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政执法案例解读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3313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d.png)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案例一:
某市卫生行政执法部门接到举报,称该市某餐馆存在卫生问题。
执法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餐馆卫生状况较差,存在食品存放不当、厨房清洁不及时、食品加工操作不符规定等问题。
根据相关法规,执法人员依法对餐馆进行了立案审查,并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餐馆限期整改,严格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案例二:
某市卫生行政执法部门接到举报,称某医疗美容机构存在非法注射美容药物的行为。
执法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该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低价提供非法注射美容药物服务,并未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对工具进行处理。
执法人员立即对该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并查获了大量非法使用的美容药物和未经消毒的工具。
随后,执法部门依法对该机构进行了取证、立案审查,并当场关闭该机构,吊销营业执照。
案例三:
某市卫生行政执法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医疗机构存在诊疗纠纷问题。
举报人称,他在该医疗机构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了并发症,但医疗机构未给予合理的治疗和赔偿,拒不履行其责任。
执法部门展开调查,核实了举报人的诉求。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医疗机构存在患者隐私泄露、医疗事故未及时报告等问题。
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医疗机构进行了立案审查,并要求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赔偿患者相关损失,并对医疗机构进行整改。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在接到相关举报后,坚决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立案审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的过程。
通过执法行动,保障了公众卫生安全,及时纠正了违法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ae1eb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7.png)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者健康和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现将一些典型的职业卫生行政执法案例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未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案案例概述: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未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导致劳动者健康受到危害。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未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执法部门依法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符合法定要求案案例概述:某企业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未能提供完整的申报材料,申报内容存在虚假、遗漏等问题。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执法部门依法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并要求企业重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确保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未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案案例概述: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未按规定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未向劳动者告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必须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执法部门依法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并要求企业向劳动者如实告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保障劳动者知情权。
四、未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案案例概述: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未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导致劳动者健康受到危害。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必须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执法部门依法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并要求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劳动者得到充分的保护。
昆医: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分析
![昆医: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1967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2.png)
昆医: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分析昆医: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卫生领域,行政处罚和卫生执法是保障卫生安全的措施之一。
本文将以昆医为例,对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昆医是一家位于昆明市的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特色专科医疗服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昆医因卫生违规行为频发而备受关注。
针对昆医的卫生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行政处罚措施,并进行了卫生执法。
首先,昆医因卫生违规行为被处罚。
据相关部门调查,昆医存在以下卫生违规问题:卫生设施设置不合理,卫生管理不到位,医疗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等。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也严重损害了昆医的信誉。
因此,相关部门决定对昆医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法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
首先,他们对昆医的卫生设施进行了彻底检查和整改。
所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设施都被要求进行改造或拆除。
其次,昆医被责令停业整顿,直到其卫生问题全部解决。
而且,昆医还被处以相应的罚款,并将记录在卫生执法系统中,以便日后的监管。
而卫生执法在昆医的案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卫生执法人员对昆医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追责。
他们首先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视频监控记录、卫生检查报告和患者投诉内容。
然后,他们与昆医的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讯问,并对其卫生违规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
最终,卫生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昆医采取了上述的行政处罚措施。
通过对昆医行政处罚及卫生执法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政处罚和卫生执法在维护卫生安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也可以推动医疗机构改进卫生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然而,在实施行政处罚和卫生执法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执法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问题。
