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勘探考点汇总

地球物理勘探考点汇总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动校正:校正因炮检距不等而存在的正常时差的影响。

2.时距曲线:若测线是沿一条线进行的,则测线上各观测点坐标与波至时间的关系图称为时距曲线。

3.多次覆盖: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

4.电阻率剖面法:当保持供电电极距AB不动时,电极系探测深度一定,移动电极系时就可以反应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电阻率剖面法。

5.电法勘探:是以岩石、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壳周围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6.转换波:与入射波波形不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7.高密度电法:是集电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

8.槽波地震勘探: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受点和激发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勘探方法。

9.温纳四极装置:一种三电位电极装置,一次组合,可以获得三种电极排列的测量参数。

10.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11.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限的断面。

12.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综合反映。

13.正常时差:各观测点有不同的炮检距,因而有不同的旅行时,他们相对于自激自收时的差称为正常时差。

14.静校正:设法消除地表因素影响的校正过程。

15.观测系统: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16.同类波:与入射波波形相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17.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18.电测深: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19.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

地球物理勘探核心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核心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核心知识点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物理现象和规律来探测地下结构和资源的方法。

它在能源勘探、地质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核心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1.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原理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记录地震波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的地震仪器,以及分析和解释地震波数据的方法。

地震勘探可用于勘探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和地下水等。

2.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重力勘探需要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值,并通过计算和建模来确定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

重力勘探广泛应用于勘探矿产资源、地下水和地下岩体等。

3.磁力勘探磁力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磁力勘探需要测量地球表面上的磁场强度,并通过计算和建模来确定地下物质的磁性特征。

磁力勘探可用于勘探矿产资源、地下水和地下岩体等。

4.电磁勘探电磁勘探是利用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电磁勘探包括测量地球表面上的电磁场强度和频率,以及通过计算和建模来确定地下物质的电性特征。

电磁勘探可用于勘探矿产资源、地下水和地下岩体等。

5.雷达勘探雷达勘探是利用地下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特性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雷达勘探需要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通过分析和解释信号来确定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雷达勘探可用于勘探地下水、地下管线和地下洞穴等。

6.地热勘探地热勘探是利用地下热流的分布和变化来推断地下热体和地热资源的一种方法。

地热勘探需要测量地下的温度和热流,并通过计算和建模来确定地下热体的分布和性质。

地热勘探可用于勘探地热能资源和地下热体的分布。

7.孔隙流体勘探孔隙流体勘探是利用地下孔隙介质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来推断地下流体分布和流动状态的一种方法。

孔隙流体勘探需要测量地下孔隙介质中的流体压力、渗透率和孔隙度等参数,并通过计算和建模来确定地下流体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张照录)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张照录)

重力勘探1.密度由大到小: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2.根据长期研究的结果,认为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火成岩);※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沉积岩);※岩石所承受的压力等。

3.地球重力场分为正常重力场(由赤道向两级逐渐增),重力随时间变化(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固体潮可引起大地水准面的位移)及重力异常三部分。

4.引起重力异常的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4)探测对象不能埋藏过深(5)干扰场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

一般恶劣地形、表层密度不均匀、地下岩体密度变化均产生较强干扰。

5.相对重力测量仪器工作原理:一个恒定的质量m 在重力场内的重量随g 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用另外一种力(弹力、电磁力等)来平衡这种重量或重力矩的变化,则通过对该物体平衡状态的观测,就有可能测量出两点间的重力差值。

mg = k (S - S0 )∆g = g2- g 1=k/m (s2 - 1) = C ⋅∆S 系数C称为格值,因此测得重物的位移量就可以换算出重力差。

6.现代重力仪的测读都是采用补偿法进行的,也称零点读数法:选取平衡体的某一位置作为测量重力变化的起始位置,即零点位置;重力变化后第一步是通过放大装置观测平衡体对零点位置的偏离情况,第二步是用另外的力补充重力的变化,即通过测读装置再将平衡体又准确的调回零点位置,测读器上前后两个读数的变化就反应了重力的变化。

