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

合集下载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作则,鞠躬尽瘁
•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 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 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 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
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
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
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
矩矩作文。
布置作业
• 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 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
• 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 张中行的文学作品。
SUCCESS
分析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 选择了哪些材料?
• 明确: •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
念文。 •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
于高文典册的。
•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 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 (2)第四自然段:送客 • (3)第五自然段:复信 •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
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
标点。

——治学严谨
•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 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
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
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者叶圣陶资料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者叶圣陶资料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省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

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

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

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叶圣陶著名演讲稿

叶圣陶著名演讲稿

叶圣陶著名演讲稿叶圣陶,原名叶君健,字圣陶,号槐南,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曾经担任过北大教授、国立教育部次长等职务,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叶圣陶的一篇著名演讲稿,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叶圣陶在这篇演讲中首先谈到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让人们具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更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他呼吁人们要关注教育,重视教育,因为教育关乎着国家的未来,也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

其次,叶圣陶在演讲中提到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

他强调了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叶圣陶在演讲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念。

他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从事教育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叶圣陶这篇著名的演讲,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更能够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坚定信念。

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于当今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叶圣陶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演讲内容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他的声音,深刻领会他的思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叶圣陶

叶圣陶

叶圣陶纪念馆
• 甪直镇的叶圣陶公园叶圣陶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保圣寺西园,这里是他1917年到1922年任 教过的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 (1894~1988)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 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 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 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 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 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 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 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 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 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 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 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 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 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 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 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 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叶圣陶 (1894--1988) 原名绍钧,字秉臣,主要笔名有叶匋、圣陶、桂山等。

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0年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秉臣,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

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

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

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

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

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

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

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

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

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这位老先生循循善诱,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众不同。

叶圣陶长期从事语言文学探究,充沛的经验让他精通擅长教师的教学工作。

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

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

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

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叶圣陶

叶圣陶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被扶归了,查街的巡士走过了, 沿街的门统关上了;街上没有别的东西,止有白而静的电灯。傻子立 在电灯下,只不见来找寻这一袋东西的人。他很奇怪,难道是电灯掉 了的么?不然,何以亮着她的独眼,不肯闭着眼跟大家安睡呢? 那边有脚声了,是急促而不重的脚声。傻子心想,一定是那个 人来了。从电灯光下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里有泪光。她相着地 面走,没有看见傻子。 “老太太,你找一袋白亮的东西么?在这里!” “拿来!阿弥陀佛!”老太太皱瘪的脸笑了,笑得真丑。 傻子的师父见傻子不回家,以为他掉在河里了,或者让骗子骗 了去。到每晚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了。当傻子摸进门时,满屋漆黑, 师父的鼾声叫得怪响。他摸到破棉絮的地方,就往里一钻。 明天天刚亮,傻子的同伴见傻子躺在自己身旁,便推醒了他, 问他昨夜到了那里去。傻子一一讲了。那个同伴从被窝里伸出右手, 指着傻子的额角道,“你这傻子!” 又一天,傻子做工的那人家上梁,照例有糕和馒头赠给工人。 傻子得了两块糕两个馒头。
他六岁上出了育婴堂,因为一个木匠领去做徒弟。他举起斧头 时,总是摇摇不定,砍下时只削去木头的一丝的皮。他使当锯子时, 常常因推移不动,涨得面红耳赤;待吃了师父的几下手掌,才得到师 父的帮助。他不晓得哭,并且似乎不晓得痛;举得起斧头时他总是砍, 推得动锯子时他总是锯。邻近人家看他的,都说他真是个傻子。 这是很冷的一夜,傻子还在那里做夜工。因为富翁家里赶紧要 造—间有五重复壁的暖室,所以师父命傻子同别一个土地连夜锯木板。 他吩咐道,“你们两个锯完了方可睡觉;明天就好带到富翁家里去用。 倘若今夜锯不完,明天休要见我!”师父自去睡了。 傻子听师父已经睡得熟,轻轻地对他的同伴说道,“这么冷的 天气,你做工作多辛苦,不如去睡觉吧。” 同伴说:“我的眼睛早已黏了拢来,最好立刻躺下来睡。可是 木头没锯完,明天不能见师父的面呢!”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的美称。

下面是为你搜集叶圣陶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小县城,之后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

因在学校受人排挤而开始小说创作,因此改了名字,叫叶圣陶。

之后,叶圣陶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任国文教员一职,还参与编写了小学过问小说。

在1918年的时候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之后叶圣陶和周作人,郑振铎等人一同发起了“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与胡愈之等人创办了《公理日报》,在此宣传反帝爱国的思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叶圣陶才开始创作通化,也诞生了我国第一本童话《稻草人》。

