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临床指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2005 修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邵万金编译方法通过Medline、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搜索2004年9月以前的文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回肠造袋肛管吻合、回肠造口、结直肠新生物、外科手术、回直肠吻合及相关文献。

有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也包括在内。

外科手术特征急性结肠炎1、患者有急性或即将穿孔的临床证据应作急症手术。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A重症急性结肠炎占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5-15%,重症结肠炎的诊断是根据Truelove和Witts标准,其定义为:血便每天6次以上,发热(>37.5℃),心动过速(心率>90 次/分)、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75%)、血沉升高(>30mm/小时)。

另外,中毒性或暴发性结肠炎的特征为:血便每天10 次以上,发热(>37.5℃),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贫血(需要输血)、血沉升高(>30mm/小时)、X 线片显示结肠扩张,腹胀伴触痛。

当横结肠扩张超过6cm,就可诊断为中毒性巨结肠,20-30%的中毒性结肠炎患者需手术治疗。

中毒性结肠炎患者的穿孔死亡率高,达27-57%,穿孔与手术间隔时间延长会增加死亡率。

中毒性结肠炎患者穿孔前手术,效果要明显好于穿孔后手术,可是很少有即将穿孔的硬性特征。

没有肠腔扩张也可穿孔,这类患者常常不表现腹膜炎症状。

结肠扩张持续或加重,结肠积气,局限性腹膜炎加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穿孔或将要穿孔的指征。

局限性腹膜炎仅反映为局部炎症或可能是即将穿孔的特征。

多器官功能的衰竭(MSOF)是不祥的征兆。

180 例中毒性结肠炎者中,11 例发展为MSOF,本组总的死亡率为6.7%。

2、当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加重或药物治疗48-96 小时后没有显著改善应考虑手术治疗。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B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一段时间稳定后症状没有改善,就可判断为治疗无效。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一、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征的疾病。

它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年轻人和青壮年,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直肠和结肠下段,并且可以连续或间隙分布。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1. 腹泻和便血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可出现频繁排便,粪质稀薄,带有黏液和鲜红色血迹。

便血是由于结肠粘膜发生溃疡损伤引起的结果。

2. 腹部不适患者可能感到腹部胀气、腹胀或不适感,这些不适可伴随腹部绞痛或阵发性剧痛。

3. 贫血和乏力由于长期腹泻和便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和乏力的症状,这是因为失血和营养的丧失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4. 体重下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食欲不振、吸收障碍和消耗过多能量所致。

5. 败血症征象在严重感染或急性暴发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可见全身性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等败血症征象。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1)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这类药可以减轻肠道内黏液产生、抑制白细胞浸润,并具有抗菌作用。

(2)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在控制发作起到一定作用。

(3)类固醇激素: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以应用类固醇类药物来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

(4)生物制剂: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如抗TNF-α药物等。

2. 营养支持患者可能因为腹泻和吸收不良而导致营养不良。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要的氨基酸等。

3. 外科治疗外科手术主要用于那些对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特殊情况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结肠切除术、造口术等。

4. 个体化管理与指导医生还会针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与指导,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压力,避免可能引发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侵犯远端结肠及直肠。

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下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过敏和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病程缓慢,反复发作。

【诊断提示】1.临床表现(1)病情严重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水和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

(2)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隐痛或绞痛。

直肠受累时有里急后重。

(3)腹泻: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重者为血水样便。

腹泻的量、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便血量也反映病变的轻重。

(4)肠外表现:部分有结节性红斑、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关节炎等。

2.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低色素性贫血,血沉快,血浆蛋白低,α和γ球蛋白可增高。

(2)大便检查黏液脓血便,有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反复培养阴性。

(3)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表面粗糙,颗粒状。

有散在的糜烂、溃疡,覆有黏液脓性渗出物。

重者可见直肠溃疡、假息肉及黏膜桥形成。

(4)黏膜活检:呈炎症反应,常可见糜烂、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性等。

(5)X线检查:钡剂灌肠示肠袋分布失去正常的规律性与对称性,或变浅甚至完全消失,成为边缘平滑的管状肠腔。

黏膜皱襞紊乱,可完全消失、变平。

肠管边缘模糊,出现纤细或粗大的锯齿状边缘。

有假息肉时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影。

3.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假性息肉、癌变及结肠狭窄、肠梗阻、肛门脓肿及瘘管等。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急性期或严重者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维生素丰富、高热量的食物。