优点:扩大了直接测量范围,减小了仪器的体积、测量精度高,以相同的灵敏度在各点上施测,读数换算也较简单。

7.影响重力仪精度的因素:温度、气压、电磁力、安置状态不一致、零点漂移、震动。

8.为了获得单纯由地下密度不均匀体引起的重力异常,则必须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通常要进行如下校正:8.由重力资料求布格重力异常需要经过哪些校正,分别有什么目的?答:经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整理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整理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整理一、基本概念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3.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4.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5.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6.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7.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8.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9.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地球物理勘探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资料

1.同相轴:道集中相似震动峰值的规则排列,称为同相轴。

2.费马原理(射线原理):所谓射线,就是波从这一点到另一点的传播路径,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和其他任何路径传播的时间比较起来是最小的,这就是费马的时间最小原理。

3.惠更斯原理(波前原理):介质中传播的波,其波前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波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博远(点震源)。

4.惠更斯—费聂耳原理:波动在传播时,任意点P处质点的振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S上全部新震源产生的所有子波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5.反射系数:反射波和入射波振幅之比,叫做反射截面的反射系数R=AR/Ai。

6.最佳窗口:既避开面波干扰,反射波振幅和相位差变化,又相对平稳的接收地段。

7.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差异而划分界线的地下断面。

8.视电阻率:由于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直流电阻率法公式计算得到的电阻率并不等于岩层的真电阻率,而是该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综合影响的结果,称之为视电阻率。

9.趋肤深度:电磁波在底下衰减很快,其穿透深度(即趋肤深度)可以用平面电磁波衰减到地面强度的1/e时的一段距离来衡量这个深度为z=λ/2π(λ为电磁波在电阻率为ρ的介质中传播的波长)10.正常重力:a地球是扁球体 b同心圆层组成 c每个圈层密度均匀根据假设的模型来计算任一点的重力值称为正常重力11.剩余密度:矿体与围岩的密度差称为剩余密度12.高度校正:测点高程不同则重力值不同,因此要换算到统一的大地水准面上,得Δg高度 =+0.308h毫伽13.中间层校正:即去掉大地水准面以上部分的物质影响,把大地水准面和测点之间看成厚度为h的水平层,物质密度为σ,中间层校正公式为Δg中间=—0.042σ*h毫伽14.布伽校正:在重力勘探中,把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和起来进行,称为“布伽校正”公式为Δg布伽=(0.308—0.042σ)h毫伽磁化率k:表示物质被磁化的能力的大小。

磁化率不很高但大于零的矿物叫顺磁性矿物,有些矿物在磁场中是磁场强度减弱,这种磁化率为负值的矿物叫反磁性矿物。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PPT课件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PPT课件

01 d
μ
1
23
L
△X
Xi:炮检距 d:激发点距离 μ:偏移距 L:排列
44
△X:最大炮检距 :表示排列上的各个接收点 :表示排列上的各个激发点
N-1 N
多次覆盖 就是在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上记录来自地下同一反射
点的反射波。也就是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 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野外工作方法
81
野外踏勘
出工前要熟悉工区的天气信息、地表特征、所属工区的行政规划、 当地的民俗习惯等信息。同时也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劳保、炮 点图、对讲机、手持GPS、照相机、卫片图、工区地形图等。出发 前要制定好当日踏勘计划和行车路线,并测试设备状态。
82
野外踏勘
油井
枣园
水渠
83
公路 水库 养殖场
大棚 大窑 田地
2,确定野外采集记录参数,包括采样率、前放、滤 波类型、记录长度。
3,确定施工前的试验因素。
86
∧ :表示排列的各个接收点;
∨ :表示各激发点;
L:称为排列,即激发点对应的接收段,其长度是N-1的距离;
D:激发点距(炮点距),即相邻激发点之间的距离或接收距;
μ:偏移距,即激发点到对应排列中最近一个接收道(检波点)的距离;
01 02 03 04
S 1 S 2 S3 Sn
V
R A
45
三维地震勘探 实质上是立体地,全面地观察地下构造和地层情况的一种 地震勘探方法。它对于地震条件复杂的地区,或者需要进行精 细勘探的地下构造可以得到满意的成果。 所谓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 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获取地壳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信息,以达到预测地下结构或探明资源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勘探方法、勘探仪器和勘探数据分析。

