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安全12级
安全工程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安全工程教研室《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意义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
在《人机工程学》理论教学完成后,通过完成一次具体课题的设计,使同学真正触摸实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真正体验所学知识与实际设计的联系,引导同学体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可能的设计改进,以及寻求更佳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同学们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同时,完成课程设计需要作两方面的调研:现实情况的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这部分工作超越课堂,超越教材,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因特网以及设计的种种现场去进行调研,对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任务描述与要求:在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适宜的设计题目(见后面的参考选题),通过实际调研和信息查询及其信息资料的分析,提出需要解决的人机学问题,本着建立良好的人——机——环境关系的思想,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完成课题中的人机学问题的研究与设计,使设计适合人的生理(人体尺寸、解剖学特征)、心理、感知、认知、行为习惯和情感等因素,具有使用上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方便性、高效率等人机学特征。
四、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各环节要求:(一)选题要求:课题选择一定切合实际,确实是可能接触到的事物,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可以在下面提供的设计题目中选取,也可以自行拟订题目,自行拟订题目必须和老师进行沟通后方可以进行。
课程设计选题:1)城建学院校园内分类垃圾箱人性化设计2)城建学院学生宿舍公共洗漱间设计3)长春市公交车站候车座椅人因设计4)153路公交车上的座位人因设计5)城建学院食堂餐桌椅人因分析与设计6)城建学院综合楼内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7)城建学院大学生宿舍家具设计8)城建学院综合楼多媒体教室空间设计9)老年人手机设计10)老年人躺椅设计11)老年人登山拐杖设计12)牙刷的人因设计13)家用拖把的人因分析与设计14)手机用户界面设计的人因分析15)城建学院校园网络主页的人因分析与改善(二)调研要求:解决所选课题所涉及的人机问题,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数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设计或立论的依据,不能凭个人主观感受或推测来判断人机关系的优劣,闭门造车是完成不了设计的,所以每个同学必须针对设计选题,走出校门进行较广泛的设计调研,设计体验,收集设计现状的有关资料,更重要的是明确设计的使用者,收集有关用户(消费者)方面的信息(人体尺寸、使用方式、使用过程感受等),以便使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任务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内容,加深对“人-机-环境”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介绍,说明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进行改进设计。
同时本课程设计更鼓励对某产品或设备的全新设计,不过要注意把握时间,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1.工作台、椅设计类1.1工作台和椅设计:如何与作业人员和工具、作业环境配合好1.1.1儿童桌椅:突出可调节性,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1.1.2绘图桌椅:结合现有绘图桌椅,着力改进其不足1.1.3可折叠桌椅:结合已有产品进行改进,要求更轻便12电脑操作台设计:结合已有产品改进,重点在选择材料,配色方案,功能分配2.展示台和文具设计类2.1展览台设计:强调照明设计,防震设计,提供语音服务功能,增加显示控制装置2.2文具设计:可变色的笔、可变粗细的笔3.电脑周边设备设计类3.1特殊键盘设计:可折叠的键盘4.2专用鼠标设计:有键盘的鼠标4.新型手机键盘、电视遥控器设计类4.1新型手机键盘设计:结合已有机型,重点突出材料选择,配色方案,键盘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2家电遥控器设计:结合已有产品,重点改进材料选择,配色方案,按钮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手推车设计类5.1婴儿车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6.2轮椅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7.其他设计类上述未列入的各种设计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1.确定设计任务,提出基本原则和要求;2•查阅文献资料,标准法规,开展调研;3.提出设计方案(至少两种方案);4.修改或确定设计方案(确定方案设计书);5.功能定义与分配;6.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核算,颜色搭配,键盘按钮或操纵器的排列布置等);7.作业环境因素分析;8.作业辅助设计(作业基本要求,人员素质要求,说明书,帮助等);9.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10.设计结论、总结和自我评价。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题:学生用床设计学院:姓名:目录摘要前言 (4)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2人机工程学简史............................................. 51.3人机工程学的目的.......................................... .62. 数据建立 (6)3. 现有组合式床铺人机系统分析 (8)3.1床.......................................................... .83.1.1床面距离天花板高度 (9)3.1.2床的长度分析........................................... .93.1.3床的宽度 (9)3.2 桌面作业面积的问题分析 (9)3.2.1 桌面水平作业区........................................ .9 3.2.2 桌面高度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3.2.3桌面光环境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3.3椅子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1)3.4扶梯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23.5 容膝空间的问题分析........................................134 结束语........................................................1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概述以及简短历史,通过对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从而提高在对于产品的开发、使用时候能够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次以安徽工业大学宿舍的组合床铺为例,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对于床铺的高度、长度、宽度,书桌的高度,书架高度、宽度,以及衣橱设计做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型式及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根据宿舍具体情况和同学们对于现在床铺设计的意见,对于现有床铺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班级0234091专业安全工程姓名任停停学号*********课程名称安全人机工程指导教师万祥云刘章现黄战峰环境与市政工程系2011年12月16日目录1. 前言 22. 评析准备83. 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4. 改进设计145. 课程设计小结166. 参考文献资料17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人机学评价和改进设计1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其需求和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于原来的设计已不能适应安全人机工程学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需要改进的越来越多。
