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合集下载

《药化合成》课件

《药化合成》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 药物设计(CADD)技术进行新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已 成为可能。通过CADD技术,可以预测和优化分子的药理 活性,提高药物设计的成功率。同时,组合化学和结构生 物学的发展也为新药物分子的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绿色合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绿色合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药化合成领域的重要发展 方向,旨在减少药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
详细描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合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 视。绿色合成技术旨在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优化反应过 程等方式,减少药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例如,采用生物催化、光催化等绿色合成方法,可以 降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产生。同时,通过 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等手段,实现药物的可持续发展。
03
药化合成的实验技术
实验前的准备与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与试剂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齐全、质 量合格,并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使用 。
实验设备与仪器
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实验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 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 防护手套等,并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 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检查实验所需设备、仪器的运行状况 ,确保其正常、稳定,并按照规定进 行操作和维护。
药化合成的历史与发展
药化合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期,随着有机化学和药物学的 不断发展,药化合成技术逐渐成熟。
近年来,随着新反应、新试剂和新技 术的不断涌现,药化合成在效率、选 择性、环保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
药化合成的应用领域
药化合成在药物研发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药发现和开发的关键环 节之一。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2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38页精选文档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第2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38页精选文档

27.11.2019
化学制药工艺
例5 分子对称法的实例分析
——姜黄素(curcumin,2-38)
食品色素,具有抗突变和肿瘤化学预防作用 。 2,4-戊二酮(2-39)和香兰醛在硼酐催化下,应用
Claisen-Schmidt反应一步合成。
27.11.2019
化学制药工艺
谢谢!
第二章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7.11.2019
化学制药工艺
第一节 概 述
一、工艺路线
1、全合成(total synthesis) 2、半合成(semi synthesis)
3、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 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 的工艺路线。
27.11.2019
化学制药工艺
例4 分子对称法的实例分析 ——川芎嗪(ligustrazine,223)
从中药川芎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治疗闭塞性血管疾病、冠心 病、心绞痛。
根据其分子内对称性和杂环吡嗪合成法,以3-氨基丁酮-2 (2-24)为原料,经互变异构两分子烯醇式原料自身缩合, 再氧化制得(2-23)。
在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首先是工艺路线的设 计和选择,以确定一条经济而有效的生产工艺路线。
27.11.2019
化学制药工艺
二、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的研究对象
1、即将上市的新药 在新药研究的初期阶段,对研究中新药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的成本等经济问题 考虑较少,化学合成工作一般以实验室规模进行。当IND 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异性质之后,便要加紧进行生产工 艺研究,并根据社会的潜在需求量确定生产规模。这时必 须把药物工艺路线的工业化、最优化和降低生产成本放在 首位。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 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生产安全。
03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是一种旨在减少或消除化学品生产和使用 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的合成方法。它强调使用无毒 或低毒性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并采用节能、减排和资源 化的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药 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 选择
•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 •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 •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发展趋势 •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实例分析
01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概念
01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指在化学制 药过程中,将原料转化为药物的 合成途径。
02
设备需求与投资
分析不同工艺路线所需的设备和投资,选择 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工艺。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实施与控制
工艺流程图与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 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可控。
设备选型与维护
根据工艺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并定期 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质量监控与检测
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生产过 程和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和质量控制。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的 核心,涉及原料的来源、反应条 件、操作步骤、分离纯化等多个 方面。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性
选择对人体无害或危害较小的 原料和试剂,避免使用有毒、
有害的物质。
有效性
确保合成工艺能够高效地生产 出目标药物,具有较高的收率
和纯度。
经济性
考虑原料成本、反应条件、能 源消耗等因素,降低生产成本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包括: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药效团模型等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预测化合物的性质和药效,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 据。同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还可以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和时间,提高研发效 率。

第一章 化学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PPT课件

第一章 化学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PPT课件
20
二苯并[a, g]喹嗪
第二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 1969年Muller等发表的巴马汀合成法:
MeO MeO
+
NH2
CHO OMe
OMe
MeO MeO
N CH OMe
还原
OMe
MeO MeO
MeO
HN
CHO
MeO
CHO ,HCOOH OMe
OMe

