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有关结论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有关结论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有关结论第9卷第2期北京印刷学院2001年6月V o1.9No.2JournalofBeingI~stituteofGraphicCommunicationJtm.2001文章编号:1004—8626(2001)02—00230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有关结论程晓锦,徐秀花(北京印刷学院电子工程系,北京102600)摘要:鉴于涉及自然数,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离散数学有关集合中关系及其性质,树及其性质等结论.由于降低了证明过程的复杂性,使推理过程更严谨,清晰,简单.关键词:数学归纳法;离散数学;自然数;析中囝分类号:0158文献标识码:A数学归纳法是数学证明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1o(奠基)P()在一1时成立,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一般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2.(归纳)在P()(是任意自然数)成立的假以证明.数学归纳法有多种形式:第一数学归纳法,定下,可以推出P(k+1)成立,则P()对一切自第二数学归纳法,反向归纳法,二重归纳法,等等.然数都成立.离散数学以离散问题为研究对象,其中很多的结论根据撮小数原理(自然数的良序原理):N的任均与自然数有关.本文应用第一数学归纳法和第二一空子集中,必有最小数.可得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离散数学中的某些结论.定理2(第二数学归纳法)设P()是关于自然数的命题,若1数学归纳法1.(奠基)P()在一1时成立,2o(归纳)在P)(1≤≤,是任意自然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G.Peano)提出了有关数)成立的假定下,可以推出P(k+1)成立,则自然数的公理.P()对一切自然数都成立.集合Ⅳ的元素叫做自然数,如果Ⅳ的元素问有一个基本关后继"(用"+"表示)并满足下列2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公理:有关结论I1∈N;I对任何n∈N,有唯一的∈Ⅳ{2.1集合中关系及其性质I对任何n∈N,不是1;定义1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关系R是Ⅳ对任何n,b∈N,若与b相同,则n等A×B的一个子集,当A—B时,称R是^上的关于6(记为d一6);系.V(归纳公理)若M亡N,且利用集合论的方法,可将R表示成l.1∈MR一{(,)l∈A,Y∈B).2.对任何n∈M,若∈M,则M—N.定义2设R是一个从x到y的关系,是一根据数学归纳法,有个从y到Z的关系,则R与的复合关系定义为定理1(第一数学归纳法)设P()是关于自R.S一{(,z)l∈Z,至少存在一个∈y,然数的命题,若有,)∈R,(,)∈).收稿日期;2000—12-O1l艇j.1:北京印刷学院2001缸根据上面的定义,容易得到定理3设R,s,分别表示从x到y,y到z,z到LT的关系,则有(R.S).T—R.(S.).上述定理说明关系的复合运算满足结合律.因此,对于x上的关系R,R与自身的复合R.R可记为R,R.RR可记为R.故而,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来定义关系的幂:定义3设有一个集合x上的关系,则R可定义如下(1)R一R;(2)R一R利用第一数学归纳法,容易证明如下性质.定理4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有.=(1)(R)一R册(2)证明任取m∈N,对施行归纳法.首先证明式(1)1.当n一1时,一R.R—R(由定义3)2.假设一时式(1)成立,即R=Rm+当一是+1时,R.R一R,(.R)一(.)R一.R—R….即当一五+1时,a:R叶.综上所述,对任意自然数,有.=R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式(2)成立.求关系的闭包运算作为二元关系中的重要运算,它是二元关系的扩充,以保证其具有某种性质. 关于传递闭包运算,有如下的定义.定义4设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传递闭包是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关系:(1)是传递的}(2)RfR;(3)设R是传递的,且]R,则必有]R.可用f(R)表示R的传递闭包.对于X上的关系R,有如下定理.定理5设R是x上的关系,则(R)=U一RURURUR.U…证明用第一归纳法先证明U(R).(1)当一1时,根据传递闭包定义,Rt(R);(2)假定≥1时,R(R).设(z,)∈",因为R一.R,故必有某个c∈X,使,)∈,(c,)∈R.由归纳假设,有(,c)∈(R), (c,)∈(R),即(z,)∈t(R),所以R三(R).故对任意的自然数,有R三(R),因而UR三f(R)l一1再证(R)UR.设(z,)∈U,(,)∈U,则必存在整数?一1一1 S,使得,)∈,(,)∈,这样,(z,)∈Rl.,即,(z,)∈U,【1所以,U是传递的.由传递闭包的定义,可知(R)一UR.2.2树及其性质树,是图论中的重要概念,在计算机算法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树的性质.定义5树是不含回路的连通图.如果一棵树有个结点,tn条边,则称之为(,m)树定理6在(,m)树中,tn—一1.利用第二数学归纳法可证明此定理证明任取自然数tn,对旅行归纳(1)当=1时,则此树无边,即m一0,结论成立.(2)假设对所有≤,结论成立.当=+1时,设G为(,m)树.由于G不含任何回路,故从G中删去一边后,变成两个互不连通的子图.而每个子图则是连通的,故每个子图均为树设它们分别是(,m)树及(啦,m)树,则<≤,啦<≤,由归纳假设可得第2期程晓锦,棣秀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的有关结论25m一n一1,m一n一1证明对分支点数目n进行归纳.又因为当"一1时,E一2,I一0,故E—I+2n成"一+啦,m—ml+m2+1,立.故有m一"+一1一"一1,即当"一^+1假设"一k一1时成立,即E一+2(k一1)a 时,结论成立.当"一^时,若删去一个分支点,该分支点与根的因此,对任意的",(",m)树满足m一"一1通路长度为z,且的两个儿子是树叶,得到新下面利用第一数学归纳法证明完全二叉树的T.将T与原树比较,它减少了两片长度为z+1性质的树叶和一个长度为的分支点,因为有(^一定义6在根树中,若每个顶点的出度小于或1)个分支点,故等于m,则称这棵树为m叉树,如果每个顶点的出E一J+2(k一1)度恰好等于m或0,则称这棵树为完全m叉树,当但在原树中,有m一2时,称为二叉树.E—E+2(z+1)一z—+z+2,为了讨论二叉树的性质,先给出通路长度的概1=1+1,念.代入上式,得定义7在根树中,一个结点的通路长度,就E—一2—1一+2(k一1),是从树根到此结点的通路的边数.其中,分支结点即的通路长度称为内部通路长度,树叶的通路长度称E—+2n.为外部长度.定理7若完全二叉树有"个分支点,且内部综上所述,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通路长度的总和为,外部通路长度的总和为E,则的命题,可降低证明过程的复杂性,使推理过程简E—J+2"单,清晰,也保证了推理的严谨性.参考文献:[1]徐癌磐.离散散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左孝瘟,等.离散数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ConclusionsonProvingDiscreteMathmaticsbyMathmaticInductionCHENGXiao-蜘,XUXiu-hua(BeiitngI~stituteofGtaphicCommunicationBeng102600,China)Abstract:Inviewofthefactrelatingtonaturalnumber,sonlepropertiesaboutrelation0l1aseta ndsome propertiesabouttreeindiscretemathmaticsareprovedbymathmaticinduction.Asthecompl exityofthepro-cessisreduced,itoffersmoreaccuracy,clarityandsimplenesstoinference.Keywords:mathmatieinduction,discretemathmatics,naturalnumber,tree。

