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汇编

合集下载

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如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明
小品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徐渭、钟惺、谭元春
成就最高 张岱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西湖七月半》
《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
明末清初
爱国主义思想 顾炎武、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屈大均、侯方域《李姬传》、
魏禧《大铁锤传》、夏完淳《狱中上母书》、全祖望《梅花岭记》
李梦阳《禹庙碑》《梅山先生墓志铭》;李攀龙《太华山记》;宗臣《报刘一丈书》 前后七子间有“唐宋派”
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
明代晚期
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岀“性灵说”,真实反映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的主张和其相似,
形成了个人化、生活化与写实求真的创作特征。
康熙、乾隆
年间
方苞开创“桐城派”,刘大櫆、姚鼐继承
方苞讲“义法”;刘大櫆讲“神”、“气”、“音节”;姚鼐讲“义理”、“考据”、“文章”
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姚鼐《登泰山记》
清代中期
袁枚、郑燮、沈复 以才运笔抒发性灵
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魏代
散文 清峻通脱。曹植不受陈规约束,说话直截了当
曹丕《与吴质书》曹植《与杨德祖书》语言婉转感情真挚
传》
东晋初年
王羲之疏爽自然情味隽永《兰亭集序》
东晋末年
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北朝
郦道元《水经注》
《登徒子好色赋》
西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杨雄《甘泉》《河东》《长杨》《羽猎》;
枚乘《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东汉 辞赋中岀现新题材,即“京都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1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1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 (商周记言 史料汇编)
诸子散文
(寓理于形)
历史散文
(记言记事)
儒家 《论语》《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散 应用阶段

孔子 《春秋》
左丘明 《左传》
不定 《国语》
刘向编 《战国策》
北宋古文运动
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比唐文更宜于说理、叙事和抒情, 更实用。唐文奇特,结构上纵横开合, 波澜起伏,词语上也追求新奇;宋 文从容,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言
明白如话。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 文风的创立者,他提倡 学习韩文,但不是机械 模仿。他取韩文文从字 顺的一面,舍其奇险的 一面。
中 柳 《捕蛇 取材极具匠心。 唐 宗 者说》
传 记

《段太 尉逸事
取自真人真事, 描写生动,剪裁

状》 精当。
中唐 传记 文
《童
谴责中唐南方地
区寄 取材极具 区贩卖人口、抢 传》 匠心。 掠儿童的恶习。


观察精细,
中唐 山水 游记

《永 词语精确, 借山水之乐派遣
州八 记》
描写生动。 把写景抒情 融为一体。
清代散文
魏禧
清 初
顾炎武
民族矛盾尖锐,爱
魏禧
国主义思想在诗文中有突 出表现。
《大铁 椎传》
主张上 方苞
康 乾 年 间
溯唐宋八大家 《狱中
桐 城 派
方苞 姚鼐 刘大櫆
乃至秦汉散文, 内容上鼓吹封 建正统,形式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国语》
• 《国语》叙事、记言特点: • 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辩诘、应对
之辞。其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 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 而富于形象性。 • 记言多于记事,虽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 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许多事件的前 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大段 的议论文字上。 • 《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 。 《晋语》前四卷晋献公诸子争位故事。
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
• 成书过程:
• 国别史。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 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 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 作者并非一人,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 可能有若干篇是秦汉间人所作,由西汉刘 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
• 《战国策》的思想特点 : • 重士的思想。 • 崇实尚利的观念。 • 重“权藉”、尚“时势”的思想。 • 《战国策》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战国时代“士”
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 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 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 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 阶层,尤其是策士阶层行迹的生动写照。
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
•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 宏富辩丽的文风 。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 “辩丽
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 生动、形象的语言。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
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用铺陈、排比及夸张、 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 节奏。寓言故事、佚闻掌故 。 • 叙事写人的高度成就。一系列“士”的形象 。不 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 《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 颇多。 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归纳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归纳

先秦时期历史散文绪论❖先秦时期的散文,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

❖一、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卜辞,记事简单,大多是零散的句子,只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铜器铭文,也称金文,大都直陈其事,很少修饰,内容也有局限性,有不少颂扬求福的套语,因此其文学价值一般不高二《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一部官方历史文献集。

❖《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都是用语录体写的官方文告,大部分是号令。

❖卜辞与《周易》是巫官之作,记录的是对神的祈祷与所谓神的启示;❖《尚书》是史官之作,记录的是王公的言辞与政令。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全文中心突出,比喻生动,富于感情色彩,从中可见盘庚的胸怀、胆略与神情。

