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断层解剖学
腹部断层解剖第四节腹部冠状断层解剖ppt课件
指肠水平部及十 胆囊
二指肠空肠曲的 幽门窦
断面。幽门窦及 胃体下方有横结
横结肠
肠断面。右髂窝 内有升结肠,左 侧部有降结肠和 乙状结肠。
回肠
升结 肠
肝中间静脉
十二指肠
腹主动脉
肝左静脉 胃体 胰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 肠
三、经胰的冠状断层
腹壁结构如 上一层面。
肝门静 脉左支
肝中间静脉
腰大肌外侧
胆囊
左心室
肝左静脉 胃体 横结肠 空肠
一、经胃角切迹的冠状断层
两侧腹壁的 断面,上部 可见第8—10 肋骨的断面, 下面可见腹 外斜肌、腹 内斜肌和腹 横肌的断面。
肝圆韧 带裂
幽门窦
回肠
左心室
肝左静脉 胃体 横结肠 空肠
1 5
6
8
2 7
3 4
11
10
9 12
13
经胃角切迹的冠状层面 CT(增强)
1.右肺中叶 2.右心室 3.左心室 4.左肺下叶 5.肝右叶 6.肝圆韧带裂 7.肝左叶 8.胃窦 9.角切迹 10.胃体 11.膈 12.横结肠 13.空肠
四、经腹主A和下腔V的冠状断层 肝右静脉
肝门静
食管
脉右支
下腔静脉
胆囊 胃
十二指 肠上部
脾
幽门管
胰头
空肠
横结肠
回肠
降结肠
升结 肠
十二指 肠水平 部
腹主动 脉
乙状结 肠
5、胰体与脾之间有胃底的断面,其左下方为脾的断面。脾下方有结肠左曲及降结 肠的断面。脾与腹主A之间有空肠断面。
1
2
3
5
4
6
7
断层解剖学课件:腹部
(三)肝裂在断层中的识别及意义
(1)正中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 静脉左前壁与肝中间静脉的连线,该线分开SⅣ与 SⅧ;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则相当于下腔静脉 左前壁与胆囊窝长轴的连线,该线分开SⅣ与SⅤ。
(2)左叶间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左静脉 主干中点处或左叶间静脉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或镰 状韧带附着缘左侧约1cm处,该线分开SⅣ与SⅡ;在肝的 中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长轴的延长 线,该线分开SⅣ与SⅡ、SⅢ;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 则相当于肝圆韧带裂,该裂分开SⅣ与SⅢ。
径较粗且恒定,是识别标志
(二)胆总管各段的横断层解剖特点
1.十二指肠上段 肝门或其下方层面,位于肝门静脉右前方 2.十二指肠后段 肝门静脉右前方,前有十二指肠上部,后有下腔静脉 3.胰腺段 走行于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下腔静脉前方。下腔静脉是
识别标志
4.十二指肠壁内段 十二指肠降部下份左前壁或前壁的圆形管腔,常可
(四)肝段在断层中的划分
在横断层影像上,可选择肝左中右静脉断面较明显的层面划 分肝段,再以该层面为基础向上、向下逐层辨认肝裂。
标志层面
肝段
第二肝门 三大肝静脉 肝门静脉左支失状部 肝门层面 胆囊体层面 胆囊消失层面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Ⅱ SⅢ SⅣa SⅦ SⅧ SⅠ SⅢ SⅣb SⅦ SⅧ SⅠ SⅣb SⅤ SⅥ SⅤ SⅥ
2.胰 管
3.胰的分型 一般 形 特殊 形
(二)肝外胆道 1.胆囊
2.肝胆管
3.胆总管
1.十二指肠上段 2.十二指肠后段 3.胰腺段 4.十二指肠壁内段
(三) 肾 1.肾的形态构造
腹部断层解剖课件
膜皱襞,连于肝右叶的外后面与膈之间。
左三角韧带 位于肝左叶的上面与膈之间。前层续于镰 状韧带,后层在静脉韧带裂上端起于小网膜前 层,前后两层于韧带的左端融合。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
肝胃韧带 胃脾韧带 肝十二指 肠韧带 胃结肠韧 带
脾肾韧带
膈脾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膈韧带
乙状结肠 系膜根
将乙状结肠固定于左下腹部的双层腹
膜结构。根部附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
壁。该系膜长,故乙状结肠活动度大, 易发生肠扭转。
阑尾系膜
肝的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镰状韧带 呈矢状位,是上腹前壁和膈下面 连于肝上面的双层腹膜结构,位于前 正中线右侧,镰状韧带下缘游离并增
段后,反折向后上形成大网膜的后叶
(双层腹膜),向后上连于横结肠并叠 合成横结肠系膜。大网膜前后两层之
大网膜
间的潜在性腔隙是网膜囊的下部,随
着年龄增长,常粘连愈合,而连于胃 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前两层则 形成胃结构韧带。
小网膜lesser omentum是