常用的勘探方法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借助测量地面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值,推算该点地下某一深度处岩石密度变化的勘探方法。

重力勘探在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广泛应用。

根据测量的重力异常值可以判断地下岩石分布情况,如海拔高度。

重力异常值正常情况下具有对称性,异常越大,目标物体就越大。

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利用地球的电场和电磁场变化,推断地下岩石结构和储集体的分布情况的勘探方法。

它是以测量地下电阻率为基础来研究地下岩石或导体体系的变化, 能够研究水文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岩石物理、地球工程等领域。

电法勘探可区分不同类型储集体和岩石之间的电阻率差异,定量分析水、矿床等资源的分布状态及其经济价值。

电磁法勘探电磁法勘探是以磁场及变化规律分析地下物质及其性质的勘探方法。

它是通过对表面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行测量以及释放交变磁场来建立地下岩石的电磁模型,研究地下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电磁法勘探可用于水文地质、矿产地质、岩石物理学、地球环境、天然气等勘探领域。

勘探仪器重力仪器重力仪器是测量重力场的仪器。

常用的重力仪器是重力计,主要是为研究地球物理、大地构造及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数据,每个仪器的测量精度都很高,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

在勘探过程中,需要先找一个基准点,将该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然后在不同的测量位置进行重力测量,通过计算得到重力值,再将实际的重力值减去基准点的重力值,得到重力异常值,以此判断地下结构。

电磁仪器电磁仪器主要用于电磁法勘探,主要包括感性测量仪和自感式测量仪,在测量时需要电源、线圈、容器等设备。

电磁仪器通过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进行测量,可以反演地下结构和地质体性质,并形成立体图像。

声波仪器声波仪器适用于有一定的岩层透明性,能够将地下岩层的声波信号反射出来,形成描述岩体特性的振动图像。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梯度法电位法充电法激电测深法各类剖面法激发极化法多级测深法偶极测深三级测深法对称四级测深法电测深偶极剖面法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对称四级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电剖面电阻率法充电法电位法天然场法直流电法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阴影变频法(交流激电法)甚低频法(长波法)电磁法低频点测法天然场法交流电法电法勘探⎪⎪⎪⎪⎩⎪⎪⎪⎪⎨⎧声波法横波法纵波法面波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地震勘探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地表任意两点(A 、B)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 (5.2.10)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 AB 在MN 间产生的电位差由上式解出大地电阻率,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即为在均匀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电场或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解决地质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11(2BM AM I U M -=πρ)11(2BN AN I U N -=πρ)1111(2BN BM AN AM I U MN +--=∆πρI U KMN ∆=ρBN BM AN AM K 11112+--=π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称为电法。

场源 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视电阻率均匀介质电阻率计算公式实际上大地介质常不满足均匀介质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 地表任意两点(A 、B )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 )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电场 或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解决地质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 一类地球物理勘探交流电法电法勘探 《直流电法'天然场法低频点测法电磁法甚低频法(长波法) 变频法(交流激电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阴影法)rr 电位法天然场法|充电法rr 联合剖面法由立U 而 对称四级剖面法 电刖面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偶极剖面法电阻率法^对称四级测深法,三级测深法电测深偶极测深.多级测深法........r 各类剖面法激发极化法 4 一[激电测深法r 电位法充电法4 .〔梯度法一 折射 波 法反 射 波 法粽 面 波 法 探纵 波 法 横 波 法声波法(5.2.10)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BNAB MN 间 产 生 的 电 位 差A UMNI p, 1 1 1- 1 --- — --- - ----2AM AN BM+ )BN由上式解出大地电阻率,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p = K AU UMN1111-- - --- - ---- + ----AM AN BM BN上式即为在均匀方法,通称为电法。

场源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P ' K ^UMN视电阻率I均匀介质电阻率计算公式实际上大地介质常不满足均匀介质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

地球物理勘探(总结)

地球物理勘探(总结)

第一章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一: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往返运动。

