它无法直接传达情感,而只是通过音乐家的演奏和听众的倾听来共同创造情感。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音乐确实具备情感。
他们相信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音乐创作与演奏的过程中,音乐家们通过对旋律和和声的控制,能够将他们的情感转化为音乐的形式。
同时,当听众聆听音乐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赋予音乐不同的情感内涵。
因此,音乐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和共鸣情感。
进一步地讲,音乐并非只能表达基本的情感,比如悲伤、愉快等。
它还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比如痛苦、幸福、忧伤等。
很多作曲家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都试图探索人类的情感世界,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关注。
他们运用不同的音乐技巧和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并通过这些形式来传达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音乐不仅具备情感,而且还可以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情感。
总结来说,音乐既有情感又无情感的辩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论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只有在对乐曲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的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
相反,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
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情感上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能莫衷一是,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发自内心情感世界的对音乐的认识、欣赏、感悟的结合。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2一、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的内涵及关系(一)什么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人们通过音响感知达到情感体验,去想象联想,从而完成理解和认识的过程。
简单来说,音乐欣赏就是听音乐,是对某一事物存在的感知。
然而,事实上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这个活动由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不同,在欣赏中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们说音乐欣赏也具有创造性,它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参与。
例如在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时,我们心头会涌起一种凄楚、哀怨和愤懑的感受,不可能产生欢乐和豪迈的激情。
每个人都在欣赏中改变着对象,把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体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
音乐欣赏是思维在意识形式中将感觉经验转化成想象的活动。
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是音乐审美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作为欣赏者不仅要善于理解和想象作品,还要能借助审美,想象审视音乐作品,达到自我表现和自我认识。
张前教授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指出:“欣赏者对由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情感活动会产生感知、想象、理解等反应。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表现情感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悲伤的旋律,欢快的节奏,还是充满力量的歌词,都能够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内心,唤起我们不同的情感。
音乐在人类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情感的表达者,是心灵的慰藉,也是思想的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一谈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一、音乐与情感音乐本质上是一种声音的组合,但它所能表达的情感却是十分庞杂和深刻的。
很多人说,“听音乐就像在看电影”,因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情境之中,感受着那些与音乐相配的情感和情景。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首极具悲伤色彩的歌曲时,我们可能会被其深沉的旋律和歌词所感染,进而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悲痛感。
同样地,当我们听到一首充满欢快旋律的歌曲时,我们就能感受到快乐和兴奋的情感。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音乐都可以对我们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音乐如何表达情感那么,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这是一个十分有趣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我看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其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歌词的组合密切相关。
首先,旋律和节奏是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它们决定了音乐的感觉和情绪。
例如,一段快速的节奏和充满活力的旋律可以表达出兴奋和兴高采烈的情感,而一段慢板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则可以表达出忧郁和沉重的情感。
其次,和声是音乐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许多情况下,和声可以起到加强或弱化情感的作用。
例如,在一首抒情的歌曲中,柔和的和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歌曲中那种柔软、温馨的情感。
最后,歌词也是影响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
歌词可以帮助音乐更加忠实地表达出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一首政治歌曲中,歌词通常会反映出歌曲的政治立场和主题。
而在一首抒情歌曲中,歌词会下意识地描绘出情感、感受和情景。
三、音乐的情感价值音乐的情感价值不仅在于其表达出情感的能力,更在于它所赋予我们的美好和回忆。
一首好的歌曲,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和心情,还可以成为我们回忆人生中美好时光的宝贵财富。
歌曲中的情感与表达

歌曲中的情感与表达歌曲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旋律、歌词和演唱者的表演来传递情感。
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让人们在听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体验。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歌曲中的情感与表达。
首先,歌曲可以通过旋律来表达情感。
旋律是歌曲的灵魂,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比如,悲伤的旋律常常会让人感到心痛和伤感,而欢快的旋律则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
旋律的变化和起伏也能够传递不同的情绪,例如高亢的音符代表着激动和热情,而低沉的音符则代表着忧伤和沉思。
因此,歌曲中的旋律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次,歌词也是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词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
