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媒体概论-4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数字媒体概论第一章导论一、有关名词界定1.媒体、媒介、媒质2.在人类社会中, 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

媒体原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储存信息的实体, 一般也称之为媒质,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或称之为媒介), 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3.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发展的四大方向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开放系统、缩小化和网络计算机技术。

4.简单地说, 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组合, 如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等的混合。

“多媒体”来源于“多媒体计算机”, 因此所谓多媒体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质)上的信息用计算机进行采集、存储、编辑、显示、传播等综合处理的技术, 所以也称为多媒体技术;通过这种多媒体传播的信息称为多媒体信息;能够产生、存储、传播多媒体信息的系统称为多媒体系统。

·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 报刊是最早的“第一媒体”。

·广播和电视称为后来相继出现的为大众提供信息的“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5.万维网称为继传统的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同时也是多媒体。

6.数字媒体7.数字媒体,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产生、获取、记录、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

这个概念的核心包括两方面: 一是数字化的手段, 显然这与计算机有关;二是媒体, 也就是说与信息传播或传达有关。

·手机媒体, 第五媒体·手机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移动中的语音通讯问题。

·第三代手机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而是传输速率的提升。

·手机又被称为“网络的延伸”。

手机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它已经从最初的人际语音通信工具向综合型媒体发展。

二、数字信息的分类(人类最容易获取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得到的视频和音频信息)1.文本信息·文本信息又包括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它是最基本的传播媒体, 也是在数字媒体信息系统中出现最频繁的媒体。

《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全)(17)-2024鲜版

《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全)(17)-2024鲜版

尊重知识产权
尊重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 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
隐私保护
在信息收集、处理、传播过程中,应尊重用户隐 私权,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2024/3/27
25
企业和个人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责任担当
2024/3/27
企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管理,规范新媒体平台运营, 打击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
个人责任
个人在新媒体时代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 德规范,不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
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 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7
《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全)(17)
2024/3/27
1
目录
2024/3/27
• 新媒体概述与基础 • 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 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 • 新媒体用户分析与运营策略 • 新媒体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 新媒体法规、伦理与社会责任
2
01
新媒体概述与基础
Chapter
2024/3/27
3
新媒体定义及特点
挑战应对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新媒 体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持续创新产品 和服务;同时,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 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2024/3/27
22
06
新媒体法规、伦理与社会责任
Chapter
2024/3/27
23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国内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新媒体信息传播、

数字媒体概论(ppt 85页)

数字媒体概论(ppt 85页)

新闻印刷品的出现,使得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发生 了质的变化,新闻传播的规模变大了,从特定的对 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 机构逐渐出现,从事这项活动的队伍也逐渐形成, 于是大众传播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⑤电子媒介传播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 先后诞生了广播、电影、电视及它们的派生物,如,模拟信 号的录像、录音磁带及其播放设备,我们将它们统称为电子 媒介。
小讨论
❖ 请举例,生活中有哪些数字媒体?
mp3:音乐随心听
电影数字特技:魔幻与现实
数字动画世界:视听盛宴
数 字 游 戏 王 国 : 娱 乐 新 体 验
数字游戏王国:娱乐新体验
数字游戏王国:娱乐新体验
远程教育与培训
电子杂志
数字电视
视频会议系统 娱乐与家用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教育与培训
(一)数字媒体的表现特征
1.多媒体化
✓内容信息既可以用文本、图形、图像等媒体来表示, 也可以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来表示。
2.交互性
✓允许信息在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流动, 不仅向受众呈现各种表示传播内容的多媒体信息,而 且也能够接收受众反馈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对这些 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定下一步向受众呈现 信息的内容和方式。
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样式,它往往兼具数字化、网 络化与交互性特性。如flash、计算机三维动画、网 络游戏、博客、播客等。
2.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
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 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 数字媒体艺术不单指某一传统艺术种类,而是指基于 计算机数字平台创作出来的多种媒体艺术样式。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1.1.2 媒体
1. 媒体的形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l 当着眼于媒体的物质特性、习惯采用“信号” l 当着眼于媒体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采用“符号” l 当着眼于媒体的具体物质形态时,采用“介质” l 当从技术层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往往侧重于媒体的物质
数字新媒体将更多地与传统媒体在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以
及相互竞争与相互促进中谋得共同发展。
1.3 数字新媒体的社会发展
数字新媒体与信息服务发展 数字新媒体与媒体整合态势 数字新媒体与经济增长潜力 数字新媒体与政治环境构建 数字新媒体与文化消费趋势
1.2.1新媒体与数字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认为, 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载体,就是新媒体。
当下的新媒体是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新媒体是数字媒体 当前发展的主流。
数字媒体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概念,而新媒体则主要 是侧重于应用层面的概念。
从下面三个层面上把握数字新媒体的概念:
1. 信息的分
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
2. 信息的数字化
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 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 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 数字新媒体的 播特点
数字媒体服务形式多样性和再生性,服务的融合、交叉将 是数字新媒体服务发展的主旋律,高共享度和高交互性是 数字新媒体服务的显著特点。