本文就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改进。
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
本文运用人机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作用地位突出。
盥洗设备作为一种功能性极强的产品,应以产品的使用简单、舒适、安全等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要以人们要求的好用作为基本目标,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
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评价和改进设计。
1.1 发展历史当今中国高校的学生公寓已经公寓化,服务性设施也在改进。
有关资料将我校高校的学生宿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了解三个阶段中宿舍楼的盥洗室的发展情况,将使本文的评价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
1)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学生宿舍每层有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
2)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新学生宿舍楼采用砖混结构中廊式布局,通常6-7层,每层采用集中的浴洗室和卫生间。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摘要:自行车是目前最流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本着低碳环保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
本设计就是要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对自行车的设计进行安全分析评价,为自行车设计提供参考,使自行车更加安全舒适,造福人群。
关键词:自行车、低碳环保、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分析评价、设计Abstract Bicycle is the most popular, the most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 in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object. This design is to use safety ergonomics knowledge of the bicycle design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the bicycl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 make the bike more safe and comfortable, to benefit the people.Key wards Bicycle、Low-carbonlife、Safety Ergonomics、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Design目录0 前言 (1)1 课题简介 (1)1.1课题现状与问题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自行车的结构尺寸 (1)3 坐垫 (2)3.1坐垫的人机关系 (2)3.2坐垫的人机评价 (3)3.3坐垫的优化设计 (4)4 车把 (5)4.1车把的人机关系 (5)4.2车把的人机评价 (5)4.3车把的优化设计 (5)5 车架 (6)5.1车架的人机关系 (6)5.2车架的人机评价 (6)5.3车架的优化设计 (7)6 脚蹬与曲柄 (7)6.1脚蹬与曲柄的人机关系 (7)6.2脚蹬与曲柄的人机评价 (7)7 结束语 (9)参考文献 (9)0 前言在现代提倡“低碳、绿色、环保”的口号下,自行车在冷淡了一段时期后重新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0651006 学时/学分:16/2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学》2、后续课程:无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一)课程设计目的如下: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2.对上述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日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课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如下:1.依据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熟悉程度;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人、机之间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要求学生综合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人机工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课程设计内容(1)大小常性测量设计(2)深度知觉设计(3)实测变速色轮设计(4)错觉设计(5)其它2.时间安排:第一阶段:查阅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与原理。
第二阶段:将所查阅的知识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对照可选题目,充分挖掘其中可进行课程设计的内容。
第三阶段:根据所选取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第四阶段:在课程设计阶段,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疑难问题。
第五阶段:整理课程设计,按时提交。
四、指导方式第一阶段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二、三、四、五阶段集中讲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依据学生出勤、预习、上交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成绩评定,其中,不出勤者本课程成绩直接为不及格。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安全人机工程学》, 欧阳文昭、廖可兵,全国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安全人机工程学》,白恩远、杨硕、王福生,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3.《安全人机工程学》,欧阳文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4.《人—机—环境系统》,袁克明,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编写人:李德顺张敏革王奕审核人:崔岳峰批准人:赵平。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安全1003班第四小组安全人机课程设计95-03
对于不符合安全人机设计要求的地方 加以改进,改进如下:
1、增加电风扇数量,并且将风扇安放在 宿舍中间的天花板上,使风扇吹风可以将 所有人覆盖。
2、将细绳开关改为手拧的微调的调速器 。
2.1.2 插座及网线插口的安全人机 分析与改进
宿舍每人一个插座,都位于书桌和柜子后面墙壁上, 离地大约30㎝处,由于被书桌和柜子遮掩,同学们使用很 不方便,不符合安全人机设计要求,插座上有两孔和三孔 插口,更方便同学使用。开学之初,宿舍配备了饮水机, 但是在饮水机旁边却没有电源插座,不符合安全人机设计 要求。
项目 书桌高度 书桌长度 书桌宽度 书架分层高度 容腿高度 容腿宽度
测量数据/㎜ 770 950 600
300 300 360 590 810
2.3.1桌面作业面积的安全人机分析改进
在测量的时候发现,桌子的长度为950mm、宽600 mm根据控制台的作业页面控制区域 ,人的手眼协调区 域宽度为59.7-19=40.7cm,长度在7.6cm~53.5cm,所 以现有组合式床铺的桌面设计长95cm、宽60cm远远超 过了人眼协调区域,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