波动:振动在其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就立刻恢复其原状。

弹性体: 具有弹性的物体叫做弹性体;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以后仍旧保持其受外力时的形状。

塑性体: 具有塑性的物体叫做塑性体;弹性波: 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就形成了弹性波;注意: 弹性理论已证明,许多固体包括岩石在内,当受力较小、变形较小、作用时间较短时均可看成是弹性体。

地震波实质上就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以炸药为震源激发地震波的过程破坏圈: 在炸药包附近, 强大压力>> 岩石的弹性极限;塑性带: 离开震源一定距离, 压力> 岩石的弹性极限;弹性形变区: 远离震源一定距离, 压力< 岩石的弹性极限.二:波在传播过程中, 某一质点的位移u是随时间t变化的, 描述某一质点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形叫做振动图形.与地震记录之间的关系1)地震勘探中所获得的一道地震记录,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引起地表某一质点振动的振动图形。

2)地震勘探中所获得的一张原始地震波形记录,实际上就是在地面沿测线设置多道检波器,得到的多个振动图形的总和。

地质意义有利于了解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时刻的具体位置;有利于识别和分辨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从而解决与波传播有关的地质问题。

三: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同一时刻沿地震测线的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布所构成的图形叫做地震波的波剖面。

即位移u 是距离x 的函数,u=f(x) 。

波前: 波在空间传播时,某一时刻空间介质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的曲面。

波尾: 波在空间传播时,某一时刻空间介质刚刚停止振动的点连成的曲面。

波面: 波在空间传播时,某一时刻空间介质振动质点中相位相同的点连成的曲面,称为该时刻的波面。

射线:波的传播方向称为射线(假想)。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1. 定义。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这些地球物理场包括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等。

2. 目的。

- 寻找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如建筑、桥梁、隧道等)提供地质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3. 方法分类。

-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

-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具有磁性差异的地质体,如磁铁矿等磁性矿体。

- 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等多种方法,依据地下地质体电学性质(如电阻率、极化率等)的差异进行勘探。

- 地震勘探: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

- 放射性勘探:测量地质体的放射性强度,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如铀矿)和研究地质构造。

二、重力勘探。

1. 重力场基本概念。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其值略有不同,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2. 重力异常。

- 理论上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根据地球的理想模型计算出来,但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 正重力异常:当测量点下方存在高密度地质体时,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

- 负重力异常:如果测量点下方是低密度地质体,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

3. 重力勘探仪器。

- 重力仪是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

现代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出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

4. 重力勘探的应用。

- 寻找金属矿,如铜、铅、锌等金属矿往往与高密度的岩石有关,会引起正重力异常。

- 研究地质构造,如盆地、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密度结构,会在重力场上有明显反映。

- 探测地下洞穴,地下洞穴相对于周围岩石密度较低,会产生负重力异常。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

第二章重力勘探重点第一节重力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1、重力场、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关系2、重力的单位 SI制和CGS制换算3、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变化规律4、重力异常的实质5、产生重力异常的条件第二~五节岩矿石密度、重力仪、野外工作与资料整理1、岩矿石的密度特征、影响岩矿石密度的因素2、重力仪的平衡方程、角灵敏度3、影响重力仪精度的因素与消除措施4、确定重力测量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5、野外重力观测资料整理6、布格重力异常第六~七节正反演1、重力勘探正演、反演与反问题的多解性2、球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3、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并与球体重力异常作比较4、台阶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5、计算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的特征点法6、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第八节转换处理,应用1、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说明它们的相对性2、划分区域与局部重力场的方法与原理3、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的作用4、重力高次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作用第三章磁法勘探重点1.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图示之。

2.地磁场的构成。

3.解释名词:正常地磁场,磁异常。

4.世界地磁图分析:(1)垂直强度(2)水平强度(3)等倾线(4)等偏线等的特征。

5.解释名词: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6.解释名词:地磁场的“西向漂移”7.太阳静日变化特征,它对磁法勘探作用8.解释名词:磁暴和地磁脉动9.总磁场强度异常ΔT,ΔT的物理意义及ΔT与Za、Xa、Ya三个分量的关系。

10.解释名词: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总磁化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

