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 抗日战争教案

初中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发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案例,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2. 学生分析英雄人物的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提醒学生珍惜和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2. 开展抗日战争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主要战役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和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抗日战 争》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抗日战 争》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主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

(2)掌握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和最终胜利的原因。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历史影像、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历史。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增强维护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态度和行动。

(2)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史料分析法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录片片段,如《南京!南京!》中的部分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抗日战争。

2、知识讲解(1)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包括经济危机、军国主义思想等。

同时,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国内形势。

(2)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①局部抗战阶段:讲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

②全面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开始,讲解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

(3)主要战役①平型关大捷:介绍战役的经过和意义,强调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②台儿庄战役:分析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突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英勇表现。

(完整版)《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完整版)《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完整版)《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魏红波“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如何体现历史的社会价值,如何铺设历史与现实对话的通途,这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关注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对学生不能只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与其说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说是给学生设计了一种情境,为他们找到一条由历史切近现实进而思考未来的小径。

b5E2RGbCAP【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社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16课“抗日战争”的研究课。

抗日战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体现.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p1EanqFDPw【学生分析】我所教授的是吉林四中实验班高一学生.学生特点是基础好,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DXDiTa9E3d【教学环境】普通教室,有投影仪、音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了解日军侵华暴行和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军反人类兽性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②通过对“中国强大后,应不应该用日本人曾经对待中国人的方式以牙还牙”问题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衔接能力;RTCrpUDGiT③通过对近代前几次反侵略战争与抗日战争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其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⑤通过课堂上同学间的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其参与意识和自我展示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搜集材料,提出问题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PCzVD7HxA2.课上通过教师讲述引导,学生回答、操作、陈述、比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设计策略突出三个结合: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

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核心:学生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增进正义感和智慧,学以致用。

二、内容分析本专题介绍从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发动并逐步扩大罪恶的侵华战争和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直至取胜的主要史实。

揭露了日军的滔天暴行,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地位。

这些内容在多个维度上蕴涵了丰富而重大的历史学习价值。

在贯穿百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专题中,抗日战争是中国从衰败走向独立振兴的一个伟大转折,是整个专题的“亮点”和“戏玉”,而对于新高中历史课程而言,抗日战争专题也是学生启迪智慧、升华爱国情感和人生观的重要资源。

重点:引领学生以史为鉴并具备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可持续素质。

(含侵华日军主要暴行、国共合作抗战的形成与作用、抗战胜利原因的综合分析等)难点:学生在新情景中运用合理方法探究解决若干新问题(见后)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二时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中对抗战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但还需发展强烈的情感价值取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有学习兴趣但需要有针对其个性的教学。

多数学生不能将这段历史的学习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现实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

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1)日军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方针和重要步骤:“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2)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与生化战、“三光政策”(3)简述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主要表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大反攻2.理解:(1)说明国共合作的形成的原因与作用(2)认识中共反抗侵略的主要路线方针(3)概述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3.综合应用与拓展:(1)分析中国苦战取胜的原因、经验。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战争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战争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抗日
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会描述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进程;
3. 学会评价抗日战争在国家和人民中心的重要地位;
4. 掌握历史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及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本《历史》第一课;
2. 多媒体课件;
3. 教师准备课堂小测验,手写黑板报等。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的图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引出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认知和兴趣。

研究(30分钟)
1. 学生分组,自学第一课课文,运用“八字法”描述抗日战争发展概述,并让学生表达观点,课堂互动。

2.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检测(10分钟)
教师出题目,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在国家和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作业
1.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分组,制作抗日战争海报,展示在学校公共区域。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发展概述,
而且还掌握了历史分析和思考的方法。

同时,教师也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及时的疏导和解答,提高了课堂效率。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内容作为初中历史的重要内容,对高一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一般的知识点已掌握,但是所获得的知识范围较狭窄,内容也相对陈旧,在历史事实上没有较多的补充,在观点上也没有更多的辨析,如果现在再一味重复教材,通过讲授强化学生对教材的印象,这样,不仅激不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甚至容易使学生形成以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现象为全部的历史现象的错觉,这对学生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深度或广度,还是学生探索研究历史现象的一般能力。