九一八事变之后,叶圣陶还发起并成立了“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叶圣陶还担任过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

抗战结束之后,回到北平,做起了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主任,之后还担任国全国文联的委员。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任过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馆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还是第一到第五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以及第一届和第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

老先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对叶圣陶的评价他的原名叫叶绍钧,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

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清贫。

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

后人对叶圣陶的评价很多,生活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

叶圣陶的评价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

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反映出叶圣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叶圣陶深爱祖国的热土。

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抗战文学创作中。

叶圣陶ppt优秀课件

叶圣陶ppt优秀课件

语文教育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实 用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紧密 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所学能够
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整体性原则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认 为听说读写应该相互配合,协调发 展,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循序渐进原则
叶圣陶主张语文教育应该循序渐进 ,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 学习规律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单 到复杂。
提倡全面教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主 张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多元化,除了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 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叶圣陶强调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应该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使 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叶圣陶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技 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有力。他的作品不仅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和真挚的情感,同 响
在苏州中学的教育实践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叶圣陶在苏州中学任教期间,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 还注重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的全 面教育理念仍具有现实意义,有 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叶圣陶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这一思想对 当前的教育改革仍有启示作用。
强调教师的责任与
使命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 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这一思想激励着后来的教师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贡 献力量。

叶圣陶生平经历人物故事名人评价

叶圣陶生平经历人物故事名人评价
关心教育除了文学创作:叶圣陶还非 常关心教育问题。他认为教育是国家 的根本,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素 质和能力。他曾多次发表文章和教育 著作,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 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与茅盾的争论在文学创作上:叶 圣陶曾经和茅盾有过一些争论。 他们对于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塑造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时存在分歧, 但这种争论也促进了他们各自创 作的进步和发展
语言质朴自然
叶圣陶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流
项 目1 10
畅而有力。他的文字如同清泉一般,清澈见 底,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题材广泛多样
*
情感真挚深沉
叶圣陶的作品情感真挚深沉,无论是写人还
项 目4 10
项 目2 10
是写事,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他的
文字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叶圣陶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
5
叶圣陶的意义
叶圣陶的意义
01
叶圣陶不仅在文学、教育 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更是一位对社会和 人性有深刻洞见的思想家
02
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我们理 解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和社会 的演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的意义
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 小说和散文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 和生活状态的描写,揭示了社会 的矛盾和问题,反映了人民的心 声和追求。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内涵,不仅影响了同代和后辈作 家,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叶圣陶的影响
叶圣陶的作品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对于推 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教 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教育工 作者和研究者。他的思想和精神也成为了后来 人们追求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叶圣陶资料

叶圣陶资料

叶圣陶资料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

原名叶绍钧,笔名有柳山、桂山、郢、郢山、华秉亟等。

1899年进私塾读书,1907年进公立小学,一年后进苏州公立中学。

中学时期,喜读外国小说,开始接触文艺,曾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

1911年中学毕业,后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还当过编辑,编过《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和《中学生》等刊物。

解放后,曾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历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圣陶早在1914年就开始用文言文写短篇小说,五四运动前后改用白话写作。

1921年初,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并严肃认真地进行实践,这时期的作品有短篇集《隔膜》(1926)、《火灾》(1923)、《线下》(1924)、《城中》(1926)、《未厌集》(1928)、《抗争》、《四三集》(1936),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诗歌集《雪朝》(1922),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等。

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暴露和讽刺了旧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

在看到兴起的革命力量之后创作的作品,则充满了对光明的热切追求。

早在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儿和影子》、《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这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五四”以后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既能教育孩子,又提醒了成人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

1921年冬天起,他致力于童话创作。

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这部作品,鲁迅在1935年称它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1931年,又出版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以后,又写了《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等童话,还创作了童话歌剧《蜜蜂》、《风浪》等。

叶圣陶的人物事件简介

叶圣陶的人物事件简介

叶圣陶的人物事件简介叶圣陶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那么你知道叶圣陶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叶圣陶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你。

叶圣陶的人物事件介绍叶圣陶之所以能在教育界和文学界名声斐然,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

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但是江南水乡地区向来对教育很重视。

因此,叶圣陶的父亲本着“再穷也要读书”的思想,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一大堆规矩。

在如此耳濡目染下,关于叶圣陶的故事就开始发酵了。

叶圣陶从出生起就属于天资过人那一群。

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给他找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

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认识至少三千字。

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督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

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错误,顿顿都能按时吃上饭。

父亲大喜过望又给儿子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颇高,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叶伯仁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他觉得小孩子应当多见见世面。