11.岩矿石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解释名词:热剩磁,它在磁法勘探中有什么意义13.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14.解释名词:有效磁化强度、有效磁化倾角,写出与总磁化强度、倾角、偏角的关系并画图示之。

15.球体磁场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它与球体重力场特征不同点。

16.水平圆柱体ΔT磁异常的剖面曲线。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提纲1、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定义P12、影响电阻率的因素P93、★温纳装置---要求推导式(1-5)即装置系数K P174、图1-20 折射定律P205、★图1-22 非均匀介质电流密度变化(两种情况:>和<)画出电流线P216、地电断面的概念P217、视电阻率概念、表达式和装置系数K的表达式、单位;影响视电阻率大小的因素?视电阻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即视电阻率的基本形式(表达式1-8)P238、勘探深度、可靠相对异常、可靠异常的概念、异常因素P259、★6种装置形式----笔记波阻抗和反射系数R的概念---笔记10、电法勘探外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点)P26-2711、电剖面法概念P2712、电测深法概念P4513、★图1-65和图1-68(G、D、A、K、Q、H型曲线)P47-4814、自然电场法、过滤电场、氧化还原电场概念P66-6715、充电法概念及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P7216、激发极化现象P77 极化率概念P7817、薄膜极化概念P8118、高密度电阻率法相对于常规电阻率法而言,它具备哪些特点?P86 视电阻率参数(表达式---3个)P8819、★概念电法勘探P7;地震勘探P108 各向异性介质P11020、★惠更斯-菲涅尔原理P110;费马原理P111;视速度原理P112;斯奈尔定律P11321、几何扩散P114;频谱P115 概念22、地震勘探仪器包括哪三部分?P11623、时距曲线、直达波概念P12224、★反射波时距曲线推导考上倾方向即式(2-41)的推导,推导过程看教材。

P125-12625、★观测系统、道间距、偏移距、排列长度(排列)、最大炮检距概念P13126、CDP道集(共深度点道集、共反射点道集)概念P13727、动校正:叠加前将全部CDP集合的记录变换成零偏移距的记录,这种处理叫做动校正,或叫做正常时差校正(NMO)。

静校正P15328、重力勘探概念P208 剩余密度与剩余质量概念P211 重力异常的实质(在P212第一段“由此可见,……”)29、布格重力异常概念----笔记30、★物探方法的特点(尤其是多解性)P266 简述综合应用物探方法应注意的问题--------4点P26731、复印材料P171 瞬变电磁法(TEM)的概念(要求答到基本原理)复印材料P187 无线电波透视法(坑透法)的概念32、★习题课上笔记---标注(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面波)的图。

地球物理勘探相关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相关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相关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相关知识点
1、是重力勘探方法?
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
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
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 制间如何换算?
①在SI制中为m·s-2 ,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g.u.;
②SI和CGS的换算:1g.u.=10-1 mGal
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50000g.u.;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3.086 g.u.。

长期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地磁要素的“向西漂移”,偶极子场和非偶极子场都有向西漂移,且具有全球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相关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小抄)

地球物理勘探(小抄)

1地震勘探:在地面(或海水中)激发地震波,同时在地面(或海水中)接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反射波,以获取反射波地震资料,从而研究地下地质构造或岩性情况。

2.简谐振动:物体的加速度永远与位移正比且反向的振动3.振动图:以不同时刻(时间)为横坐标,以质点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为纵坐标,可出画出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这种情况称为振动图。

4. 波剖面:以质点所有空间位置为横坐标,以质点离开它平衡位置的距离为纵坐标,这样画出的图,称为波剖面。

5.波振面:又叫波前面,波从震源出发向介质的各个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波到达各点所连成的面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6.地震道:把对应于每个测点的地震检波器、放大器、记录器所构成的信号传输回路总称一个地震道。

7.纵测线:激发点和爆炸点在同一条测线上8.地震排列:每次激发时所安置的多道检波器的观测地段称为地震排列。

9.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

10.观测系统 :指对地下反射界面连续观测一次。

11.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反射波法中的反射波;折射波法中的折射波。

12.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13.规则干扰波:指有一定的频率范围,一定的视速度和特征面貌,在时间上的出现具有规律性,在记录上可识别和追踪的波。