N
HClO4
+
OMe
MeO MeO
OMe
OMe
第二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1.2.2 分子对称法 分子对称法——有许多具有分子对称性的药物可用分 子中相同两个部分进行合成。 例1:
3
第一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目的
紫杉醇(红豆杉)
4
多烯紫杉醇(红豆杉)
第一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目的
青蒿素
5
双氢青蒿素
第一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目的
R1 HO
OO
R2 OH
姜黄素:
R1=R2=OCH3
脱甲氧基姜黄素: R1=H R2=OCH3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R1= H R2=H
6
第一节 设计药物合成l2
G rigna rd反 应
C6 H5
邻 氯 苯 甲 酸 乙 酯
C l C6 H5 C l C6 H5
2-5
17
第二节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
线路3
Cl COOH SOCl2
Cl C6H6, AlCl3
COCl
邻 氯苯甲 酸
PCl5
Cl Cl Cl C6H6, AlCl3
考虑基本骨架的组合方式,形成方法; 如:基本骨架是芳香环,可采用苯或者苯的同系物或衍生物 为原料合成; 基本骨架为杂环化合物的,有一部分可以以天然来源的杂环 化合物为原料,例如吡啶,但大部分需要采用缩合或者环合 的方式合成。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课件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课件

d[RCH dt
2Z
]
k[RCH
2Z
][OH
]
2020/9/21
17
H
OH- + H C
H

Br
HH
δ-
HO
C
H
Br δ-

HH
过渡态
HO C
+ Br-
H
二级反应(SN2)
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向它连接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
子形成弱的键;与此同时,离去基团与碳原子的键有所减弱,两者
与碳原子呈直线状,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转变为平面,
OMe
C O2M e C O2M e
2020/9/21
1
OMe
O Me
C O2M e FG I
C O2M e
C O2Me C O2Me
O Me
C O2Me
+
C O2Me
2020/9/21
W ittig O Me
P h3P CHO
+
C H2Br
肉桂醛
2
C H3 1. Me2S O4,或 2. Br2, 光
念;理解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编 写。
2020/9/21
7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
的工艺条件
第二节 通过实验室小试探索工艺条件
第三节 中试放大研究工艺条件
第四节 药品生产中工艺条件的确定
第五节 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
2020/9/21
8
第一节 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
的工艺条件
2)溶剂
化学反应的介质、溶剂化作用
3)催化

药物合成工艺[1]_PPT幻灯片

药物合成工艺[1]_PPT幻灯片

(二)溶剂对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和 产品构型的影响
1,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溶剂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 4,溶剂极性对互变异构平衡的影响
(三)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1单一溶剂 2生产上避免使用的溶剂 3生产上限制使用的溶剂 4混合溶剂结晶法
反应温度和压力
化学反应的总收率是各不反应之和 串联式反应和汇聚式反应 汇聚式更符合生产要求,且总收率也高
ABA - BCA - B - CDA - B - C - D
ABC A -B -C
D ,E ,F
G ,H ,I,J
D -E -F G -H -I-J
D -E -F -G -H -I-J
A -B -C -D -E -F -G -H -I-J
化学制药工艺 实例
塞来昔布的生产工艺
H2N
O S
O
NN CF3
H3C
1,概述 2,合成路线 3,生产工艺及原理
OO
CF3 +
H2N O O
H3C
NHNH2.HCl
H2N
O S
O
NN CF3
H3C
CH3
CH3 H3C
O O CF3
O CH3
H3C
OO CF3
+ C F C 3 O O H C H 2O 5 H
利用率高价廉易得所谓利用率包括化学结构中骨架和功能基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原辅料的骨架和功能基的利用程度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原辅材料的更换和合成步骤改原辅材料的更换和合成步骤改变变更换原辅材料和改变合成步骤是选择工艺路线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生产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制药工艺的研究与优化概述概述制药工艺要求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产品纯度高三废各步反应条件的优化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收率制药工艺的优化是研究有关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收率及反应终点的控制和产物的后处理概述概述通常采取单因素平行法多因素正交实验法和均匀设计法影响制药工艺条件的因素