数字新媒体概论复习题

数字新媒体概论复习题

数字新媒体概论复习题一多选题1.网络杂志出版具有(AC)的特征?A.零编辑 C。

零成本2.网络出版按出版形式分.分为(ACD)这几种类型。

A.简单出版 C.多媒体出版 D.混合出版3.世界网络游戏的发展趋势是多元融合.主要体现在(BDE)这几大方面。

B.产业融合 D.媒体融合 E.文化融合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门户网站是(ACE)?A.AOL C.MSN E.Yahoo5.门户网站的特征有(ABCDE)?6.网络社区按照社区构建的目的划分为(BCDE)这几种类型。

B.兴趣型社区C.社交型社区D.幻想性社区E.交易型社区7.网络社区具有(ACE)的特性。

A.虚拟性 C.开放性 E.自组织性8.以下哪些网站属于校园SNS网站?(BDE)B.人人网 D.QQ校友 E.占座网9.播客的传播特征有(ABCDE)10.目前。

播客网站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BCD)A.运营成本高.资金投入有限B.盈利模式不成熟C.版权界限模糊、侵权问题严重D.播客用户和视频内容的质量有限11.我国网络报纸发展的局限性体现在(ABDE)几个方面A.时效性上尚未实现实时传播B.信息尚未达到海量D.网络新闻多媒体难以实现E.服务性仍需加强12.相对传统出版而言.以下哪些是出版的优势?(ABCDE)13.网络游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ABCD)A.技术含量高B.双层交互性C.结构分散化D.产业关联度高14.制约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终端瓶颈存在于哪些方面?(CDE)C.存在可能的替代产品D.电池使用时长过短E.手机终端的价格过高二填空题1.博客.按照内容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新闻内容)(个人日记博客)以及(网络写作博客)三类。

2.网络电台主持人被称为(NJ)。

是传统电视台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DJ)演变而来的。

3.播客的传播主体具有(多样性)(草根化)的特点。

4.微博的书写终端具有(多样性)和(移动性)的特点。

5.网络广播有(直播)(点播)两种播出形式。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新媒体导论1.1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1.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创作、分享和评论,实现用户与内容、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

2. 即时性: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传播。

3. 多样性:新媒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4. 个性化: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

5. 普及性:新媒体设备普及,用户基数庞大。

1.2 新媒体的历史1. 新媒体的起源:新媒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发了ARPANET网络,这是互联网的前身。

2. 新媒体的发展阶段:a) 萌芽阶段(1960s-1990s):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出现了电子邮件、BBS等早期网络应用。

b) 成长阶段(1990s-2000s):互联网商业化,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开始流行。

c) 爆发阶段(2000s-2010s):社交媒体、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用户生成内容成为主流。

d) 移动阶段(2010s至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新媒体向移动端转移。

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2.1 技术决定论1. 技术决定论的定义:技术决定论是一种理论观点,认为技术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的进步决定了社会结构、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变化。

2. 技术决定论的主要观点:a) 技术是自主的,其发展遵循自身的逻辑和规律。

b) 技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c) 技术的发展不受社会因素的限制,社会因素往往适应技术变化。

3. 技术决定论的批评:a) 忽视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b) 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结构的作用。