14.时距曲线:是指在地震勘探中,在地面激发,沿地震测线布置检波器接收,研究地震波由激发点开始,到达各检波器的时间和各检波器距震源之间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15.频率滤波:根据有效波和干扰波在频带上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的处理方法。

16.静校正:对由表层不均匀性引起的时差校正称为静校正17.动校正:对由炮检距不同引起正常时差(倾角时差)的校正称为动校正;18.基干剖面:包括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构成了基干剖面网19.构造图:用等值线(等深线或等时线)及地质符号直观的表示地下某一层构造特征的一种平面图件。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1.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对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借以查明地下岩体的地质构造,寻找矿产或解决各种水文、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勘探方法。

2.地球物理场:存在于地球及其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

电法勘探(电性差异),地震勘探(弹性),重力勘探(密度),磁法勘探(磁性),放射性勘探(放射性)。

3.电阻率法(导电性差异):为了探测地下地质对象的存在与分布首先要在地下空间建立人工电场流,然后研究由地质对象所产生的电场变化,从而达到找矿和探测地下构造的目的。

4.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导电矿物含量,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岩石的含水量及含水矿化度,温度、压力等。

5.非均匀介质中稳定电流场的实质:由场源和界面上的积累电荷产生的。

(高阻排斥、低阻吸引)6.视电阻率:电场分布范围内,地下各种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

7.勘探深度:是指在给定装置条件下能产生可靠相对异常、可查明探测目标的最大深度。

8.接地电阻:从电极表面到大地无穷远处之间的大地电阻。

改善方法:在电极周围浇水,将电极打深,多根电极并联9.ρs A和ρs B两条曲线相交,交点位于直立良导薄板顶上方;在交点左侧ρs A>ρs B,在交点的右侧,ρs A<ρs B,这样的交点称为联合剖面曲线的“正交点”。

反交点:在直立高阻板左侧ρs A<ρs B ,在右侧ρs A>ρs B,的曲线交点。

10.中间梯度法的应用:追索岩脉:对于直立高阻脉来说,其屏蔽作用明显,排斥电流使其汇聚于覆盖层,从而使ρs曲线在高阻脉上方出现突出的高峰1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的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

4.可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能计算出电阻率成像的反演结果。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钻井
1;在陆地我们通常使用小型打井设备;灵活而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海上使 用气枪船进行激发;在城区通常使用可控震源&
2;钻井组由多个机组组成;每个机组大约5;6个人&施工时根据任务书各负 责一段区域内的炮点&一般钻井提前进行;工作区尽可能在排列之外;否 则会影响资料&
3;质量方面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桩号打井;垂直测线方向不得超过5米误差; 沿测线方向不得超过1米&三维生产时可以前偏或后偏;但不得超过施 工设计要求&组合井的方向应与接收线方向垂直;组合中心对准桩号& 一般情况下不准井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测量组;进行实地测量 &保证井深和药量;炸药要下到足够的深度&
轻便人抬钻机
轻便人抬山地钻机
Qpy30 形式:泥浆钻 能力:30m
Gy50 形式:泥浆钻 能力:50m
Wtrz30系列 形式:空气钻、空气震击、
泥浆钻 能力:空气/泥浆钻89m
空气震击钻82m
人 抬 钻 在 工 作
人抬简易钻在工作
山地钻在工作
山地钻在工作
水上小平台钻机 在工作
水上小平台钻机在工作
野外踏勘
出工前要熟悉工区的天气信息、地表特征、所属工区的行政规划、 当地的民俗习惯等信息&同时也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劳保、炮点 图、对讲机、手持GPS、照相机、卫片图、工区地形图等&出发前 要制定好当日踏勘计划和行车路线;并测试设备状态&
野外踏勘
油井 枣园 水渠
公路 水库 养殖场
大棚 大窑 田地
在城区商业街及小区街道旁空旷处 进行炮点定位
普通地形踏勘
工区施工设计
1;根据工区勘探目标和地下及地表情况;确定相应的 观测系统&在地震勘探中把爆炸点和接收排列的相 对位置关系我们称之为观测系统&有了观测系统我 们就可以确定面元大小是指叠加道范围的边长、 道距、线距、炮点距和最大炮检距等基本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度法电位法充电法激电测深法各类剖面法激发极化法多级测深法偶极测深三级测深法对称四级测深法电测深偶极剖面法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对称四级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电剖面电阻率法充电法电位法天然场法直流电法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阴影变频法(交流激电法)甚低频法(长波法)电磁法低频点测法天然场法交流电法电法勘探⎪⎪⎪⎪⎩⎪⎪⎪⎪⎨⎧声波法横波法纵波法面波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地震勘探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地表任意两点(A 、B)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 (5.2.10)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 AB 在MN 间产生的电位差由上式解出大地电阻率,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即为在均匀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电场或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解决地质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11(2BM AM I U M -=πρ)11(2BN AN I U N -=πρ)1111(2BN BM AN AM I U MN +--=∆πρI U KMN ∆=ρBN BM AN AM K 11112+--=π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称为电法。