这样设计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 个物品摆放问题,使用起来会频繁出现的单 手工作,眼睛注意力随工作的变化而左右上 下移动,这样不仅会出现效率不高,还会引 起使用者的操作疲劳。
改进:减小桌子面积,增大其他的空间 如储物空间等。
2.3.2桌子高度安全人机分析与改进
坐膝高的第九十九百分位数为549mm,根据 功能修正量可知,坐膝高功能修正量为33mm, 可以计算出,书桌最小功能尺寸为582mm,现 有的书桌设计为770mm,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坐 姿工作台的设计,以及人体百分位数的选择, 770mm大于人体坐姿的第九十九百分位数,即 满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使用,还预留了一定的 心理修正量。所以符合了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 则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工程中的人机交互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工程中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掌握界面布局、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工程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人机系统的安全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机交互知识,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
2. 学生能够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人机系统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人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工程人机交互基本概念:包括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机交互在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1章 安全工程概述,第2章 人机交互基础2.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界面布局、色彩、图标、文字等设计要素,以及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
教材章节:第3章 人机界面设计3.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4章 安全风险评估4.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和风险评估的实践操作。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设计和评估人机界面来实践这些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 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会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评估和改进人机界面的安全性和效率; - 掌握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任务分析、界面设计原则等。
- 人机交互技术:介绍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如图形界面、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
- 人机界面评估与改进:介绍人机界面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包括用户测试、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
- 人机界面设计工具与软件:介绍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如Axure、Sketch、Adobe XD等。
4.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实施: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人机界面设计的项目。
2. 项目分析与需求调研:学生对选择的项目进行分析和需求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项目背景。
3.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学生运用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完成初始设计方案。
4. 原型设计与评估:学生利用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制作交互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和评估。
5. 优化改进与最终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对界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实施人机界面设计。
6. 结果展示与总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分享经验和教训。
5.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 项目分析和需求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原型设计和评估的质量和有效性; - 优化改进和最终实施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 结果展示和总结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设计概述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优化人机界面、提高人机交互效率、保障人机系统安全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如下:•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内容•课程评估和反思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分析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能够分析和设计人机界面,提高交互效率;3.具备人机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学习者需求分析学习者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他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知识。
然而,他们在人机交互和安全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资料、讨论案例、设计实践、模拟情景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安全人机工程基础1.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历史和概念;2.人机界面设计原则和方法;3.人机交互的心理和生理特征;4.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人机界面设计1.人机交互模型和设计流程;2.交互设计原则和规范;3.响应时间和反馈设计;4.可用性评估和测试。
第三部分:人机系统安全1.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2.安全防范措施和策略;3.安全模型和评估方法。
课程评估和反思课程评估为了评估本课程的效果,我们将进行定期的测验、实践考核和综合评估。