其次,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明确具体,以便行政处罚和卫生执法的执行更加科学和公正。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评析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db16985fbfc77da269b190.png)
四、行政许可的一般原理和法律规定在卫生 执法领域的运用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行为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对法律禁止的解除 3、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通常以证照的形式表
张某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某市卫生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行政处罚合法的条件
2.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首先,违法主体认定明确、责任清晰。 案例:某医院与甲公司签署协议,将其所属泌尿科等科 室作为“共同管理学科”,甲公司授权其董事长王某负责 处理合作事宜,王某又注册乙公司。由甲公司授权乙公司 代理执行合作协议,实际从事诊疗活动。过程中有多个违 法行为。 认定:医院构成出借、出租诊疗科室;甲公司构成无证 开展诊疗活动并对乙公司的其他违法活动承担责任。
这其中有几个违法行为。
案例:2006年10月,是卫生局根据举报对某医院进行了 立案查处,查明医院有以下违法事实:(1)使用3名非卫 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2)超出执业范围开展诊疗 活动、且对患者造成损害;(3)污水未经消毒处理直接 排放。分别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该局对违法医院给予了警告、罚款1.8万元人 民币,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 为的处罚。
案情:某医疗机构聘用无证人员,在对病人施治过程中,不按技 术规程操作,发生医疗事故致人死亡。
此案中,就有三种法律责任: 第一,医疗机构聘用非技术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处以5000元以 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证可证》。第二, 医疗机构对死者的民事赔偿责任。第三,施治人员的刑事法律责任。
处理原则:重责吸收轻责;分别追究
卫生监督执法案例分析
![卫生监督执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11fef304a1b0717ed5dd0e.png)
某市某卫生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案【案情简介】2013年11月4日,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员对某卫生院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1、该院口腔科使用黑色塑料垃圾袋存放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且与使用过的针头等利器混放在一起(已拍照);2、预防接种门诊部操作台旁使用白色塑料袋存放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共计两袋(已拍照);3、化验室墙角处存放有四瓶超过保质期限的XXX牌84消毒液(生产单位:某消毒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20808,有效期至:20130807)。
操作台上利器盒内套有白色塑料袋,袋内存放有使用过的针头等利器(已拍照)。
以上行为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依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卫生监督员制作了立案报告,经报领导批准,于11月5日正式立案,同时确定两名监督员为承办人,进行查处。
承办人为了进一步确认当事人的违法事实,于2013年11月15日对该院分管公共卫生的柯某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询问笔录,询问中,柯某承认了该院未分类且未使用专用包装物存放医疗废物的违法事实,但对是否使用过期消毒剂一事含糊其辞,并未直接承认。
案件承办人员与监督检查人员对于当事人违法事实认定所适用的条款发生了争议。
监督检查人员认为当事人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款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案件承办人员则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只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款第一款的规定。
针对这一争议,2013年11月30日,市卫生监督局稽查科组织了案件合议。
合议人员认为该案中当事人未分类且未使用专用包装物存放医疗废物的违法事实清楚,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给予行政处罚,但使用过期消毒剂的违法事实不能准确认定,不应处罚。
经合议,最后认定该卫生院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款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我市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的规定对该卫生院作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罚款2000元整的行政处罚,卫生监督员分别于2013年12月16日和2013年12月20日向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于2013年12月20日履行了处罚决定。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f724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7.png)
职业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职业卫生问题的监督执法力度,以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职业卫生行政执法的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执法过程和效果。
案例一:某电子厂职业病防护不到位
某电子厂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毒化学品,但却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
措施。
执法人员在对该厂进行检查时,发现工人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环境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此,执法人员责令厂方立即停止使用有毒化学品,整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并对厂方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施工噪音超标
某建筑工地在夜间施工,致使周边居民长时间受到噪音干扰,影响了居民的正
常生活。
执法人员接到居民投诉后,立即前往现场检查,并发现工地施工噪音超过了规定标准。
执法人员要求工地立即停止施工,整改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不超标。
同时,对工地进行了罚款处罚,以警示其他施工单位。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废水排放超标
某化工企业长期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致使河水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了周
边居民的生活和环境。
执法人员接到居民举报后,立即对该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废水排放超标且未经处理。
执法人员责令企业立即停止废水排放,整改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处理达标。
同时,对企业进行了严厉的罚款处理,以惩戒其违法行为。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卫生行政执法是保障职工健康权益的重要
手段,执法部门在工作中要严格执法,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促使企业落实职业卫生保护措施,最终实现职工健康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广大企业和职工能够重视职业卫生问题,共同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
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范文(3篇)
![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7387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9.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卫生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质量参差不齐、非法行医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秩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卫生法律监督工作。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卫生法律监督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卫生法律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二、案例概述2018年6月,某市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私营诊所存在非法行医行为。