对重症伴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的患者,应酌情输血、补液及全身性支持治疗。

2.药物治疗(1)腹痛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溴丙胺太林及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洛哌丁胺,要注意大剂量有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的危险。

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溃疡性结肠炎概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

该病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它可以发生在结、直肠的任何部位,其中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

患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但无法一泄为快)为主要表现。

本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征,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药物等治疗。

英文名称:ulcerative colitis,UC。

其它名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相关中医疾病:痢疾、泄泻、腹痛。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是。

遗传性:遗传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病部位:腹部,肠。

常见症状:频繁腹泻、黏液脓血便、痉挛性腹痛、里急后重。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肿瘤标志物、便常规、粪便病原学检查、结肠镜、黏膜活检、X线钡剂灌肠。

重要提醒:长期慢性炎症可以累及肠壁全层,导致患者出现肠管蠕动功能障碍或消失等异常情况,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

临床分类:根据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

1、根据临床类型分类(1)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

(2)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指缓解后再次出现症状,常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2、根据病变范围分类(1)直肠型(E1):发生在直肠。

(2)左半结肠型(E2):发生在结肠脾曲以下。

(3)广泛结肠型(E3):病变扩展至结肠脾曲以上。

3、根据疾病分期分类(1)活动期:轻度指排便<4次/日,便血轻或无,脉搏正常,无发热及贫血,血沉<20mm/h;重度指腹泻≥6次/日,明显便血,体温>37.8℃、脉搏>90次/分,血红蛋白<75%正常值,血沉>30mm/h;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为中度。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课件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课件

长期随访管理策略
定期结肠镜检查
评估病变活动度、愈合情况和癌变风险。
营养与心理支持
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和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和预后。
药物调整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降低副作用 和提高疗效。
疫苗接种
预防感染性疾病,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风 险。
05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
大出血
注意监测血红蛋白和便潜血, 及时止血和输血。
癌变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和随访, 及时发现并切除腺瘤性息肉。
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患者应补充 钙和维生素D,定期监测骨密度。
并发症处理方法
急性发作期并发症
住院治疗,禁食、静脉营养支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炎症。
慢性持续期并发症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止泻、止痛、营养支持等。对于复杂性和难治性病例,可 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和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诊 治指南课件
目 录
•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方案及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 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01
CATALOGUE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 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 累及直肠和结肠,多呈反复发作 的慢性病程。
辅助检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手 段之一,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
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可取活检进 行组织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便常规、血沉、C反 应蛋白等,可了解患者的炎症程度 和病情活动情况。
影像学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中文版(2005)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中文版(2005)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2005年修订)本指南以2004年9月通过收集Medline、PubMed、Cochrane数据库的综述和相关文献进行的联合研究为基础修订。

其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如下:证据级别:I:多项良好设计的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具有低假阳性和低假阴性错误的随机性研究。

Ⅱ:至少一项设计好的实验研究;具有高假阳性或高假阴性错误或两者都有的随机性研究。

Ⅲ:设计好的,准实验研究,如非随机对照研究、单组、术前.术后比较、队列研究、时间或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Ⅳ :设计好的非实验研究,如比较性的、相关描述性的病例研究。

V:病例报告。

推荐等级:A:I类证据或Ⅱ、Ⅲ或Ⅳ类多项研究的一致发现。

B:Ⅱ、Ⅲ或Ⅳ类证据和大体一致的发现。

C:Ⅱ、Ⅲ或Ⅳ类证据,但结果不一致。

D:很少或没有系统经验的证据。

一、手术指征(一)急性结肠炎指南:穿孔或即将发生穿孔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急诊手术。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A。

5%-15%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可发生重症急性结肠炎。

重症急性结肠炎诊断依据Truelove和Witts标准:血便每日超过6次、发热(体温高于37.5℃)、心动过速(心率大于9O次/分)、血沉快(大于30 mm/h)。

中毒或暴发性结肠炎特征:血便每日超过1O次、发热(体温高于37.5℃)、心动过速(心率大于9O次/分)、血沉快(大于3O mm/h)、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的75%)、x线检查可发现结肠扩张、腹胀伴压痛,当横结肠扩张超过6 cm,即可诊断为中毒性巨结肠。

20%-30%的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需要手术。

中毒性巨结肠穿孔患者死亡率很高(27% ~57%),与炎症局限或扩散无关,与穿孔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及手术时间长短有关。