药物合成反应作业PPT课件

药物合成反应作业PPT课件

03
药物合成反应的实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01
02
03
04
实验材料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所需的试 剂、催化剂、溶剂等,确保其 质量和纯度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设备检查
检查实验所需的所有设备,如 反应釜、冷凝器、温度计等, 确保其完好无损且在有效期内 。
实验安全准备
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 患,准备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佩戴实验服、护目镜和化学 防护眼镜等。
实验异常处理
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压力过大或出现 不正常的颜色变化等,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 记录实验异常情况。
实验后处理
实验数据整理
实验结果分析
整理实验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结果和产物的 性质等。
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的成功与 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
实验环境控制
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和 通风等条件符合实验要求,保 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流程
按照实验步骤,逐步进行反应操作,包括投料、 升温、搅拌、回流等过程。
实验过程观察
密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泡 产生等,记录好实验数据和现象。
实验参数控制
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好反应温度、压力、浓度等 参数,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废弃物处理
80%
废弃物分类
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照 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以便 进行合理的处理。
100%
废弃物处置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置要求, 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焚烧、 填埋、回收等,确保废弃物得到 妥善处理。
80%
废弃物处理记录
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制度,对废 弃物的产生、分类、处置等情况 进行详细记录,以便进行监督和 管理。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课件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课件

属于这一类反应的有:热分解反应(如烷烃的裂解),异构化反应(如顺反异构 化),分子内重排(如Beckman重排、联苯胺重排等)以及羰基化合物酮型和烯醇 型之间的互变异构等。
可编辑课件
26
(2)双分子反应
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 的反应称双分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数有机化学反应属于这 种类型。如加成反应(羰基的加成、烯烃的 加成等),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 芳核上的取代、羰基a位的取代等)和消除 反应等。
可编辑课件
16
(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
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 转变成产物,与化学反应时间有关。 有效地控制反应终点,力图以高收 率获得高纯度的产物。
可编辑课件
17
(6)后处理:
由于药物合成反应常伴随着副反应,因 此反完成后,需要从副产物和未反应的 原辅材应料及溶剂中分离出主产物;分 离方法基本上与实验室所用的方法类似, 如蒸馏、过滤、萃取、干燥等技术等。
☆无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一般都可 以应用质量作用定律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 率的关系。
可编辑课件
24
aA + .b..B ... +gG + .h..H
按质量作用定律,其瞬间反应速率为:
各浓度项的指数称为级数;所
有浓度项的指数的总和称为反应
级数。
可编辑课件
25
(1)单分子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 则称为单分子反应
正反应速率 = k1 [CA-x] [CB-x] 逆反应速率 = k2 x2
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正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减
小,逆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
反应速率相等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PPT课件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PPT课件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的实验操作
01
实验操作步骤
按照实验指导书或文献中的步骤 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 误。
0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03
数据记录与整理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 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避免出 现安全事故。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和 现象,整理成实验报告,便于后 续分析。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的实验结果分析
03
以6-氨基青霉烷酸为基础原料,经过重氮化、还原、环合等步
骤合成阿莫西林。
03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的实施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的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起始原料、试剂、催 化剂等。
实验设备检查
确保实验所需的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如反应釜、 冷凝器、泵等。
安全措施准备
确保实验室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 救箱等,并制定应急预案。
个性化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兴起,药物合成合成路线将更加个性化,能够根据 患者的基因组信息等特征定制药物。
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药物合成合成路线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药物合成 合成路线的优化和预测,通过机 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快速筛选 出高效的合成路径。
酶工程
酶工程技术在药物合成合成路线 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酶的定向 改造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环 保的药物合成。
生产制造
在药物生产制造过程中,合理的药物 合成合成路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实 现绿色制药。
药物合成合成路线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高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合成合成路线将更加高效,通过采用先 进的反应技术和催化剂,缩短合成路径、提高反应速度和收率。

