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编结艺术》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44ef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b.png)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编结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结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编结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编结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 基本的编结技巧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编结作品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编结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编结作品、编结材料、编制工具。
2. 材料:绳子、线、毛线、丝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编结作品,引发学生对编结艺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3. 讲授编结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4. 演示编结作品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5.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编结作品。
6. 展示和评价:展示学生的编结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编结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8. 拓展: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编结艺术,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9.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一个编结作品。
10.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编结艺术的价值,并对其产生兴趣。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编结技巧,独立完成编结作品。
4.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表现出创新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编结艺术展览,加深对编结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邀请编结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灵感。
3. 开展编结艺术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将编结艺术应用到生活中,如家居装饰、时尚配饰等。
八、教学资源1. 编结艺术教材和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编结艺术网站、视频教程、作品集等。
《编结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编结艺术》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df2c7482fb4daa58d4bfe.png)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编结艺术》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的设计以欣赏编结艺术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结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吉祥结和同心结的制作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结的编织方法,并学会创作简单的中国结。
二、设计思路:通过欣赏一些编结作品,提高学生对编结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编结作品所表达的吉祥寓意,通过举例说明实用结和装饰结的区别,结合演示制作具有创新的中国结作品,用中国结作品来美化生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编结的源流,感受编结的艺术魅力,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内涵,提高审美情趣,掌握编结的材料及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一些编结艺术作品及生活中编结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其艺术特征。
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学习编结的基本结法,并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饰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基本结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编结艺术的热爱。
了解编结的寓意,学会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与奉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的编结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三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动手相结合。
四、教具:泡沫板,剪刀,大头针,编结用的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魔术,请大家欣赏。
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表演魔术时所用的绳子,在我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回答)是的,这根红绳正是一根用来编制中国结的绳子,看来平时同学们对中国结已经有过些许的了解。
那么今天,就邀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更加深入的学习我中国传统的编结艺术——中国结。
(设计目的:通过魔术和提问,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课:(1)中国结的发展:(欣赏图片)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绳子,孩子们可以拿绳子来做游戏、玩耍;工厂里使用绳子来进行纺织;女生们扎头发时也需要绳子;在刺激的蹦极运动中,绳子成为了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初中美术《编结艺术》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编结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58bd3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d.png)
初中美术《编结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中国结的深层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平结的结扣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争论、观赏和实践练习中,感受中国结所承载的美妙寓意,能够运用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完成一件编结艺术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编结艺术的魅力,提升民族骄傲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结的寓意、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把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老师展现自己做的中国牢固物,引导同学观看,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中国结?同学思索中国结在生活中的运用,老师小结:编结是人类最古老的技术之一,编结艺术还兼具有用与美观两大功能。
那小小的编结又蕴含着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呢?由此揭示课题《编结艺术》。
活动二:描述分析1.展现2022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场中的花瓣结图片,提出问题:(1)整体以什么外形呈现?(花瓣)(2)给你什么感受?(喜庆、有祝愿之感)(3)这种结与平常见到的结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老师总结: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场中的花瓣结属于雕塑作品,造型简洁、夸张,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极具装饰意味。