❖再如《周书》中的《无逸》、《顾命》等篇❖《尚书》以记言为主,文风古朴,被韩愈称之为“佶屈聱牙”,但它已初步形成我国散文洗炼精审、言简意赅的特点。

❖《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

❖三先秦历史散文兴盛的原因❖ 1 传说古时王者设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大事记于策,小事记于简。

❖ 2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

❖ 3 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借鉴,这是历史散文兴盛的政治原因。

❖4“私学”的出现、士阶层的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制度的变革等促进了散文的兴盛四重要史书简述1 《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来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春秋》主要记录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

中国古代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述的散文集

中国古代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述的散文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旧传《国 语》与《左传》均为春秋时左丘明作,其实 《国语》主要来源于各国史官的记述,并非出 于一人、一时、一地。它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 后,由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将各国史料排比润 色,编纂成书。
2021/4/9
6
为什么称为《国语》?
《国语》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 史事,而以记言为主,故名为《国语》 《尚书》多载训诫之文 《春秋》多寓褒贬之言 《左传》多叙列国之事 《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
中国古代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述的散文集
《尚书》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古奥艰涩,佶屈聱牙。
2021/4/9
1
古代散文第一次蓬勃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无私人之学,亦 无私家著述。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王官之学散入民 间。于是私人之学兴起,私家著述亦相 继出现,散文因此得到了飞跃发展。
2021/4/9
7
《左传》 典美博奥、委婉含蓄
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 原名《左氏春秋》 汉儒始称之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长于叙事,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郑伯克段于鄢》 《宫之奇谏假道》 《烛之武退秦师》
2021/4/9
8
《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
春秋战国之际,兼并战争频繁。作者身当战乱之世, 耳濡目染,习于战事,了解并善于描述战争。 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 宋楚泓之战(僖公二十二年)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 秦晋殽之战(僖公三十二、三 十三年) 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 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 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
2021/4/9
15
先秦诸子之文
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论语》 讲究逻辑、质而不文的《墨子》 韵散结合,“五千精妙”的 《老子》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的《庄子》 至精至密、气盛辞壮的《孟子》 博大精深、严谨淳厚的《荀子》 集大成的法家著作《韩非子》 “瑰玮宏博”的杂家之书《吕氏春秋》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对后 世有 深远 影响
《荀子
先秦 《 荀子 咏礼 朴实深
先 诸子 荀 (况 篇 秦 散文 子》 ) 》
厚,说 对后 理透彻, 世有 取辟精 深远
关键索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文章 特色


《 先秦 韩
对后 严峻销 世有
秦 诸子 非 韩 《初见 刻,深 极大
散文 子》 非 秦第一》挟隐微 影响

则录、论、战子。文勃 作叙事文不时国
为,墨语道国散先著发春是的功,少代古
本 人 的 著 作 。
《 庄 子 》 《 荀 子 》 《 韩
翟 、 孟 轲 的 弟 子 对 其 师
》 《 墨 子 》 《 孟 子 》 等
、 法 等 学 派 的 文 章 ,
策 》 等 历 史 著 作 ; 后 者
文 。 前 者 包 括 《 左 传 》
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 后世良好的先导。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 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 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代表
代 派系 名 作者 性文 章
先 秦
先秦 《 待考究,《周
史传 国
一般认 为是左
语》
文 语》 丘明 三卷
《 待考
先 秦
先秦
战 国
史传 策》

究, 由西 汉刘 向校 订和 编订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 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 争鸣的局面。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 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 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产生了诸 子散文。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 子散文。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等。 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 论语》 孟子》 墨子》 庄子》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 韩非子》 《韩非子》等。
(四)唐宋时期
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 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文起八 代之衰” 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 代之衰”。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氏父 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 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 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与唐代韩愈、 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与唐代韩愈、 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历史文学家司马光编有一部历史巨著 资治通鉴》 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 《资治通鉴》,它除具有史学价值外,还非常 具有文学价值。 具有文学价值。
2.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 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 深远的影响。 深远的影响。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到了周朝, 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 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 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 春秋》 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 如《春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 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 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 国语》 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一. 填空1. 尚书2. 编年体3. 老子4. 刘向5. 墨子6. 苏秦7. 语录体8. 左传9. 战国策 10. 无待(或绝对自由) 11. 农 12. 左氏春秋13. 韩非子 14. 荀子 15. 言 16. 孟子17. 尚书、盘庚 18. 庄子·养生主 19. 寓言 20. 行人21. 商书 22. 民本 23.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4. 韩非子·难一二. 名词解释1. 《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