基于这一点考虑,笔者在充分体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并利用2005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契机采用一种活动式、问题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这节课。

二、教学内容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武装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是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这节里,从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第一目“全民族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

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这一段历史,可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人类战争史的奇观,它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抗战,加深对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的认识,充分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所具有的特别突出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等工具,分析抗日战争中的战役、战略和战术,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列举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影响。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阐述其事迹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典型英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时间顺序,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卢沟桥事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过程中的战略战术、国共合作、国内外支援等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地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展变化,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同时,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国际支持等,以及战争胜利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1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及时给予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策略: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一个英雄人物的短文,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该英雄人物的事迹、精神品质以及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字数在500字左右。
2.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600字左右。
3.选择一道课堂练习中的简答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字数在800字左右。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如民族觉醒、国际地位提升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斗争、胜利与失败等历史现象展开讨论。
2.讨论主题: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等。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2.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
3.知识梳理: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4.情感升华: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训,引导学生珍视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抗日战争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突出教学重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
4.制定一份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要求切实可行,不少于400字。
5.搜索并整理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史料、故事等,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风貌,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
6.观看一部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主要战役、杰出历史人物;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及对我们的启示。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五、作业布置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史实讲解:对重大事件、战役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3.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避免主观臆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4.强化价值观引导: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主要战役、杰出历史人物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和意义。
2.难点:
(1)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矛盾;
(2)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意义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收集学生意见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 时了解学生需求。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参与抗日战争主题的文艺演出 或诗歌朗诵会,传承和弘扬民 族精神。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注意力集中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
回答问题情况
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性和创造性,评估其思维活跃 度。
小组合作能力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 体资料,增强教学的直
观性和生动性。
情境教学法
通过模拟抗日战争时期 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
境地感受历史。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抗日战争的主要经过、胜利原因 及意义。
难点
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进 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国 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 用;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
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技巧
以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一个与抗日战争相关的 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导入
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一个与 抗日战争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发学 生的思考和讨论。
利用时事热点导入
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如抗战胜利 纪念日等,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的英勇抗战精神。
解析方法
对于重点内容,要详细讲解,深 入分析;对于难点内容,要引导 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同时 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进

抗日战争课程设计

抗日战争课程设计

抗日战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抗日战争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了解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资料和文献,分析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团队合作,探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产生对抗日战争中英勇烈士的敬仰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抗日战争”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抗日战争的起因: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政策的推行。

2.抗日战争的过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3.抗日战争的影响:战争损失、民族觉醒、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如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杨靖宇、赵一曼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让学生了解战争背后的战略和战术。

4.实验法: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2.参考书: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文献、人物传记、战争纪事等。

3.多媒体资料: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纪录片等。

4.实验设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时所需的交通工具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抗日战争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表现,记录在案,作为评估依据。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1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1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1)目的:灭亡、吞并全中国。

(2)历史:日本以侵略_______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3)现实:1929-1933年____________的沉重打击,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

中国国共对峙局面给日本侵略以可乘之机。

2、日本侵略中国(1)重要事件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②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2)滔天罪行: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①南京大屠杀;②潘家峪惨案;③“七三一部队”研究细菌战,惨无人道。

二、全民族的抗战1、爆发: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c.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抗日战争》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一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随后,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抗日战争看待这段历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思考。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3.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感悟文章,要求结合课堂所学,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以及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2.制作一份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海报,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突出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
3.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b.创设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c.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d.强化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4.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家族访谈:采访家里的长辈,了解他们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亲身经历(如果有的话),整理成访谈录,分享在课堂上。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导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外敌入侵的伟大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段历史。

通过开展抗日战争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介绍一套1200字以上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认同和国家荣誉感,提高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讨论、展示和研究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1.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政府的困境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