2.大屏幕出示一系列中国结作品,引导同学观赏并思索:这些编结有什么样的寓意?同学沟通后并回答,老师总结:编结,是由绳与结共同构成的艺术,绳与结在中国有特别的含义,比如"绳之以法',"结'与"吉'谐音,因此编结在中国有吉利、祈福、立志、辟邪等含义。
老师展现发饰的图片,追问:这种发饰有什么特点,与刚才的花瓣结有什么异同点?小组争论,提示从造型、颜色、用途等方面思索。
师生共同总结:有装饰作用的中国结,一般编制方法比较简单,颜色搭配艳丽光明,有肯定的节奏感。
这属于中国结编制方法的其中之一:平结。
活动三:示范讲解老师利用多媒体为同学展现双结的编结方法,而后为同学展现编结艺术常用的彩绳等材料,并示范平结的编结步骤:1.将两根绳交叉,相互缠绕;2.再把其中一根绳弯曲成半圆形;3.把另一根绳端穿入半圆形后结束此结;4.经过整理、拉紧绳后即可。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2336f7f1922791788e875.png)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材分析:结合编结艺术赏析,讲授编结艺术的起源,及其蕴含的民间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编结作品所传达的吉祥寓意。
联系生活,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用结与装饰结的特征与作用。
结合演示制作合作完成具有创新设计的中国结饰品。
结合生活实际用中国结作品来装饰美化生活,将编结艺术融入生活。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编结的发展历史,感受传统编结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掌握编结的方法和步骤,体验编结的乐趣。
2、技能目标:欣赏编结作品,了解编结艺术的主要特征。
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协调统一配合学习编结艺术中的基本结的方法并尝试制作中国结饰品。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结作品中蕴含的民间文化,激发学生对民间编结艺术的学习兴趣和热爱。
培养乐观互助的学习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编制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编结作品若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索相关材料,搜集编结艺术作品、生活照片、装饰珠子、生活中需要装饰的物品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视频《制作中国结》教师通过视频展开的关于编结的艺术,将带领学生从一根绳子走进编结艺术。
2、引出课题:《编结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中国结,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民间编结艺术世界,同时让学生了解编结艺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两个特点,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二、课堂发展1、编结的发展史。
中国人很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
而且“结”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清代,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讲究。
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
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
美术编结艺术教案
![美术编结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0e7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f.png)
美术编结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编结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背景•学会编结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编结艺术的概念–介绍编结艺术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编结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2.编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编结艺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分析编结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3.编结艺术的基本技巧–学习编结艺术所需要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教授不同编结艺术的基本技巧,如结绳、编织、打结等4.设计与创作编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编结艺术的设计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编结艺术作品三、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编结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简要介绍编结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分享不同文化中的编结艺术表现形式3.历史发展分析(15分钟)–分组讨论编结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变化–各小组报告并进行讨论4.技巧学习(30分钟)–介绍所需工具和材料–演示并指导学生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技巧5.创作实践(3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作编结艺术作品–老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6.作品展示与总结(15分钟)–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提供反馈和评价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编结艺术的具体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巧和方法。
2.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交流。
3.创造性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和创作等方面。
2.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创作的编结艺术作品,包括创意、技巧运用和美感等方面。
3.学生的口头反馈: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请学生进行口头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收获。
六、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编结艺术作品•编结工具和材料(绳子、线、珠子等)•演示用的编结艺术作品七、教学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文化中的编结艺术,拓宽视野,增加对世界各地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2课 编结艺术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二单元 第2课 编结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332c10fd0a79563d1e7299.png)
•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 示时间 变化的 句子、 表示动 作的词 语,了 解课文 内容。
•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 顺序说 清楚蝌 蚪成长 的变化 过程, 能看图 讲小蝌 蚪找妈 妈的故 事。
•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 小蝌蚪 主动探 索的精 神,增 强阅读 科学童 话的兴 趣
中国结的特点
1、每一个结都是用一根绳编结而成的; 2、每一个中国结都蕴含寓意。
年 年 有 余 大吉大利
编结的分类
编结从功能上主要分为: 实用结 装饰结
实用结
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耐用,如行李结、鞋带结、 插座线、鱼钩结等。
装饰结
装饰结则着重寓意、美观,然后是实用,有结必 吉祥是此类结特征,如同心结、盘长结。
教师演示平结的制作(视频)
(2)蓝线要压住黄线
(1)以粉红线为轴 编黄蓝线
(3)黄线在上 蓝线在下
(4)拉紧后继续
(5) 拉紧后重复步骤2-5
(6)重复到合适长度
教师演示双结的制作
请用你学会的基本结编制 方法,创作一件编结作品,送 给你要祝福的人吧!