《尚书》以记言为主,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作品已经初具散文形式。

《尚书》有今古文两种。

主要内容包括上古的统治意识、施政经验、神权政治观等。

2. 《道德经》:《道德经》即《老子》,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共五千余言,主要宣扬道家思想。

《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所以《老子》又名《道德经》。

3. 百家争鸣: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雄,政局动荡使不同的学术得以自由发展。

为得到人才,各国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言论,相互论辨,造成空前繁荣的学术现象,史称百家争鸣。

4.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指《公羊传》、《彀梁传》和《左传》,旧说认为三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故称《春秋》三传。

其实《左传》是一部独立叙事体著作,而另外二传以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

5. 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

十家中除去小说家称为九流。

6. 《逍遥游》:《逍遥游》是最能体现《庄子》散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名篇之一。

文章汪洋恣肆,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大量运用寓言、比喻进行说理。

文章主旨是宣扬“至人无己,圣人无动,神人无名”的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PPT课件

如:
《鸿门宴》《项羽之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书》
《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 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 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 章。
如:《苏武传》
作 作品 者
《过秦
西 贾 论》《治

安策》
政 谊 《论积

贮疏》

晁错
东王 汉 充 《论衡》
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赋家是庚信。
唐宋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
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
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除散句单行的古文外,骈文也
有一些优秀作品。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指美
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众人 韩愈《师说》 的称赞和喜爱。
骈体文在形式上过分束缚,使文章的抒情、叙事、 说理等多种功能受到很大的伤害,从政教需要来看, 骈体文显得不切实用。
中唐
中唐时期,伴随着政治变革,韩愈、柳宗元 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 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 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 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的 统治地位。这次文体革新被称为唐代古文运动。
绝唱,无韵之离
人物描写:准确到位,采 骚。
用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 我国第一部纪
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传体通史。

以人物为中心

文章结构:极具匠心。有 再现历史画面。 时单线发展,峰峦起伏; 人物描写与结
有时则用并列结构和网式 构艺术对后世影
结构。
响深远。
语言:精确生动,文气流 对唐宋古文运 畅疏朗,曲折自如。具有 动及桐城派有巨 鲜明的节奏感与气势。 大影响。

2016年西南大学网络作业(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60标准答案

2016年西南大学网络作业(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60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战国策》答:是一部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战国史书。

既是一部历史资料汇编,又是贯穿纵横家思想的优秀散文杰作。

西汉成帝时,刘向将所见各本加以整理汇编,除去重复,集为一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分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

2、骈文:答:魏晋时,骈文正式形成。

骈文的主要特征是:对偶、词藻、用典和声律。

南北朝时,把骈文称作“今文”。

3、不平则鸣:答: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主张。

这一观点,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精神一脉相承。

韩愈认为古文不仅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揭示了散文发愤抒情的独特功用。

4、《霍小玉传》:答:蒋防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

霍小玉温柔多情,清醒冷静,又坚韧刚烈,敢于反抗复仇。

李益的重情和薄情的两重性格。

小说善于从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着眼,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这部小说不仅以情节曲折取胜,更以描述委婉细致、妙笔传神见长。

5、《莺莺传》:答:中唐元稹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

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张生是个文过饰非的负心人。

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

6、七实三虚:答: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构思的评价。

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7、散体文散体文,又称古文,是散文的狭义概念。

在体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以散行单句为主,不重排偶,不拘韵律,不雕章琢句、铺采摛文,不着意堆砌典故。

8、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文论主张。

孟子认为解说诗歌,不要只抓住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必须在正确领会全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

历史散文包括

历史散文包括

历史散文包括
1、《尚书》:《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也是最早的历史散文,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2、《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

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3、《资治通鉴》: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4、《史记》: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5、《后汉书》:是历史类文学作品,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完整版)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完整版)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归纳古代散文包括汉今后的赋与骈体文,也包括说理著作中拥有文学色彩的作品。

古代散文与诗歌历史同样悠久。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而成篇的散文能够追想到《尚书》。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尚书 .盘庚》是商代国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报辞别,古朴艰涩,语言带有感情色彩和形象性,“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等比喻,到此刻仍活在我们的语言中。

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

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

前者有《老子》《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后者有《春秋》《左传》《国语》《国策》等。

