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技术发展
螺杆泵采油技术
![螺杆泵采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19f6e3aaea998fcd220e83.png)
•应用 •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扬程可达到1800m • 排量可达到240m3/d (下泵深度800m)
•油品性质:(稠油、含砂、高含水、聚驱采油井等)
•井温可达到120℃ •直井
•斜度不大于30度的斜井
螺杆泵采油技术
•
•电动潜油螺杆泵
• 为满足稠油井、斜井及水平井举 升的需要,应开发应用电动潜油螺杆 泵。其系统由地面控制系统、井下电 缆、螺杆泵、保护器、减速器和电机 等组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5
螺杆泵采油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螺杆泵采油技术
•螺杆泵理论排量如何计算 ?
• • 理论每转排量公式如下:
• 现场应用中,根据选用泵的型号可计算出理论排量, •公式如下:
PPT文档演模板
•式中:
•Q——螺杆泵理论排量,m3/d; •q——螺杆泵每转排量,ml/r; •n——转子转速,r/min。
螺杆泵采油技术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PPT文档演模板
螺杆泵采油技术
•(一)、螺杆泵基础 知识
•螺杆泵定、转子的线数
• 目前所应用的螺杆泵线数均采用N/N+1形式,即定子的线 数总是比转子的线数多一线,这是由空间啮合理论所决定的。螺 杆泵的线数与螺杆数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混为一谈。
• 1:2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2:3结构
3:4结构
4:5结构
螺杆泵采油技术
•螺杆泵有哪些重要结构参数?
•螺杆泵三个重要的结构参数:
•e ——转子偏心距,mm;
•D ——转子截圆直径,mm;
•T ——定子导程,mm。
•T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6b3e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e.png)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作为螺杆泵行业的经典代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它不仅在意大利国内享有盛誉,更是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
作为一名行业从业者,我对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撰写了本文,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这一主题的深入了解。
1.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的历史和发展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作为螺杆泵行业的经典代表,可以追溯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市场表现。
在这里,我们将从简单到深入导读settima手册的历史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闻名。
它在液压系统、化工工业、石油化工、机床行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逐一介绍settima手册的技术特点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在各个行业中的价值和意义。
3.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它以其优良的质量、可靠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务而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重点介绍settima手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与其他品牌的竞争情况,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 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作为螺杆泵行业的经典代表,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settima 手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以及其在新技术、新市场和新需求下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其未来的发展蓝图和计划。
总结回顾意大利螺杆泵settima手册作为螺杆泵行业的经典代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b2b9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5.png)
油田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我国部分油田全面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原油开采难度继续增加。
而且我国部分油田虽然含油量相对较高,但因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开采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这一点在国内部分稠油油田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也是制约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利用螺杆泵采油技术可以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螺杆泵技术在油田开采后期阶段以及稠油区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原油开发效率,也可以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油田开发;螺杆泵采油技术;应用0引言进行油田开发工作时,薄差、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大的开发难度。
现阶段油田含水量不断增加,产量不断减小,开采成本增加,对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借助科学方法保证油田稳产以及高产。
借助同步测试信息能够发现,在沉没度较低情况下,需要建立较多的抽油机井,此类油井检泵周期短、泵效低、产液量低以及运转负荷大等。