欣赏生活创意编结艺术
欣 赏
课堂总结:
一、编结艺术的历史; 二、中国结的概念及特点; 三、编结的分类; 四、学习平结和双结的制作。
•
9、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 有一件 是太晚 的。要 始终保 持敬畏 之心, 对阳光 ,对美 ,对痛 楚。
•
10、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 一些道 理,明 白一些 事理, 毕竟每 个人都 是越活 越现实 。
•
11.这篇散文叙事自然,抒情真诚, 议论率 真,谈 古论今 ,托物 言志, 写出了 自己的 生活虽 没有诗 意,却 努力追 求诗意 的过程 。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bf2ae2c281e53a5902ffeb.png)
《编结艺术》教案范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本文库给大家带来的《编结艺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编结艺术》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编结的发展历史,感受传统编结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2.欣赏编结作品,了解编结艺术的主要特征。
感受中国结作品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和学习民间编结艺术的兴趣。
3.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掌握编结的方法和步骤,并尝试制作中国结饰品,体验编结的乐趣,提高乐观互助的学习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的编制方法,尝试编制作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三、教学策略结合编结艺术赏析,讲授编结艺术的起源,及其蕴含的民间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编结作品所传达的吉祥寓意。
联系生活,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用结与装饰结的特征与作用。
结合演示制作合作完成具有创新设计的中国结饰品。
结合生活实际用中国结作品来装饰美化生活,将编结艺术融入生活。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材料1.编结艺术作品。
2.搜集生活照片、装饰珠子、生活中需要装饰的物品等。
通过搜集生活中的编结作品来理解分析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编结艺术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情境导入哑剧表演《一根绳子》教师通过画外音的指挥展开的关于一根绳子不同作用的哑剧表演,将带领学生从一根实用的绳结走进编结艺术。
引出课题:《编结艺术》(设计目的:通过哑剧表演,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民间编结艺术世界,同时让学生了解编结艺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两个特点,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 新授:1.追根溯源(1)教师边欣赏边讲解:中国人很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
而且“结” 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清代,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讲究。
初三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编结艺术教案
![初三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编结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1f42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2.png)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二课编结艺术一、课题编结艺术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编结艺术作品,并通过学习体验编结,了解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2、难点:能够正确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编结工具(编绳、剪刀)学生:编结工具(编绳、剪刀)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互动法。
做游戏: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用手里的绳子,10秒之类打一个结。
时间到,学生展示,老师小结:男同学都喜欢打个死结,女同学打蝴蝶结。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中国结照片。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见过它呢?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中国结,过年过节的时候,在商场里、家里门上、手机链...老师导语:其实这个中国结,也是一种绳结,只不过比同学们10秒打的绳结工艺更加复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编结艺术》,了解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学习亲手编制一个中国结。
(二)新课教学1、导入,绳结的含义和演变老师导语:绳结是绳子和结构成的艺术。
绳子是材质,结是工艺。
两者分别都有特殊含义,绳代表正直,结是“吉”的谐音绳结在中国有祈福、吉祥、立志的寓意。
新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绳结演变的照片。
老师讲授:我们从这一组绳结的演变,来看看绳结材质的多样。
兵马俑的发髻是一个用自己头发梳成绳再编制的发结,这个结叫“立志结”,壮士立志保家卫国。
中间是一副砖画,对象是三位神话人物--西王母、伏羲和女娲,传说伏羲和女娲下半身是蛇,它们盘在一起为“同心结”。
最后看看一组发饰--发簪,用彩色的线编制成了装饰用的结。
2、绳结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不同作用的绳结。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实用功能:编制渔网-捕鱼,登山结-登山的时候保护安全装饰功能:中国结挂饰-挂在家里烘托氛围3、扩展思维提问: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平时见过的中国结还有哪些?你最喜欢哪款,为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扇子的扇坠装饰、车上的挂件、书包上的挂件、衣服上的装饰挂件,喜欢颜色搭配合理、造型经典又新颖的。
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47b2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e.png)
(3)分析编结艺术的设计原则,如对称、平衡、和谐等。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技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编结技法进行讨论,探讨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编结艺术品,发现其特点和美感,激发创作灵感。
2.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编结技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编结作品。
4.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编结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编结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让他们在编结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废弃物品在编结艺术中的价值,从而实现变废为宝。
二、学情分析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编结艺术。
(3)注重学科交叉,将编结艺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编结艺术品,如中国结、手链、挂件等,引导学生关注编结艺术的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9134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e.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编结素材和工具,讨论并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编结作品。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3.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作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编结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创作要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编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结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款编结作品,并撰写创作心得。