药物合成工艺PPT课件

药物合成工艺PPT课件
详细描述
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某些基团可能会干扰反应的进行或导致副产物的生成。通过引入适当的保护基团,可以暂时 屏蔽这些基团,使反应顺利进行。在完成所需的化学反应后,保护基团可以被去除,恢复原始的基团。
立体化学控制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立体化学控制策略在药物合成中用于控制分子中的立体构 型,以确保获得具有所需活性的立体异构体。
产物分离与纯化
总结词
产物分离与纯化是药物合成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多种分离方法。
详细描述
产物分离与纯化的目的是去除副产物、未反应的原料和催化剂等杂质,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根据 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如萃取、重结晶、蒸馏等,确保最终获得的药物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Nhomakorabea03
药物合成的关键技术
多步合成策略
详细描述
抗生素药物的合成工艺通常规模较大,以满 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由于环保法规日 益严格,该工艺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随着病菌抗 药性的增强,抗生素药物的合成工艺需要不
断更新和改进。
案例三:某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工艺
总结词
快速响应、高效率、严格质量控制
详细描述
针对病毒变异速度快的特点,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工艺需 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及时调整生产流程和配方。高效 率的生产过程能够缩短上市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同 时,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
总结词
多步合成策略是药物合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起始原料转化为目标 分子。
详细描述
多步合成策略通常涉及多个化学反应步骤,每个步骤都涉及底物的选择、试剂的筛选、 反应条件的优化等。通过多步合成,可以逐步构建复杂的分子结构,最终获得目标药物

药物合成技术ppt课件

药物合成技术ppt课件

创新性: 化合物的创新、合成路线创新
反应设计创新、工艺条件创新
ppt课件
10
第一节、药物合成技术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药物合成技术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 生产过程及实现过程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可作为结 构改造的模型,从而获得预期
托 品 经 典 合 成 法 ( 20

Hale Waihona Puke 反ppt课件25
2、合成艺术时期
• 1917年Robinson发明了托品酮合成法 合成反应与技术研究的突破
托 品 三 步 合 成 法
ppt课件
26
3、科学设计时期
20世纪60年代 E.J.Corey提出反合成分析,从合成的目标 分子出发,根据其结构特征和对合成的反应的知识进行逻辑分 析,并利用其经验和推理艺术,最后巧妙的设计出合成路线。
×100%
③选择性:各种主副产物中,主产物所占比例或百分率。
选择性 =
主反应生成量折算成原料量 反应消耗的原料量
×
100%
收率 = 转化率 × 选择性
ppt课件
13
④总收率:各步收率的连乘积。
线性法:原料经连续的几步反应获得产物的方法。
A B AB C ABC D ABCD E ABCDE F ABCDEF 总收率 = (90%)5 = 59%
4、高级仪器的使用加速化学药物合成的速度
带有高级计算机的仪器的发明,使得分离、分析手段不断提高,特别 是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微量化与“分子生物化”,他们将使化学合成药物 的质量更加提高,开发速度进一步加快。
5、组合化学技术应用
组合化学技术应用在获得新化合物分子上,是仿生学的一种发展,它 将一些基本小分子装配成不同的组合,从而建立起具有大量化合物的化 学分子库,结合高通量筛选,在本世纪里将会寻找到具有活性的先导化 合物。