所以对合理沉没度确定与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提升螺杆泵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螺杆泵采油工艺分析1.1螺杆泵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工艺当前油田领域所采用的螺杆泵,多以地面驱动螺杆泵与潜油螺杆泵为主,但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地面驱动、抽油杆柱转动的单螺杆抽油泵应用相对较多,具体的应用中,在井口位置安装驱动装置,主要包含动力部分、减速器与驱动头几个部分。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装备,电动机的运行中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支持,减速器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带动了抽油杆的转动,利用抽油杆将石油从地下抽到地面,完成采油任务。
油田生产作业中的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中,需在现场形成螺杆泵采油系统,该系统内包含有地面与井下两个部分,地面为驱动部分,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并将此动力传递给抽油杆,抽油杆获得足够的动力后,驱动井下部分的螺杆高速旋转,将井液带到地面。
螺杆泵采油工艺的应用中,需注意以下方面:(1)依据对油田情况的掌握,做好螺杆泵型号的对比与选择,确保所采用的螺杆泵,能完全适应油井条件,保障其运行的稳定性,确保螺杆泵的采油效率。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43943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8.png)
浅析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螺杆泵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螺杆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稳定的采油方法,具有适应范围广、排液能力强、节约能源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螺杆泵采油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螺杆泵采油的原理和特点螺杆泵是一种通过螺杆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的设备。
螺杆泵采油是将螺杆泵安装在井下,通过电力或液压等动力驱动,利用螺杆泵的转动将地下原油提升到地面。
螺杆泵采油相比传统的抽油杆采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排液能力强:螺杆泵采油可以实现大流量、高扬程的液体输送,强大的排液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采油效率。
2. 适应范围广:螺杆泵采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井,包括高硫、高粘度、高气藏等复杂情况下的油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节约能源:螺杆泵采油的功率消耗相对较低,可以节约能源,提高采油效率。
4. 高效稳定:螺杆泵采油具有稳定的工作特性,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油井采油作业。
二、螺杆泵采油工艺流程螺杆泵采油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井口设备、井下设备和地面设备三个环节。
1. 井口设备:井口设备主要包括采油管线系统、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采油管线系统用于连接地面和井下的螺杆泵,将地下原油输送到地面。
报警系统用于监测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
控制系统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
2. 井下设备:井下设备主要包括螺杆泵、电机和配套管线等。
螺杆泵通过电机或液压系统驱动,将地下原油提升到地面。
配套管线用于连接井下设备和地面设备,实现液体的输送。
3.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主要包括油罐、分离器、测量仪表和电气控制设备等。
油罐用于储存地下原油,分离器用于将原油和水分离,测量仪表用于监测原油产量和质量,电气控制设备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地面设备的运行状态。
三、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1. 螺杆泵设计技术:螺杆泵的设计包括泵的结构设计、叶轮设计、密封设计等,设计合理的螺杆泵可以提高采油效率,减少能耗。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现状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729163bb90d6c85ec3ac646.png)
验 。现 场 试 验 4 口 井 ,措 施 后 平 均 单 井 日液 由 4 . 7t 升到 1 7 3t 1 2 上 3 . ,平 均 单 井 日油 由 2 7 上 . 3t 升 到 86 ,已累计增 产 原油 10 4t . 3t 2 。
已进 入高 含水 后期 ,提液 稳 油对 油 田的深 入开 发极
为重 要 。针对 这一 问题 ,经 过认 真分 析 ,首 先 将对
螺杆 泵井 的治 理纳 入低液 量治 理井 中。 由于孤 岛油
田居 民 区存在 部分供 液能 力较 好 的油 井 ,抽 油 机 占
地 面 积大 、噪音 污染 严重 ,前期 采 用 常规螺 杆 泵产
从 20 0 5年开 始 陆续 引进 连 续 抽 油 杆 ,截 至 目前 共
所 产生 的扭矩使 泵 上 油管 有斜 扣 作用 ,因此需 进行
油 管 锚 定 ,经 过 对 液 压 油 管 锚 、Y 1 2 1封 隔 器 、
计应 用 1 次 。 0井
( ) 直驱 式 螺 杆 泵 采 油 工 艺 。 在 传 统 螺 杆 泵 3 应 用 的基 础上 ,孤 岛油 田 引进 应 用 了直驱 式螺 杆泵 采 油 工艺 。 新 型 直 驱 式 螺 杆 泵 在 传 统 机 械 式 基 础
2 存 在 的 问题 和 解 决 的方 法
( ) 油 管 锚 定 工 艺 。螺 杆 泵 工 作 时 ,井 下 泵 1
效应 ,井 下 抽 油 杆 、油 管 走 向 吻 合 ,无 较 大偏 磨
点 ,减 轻杆 管偏 磨 ,起下 方便 ,减 少作 业 时 间 ,减 轻 工人 劳 动强度 。由于其 具有 以上 优点 ,孤 岛油 田
谈采油机械中螺杆泵的技术应用
![谈采油机械中螺杆泵的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758eca89eb172ded63b768.png)
电加 热抽 油壁厚 达 到五 至六 毫米 ,接 头外径 五 十六 毫米 ,可 以有效 地 消除 抽油杆 的薄弱 环节 ,提 高防脱 断能力 。 2 . 方 法 二 :通 过 优 化 下 泵 参 数 ,确保 螺杆 泵能 高效 、长 期 正 常
运 转 为确保 螺杆 泵 能高 效 、长期 正常运 转 ,一 定要 确定合 理 的下泵 参
20
…
1 蒸 3 缝 年 8 月 ■ 1
C h 中 i n a 国 C h 化 e m 工 i c a 贸 l T 易 r a d e
谈采油机械 中螺杆泵的技术应用
徐 广 东
( 胜 利 油 田采 油 工 艺 研 究 院 )
篓 堡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石油 的开采 离开不采油机械 ,其 中螺杆泵在采 油技术 中应 用广泛 , 优 势鲜明 ,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提升采油效率 ,能够有效 降低采 油 .