自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左侧部 称肝胃韧带,内含胃左、胃右血管、 胃的淋巴结及神经等。右侧部为肝 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 有动脉、肝门静脉。小网膜右缘游 离,其后方为网膜孔,经此孔可进 入网膜囊。
通过左右髂结节,后方平对第5腰椎棘突。回盲瓣位于此平面。
腹膜和腹膜腔的应用解剖
一、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为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 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 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 脏腹膜 覆盖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移行,共同 围成的潜在性腔隙。 腹腔 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围成的腔。
腹部的横断层解剖
空肠 降结肠
腹主动脉 分叉处
下腔静脉 汇合处
回肠 盲肠
回肠末端 阑尾
下腔静脉 汇合处
空肠 降结肠
左髂总动脉
盲肠 阑尾
左髂总动脉
盲肠 阑尾根部
小肠系膜
在断面上肝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的鉴别
B超、增强CT和MRI虽然均能很好显示肝静脉和肝门 静脉,但对两者的区别有时仍有困难。鉴别方法: 两者走行相反,肝静脉越近膈面管腔口径越大,而门 静脉越近肝门管径越粗 两者的走行呈十字交叉,即断面上如肝静脉显示呈长 轴,则门静脉呈横断面,反之亦然 肝静脉直而柔软,液性管腔清晰,静脉壁看不到回声 ;肝门静脉回声强且各支具有特定形态,易于区别 肝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之间;而肝门静脉走行于肝 叶或肝段内 肝静脉属支较直;门静脉属支多弯曲或具有多种形态
右肾上腺
肝尾状叶
左外下段 网膜囊 胃脾韧带 脾静脉 左肾上腺
膈主动脉裂孔
胃幽门 胆囊 肝门静脉
肝门右切迹
下腔静脉
腹腔干
幽门管 网膜囊 大网膜 脾静脉
左肾上极 左肋膈隐窝
十二指肠上部 胆囊 胆总管 肝门右切迹 下腔静脉
门腔淋巴结
幽门管 网膜囊 结肠左曲 脾静脉
左膈脚
肠系膜 上动脉
左肾
横结肠 胆囊颈 胆总管 肝门右切迹 右肾上极
左叶间裂:上部为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约1cm 处或左叶间静脉长轴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 ;中部为肝门静脉矢状部的长轴;下部肝圆韧 带裂为天然分界标志
左段间裂:可根据肝左静脉来确定。在肝门静 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及其以上断面,左半肝分为 Ⅳa、Ⅱ和Ⅲ,以下左半肝分为Ⅳb和Ⅲ。
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长轴或其中点至下腔静 脉右前壁的连线。
腹部断层解剖
腹部横断面共有15个,可分上腹部和下腹部两部分。
上腹部由第1~8横断面组成,有肝、胆、胰、脾、肾和肾上腺等器官的断面。
下腹部由第9~15横断面组成,主要为肠管的断面。
1.第1横断面平第10胸椎体的断面,肝和胃被剖开,左、右半肝均显示。
下腔静脉位于左、右半肝分界处的后缘,其直径为2.0cm 。
下腔静脉右缘有肝静脉的右后缘交汇入,直径约0.8cm 。
下腔静脉前方有从前外向后内走行管径较细的肝中间静脉。
下腔静脉左缘有肝的尾状叶,较小,其左侧有静脉韧带裂。
肝断面周围有膈肌的断面。
在肝左叶前方有心尖及心包的断面。
在肝左叶后方、有膈的食管裂孔及食管,其直径为1.5cm 。
在食管后方、第10胸椎体前方左侧有胸主动脉的断面,直径约1.5cm ,在该动脉两侧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在肝左叶和心尖左侧有胃底的剖面。
在该层断面周围,膈肌上方有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舌叶和下叶的断面。
第10胸椎体后有椎管、内容脊髓。
在棘突两侧有竖脊肌,其后有斜方肌。
在该肌外侧有背阔肌、其深面有前锯肌。
肋骨之间有肋间肌。
第10胸椎横突与第10肋骨形成肋横突关节。
向外、向前依次为第9肋骨、第8肋骨、第7肋骨、第6肋骨及第5肋骨的断面,在胸廓前部有第5肋软骨与第5肋骨相接,第5肋软骨有较长的断面,其内侧有圆形较粗的第6肋软骨,最内侧有较小而圆的第7肋软骨断面。
在第7肋软骨后内方有胸骨体下端的断面。
腹部第1层横断面 腹部的横断面2.第2横断面该断面平第10胸椎体下方椎间盘的断面,该断面右侧被肝所占据;左侧被胃所充满,周边残留左、右肺下缘及膈肌的断面。
胸壁仍然由第10~5肋骨断面、肋间肌和第5~7肋软骨、胸骨体下端断面所围成。
椎间盘后方有椎管,内有脊髓及被膜,椎管后壁两侧有关节突关节的断面,显示窄而横行的关节腔。
在椎极后方、棘突两侧有竖脊肌、斜方肌。
胸壁外后方有背阔肌与前锯肌。
肝的断面中部有由前外向后内斜行的肝中间静脉,分肝为左、右半肝。
肝中间静脉直径约0.5cm ,其后内方有下腔静脉断面,直径为2.2cm ,其位于左右半肝分界处的后缘。
腹部断层解剖及注意点