药物合成ppt实用资料

药物合成ppt实用资料
构化,影响收率及质量。 • 如果碱浓度太大,易使过氧化物破坏,而
pH ≤8时反应不完全
=1::::20::(质量比)
应温度≤30℃ 反应时间8h 加异丙醇铝,加热回流,冷却到100℃以下,加NaOH,通水蒸气蒸馏带出甲苯,趁热滤出粗品
静置,析出,得熔点184~190℃。
16α-17α-环氧黄体酮
• 收集产物,分析收率,考察反应液pH对产品收率的影 的合成工艺研究
温度过高会导致H2O2分解,生成C16-C17双键与甲醇的加成产物,还可使C17 C20异构化,影响收率及质量。
为反应终点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据下表改变反应液pH,依照制备步骤操作,即 原料比为双烯:甲醇:氢氧化钠:过氧化氢(27%):甲苯:环已 酮: 异丙醇铝
静置,析出,得熔点184~190℃。 =1::::20::(质量比) 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8h
8
焦亚硫酸+反应液到pH7~8, 加热至沸,减压回
8-9
温度过高会导致H2O2分解,生成C16-C17双键与甲醇的加成产物,还可使C17 C20异构化,影响收率及质量。
反应温度≤30℃
产率(%) 34.08 59.43 74.86 54.20
13
5.实验结论
• 由上表可知 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8h 反应液pH=7-8 时产率最大 • 温双度键过与高甲会醇导 的致 加成H2产O2物分,解还,可生使成CC1176-CC2107异
原料比
为双烯:甲醇:氢氧化钠:过氧化氢(27%):甲苯: 化学名11 ,17 ,21-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
收集产物,分析收率,考察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环已 酮: 异丙醇铝=1::::20::(质量比) 反 据下表改变反应温度,依照制备步骤操作,即 原料比为双烯:甲醇:氢氧化钠:过氧化氢(27%):甲苯:环已 酮: 异丙醇铝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

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2)第三节反应溶剂和重结晶溶剂 (8)第四节反应温度和压力 (17)第五节药品质量管理和工艺研究中的特殊试验 (22)第一节概述在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之后,接下来要进行工艺条件研究。

(1)一个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通常可由若干个合成工序组成,每个合成工序包含若干个化学单元反应,每个单元反应又包括反应和后处理两部分,后处理是产物的分离、精制的物理处理过程,只有经过适当而有效的后处理才能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物。

(2)对这些化学单元反应进行实验室水平的工艺(小试工艺)研究,目的在于优化和选择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为生产车间划分生产岗位做准备。

(3)药物的制备过程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与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

另:在合成工艺上多倾向于在同一反应器中,连续地加入原辅材料,以进行一个以上的化学单元反应,成为一个合成工序;即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合并成一个合成工序的生产工艺,习称为“一勺烩”工艺。

本章讨论的具体内容:研究反应物分子到产物分子的反应过程,深入探讨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及其相关理论。

(1)在了解或阐明反应过程的内因(如反应物和反应试剂的性质)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影响反应的外因(即反应条件);只有对反应过程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将两者统一起来,进一步获得最佳工艺条件。

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探索化学反应条件对反应物所起作用的规律性的过程。

(2)化学反应的内因,主要是指反应物和反应试剂分子中原子的结合状态、键的性质、立体结构、官能团的活性,各种原子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物化性质等,是设计和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理论依据。