离散数学算法正确性证明方法

离散数学算法正确性证明方法

离散数学算法正确性证明方法离散数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离散对象(如整数和字母表中的字符串)以及与这些对象相关的关系、结构和算法。

离散数学算法正确性的证明方法是保证该算法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情况下都能产生正确结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证明方法,并提供一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在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证明中也有广泛应用。

数学归纳法包括两个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

基础步骤:首先证明当输入满足某个特定条件时,算法能够产生正确的输出。

这通常是通过具体举例或直接计算来完成。

归纳步骤:然后,假设对于某个特定的输入条件,算法能够产生正确的输出。

接着,需要证明对于下一个输入条件,算法仍然能够产生正确的输出。

这可以通过数学推理和逻辑推断来完成。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可以确保算法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情况下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

二、反证法反证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可以用于证明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

反证法的基本思想是,假设算法不正确,然后通过推理推出一个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算法是正确的结论。

具体而言,反证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假设算法不正确,即存在某个输入情况下算法产生了错误的输出。

2. 推理出一个与已知事实矛盾的结论。

3. 根据这个矛盾的结论可以得出算法是正确的结论。

通过反证法证明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可以排除算法不正确的可能性,从而确保算法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情况下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

三、数学逻辑推理数学逻辑推理是证明算法正确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一阶逻辑等。

命题逻辑用于处理命题,即陈述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在证明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时,可以使用命题逻辑来形式化算法的逻辑结构,从而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谓词逻辑用于处理谓词和量词的陈述。