此外,我们还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课程反思教师应当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结本课程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优化人机界面、提高交互效率、保障人机系统安全的能力。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方案和思路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方案和思路一、引言安全人机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以使其满足人类认知、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机交互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安全人机工程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机系统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人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人机工程基础知识- 介绍人机工程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介绍人机工程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2. 人机交互安全概述- 分析人机交互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介绍人机交互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讨论人机交互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 用户认知与行为- 探讨人类认知和行为特点对人机交互安全的影响- 分析用户心理模型和行为模式,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强调用户参与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4.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讲解如何设计易用、易学、易记的界面- 强调人机界面设计与安全性的关系和平衡5. 安全认证与评估- 介绍常用的安全认证标准和评估方法- 分析安全认证和评估在人机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讨论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反馈收集6. 人机交互安全技术- 介绍常见的人机交互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等 - 分析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探讨如何将安全技术与人机界面设计相结合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户调研、界面设计和安全评估等,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的人机系统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班级姓名专业安全工程学号课程名称安全人机工程指导教师张坤设计时间2014.6.25目录前言 (1)1.人机工程学的概述 (2)1.1,人机工程学简史 (2)1.2 ,人机工程学的目的 (2)2.松园5号楼宿舍现存问题 (4)2.1,衣柜问题 (4)2.1.1,衣柜高度过高,学生使用不方便 (4)2.1.2,壁柜空间安排不合理 (4)2.1.3,壁柜外观古板陈旧 (4)2.2,洗脸池的问题 (4)3,对于宿舍问题的改进方案 (6)3.1 宿舍衣柜重新设计的理论依据 (6)3.2,衣柜的人性化改进措施 (8)3.3,洗脸池重新设计的理论依据 (9)3.3.1,宿舍成员身高说明表 (9)3.3.2,理论依据及计算过程 (10)4,宿舍其他设施的不合理之处 (11)5,结果和分析 (12)6,结束语 (13)7,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河南理工大松5女生六人间宿舍人机工程的分析与改造摘要: 安全人机工程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和机器如何能更好地匹配,使人能够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一门学科。
本文是针对我校松园5号宿舍内部各种与人不便的设施及某些弊端,通过运用安全人机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改进,使之更加人性化和适合我们使用。
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宿舍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期达到优化学生宿舍环境,改进宿舍设施,服务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 安全人机工程;学生宿舍;分析与改进The Analysis and Reformation of Songyuan 5 Dormitory in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bstract Man-Machine Engineering is a subjec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ecurity and the starting point, by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an-machine engineering study and how to better match to the machine, make the person can be more comfortable and safety of a discipline. This paper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and based on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true situation of students dormitories of Songyuan 5 Dormitory 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 we can reform all the inconvenience with people inside the dormitory 5 and some defects of facilities and based on this, we will advances some reasonable improving measures. During our design, we take people'physical and mental into consideration. At last, In order to optimize students' dormitory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dormitory facilities, service the purpose of students.Key words ergonomics; student dormitories; analysis and reform前言安全人机工程学(Safety Ergonomics)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2. 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实际生产场景中的人机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会运用安全人机工程的知识,评估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3. 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和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满意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安全人机工程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安全人机工程的概念和原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关系,安全人机工程定义及其重要性;2. 安全人机工程原理:生理心理学原理,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事故分析与预防;3.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包括生产、交通、家居等领域;4. 安全人机工程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合规性检查;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原则,优化方法,用户体验;6. 工作环境评估与改善:评估方法,改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7. 