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练习参考答案(语音)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及答案(最新整理)

9、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12、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1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4、人谁无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16、蔡溃,遂伐楚。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2、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1、緣溪行,忘路之远近。 32、心忧炭贱愿天寒。 3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 3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二、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然后将其词义引申的层次用图表示出来。 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简答: 1、什么是词本义和引申义。 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四、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文选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 2、指出文选中活用的词并指出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出其关系。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归纳出所问的词的意义,分析该意义属于古义还是今义,然后分析出相应的今义或者古义, 在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差异。这类题目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句子中的意义往往是该 词的古义,而该词的今义往往是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很少有不同)。因而做该题型的技巧是: 从句中归纳出该词的意义,这个意义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古义,然后对比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 意义,总结出二者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什幺方面。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古代汉语下 考题+答案(有删减)

第三章音韵三、填空题(在各题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内容)565.传统音韵学有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三大部门,现代又新增了一个北音学部门。
566.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
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上古韵文和谐声偏旁。
567.中古音是指六朝至唐宋时代的语音。
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切韵》一系韵书。
568.汉末、魏晋至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分别是音韵学的萌芽期、创立期、发展期和全盛期。
569.明朝陈第明确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理论。
570.最早创立字母的是唐末一个名叫守温的和尚,他创立的字母是30 个。
571.“五音”是根据发音部位来分的;清浊是根据发音方法来分的。
572.“五音”指的是唇、舌、齿、牙、喉五类音。
574.对比现代新名称,重唇音即双唇音、齿头音即舌尖前音。
575.传统三十六字母中,喉音包括现代所谓零声母、舌根音和半元音三类音。
577.中古语音是指魏、晋六朝到唐宋时期的语音,它以隋朝陆法言《切韵》音系为代表。
578.研究中古语音的主要材料有韵书、韵图两类著作和一些系统性的反切材料。
580.今存完整的《切韵》系韵书,最重要的是宋代的《广韵》。
583.《广韵》的韵目按四声区别计有206 个,以平声赅上去入则有61 个韵部。
584.《广韵》音系,入声韵只和阳声韵相配,而不和阴声韵相配。
585.《广韵》各韵目中每一个圆圈下第一字附有反切,代表一个小韵,即一组同音字。
586.根据同用和独用的规定,刘渊等人把《广韵》合并为106韵,即平水韵,又叫诗韵。
587.平水韵有106个韵目,若不计声调,则为 31 个韵部。
588.首先用16 个韵摄来概括归纳《广韵》韵部系统的是韵图《四声等子》。
589.《广韵》的精华是它的反切,清代陈沣首创反切系联法来研究中古音。
593.“阴阳对转”首先由戴震发现,继而由孔广森正式提出,后来,章太炎又发展了它。
594.近古音是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纪传体,司马迁,八书、世家。
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2.32.303.发音部位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1.战国末期,吕不韦,纪,论,览,八览,吕览2.32.303.发音部位二.选择题ADCBBCADDA三.概念题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4.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鼻辅音[-m]、[-n]、[-ŋ]收尾的,叫“阳声韵”;2.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4.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
唐人称“义疏”为 “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
5.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声韵”。
2.叠韵: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3.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古汉语语音练习题

《古代汉语》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一、填空(每空1分,10分,考察语音和注解的基本知识)二、选择(每个1分,共20分,涉及面广,语音、古注、诗律、修辞、特殊读音)三、语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许行》《非攻》《国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四、简答题(中古声母、上古声母的重要结论,20分)五、诗词格律(18分,平仄格式、对仗、拗救)六、古注阅读理解(18分,熟悉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七、对对子(每个2分,共4分)古汉语语音练习题【练习一】一、填空题2、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魏人李登的《声类》。
3、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
4、《广韵》成书后,宋代又有两部韵书,一部叫《集韵》,另一部叫《礼部韵略》。
5、唐末守温和尚参照梵文,创制了能代表当时汉语声母系统的30 字母。
6、中古入声韵有-p 、-d 、-k 三种塞音韵尾,它们分别与阳声韵同部位的鼻音韵尾搭配,从而四声相承。
7、《广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依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共五卷。