(3)化学反应的外因,即反应条件,也就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一些共同点:配料比、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加料次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压力、溶剂、催化剂、pH值、设备条件,以及反应终点控制、产物分离与精制、产物质量监控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反应物分子到产物分子的具体过程,深入 探讨反应条件要药物化学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具体 问题及相关理论
CHO
O
O
OCH3
O
+
O
NH2
OCH3
(2-83)
(2-84)
O Ni
O
O CHO
HN
CHO/HCO2H/HCl O
OCH3
OCH3
N CH
OCH3
OCH3
N+ . ClOCH3
(2-73)
OCH3
6. 化学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2)双分子反应
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 的反应称双分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数有机化学反应属于这 种类型。如加成反应(羰基的加成、烯烃的 加成等),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 芳核上的取代、羰基a位的取代等)和消除 反应等。
(3)零级反应
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 其它因素影响的反应为零级反应
6.1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6.1.1基本概念 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 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例:伯卤代烷的碱性水解
此反应是按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2)进行的,在化学动力学上为二级反应
H R C X + OH-
H
- R HO C X
HH
H HO C R + X-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1.概述
任何化学药物的生产,都离不开三个阶段: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 品精制。
化学合成反应过程是化学药物生产过程
的核心
物理过程的原理和操作设备——《流体流动与传热》和《传质与分离技 术》
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和反应设备——《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属于化 学反应工程的范畴
2.研究目的
R3C OH + H+
6.1.2 化学反应过程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 应称为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两个和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 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复杂反应
☆无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一般都可 以应用质量作用定律来计算浓度和反应速 率的关系。
aA + bB + ......
gG + hH + ......
使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反应过程最优化。
(1)设计最优化:由给定的生产任务,确定反应器的型式和适
宜的尺寸及其相应的操作条件 (2)操作最优化:在反应器投产运行之后,还必须根据各种因素和 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正,以使它仍能处于最优的条件下操作
3.工艺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从实验室开发到工业生产存在放大效应。 在工业反应器中实际进行的过程不但包括有
(1)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 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也 称投料比)。通常物料量以摩尔为 单位,则称为物料的摩尔比。
(2)溶剂:溶剂主要作为化 学反应的介质,反应溶剂性 质和用量直接影响反应物的 浓度、溶剂化作用、加料次 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
(3)温度和压力:
化学反应需要光和热的传输和转换,在化 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中要注意考察反应温 度和压力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搅拌器和搅 拌速度。
H
(2)非基元反应:
凡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 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例:叔卤代烷的碱性水解速度仅依赖于叔卤 代烷的浓度,而与碱的浓度无关:
R3CX
+ R3C X
R3C+ + X-
R3C X
slow
R3C+ + X-
fast R3C+ + OH-
R3C OH
fast R3C+ + H2O
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正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 减小,逆反应速率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 两个反应速率相等
合理地简化来源于对过程有深刻的、本质的理解。 要求:不失真;
能满足应用的要求; 能适应当前实验条件,以便进行模型鉴别和参数估值; 能适应现有计算机的能力。
数学模型方法的实质 将复杂的实际过程按等效性原则做出合理的简化,
使之易于数学描述。实验是基础,数学方法和计算 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5.研究内容
; c.上述两者的结合。
4.研究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1)反应器的合理选型 (2)反应器操作的优选条件 (3)反应器的工程放大
4. 基本研究方法
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的工 程问题。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过程各 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模型方法的一般过程:
基本特征是过程的分解和过程的简化
某些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应等。 它们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分别与 光的强度、催化剂表面状态及通过的电量有关。
这是一类特殊的反应。
(4)可逆反应
k1 CH3COOH + C2H5OH k2 CH3COOC2H5 + H2O
正反应速率 = k1 [CA-x] [CB-x] 逆反应速率 = k2 x2
按质量作用定律,其瞬间反应速率为:
各浓度项的指数称为级数;所 有浓度项的指数的总和称为反应 级数。
(1)单分子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 则称为单分子反应
属于这一类反应的有:热分解反应(如烷烃的裂解),异构化反应(如顺反异构 化),分子内重排(如Beckman重排、联苯胺重排等)以及羰基化合物酮型和烯醇 型之间的互变异构等。
(6)后处理:
由于药物合成反应常伴随着副反应,因 此反完成后,需要从副产物和未反应的 原辅材应料及溶剂中分离出主产物;分 离方法基本上与实验室所用的方法类似, 如蒸馏、过滤、萃取、干燥等技术等。
(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化学原料药生产的最后工序(精 制,干燥和包装)必须在符合《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 定的条件下进行。
化学反应,还伴随有各种物理过程,如热量的传 递、物质的流动、混和和传递等,所有这些传递 过程使得反应器内产生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从 而影响反应的最终结果。
处理整个.化学反应的规律(反应动力学);
b.传递过程的规律(质量、热量和动量的传递)
(4)催化剂:
现代化学工业中,80%以上的反应涉及催化 过程。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路线中也常见 催化反应,如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 移催化,生物酶催化等,来加速化学反应、 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
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 转变成产物,与化学反应时间有关。 有效地控制反应终点,力图以高收 率获得高纯度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