(五) 肝门平面在腹部横断层面中的标志意义
腹腔结构配布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平面 紧邻该平面下方的是胆囊、左肾、胰体和网膜孔等首次出 现的层面
肝的断面逐渐缩小,肝内管道明显变细 右段间裂出现的平面
第3 肝门的标志平面
识别肝左、右管的重要平面
二、胰的横断面解剖学特点
1.胰头
胰右端的膨大部分, 横断层面上呈圆形或椭 圆形,胰头右侧的十二 指肠降部及其后方的下
肝胰壶腹括约肌
三、肾、肾上腺和脾
(一) 肾
1. 肾kidney 的形态
实质性器官,形似蚕 豆,左右各一。 可分上、下两端,内、 外两缘,前、后两面。
内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血管和肾盂等结构出入的部 位。 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
2.肾的位臵和毗邻
成年人的两肾位于腹膜后间 隙、脊柱两旁,呈“八”字形排 列,通常为左高右低。 左肾在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左三角韧带
4)右三角韧带
(2)胃的韧带
1)肝胃韧带 2)胃脾韧带
3)胃结肠韧带
4)胃膈韧带
(3)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3)膈脾韧带
(二)腹膜隐窝和陷凹
腹后壁的隐窝 :十二指肠上隐窝 、十二指肠下 隐窝 、肝肾隐窝等 男性 直肠膀胱陷凹 盆腔的陷凹 女性 直肠子宫陷凹 膀胱子宫陷凹
2. 胰的分型
一般型 约占74%,分型标准:胰头低于胰体,而胰体又低
于胰尾;在连续横断层面上,各断面只切到一部分胰组织。
特殊型 约占26%,分型标准:胰头、体、尾部在冠状位上
的位臵高低顺序反常或胰腺外形上的畸形;在连续横断层
断层解剖腹部PPT课件
肝静脉及其属支
二、胰和肝外胆道
(一)胰
1. 胰pancreas 的位置、形态及毗邻
胰可分为头、颈、 体和尾4部。
胰头位于第二腰椎右侧,被十二指肠C形凹槽包绕。胰体横 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和左肾前方,胰尾抵达脾门。 分泌的消化液经胰管(/副胰管)排入十二指肠。
膈、脏两面( 脏面凹陷中央有脾门) 外前上形、 、后下两两端缘
(上缘有2-3个脾切迹是触诊脾的标志) 膈面
脏面
四、腹膜
(一)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 系膜 韧带 皱襞
1.网膜
(1)小网膜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2)大网膜
(3)网膜孔 位置与交通 网膜孔及其边界
此裂分右半肝为右前叶(SⅤ和SⅧ)与右后叶(SⅥ和 SⅦ)
右段间裂:肝脏面为横沟右端与肝右缘中点的连线, 转至膈面连于正中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
此裂同时分开右前叶的下段(SⅤ)与上段(SⅧ)和 右后叶的下段(SⅥ)与上段(SⅦ)
背裂:上起三大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 弧形线,即尾状叶的周界
(二)肝裂及肝叶、肝段
1.国内常用的肝段划分法:
(1)肝依其外形标志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 (2)依照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的需要,按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 的走行,将肝分为五叶六段。
肝裂及肝叶、肝段
2.Couinaud肝段划分法(8段分法)
Couinaud 根据 Glisson系统的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将肝 分为两半肝、五叶和八段
左肾在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 2~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在第 12胸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体上缘 之间。
腹部断层解剖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2.临床意义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门腔间隙内有肝尾状突和乳头突,CT和MRI图像易误认为胰头、 门腔淋巴结或肝外病变。
邻近脏器如肝、胰、右肾等的病变也可侵犯到门腔间隙。 门腔间隙内结构众多且常见变异,是影像学诊断中易误诊处。
学业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肝静脉及其属人支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二、胰和肝外胆道