场源 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视电阻率均匀介质电阻率计算公式实际上大地介质常不满足均匀介质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

用ρs 表示视电阻率与真电阻率在概念上有本质的不同,决定视电阻率值大小的因素有:1) 不均匀体的电阻率及围岩电阻率;2) 不均匀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形状大小、深浅及产状等);3) 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间的相互位置;4) 工作装置和地质体的相对位置电测深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置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I U K MN∆=ρ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实践证明,电测深法无论在普查金属、非金属矿产方面,还是在能源勘探、地质填图以及水文、工程地质调查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地质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电测深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增大供电电极距,使勘探深度由小逐渐加深,于是可观测到测点处沿深度方向的视电阻率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反映地电断面变化的电测深ρ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深度方向地质剖面的特征。

s自然电场:由地球表层内矿体、地下水和各种水系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的电场。

自然电场的形成原因氧化还原:地下水溶液与矿石间的电化学作用。

过滤作用(吸附):地下水的渗流和过滤作用。

接触扩散:矿化溶液的离子在岩石交界面上的扩散和岩石骨架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自然电场的野外工作方法电位法梯度法充电法:是以岩石电阻率为基础的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根据充电体与围岩电性差异,向充电矿体充电,使充电体变为一等位体或似等位体,研究充电体和其周围电场分布特征,从而解决充电体的形状、大小和产状等地质问题;充电法野外工作方法:电位法、梯度法、直接追索等位线法激发极化法: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简称激电效应),它是岩、矿石及其所含水溶液在电流作用下所发生的复杂电化学过程的结果。

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

激电法可以沿用电阻率法的各种电极装置,其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中间梯度(中梯)、联合剖面(联剖)、对称四极测深(测深)和偶极一偶极(偶极)等装置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式勘探方法。

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高密度电阻率相对于常规电阻家法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

②能有效的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

③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

④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

⑤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勘探能力显著提高。

探地雷达利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宽频带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受来自地下介质界面的反射波。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形态而变化。

因此,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幅度与波形资料,可推断地下介质的分布情况。

地质雷达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由产生高频脉冲波的发射机和向外辐射电磁波的天线(Tx)组成。

通过发射天线电磁波以60°~90°的波束角向地下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途中遇到电性分界面产生反射。

反射波被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的接收天线(Rx)接收,与此同时接收天线还接收到沿岩层表层传播的直达波,反射波和直达波同时被接收机记录或在终端将两种显示出来。

测量方式 1)、剖面法2)、多次覆盖3)、宽角法剖面法是发射天线(T)和接收天线(R)以固定间距沿测线同步移动的一种测量方式,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间距为零,亦即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合二为一时称为单天线形式,反之称为双天线形式。

剖面法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探地雷达时间剖面图来表示。

该图像的横坐标记录了天线在地表的位置;纵坐标为反射波双程定时,表示雷达脉冲从发射天线出发经地下界面反射回到接收天线所需的时间。

这种记录能准确反映测线下方地下各反射界面的形态。

多次覆盖:由于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来自深部界面的反射波会由于信噪比过小而不易识别。