由于父亲是账房先生,叶圣陶年少时,常常随父亲在社会上闯荡收租。

父亲带他拜年、贺寿、参加婚丧、各式典礼让他见识了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也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

这些场景在叶圣陶后来的写作中显现。

在《多收了三五斗》中叶圣陶能真实写照农民凄苦生活,离不开儿时的所见所闻。

叶圣陶的故事还有很多。

他曾循循善诱教育自己的儿子,与当年他父亲的教育方式自己的方式截然不同,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引人称赞。

不过无论怎样,叶圣陶先生传奇的人生就是一册故事书。

叶圣陶故居在哪里叶圣陶是中国近现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

他的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是村子里的账房先生,只能通过帮地主收账来赚取微薄的收入,以此维继家庭生活。

叶圣陶以过人的天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北京,也因此在北京、苏州两地留下了著名的叶圣陶故居。

叶圣陶的江苏老家在苏州滚绣坊青石弄5号。

叶圣陶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人生
• 叶圣陶1912年中学毕业,因为家贫,也因为听了校 长的话——政界不是你们取得地方,还是教育界吧,
要紧的是国民意识的培养,于是他选择每月拿20大
洋的小学教员,并以为这是启发明智的工作。但是 同事们只把教书当作聊以维生的职业,叶圣陶教育 上的意见不能实行。 • 叶圣陶在五年内换了两所学校,他不解,他问为什 么“这一途的滋味是苦的”,于是总有些自己想法 的叶圣陶很苦闷,苦闷中他冷观身边教育的现状—
—我见过许多进过小学的儿童,觉得他们并没有从
受教育上得到幸福,从社会上的整体来看,也看不 出小学教育上得到什么进步。
叶圣陶教育人生
• 1917年,在甪直当校长的同学邀请他到甪直的县立 小学任教,在那里,有着他好几位中学的同学,他 们在一起弄了一个实验小学,把小学教育进行改 革——教科书、实验室、图书馆、音乐、游戏、试
• 1923年,叶圣陶告别已做十年的教员,到
商务印刷馆做编辑,他以为这是更基础的 文字工作。 •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 杂志。 • 叶圣陶最大的贡献在于编辑语文课本,影 响了许多人。
叶圣陶教育理念
•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
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
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 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 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
点。
•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应当是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面向全体国 民和每个学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 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时教学相长, 互相教育。 • 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本课作者叶圣陶简介

【精编】部编版小学语文本课作者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

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1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叶圣陶生平简介

叶圣陶生平简介
叶老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 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 而不是强制、苛求。
4
不教中有教,集中体现在叶老精心为子女修改文章上。叶至善在兄妹 合集《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叙了当时的情景:“吃罢晚饭, 碗筷收拾过,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 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 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 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 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 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 样儿。”叶至诚也描写过父子们一起改文章的情景:“父亲先不说应 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 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 定稿……”三个孩子,一起跟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竞赛,每 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多“吃”父亲的红圈。请看,这是 一种多好的学习氛围,其中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讨论,有激烈竞 赛。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授他 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 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子 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 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 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 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 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时下全社会都在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众多的家长无不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成才。联想叶老不教中有教、重言教更重身教的教子之道, 能给人颇多教益和启迪。

叶圣陶

叶圣陶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 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和读 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人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念
叶圣陶纪念馆叶圣陶纪念馆建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
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与保圣寺相邻(保圣寺西侧),坐落在保圣寺西,与寺院仅一墙 之隔。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叶老逝世后,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 的崇敬和怀念,将当年叶老执教的几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 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 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 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人物评价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 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新浪网评)
叶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 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又如编制“引 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知有益于学术研究,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 住工作进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 “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劳 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 (中国网评)

叶圣陶原名是什么

叶圣陶原名是什么

叶圣陶原名是什么叶圣陶作为名满华夏的教育学家和文坛巨擘,在语言艺术造诣上声名显著。

“叶圣陶”这三个字并非叶老先生的真名,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圣陶原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圣陶原名叶圣陶原名叫叶绍钧,叶圣陶小时候聪明伶俐,刚12岁出头就考入了苏州元吴公立小学。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清政府即将覆灭之际,各地军伐势力互相割据混战,一片破败衰落不堪的景象。