成本,减少采油环节工序。然而,在采油过程中,螺杆泵常会出现些许问题,诸如井杆、井管的磨损等等,以致于影响采油工程进展。笔者结合自身工
作 经验 分析 螺杆 泵采油技 术常常出现的 问题 ,然后 就如何 解决谈 几点见 解。
关键词 :螺杆泵 采油机械 问题措施
石油 的开采 离开不 采油机 械 ,其 中螺杆 泵在 采 油技术 中应 用广 泛 , 优 势鲜 明 ,可 以降低 能 源消 耗 ,提 升 采 油效率 ,能够 有效 降低 采油 成 本 ,减 少采 油环 节工 序 。然而 ,在采 油过 程 中 ,螺 杆 泵常 会 出现些 许 问题 ,诸如 井杆 、井 管 的磨 损等 等 ,以致 于 影响 采油 工程 进展 。笔 者
之 八十 六 点九 。从 杆结 构来 看 ,我 单位 统计 磨 损井五 十 口 ,空 心杆 的 磨 损率 要 高于 实心 杆 ,空 心杆磨 损情 况 严重 。从 转速 来看 ,高转速 的 井 磨损 率高 于低 转 速井 。经 过统 计杆 管磨 损井 五 十 口。分 析可 见 ,转 速 小于 一百 的 井仅 占百 分之 三 ,由此 可见 ,高转 速 的井磨 损率 高 于低 转 速井 。从磨 损的 现象来 看 。抽 油杆靠 在油管 壁上 ,靠 一侧磨 损严 重 , 易 把油 管管 体 磨 出裂缝 ;井 杆 和管 壁会 呈现 圆 周磨 损的痕 迹 ;杆体 磨
国外石油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
![国外石油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58bb58ccc22bcd126ff0c61.png)
国外石油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近年来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技术革命的几项高新技术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质巡航系统给水平井技术和复杂油井结构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使水平井从过去边缘和高风险技术变成今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常规技术。
钻井监控系统使石油钻井工艺技术迸入了全球实时监控时代,人们可以在办公室与远在万里之遇的井场工程师和技术总监通过网络进行通讯,提高了钻井的安全性和效率。
智能完井技术对石油资源提供了一种更智能化、更灵活可变的管理,同时,智能完井系统给油藏参数监测和生产参数的计量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先进的完井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的长水平井段裸眼完井获得成功,实现了油井长期的无砂生产。
新的人工举升系统在油田的应用可提高产量和减少井下故障,降低采油成本。
近年来,水平井技术带动了世界石油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优势明显。
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头钻遇油层靠新一代的地质巡航(Geo-Navigaion)系统进行井眼轨迹的准确导向,100%中靶,确保其最大限度地钻遇油层。
在实现油藏和采油生产一体化的优化管理方面,借助网格技术的钻井井眼结构实时监控(Realtime Well Construction Monitoring)技术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设想,已经可以使相距万里之遥的钻井现场总监与地质师之间进行有效通讯,交换钻井意见,共同查看钻井的全过程和修改井眼轨迹,真正实现优化钻井。
智能完井系统(Intelligent Completion system)可使人们目睹井下油藏变化的动态参数,并能随时根据生产需要遥控井下各个不同油水层的开关,实现油嘴或水嘴的无级调速,油井管理更高效、更科学和更灵活。
先进的完井技术主要体现在高难度的疏松砂岩油藏的水平井裸眼完井技术,该技术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压裂(Water Fracturing)技术结合下入具有独特结构的防砂管(Stand-Along Pre-packing Screen)和管外砾石充填(Gravel Packing)完井技术,成功地实现水平井和多分支井的裸眼完井,从而达到长期的无砂生产。
《螺杆泵工艺技术》课件
![《螺杆泵工艺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9efe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c.png)
03
针对不同行业和工况需求,螺杆泵将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满
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热处理工艺
退火处理
回火处理
消除材料内部应力,提高切削加工性 能。
稳定金属组织结构,提高综合机械性 能。
淬火处理
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
加工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铸造
将熔融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 却凝固后形成泵的各部件。
切削加工
利用机床对铸造毛坯进行切削 加工,形成精确的几何形状。
热处理
根据介质粘度、密度、腐蚀性等特性 选择合适的螺杆泵型号。
根据流量和扬程需求
根据实际工艺流程中的流量和扬程需 求,选择能够满足要求的螺杆泵。
考虑运行环境条件
考虑螺杆泵的运行环境温度、压力、 湿度等条件,选择能够在这些条件下 稳定运行的螺杆泵。
考虑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 比高、维护方便的螺杆泵。
《螺杆泵工艺技术》PPT课件
目 录
• 螺杆泵概述 • 螺杆泵的种类及应用 • 螺杆泵的选型与设计 • 螺杆泵的制造工艺 • 螺杆泵的维护与保养 • 螺杆泵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螺杆泵概述
螺杆泵的定义
01
螺杆泵是一种通过螺杆旋转来输 送液体的机械,属于容积式泵的 一种。
02
它由一对互相关连的螺杆和泵缸 构成,螺杆在泵缸内旋转,将液 体从吸入端推向排出端。
正常运行。
润滑油检查
检查润滑油是否清洁,油位是否正 常,润滑油是否变质。
紧固件检查
检查各紧固件是否紧固,防止因松 动导致泵体振动或泄露。
定期保养
螺杆泵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探讨及改进研究
![螺杆泵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探讨及改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c4004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d.png)
216螺杆泵在煤层气开采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仍需改进。
高效能、适应性、稳定性是螺杆泵的优点,但存在磨损、泄漏、冲击等问题。
选型优化、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是改进的重要方法。
通过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螺杆泵将为煤层气开采提供有力支持。