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美术教育中,编结艺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九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素养。本教学案例以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为蓝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深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编结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组织小组间的展示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在编结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
2.运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示范指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编结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结艺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结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581c5e009581b6bd9ebb7.png)
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结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两回盘长结的编织、整理和造型;2、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在头脑中形成盘长结的结构模型,形成空间立体思维能力,智慧大脑;同时灵巧双手,实现观察、思维和双手实现的协调;3、磨练学生勇敢、坚韧的学习品质,培养乐学、互助的学习精神;4、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有意义的结作品创作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徒手编织两回盘长结教学难点徒手编织两回盘长结课前准备1、上课用品发放(结编织绳等)2、成绩评价表发放3、笔记等准备工作检查4、教师用品:编结绳、剪刀等教具准备1、大型结实物2、实物投影展台3、电脑及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自动播放结作品)(课堂以PPT课件为引导)复习提问(引入):1、盘长结编结原理、方法(学生回答,投影文字巩固)2、两回盘长结编结步骤(学生回答,投影编结次序图注释)新课:两回盘长结的编织、整理和造型(PPT引导编结,统计完成者,优秀学生协助,逐一步骤过关)1、两回盘长结的编织1) 右绳完成上方抛绳圈2圈(认清上方两组根);2) 左绳做左方第一绳圈,外包相交;3) 右绳做右方第一绳圈,穿入相交;4) 左绳做左方第二绳圈,外包相交;5) 右绳做右方第二绳圈,穿入相交;6) 抽上方2组根(2根绳同时抽),换手;7) 从中心耳翼开始,观察、整理成一根一圈一根一圈(根固定,圈可拉,圈转向自己);8) 左下留耳翼后,先在结上面依次穿过2个绳圈,穿过中心耳翼至结反面,再依次穿过2个绳圈返回,实现从下向上一穿一包一穿一包;9) 全部放开,观察下方第二绳圈应在位置(2并列绳子中),将食指伸进结中,分开并列绳子,先在结上面穿过下层相交绳,实现一上一下的网格结构;再从相应的耳翼穿至结反面,同样将食指伸进结中,分开并列绳子,穿过下层相交绳,实现一上一下的网格结构。
(检查完成情况,困难者除提供帮助外,可借给另色编好的结进行下一步学习)2、两回盘长结的整理和造型1) 收紧:一边扶绳结,一边抽耳翼根(两根同时),分多次收紧所有耳根;2) 整理:从中间结开始分左右循序向末端整理耳翼和结;3) 造型:a.中心耳翼取食指长度,两边六耳翼取拇指中间关节长度b.中心耳翼取食指长度,两边2个中心耳翼取约2厘米长,其余4耳翼收进c. 中心耳翼取约6厘米,两边2个中心耳翼取约2厘米,其余4耳翼取约1厘米。
第2课 编结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 编结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b3c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b.png)
第2课编结艺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编结是织物装饰的一种手工艺方法。
2.熟悉编结制作的基本工具、基本结构和基本织物组织形式。
3.了解编结艺术在装饰、服装和家居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掌握编结制作的基本工具和基本结构。
2.熟悉编结的基本织物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编结技艺。
2.了解编结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介绍编结艺术的概念,为学生打开思路,引起学生兴趣。
2.知识点讲解:
–编结的基本工具:织执、编勾、编梭等。
–编结的基本结构:抓结、编结、密结等。
–编结的基本织物组织形式:平织、提花等。
3.实践操作:学生手持编结工具进行编结操作,教师现场指导操作流程,亲自示范编结技巧。
4.综合运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编结小物品,如手机挂件、手链等。
可以发挥个人创意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互相分享和欣赏优秀作品。
5.拓展延伸:介绍编结在现实生活、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所学创新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课堂效果
经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编结制作的基本工具、基本结构和基本织物组织形式,能够进行基本的编结实践操作,了解编结艺术在装饰、服装和家居等方面的应用,并能够进行创新、拓展和延伸,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48bde57fd5360cbb1adb78.png)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漯河经济开发区一中孟俊丁一、教材分析:《编结艺术》就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的设计以欣赏编结艺术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与感受中国结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平结与双结的制作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结的编织方法,并学会创作简单的中国结。
二、设计思路:通过欣赏一些编结作品,提高学生对编结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编结作品所表达的吉祥寓意,通过举例说明实用结与装饰结的区别,结合演示制作具有创新的中国结作品,用中国结作品来美化生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编结的源流,感受编结的艺术魅力,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内涵,提高审美情趣,掌握编结的材料及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一些编结艺术作品及生活中编结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其艺术特征。
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学习编结的基本结法,并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饰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基本结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编结艺术的热爱。
了解编结的寓意,学会懂得关爱她人,学会感恩与奉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的编结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三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与动手相结合。
四、教具:一些中国结作品,编结用的绳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欣赏课前收集到的中国结作品,提问:同学们,一根绳子就能编出怎么好瞧的作品,您喜欢不?您就是否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编结艺术而感到骄傲呢?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而伟大,我们就是不就是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这门艺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呢?那我们今天就学习《编结艺术》这一节课。
(设计目的:通过欣赏与提问,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课:(1) 结的历史发展及含义:中国结由于历史久远,其历史贯穿人类史始终,“结”在中国,象征力量、与谐,充满温暖的人际关系。