接到举报后,该市卫生监督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涉嫌非法行医的私营诊所进行现场调查。
经调查,该私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所负责人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诊所内设有注射室、治疗室,提供注射、输液、拔罐等医疗服务。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大量药品、医疗器械,其中部分药品过期,医疗器械未按规定进行消毒。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诊疗活动。
本案中,该私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所负责人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2. 法律依据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处理结果分析针对本案,卫生监督部门依法对涉嫌非法行医的私营诊所进行了行政处罚,包括:(1)责令立即停止非法行医活动;(2)没收诊所内查获的药品、医疗器械;(3)对诊所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罚款;(4)对诊所内查获的过期药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0c25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0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员工众多,每日接待大量顾客。
然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该企业卫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餐具清洗消毒不规范、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员工个人卫生意识淡薄等。
这些问题导致顾客投诉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利益。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二、案例事实1. 餐具清洗消毒不规范:经调查,该企业餐具清洗消毒设施不完善,员工操作不规范,部分餐具未达到消毒标准,存在卫生隐患。
2. 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调查发现,该企业食品储存间温度、湿度不符合规定,部分食品已过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3. 员工个人卫生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佩戴帽子和口罩,手部卫生状况不佳,对顾客就餐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三、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卫生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保证公共场所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四、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该企业餐具清洗消毒不规范、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员工个人卫生意识淡薄等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
2. 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五条,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对该企业作出如下处罚:(1)责令立即改正餐具清洗消毒、食品储存等方面的违法行为;(2)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3)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3. 教育意义:此案例警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五、启示与建议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
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及讨论
![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90d6e65a98271fe910ef910.png)
2、本案中黄岛区卫生局答复依据《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第六十一条提出的不予受理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的答复是否恰当。 关键时间点:
– – – – 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擅自变更执业地址违法执业时间:2010年8月-12月4日; 变更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10年12月5日至2015年12月4日。 薛玉琼治疗活动时间:自2010年9月4日-2011年11月期间,多次;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薛玉琼行政复议案
• 案情简介
2012年8月7日,市卫生局收到薛玉琼的对黄岛区卫生局做出的 “关于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的答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请求撤销黄岛区卫生局的行政行为,重新受理 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市卫生局依法受理。经与黄岛区卫生局 调查了解并调取相关案卷。案情如下: 薛玉琼于2010年9月4日到位于开发区庐山路77号隆基家园网点 二楼的“常春英口腔科诊所”进行牙齿矫正后,2012年薛玉琼颞颌 关节处酸痛,上下牙齿咬合功能不佳,经与该诊所协商赔偿并经黄岛 区卫生局多次调解未达成赔偿意向。之后于2012年向黄岛区卫生局 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经查明: “常春英口腔科诊所”已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 31日,登记地址为开发区香江路3号,诊疗科目为“口腔科”,法人 代表常春英。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4日期间,该诊所迁至开发区 庐山路77号隆基家园网点二楼,未申请变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开展诊疗活动。后长春英于当年11月4日向黄岛区卫生局提出《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变更申请,并于12月4日完成地址变更。该诊所于 2010年9月4日至2011年期间,先后多次为患者薛玉琼实施牙齿矫正 治疗,共收取费用2890.00元。因此,黄岛区卫生局以该诊所为薛玉 琼实施治疗期间为“无证行医”(依据批复卫政法发【2004】224号) 为由,做出了《关于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的答复。薛玉琼 不服该答复向市卫生局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之后,薛玉琼父亲薛兴 章(其代理人)于2012年9月提出撤销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终止。
卫生行政法律案例(3篇)
![卫生行政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bdfe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e.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甚至违规开展医疗活动,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某市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卫生行政法律案例。
二、案情简介2019年3月,某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市某医院存在违规开展医疗活动的情况。
经调查,该医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 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该医院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开展美容整形手术。
2. 违规使用医疗设备。
该医院使用未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诊疗。
3. 伪造、篡改病历。
该医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存在伪造、篡改病历的行为。
4. 未按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处置。
该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三、调查取证接到举报后,某市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医院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1. 查阅相关资料。