2. 抗日战争的主要历史事件和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八年抗战等。

3. 抗日战争的主要指挥官和英雄人物,如蒋介石、孙立人、张学良、邓小平等。

4. 抗日战争对中国和全世界的影响和意义,包括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击外侮的伟大斗争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抗日战争?”。

2. 知识讲授环节:通过讲解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系统性地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介绍主要历史事件、战役和指挥官等。

3. 小组讨论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提供相关材料供他们参考。

4. 展示与总结环节: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结果,通过展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教师总结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的印象。

5. 辅助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纪念馆或抗战遗址参观,使学生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痕迹,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_抗日战争_历史_高中【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史内容非常丰富,初中用“难忘九一八”、“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课时来讲叙,人教版必修一只安排了一个课时来讲叙。

本课知识容量大,教材内容又有些凌乱,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并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

所以,本着历史教学应遵循“一节课一个灵魂”的原则,我对本课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紧紧围绕“抗日战争”这一主题,通过“感知篇•反思篇•启迪篇”三个环节展开教学。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学习,高一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透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

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提高,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情感更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

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此次授课班级是年级普通班之一,平时的课堂活跃程度一般,部分学生比较爱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思维的深度明显不够。

因此希望通过课后预习环节对抗战史料的自主搜集过程以及课堂上对设置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小组合作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使学生深刻感知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感知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自主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和重要性,学会感恩先辈的付出,激发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的教学采取“问题探讨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纳“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会历史。

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教师依照教学的需要对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

依照“入侵与反入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楚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效劳。

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要紧史实,明白得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成功的缘故及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明白得:明白得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成功的缘故及历史地位。

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进程与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成功的缘故,培育学生综合、归纳历史事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成功的历史地位,培育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育制造性。

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熟悉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入侵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庞大的灾难。

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酷爱祖国、振兴中华高贵情操。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成功这一伟大历史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成功的缘故和历史地位。

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成功的历史地位。

学情分析《抗日战争》这节同窗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同窗对这部份知识比较感爱好,加上抗日战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讲授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

这种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

根据“侵略与反侵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

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
史地位。

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学情分析
《抗日战争》这节课同学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加上抗日战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已经学会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

打算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与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规律性认识,并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手段: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声音的剪辑。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渲染] 课件制作播放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和《国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习兴趣,烘托渲染气氛。

[导入播放] 课前渲染,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和《国歌》,国歌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的?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共2页,当前第1页12
[讲授新课] 主题一:狼子野心,野蛮侵华
(一)日本三四十年代的侵华
问题1:日本一系列侵华战争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学思之窗”,老师简单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环节,通过提供的材料,分别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调动学生思维,同时ppt放动画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日本侵华。

问题2:日军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多媒体课件播放“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南京大屠杀图片,让学生
直观地感受历史。

朗读诗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模拟历史法庭,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主题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日
(二)、全民族的抗战
(播放剪切声音《保卫黄河》歌曲。

让学生点燃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抗日战争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扬靖宇、张自忠、李宗仁等)。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

问题3:(探究)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老师讲解化难为易,先进行思路点拨,告诉学生做题的方法)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理解从原因和过程作答。

统一战线能否建立关键取决于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否团结起来,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否团结取决于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还要明确哪一政党对两党的合作起了主导作用。

老师拟了提纲学生作答。

问题4: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与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在战争中的情况怎样?初中已学,老师拟了提纲,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自主构建知识。

主题三:凯歌奏响抗日胜利
(三)、抗战的胜利
问题5:(探究)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兴趣,引发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问题6:(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教师进行思路点拨,提供图片和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题四:鉴史知今历史的反思
问题7:抗日战争胜利留下的精神财富?(朗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反思:(声音录制) 升华教材。

[课后探究]
【教学设计说明】从教学角度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构建崭新的教学情境,体现学生历史学习"经世致用"的价值;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讲,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钻研历史的积极性;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