有些歌曲的歌词非常简洁明了,直接表达情感,让人一听就能够明白歌曲所要传递的情绪。
而有些歌曲的歌词则更加隐晦和抽象,需要通过仔细品味和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情感。
无论是直接还是隐晦的歌词,它们都能够引起人们共鸣,让人们在听歌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共振。
除了旋律和歌词,演唱者的表演也是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演唱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表情来传递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有些歌手能够通过婉转动人的声音和深情的演唱来让人们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而有些歌手则通过激昂的演唱和激情四溢的表演来表达歌曲中的情绪。
演唱者的表演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感受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绪。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歌曲中的情感还可以通过音乐的编曲和制作来表达。
音乐制作人通过音乐的编排和处理来增强歌曲中的情感。
比如,通过加入合成器的音效和电子乐器的节奏来增强歌曲的动感和激情,或者通过加入弦乐和钢琴的演奏来增强歌曲的柔情和温暖。
音乐的编曲和制作能够让歌曲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让人们在听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感的表达。
综上所述,歌曲中的情感与表达是多方面的,旋律、歌词、演唱者的表演以及音乐的编曲和制作都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传递情感。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辩论辩题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音乐对人类情感有积极影响。
首先,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情感,让人们在听到动人的音乐时产生愉悦的感觉。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音乐是爱的食粮”,音乐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爱、快乐和希望。
例如,当人们听到悲伤的音乐时,会感到悲伤和沉思;而当人们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会感到快乐和兴奋。
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共鸣,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音乐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情感,缓解压力。
许多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减轻焦虑和压力。
比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就曾说过,“音乐可以治愈伤痛”,他自己也是通过音乐来缓解自己的身心疲惫。
因此,音乐可以被视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工具,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找到情感的出口,获得心灵的慰藉。
最后,音乐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许多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对生活和情感的表达,这些作品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情感,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启发人们的创造力。
正如莫扎特所说,“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可以让人们在情感的世界里畅游,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综上所述,音乐对人类情感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帮助人们释放情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人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愉悦和满足。
反方观点,音乐对人类情感没有实质影响。
首先,音乐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首音乐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独特的,音乐并不一定能够对所有人产生相同的情感影响。
因此,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是相对主观的,无法一概而论。
其次,音乐并不能真正改变人的情感状态,它只是暂时性的情感刺激。
当人们停止听音乐时,他们的情感状态很可能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是暂时的、表面的,无法对人的情感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最后,音乐并不能解决人类情感问题,它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和激发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和激发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能够表达和激发人类的情感。
无论是喜怒哀乐,欢笑悲泣,音乐都能够给人带来共鸣和感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和激发。
一、音乐中的情感元素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
音乐中的情感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演奏技巧等。
旋律能够表达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节奏则是音乐中的灵魂,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躯体反应。
和声则是音乐中的加强元素,能够给人带来感性的震撼。
演奏技巧则是音乐家用以传递情感的手段之一,通过巧妙的演奏技巧,音乐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音乐对情感的表达音乐能够表达人类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例如,有些音乐能够表达悲伤,如肖邦的“悲怆奏鸣曲”,它通过戏剧性的旋律,激发人类的情感共鸣,让人产生悲伤之情;有些音乐则能够表达欢快,如《威尔第的维也纳礼颂》,它通过轻快的旋律和优美的和声,能够让人感受到欢乐和兴奋之情。
音乐还能够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如爱情、友情、家庭等。
例如,莫扎特的《婚礼进行曲》便是一个表达爱情的经典例子,它以自由优雅的旋律和坚实的和声,充分表现了两人相恋的欣喜和幸福。
三、音乐对情感的激发音乐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还能够激发人类的情感。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影响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例如,听到欢快的音乐能够让人感到宽心和欣喜,听到悲伤的音乐则能够让人感到悲伤和沉重。
此外,音乐还能够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如听到快速的旋律,能够增加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而激发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四、音乐的治疗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音乐还具有治疗作用。
音乐能够缓解人的压力和焦虑,降低血压和心率,增强免疫系统等。
此外,音乐还能够激发人类的内生养护作用,如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进而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音乐被用于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和自闭症等。
五、音乐的文化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态度传达