它在离散数学算法的正确性证明中提供了更强大的推理能力,可以处理复杂的逻辑结构和条件表达式。

关于数学归纳法的论文

关于数学归纳法的论文

数学归纳法在问题求解中的应用作者:管国策指导老师:张胜摘要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在不少数学问题的证明中,它都有着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甚至在物理、生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首先阐述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以及表现形式,然后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重点讨论数学归纳法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离散数学以及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最后详细叙述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和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关键词数学归纳法数列行列式离散数学树数学竞赛1、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归纳法中的完全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逻辑方法;不完全归纳法是非逻辑方法,只适用于数学发现规律,不适用于数学严谨证明.数学归纳法既不是归纳法,也不是演绎法,是一种递归推理,其理论依据是下列归纳公理:(1)存在一个自然数0∈N.(2)每一个自然数a有一个后继元素'a,如果'a是a的后继元素,则a叫做'a的生成元素.(3)自然数0无生成元素.(4)如果'a='b,则a=b.(5)(归纳公理)自然数N的每个子集M,如果M含有0,并且含有M内每个元素的后继元素,则M=N.自然数就是满足上述公理的集合N中的元素,关于自然数的所有性质都是这些公理的直接理论.由以上公理可知,0是自然数关于“后继”的起始元素.如果记'0=1,'1=2,'2=3,…,'n=n+1,…,则N={0,1,2,…,n,…}.由以上公理所定义的自然数与前面由集合所定义的自然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学数学教材将自然数的起始元素视作1,则自然数集即为正整数集.现在已统一采用上面的证法,即将0作为第1个自然数.为了阐述数学归纳法,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正整数集的最小数原理.最小数原理:正整数集中≤,的任意一个非空子集必含有一个最小数.也就是说,存在数a∈S,对于∀x∈S都有a x最小数原理也就是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2、数学归纳法的表现形式2.1.第一数学归纳法在教科书里我们常见到的就是第一数学归纳法,介绍如下:原理:设有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P n .如果:(1)当n =1时命题成立(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3)若能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证明:反证法.假设该命题不是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成立.令S 表示使该命题不成立的正整数作成的集合,那么S ≠∅.于是由最小数原理,S 中有最小数a .因为命题对于n =1时成立,所以1a ≠, a >1.从而a -1是个正整数.又由于条件(3),当n =a 时命题也成立.因此a S ∉,导致矛盾.因此该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成立.定理证毕.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有些命题不一定从c 开始的,这时在叙述上只要将n =1换成n =c 即可.第一数学归纳法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步:(1)归纳基础:证明c 时命题成立(2)归纳假设: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3)归纳递推:由归纳假设推出n =k +1时命题也成立.2.2.第二数学归纳法第二数学归纳法与第一归纳法是等价的.在有些情况下,由归纳法“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还不够,而需要更强的假定.也就是说,对于命题()P n ,在证明(1)P k +成立,不仅依赖()P k 成立,而且依赖于前面各步成立,这时一般要选用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设有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P n .如果:(1)当n =1时命题成立(2)在假设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n k ≤成立时(3)若能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则这个命题对于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其证明方法与上述证明方法类似,在这个地方不再赘述.第二数学归纳法可概括为一下几个三步:(1)归纳基础:证明n =1时命题成立(2)归纳假设: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3)归纳递推:由归纳假设推出n =k +1时命题也成立.第二数学归纳法与第一数学归纳法基本形式的区别在于归纳假设.2.3.