实践操作: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设计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关系;第二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三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人机系统设计原则;第四周:安全人机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五周:安全人机工程法律法规,合规性检查;第六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原则;第七周:工作环境评估与改善,评估方法和改善措施;第八周:实践操作,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XX科技大学《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学题目我校供暖系统安全人机设计与分析院系能源学院专业班级安全工程 1101 班学生XX学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老师目录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人与暖气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家标准的相关人体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窗,门,地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窗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门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外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内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花洒,花洒座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花洒座得高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花洒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花洒的握手形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花洒旋转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洗漱台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洗漱台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毛巾架的高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镜子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厕所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厕所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淋浴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浴室色彩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1参考文献2我校供暖系统安全人机设计与分析[摘要]针对我校供暖系统设施,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一些经济性问题。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根据需求对现在我校供暖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与分析,充分考虑经济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
本设计通过对我校供暖系统的主要人机关系进行实测和整改设计。
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供暖系统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供暖系统综合的宜人性,借鉴一般供暖系统设计的情况,使之达到经济、高效、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供暖系统;人性化设计;合理性;经济性。
1、前言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人机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方法,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安全评价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安全评估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安全人机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安全人机学基本概念:介绍安全人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人机系统设计:讲解人机系统的原理、设计和评估方法,包括人的特性、机器的特性和人机界面设计。
3.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介绍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讲解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措施。
4.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分析常见的机械、电气、化学等领域的安全事故,探讨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人机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人机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关于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些改进研究对象: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的PPT、多媒体投影仪。
对象概述:信息时代,电子技术和科学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学校,特别是大学都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应用到课堂,尤其在中等发达以上的城市,恐怕很难找到完全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过教学的教师,不管是做公开课,还是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手段已经被广泛使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骤的加快,随着具有高学历人才进入到普及性教育的范畴,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推动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PPT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因此与之相关的多媒体投影仪、麦克风、鼠标等设备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现状分析:安全人机工程学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人——机——环境系统中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
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人性化的技术手段。
安全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我们针对大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PPT时制作和操作是否方便,学生在观看时是否舒适,教室光线的影响等角度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PPT和与其配备的一些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及缺陷:一、硬件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当重要的内容需详细在PPT中指出时,不能直接且方便的划出,老师一般利用鼠标、手或麦克风一端的红色激光在屏幕在指出,在翻页时一般用鼠标进行。
一方面,这种指示只是瞬时性的,学生不容易留下较深刻的映像;另一方面,一般的教室电脑与屏幕的距离大、电脑与人眼的间距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时要经常性地走动和弯腰,从而易导致身体疲劳,影响教学质量。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或方案,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人机工程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2.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安全问题,积极参与安全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安全人机工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的关系,安全原理,事故致因理论。