1 螺杆泵在煤层气开采中的重要作用螺杆泵在煤层气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螺杆泵可用于提供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所需的排水降压功能,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地控制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液体排出。
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出地下水和储层中的液体,而螺杆泵能够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有效地将液体排出,从而保证煤层气井能够稳定地排水降压上产。
螺杆泵在煤层气开发中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因泵体具有特殊结构,调整生产参数方便,适用范围广,适合不同液量、气量的井别。
二是因泵体具有特殊的螺杆结构,不易产生泵筒气锁现象。
三是因泵体具有特殊的螺杆结构,与传统的抽油泵相比携带地层砂、地层煤粉作用较强,不易卡泵,故障率低。
四是与传统地面抽汲设备抽油机相比,因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轻便,如图1所示,顶部驱动等特点,因而具有运输方便,易于安装,占地面积少,远程控制更精准等。
五是适合多丛式井模式推广应用,节约投资成本。
六是与传统的抽油机相比后期生产运行过程中作业维护、日常管理便利,安全性能高,维护作业运行成本低、效率高。
图1 顶驱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螺杆泵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探讨及改进研究王许霖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摘要:螺杆泵作为一种特效的提升设备在煤层气开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螺杆泵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低效率,使用寿命短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研究深入了解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针对煤层气开采的特点进行了设备选型及参数优化,以提高螺杆泵的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如提升设备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最后,对螺杆泵在煤层气采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2024年螺杆泵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螺杆泵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02772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8.png)
2024年螺杆泵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排水和输送液体的工业设备,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造纸、水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对螺杆泵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螺杆泵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全球螺杆泵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X%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螺杆泵在工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市场动态市场驱动因素螺杆泵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1.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输送液体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螺杆泵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设备,符合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环境保护需求的增强:螺杆泵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用于废水处理和供水系统。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螺杆泵的需求也在增加,以满足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处理的要求。
3.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螺杆泵的设计和制造中,提高了产品性能和效率。
这也促使了市场对螺杆泵的需求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螺杆泵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一些地方性的小型企业。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品质、价格、售后服务和品牌知名度等。
在国内市场,知名品牌的螺杆泵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一些企业还拓展了国际市场。
然而,一些小型企业通过低价策略和专业化的产品差异化,也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和品质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中国等新兴市场也在迅速崛起,发展出一些具备竞争力的螺杆泵企业。
市场前景螺杆泵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1.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将对螺杆泵市场需求产生巨大推动力。
2.高效节能产品的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螺杆泵产品的高效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螺杆泵工况测试技术进展
![螺杆泵工况测试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1b3e14650e52ea55189863.png)
set p c s:i tlie tme s r me ta d c n r lb s d o y tm n e r to n el n a u e n n o to a e n s se i t g ain。l n . itn e me s e n nd c n r lfr g o g d sa c a ur me ta o to o