其中平声卷15 韵,上声卷15 韵,去声卷60韵,入声卷34韵,共206韵。
8、《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
其中“广”的意思是“增广”。
910部。
11、在《广韵》平声字的反切中,被切字的阴平或阳平,取决于反切上字,切上字是阴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阴平;切上字是阳平的,切出来的字是阳平。
二、判断题12、《广韵》中同一小韵(纽)的字都为同音字。
(对)13、音韵学上所说的韵就是韵母。
(错)14、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对戏曲用韵情况研究的结果。
(对)15、上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
(对)16、《广韵》按韵分卷,上平声下平声就是后来的阴平和阳平。
(错)三、选择题17、关于韵的概念中最大的概念是( A )A韵摄B韵部C韵类D韵目18、在“东德红切”这一切语中“东”和“德”的关系是(A )A双声B叠韵C双声叠韵D非双声叠韵19、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声的联绵词是( C )A狼狈B婵娟C参差D玻璃20、《中原音韵》中的韵部数是( B )A29 B19 C106 D20621、普通话中调类为去声的调值为( D )A55 B35 C214 D51四、名词解释题22、王力古韵三十部音韵学家在上古韵部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王力先生总结上古韵部为30个,分别为…….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具有很大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诗经》,也适用于同时代其他诗歌韵文。
古代汉语教程(下)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编)2005年8月30日修订目录一、具书..............................(1)二、词汇.............................(5)三、文字.............................(14)四、语法.............................(19)五、修辞.............................(29)六、音韵.............................(31)七、古书注解.........................(34)八、古书的句读.......................(36)九、诗词格律.........................(44)十、参考答案.........................(56)工具书[练习一]一、古汉语工具书一般可分为字书、辞书、韵书、目录书、类书、图录谱表和其他几类。
其中: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_____编著的《________》,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____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______篇,共_____卷,分为_____部首,共收______单字;重文字______个。
2.《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_______的《_____________》:4.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______著的《________》,而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宋陈彭年、邱雍等编的《_____》,它的全名叫《__________》,大致反映了____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5.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_________》,其后,较为完善的有《___________》;6.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_________》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目次;7.《____________》是叶圣陶编的关于索引类的工具书8.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魏文帝时命令王象、刘邵编纂的《_________》,其后影响较大的有隋末唐初虞世南编辑的《________》,唐欧阳询等编的《____ ___》,唐______编的《初学记》、唐白居易编辑,宋孔传续辑的《_____ __》,宋李昉等编的《_____ ___》、宋王钦若、杨亿等编的《___ ___》,明朝解缙等编写的《__ _____》;9.“三通”指的是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____ __》、元马端临的《文献_______》,遇到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可资查询,后人又陆续加以编纂,合称为“___ _____”;10.政书会要之类影响较大的有《春秋会要》、《西汉会要》和《_______》等。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476599a0116c175f0e48b7.png)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此答案來自網上。
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
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練習一(P123)一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
“行窳”的“行”讀xíng。
三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1.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
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
(《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
常“自非”連用。
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古代汉语 王力版 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王力版习题及答案绪论:1.古代汉语课程是什么性质的课程?古代汉语是文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培养古书阅读能力的工具课。
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如何分期?一般将"五四"以前的汉语成为"古代汉语",以后的称为"现代汉语"。
但是吕叔湘在80年代又提出应该把"五"四以前的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时期,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3.何为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大支流?文言和古白话。
4.什么是文言?什么是古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
古白话是后期的另一种书面语言系统,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
文字(上):5.为什么说结绳、契刻、八卦等不是文字?文字与图画有什么本质区别?结绳、契刻、八卦等都是帮助和提示人们记忆的工具,而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都不是文字,和文字的产生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图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理解取决于具体环境。
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时,才可以成为文字:(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