反向归纳法反向数学归纳法是数学家柯西最先使用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原理:设有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P n .如果:(1)命题()P n 对于无限多个正整数n 成立(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3)若能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则这个命题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证明:反证法.假设该命题不是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成立.令A 表示使该命题不成立的正整数作成的集合,那么A ≠∅.任取a A ∈,由条件(1)知必有正整数b >a ,使()P b 成立.令这样的正整数b 组成的集合为B .因为集合B ≠∅,故必有最小数,设这个最小数为m ,显然m >1,由条件(3)知:(1)P m -成立,由a 的取法知: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来证明与自然数n 有关的初等代数问题,在高等数学、几何学、离散数学、概率论甚至物理、生物、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也相当突出.在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以上问题时,不仅思路清晰、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又能找出相应的递推关系,非常有效.下面重点谈谈它在初等代数、高等数学、离散数学以及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3.1.数学归纳法在初等代数中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在恒等式问题、整除问题、三角函数问题、数列问题以及不等式问题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求证:3n +5n (n N +∈)能被6整除证明:(1)当n =1时,31+51⨯=6能被6整除,命题成立(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即3k +5k 能被6整除当n =k +1时,有3(1)k ++5(1)k +=(3k +32k +3k +1)+(5k +5) =(35k k +)+3(1)k k ++6 因为两个连续的正整数的乘积(1)k k +是偶数,所以3(1)k k +能被6整除 则(35k k +)+3(1)k k ++6能被6整除,即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综上所述,对一切正整数n 命题都成立.例2.已知在各项均为正整数的数列{}n a 中,它的前n 项和n S 满足n S =11()2n na a +,试猜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并有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解:1S =1111()2a a + 21a ∴=1n a >0 1a ∴=12S =1a +2a =2211()2a a +即22a +22a -1=0又n a >0 ∴2a-13S =1a +2a +3a=1+(1+3a =331()a a +即23a+3a -1=0 又n a >0 ∴3a…猜想:n an 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1)当n =1时,1a=1,命题成立(2)假设n k =(1k ≥)时,k a1n k =+时,有:1k a +=1k S +-k S =1111()2k k a a +++-11()2k ka a +,即1k a +=1111()2k k a a +++-12=1111()2k k a a +++21k a +∴1k a +-1=0又n a >0 1k a +∴∴当1n k =+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当n N +∈时,n a 例3:已知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1b =1,1b +2b +…10b =145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n b (2)设数列{}n a 的通项n a =1log(1)nb +(a >0且1a ≠),记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试比较n S 与11log 3a nb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设数列{}n b 的公差为d 由题意知:1b =1;1b +10(101)2d -=145 解得:d =3 ∴n b =3n -2(2)由n b =3n -2知:n S =log (11)a ++1log (1)4a ++ (1)log (1)32a n +- =1log [(11)(1)4a ++ (1)(1)]32n +-而11log 3a nb +=log an S 与11log 3a nb +的大小,就是要比较1(11)(1)4++ (1)(1)32n +-的大小取n =1,有(1+1)取n =2,有1(11)(1)4++推测:1(11)(1)4++ (1)(1)32n +-()* (1)当n =1时,已验证()*式成立(2)假设n k =(k >1且k N +∈)时()*式成立.即1(11)(1)4++ (1)(1)32k +-则当1n k =+时,1(11)(1)4++…1(1)32k +-1(1)3(1)2k ++-1(1)31k ++=3231k k +-33332(31k k +-+=322(32)(34)(31)(31)k k k k +-+++=294(31)k k ++>0从而1(11)(1)4++…1(1)32k +-1(1)31k ++即当n =1k +时()*式也成立由(1)(2)知:()*式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于是当a >1时,n S >11log 3a n b +;当0<a <1时,n S <11log 3a nb +3.2.