ma a e n e hn l g n h e e s r o d to o a l d a n sso i wel Thi a rr ve h v l p n g me ttc oo a d t e n c s ay c n iin frf ut ig o i fol ls y s p pe e iwst e de eo .
中图分类号 :T :A
文章编号 :1 0 —7 4 ( 0 0) 0 . 2 -5 0 03 5 21 401 90
ADVANCE OF TESTI NG TECHNO Lo GY FOR PCP BEHA VI OR
L o g , JANG Z a — ig , L U Gu —u n UO Y n I h o pn I oq a
Abta t et gt h oo o rg si ai u src :T s n c n l f por s ecvt p mp ( C i e y g r e v y P P) bh v ri tefu d t n o C rd c o ea i s h o n a o f P po ut n o i P i
,
黑 龙 江 大 庆 135 64 3
摘要 :螺杆 泵工况测试技术是螺杆泵采油管理技 术 的基 础 ,也是 对油井 进行故 障诊 断的必要 条件 。在 回顾 国内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d9ac83bceb19e8b8f6ba10.png)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泵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仅被广泛地应用,而且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泵是发展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之一。
因此,泵类设备维修非常重要。
本文为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
1、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泵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l9世纪时,国外已有了比较完整的泵的型式和品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在1880年左右,一般用途的离心泵产量占整产量的90%以上,而动力装置用泵、化工用泵、矿山用泵等特殊用途的泵,仅占整个泵产量的10%左右。
到1960年,一般用途的泵只占45Y002Ea,而特殊用途的泵已占55%o2E.占。
据目前发展趋势,特殊用途的泵,会比一般用途的泵所占比例还要提高。
早在20世纪初,潜水电泵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用它来代替深井泵。
随后,西欧各国也相继进行研制,并且不断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如德国的莱茵褐煤矿,使用各种潜水电泵2500多台,容量最大的达1600kW、扬程410m。
我国的潜水电泵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中作业面潜水电泵在南方早已用于农田的灌溉,且中小容量的潜水电泵已形成系列,并批量投入了生产。
大容量高电压的潜水电泵、潜水电动机也相继面世,500~1200kw的大型潜水电泵均已在矿山投入运行。
例如鞍山钢铁公司眼前山露天铁矿用500kW的潜水电泵排水,雨季效果显著。
已有迹象表,潜水电泵的使用将会使矿山的排水设备发生变革,有代替传统的大卧泵之势。
另外,更大容量的潜水电泵正在试制中。
通常把用来抽吸液体、输送液体和使液体增加压力的机器统称为泵。
从能量观点来说,泵是一种转换能量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的流速和压力增加。
泵一般是用来将液体从地势较低的地方抽吸上来,沿管路输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
例如,我们日常见到的,用泵把河流,池塘中的水抽上来往农田里灌溉;又如把地下深井里的水抽吸上来并送到水塔上去等。
由于液体经过泵后压力可以提高,所以泵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将液体从压力较低的容器中抽吸出来,并克服沿途的阻力输送到压力较高的容器中或其他需要的地方,例如,锅炉给水泵从低压水箱中抽吸水往压力较高的锅炉汽包内给水。
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创新应用
![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创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6df298d0d233d4b04e690c.png)
近年来长庆油 田主要产建 区块新投油井气油比普
遍较高 , 统计 显示 有 9 6 个 开 发 区块 中 , 气 油 比大 于 1 0 0 m / t 、 曾 发 生过 井 涌 、 溢 流 等 异 常 现 象 的 区块 有 8 0
个, 这 给 油 井 试 油 排 液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 同 时为 节 约
小, 油 井 气油 比 高 , 目前 油 井压 裂改 造后 主要 通过抽 汲排 液 、 投 产, 针 对 以丛式 井组 定 向 井为 主的 开
发方式, 存 在 2个方 面的 矛盾 : 一 是传 统 非 密闭试 油排 液 , 作 业安 全风 险 高 ; 二 是排 液 周期 长 , 延缓 大
井组 井场新 井投 产速 度 , 为此 , 创 新提 出采 用螺 杆 泵举升技 术进行 油 井 密闭排 液一投 产 , 拓 宽螺杆 泵
第一作者简介 : 李大建( 1 9 7 9 - ) . 男( 汉族 ) , 河南平顶 山人 , T程师 , 现从事采油T艺技术研究及新 T艺推广 工作 。
2 0 1 4 年第 l 2 期
西部 探矿 工程
2 3
投产一体化工艺能够满足长庆油 田丛式井组 、 高气油 比、 定 向 油井 密 闭 试 油 排 液 、 快 速 投 产技 术 要 求 , 一定
技术应用范围, 2 0 1 1  ̄ 2 0 1 3 年8 0 多口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 降低 了高气油比油井排液作业风险, 缩短 了大 井组 井场新 井投 产 周期 , 取 得 良好 效果 。
关 键词 : 定向井; 试油; 螺杆泵; 投产; 抽 汲排 液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5 5 . 5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O ( ) 4 ~ 5 7 1 6 ( 2 O 1 4 ) 1 2 - 0 0 2 1 - 0 3 长庆 油 田主力 开发 层 系三 叠系 延 长组 , 属低 渗透 、 超低 渗 透 油 藏 , 地层 压 力 系 数 低 , 地饱压差小 , 开 发 油
用于重油和热采井中的金属螺杆泵之技术发展现状
![用于重油和热采井中的金属螺杆泵之技术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7e9d43c0b4c2e3f56276305.png)
当气举 系统 与井况不适应 、运 营费用 过高时 ,气 举就会 面临如何改进井下 泵各方面性能 的问题 。在许 多油井 中选用像电潜泵 、螺杆泵或射 流泵等举升 液量
较高的机采 方式 。然而 ,从工艺 角度讲 ,这些机采方
二 、金 属 螺 杆 泵 技 术
l ,标 准螺杆 泵原理 螺 杆泵 可在较 大范 围内泵 送多项 混 合介质 ,甚
对 于井下 机组来 说 ,螺 杆泵运 动 系统 的主要 优
点 如下 :
◇ 具有 不 问断的 高 容量 轴 向 吸人 方 式 ,这 大 大
减少对 油井/ 地层 界 面产 生 压 力 激 动 ,并 且 提 高 了