穿孔前手术者的预后明显比穿孔后手术者好。

但很少有明显的征象提示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即将发生急性穿孔。

结肠不扩张也可发生穿孔,而且这些患者常无典型的腹膜炎体征。

持续进行性的结肠扩张和积气,局限性腹膜炎的加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即将穿孔或已穿孔的征象。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的一种弥漫性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炎症可以向近端蔓延到左半结肠,几乎所有患者都累及直肠。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以溃疡为主。

由于长期炎症所造成的结肠解剖和功能上的紊乱,常严重影响身体的营养和健康,并可能有肠穿孔、癌变等并发症,因而部分病例适应手术治疗。

病变几乎不侵犯肌层及浆膜。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泻,粪内有脓血和黏液,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常反复发作。

多数学者认为与饮食、遗传、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其中男为9例,女为6例,年龄在17-55岁之间,病史均长达10年。

1.2 临床表现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其次黏液血便、水样便、黏液、稀便等粪便性状为常见症状,重者有发烧、心率快、衰弱、盆血、消瘦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1.3 方法15例溃疡性结肠炎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先做整个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剔除、回肠袋与肛管吻合,并加暂时性回肠造瘘术。

约3个月后,待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吻合口已愈合而无狭窄、内镜检查回肠袋黏膜无明显炎症,及手指检查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等条件具备后,再将回肠造瘘缝闭。

术式选择应根据病变性质、范围、病情及病人全身情况而定。

2 结果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年,均无复发,绝大多数病人能在术后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3 讨论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临床和内镜表现都有帮助,但最可靠的依据为组织学和病原学检查,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就可确诊肠结核而排除溃疡性结肠炎。

①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中找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②病变组织病理切片中找到结核杆菌。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指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炎症和溃疡形成。

药物治疗是溃疡性结肠炎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指南,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5-氨基水杨酸制剂5-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

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常见的5-氨基水杨酸制剂包括硫唑嗪和乙酰氨基酚。

硫唑嗪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口服给药方便,且副作用较小。

通常建议初始剂量为2-4g/天,分3-4次服用,随着症状控制改善,剂量可逐渐减少至1-2g/天。

乙酰氨基酚可通过逆转前列腺素生成的途径,减少炎症反应。

常见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和栓剂,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合理选用适当的剂型。

用药剂量常为1-2g/天,分2-3次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规范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二、类固醇激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或重度活动期,类固醇激素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

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肠道症状。

常用的类固醇激素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泼尼松通常起始剂量为40-60mg/天,随着症状改善,剂量可逐渐减少。

在维持期治疗过程中,可以逐渐减少至每日维持剂量5-10mg/天。

类固醇激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在使用类固醇激素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活动程度,权衡疾病控制和副作用风险,合理调整剂量和疗程。

三、免疫调节剂当5-氨基水杨酸制剂和类固醇激素无效或者不能耐受时,免疫调节剂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治疗策略。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硫唑嘌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结肠炎对人体的健康威胁非常大,而且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而且部分年龄阶段,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人最容易患上此病。

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多症状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要看病情严重,很多患者都是发病缓慢,经常发生腹泻。

不同症状要不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病缓慢,如果病情严重,患者一天会拉肚子数次,甚至会便血,因此必须尽早治疗。

很多患者甚至会体温升高,全身出现像是中毒的症状,不能轻忽大意,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小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

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

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

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一见解,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

对于暴发型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如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会考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

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药物治疗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②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

在急性发作期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考的松加于生理盐水中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使用激素则尚有分歧,由于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数不主张长期使用。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适应证及相应治疗asdkf概要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适应证及相应治疗asdkf概要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适应证及相应治疗asdkf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适应证及相应治疗外科治疗:肠穿孔、严重出血、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可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疾病。

临床表现为每日多次不明原因的腹泻,伴有便血或粘液便及腹痛,多呈反复发作,受饮食、精神的诱发。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是:①结肠穿孔或将及穿孔。

②大量便血。

③中毒性巨结肠。

④暴发性发作,病情重,经内科治疗1周后效果不满意。

⑤慢性病程或反复发作,经内科长期治疗,营养情况很差,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⑥结肠已成为纤维狭窄管状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续腹泻。

⑦已发生或可疑发生癌并发症。

⑧肠外并发症,特别是关节炎,不断加重。

对有前三项适应证的病人,需行急症手术,手术目的是控制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命。