执法人员查阅了该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登记、医疗废物处置记录等相关资料。
2. 实地检查。
执法人员对医院进行了实地检查,查看了医疗设备、病历、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等。
3. 询问相关人员。
执法人员询问了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了解医院诊疗活动情况。
四、处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某市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该医院进行了以下处理:1. 责令立即停止违规诊疗活动。
该医院立即停止了美容整形手术,并取消了相关诊疗科目。
2. 没收违法所得。
对该医院违法所得进行没收,并处以罚款。
3. 暂扣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对该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暂扣,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4. 责令整改。
要求该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诊疗活动,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卫生行政法律案例,涉及医疗机构违规开展诊疗活动、违规使用医疗设备、伪造篡改病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卫生行政法律的重要性。
卫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卫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e6b9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04.png)
卫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在咱们这个城市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餐馆。
这小餐馆啊,外表看着还挺温馨的,可谁能想到,里面却藏着不少“脏”秘密呢。
有一天,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出去巡查。
他们走进这家小餐馆的时候,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一进厨房,嚯!那场面就像进了一个被龙卷风席卷过的垃圾场。
灶台上油腻腻的,那油垢厚得都能刮下来炒菜了。
锅碗瓢盆呢,胡乱堆在水池里,上面还残留着没洗干净的食物残渣,有些都已经发臭了。
再看看那食材存放的地方,新鲜的蔬菜和生肉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放在一起,也不分类,这要是交叉污染了,吃进肚子里可不得出大问题啊!工作人员就问餐馆老板:“您这卫生状况可不行啊,得好好收拾收拾。
”你猜那老板怎么说?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我们小本生意,忙不过来,再说这看起来也没那么脏嘛。
”这可把工作人员给气坏了。
于是,卫生监督部门按照规定,对这家小餐馆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记录。
他们发现这家餐馆存在多项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像厨房环境卫生不达标、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食材储存不当等等。
根据这些情况,他们决定对这个小餐馆进行行政处罚。
这处罚可不是随便来的哦。
首先呢,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一条一条地给餐馆老板解释清楚,为什么他这些行为是违法的。
比如说,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厨房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食材要分类存放,这都是为了保障顾客的健康安全。
可这老板之前就跟没听过似的。
卫生监督部门给这家小餐馆开出了罚单,要求他们限期整改。
如果到期还没有达到卫生标准,那可就更麻烦了,可能会面临停业整顿的处罚呢。
这小餐馆的老板啊,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慌慌张张地按照要求去整改。
这个案例告诉咱们啊,开餐馆可不能只想着赚钱,卫生那可是头等大事。
要是不把卫生搞好,不仅顾客的健康没保障,自己也得受到处罚,这可真是得不偿失啊!在大街上,理发店那是一家挨着一家。
有这么一家理发店,店面装修得还挺时尚,每天人来人往的,生意看着还不错。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ppt课件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8437a1a37f111f0855b72.png)
的有关规定,对该食品厂作出了“公告 收回并销毁已售出的及库存的所有糖果, 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该儿童食品厂对此处罚不服,向法院提 起行政诉讼。
2020/12/2
17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生产的“精
力”牌糖果,细菌含量严重超标,并擅 自掺用滑石粉,其行为违反了《食品卫 生法》的规定,情节严重。被告对原告 作出行政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
✓行政相对人如果对证件的真伪有怀疑, 可以向有关部门查询或举报,但不能以 任何理由扣留执法人员的证件。
2020/12/2
14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某儿童食品厂将桂圆、山楂、腐竹等 原料加工生产成“精力”牌糖果二百
多箱,在未进行逐批卫生质量检验的
情况下,以每盒9元的价格上市出售,并 在产品说明书中宣称其是儿童营养食
✓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在辖区内行使法律、 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权的资格证 明。
✓执法人员行使监督职权时,必须出示有 效证件。
✓如果执法人员不出示证件,相对人有权 拒绝监督。
2020/12/2
13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值得注意的是,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只 需给对方看清楚证件的内容就行,决不 能失去对证件的控制。
✓法律、法规的结构与一般公文的结构不同, 最突出的特点是“条文化”。
✓一部法律、法规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 分编、章、节、条、款、项、目等,执法 者须苦练基本功,牢记法律条款,规范执 法文书,确保监督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 和有效性。
2020/12/2
21
2020/12/2
22
2
精品资料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ae5d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4.png)
违法行为调查
通过收集证据、调查当事人等方 式,查明违法事实,为后续处理 提供依据。
违法行为处理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依法对当事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或 处理。
法律适用分析
法律法规适用
根据具体案例情况,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 执法依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法律解释
对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或争议条款进行解释,明确 其含义和应用范围。
案例简介
案例名称
某市卫生局查处非法行医案
案例概述
某市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诊所存在非法行医行为。 卫生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诊所进行了调查和查处。
案例分析
该案例涉及非法行医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法律 法规的规定。卫生局依法对该诊所进行了处罚,并责令其 立即停止非法行医行为。
案例结论
该案例展示了卫生行政部门在维护公共卫生和打击非法行 医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 保护意识,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对策建议
1 2 3
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卫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为卫生行政执法提供更加明确、 具体的法律依据。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业务 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执法人员具备专业素 养和良好操守。
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 督、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全面、 有效的监督。
行政处罚的具体措施包括警告、罚款、 行政处罚应当依法进行,遵循公正、公 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具体 开、公平的原则,确保处罚的合法性、 措施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而定。 合理性和公正性。同时要保障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允许当事人进行陈述和申辩。
