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_针对训练)教学文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光的传播知识,但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2.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光现象的奥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平面镜、凸透镜、光屏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规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验,呈现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对光现象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原理、光纤通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以上是针对《光现象》这一章的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教材分析《光现象》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_针对训练)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区分三种光现象与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2、知道如何探究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与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3、理解折射规律。
4、熟练运用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
复习重点: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的运用。
复习过程: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③现象:a b c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目标检测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①②③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且都遵循规律。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不发光的物体。
目标检测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120o时,入射角为。
2、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
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
2、成像原理:3、实像和虚像: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4、平面镜的运用:和。
5、球面镜:(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
《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2、知道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并会用他们分析问题。
3、理解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实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4、知道光的色散,不可见光,物体颜色之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考点;通过实验,加强对规律,定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习过程:一、夯实基础,实验重现。
A、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本身的物体叫光源。
如。
(二)、光的直线传播1.【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提示)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或水瓶中的水。
观察现象。
规律:光在、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举两个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的形成、、3.【实验二】小孔成像: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提示】点燃蜡烛,从观察口观察像。
调节光屏的位置,注意像的变化。
原理:光的。
小孔成像的性质:成(“实”或“虚”)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或“无”)关。
(三)光速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即c=___________.2、其次是C空气C水C玻璃(填“>”或“<”)。
(四)光线1. 用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 光线是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而画的,只是一个物理模型,实际上(“存在”或“不存在”)。
B、光的反射(B1)光的反射1. 定义: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时,在界面处被反射回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 五个名词:(见右图)【实验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示】(a)怎样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怎样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3)反射光角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 法线相当于的角平分线。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光现象》的总复习,内容涉及教材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现象”全章,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学演示仪、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用光学器材、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光学演示仪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平面镜反射实验进行演示。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凸透镜、三棱镜等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2)针对所学内容,设计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解答布置课后作业,对作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与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 光学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
(2)画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如:水中筷子变弯、阳光透过树叶产生的光斑等。
(2)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光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光现象》总复习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将凸透镜、凹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等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给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图。
(3)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下列情况中,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b. 凹透镜,物距小于二倍焦距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竞赛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难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器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相关实验器材、自制磁性硬纸板、自制探照灯等。
学习课时:1课时一、课前预习:二、课前展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
2、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m。
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4、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_______度时,反射角变为400。
5、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
6、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往(填“上”或“下”)叉,这是因为光从到发生了折射;某人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时,看到的树要比实际的位置(填“高”或“低”),这是因为光从到发生了折射。
7、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3.了解光的成像规律和光学仪器的原理4.了解光的色彩特性和颜色加法、颜色减法原理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能量转化过程6.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光现象的发生和应用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通过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两种方式传播。
1.1 直线传播光通过空气或真空时,遵循直线传播原则,光线在垂直入射和反射面上的反射角相等。
1.2 波动传播当光通过介质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光在入射介质与折射介质边界上发生的方向改变现象,遵循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 光的反射现象光在被平滑反射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 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通过介质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4. 光的色散现象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波速度不同,导致发生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不同颜色的光波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
5. 光的成像规律5.1 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线垂直入射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呈同一夹角,成像与物体位置关于镜面对称。
5.2 球面镜成像规律球面镜成像原理:凸透镜使入射平行光线汇聚于焦点,凹透镜使入射平行光线发散。
6. 光学仪器的原理6.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组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仪器。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包括物镜、目镜、镜筒等部分,能够放大物体图像。
6.2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对远处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仪器。
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包括目镜、物镜、准直镜等部分,能够放大远处物体的图像。
7. 光的色彩特性光的色彩是由不同频率的光波组成的混合光导致的。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色:红色、绿色和蓝色。
通过不同频率的光波叠加,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可能会发生改变。
例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这个值。
但当光从真空中射入到介质(如水、玻璃)中时,其传播速度会减小。
2.光的反射光在与物体表面碰撞后改变方向的现象称为反射。
光线与物体表面碰撞时,遵循以下规律: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遵循斯涅尔定律: -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光的颜色与波长光的颜色与其波长有关。