此类病人多是病变广、病情重、全身情况差者,因此不能期望一次手术达到根治目的。

可供选用的急症手术方法包括:①结肠大部切除,回肠及乙状结肠造口。

结肠大部切除后,中毒、出血症状即可显著缓解,穿孔可能性也不复存在。

不切除直肠、不缝闭乙状结肠断端可以减轻病人的手术负担,并可防止断端缝合后因愈合不良而引起的腹腔内感染。

②单纯回肠断端造口。

手术固然较为简单,但因病变结肠仍在,中毒、出血、穿孔等问题不能得到较满意地解决,因此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可能行结肠大部切除的病人。

③回肠断端造口及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适用于急性中毒性结肠扩张病人而又不能耐受结肠大部切除者,结肠造口后可达到减压防止穿孔的目的。

经急症手术,待病人情况稳定好转后,根据需要再行择期性第二期手术。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有效手术是结、直肠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肠造口。

虽然病人对永久性回肠造口感到不快,对生活和工作也确实有些不便,但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损害健康,在缺乏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时,采用这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疗效满意。

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与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是属于肠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黏膜出现持续发炎肿胀和溃疡等情况,主要集中在下段结肠和直肠部位,这种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没有明确认知,但它和细菌病毒导致肠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基因遗传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疾病。

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大部分患者集中在15到30岁年龄段中,这种情况十分可怕,治疗起来难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具有极强的癌变率。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了解下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的常见症状是腹痛腹泻和便血,这是最普遍的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表现。

1.普遍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有轻有重,轻微疼痛患者只是感觉腹部不适,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感觉痉挛性疼痛,按压疼痛部位疼痛会愈发激烈。

患者还会出现腹泻,轻度腹泻患者腹泻少于四次,大于四次但不超过十次属于中度腹泻,还有一些患者一天腹泻十几次,这就属于重度腹泻。

这也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显著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便血溃疡性直肠炎会导致粘液性血便,能够在粪便中出现鲜血。

2.其他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有便秘恶心和发热贫血等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和病变位置有关,有些患者没有腹泻,但会出现便秘情况,还会有恶心、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情况。

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情况严重下会出现发热以及贫血等情况,还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会有关节疼痛、眼睛刺痛以及皮疹等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非常可怕,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它将会导致以下并发症:例如肠道区域狭窄,导致患者排便困难,出现结直肠癌。

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如果患者出现溃疡性结肠炎时间超过八年,那么发生直肠癌的风险将高于普通人群。

患者还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这是让结肠肿胀到正常体积的数倍。

哪些原因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出现呢?1.肠道免疫活跃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识别和消灭细菌病毒及其他潜在异物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2022 PANCCO临床实践指南推荐

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2022 PANCCO临床实践指南推荐

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2022PANeCo临床实践指南推荐2022年7月,泛美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PANCCO)更新发布了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UC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呈间歇性,以缓解和复发为特征。

本文主要针对成人UC的治疗提供循证指导建议,希望对您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帮助。

现将指南中诱导缓解治疗部分的推荐要点整理如下:2022PANCCO临床实践指南:成人UC患者的诱导缓解治疗推荐1:对于UC患者,建议使用局部(直肠)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以诱导缓解。

(推荐等级:强;证据质量:低)实践要点:诱导缓解的外用5-ASA剂量应为1g∕B o局部类固醇可作为二线治疗,用于诱导局部5-ASA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轻度至中度UC患者的缓解。

推荐2:对于轻度至中度活动性的左侧或病变广泛的UC患者,建议口服5-ASA治疗,以诱导临床和内镜下缓解。

(推荐等级:强;证据质量:低)实践要点:应在治疗4~8周时评估患者对5-ASA的应答。

如果治疗失败,应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诱导缓解的口服5-ASA剂量至少为2.4g/日在某些情况下,可服用≥3g/日。

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应首选能够每日一次性给药的制剂(若可以\推荐3:建议使用口服类固醇诱导中度至重度UC患者的缓解。

(推荐等级:强;证据质量:中等)实践要点:应在治疗2~4周时评估患者对口服类固醇治疗的应答。

如果治疗失败,应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泼尼松龙或泼尼松的推荐初始剂量为40-60mg∕Ξ,一旦出现临床应答(最多两周),应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药,用药总时长不超过12周。

推荐4:建议使用布地奈德MMX用于诱导轻度至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缓解。

(推荐等级:条件性;证据质量:高)实践要点:布地奈德MMX可用于5-ASA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布地奈德MMX的推荐诱导剂量为9mg/B,持续8周。