卫生监督案例分析
![卫生监督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5175bcf84b9d528ea7a58.png)
案例分析:一、某市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该市卫生局两名执法人员进入一个体食品店,在未向店主出示证件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该店厨房进行检查。
检查后认为该店卫生不达标,口头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并要求店主当场缴纳罚款。
店主向执法人员询问处罚理由和依据,并要求出具罚款收据,执法人员未说明有理和依据,表明票据可以在缴纳罚款后到卫生局去取,并不在听取店主的申辩。
请指出该行政处罚在程序上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答:1、卫生局两名执法人员在未出示证件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该店厨房进行检是错误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4条和第37条的规定,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2、两名执法人员口头作出罚款决定是错误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3、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罚款100元的决定是错误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4、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是错误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本案不属于上述情况。
5、执法人员拒绝告知店主提出的处罚理由和依据的询问是错误的。
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规定。
6、执法人员剥夺当事人申辩的权利是错误的。
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卫生法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卫生法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6b3a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d.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废物问题日益突出。
医疗废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某医院违规处置医疗废物案为例,分析卫生法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介绍某医院是一家综合医院,拥有床位300张,医护人员200余人。
2018年,该医院在处置医疗废物过程中,因违规操作被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查处。
经调查,该医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 未按规定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导致医疗废物直接堆放在病房走廊和公共场所;2.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不规范,将感染性废物与一般废物混放;3. 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未使用专用包装物,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4.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将医疗废物运送至无资质的处置场所。
三、法律法规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理。
”本案例中,某医院未按规定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且分类收集不规范,违反了该法规定。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包装、标识,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方式运输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
”本案例中,某医院未使用专用包装物,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违反了该条例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运输、处置。
”本案例中,某医院将感染性废物与一般废物混放,违反了该法规定。
四、案例分析1. 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在本案例中,卫生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查处违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通过分析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某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存在多处违规行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败诉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败诉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43e9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f.png)
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败诉案例分析近年来,行政管理在卫生领域日益严格,行政处罚也成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会发生败诉的情况。
本文将以几个案例为例,分析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败诉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改进行政管理卫生行政处罚的执行。
案例一:某医院涉嫌聘用无资质人员某市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医院涉嫌聘用无资质人员从事医疗工作。
卫生局责令该医院停止相关工作并处以罚款。
医院不服行政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并最终获得法院支持,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
败诉原因分析:1. 处罚依据不充分:卫生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依据不够严谨,缺乏具体证据证明该医院聘用了无资质人员。
在行政处罚中,充分的证据是确保处罚有效的前提。
2. 处罚程序不规范: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卫生局未充分听取医院的陈述和辩解意见,未尽到合理程序的义务。
这造成了处罚决定的不合法性。
改进建议:1. 国家或地方应建立明确的行政处罚依据和程序,确保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收集充分的证据,并进行充分调查,确保处罚依据的严谨性和充分性。
3. 加强行政机关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行政处罚的专业水平和程序意识。
案例二:某饭店存在卫生问题某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某饭店存在卫生问题,经核实发现确实存在问题,市场监管局对该饭店进行行政处罚。
然而,该饭店不服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并最终获得胜诉。
败诉原因分析:1. 处罚依据未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管局在行政处罚时,未严格依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导致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2. 处罚决定的公正性问题: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保证处罚的公正性,不受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干扰。
然而,在该案例中,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决定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导致其败诉。
改进建议:1. 加强行政机关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确保行政处罚依据的准确和符合性。
2. 建立监督机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ced6f04b73f242326c5f89.png)
2021/4/7
精选课件
2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该卫生局履行了有关的程序后, 给予该门市部以下行政处罚:
1、取缔; 2、罚款人民币1000元。 ➢ 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了行政 诉讼?结果如何?