“结”还与“吉”谐音,绳与结产生的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吉祥、祈福、立志、辟邪等特殊的含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编结艺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编结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3072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a.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2课编结艺术》,主要介绍了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学习编结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编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的编结方法。
2.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结方法,如盘扣编结、蝴蝶结编结等。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编结的步骤和要领。
2.能够运用所学的编结方法,自主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
情感目标:1.感受编结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尊重。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编结方法和技巧,包括盘扣编结和蝴蝶结编结。
2.能够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
教学难点:1.运用编结技巧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课涉及手工制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学生对手工制作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和经验,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编结等手工艺,对编结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编结艺术。
编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通过编结线绳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请看下面的图片和实物,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编结作品呢?谁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学生:(举手)我看过一些编结的手链,它们看起来很精美。
教师:非常好!编结作品的确可以展现出精美的艺术效果。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基本的编结方法和技巧。
让我们一起进入编结的世界吧!2、呈现新课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编结的分类。
编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盘扣编结、蝴蝶结编结等。
请看这些图片,你们能分辨出它们属于哪种编结吗?学生:(观察图片)这个像是盘扣编结,而那个像是蝴蝶结编结。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对编结的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学习一些编结方法。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94043e172ded630a1cb62c.png)
第二课编结艺术教案
教材分析:编结艺术是由远古时代的结网技术发展而来的,人们利用藤条表皮
纤维,编结成细密的网,穿在身上,史称“网衣”。
经过漫长的发展。
到了我
国汉代已有五彩丝线编结成的穗子,称为流苏,装饰在车上、轿子上等居室环
境中,之后流传到服饰的装饰。
编结是绳和结的艺术,结是指采用绳子、绸带等条状物,运用盘绕、打结
等方法制作而成。
“结”谐音“吉,具有吉祥的寓意。
中国结造型优美,编结
手法多样,色彩多采用喜庆吉祥的红色款、金黄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具有
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广泛的装饰作用。
这节课在整个单元中以编结的造型诠释文化,独具特色,为第三课“线的
造型”从文化层面引导,在技艺上也为下一节课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编结技艺起源、发展变化和文化内涵。
学会编结工艺的简单
制作方法。
过程和方法:欣赏编结艺术作品,分析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体验创作乐趣和
编结制作技艺成果展示的成就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编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象征。
体会中国结
文化传承历程。
体验编结的技艺和作品创作乐趣,用自己的作品表达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活各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编结的技法学习与创作
教学媒介:相关课件,编结作品欣赏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 第2课 《编结艺术》教案设计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 第2课 《编结艺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265a6e647d27284b7351f6.png)
《编结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方法,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制作,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所编织的中国结进行装饰与美化。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会中国结编织的基本方法和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编织的结进行装饰与美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深入研究事物规律的意识和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展示北京申奥标志,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呢?为什么申奥的标志要选择中国结?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展示各种各样不同的中国结(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结有什么不同呢?)3.教师介绍中国结“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
远古先祖......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中国气息,是我们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导入课题——编结艺术了解中国结,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编制一个中国结呢?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如何编制中国结。
二、新授课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国结,与学生交流其感受。
提问:你对结有哪些了解?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中国结结的文化内涵。
(答: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
远古先祖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以绳德厚”:有文字之后,“结”与“吉”同音,它承载着我们对亲友真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给人都是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演示基本结的方法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结第一步: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第二步: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第三步: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
第四步:右绳绕在主绳上,并压住主绳:第五步:左绳与右绳相交,从后面绕过主绳,再从主绳与右绝形成的圈中穿出;第六步:拉紧,继续下轮编结。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7ec0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6.png)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主题是“编结艺术”。