推荐5对于轻度至中度左侧或病变广泛的UC患者建议应用直肠5-ASA灌肠联合口服5-ASA用于诱导缓解。

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诊断标准: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若诊断存疑,应在一定时间(一般是6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

临床表现: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国资料统计,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比约为(1.0~1.3)]。

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

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

不超过6周病程的腹泻需要与多数感染性肠炎相鉴别。

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是UC诊断的主要依据。

黏膜活检:建议多段、多点取材。

组织学上可见以下主要改变。

活动期:(1)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急性、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即隐窝炎),乃至形成隐窝脓肿;(2)隐窝结构改变,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分支、出芽,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等;(3)可见黏膜表面糜烂、浅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

缓解期:(1)黏膜糜烂或溃疡愈合;(2)固有膜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或消失,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减少;(3)隐窝结构改变可保留,如隐窝分支、减少或萎缩,可见帕内特细胞化生(结肠脾曲以远)。

UC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诊断要点: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要点诊断。

(1) 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和(或)放射影像学特征者,可临床拟诊;(3)如再具备上述黏膜活检和(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者,可以确诊;(4)初发病例如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组织学改变不典型者,暂不确诊UC,应予密切随访。

疾病评估:UC 诊断成立后,需全面估计病情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发表时间:2010-08-25T09:08:37.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修克海1 李金川1 高丽波2[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以溃疡为主修克海1 李金川1 高丽波2(1伊春林业中心医院 153000 2伊春市康复医院 153000)【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020-02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以溃疡为主。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病情轻重悬殊。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青壮年及学龄期少年儿童发病率较高,婴儿少见。

发病率男略多于女。

由于病因欠清,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治疗原则及措施,以药物治疗为主,达到控制症状,改善全身情况,减轻结肠的炎性病变,控制病程及急性发作,防止复发,但症状缓解并非判断疗效的可靠依据。

治疗必须延长至结肠镜检查和X线检查所见病变完全消失为止。

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经内科治疗可望缓解和治愈,少数出现并发症或持续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一临床表现1.肠道症状(1)血性腹泻:为主要的症状,黏液血便、水样便、黏液、稀便等粪便性状异常极为常见,血性黏液便几乎是本病所有活动期病人的必有症状。

轻者腹泻每日2~4次,呈软便或糊状便,混有血和黏液;重者腹泻每日可达10~30次,粪内有黏液脓血或血水样而无粪质。

有柏油样便病史,缓解期腹泻可以停止,常有3~4次粥样便。

如病变在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接连处引起痉挛,阻碍粪便通过,可引起便秘。

(2)腹痛:轻者可呈间歇性隐痛,重者则可持续性钝痛。

典型者为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常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亦可为全腹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疼痛缓解的规律。

(3)里急后重:早期病变局限于直肠可有此症状,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本病与克隆恩病(Crohn’s Disease)合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IBD)。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发达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直上升,目前开始趋于平稳东欧、亚洲和发展中国家: 过去低发病率的地区已上升▪发达国家: UC首先出现, CD紧随其后过去的20年中,CD总体发病率超过了UC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UC比CD更常见▪中国以医院为基础的调查推测UC患病率11.5/1万溃疡性结肠炎 25%18%57%维持缓解持续活动反复复发Langholz E, et al. Course of ulcerative colitis: analysis of changes in disease activity over years. Gastroenterology, 1994; 107: 3–11.10年结肠切除率:24%病程: 病初3-7年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病例1:女,42岁。

循腔进镜至结肠脾曲,可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

表面覆白苔脓液病理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2.腺瘤型息肉,伴慢性炎。

结肠镜检查:病例2:女,48岁。

直肠和横结肠粘膜分别可见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溃疡,覆污苔和脓性分泌物,渗血,脆性增加。

病例3:女,45岁。

从直肠至横结肠的左半段,可见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溃疡,覆污苔和脓性分泌物,渗血,脆性增加,其中从距肛门25至40cm 处可见大小不等、数目较多的圆形或卵圆形隆起,并见粘膜桥形成。

结肠镜检查: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特点: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或溃疡;③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护理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护理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护理指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背景资料本篇译文的英文原文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surgical treatmentof ulcerative colitis由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实践工作组织编写,并于2005年11月发表于Diseaseof the Colon &Rectum。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为结直肠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权威组织,不定期公布各种结直肠疾病的外科治疗指南,以指导全球结直肠外科医师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实践。