泵送 的井液 中砂粒 的举 升能 力 。
属 螺 杆 泵 的 排 量 范 围 高 达 1 0 m。d O0 / 。 主 题 词 金 属 螺 杆 泵 液 压 成 型 技 术 有效性 试验 .
至包括 含有气 体和 固体颗 粒 的悬浮 液 。依 照 常规 设 计 要求 ,螺杆 泵的运 行原理 是 通过把 高强 电镀 金属
转子 ( 单螺 旋 )置 于定 子 ( 螺 旋 ) 内 转 动 。通 双
式在价格上是相对 昂贵的 。大多数机采井选 用的泵型 是能够适应所泵送流体状 态的容积式泵 。
口 ,从而输 送并 完成抽 吸作 用 。
螺 杆泵使 用 的局 限性 ,其 中包 括 : ◇ 定子橡 胶与 泵送 流 体 间 的化 学 相 容性 ( 有 含
芳 香 族 的 流 体 易 使 橡 胶 发 生 膨 胀 和 / 发 生 硬 化 或
现 象 ) 。
维普资讯
这不 但 影响 油井 产量 ,而且 严重 时还 会加大 泵被砂 堵 的风险 机率 。同时 ,因油 井液 黏稠 引起 游动 凡尔 和 固定凡 尔 的延时关 闭同样 是导致 泵效低 的原 因 。 在水平 和 大斜度 油 井 中使 用杆 式泵 时 ,因泵 的 动力 源 来 自抽油 杆 的负荷 ,因此 ,在 进行 下 冲程 时 会 受到 井 斜 的 影 响 。 热 采 方 式 因其 流人 特性 不 稳 定 ,从 而导致 抽 油杆杆 断 的原 因多变 ,缩短 了机组
螺杆泵原理和发展趋势
![螺杆泵原理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30d1c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d.png)
段落一:引言螺杆泵是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高浓度、高温度、高磨损、易结晶和易沉淀的介质的泵,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从螺杆泵的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市场前景、应用领域、优点和不足等多角度进行详细介绍。
段落二:螺杆泵原理螺杆泵是利用双螺旋线圈的旋转来吸入和排出介质的一种泵。
螺杆泵的核心部件是双螺旋线圈,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旋线圈组成。
当螺旋线圈旋转时,介质随之旋转,由于螺旋线圈的几何形状和旋转方向,介质被逐渐挤压到泵的出口处,形成连续的流体流动。
螺杆泵的优点是输送介质的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输送高粘度、高浓度、高温度、高磨损、易结晶和易沉淀的介质。
1、单螺杆泵单螺杆泵,顾名思义,只有一个螺旋齿轮。
单螺杆泵主要由驱动轴(也称为主轴)、螺杆(也称为回转体)、定位轴承、密封设备等组成。
主轴与动力传递装置相连接,螺旋回转体位于泵壳内并沿主轴旋转。
当驱动轴带动螺旋旋转时,被输送的流体被螺旋槽的根部捕捉,向前推进并被密封。
这样,流体在螺旋的推动下从泵的进口端,逐渐向泵的出口端移动,实现了流体的输送。
2、双螺杆泵双螺杆泵是由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齿轮组成的。
当一对螺旋齿轮旋转时,各槽之间的空气被封闭,形成压力来驱动流体沿槽室推进。
双螺杆泵的优点是流体输送更加顺畅,泵的工作效率更高,且噪音较低。
双螺杆泵非常适合输送容易结晶、发热、对流体脉动等特性要求较高的物料。
段落三:螺杆泵的发展历程螺杆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是用于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泵。
20世纪50年代,螺杆泵开始应用于化工行业,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杆泵的结构不断优化,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螺杆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环保等领域。
段落四:螺杆泵的技术特点1高效节能:螺杆泵的输送效率高,能够将介质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同时也能够节省能源。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01d712f83c4bb4cf7ecd1d5.png)
221CPCI中国石油和化工石油工程技术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廖 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安全环保科 宁夏银川 750006)摘 要:自20世纪中期法国学者RenMoineau获得第一个螺杆泵的专利之后,螺杆泵采油技术发展迅速。
螺杆泵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原理及优势,重点分析了针对我们油田地质特征螺杆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对我国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于我国采油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螺杆泵 采油 现状 趋势1 引言上世纪30年代发过学者成功的发明了螺杆泵并申请了第一个专利,近年来随着众多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螺杆泵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从重油已经发展到了大排量井及排水采气井中。
这逐渐显示出了螺杆泵正想着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螺杆泵作为一种机械采油设备,我国在设备的制造以及工艺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等国外众多学者自主研发了扬程在500m-2000m 之间的一系列螺杆泵产品,并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我国在螺杆泵采油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大规模的形成了螺杆泵采油系统,且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的排量为2-240m 3/d ,扬程为500m-1800m 的螺杆泵产品。
目前该项产品已经在各大油田的采油事业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特点2.1 螺杆泵的结构目前成功研发出取得不错效果的采油螺杆泵主要有如下四种结构:(1)采油单螺杆泵。
单螺杆泵的结构最简单,也是国内外井下采油中最主要的一种结构。
这种螺杆泵在工作时的扭矩是采用抽油杆所传递。
因此,在当井底排量很大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深井采油。
所需要的动力主要由电动机和马达提供。
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的应用与评价