编结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结方法,并能够自主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结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感受编结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编结方法和技巧,能够创作简单的编结作品。
2.教学难点:运用编结技巧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编结作品和图片资料,准备教学演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准备编结材料和工具,如线、编织器、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编结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入本课的主题。
2.基本技能讲解:讲解编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线的种类、编织方法等,并进行现场演示。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编结一些简单的作品,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拓展延伸:介绍一些复杂的编结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编结艺术形式和风格。
六、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基本的编结方法和技巧;3.学生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作品展示与评价的结果和反馈;5.拓展延伸的资料和信息。
七、作业设计本课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创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编结作品,要求作品要有实际功能性和美观性。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参考图片或者请教老师等方式来完成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表格式)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32b368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png)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
2、中国结的基本结几乎完全是对称的,这在编制某些设计的纹样与创作的主题,在技术上造成相当程度的牵制与局限,但是其对称的特点,却是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时尚和审美的观念。
3、中国结是一种立体的结子,是由两个面组合成中空的结体,由於这种结构,一则使结子硬挺,悬挂时不易变形,而且也可以在结体内嵌缝珠宝。
4、中国结是结构复杂的结子,因此它的变化很多,装饰的功能也因此很强等特点。
三、制作中国结
作业布置:为你想要祝福的人制作一件中国结观看课件
归纳总结中
国结的特点
学习编结
记录作业
引导学生
学会归纳总结
学习如何编结
巩固所学
课堂练习谈谈你所喜欢的编结艺术作品及喜欢它的理由。
与同学互相
交流讨论
加深对编结艺
术的认识,丰富
自己的学识。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讲解,我们了解编结的源流,感受编结的艺术魅力。
学会了如何制作中国结,
深刻感受到中国民间工艺的魅力,体会中国
结这一传统结艺需要我们传承下去,也把我
们的祝福传递下去。
认真回忆、
感受、总结
课堂总结
回顾所学
加深印象
板书编结艺术
一、中国结来源
二、中国结种类
三、制作。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2课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d06f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7.png)
《编结艺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编结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巧,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础编结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制作编结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耐心细致的美术学习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编结艺术的材料选择和基本编结方法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和步骤讲解让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实际操作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结作品,并能在作品中体现个人创意。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教学顺利进行,需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编结材料包(含线绳、钩针等)、编结艺术作品欣赏图片或实物、多媒体教室设备用于播放编结教程视频、学生作业纸张以及评议表等。
教师还需提前熟悉教材,准备教学用的PPT及应急教学用具。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给学生发放作业纸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清晰的指导。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准备详细的评议表,用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此外,教师还需提前熟悉教材内容,确保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准备教学用的PPT和其他教学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PPT可以帮助教师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应急教学用具的准备,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帮助教师顺利地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教师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系列精美的编结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作品可以包括不同材质、不同样式的编结作品,如绳编手链、布艺挂饰等。
通过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谈论对作品的感受,并简要介绍编结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结艺术》
一、课题:
编结艺术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编结艺术的相关知识,掌握编结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作一个编结饰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对编结艺术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结的内在涵义,掌握编结艺术中基本结的编结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完整的中国结作品。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
七、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编结饰品、彩色绳子、剪刀。
学生准备:彩色绳子、剪刀。
八、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到老师手中的这个物品,谁知道它是什么呢?
师:最前面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师:哦,你说是中国结,逢年过节有喜庆事儿的时候父母就会买上一两个挂在家里。
师:说的没错,你是一个留心观察的学生,请坐。
师:同学们,中国结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那你们知道如何去编结一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编结艺术》,感受中国结的艺术魅力。
二、讲授新知
(一)初步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前两段,思考一下中国结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呢?
师:那边戴眼镜的男生,你来说。
师:你说绳和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寓意吉祥,因此被称为中国结。
师:很好,你是个认真看书的学生,请坐。
师:在中国文化中,有绳尺、绳正,还有“绳之以法”这些都赋予了绳特殊的含义,“结”又与“吉”谐音,因此绳和结产生的艺术就有了独特的寓意,被世人称之为“中国结”。
(板书:概念)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结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中国结的图片。
师:请看大屏幕中的图片,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这些中国结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呢?