本次公布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是此疾病的最新治疗指南,他以循证医学的观点详细阐述了各类型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指导性意见,其内容涵盖了许多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证据性很强,为我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

0 引言此治疗指南是在Medline, PudMed以及循证医学Cochrane 中心数据库中进行的一次回顾性资料的有组织查询分析。

其中关键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回肠肛管储袋式吻合、回肠造瘘术、结直肠肿物、外科手术、回肠直肠吻合术和一些相关的主题。

循证医学水平和推荐等级见表1。

循证医学水平和推荐等级表1水平, 证据来源等级, 推荐等级Ⅰ设计良好、假阴性及假阳性率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Meta-分析(高检验效能)Ⅱ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实验性研究; 假阴性或假阳性率高或两者均高的随机试验(低检验效能)Ⅲ设计良好的实验性研究, 如非随机的, 对照的, 单组的, 手术前后对比、队列、时间或配对资料的对照序列研究Ⅳ设计良好的非实验性研究, 如对比和相关的描述性研究及病例研究Ⅴ病例报告和临床个案 A Ⅰ类研究证据或自Ⅱ,Ⅲ类或Ⅳ类多中心研究所得出的一致的结果.B Ⅱ,Ⅲ类或Ⅳ类研究所得出大体上一致的结果.C Ⅱ,Ⅲ类或Ⅳ类研究所得出的不一致的结果.D 非系统或不很系统的经验证据.1 手术适应证1.1 急性结肠炎临床证据显示,已经穿孔或即将出现穿孔的患者应施行急诊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无;梁毅超(编译);卿三华(编译)【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06(14)21【摘要】本篇译文的英文原文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由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实践工作组织编写.并于2005年11月发表于Disease of the Colon & Rectum.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为结直肠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权威组织,不定期公布各种结直肠疾病的外科治疗指南.以指导全球结直肠外科医师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实践、本次公布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指南》是此疾病的最新治疗指南,他以循证医学的观点详细阐述了各类型渍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指导性意见,其内容涵盖了许多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证据性很强.为我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

【总页数】5页(P2130-2134)【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外科;治疗指南;practice;surgical;结直肠疾病;Disease;渍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工作组织【作者】无;梁毅超(编译);卿三华(编译)【作者单位】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实践工作组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东省广州市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46.2;R656.9【相关文献】1.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 [J], 江滨;葛永胜;丁曙晴2.慢性颈动脉狭窄治疗:呼唤多学科通用性指南——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 [J], 费菲3.Eur Urol: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来自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学会指南专家组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J], 杨林4.《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J], 丁文俊;崔龙5.《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非外科植入装置治疗部分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指南解读 [J], 陈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临床指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2005修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邵万金编译方法通过Medline、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搜索2004年9月以前的文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回肠造袋肛管吻合、回肠造口、结直肠新生物、外科手术、回直肠吻合及相关文献。

有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也包括在内.外科手术特征急性结肠炎1、患者有急性或即将穿孔的临床证据应作急症手术。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A重症急性结肠炎占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5—15%,重症结肠炎的诊断是根据Truelove 和Witts标准,其定义为:血便每天6次以上,发热(>37.5℃),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75%)、血沉升高(>30mm/小时).另外,中毒性或暴发性结肠炎的特征为:血便每天10次以上,发热(>37.5℃),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贫血(需要输血)、血沉升高(>30mm/小时)、X线片显示结肠扩张,腹胀伴触痛.当横结肠扩张超过6cm,就可诊断为中毒性巨结肠,20-30%的中毒性结肠炎患者需手术治疗。

中毒性结肠炎患者的穿孔死亡率高,达27-57%,穿孔与手术间隔时间延长会增加死亡率。

中毒性结肠炎患者穿孔前手术,效果要明显好于穿孔后手术,可是很少有即将穿孔的硬性特征。

没有肠腔扩张也可穿孔,这类患者常常不表现腹膜炎症状。

结肠扩张持续或加重,结肠积气,局限性腹膜炎加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穿孔或将要穿孔的指征.局限性腹膜炎仅反映为局部炎症或可能是即将穿孔的特征。

多器官功能的衰竭(MSOF)是不祥的征兆。

180例中毒性结肠炎者中,11例发展为MSOF,本组总的死亡率为6.7%.2、当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加重或药物治疗48-96小时后没有显著改善应考虑手术治疗。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B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一段时间稳定后症状没有改善,就可判断为治疗无效。