叶圣陶痛心疾首,强国救国就成了他的志向。

他请求教书先生章伯寅为自己赐字。

章先生感慨:“绍钧是你的名,有诗言‘秉国之钧’,字就叫秉承好了。

”并教育他要爱国,爱家乡的土地,鼓励他要通晓历史地理。

随着满清政府的垮台,苏州在1911年10月15日光复。

叶圣陶在第二天找到了先生说:“清朝已经覆灭,皇帝都没了,我还是不当臣子了。

”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言:‘圣人陶钧万物’,就改为‘圣陶’吧。

”叶圣陶满意而归。

从此以后,叶绍钧就在《小说丛书》和《玻璃窗内画象》两本杂志上以“圣陶”为名发文。

他把姓氏“叶”和“圣陶”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闻名遐迩的“叶圣陶”。

叶圣陶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同凡响,一提到这三个字人们心中就会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循循善诱,潜心尽力教书育人。

“叶圣陶”这三个字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叶绍钧这个原名,甚至使叶圣陶原名的存在变得毫不重要,这也是一个笔名的魅力所在。

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

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

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

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

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心切,为他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

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至少能识三千字。

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敦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

叶圣陶ppt课件ppt

叶圣陶ppt课件ppt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教育要注重实际应用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人们日常交流和信 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应该注重培养学 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 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 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 求。
语文是思维和发展的基础
叶圣陶认为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简 单组合,更是思维和发展的基础,应 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
作文教学实践
写作兴趣培养
叶圣陶认为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 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 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
写作积极性。
写作技巧指导
叶圣陶强调写作技巧的指导,包 括语言、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技
巧,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实践锻炼
叶圣陶提倡多写多练,通过写作 实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学生的写作经验。
推动语文教育改革
叶圣陶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致力 于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许多 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重视素质教育
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而非单纯追求高分,他的 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后人对叶圣陶的评价
文学巨匠
后人对叶圣陶的评价普遍很高,认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重要人物,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阅读教育思想
01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学生
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2
阅读要有选择性和批判性
叶圣陶认为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同时也要学会批判性地阅读,不盲目接受书中的观点和信息。
03
阅读要与写作相互促进
叶圣陶认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叶圣陶的主要代表作有哪三个

叶圣陶的主要代表作有哪三个

叶圣陶的主要代表作有哪三个
叶圣陶,1917年出生于湖南湘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诗人、
剧作家。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其中有三部作品被誉为叶圣陶的代表作,分别是《春宴琐谭》、《小白船》和《一粒种子》。

《春宴琐谭》是叶圣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
湘潭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悲惨命运。

小说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小白船》是叶圣陶的另一部著名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湘潭农
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的悲惨命运。

小说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中,叶圣陶以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农民家庭的悲惨命运,以及农民们在贫困中的挣扎和奋斗。

《一粒种子》是叶圣陶的另一部著名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湘潭
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民家庭的悲惨命运。

小说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中,叶圣陶以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农民家庭的悲惨命运,以及农民们在贫困中的挣扎和奋斗。

叶圣陶的三部代表作,《一粒种子》、《小白船》和《春宴琐谭》,都是他的
经典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这三部作品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叶圣陶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农村贫困的残酷现实,而且也抒发了他对农民的深情厚谊,他的作品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及出版人,也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叶圣陶从草桥中学毕业后,便到苏州言子庙小学担任小学教员,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唯遭到学校旧势力的排挤而被辞退。

1915年,叶圣陶应邀来到上海尚公学校,担任高小一年级级任教员。

1917年春季开学前,来到苏州甪直镇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21年7月后,叶圣陶应邀先后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但一直居住在甪直镇,其妻胡墨林仍在“五高”女子部执教,直到1922年秋天才把家搬回苏州住太平巷50号。

在甪直生活了将近六个年头,叶圣陶说他真正的教育生涯是从甪直起步,甪直也是他创作的摇篮。

叶圣陶做编辑工作的年头最长,看稿子是他经常的工作。

从商务印书馆到开明书店,继而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主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副局长(后来兼任局长),叶圣陶为中国现代的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出版总署的五年,大至出版总署五年规划、字体的规范化、铅字的统一、铜模的铸造、标点符号的使用、印刷和装帧技术的改进;小至各出版社的分工、人员的配备、出书的范围、纸张的利用、印刷的版式,叶圣陶都参与规划和拟定,为新中国出版事业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

叶圣陶终其一生都投入在推动新文学运动,曾参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参与出版小说、新诗、小品、文学批评及剧本等各种文学作品。

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正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叶圣陶在二十年代期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并在1928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倪焕之》的声誉经久不衰,解放前曾刊印十三版,解放后又出数种版本,还译成英、法、日、俄、德等多种文字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叶圣陶更创作童话,先后写过《小白船》、《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喉咙》等童话,结集为《稻草人》,获鲁迅赞赏:“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此外,叶圣陶在做小说编辑期间,发现并扶植过的作家有茅盾、巴金、丁玲、沈从文、戴望舒等人,遂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坛伯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