这些书,虽属于哲学和史学著作,但都拥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诸子散文经常寓理于形,借助形象陈义说理,其中含有叙事成分,还有好多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精髓简短,含义深刻。

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岁寒此后知松柏此后凋” ,多半带有格言的意味。

书中不但孔子的音容笑脸,就连子路、颜渊、子贡等人的性格,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侍坐》一章,已能给人以真实详细的感觉。

《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是孟轲晚年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编篡的。

它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辟。

孟子讲究养气,文章有充分的魄力,但又经常曲折生姿,富饶幽默感。

《孟子》讨论正大,深入浅出,气盛言宜,对后辈散文,特别是唐宋散文影响很大。

《庄子》一书,在文章主旨的统率下,从不同样角度、不同样层面,加以形象地显现。

庄子总能为他所说的道理,创立出确实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忧如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

《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及其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运用自如的风格,对后辈文章多有沾溉。

鲁迅评《庄子.》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其他诸子百家,如《墨子》富于逻辑性,讨论透辟,行文流利;《荀子》朴素深邃,说理透辟,取譬精审;《韩非子》严峻峭刻,深抉隐微,对后代都有相当的影响。

最新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最新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散文的发展(图表)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卷一、填空(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每空1分共8分)。

1、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 )千米。

2、小明有a张邮票,比小华少3张,小华有邮票( )张。

3、如果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是a元,买b千克,要( )元。

4、五(1)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勤()人。

5、柳树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棵。

6、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多10棵。

果园里有苹果树()棵。

7、一个足球的价钱比一个皮球价钱的7倍少1.4元,一个皮球X元。

一个足球()元。

8、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a2 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2、“比x的2倍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2x-2。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5、4x+5×8=72,这个方程的解是28。

( )三、选择正确答案并把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B、15-3=12C、6x+1=6D、4x+7<92、x=3是下面方程()的解。

A、2x+9=15B、3x=4.5C、18.8÷x=4D、3x÷2=18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

A、1B、10C、6D、4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

四年级种树()。

A、26棵B、32棵C、19棵D、28棵5、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A、2a+4.5B、a÷2+4.5C、a÷2—4.5D、2÷a+4.5四、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每小题1分共5分)。

1、比x的2倍少3的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先秦时期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散文,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

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

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

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

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

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

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

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

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

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

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散文”何谓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作为一种文体,“散文”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相当模糊。

在《中国散文通史总序》中,我曾经对“散文何谓” 这一问题做过简要分析,最近又有更多的思考,想再做一些补充。

首先,以韵律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韵文”相对称。

古人曾经在“韵”“散”区别的意义上,界说“诗”与“文”两种文体,有时称为“韵语”和“散语”;有时称为“诗律”与“散文”; 有时则分辨押韵与不押韵,将不押韵的文本称为“散文”。

但是,在中国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并不足以区分“诗”与“文”,我们既不能说散文是非韵文,也不能说非韵文即散文。

其次,以语体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骈文”相对称,排比俪偶为“骈文”,散行直言为“散文”。

“散文”与“骈文” 相对称的文体意义,到南宋时开始逐渐确立,并大量使用。

如吕祖谦认为:“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可尚新奇华巧而失大体。

”他说的“四六”即指骈文。

但是,奇偶相生、骈散相杂,原本就是汉语文章的特点。

因此在历代写作实践中,骈散之分,从来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骈文容有散行之气,散文也不乏骈偶之语。

周必大早就认识到:“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

”所以今人也常常以“散文”统称散体文与骈体文,甚至统称赋,并从学理上探求其相通相融,认为古典散文的研究应该包括骈文和赋在内。

第三,以典籍目录作为分类标准,“散文”隶属集部典籍,经籍、史籍、子籍之文不属于“散文”。

南朝梁萧统编纂《文选》,基本上采取了这一选文标准。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或称“古文”)。

经籍如《尚书》《春秋左氏传》,后人称为“史传散文”;《论语》《孟子》,后人称为“诸子散文”;即便《礼记》中的诸多篇章,也进入后人的“散文”视野。

所以刘熙载说:“《六经》,文之范围也。

”在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早就形成一个以经部为源头与规范,史部、子部分流殊派,集部蔚为大观的“散文”世界。