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态度传达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旋律的律动,将情感表达和态度传达给人们。
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音乐都能够成为我们情感的宣泄和寄托,同时也能够传递出艺术家的态度和观点。
首先,音乐通过情感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音乐有着独特的力量,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引发共鸣。
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欢快的音符和明亮的旋律会让我们更加兴奋和愉悦。
相反,当我们感到悲伤时,低沉的音调和悲伤的旋律会使我们更加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变化,将人们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次,音乐也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态度和观点。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摇滚乐常常表达着叛逆和反抗的态度,歌词中的文字和旋律都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而古典音乐则更多地表达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音乐家们通过音乐来传达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情感表达和态度传达,音乐还能够帮助人们调整情绪和情感。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一首欢快的音乐可以让我们忘记烦恼,重新找回快乐。
同样地,当我们感到愤怒或焦虑时,一首平静的音乐可以帮助我们平复情绪,使我们更加冷静和理智。
音乐的力量在于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帮助我们调整心态和情绪。
此外,音乐也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一种交流方式。
即使我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音乐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来传递情感和态度,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音乐的语言是普遍的,它能够超越国界和种族,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它们都能够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态度传达,让人们感受到共同的情感和共鸣。
总之,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态度传达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旋律的律动,将人们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音乐也能够传达艺术家对世界的态度和观点。
它能够帮助人们调整情绪和情感,使人们更加快乐、平静和理智。
音乐的语言是普遍的,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音乐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都将其视为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
正象黑格尔所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但是,由于音乐在反映现实的具体性上受到限制,在音乐审美中人们会对音乐情感有不同理解。
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一方面肯定了情感交流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发现了一些对音乐情感的狭隘理解。
为了探求对音乐情感科学、客观的把握,重视对音乐情感特征的研究是当前音乐美学研究切实要做的事情。
音乐情感的基本特征作为人类思想意志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以音乐艺术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人类内在生命的运动和无限深厚的精神内涵,对于其存在的意义来说,这种情感应当是典型的、概括性的,并且是易感的。
一、音乐情感的典型性我们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作曲家在表现情感时,要选取那些在现实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感“素材”。
这就要求作曲家对于特定环境下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方式同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而他体验的必须更加深刻、更加细腻、更加强烈,并且能够对以往的情感表现模式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其音乐的情感内容。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它之所以能够堪称为交响音乐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原因不仅在于它蕴含了贝多芬从法国大革命中所感悟到的精神情感,更在于他全新创作风格的运用。
二、音乐情感的概括性由于音乐所使用的特殊物质材料—声音,具有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特点,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概念,也不能象造型性艺术那样为我们提供视觉的表象,这就决定了音乐情感的表现要具备高度的、非具体的概括性,我们所了解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多义性和不确切性,就是随着这种非具体的高度概括性产生的,〔收稿日期]2004一10一21I作者简介l甘露(1975一),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叫In.日11口日皿少皿.期(总第67期)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JOURNALOFJILINCOLI‘EGEOFTHEAR〕,S·ForumofAeademyNo.42004(V ol67)但这也因此使得音乐的情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从而为听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音乐情感的易感性音乐的情感要想实现其价值体现,需要让审美者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音乐的情感要在欣赏者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一个与之相通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越是广阔、交汇面咬合得越是牢靠,音乐的情感也就越是容易被感觉得到。
并且,通过这种交汇、碰撞能使欣赏者为之感动,从而令其自身的情感在内心不断扩散开来,最终引起情感的共鸣。
音乐情感的表现特征我们知道,音乐艺术以其特有的语言方式向我们传达着情感的内涵,那么他所表现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感呢?一、音乐的情感并非自我表现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都不能不是受自己的思想情感支配的,但这种情感并不是如勋伯格所说的是为了“表现自己”(勋伯格说:“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
当然,音乐能够明显地带来生理上的反应,但生理的规律不是艺术的规律,音乐艺术并非一般的情绪发泄或心情外化,人们对情感的自然宣泄完全可以通过喜、怒、哀、乐来直接表达,这远比借助音乐来得更为具体和强烈,那些个人的、暂时的、个别的情感是不能等同于作曲家蕴含于作品中的那种高尚的、恒久的、富有感染力的情感的。
“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超越个人范围的,是作曲家所理解的感觉形式的符号性表现,而并非主宰着他情感的征兆性表现。
也就是说,这种情感并不“一定”是作曲家亲身经历的,而是他经过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及想象而产生与获得的,表现着他对于所谓“内在生命”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枪)》末乐章中的抑郁和悲哀绝不是柴科夫斯基个人情感的孤立表现(尽管柴科夫斯基生命最后几年的个人生活体验直接影响了《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而是通过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感受,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叶所有苦苦思索人生意义和社会前途而又不得其解的、孤独失望的俄国知识分子发自心底的声音。