2021/4/7
精选课件
3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当事人提出了下列理由:
1、卫生监督员1人执法,且没有出示 执法证件,违反了《行政处罚法》 第37条的规定。
2021/4/7
精选课件
18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法律、法规的结构与一般公文的结构不同, 最突出的特点是“条文化”。
✓一部法律、法规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 分编、章、节、条、款、项、目等,执法 者须苦练基本功,牢记法律条款,规范执 法文书,确保监督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 和有效性。
2021/4/7
2021/4/7
精选课件
4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当事人提出了下列理由:
2、处罚条款引用错误。违法所得少不能按无 违法所得材料证明其违法所得的,按照无违法 所得查处。”不能因为营业额少就按无违 法所得计算。结果可想而知。
变成将证件递交给相对人进行“验 证”,使自己失去了对证件的控制, 造成执法被动的局面。上述事件就很 典型。
2021/4/7
精选课件
9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在执法中,“亮证”不当的主要表现有:
2、异化执法“亮证”的功能。将严肃
的“亮证”执法行为,等同于普通人
员之间的自我介绍,执法证件如同名
片。
原料加工生产成“精力”牌糖果二百
多箱,在未进行逐批卫生质量检验的
情况下,以每盒9元的价格上市出售,并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2772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3月,患者李某因急性阑尾炎入住某市人民医院。
入院后,医院对李某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经医院外科医生会诊,决定为李某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顺利,但在术后第3天,李某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经医院检查,发现李某术后感染,需进行抗感染治疗。
然而,由于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李某病情加重,最终因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件分析1. 医疗事故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在本案中,某市人民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导致患者李某病情加重,最终死亡。
因此,本案构成医疗事故。
2. 违规操作分析(1)术后观察不到位。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住院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
在本案中,医院在李某术后第3天才发现其病情加重,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病情恶化。
(2)抗生素使用不规范。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在本案中,医院未对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增加。
(3)医护人员培训不足。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在本案中,医院未对医护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导致医护人员对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掌握不足。
3. 法律责任分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某市人民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因违规操作导致患者李某死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医疗事故赔偿。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卫生监督法律案例分析(3篇)
![卫生监督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f6659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7.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某餐饮企业因违法经营而受到卫生监督处罚的案件。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某市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某餐饮企业存在违法经营行为。
经调查,该餐饮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 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2. 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存在交叉污染风险;3. 食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存在传染病传播风险;4. 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存在卫生隐患。
三、案例分析1. 违法经营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本案中,某餐饮企业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违反了法律规定。
2. 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二)食品加工操作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食品污染。
”本案中,某餐饮企业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存在交叉污染风险,违反了法律规定。
3. 食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取得健康证明。
”本案中,某餐饮企业食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存在传染病传播风险,违反了法律规定。
4. 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使用的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符合卫生要求。
”本案中,某餐饮企业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存在卫生隐患,违反了法律规定。
四、案件处理某市卫生监督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某餐饮企业进行了以下处罚:1.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经营;2. 没收违法所得;3. 罚款人民币五万元;4. 对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食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等问题进行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就这样,两名执法人员的合法有 效的证件在履行职责时被扣下了。 后来,还是卫生监督所的负责人 及时赶到餐馆,严正指出这种做法是