![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的应用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1166d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的应用与评价【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领域的应用与评价。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分析了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随后对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评价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智能技术为螺杆泵井带来的改进,并展望了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领域的发展前景。
本文通过对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与评价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技术、螺杆泵井、应用现状、优势、挑战、未来发展方向、评价、改进、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输送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引入到螺杆泵井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智能技术包括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等,能够实现对螺杆泵井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控制。
研究背景:传统的螺杆泵井存在着工作不稳定、能耗高、维护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运行成本。
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螺杆泵井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提高工作稳定性、降低能耗、减少维护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运行成本的降低。
研究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意义螺杆泵是一种重要的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螺杆泵井开始引入智能化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故障率。
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自动调节,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研究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技术可以为螺杆泵井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运营人员及时掌握泵站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研究智能技术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还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 等壁厚定子 对比图
图7 螺杆泵井杆柱 扶正器
金属定子
常规橡胶定子在井液中发生溶胀后,机械性能下降, 造成系统启动扭矩大、寿命短、适用温度和压力范 围窄等缺点。使用金属材料做定子,依靠金属机械 性能好、不易压缩变形、耐磨损等优点,使金属定 子螺杆泵具有以下优点:
扭矩低,机械效率高; 单级承压高,可大大提高扬程; 如果排量相同,金属定子螺杆泵泵体小; 可用于更高的转速、更大的排量; 散热快,没有疲劳温升和老化,寿命长; 没有温胀、溶胀和气侵,可适应恶劣环境。
系统组成
螺杆泵 柔性轴 保护器 减速器 电机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分为井下、地面及保护器、 三部分。井下部分主要有螺杆泵、柔性轴、保护器、 减速器和潜油电机;地面部分主要有控制柜和井口等; 减速器和潜油电机;地面部分主要有控制柜和井口等; 电力传送部分有电缆和电缆卡子。 电力传送部分有电缆和电缆卡子。
良好的散热性,可以大大提高螺杆泵的工作寿命; 良好的散热性,可以大大提高螺杆泵的工作寿命; 均匀的橡胶膨胀,提高了泵工作的稳定性; 均匀的橡胶膨胀,提高了泵工作的稳定性; 单级承压高,提高了系统效率; 单级承压高,提高了系统效率; 更广泛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含有较高浓度芳香烃、 更广泛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含有较高浓度芳香烃、 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油井和较高温度油井。 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油井和较高温度油井。
等壁厚定子
等壁厚定子螺杆泵,是将定子用金属材料 等壁厚定子螺杆泵, 加工成厚度均匀的的螺杆泵定子, 加工成厚度均匀的的螺杆泵定子,并在内表面 均匀浇注橡胶材料而成。 均匀浇注橡胶材料而成。常规螺杆泵定子橡胶 厚度不均匀,容易造成热积聚,影响系统寿命。 厚度不均匀,容易造成热积聚,影响系统寿命。 等壁厚定子具有以下优点: 等壁厚定子具有以下优点:
插入式螺杆泵
插入式螺杆泵是螺杆泵产品的一 种特殊应用,它适用于高粘度,小直 径油管油井的螺杆泵系统中。相对于 以前修井要提出杆柱和油管,插入式 螺杆泵系统可使泵随杆柱一同取出, 而不用上提油管,具有减少修井时间 和修井费用的优点。与钢结构连续抽 油杆配合使用,1000米的油井3 油杆配合使用,1000米的油井3个小 时即可完成作业。
连续杆配套螺杆泵工艺
圆截面连续抽油杆配合大排量螺杆泵的现场应用实 践表明,使用连续杆可使螺杆泵井减低运行费用, 因为取消了抽油杆接箍,使油井液流阻力大幅下降, 尤其是在抽汲重油,和大排量采液的情况下。这使 抽油杆和螺杆泵的工作负荷减小,从而可延长它们 的工作寿命,使维修费用下降。液流阻力下降同时 降低了所需的驱动功率,节约了能源。该项工艺的 推广,不仅拓宽了螺杆泵和连续抽油杆的应用领域, 而且为油田生产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节能、增产手段。 而且为油田生产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节能、增产手段。
选井要求
5-1/2” 套管(Ф139.7 mm)井,用Ф120通井规;7” 套管( 139. mm)井 120通井规 通井规; 套管( 177. mm)井 直井用Ф 155通井规 通井规, 套管(Ф177.8 mm)井,直井用Ф 155通井规,斜 井用Ф152通井规 通井规; 套管( 244. mm)井 井用Ф152通井规;9-5/8” 套管(Ф244.5 mm)井, 218通井规 应通井顺畅; 通井规, 用Ф218通井规,应通井顺畅; 油层有较好的供液能力,保证具有300 油层有较好的供液能力,保证具有300 m以上的 沉没度; 沉没度; 对于出砂井,产液含砂量体积比在5 以下; 对于出砂井,产液含砂量体积比在5%以下; 井液粘度在5000 mPa·s以下 50℃ 井液粘度在5000 mPa·s以下(50℃); 以下( 油层温度小于120℃ 油层温度小于120℃。
纳米橡胶定子
定子橡胶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螺杆泵的一大 难题,将纳米技术引入螺杆泵定子橡胶的 研究中,利用纳米材料使橡胶改性,提高 橡胶材料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使用 性能。试验表明,应用纳米改性技术之后 的定子橡胶性能提高是明显的。这必将为 拓宽螺杆泵的使用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空心转子