(一)胰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1. 胰pancreas 的位置、形态 及毗邻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头医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结肠上区:实质性脏器和胃 结肠下区:肠管 腹膜后隙:泌尿系统器官和 大 血管、神经干、淋 巴结 等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三、腹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结肠上区:实质性脏器和胃 结肠下区:肠管 腹膜后隙:泌尿系统器官和 大 血管、神经干、淋 巴结 等
(3)乙状结肠间隐窝
(4)肝肾隐窝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2.盆腔的陷凹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头医
部学
断 面 解
影 像 技 术
剖专
学业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三)腹膜腔分区和间隙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血管狭窄和阻塞
01
断层影像可以检测到腹部血管的狭窄和阻塞,有助于诊断动脉
粥样硬化、血栓等疾病。
血管畸形
02
通过断层影像,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异常走行、分支和结构,有
助于诊断血管畸形。
血管瘤
03
断层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治疗
提供依据。
腹部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通过不同的成像序列,可以获取腹部 不同组织器官的多种信息,有助于全 面评估病情。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 有助于观察腹部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
腹部影像解读基础
熟悉正常解剖
熟悉腹部正常解剖结构是准确解 读腹部影像的基础,能够识别异
常病变。
观察病变特征
通过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 密度或信号等特征,能够对病变进 行初步定性分析。
精确度提升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精确度得到了显 著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应用范围扩大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腹部 脏器的检查,还涉及到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领域。
标准化与规范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与规范, 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目录
• 引言 • 腹部解剖学基础 • 腹部断层影像学 •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实例 • 腹部断层影像诊断与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深入了解腹 部各脏器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 系。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断层 影像已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的重 要手段,尤其在腹部疾病的诊断 中具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底
右前叶 十二肝指总肠管上部
小网膜 胃体 肝胰门体静脉 大网膜
腹主动脉
右后叶
下腔静脉 膈脚
脾 胰尾
9、经幽门横断层
肝圆韧带
胃幽门部 右前叶 肠系膜上动脉、静脉
十二指肠降部
胰头
胰颈
胃体 胰体 大网膜
右后叶
脾静脉 下腔静脉
脾动脉
腹主动脉
脾 胰尾
10、经肝门静脉起始部横断层
肝圆韧带
大网膜
幽门部
胰颈
右前叶
胰头
胆总管
十二指肠降部
下腔静脉
右后叶
肾动脉 膈脚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静脉
胰体
肠系膜下静脉 左肾静脉
膈 结肠左曲
脾 胰尾
46、
11、经第二腰椎上份横断层
肝圆韧带
大网膜
右前叶胰头 十二指肠降部
胃体
肠系膜上静脉、动脉
右后叶
下腔静脉 肾动脉、静脉
肾静脉
腹主动脉
横结肠
十二指肠空肠曲
横结肠 脾
12、经十二指肠空肠曲横断层
肝圆韧带 大网膜
胃体 胰头肠系膜上十静二脉指肠升部
横结肠
右前叶
十二指肠降部 右后肾叶静脉
肾盂
空肠静脉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空肠
肾静脉 降结肠
13、经第2腰椎间盘横断层
肝圆韧带 大网膜