2. 安全人机工程原则及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机械安全设计,作业环境优化,安全人机界面设计。
3. 安全防护技术与装置:个人防护装备,安全防护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备。
4.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开展小组合作实验,观察人、机、环境相互作用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6. 安全设计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或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长春建筑学院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赵亚杰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学号:安全1201班18号指导教师:周乾日期:2015.01.02城建学院摘要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
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
本次课程设计针对城建学院501教室现有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首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进行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利用我国大学生的人体基本尺寸,课桌椅设计尺寸、温度环境和光环境等因素,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
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教室;课桌椅;光环境;温度环境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前言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校园硬件建设高速度发展,各类先进设备不断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同学们每天大量使用的课桌椅却并不尽如人意。
本设计针对城建教学楼501教室的现状,从课桌椅的空间分布和舒适度等方面,并根据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与问卷调查反馈信息,发现课桌椅的设计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
在学生听讲过程中,视觉的应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大约80%以上的信息是由视觉得到的,当室内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学习效率下降。
本设计通过对教室的现状分析,从照明类别、照明设备的空间分布,整体视觉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教室内的温度环境是决定人的作业效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当的温度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疲劳感和健康,从而使作业效率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火车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以及大量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营,动车组列车成为铁路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限与铁路线路和我国国情,普速列车在未来十几年内仍旧是我国铁路的客运主力。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休息和出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火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各型旅客列车硬卧车厢设计都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尤其是上铺的狭小,使人们在旅途中的舒适感大打折扣。
在新闻报道中,也常见乘客因车厢设计不合理而受伤的案例。
一些车厢内的灯光、空调的布置及色彩搭配的不合理,不利于缓解乘客长途旅行的疲劳,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旅客的休息。
为了让乘客在在旅途中获得更舒适满意的体验,有必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列车卧铺车厢内部设施的设计和布置进行一定的讨论和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安全性的要求,结合我国普通列车硬卧车厢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体学尺寸、生理心理以及生理力学特性,对硬卧车厢内的设施进行安全人机设计与优化。
主要包括车厢内设施的安全性分析,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设计,以及车厢内的色彩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与优化。
其中,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角度着重对硬卧车厢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
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上铺空间较小乘客活动不便;车厢内照明灯光的布置及选择不合理,影响乘客休息;厕所门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等。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铁路运输、硬卧车厢、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1.2 设计的主要内容 (1)1.3 目前我国铁路硬卧车概况 (2)第二章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分析 (3)第三章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设计 (5)3.1 人体尺寸 (5)3.1.1 人体静态尺寸 (5)3.1.2 人体动态尺寸 (5)3.2 铺位的优化设计 (6)3.3 过道及行李架的设计 (8)3.4 厕所门的安全性设计 (10)第四章车厢内部环境的分析与优化 (11)4.1 车厢内光环境的优化、照明设施的布置 (11)4.2 车厢内色彩环境的优化 (11)4.3 车厢内噪声的分析与优化 (13)第五章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1.1设计的背景及意义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与系统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学科。
该学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并有机地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人机工程学是应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人体力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则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015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量突破28亿人次,可见铁路运输仍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休息和出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火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2014年底,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11万公里,虽然动车组列车的加入增加了人们出行的方式,但普速旅客列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是我国铁路客运市场的主力。
在长距离、长时间的旅行中,硬卧车以其价格低廉、相对舒适的优点成为了大部分旅客的首选。