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成就最高 张岱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西湖七月半》
《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
明末清初
爱国主义思想 顾炎武、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屈大均、侯方域《李姬传》、
魏禧《大铁锤传》、夏完淳《狱中上母书》、全祖望《梅花岭记》
康熙、乾隆年间
方苞开创“桐城派”,刘大櫆、姚鼐继承
方苞讲“义法”;刘大櫆讲“神”、“气”、“音节”;姚鼐讲“义理”、“考据”、“文章”
杨衒之《洛阳珈蓝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南北朝
骈文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孔稚圭《北山移文》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丘迟《与陈伯之书》
辞赋
王粲《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江淹《恨赋》《别赋》
最杰出的赋家
庾信《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
初唐
骈体文
王勃《滕王阁序》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中唐
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师说》《进学解》《送穷文》《杂说四》《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封建论》《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
《三戒》《蝜蝂传》《永州八记》
晚唐
骈体文
李商隐 “西昆体”
前后七子间有“唐宋派”
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
明代晚期
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真实反映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的主张和其相似,
形成了个人化、生活化与写实求真的创作特征。

中国文学经典 古代散文卷

中国文学经典 古代散文卷
《庄子》
李斯 贾谊
司马迁 班固
张衡 赵壹
王粲 曹植
1
嵇康
2
向秀
3
潘岳
4
陶渊明
5
鲍照
江淹
孔稚
庾信
王维 李华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轼
元好问
0 1
吴澄
0 2
虞集
0 3
王守仁
0 4
李贽
0 6
锺惺
0 5
袁宏道
张岱 黄宗羲
侯方域 袁枚
姚鼐 汪中
龚自珍 曾国藩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经典
张岱
中国
袁宏道
主体
国策
经典
文学
作品 散文
李贽
散文
侯方域
秦汉
黄宗羲
王守仁
庄子战
吴澄
内容摘要
“中国文学经典”套书分《古代诗词卷》、《古代散文卷》、《古代小说戏曲卷》三种,对中国传统优秀、 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分门别类,汇编成册。每种教材按时间前后顺序编排,内容既有此阶段文学概貌概述,又有 作品题解和注释,亮点在于以作品为点,带出文学史经脉,在突出作品精读精解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形成一定的 文学发展史观。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文学经典·古代散文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比《古文观止》更符合我个人口味的一个选集。
有待慢慢诵读品味。
读散文卷明显不如小说卷精细,因为只熟悉唐宋八大家和几位比较有名。

古文观止申怡讲解

古文观止申怡讲解

古文观止申怡讲解
摘要:
一、古文观止简介
- 《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散文选本
- 选编了先秦至明代的散文名篇,共计222篇
- 书名“古文观止”意味着“古文之精华”,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二、申怡讲解《古文观止》
- 申怡,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对《古文观止》有深入研究
- 申怡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 申怡通过《古文观止》的讲解,帮助学生提升古文水平,了解中华文化
三、申怡讲解的特色
- 结合历史背景,生动讲解文章内涵
- 深入剖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 以故事形式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古文观止》的意义
- 提升古文素养,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储备
- 提高写作水平,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正文:
《古文观止》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散文选本,汇编了从先秦至明代的散文名
篇,共计222篇。

这些文章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章风格,堪称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

书名“古文观止”意味着“古文之精华”,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申怡对《古文观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讲解得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申怡的讲解结合历史背景,生动讲解文章内涵,深入剖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此外,申怡以故事形式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文。