这部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生动而强烈地表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和蕴藏在这种情感表现中的深刻的思想性。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音乐的情感绝非勋伯格主张的自我表现,而是表现着作曲家的情感想象。
对于作曲家来说,音乐是一种符号形式,通过音乐,他可以了解并表现人类的情感状态。
二、音乐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
音乐所表达的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本性,它潜藏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活动。
音乐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和传达着人类情感的本质特征,音乐的真正价值也正在于此。
20世纪情感语言理论的倡导者戴里克·库克(De巧ekeooke)指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常常产生的那种并非由重要的诱因而引起的,存在于心灵表层的情感,而是那种深刻的、持久的、意味深长的情感,它存在于人们意识的深层。
”在这里,库克所说的“那种深刻的、持久的、意味深长的情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扎根于作曲家下意识之中的情感,它不是表面的日常生活的反映,而是作曲家深刻的、持久的自我情感世界的表达,是其基本人生观的反映;第二层含义是指对于作品来说,这种情感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通过音乐作品,能将人们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识表现出来,这种潜意识中的思想意志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
例如:我们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悲剧性,也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常常体验到的某些东西,尽管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已经找到了同柴科夫斯基完全不同的解决方式。
同库克一样,德国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ehopenhauer)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指出了音乐是表现带普遍性、本质性情感和精神的艺术。
他说:“音乐决不是表现着现象,而只是表现一切现象的内在本质,一切现象的自在本身,只是表现着意志本身。
因此音乐不是表现这个或那个个别的,一定的快乐,这个或那个抑郁、痛苦、惊怖、快乐、高兴或心神的宁静,而是表示欢愉、抑郁、痛苦、惊怖、快乐、高兴,心神宁静等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抽象的、一般的表示这些情感的本质上的东西,不带任何掺杂物,所以也不表示导致这些情感的动机,然而在这抽出的精华中,我们还是充分地领会到这些情感。
”他还说:“音乐不是现象的,或正确一些说,不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观的写照,而直接是意志自身的写照。
所以对世界上一切形而下的来说,音乐表现着形而上的,对一切现象来说,音乐表现着自在之物。
”尽管库克的情感语言理论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都各自存在着局限和不足,但是他们所认同的音乐所表达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的理论,对于音乐的情感特征的研究来说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
此外,音乐所表现的普遍的人类情感同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的情感本身不是凭主观臆断产生的,它是具有特定世界观和生活经历的人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反映的产物,这种情感一经进入艺术便抽掉了具体内容,成为呈现着人类内心生活的情感生命。
进一步说,音乐在反映人类思想意识和生活现实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间接的。
由于音乐采用的是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声音手段,决定了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明确的概念,也不能象造型艺术一样为我们直接地提供视觉的因素,但它可以通过感情的流露,间接地反映支配这种感口破破百醛〕口..口..期(总第67期)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JOURNALOFJILINCOLLEGEOFTHEABTS·ForumofAeadeITlyNo.42004(V ol.67)情的思想意识。
我们知道,《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对法国大革命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思索、判断,溶人了他深刻的情感体验而成就的作品,然而我们在听这首乐曲时所体验到的那种英雄人物高尚的、强有力的情感,并没有在想象中把我们引到拿破仑身上去。
由此可见,音乐的情感是源自现实在作曲家心理中的折射,是他对感觉到的事物的本质的洞察,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事物和事件本身,而是事物和事件的感情色调—正如迈尔所说:“音乐,在伟大的作曲家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善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感情。
”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语言”,原因就在于此。
想象的作用“情感原本就以某种方式蕴含在每一种想象形式之中”。
想象是音乐的情感得以产生、表现,以及被听众所接受的重要媒介。
想象是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音乐艺术恰恰是借助这种能力产生出来的,而当音乐被创作出来之后,它又反过来直接作用于想象力,音乐和想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通过想象(当然还包括娴熟的创作技巧和技能)将凝聚于内心深处的客体的运动形态,以及人类的情感动态转化成音响的动态结构,从而实现了从心灵表象到纯粹精神的高度的飞跃。
当然,作曲家的想象并非凭空、随意产生的,而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的。
其想象的源泉来自于作曲家对现实生活和对于艺术的体验、生活阅历、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历史经验都在空间上(指其存在的空间)为作曲家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后作曲家又运用他丰富的艺术经验,将其选择、提炼、优化、组合,通过技术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把这些杂多的情感的思绪统一于其音乐形式之中,从而赋予有限的音乐以无限的情感生命。
贝多芬创作的《热情奏鸣曲》时的想象力正是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而他赋予《田园交响曲》的想象力则源于他与大自然的广泛接触。
其次,在音乐表演中,想象在表演者和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表情达意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表演者把音乐作品包含的情感思想传达给了听众。
在这里,表演者所面对的是已经蕴含了音乐情感的音乐作品,他所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怎样正确诊释作品的内涵,另外就是如何将这种内涵于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问题的解决是清楚的,除了要求表演者要具备精湛的演奏技艺以外,还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首先表演者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意义有所了解、领悟和把握,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想象,将自身的情感投人到音乐的意境中去,最终实现其自身情感与音乐情感的转化。
这样做的同时,还能够使表演者运用这种自身的富于感染力的想象激发起听众的想象力。
最后,在音乐欣赏中,听众能否领悟和把握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要依靠想象得以实现,通过想象,能使音乐情感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