《新媒体概论》第四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概论》第四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13
4.1.4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在应用上具有以下优势。
强大的社交属性实现用户增长 不用安装且操作简单
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商业融合 有利于精准营销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14
4.1.5 微信应用的典型案例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15
星巴克“自然醒” 万达广场“开启微信会员卡” 青桔单车小程序 头条新闻“守时推送” 同城酒库“模板消息推广”
功能介绍
功能介绍必须突出重点、便于理解, 让用户可以通过该介绍快速了解微信 公众号提供的服务和微信公众号的价 值等
4.1.3 微信公众号
3.微信公众号的应用方向 信息传播 品牌宣传 客户服务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12
开展调研 政务服务 电子商务
4.1.4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可以在微信内被便 捷地获取和传播,同时具有出色的使用 体验,也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 用的应用软件。通常可以将微信小程序 看成是通过微信的第三方接口调用,并 能在微信中直接使用的App。
05
01 04
02 03
照片
保存在计算机或手机等智能终端中的 照片,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将这些 照片发送给微信好友
实时拍摄
用户与微信好友进行信息传播时,可 以通过手机实时拍摄照片或视频,直 接发送给微信好友
通话
用户可以与微信好友进行语音或视频的直接通话
4.1.2 个人微信
3.微信群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7
第4章 常见新媒体应用 3
4.1.1 微信的应用价值
微信的传播价值
传播主体:20~40 岁 传播内容:多元化、私密
性、即时性 传播途径:智能手机 传播用户:GPS 定位功

(完整word版)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完整word版)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电报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变化:传播媒介传播结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传播文化传播效果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再中心化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传播资源泛社会化传播权力全民化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政策推行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第五节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全球化”与“个人化”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1 媒体的分类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2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站(如新浪网)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数字电视(如SiTV)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数字化新媒体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7信息的分类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8 信息的数字化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符号载体“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4从受众到用户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4从受众到用户

三、 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
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 User Created Content, UCC) ,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 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内容,是 Web2. 0 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1. 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 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 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UGC 的良性发展不应由外界干预主 导,而是依赖于用户加 强自律,可行的做法包括:尊重其他用户生产的内容;对于 事 件型的信息避免加入主观感情;避免人身攻击;引用数据、资 料时注明参考来 源;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众化的发展。
二、 小众化的消极面向
1. “信息茧房”的扩张 群体极化现象并非当下社会所独 有,而是存在于人类发展的
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但互联网空间与高速发展的信息 技 术,为信息茧房的生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条件, 使得这一现象可能更加普通、表现得更为显著。 2. 社会黏性的丧失 网络上选择信息的高自由度使人们很容易形成群己之分,使 个体脱离社会共同体的发 展轨道,减少社会经验的分享。 当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黏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无 疑将会极大地弱化群体的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 伴随着大众传媒业乃至文化工业的兴盛,以及传播学 在美 国的学科化和建制化,“受众冶概念在20世纪的 下半叶开始流行起来。
• 受众的全部差异,理论和现实之间仍存在着相当的距 离。
• “用户”的概念被引入传播学领域是在计算机和数 字媒体日益扮演重要角 色之后。
一、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互联网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要看、要读、 要写的 信息。 这种选择,既包括对信息内容 的选择,也包括对信息的接收形式、接收时 间、 接收顺序的选择。 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 多种多样,下面仅以搜索引擎和协同过滤为例 进行说明

数字新媒体概论(课堂PPT)

数字新媒体概论(课堂PPT)
数字新媒体概论
第四章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1
第四章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数字技术不断更新着传统媒体服务 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新媒体服务 一系列升级的、崭新的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2
4.1 数字新媒体应用
数字新媒体技术为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 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应用的拓展和服 务的创新。
8
卫星直播
是数字电视技术率先介入的电视广播领域。从原先仅发送视 音频节目扩展到传输数据、交互电视、高清电视及互联网 连接、多媒体广播等服务。
一个典型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系统
发送
编码