学习《古文观止》不仅有助于提升古文素养,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储备。

同时,通过学习《古文观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 “工具”和“美文”
散文的真实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 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 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 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 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 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二)文体概念的发展
2. 魏晋唐宋:“散文”相对“骈文”讲,也是广义的,指那些单行散句, 不拘对偶、声律的语文体,即唐宋以后所称的“古文”; 3. 明清:与诗歌、骈文、小说、戏曲及实用文相对;已经具备了现代 “散文”的概念。
1. 先秦两汉:“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义的,泛指一切无韵的文字;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一)词语概念的发展
1. 若乃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繁采扬华,万色隐鲜。 (西晋木华《海赋》)
2.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 。(《文心雕龙·明诗》)
3. 此经梵书,并是偈颂。先之译者,多作 散文。( 唐代宗李豫《大乘密严经 序》)
4. 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散文是老年,小说是中年,诗歌是青少年。
散文试人真诚,小说试人才智,诗歌试人激情。 散文真善美,小说善真美,诗歌美善真。 (《散文梦》)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人生华妙,世象纷披,缪斯女神用诗展示锦心绣口,咏叹讽颂; 用小说铺叙悲欢奇,衣冠优孟,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诸种 身眼手法,别具风韵,各有千秋。而远精微,无所不窥,无所不 亲的,却是散文这一族。 散文显示宇宙广袤悠邈,造物神秘,人工的瑰丽,空间无边无际, 时间无始无终无穷。散文也反映心灵世界辽阔深邃,可以注视当 今,回眸过往,放眼未来。可以抒狂想,叙欣悦,寄幽情。歌之, 颂之,责之,笞之,哀之,哭之,手之舞之,足之蹈鸟共笑啼。 (《妙哉散文》)
(三)散文与诗歌、小说、戏曲有什么区别呢?
散文像一阵风掠过心田;小说像一场透雨;诗歌像电闪雷鸣。还可以再 打比方: 散文是夜曲,小说是交响曲,诗歌是交响序曲。 散文是散步,小说是说话,诗歌是说梦。 散文是记挂,小说是记述,诗歌是畅想。 散文是生老病死生离死别,小说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诗歌类乎性 冲动。 散文:哀命运之多艰,小说:苦难的历程,诗歌:疯狂的季节。
(三)将古代文体纳入现代分类之中
1、记叙性散文:(1)记人类,传记、行状、碑志、杂记,(2)叙事类,史 书历史散文、一般叙事散文,(3)写景类,纯记游者、借景述理者;(4)状 物类,客观介绍者、借物抒情者和托物明理者;2、说理性散文:论、说、辩、 原、解、释等;3、实用性散文:(1)公文,诏令、奏议等(2)日常实用文, 书信、赠序、序跋、哀祭 。
1、散文被“歧视”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评论起文学类别 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 “敬陪末”之感。……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乎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 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 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3、散文的内涵和作用 都比诗歌、小说和戏曲丰富而且重要
一个民族的散文发展史差不多就是一部民族的思惟 方式史,一部民族的文化性格史和审美性格史。 人类表达思想最有力、最广泛的工具,就文学体裁来 说,散文也是包容最广,而且变化最大的一种。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二) 学习古代散文两个“困惑”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四) 如何学习古代散文
1、切实把握古代散文的概念、特点、演变
2、牢牢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具体方法 我的研究方法很笨,常是拿来作品反复诵读、揣摩、体味, 然后作注作译作评。虽不如退之“沈浸醲郁,含英咀华”之 精,却也深知元亮“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乐。 〖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二、中国古代散文的概念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三) 古代散文“难”
“艺术莫难于古文”
苟无其材,虽务学不可强而能也;苟无其学,虽有材不能 骤而达也;有其材,有其学,而非其人,犹不能以有立焉。 古文之传,与诗赋异道:魏晋以后奸佥污邪之人,而诗赋 为众所称者有矣,以彼瞑瞒于声色之中,而曲得其情状,亦所 谓诚而形者也,故言之工而为流俗所不弃。若古文则本经术而 依于事物之理,非中有所得不可以为伪,故自刘歆承父之学, 议礼稽经而外,未闻奸佥污邪之人,而古文为世所传述者。
无韵律、格律;不虚构人物、情节。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三、中国古代散文的类型
(一)基本上采用姚曾文体分类方法和名称
著述门(论著、词赋、序跋)、告语门(诏令、奏议、书牍、哀祭)、 记载门(传志、叙记、典志、杂记)
(二)基本上采用现代概念,不把古代文体硬行纳入
1、按文本:散体散文、骈体散文、赋体散文、笔记体散文、语录体散文; 2、按传播对象:泛传散文和特传散文两大类:(1)泛传文:议论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杂文、寓言;(2)特传文:上传,上书、疏、 表、议、封事、对等;下传,诏令、敕、教、檄等;平传,书信、赠序、墓 碑;反传,箴铭中之自警者;传神灵,吊文、哀、诔等。
中国古代散文



主 讲?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 概说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散文
(一) 学习古代散文很重要
1、古代散文是学习古代文学的起点
治古代文学应从治古文入手!
2、古代散文是学习古代文学的主体
唐代而言:散文的数量是诗歌和小说的2/3。唐诗(清曹寅、彭定求等奉 敕编纂《全唐诗》900卷、日本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全唐诗逸》3卷、 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2卷,孙望《全唐诗补逸》20 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陈尚君《全唐诗补编》60卷)有3200家共 1006卷、53200首诗、600万字,唐代小说(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125卷、 2114篇、214.6万字,而唐代散文(周绍良《全唐文新编》)有5073家、1000 卷、34742篇、2002万字。如果论质量和成就,韩柳散文不亚于李杜诗歌,晚 唐小品文不亚于唐传奇。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