有限证据认为重症结肠炎静脉注射环孢菌素,疗效要好于标准的激素治疗,并作为手术前的二线治疗,对病情初步改善后治疗无进展的患者,手术及时机的选择很难判断。

但住院患者经三天药物治疗后,大便每天8次以上或3~8次,(C反应蛋白>45mg/ml),有85%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不管是否用氢化考的松或环孢菌素治疗。

而且,药物治疗疗效差的一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就是持续的结肠扩张,发生巨结肠的危险性增加.这些患者的延续观察会引起全身消耗,但不一定增加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大多数研究确定,患者经48-96小时的药物治疗无效后需手术治疗,尽管药物治疗特别是二线药物的具体治疗期还缺乏证据。

顽固性结肠炎1、药物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需手术治疗。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有:B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手术特征之一.尽管加强药物治疗,但还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也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如治疗有效,但长期药物治疗会增加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特别是长期应用氢化考的松),患者也不能忍受药物治疗严重的副作用。

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也可行手术治疗。

行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儿童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需行结肠切除术。

予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后如发育迟缓持续存在,就应考虑手术治疗.肠外表现的致残性也会促使手术治疗。

癌危险性1、长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作纤维肠镜监测。

证据级别:Ⅳ级,推荐等级:B虽然很清楚长期溃疡性结肠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但很难估计.最近一项荟萃分析估计患溃疡性结肠炎10年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为2%,20年为8%,30年为18%。

这些病人应作肠镜监测,尽管肠镜监测能延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率还缺乏有效的证据。

但肠镜监测能发现早期癌、预后好。

扩散型结肠炎(近侧端病变达脾曲)患者有症状8年后应作肠镜筛查,每1—2年1次。

如患左侧结肠炎,应在患病15年后作同样的检查,尽管还缺乏根据病期进行分类的直接证据.肠镜检测最好是在肠炎的消退期,以尽可能减少新生物的漏检。

从结肠至直肠至少必须取33次活检,这样检查的敏感性能达90%,沿大肠每隔10cm在肠壁四个象限随机取活检,特别是在狭窄或肿块部位要取活检,同时应避免任何非可疑的假性息肉。

对形态可疑有异型增生的息肉应作息肉切除术,同时邻近粘膜应取活检,以排除异型增生。

近年来出现应用全结肠靛卡红染色内镜作靶向活检。

有几项研究认为人伴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人发生结直肠新生物的危险性高。

这一组结肠炎病人10年以后估计发生癌或异型增生的绝对累计的危险性为9%,20年后为31%,25年后为50%。

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结肠炎常处在静止期,所以很难准确估计该组病人的发作时间。

基于上述理由,推荐这样的病人应每年作一次肠镜检查。

2、对伴有癌、非腺瘤样与异型增生有关的病变或肿块、高度异型增生、有症状或肠镜不能通过的伴有低度异型增生的狭窄病人应推荐作全结直肠切除术。

异型增生的诱断应由两位独立的胃肠组织病理专家进行证实。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C通过结肠镜活检和传统组织病理学评价发现异型增生仍然是确定溃疡性结肠炎伴发结直肠癌高危病人的金标准。

1994年前发表的十次前瞻性监测研究证实,在患有与异型增生有关的病变或肿块的患者中,43%的病人在行结肠切除术时发现有同时癌,伴有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人在行结肠切除术时发生癌的危险性为42%,低度异型增生为19%。

初次筛查没有发现异型增生的病人患高度异型增生、与异型增生有关的病变或肿块、或癌的危险性为2。

4%,异型增生不确定的病人为18%,伴低度异型增生的病人为29%。

另一项加顾性研究报道,18例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和低度异型增生的病人中有9例在随访期间发展为进展期新生物,并确诊为腺癌、隆起型异型增生或高度异型增生。

而且,一项监测研究认为,伴低度异型增生的病人5年内发展为癌或高度异型增生的可能性为54%.可是在一项与上述结论有冲突的研究中,60例患者内镜检查发现扁平粘膜中有低度异型增生,平均随访10年,发现73%的患者在复查内镜时有几处低度异型增生,但发展到高度异型增生或与异型增生有关的病变/肿块只有11例,占18%。

组织病理专家之间的高差异率更混淆了对低度异型增生病变的处理.关于腺瘤样与异型增生有关的病变/肿块的自然病史尚有争议。

最近的研究报告认为,在邻近的扁平粘膜没有异型增生的情况下,腺瘤样与异增生有关的病变或肿块能通过结肠镜有效地切除,使病人将来不发展到异型增生或癌。

应鼓励患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因为最近的文献认为有规律地口服5—ASA 能减少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

