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成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这种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利他行为,另一种叫偿还行为。与之相对应的是反社会行为,如谩骂争斗攻击性行为战争等。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能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行为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及人口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当今孩子的请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从下面几点对请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上我们就可以初见端倪:

1.环境

环境主要可以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不管是哪一种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和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更急功近利,为达目的可以用尽一切手段,可以自私自利。学校环境,由于每个孩子的问题,组成的大环境也不是十分友好,例如欺负、叫外号、孤立等;而且目前学校对于升学状况抓的更为紧张,反而对影响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十分忽视。所以这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于家庭环境,则是需要家长的关心与教导,而不是过早地让孩子学会竞争、冷漠。

2.认知

由于以上教育的原因,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而且他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误。这一点的改变也很重要。要让青

少年孩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爱”的一面。

3.个性心理特征

这与其早期受到的教育以及所带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除以上三种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例如,生物因素(激素、基因)、榜样、道德行为标准等。

针对以上的一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培养建议。

1.环境方面

优化学校环境。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主要是指文化心理环境。许多事实表明,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一个学习竞争气氛过于浓厚的学校,容易使学生形成自私、嫉妒心强、冷漠的性格;一个民主、开放、自主、宽松的学校环境,其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创造意识必然增强。

优化家庭环境。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和深远。在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以

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利益上,都是师

生关系、同伴关系所无法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必须时

时注意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包括仪表、举止、待

人接物的态度等。家长要从孩子的早期教育抓起,并且与孩

子进行双向的交流、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和谦让等品质;不应主张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优化社会环境。要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也异常困难,因为大环境的改变总是要伴随着变革。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如向社会人群宣传、普及亲社会行为的常识与观念,通过大众媒体向青少年展示什么是合作谦让的行为,什么是美好高尚的行为,从而让青少年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助人为乐、团结共享的社会中。

2.认知和道德方面

在认知方面有一个经典的培养方法——移情。也就是让学生感受他人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进行移情训练,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感受每个角色的心理变化,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受到误解、欺负时的感受。

学生渐渐就可以体验他人的情绪,以后遇到类似情境要做出消极行为前,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于是便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谦让等积极行为。

其次,加强青少年的亲社会认知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讲青少年可以接受的道德知识并作适当的延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让青少年真正领会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另一方面适当加大古典文化在

课程中的比例,人类传统文化中有数不清的道德教育典范,让青少年多接触祖国的古典文化,可以让青少年明白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在心灵深处认可亲社会行为。自尊与道德水平方面道德方面——

首先,道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宽容、谦让、果敢、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还应该包含坚贞、适度的罪恶感等。

而对于道德教育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讲故事、听报告、看电影等都是较好的方法。另外,还应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道德教育。

其次,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观点采择力。案例教学法在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观点采择力上有明显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讲解道德知识时,要结合生动的案例尤其是社会上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让青少年知道哪些行为是社会赞许的,哪些行为是社会唾弃的。发展青少年的自主性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一个自主性较强又有丰富的道德知识的人在社会和他人需要帮助时,可以避免负面的从众心理挺身而出为他人排忧解难。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就不要限制青少年的活动自由,通过协商而不是通过命令纠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鼓励其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3.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其实是和上面说的三种环境相关的。

我们要主张培养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培养积极的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而在这方面我们家长和老师能做的是教给他们一些社交技巧以及必要的引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爱、友好、真诚这些品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人及关系的培养

4.榜样方面

儿童之所以能在特定情景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类似的情景中学会了怎样去做。已有研究表明,对亲社会行为榜样的观察可以使儿童更易发生亲社会行为,而成人的榜样行为可以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

在学校中,教师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切实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让学生找到学习、模仿的良好榜样;其次,教师、家长要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为儿童提供分享、合作、助人等良好行为榜样;再次,发现学生出现亲社会行为时,要恰当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有效的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