空心转子螺杆泵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产品, 空心转子螺杆泵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产品, 它分为等壁厚空心转子和直通式空心转子, 它分为等壁厚空心转子和直通式空心转子, 分采用等壁厚空心管材冷挤成型, 分采用等壁厚空心管材冷挤成型,经后续加 工而成的工艺和厚壁管车铣成型的工艺。 工而成的工艺和厚壁管车铣成型的工艺。它 为螺杆泵井提供了热洗及加药和压力测试的 通道, 通道,解决了常规螺杆泵必须上提杆柱才能 洗井或加药以及井下压力测量困难的问题。 洗井或加药以及井下压力测量困难的问题。 而且,具有洗井时间短,可不停机洗井, 而且,具有洗井时间短,可不停机洗井,无 需上提转子,减少井下泵故障率, 需上提转子,减少井下泵故障率,延长检泵 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同时, 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同时,空心转 子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约了材料, 子加工生产效率高,节约了材料,减轻了转 子重量,提高了转子承载能力, 子重量,提高了转子承载能力,增强了系统 可靠性。 可靠性。
技术特点(二)
与电潜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与电潜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的电机相同, 在同等扬程和排量下, 使用的电机相同 , 在同等扬程和排量下 , 用电比电泵小得 多; 电泵转速一般为2850rpm,而电潜螺杆泵为150~ 2850rpm 150 rpm; 电泵转速一般为2850rpm,而电潜螺杆泵为150~350 rpm; 使用的保护器、电机油、小扁电缆和动力电缆相同; 使用的保护器、电机油、小扁电缆和动力电缆相同; 井下泵效率比较高,对粘度高的井尤其如此; 井下泵效率比较高,对粘度高的井尤其如此; 对井液的乳化现象非常小,不象电泵那样剧烈; 对井液的乳化现象非常小,不象电泵那样剧烈; 油液中的蜡质不易在泵筒内结垢; 油液中的蜡质不易在泵筒内结垢; 泵内自由气含量超过15 %是要加气体分离器, 泵内自由气含量超过 15%是要加气体分离器 , 而潜油螺杆 泵在低于40%自由气含量的情况下不用考虑气体分离; 泵在低于40%自由气含量的情况下不用考虑气体分离;
新技术在螺杆泵方面的应用
国内螺杆泵生产的专业厂家,紧跟世界螺杆泵技术 国内螺杆泵生产的专业厂家, 发展的先进趋势,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发展的先进趋势,加大科研开发力度,近几年中在 传统螺杆泵中引入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 传统螺杆泵中引入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
双头(2:3)螺杆泵 双头(2:3) 纳米橡胶定子 空心转子 等壁厚定子 金属定子 插入式螺杆泵 电动潜油螺杆泵
现场应用
2001年 2001年8月,胜利采油厂3-5-120井进行了QLB7型电潜 胜利采油厂3 120井进行了 井进行了QLB7型电潜 螺杆泵下井试验。 螺杆泵下井试验。 2002年 2002年4月,孤东采油厂821-X7井进行了QLB7型电潜 孤东采油厂821-X7井进行了 井进行了QLB7型电潜 螺杆泵下井试验。 螺杆泵下井试验。 2003年 2003年7月,胜利油田海洋开发公司CB243A井组3台 胜利油田海洋开发公司CB243A井组 井组3 QLB7型电潜螺杆泵试抽成功 QLB7型电潜螺杆泵试抽成功。 型电潜螺杆泵试抽成功。 截至目前, 截至目前,胜利油田已有十余口电潜螺杆泵油井 QLB7型 QLB9-5/8型 应用于胜利油田、 (QLB7型、 QLB9-5/8型)应用于胜利油田、新疆油 渤海油田。 田、渤海油田。
连续杆配套螺杆泵工艺
圆截面连续抽油杆配合大排量螺杆泵工艺优点如下: ⑴油井产量 、泵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圆截面连续抽油杆配合大 油井产量、
排量螺杆泵的在排量为140方的情况下,下泵深度可以达到1200米以 排量螺杆泵的在排量为140方的情况下,下泵深度可以达到1200米以 下,而且螺杆泵的泵效在60%以上。 而且螺杆泵的泵效在60%以上。 ⑵与同型号游梁式抽油机相比,节能可达40 – 60%。这是由于螺杆 与同型号游梁式抽油机相比, 60% 泵系统优化减小了杆柱负荷,降低了功率需求,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泵系统优化减小了杆柱负荷,降低了功率需求,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 ⑶连续抽油杆作业速度快,1200米连续抽油杆下到井中只用了1个多 1200米连续抽油杆下到井中只用了1 小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小时,提高了作业效率。 ⑷对于传统有杆抽油系统头疼的含砂井、稠油井,圆截面连续抽油 含砂井、 杆配合大排量螺杆泵的应用游刃有余。 杆配合大排量螺杆泵的应用游刃有余。 与传统的有杆抽油系统相比,圆截面连续抽油杆配合大排量螺 杆泵的一次性投资不大,而且它故障率低,适应井液范围广,降低 修井作业、检泵费用,减少能耗、节约电费。从长远的观点看,节 省投资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双头( ) 双头(2:3)螺杆泵
2:3多头螺杆泵即双头转子、三头定子,与单头螺杆泵相比其特点是: 提高排量、提高扬程、降低转速、减小泵径、提高泵效和寿命。这是因为 在定子管径截面相同、转速相同时,2:3螺杆泵的排量比1:2螺杆泵提高45 % 2:3多头螺杆泵比单头螺杆泵每条密封线上的压力减少33%,即如果每 条密封线上压力相等的话,多头螺杆泵的扬程将提高33%。 由于多头螺杆泵定子橡胶在泵筒 截面上分布更趋均匀,因此定子橡胶 在受芳香族井液浸泡下膨胀、运动摩 擦发热或井液高温造成的橡胶热膨胀, 都比单头螺杆泵定子橡胶膨胀小的多, 即由此造成的定子内腔的几何形状变 形小,从而引发的泵漏失小,使泵的 容积效率提高;引发泵定子的磨损减 小,延长了泵使用寿命。
井 口
接 线 盒
电 缆
电 控 柜
变 压 器
接 高 压 电
油 管 柱 电 缆 泄 油 阀 单 向 阀 套 管 油 管 扶 正 器
电 潜 螺 杆 泵 系 统 结 构
螺 杆 泵 进 液 口 柔 性 轴 上 保 护 器
减 速 器
电 机 保 护 器
电 机
气 体 分 离 器
油 管 锚
人 工 井 底
技术特点(一)
与有杆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与有杆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节能,油越稠节能降耗越显著; 节能,油越稠节能降耗越显著; 不发生气锁,还具有破乳作用; 不发生气锁,还具有破乳作用; 抽吸连续平稳,不对油层产生扰动; 抽吸连续平稳,不对油层产生扰动; 无抽油杆,消除了因杆磨损或脱扣带来的损失, 无抽油杆 , 消除了因杆磨损或脱扣带来的损失 , 可用更小 尺寸油管; 尺寸油管; 可用于斜井、定向井及水平井; 可用于斜井、定向井及水平井; 地面占用空间小、井口无泄漏、无噪声、日常管理简单; 地面占用空间小、井口无泄漏、无噪声、日常管理简单; 提高泵的下深和排量; 提高泵的下深和排量; 井下机组的发热起到泵下加热作用。 井下机组的发热起到泵下加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