一项病例控制研究报道,应用5-氨基水杨酸治疗后癌的危险性减少75%。

另一项研究也证实药物治疗特别是硫氮磺胺吡啶有显著的的保护作用,在152例长期口服5-ASA的病人中,5例(3%)发展为癌,16例停止治疗或没有服从治疗的病人中有5例(31%)发展为癌。

3、伴有狭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别是长期的病变患者,应作切除手术。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A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狭窄的发生率为5-10%。

尽管多数狭窄是良性的,但有25%是恶性的.恶性狭窄占溃疡性结肠炎癌的30%.狭窄是长期的慢性炎症引起的,发生在脾曲远侧端,并引起梗阻症状,可能为恶性。

内镜活检可以诊断异型增生或恶性肿瘤,但由于取活检标准的误差和与结肠炎有关的恶性肿瘤的炎性浸润,活检结果不一定可靠。

手术选择急症1、溃疡性结肠炎急症手术最适合行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和回肠端式造口.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B急症手术主要是恢复患者健康,待患者康复后再作重建手术,这样最可靠,风险最小.次全结肠切除伴端式回肠造口和Hartmann’s远端闭合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手术切除了大部分有炎症的结肠,相对简易,避免了盆腔游离和肠吻合。

与残留直肠腹膜内闭合相比,残留直肠乙状结肠的外置,盆腔脓肿并发症少,更利于以后盆腔的游离.经肛直肠残端的引流可减少盆腔脓肿的发生.切除结肠标本应作病检,以证实溃疡性结肠炎或是Crohn’s病,因为结肠切除后改变诊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在后期能安全地行直肠切除和回肠造袋肛管吻合手术,以切除残留病变,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如诊断为Crohn’s病,直肠有顺应性,应考虑行回直肠吻合手术。

择期手术1、全结直肠切除术伴回肠造口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适的方法。

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B全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传统手术方法,与其它手术方法相比,是一种标准手术,被确认为是安全的根治性手术,大多数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完好。

尽管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袋肛管吻合术在过去20年日益普遍,但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术对不愿作恢复性结直肠切除手术和造袋失败高危病人来说,仍然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如伴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会阴部病变,或伴有合并症条件受限的病人。

该手术有并发症,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如造口脱垂较多见,也有其它腹盆腔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小肠梗阻、感染/瘘管、持续性疼痛、会阴创口不愈合、性功能和膀胱功能障碍以及不育。

一项研究报道44例患者行结直肠切除和永久性回肠造口术,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恢复性结直肠切除手术(26%VS。

52%)。

2、全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是合适的.证据级别:Ⅲ级;推荐等级:A全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袋肛管吻合术(IPAA)已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择期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是安全和可以忍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9-27%)是可以接受的,死亡率极低(0.2—0。

4%),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群。

并发症包括任何腹部大手术的并发症:盆腔游离带来的风险,如不育或性功能障碍,造袋并发症如造袋类。

a、全结直肠切除和回肠造袋肛管吻合术(IPAA)有选择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结直肠癌患者是合适的。

证据级别:Ⅳ级;推荐等级:C应用IPAA治疗没有远处转移的结肠或直肠上段侵袭癌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有几项研究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同时伴发癌的患者术后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没有伴发癌的患者是可以相比的,只有少数病人伴有转移。

与之相比,另一项研究表明,20%的溃疡性结肠炎伴癌的患者行IPAA手术后死于转移性疾病。

一些学者主张更保守的治疗方法,并推荐先行结肠切除和回肠造口术,观察至少12个月,待确定无复发后再行恢复性直肠切除术。

转移性疾病一般是行IPAA手术的禁忌症.这些病人应行区段性结肠切除术或结肠切除吻合术,以便于早日出院,使他们度过余生,而相对没有并发症。

另一组伴直肠中下段侵袭癌的病人也不适合行IPAA手术,因为这样做不符合癌根治手术基本原则.无论何时,只要是适应症,应行术前辅助放疗。

因为术后放疗会引起放射性肠炎和造袋功能差,造袋切除率高。

另一组独特的病人就是溃疡性结肠炎伴盲肠癌,如邻近的远端回肠及其系膜血管切除过长,回肠储袋移入盆腔就会发生困难,如不能作无张力吻合,那么行回肠造口术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