违法行为时,王某才把两人的证件交
了出来。
2018/12/3 7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分析: 这起事件的发生,固然与餐馆老板的法律意识
不强有关,但执法人员“亮证”方法不当,也 是重要原因。 卫生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是卫生监 督执法程序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不少执法人员 缺少牢固掌握其亮证的技巧或意识。
2018/12/3 8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在执法中,“亮证”不当的主要表现有: 1、执法人员把执法前主动“亮证”, 变成将证件递交给相对人进行“验 证”,使自己失去了对证件的控制, 造成执法被动的局面。上述事件就很 典型。
2018/12/3
12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某儿童食品厂将桂圆、山楂、腐竹等
原料加工生产成“精力”牌糖果二百
多箱,在未进行逐批卫生质量检验的
情况下,以每盒9元的价格上市出售,
并在产品说明书中宣称其是儿童营养
食品,具有助长发育、启发智力、补
充营养、增进食欲等功效。
2018/12/3 13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的证据,它的表述必须准确、严谨。
2018/12/3 18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法律、法规的结构与一般公文的结构不同, 最突出的特点是“条文化”。 一部法律、法规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 分编、章、节、条、款、项、目等,执法
者须苦练基本功,牢记法律条款,规范执
法文书,确保监督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
经群众举报,当地卫生行政执法部门 对该厂进行了查处,并对糖果进行了 抽检。结果表明:糖果中微生物指标 最多的超过国家标准300倍,而且糖果 中还掺有滑石粉,为不合格食品。
2018/12/3
14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据此,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
的有关规定,对该食品厂作出了“公告 收回并销毁已售出的及库存的所有糖果, 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该儿童食品厂对此处罚不服,向法院提 起行政诉讼。
2018/12/3 9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在执法中,“亮证”不当的主要表现有: 2、异化执法“亮证”的功能。将严肃的 “亮证”执法行为,等同于普通人员 之间的自我介绍,执法证件如同名片。 3、在非办公时间违规使用执法证件,以
此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2018/12/3 10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和有效性。
2018/12/3 19
2018/12/3
20
2018/12/3 15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生产的“精
力”牌糖果,细菌含量严重超标,并擅
自掺用滑石粉,其行为违反了《食品卫
生法》的规定,情节严重。被告对原告
作出行政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
2018/12/3 16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但是,被告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将违 反《食品卫生法》第 9 条第 3 项、第 11 项的条 款,表述成了“违反《食品卫生法》第9条第 3款、第11款”,造成适用法律错误。
2018/12/3 5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2004 年 5 月的一天,某县卫生监督 所执法人员张某和刘某,来到辖区内的 一家餐馆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当他 俩向餐馆老板王某递上自己的执法证件 时,老板王某竟说:“你们的证件就放 在这里,等我查清证件的真伪后,你们 再来吧。”
2018/12/3 6
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在辖区内行使法律、 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权的资格证 明。 执法人员行使监督职权时,必须出示有 效证件。 如果执法人员不出示证件,相对人有权 拒绝监督。
2018/12/3 11
案例二:“亮证”不当 证件被扣
值得注意的是,执法人员出示证件,只 需给对方看清楚证件的内容就行,决不 能失去对证件的控制。 行政相对人如果对证件的真伪有怀疑, 可以向有关部门查询或举报,但不能以 任何理由扣留执法人员的证件。
2018/12/3 2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该卫生局履行了有关的程序后, 给予该门市部以下行政处罚: 1、取缔; 2、罚款人民币1000元。 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了行政
诉讼?结果如何?
2018/12/3 3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当事人提出了下列理由:
1、卫生监督员1人执法,且没有出示执 法证件,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 37条的规定。
卫生行政执法案例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
张建华
2018/12/3
1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2000年1月15日,某卫生局卫生监 督员王某在检查中发现,某门市部自 2000年1月7日以来经营食品未办理卫 生许可证,经调查,该门市部8天的总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04元,由于营业额
太少,遂按无违法所得处理。
2018/12/3
4
案例一:程序和法律条款适用错误
当事人提出了下列理由:
2、处罚条款引用错误。违法所得少不能按无 违法所得计算。《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 第七条第三款规定“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
证明材料证明其违法所得的,按照无违法
所得查处。”不能因为营业额少就按无违
法 所 得 计 算 。 结 果 可 想 而 知 。
对此,法院作出判决:撤销对儿童食品厂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告重新作出行政处罚。
2018/12/3 17
案例三:执法文书不合法败诉
分析: 这起卫生行政部门作和行政处
罚缺少公正等原因,而是行政处罚文书中引
用法律条款不清的一个低级错误。
执法人员出具执法文书,是监督执法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