这时可应用不同天线距的发射—接收天线在同一测线上进行里复测量,然后把测量记录中相同位置的记录进行叠加,这种记录能增强对深部地下介质的分辨能力。

当一个天线固定在地面某一点上不动,而另一个天线沿测线移动,记录地下各个不同界面反射波的双程走时,这种测量方式称为宽角法。

探地雷达已在工程地质勘察、灾害地质调查、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考古调查、管线探测、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巷道冒落影响范围探测,衬砌质量检测,高速公路检测,铁路路基探测波前(波阵面)介质中的各点刚刚开始振动,形成的曲面叫在时刻t1的波前波面(等相面)如果在一个曲面上各个点是同时(在时刻t1)开始振动的,它们的振动是同相的,这样的曲面称为波面地震处理三个基本阶段:预处理:将野外采集数据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格式,并对数据作相应编辑和校正。

常规处理:对地震数据作基本处理运算,包括反褶积、叠加和偏移三大技术;特殊处理(目标处理):针对不同目的采用的特殊处理手段。

属性分析:从地震反射波中提取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分析动力学参数与储层或目的层地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反演:利用观测地震数据推测地球内部介质性质。

地震反演方法很多,声阻抗反演应用最广。

另外还有旅行时反演、速度反演等。

声波探测用声波仪测试声源激发的弹性波在岩体(岩石)中的传播情况,借以研究岩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的方法,称为声波探测。

与地震勘探的异同:(1) 相同点它和地震勘探一样,也是利用岩石弹性的物探方法,而且都以弹性波理论作为本方法的理论基础。

(2) 区别a.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声波探测所利用的是频率大大高于地震波的声波或超声波,其频率一般为一千赫兹至几兆赫兹。

b.与地震勘探相比,由于声波的频率高、波长短、受岩石的吸收和散射比较严重,因此声波探测对岩体的了解较为细致而探测范围较小,但具有简便、快速、经济、便于重复测试、对测试的岩体(岩石)无破坏作用等优点。

声波探测可分为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两种工作方法。

主动测试所利用的声波由声波仪的发射系统或槌击方式产生;被动测试的声波则是岩体遭受自然界的或其它的作用力时,在变形或破坏过程中由它本身发出的(如滑坡)。

当介质中存在分界面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体波(P波或S波,或二者兼有)会形成相长干涉并叠加产生出一类频率较低、能量较强的次生波。

这类地震波与界面有关,且主要沿着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能量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迅速衰减,因而被称为面波。

面波主要有两种类型:瑞雷面波和拉夫面波。

瑞雷面波沿界面传播时,在垂直于界面的入射面内各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即有平行于波传播方向的分量,也有垂直于界面的分量,因而质点合成运动的轨迹呈逆椭圆瑞雷波法勘探实质上是根据瑞雷面波传播的频散特性,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多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寻找出波速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从而最终确定出地表岩土的瑞雷波速度随场点坐标(x,z)的变化关系,以解决浅层工程地质和地基岩土的地震工程等问题稳态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降至2~3Hz的较低频率,从而达到较大的勘探深度;并且可以从各频点资料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地层地质解释的经验;缺点是仪器大,施工慢,效率低。

针对稳态法施工效率低的缺点,瞬态激振法用锤击方式取代了激振器,一次击发出各种频率成分,同时检波器也接收到富含各种频率成分的信号。

剩下的工作,即稳态法中靠仪器硬件逐个频点的变更及相应的运算工作,在瞬态法中,主要靠软件来完成。

瞬态法的优点是仪器轻便,施工快速,且能解决仪器的防爆问题,资料也利于进行一步的各种处理。

目前主要问题的如何激发出频率较低的信号,进一步增大它的勘探深度。

无论是稳态法还是瞬态法,方法中核心的部分,都是利用了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频散特性,通过实测的频散曲线来进行地质解释。

所不同的,除了施工方式(激振方式、接收方式)外,主要是资料分析过程和运算方式的区别,前者是通过两道信号的互相关来求取时间差并计算平均速度的,后则通过傅里叶变换及一系列的谱分析,直接求取相位差得到平均速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