传输 与
CA
用 制 上行
9
接收Leabharlann IRD智能卡2. 数字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以有线闭路形式实现电视节目的广播,不仅能高 质量地转播当地的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 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数字新媒体应用与服务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数 字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创新。
3
4.1.1 数字新媒体的应用领域
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 各类数字新媒体内容服务与系统都综合应用了相关的数 字新媒体技术
数字新媒体的应用
数字广播 互动电视
数字影视
数字游戏
数字广告
数字出版 数字网络社区
数数 字字 电音 视频 广广
播播
网手 络机 电电
视视

数 字 电

字 视 音 频 制
数 字 特


数 字网手 视络机 频游游 游戏戏 戏
网游无 络戏线 广广广
告告告
网手 络机 出出

数字新媒体概论

数字新媒体概论

以音频信息的数字化为例:
● 声音采样 —— 把声音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转换成由有限个数字 表示的离散序列
声音采样
11011100 11001101
1.1.2 媒体
1. 媒体的形态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 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 价值。
2019/11/12
信息 数据
减少了不确定性 没有减少 不确定性
2019/11/12
信息=数据?
数据(Data)
消除不确定性
加工处理
信息(Information)
例如: 广播“到往北京方向的T31次列车将于8:30分发车”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音频数字信号、压缩音频信号
● 视频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END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 控制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控制
Button
22
□ 新媒体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 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 媒体的二到三倍。
□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传 媒产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 ,同比增长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其中网 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 和48.2%。

20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

20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四章从受众到用户
互联网用户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主要 传播特征即自媒体表达。
每个人在即时化的海量信息传播中,模糊 了个人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的边界。“阅 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 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到新闻 生产链条的上游,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阅听 大众,也意味着媒体生态和运作规则的深 刻改变正在酝酿和发生之中。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传播空间,延 伸了大众的这种象征性权力。
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 ,亿万互联网用户都是信息和观点的 所有者。从理论层面看,全世界只要 联通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人都 是信源。
《时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你”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2)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方面,互联网用户的小众化发展,对经 济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无疑给企 业带来了新希望,原本被忽视的需求量小、 种类繁杂的产品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方面,小众化冲击了卖方市场,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决定企业生产产品的重 要参考,生产需要变得更加人性化。
2、小众化的消极面
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媒体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用户”的概念被引入传播学 领域。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数字化时代之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互联网用户拥有 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互联网用户可自由地选择他们要看、要读、要写的信息。 这种选择,既包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对信息的接收形式、接收时间、接 收顺序的选择。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如搜索引擎、协同过滤。
5、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具有如下特征: 1.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体验”因其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使用户自身的在场 成为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而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 人性化。这就需要针对用户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来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服 务。 2. 用户的参与性需求提高。互联网时代用户不仅仅关注得到怎样的信息,更关注 在哪里、如何得到信息。相较结果而言,用户更重视过程,需要信息服务更具开 放性、互动性。用户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获得掌控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3. 用户的情感性需求提高。用户在注重信息服务内容和质量的同时,更注重情感 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更注重整个消费过程的环境、信息关联度以及技术条件支持 带来的真实感受。

数字新媒体概论-6第六章

数字新媒体概论-6第六章

6.2.2 数字内容产业的政策导向
1. 国家“十一五”期间数字新媒体发展的政策
2. 针对细分行业的政策与管理 网络游戏推进与监管并行 动漫产业政策态度比较积极 数字影视与数字音乐 数字出版政策集中于网络出版和版权问题
3. 推进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软环境的建设
6.3 数字新媒体的产业经营
《中国新媒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显示 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140亿元,
6.2.1 数字内容产业的产业结构
内容产品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的推动下,与媒体脱钩, 通过更多的内容传输渠道,能传播到更多的受众的数字信 息终端产品,这些生产和销售内容产品的企业群汇集成一 个独立的产业。
1. 数字内容产业结构
数字内容产业结构是一个商业化的结构,一般包括 ─ 控制企业 ─ 创作企业 ─ 生产企业 ─ 销售企业 ─ 以及经济、技术、信息等支持性企业。
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呈现专业化趋势,建立在产业整合条 件下的数字内容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 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性质的数字新 媒体内容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形成的以价格竞争为基 础的产业集群
─ 高技术化特征对内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和促进作用
数字新媒体是内容的新的发行平台和传送渠道
随着网络电视、手机、数字电影、数字游戏、网络出版 等数字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的收入来源被分流;
发行平台的增多会导致对优秀内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平台之间的竞争会极大地拉升优秀内容的价值。
6.1.1 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及其形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体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
这几股力量都希望依靠自己所具备的某一方面的优势 在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服务上有所斩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 DSB