然而,卧铺车厢一些设计不合理之处,不但给乘客带来不不便,使乘坐舒适度大打折扣,还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很容易给旅客带来人身伤害。
1.2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中,作者结合我国普通旅客列车硬卧车厢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体学尺寸、生理心理以及生理力学特性,对硬卧车厢内的设施进行安全人机设计与优化。
主要包括车厢内设施的安全性分析,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设计,以及车厢内的色彩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与优化。
其中,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角度着重对硬卧车厢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
1.3目前我国铁路硬卧车概况目前,我国国内广泛使用的硬卧车主要有YW25G型、YW25K型、YW25T型。
车体高度4433mm,车辆阔度3105mm,车辆长度25500mm(25G、25K型)/26600mm(25T 型),共有11或10个开敞式或半包式间隔,每间隔左右两边有上中下三个铺位,定员66或60人。
根据查阅资料知,各型车内部设施的结构尺寸:地板到车顶高度为3150mm,下铺到地板的距离为315mm,下铺到中铺的距离为900mm,上铺到中铺的距离为685mm,上铺到车顶的距离为670mm,床长1600mm,床宽700mm,行李架高度2000mm。
数据整理如下表1-1。
表1-1 目前我国普通旅客列车硬卧车厢内部设施结构尺寸第二章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分析火车车厢内部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如何在保证每个乘客安全舒适的到达目的地。
在乘客这个群体中,又可分为普通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孕等能自己乘车但需要更加安全和舒适的乘坐环境的群体,特殊群体是指坐轮椅的残疾人和坐婴儿车的婴儿,普通群体是指身体健康活动自由的般人。
在这些群体中,普通群体是占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所占比例很少。
火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其承载对象是人,因此其内部设施必须考虑到人的不同需求。
由于车内所有设施均和乘客直接接触,因此在设计上应体现出人性化,安全、舒适性成为重要的设计原则。
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内部空间和设施设计应该体现出简洁、坚固、耐用的特点。
车厢内空间作为乘客活动的重要空间,它对乘客的心理及生理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色彩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不同的色彩组合构成了车厢内部设施的整体色调。
车厢内部设施饰的色彩必须与使用的环境相适应。
火车车厢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载人,内饰色彩设计必须以宜人性为主要目标,总体要求美观、亲和、使人感到舒适、无刺激,减轻烦闷和疲劳,因此要求内饰的色彩设计要整体协调。
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色调。
对目前主要几个硬卧车型内部设施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中铺和上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足。
在列车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或在发生特殊情况时,铺位上休息的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乘客很有可能跌落。
曾经也有关于上铺乘客跌落摔伤的新闻报道。
而放置在铺位边的手机等物品也可能掉落砸伤下方的乘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上铺的活动空间较小。
上铺的活动空间较小,进入铺位比较困难。
一般距离车顶部的高度只有670mm,弯腰、起身都有撞到车顶甚至扭伤脖子的危险。
车顶过低,会使旅客心理产生压抑感,不利于长途旅行缓解疲劳,而旅客想要坐在床上更是不可能实现。
3. 车厢过道设计的改进。
过道是列车车厢中乘客通行的走廊,旅客上下车必经的地方。
在运行的列车中,过道设计的不合理,也很容易造成伤害。
尤其是在列车加速、制动时的突然抖动或过弯道超高时车体倾斜,很容易使行走中的乘客摔倒。
4.厕所门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对火车厕所门伤人的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新闻媒体也经常曝光这类事件。
火车厕所门使用铰链连接,开门时,连接一侧会出现较宽的缝隙,由于空间相对狭小,在外等候的人很容易将手指伸入缝内,关门时导致手指被夹伤。
厕所内部空间也较小,人在内开关门时也很不方便。
5.车厢内灯光照明设计不合理。
大多数车厢内部采用荧光灯照明,照明设施布置在相邻两上铺之间的车顶上,灯光直射上铺休息的乘客,不利于休息。
同时,统一的灯光开闭,对不同乘客的作息造成影响。
夜间关灯,对晚上10点之后上车的旅客存放行李、上床休息均造成不便。
6.车厢内的色彩搭配及声环境做相应优化。
设计中将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火车硬座车厢进行设计,并着重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第三章车厢内部设施的安全性设计3.1人体尺寸各种设备和工具等设计对象在适合于人的使用方面,首先涉及的问题是适合人的形态和功能范围的限度。
研究人体尺寸模型,用人体模型描述人体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结构尺寸(静态尺寸)和人体功能尺寸(动态尺寸)。
3.1.1人体静态尺寸人体静态尺寸,着眼于人体天然结构,比如身高、体重、腿臂长度等,是建立人体尺寸模型的基础。
国家标准GB 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提供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
标准中共给出了7类47项人体尺寸基本数据。
人体的主要尺寸包括身高、体重、上臂长、前臂长、大腿长、小腿长等6项。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人体基本尺寸见表3-1。
表3-1 我国人体基本尺寸3.1.2人体动态尺寸与安全有关的各种操作、空间、环境设计以及各种着装设计,不仅要考虑人体的静态结构和形体参数,而且还要保证使人的工作、活动时,有足够的活动度、活动空间和合理的活动方向。
人体活动动态尺寸是相对于人体静态尺寸而言的。
人体静态尺寸,着眼于人体天然结构,而不考虑人的姿态与活动。
人体活动空间尺寸,指人体肢体末端能够达到的三维空间范围,着眼于人的日常姿态与活动需要。
人体静态尺寸参数虽然可以解决不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有关人体尺寸的问题,但是人在操纵设备或从事某种作业时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因此,人们更关心的是以不同姿态工作时人体的手、脚能活动的范围。
人体动态尺寸是操作、空间、环境设计以及各种着装设计及各种着装设计的必要人体测量参数。
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提供了我国成年人立、坐、跪、卧、爬等常取姿势功能尺寸数据。
3.2 铺位的优化设计铺位是硬卧车厢的主体,也是乘客的主要休息区域。
长途旅行中,乘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铺位上渡过,因此,铺位的舒适与安全尤为重要。
有限的空间内,在保证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铺位要尽可能宽敞,方便乘客活动,而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也非常重要。
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使用的硬卧车厢铺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上铺的活动空间较小,中铺和上铺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足等,在此加以改进。
火车硬卧车厢的服务人群几乎是我国的所有人群,研究中,选用18~60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体尺寸进行设计。
根据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尺寸》以及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设计中所用到的人体静态尺寸如表3-2所示,计中所用到的人体动态尺寸如表3-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