(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词序。
(3)有些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
6.汉字与汉语是什么关系?汉字是辅助交际工具,它使汉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什么是字体?它与字的结构方式是同一概念吗?字体是指整个文字系统的书写样式。
它与字的结构方式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稳固的,但字体却可以变化。
8.汉字字体演变总的趋势如何?字体要求便于书写和识别,所以汉字字体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复到简洁的。
演变是缓慢的、渐进的,新字体出现,旧字体被淘汰,中间有一个交替的过程。
9.举例说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一)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做练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一组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刎颈之交、刎刭之交、很刚的声音 B. 刎颈之交、刎刭之交、很大很苍劲的声音 C. 完璧归赵、冠冕堂皇、可能要拼命了 D. 完璧归赵、冠冕堂皇、不能再燕了呢参考答案:C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A选项中的“很刚的声音”应该是“雄厚的声音”,B选项中有两个错误,一是“很苍劲”应该改为“很雄厚”,二是“刎刭之交”应该改为“刎颈之交”,D选项中的“燕”应该改为“宴”。
因此,只有C选项全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有刺客!启禀大人,大事不好,有暗头! B. 哙!你这般性急,竟将大人的头颅割下! C. 大人,还请您安寝。
国家虽穷,但还请您安心。
D. 寡人请求大人即刻出兵,剿灭这群狗贼!参考答案:A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A选项中的“暗头”应该改为“刺客”,B、C、D选项中没有错误。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这个字是: A. 拱券门洞 B. 情深意重 C. 风驰电掣 D. 豁然开朗参考答案:A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
A选项中的“拱券门洞”的“券”应该读作“quān”,而不是“juàn”。
B、C、D选项中的字音都是正确的。
4、下列句子中,有一个词的用法是错误的,它是: A. 大人,此事涉及朝廷大体,不可轻易决断。
B. 听闻大人最近得了佳儿,特来祝贺。
C. 草民现有急事相求,望大人援手。
D. 大人德高望重,此事必能圆满解决。
参考答案:C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C选项中的“草民”应该改为“臣民”,因为“草民”是旧时对普通百姓的称呼,而在古代汉语中,面对官员时应该使用谦称。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课程,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语不是指古代的官员?() A. 大人 B. 老爷 C. 郎中 D. 小人2、“桂冠”是指什么?() A. 月桂 B. 牡丹 C. 玫瑰 D. 茉莉3、“杏脸桃腮”形容的是哪个部位的美丽?() A. 眼睛 B. 嘴巴 C. 脸庞 D. 脖子二、填空题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2、《左传》是记录哪一时期历史的史书?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三、解释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金风送爽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含义:欲速则不达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四、论述题1、论述《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何不同?2、请论述汉语中的“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小人2、A. 月桂3、C. 脸庞二、填空题1、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2、《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时期。
三、解释题1、金风送爽:秋风带来凉爽的感觉。
2、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如果非出远门不可,必须告知父母确切的行踪。
四、论述题1、《关雎》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主题较为单一;而《蒹葭》除了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外,还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主题更为丰富。
2、“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域和方言的影响,导致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出现了差异。
这种现象对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难度。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正文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汉语练习答案(语音打印版)

P279五、1、鱼(语居切):被切字声调今读与反切下字不同。
是因为A、下字平声时:上字清声母,被切字读阴平;上字浊声母,被切字读阳平。
下字鱼属浊声母字,所以要改读阳平。
B、原平声分化为两调,清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浊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
2、限(胡简切):被切字声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下字不同,是因为A、上字“见”组,下字细音(齐齿呼、撮口呼),被切字改切j、q、x;上字全浊,下字上声,被切字改切去声。
B、p276(2);p278(二)3、似(详里切):被切字声母、韵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下字不同,是因为A、上字“精”组,下字洪音(开口呼、合口呼),被切字改切z、c、s;支、脂、之、微开口呼分化为数种,所以[i][][ ]可以混切(据上字声母);上字全浊,下字上声,被切字改切去声。
B、p276(2);P277(5);p278(二)4、之(止而切):被切字韵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
是因为A、古代平声不分阴阳,以后“平分阴阳”,清声母字读阴平,浊声母字读阳平,“之”属清声母字,所以要改读阳平;支、脂、之、微开口呼分化为数种,所以[i][][ ]可以混切(据上字声母)。
B、原平声分化为两调清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浊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
P277(5);p278(一)5、不(分勿切):被切字声母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是因为中古以前p275(1)6、蝶(徒协切):被切字声母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是因为A、全浊声母字分化为同部位的送气(原平声)和不送气音(原仄声),被切字与反切上字都是古全浊声母字,后来变成清声母字,但“蝶”原仄声读d、“徒”原平声读t;“蝶”又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而全浊入声归阳平,所以蝶又由入声变阳平。