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 右叶
肾静脉
胃体 胰头 肠系膜上静脉动脉 胆总管
横结肠
空肠
十二指肠升部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肾盂
心包腔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右前叶
左内叶 左外叶
右心室
上叶
膈 胃底
右后叶
下叶
下叶
奇静脉 食管 胸主动脉
下腔静脉
1、经第二肝门横断层
肋膈隐窝
肝尾状叶 下腔静脉
肝镰状韧带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左内叶 右前叶
左外叶
肋纵隔隐窝
上叶
胃底
右后叶
下叶
下叶
奇静脉 胸导管 食管 胸主动脉
2、食管裂孔的横断层
胃
1、分部
2、位置、毗邻
T11
L1
二、十二指肠
一)分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二)位置与毗邻
十二指肠空肠曲
三、肝
一)位置 体表投影
肝正中裂:
肝下缘的 胆囊切迹中点 至下腔静脉左 缘连线,内有 肝中静脉
右叶间裂(肝右裂):
肝下缘肝右下角和 胆囊窝中点之间的中、 外1/3交界处斜向右上方 至下腔静脉右缘连线, 内有肝右静脉。
腹部
何仲义 教授
一) 网膜
1、小网膜
是从肝门移行到胃小 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 双层腹膜结构。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2、大网膜
由胃大弯和十 二指肠上部向下, 后又返折至横结肠 的四层腹膜结构。
三) 韧带
1、肝的韧带
1) 镰状韧带 2) 冠状韧带 3) 肝胃韧带 4) 肝十二指肠韧带 5) 肝圆韧带 6) 静脉韧带
一)位置和毗邻
盲肠 升结肠 结肠右曲 横结肠 结肠左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盲肠 升结肠 结肠右曲 横结肠 结肠左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走行:
胰颈下缘→十二指 肠水平部→进入小 肠系膜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脾动脉
脾静脉
腹部水平断面
何仲义 教授
降结肠
空肠
16、经第3 腰椎间盘横断层
横结肠
十二指肠降 升部结肠
肝圆韧带
肠系膜上静脉动脉
十二指肠水平肠部系膜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大网膜 空肠 降结肠
腹膜外脂肪
17、经左肾下极横断层
掌握腹部断层: 图6-2,6-8,6-10,6-12,6-15
右段间裂
左叶间裂(肝左裂) : 肝下缘肝圆韧
带切迹至肝左静脉汇 入下腔静脉处连线, 内有肝左静脉左支。
左段间裂
肝的分叶与肝段
右后叶上段
左外叶上段
尾状叶左右段
上段
左外叶上段
右后叶 下段
右前叶
左内外
左外叶下段
肝固有动脉 胆总管 门静脉
胰 (pancreas)
左外叶
左内叶
胃底
下腔静脉
右前叶
尾状叶
胸主动脉 半奇静脉
右后叶 脾
肋膈隐窝
5、经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
肝镰状韧带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左胆内囊叶
左外叶
胃底
右前叶
门静脉右前支 下腔静脉
门静脉右后支
门静脉右支
尾状叶 胸主动脉
左肾上腺
右后叶
脾
6、经肝门静脉右支横断层
肋膈隐窝
胆囊 肝门静脉
右前叶
左外叶
降结肠
14、经第3腰椎上份横断层
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降部
肝圆韧带
胃体 肠胰系头膜上静脉动脉
横结肠
十二指肠水平部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大网膜
空肠
降结肠
15、经十二指肠大乳头横断层
腹膜腔
横结肠
升结肠 十二指肠降部
肝圆韧带 大网膜
胃体
肠系膜上静脉动脉
横结肠
十二指肠水平部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左内叶
左外叶
下腔静脉
右前叶 右后叶
奇静脉 胸导管
食管 尾状叶 胸主动脉 半奇静脉
胃底
肋膈隐窝
3、经食管腹部横断层
肝镰状韧带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左内叶
左外叶
胃底
下腔静脉
右前叶
右后叶
奇静脉
尾状叶 胸主动脉 半奇静脉
脾
4、经肝门静脉左支角部横断层
肝镰状韧带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左内叶
肝总管 肝固有动脉
胃体
小网膜
下腔静脉
尾状突
大网膜
胸主动脉
左肾上腺
右后叶
半奇静脉
脾
7、经胆囊窝上份横断层
左内叶
肝圆韧带
胆囊体 右前叶肝总管
左外叶
胃体
小网膜
肝固有动脉
大网膜
右后叶
肝门静脉
腹主动脉 半奇静脉
下腔静脉 右膈脚 左膈脚
脾胃韧带
脾动静脉
脾
8、经腹腔干横断层
左内叶 肝圆韧带 左外叶 幽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