不同波长的光对人眼产生不同的感觉,形成不同的颜色。
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波长范围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为380 nm到780 nm。
二、实践探究1.实验内容: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光屏。
•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在光源和光屏之间,使得光线射向平面镜。
(2)观察光屏上的光斑,调整平面镜的角度,注意观察光斑的移动。
(3)记录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考。
2.参考思考题(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光斑的移动吗?移动了多少?(2)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3)这一实验中涉及到了哪些光现象?三、知识拓展1.光的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光的折射率不同。
光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介质的密度越大,光的折射率越大。
2.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一定角度时,光将完全发生反射,不进入光疏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3.彩虹的形成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雨滴等悬浮在空气中的水珠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自然光谱现象。
太阳光经水滴折射、反射、折射等多次作用后,色散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最终形成彩虹。
复习《光现象》导学案
高效课堂“12345”教学案 课题 复习《光现象》导学案 课时 1 主备人 张武庆 时间 1高效课堂 “12345” “1”—“确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
“2”—落实“两个基本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精细“三个过程”(课前酝课、课中导学、课后反思)。
“4”—研究“四个维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活动方法、学科思想)。
“5”—做好“五个环节”(知识复习——例题导学——基础训练——能力创新——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 1.知道光的三大现及象规律(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2.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会解释一些光现象3.了解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4.识记光在真空的速度大小;教学重点 光的三大现象及规律、 解释一些光现象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一、知识网络二、知识梳理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和其光 现 象光的直线传播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现象: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月食的成因等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列纵队、井底观天等 光速: 颜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他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虚像,且像距等于物距反射元件: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球面镜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规律 看不见的光光的散射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易被散射 不可见光红外线 定义: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的特征 热作用强 穿透云雾能力强 可用作遥控 紫外线紫外线的特征 化学作用强\荧光作用强\生理作用适当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定义: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10.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专题讲解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400图34、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docx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重点】光学三大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学习过程】『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规律: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沿直线传申①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带的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②应用及现象:a^ ;c、;d、光斑、三点一线等。
恭b CEZ3W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__________________ m/s=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o4、把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1光年,光年是的单位,用来描述夭体星球间距离的单位。
『针对训练』1、下面物体中:①萤火虫、②钻石、③烛焰、④太阳、⑤月亮、⑥篝火、⑦电影荧幕、⑧耀眼的玻璃幕墙、⑨播放中的电视剧屏幕、⑩发光的电灯;是光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纵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影子。
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形孔上,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AB. OC. OD. V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晚上,小明沿马路边经过一盏路灯,路灯下小明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6、下面现象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水中捞月,徒劳无功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7、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500s,则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km。
『考点2』光的反射1、 定义: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 射。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原理,如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光屏、图示等。
2. 学具:学生用光现象实验盒、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教学细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教学细节:通过图示和实验,形象直观地讲解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细节: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2. 光的反射3. 平面镜成像4. 凸透镜成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2)简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计算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2. 答案:(1)光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交点即为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1/u,结合实际情况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知识点。
课后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光现象,探索光的奥秘,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4章第14节内容,具体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光学仪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并能解释彩虹等现象。
3. 掌握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光学仪器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学仪器模型。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问题:“光是如何发生反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反射角等概念。
(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介绍折射角、入射角、临界角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解释彩虹等现象。
(4)讲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如凸透镜、凹透镜、望远镜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学生观察光学仪器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4. 光学仪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雨后的彩虹、近视眼镜的原理。
(2)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
2. 答案:(1)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光的反射;雨后的彩虹:光的色散;近视眼镜:凹透镜原理。
(2)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掌握较好,但对光学仪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
光现象导学案(知识点+练习)
在光的世界里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能力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
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四、知识梳理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对光的作用第一课时一、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 (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教材第4.1节,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光的反射:教材第4.2节,包括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3. 光的折射:教材第4.3节,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4. 光的色散:教材第4.4节,涉及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学会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2. 光的传播:a.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b. 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c. 学生随堂练习:画光线路径图,分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3. 光的反射:a. 讲解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b. 演示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4. 光的折射:a.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b. 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运用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5. 光的色散:a. 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b. 演示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分解现象。