DSB是卫星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一种完美结合。 用直播卫星来传送DAB数字声音广播,其本质就是通过卫 星提供下行传输实现广播方式的媒体服务,而用户通过在 手持终端上集成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模块,就可以实现多 媒体数据的接收。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SB)除具备数字音频广播的所有优 点外,还具有广播覆盖面积大,尤其适用于对全国、全球 的广播覆盖,且投资和运营费用较低。还支持移动接收, 在行驶的汽车、火车上均可满意地接收。
数字新媒体概论
第四章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第四章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数字技术不断更新着传统媒体服务 数字技术不断拓展着新媒体服务 一系列升级的、崭新的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4.1 数字新媒体应用


数字新媒体技术为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 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应用的拓展和服 务的创新。 数字新媒体应用与服务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数 字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创新。


1. 数字卫星电视

采用数字卫星通信技术,最早实现了电视的数字广播服务 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且覆盖面广、受地形条件影响小 数字电视卫星广播采用两种方式

通过通信卫星将数字电视信号转发到本地电视台、有线 电视网进入千家万户
采用Ku频段数字视频压缩卫星电视直播。每个卫星转 发器可向装有小口径卫星接收天线的家庭直播5~8路电 视节目,一颗卫星可以直播100多路电视信号,这种服 务称为数字电视卫星直播(DTH)

— — — — —


节目播控系统 硬件平台 交互应用中间件平台 服务信息(SI)系统 条件接收(CA)系统 用户计费管理系统 网络监测管理系统等
2. 互动电视服务类型与特征 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主要有:
— — — — — — —
互动节目向导(也称为电子节目向导) 点播电视 互联网功能(包括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 按需提供“珍藏”的内容(可以是互动电视业务提供者储存 的信息或其他内容,并通过特定的网络提供给用户) 互动电视应用(如在收看比赛的时允许受众选择不同的摄 像机角度) 游戏功能(互动游戏和电视猜谜) 客户服务(账单、电视银行以及其他各种服务)等
4.3.1 互动电视的特征与形态




广播电视单向广播式 被动收看 互动电视新概念 广播电视与计算机和通信相互汇聚融合 互动产生的首要条件 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形成一个信息流动的回路 互动的关系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关系,而是一种更 为即时的反馈,尽可能多的让受众参与到节目中间, 并使受众获得内容主权。 互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形式, 是一个极佳的媒体传播个性化需求的范例。
1. 数字音频广播 DAB



DAB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音频数字编码、数 据压缩、纠错编码以及数字调制技术,对广播信号进行系 列数字化的广播。 听众利用DAB接收机收到更接近原始发送信息质量的节目 内容。 目前国际上有三种DAB系统: — 欧洲的尤里卡147-DAB制式 — 美国的带内同频(IBOC)制式 — 日本的单套节目方案 我国DAB采用的是尤里卡147-DAB标准。

4. 数字调幅广播 DRM


DRM由DRM国际组织提出的,针对30MHz以下的中短波调 幅广播数字化改造而设计的数字调幅广播系统 DRM是唯一的国际标准的非专利的数字广播系统。 DRM广播音质和接收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使AM广播 达到FM广播的音质效果,可以接近CD的效果。 DRM能提供各种数据服务,如电台名,所接收频率,广播 的内容等,与节目相关的数据,图片以及动画等等,并支 持多语言的同播。 DRM广播接收方式丰富,包括固定、手持、车载接收机, 还有基于PC和PDA的软件接收机等等,保证随时随地都可 以收听DRM广播。
网络电视系统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前端 网络 接收端 网络电视系统参考模型