师:第二排女生,请你说。
师:你说中国结在2010年的世博会广场上以花瓣结的形式呈现了,被做成了一个雕塑。
师:确实是这样,请坐。
师:后面扎蝴蝶结的女孩子,我看你举手了,请你来说说。
师:哦,你说还有古人的发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上运用了,这个发结名字叫立志节,体现这些俑人志向已定。
师:说得很清楚,请坐,
师:第一排这位戴眼镜的女孩子你也来说说看。
师:你说左边这幅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中,伏羲、女娲下体与朱雀绞盘为同心结,也是一种中国结的运用。
师:不错,请坐。
师:刚刚同学们都分析的很有道理,中国结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形式多样,它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十分受青睐。
(板书:形式)
(二)深入探究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放在实物展台下的各种编结物品,四人为一小组相互讨论,来为他们分一分类。
师:第六组举手的这位同学,请你说说看。
师:你说第一个物品是系的鞋带,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很有用处,属于实用结。
师:不错,这种就是鞋带结,请坐。
师:还有哪个同学再来说说?
师:好,最后一组的男生你来试试吧。
师:你说第二个是盘长结,制作的十分精巧,应该属于装饰结。
师:真不错,分析的很有道理,请坐吧。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好,就第三组这位扎马尾的同学,你来说一说。
师:哦,你说最边上的这个是挂在玉佩上的如意结,寓意事事如意顺心,挂在玉佩上也是一种装饰结。
师:恩,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呢,请坐。
师:编结艺术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两大类。
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
装饰结则着重寓意、美观,然后才是实用,有结必吉祥是此类结的特征(板书:分类)
师: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国结的知识,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这美观的中国结究竟该如何做吧。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中国结制作的微课视频。
师:好,视频看完了,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视频中讲了哪些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呢?(板书:方法)
师:第四排这位女生说说看。
师:你说视频中讲到了平结的制作方法,平结没有正反之分,编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大小均匀。
师:是的,总结的很到位,请坐。
师:我看班长举手了,你来说一说吧。
师:你说还讲到了双结的编结方法,双结需要编织两个完全一样的结,注意编织要整齐统一。
师:不错,双结寓意好事成双成对,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平结和双结的制作方法,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自己试一试了吧。
先别着急,来看看老师为你们示范一遍。
三、教师示范
师:老师就以平结为例来示范吧。
师:首先,老师准备两根线绳一长一短,短线当作芯线放在桌子中央,用长线在芯线上打结。
师:然后左边的绳子不动,右边的绳子从芯线下穿过,形成一个半圆并拉紧,这样一个基本的平结就编好了。
师:之后如此步骤反复多次,编到最后,每个平结挨紧,就完成了。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四、实践练习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出发了,那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中国结。
师:在大家创作的过程中,老师会在大屏幕上轮番播放一些优秀的作品,给同学们提供参考。
师:同学们有任何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
师:下面跟随着轻柔的音乐,开始吧!
师:这位同学,你在拉紧绳结的时候要注意用力均匀,不可以使劲拽。
师:这位同学你的中国结很有创意,造型很漂亮,继续加油哦。
五、展示评价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作品放到展览区,我们马上进行作品展览。
请同学们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今天的优秀作品吧。
师:投票结果出来了,左上角的这个中国结获得的票数最多,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你喜欢这件作品的理由是什么?
师:中间扎马尾的女生你来说说吧。
师:你说这个中国结前后运用双结进行编制,将一个红心围绕在中间,最后做成了一个手链的样子,应该是想要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福,特别有意思。
师:嗯,你分析的很到位啊,请坐。
师:老师看到最中间的这件作品获得的票数也不少,作者是谁呢?
师:原来是你呀,那你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呢。
师:你说你的中国结是一个盘口结,你的妈妈很喜欢穿旗袍,所以你想要制作一些装满祝福的盘口结送给妈妈,装饰在衣服上,最后的效果你也很满意。
师:不光你满意,看来其它同学也觉得不错呢,你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学生。
师: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点评其他的作品了,但是每个人的作品都很有特色,老师都很喜欢。
六、小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编结的知识,掌握了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同时也创作了非常多心思巧妙的作品。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发现更多有趣的中国结,并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美术课就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