c. 学生随堂练习:分析彩虹的形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修改)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3.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有关的生活现象。
4.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色散。
5.了解两种看不见的光极其效应。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解释相关现象三、知识梳理(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认真完成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自身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月亮______光源。
光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
2.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_______和_______的带箭头的直线。
它是建立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4.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____,即c =_______m/s=________km/s。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_______。
5.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_______,如日食、月食、手影等。
6.小孔成像:像的特点:_____、大小可变的_______;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
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等。
请画出发光体AB的像A′B′[点拨] 1.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____。
它不是_____单位,而是_____的单位。
1光年=____ m。
2.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________回来的现象。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光现象》这一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特点;透镜的种类、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光谱与光的色彩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传播、反射、折射等,能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光学元件的成像特点,能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3. 培养学生对光的色彩现象的认识,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色散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平面镜、透镜的成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色散实验器材。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面倒影、透镜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等概念。
反射: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介绍反射定律。
折射:讲解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成像:分析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凸透镜为例,讲解实像、虚像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谱。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基本性质传播、反射、折射、色散2. 光学元件成像特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透镜3. 光谱与色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说明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描述光的色散现象。
2. 答案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正立、放大。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区分三种光现象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2、知道如何探究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3、理解折射规律。
4、熟练运用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
复习重点: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的运用。
复习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分为。
2、光的传播
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光线所用到的物
理研究方法是。
③现象:a b c
3、光的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目标检测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
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①
②
③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且都遵循规律。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不发光的物体。
目标检测
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20o时,入射角为。
2、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
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
②
③
④。
2、成像原理:
3、实像和虚像:
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的运用:和。
5、球面镜:
(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
应用:、。
(2)凸面镜: 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
用. 成像原理。
应用:。
目标检测
1、小丽身高1.5 m站在高1m的穿衣镜前2 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m,她在镜中的
像高___m,当他以0.4m/s的速度靠近镜子1.2m后,人与像的距离为____m,她靠近时相对于镜中的像的速度为_____m/s。
四、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_____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随入射角的减小而______;
5)当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
6)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当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 o时,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20o时,入射角为。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蓝;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__________,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
3、小丽身高1.5 m站在高1m的穿衣镜前2 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m,她在镜中的像高___m,当他以0.4m/s的速度靠近镜子1.2m后,人与像的距离为____m,她靠近时相对于镜中的像的速度为_____m/s
4、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
5、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
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 3m
B. 4m
C. 5m
D. 6m
7、作图
(1)如下图(a),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作出下图(b)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下图(c)所示,一束光与水面夹45°从水中射向空气中。
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图a 图b
图c
【课后练习】
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装置。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纸板ENF 放在
平面镜上。
(2)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
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
∠r总是等于等于∠i,说明。
(3)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选填“能”或“不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说明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第一次200700
第二次300600
第三次500400
9、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___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 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_________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_ (选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 _________ 像(填“虚”或“实”);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_________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放置向蜡烛A方向倾斜了,那么实验 _________ 成功?(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
10、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十二生肖》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能正确讲述十二生肖的
名称。
2.通过游戏的方式正确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尝试仿编儿歌。
3.乐意参与儿歌的表演,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2.课件《十二生肖》,小羊胸饰。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瞧瞧我变成谁了?因为老师是属羊的,所以戴上了小羊的胸饰,那你们是属什么的?
2.教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属什么吗?你还知道哪些生肖?
3.教师:以十二生肖代表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习俗。
每年以一种小动物作为代表,一共有十二种动物,称为十二生肖。
二、幼儿看图,学习儿歌。
1.教师:瞧!十二生肖来了,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哪些动物?
2.引导幼儿通过课件学习儿歌。
三、进行游戏,了解顺序。
1.教师:十二生肖排起了长队,请你给它们连连线。
2.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教师拿走一个动物,然后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哪个动物藏起来了,是第几个动物。
四、教师启发,仿编儿歌。
1.教师:十二生肖喜欢锻炼身体,而且它们还会排着队做运动呢?想一想它们还可以做什么运动?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画出简单的运动项目。
3.鼓励幼儿看图朗诵自己编的儿歌。
五、随乐律动,结束活动。
教师:十二生肖喜欢锻炼身体,小朋友,你们喜欢锻炼身体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韵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