实时视频源 编码器 广播流服务器 计算机



数字有线电视传输标准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
— — — —
美国的标准是ATSC 欧洲采用的标准是DVB-C 日本采用ISDB标准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规范》标准,等 同于DVB-C标准 高质量数字电视节目播出,提高了频段利用率; 实现电视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大大扩展了服务内容丰富 的增值服务,可以主动的交互收看; 容易实现加解密和加解扰,便于开展各类收费服务。
— —
对节目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对收视时间、收视方式上的个性化需求


打破传统电视关于“节目单”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关于“黄金时间”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一次性消费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家庭式的收视习惯
4.3.2 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技术,也称之为 IPTV,是一种个性化、交互式服务的崭新媒体形态。 它将电视机、个人计算机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 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 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 网络电视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 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按需观 看、即看即停。

互动电视是传统电视在电视概念的边缘延伸,它并不 是一种新的媒体,而只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 — —
具备网络所固有的互动性特点 具有多媒体的特点,立体传播机制,具有计算机、电视、 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收看功能 互动电视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 互动电视引发的效应

互动电视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个性化”的电视


1. 网络电视的特点与技术实现



IPTV的基本形态 — 视音频数字化 — 传输IP化 — 播放流媒体化 IPTV的承载网络主要有 — IP网(窄带、宽带、城域网、局域网) — 同轴电缆网 — 无线网(第二、三代移动、无线局域网)等 IPTV服务内容具有很灵活的交互特性,具有IP网的对称交 互先天优势,其节目在网内可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多种 发布方式。
2. 数字多媒体广播 DMB


DMB从DAB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了DAB相同的技术。 与DAB广播不同的是 DMB充分利用了DAB数字音频广播技术优势,在功能上 将传输单一的音频信号扩展为可传输数据文字、图形、电 视等多种载体信息的信号。 DMB技术按照传输途径可分为四类: — 有线传输 — 地面微波传输 地面波DMB — 卫星传输 卫星DMB — 卫星地面混合传输

数字有线电视的主要功能及优势主要有:




数字视频广播有线系统(DVB-C)
由前端系统、网络系统、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各 类 节 目 源
服务信息 实时编码 视频服务器 复 用
前端系统
离 线 编 码
数据流 用户管理
Q A M 调 制
射 频
HFC 传输网络
机 顶 盒
智 能 卡
用户终端
CA
3. 数字地面电视(DTTB)
4.2.2 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音频广播是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和传输的广播方式。 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 数字音频广播(DAB) —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 数字卫星音频广播(DSB) — 数字调幅声音广播(DRM)等 数字音频广播的主要优势: — 可与CD媲美的音质纯净 — 抗干扰能力强,收听效果好 — 适合于固定、便携和移动收听,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好 — 可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 — 发射功率低、发射带宽使用充分、广播组网方式灵活
4.2.3 数字广播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4.3 互动电视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也是人们 日常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数字化的 进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与网络的融合、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多种技 术形态的电视服务,电视已经突破了制约其发展的瓶 颈。 互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服务的出现,标志 着传统电视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数 字 特 效
数 字 视 频 游 戏
网 络 游 戏
手 机 游 戏
网 络 广 告
游 戏 广 告
无 线 广 告
网 络 出 版
手 机 出 版
虚 拟 社 区
博 客 与 播 客
即 时 通 讯
4.1.2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数字广播
互动电视
数字影视 数字游戏 数字广告 数字出版 数字网络社区


卫星直播
是数字电视技术率先介入的电视广播领域。从原先仅发 送视音频节目扩展到传输数据、交互电视、高清电视及互 联网连接、多媒体广播等服务。 一个典型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系统
发送 编码 CA 复 用 调 制 传输 与 上行 接收 IRD 智能卡
2. 数字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以有线闭路形式实现电视节目的广播,不仅能高 质量地转播当地的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 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数字有线电视是在模拟有线电视的基础上发展的,采用先 进数字编码技术和图像压缩技术,大大增加了频道传输能 力,还可以利用空余频道开展付费电视和视频点播服务。 利用数字有线电视得天独厚的宽带资源可以提供高速率的 网络传输。不过有线电视需要铺设网络,距离越远,成本 越高。


数字电视是从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 数字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技术,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 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 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 数字电视优势:

具可实现双向交互服务 抗干扰能力强 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 数字地面电视 数字有线电视 数字卫星电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