B、p276(3);p278(三)“蝶”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而全浊入声归阳平。
P295四、(一)︱︱——︱——︱︱—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1)

古汉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版)一、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有哪几种?解释并举例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是什么?《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三、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是什么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 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试题库-音韵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库-音韵部分练习参考答案[练习一]一、1.隋代陆法言撰,成书于隋仁寿元年。
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
据考订,全书分一百九十三韵,按平上去入共分五卷。
《切韵》对研究汉语语音史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元代周德清著,是一部专供北曲作家作曲押韵和审音辨字用的韵书,它的音系代表了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分十九个韵部,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
此书一改过去韵书承袭《切韵》旧制的弊病,能以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而成为研究近代音系的基本材料。
3.参课本P1049。
4.等呼:等韵学术语。
宋元等韵图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呼,又据介音的有无和主要元音的洪细,把两呼各分为四等。
5.韵摄:宋元等韵学家把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韵归并成一组,不计声调,称为韵摄。
《切韵指南》把《广韵》的二百零六部归并为十六摄。
6.古代一些人在读到《诗经》等上古韵文时,感觉某些韵脚字不和谐,就凭主观读另—种音以求和谐。
这种作法,前人称为“协音”,又作“叶音”。
这是缺乏历史观点的学说。
7.即“诗韵”。
金代和宋末人根据《广韵》同用、独用原则,将《广韵》的206部合并为106部,成为元明清以来近体诗押韵的依据。
因书初刊于江北平水,故称“平水韵”。
二、微:轻唇、次浊;知:舌上、全清;从:齿头、全浊;端:舌头、全清;群:牙音、全浊;喻:喉音、次浊;来:牛舌、次浊;日:半齿、次浊;匣:喉音、全浊;邪:齿头、全浊;帮:重唇、全清;定:舌头、全浊;娘:舌上、次浊;敷:轻唇、次清。
三、参P1051四、1.平分阴阳:条件声母的清浊,清音变阴平,浊音变阳平。
2.浊上变去:全浊上声变去声3.入派三声:即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全浊声母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字归去声;清声母字归现代阴、阳上去四声。
[练习二]1.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2.章太炎的娘日二母归泥说3.曾运乾的喻三归匣、喻四归定4.黄侃的照二归精,照三归端参课本P1055二、见课本P1053三、见课本P1058四、见课本P1052五、音韵学家按照韵母中的韵尾的不同,把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带鼻音韵尾的是阳声韵,带塞音韵尾的是入声韵,韵尾是元音或不带韵尾的是阴声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79五、
1、鱼(语居切):被切字声调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
是因为a古代平声不分阴阳,以后“平分阴阳”,清声母字读阴平,浊声母字读阳平,鱼属浊声母字,所以要改读阳平。
b 原平声分化为两调清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浊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
2、限(胡简切):被切字声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下字不同,是因为
a上字“见”组,下字细音(齐齿呼、撮口呼),被切字改切j、q、x;上字全浊,下字上声,被切字改切去声。
b、p276(2);原上声中的全浊声母字变为去声。
3、似(详里切):被切字声母、韵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下字不同,是因为
a上字“精”组,下字洪音(开口呼、合口呼),被切字改切
z、c、s;支、脂、之、微开口呼分化为数种,所以[i][][ ]可以混切(据上字声母);上字全浊,下字上声,被切字改切去声。
b、p276(2);P277(5);原上声中的全浊声母字变为去声。
4、之(止而切):被切字韵母、声调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
是因为
a古代平声不分阴阳,以后“平分阴阳”,清声母字读阴平,浊声母字读阳平,“之”属清声母字,所以要改读阳平;支、
脂、之、微开口呼分化为数种,所以[i][][ ]可以混切(据上字声母)。
b原平声分化为两调清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浊声母平声字读今阴平调。
P277(5)
5、不(分勿切):被切字声母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是因为p275(1)
6、蝶(徒协切):被切字声母今读与反切上字不同,是因为a全浊声母字分化为同部位的送气(原平声)和不送气音(原仄声),被切字与反切上字都是古全浊声母字,“蝶”仄声读d、“徒”平声读t;“蝶”又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而全浊入声归阳平,所以蝶又由入声变阳平。
bp276(3);“蝶”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而全浊入声归阳平。
P295四、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
︱︱——︱——︱︱—
———︱︱︱︱︱——
韵脚:“声、情、平、清”对仗“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标准格式
︱︱——︱︱———︱︱︱——
——︱︱——︱︱︱——︱︱—
韵脚“回、衰、来”,对仗(无)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
“听松”二字出格。
韵脚“寒、弹”,对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标准格式
︱︱——︱——︱︱—
———︱︱︱︱︱——
︱︱——︱——︱︱—
———︱︱︱︱︱——
韵脚“乡、霜、墙、塘”,对仗“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P330五
知(端母支部)、智(端母支部)
古音相同,因为声母韵部相同
由(喻四母幽部)、犹(喻四母幽部)
古音相同,因为声母韵部相同
那(泥母歌部)、奈(泥母月部)
古音相近,因为声母相同韵部相近(韵部歌月对转)红(匣母东部)、工(见母东部)
古音相近,因为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声母旁纽双声)亶(端母元部)、但(定母元部)
古音相近,因为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声母旁纽双声)
等(端母蒸部)待(定母之部)
古音相近,因为韵部相近声母相近(声母旁纽双声、韵部之蒸对转)
分(帮母文部)、半(帮母元部)
古音相近,因为声母相同韵部相近(韵部文元旁转)见(见母元部)、现(匣母元部)
古音相近,因为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声母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相同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