数学归纳法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证明是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数学命题需要严格的推理证明,才能确定其真实性,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数学证明有助于学生弄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本质联系,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本质,养成严谨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自觉掌握数学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4:如果对一切实数x 和y ,等式()f x y +=()f x +()f y 成立,试证对一切有理数r ,有()f rx =()rf x证:令x =y ,则由已知条件有: (2)f x =()f x +()f x =2()f x (3)f x =()f x +(2)f x =3()f x用数学归纳法可证,对一切自然数n 有()f nx =()nf x另外,对正分数p q (,p q 互质且q >1)有:()pf x =()f px =()p f q x q =()p qf x q()p f x q ∴=()()pf x q令x =y =0,有(0)f =2(0)f ∴(0)f =0接着令y =x -,有()f x +()f x -=0 ∴()f x -=-()f x 同理,对负数p q -(,p q 互质且p >0, q >1)有:()p f x q-=pq -()f x因此,可知对一切有理数r 命题成立. 例5.证明211arctan2n n ∞=⋅∑收敛 证:令n a =21arctan2n ⋅ 求出该数列的部分和n S 1S =1arctan22S =1arctan 2+21arctan 22⋅=2211222arctan111222+⋅-⋅⋅=2arctan 3 3S =1a +2a +3a =2S +3a =2arctan 3+21arctan 23⋅=3arctan 4猜想:n S =arctan 1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假设1k S -=1arctank k-,将上式两边同时加上k a ,得: k S =1k S -+k a =1arctan k k -+21arctan 2k ⋅=23(221)arctan 21k k k k k -+-+=arctan 1k k + 证出等式在n =k 时成立. 因此n S =arctan1nn + 又lim 1n n n →∞+=1,arctan1=4π,证得级数211arctan 2n n ∞=⋅∑收敛 S =4π例6:证明:n D =cos 10012cos 100012cos 012cos aa aa=cos na证:对n 施第二数学归纳法 (1)当n =2时,cos 112cos a a=22cos a -1=cos2a(2)假设<n 时结论成立,则当n 时n D =cos 1012cos 10012cos 001aa a -+21cos n aD - =2n D --+12cos n aD -=cos(2)n a --+2cos cos(1)a n a ⋅- =cos(2)n a --+2cos[(2)]cos n a a a -+⋅=cos(2)n a --+2[cos(2)cos sin(2)sin ]cos n a a n a a a -⋅--⋅ =cos(2)n a --+22cos(2)cos 2sin(2)cos sin n a a n a a a -⋅--⋅⋅=2cos(2)(2cos 1)sin(2)sin 2n a a n a -⋅---⋅ =cos(2)cos 2sin(2)sin 2n a a n a a -⋅--⋅ =cos[(2)2]n a a -+=cos na3.3.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的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离散数学中(特别是图论中)的许多命题的论证,数学归纳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7.设R 是集合X 上的关系,则()t R =1i i R ∞==R ⋃2R ⋃3R ⋃…证明:用第一归纳法先证明1i i R ∞=⊆()t R ;(1)当n =1时,根据传递闭包定义R ⊆()t R ; (2)假设1n ≥时,nR ⊆()t R .设(,)x y ⊆1n R+,因为1n R+⊆n R ⋃R ,故必有某个c x ∈,使(,)x c ∈n R ,(,)c y ∈R由归纳假设,有(,)x c ∈()t R ,(,)c y ∈()t R ,即(,)x y ∈()t R 1n R+∴⊆()t R故对任意的自然数n ,有nR ⊆()t R ,因而1i i R ∞=⊆()t R再证()t R ⊆1i i R ∞=设(,)x y ∈1ii R ∞=,(,)y z ∈1i i R ∞=,则必存在整数,s t ,使得(,)x y ∈s R ,(,)y z ∈t R这样(,)x z ∈s R ⋃tR ,即(,)x z ∈1i i R ∞=∴1i i R ∞=是传递的由传递闭包的定义可知:()t R =1i i R ∞=例8:设T 为任意一颗完全二元树,m 为边数,t 为树叶数,试证明m =22t -,这里2t ≥证明:对树叶数t 进行证明当t =2时,结点树为3,边数m =2,故m =22t -成立假设t =k (2)k ≥时,结论成立,下面证明t =1k +时结论也成立由于T 为二元数,因此T 中一定存在都是兄弟结点12,v v ,设v 是12,v v 的父亲,在T中删除12,v v ,得到'T ,'T 仍为二元完全树,这时结点v 成为树叶,树叶数't =21t -+=11k +-=k ,边数'm =2m -由归纳假设知:'m ='22t -所以2m -=2(21)2t -+-,故m =22t -3.4.数学归纳法在中学竞赛中的应用我们知道中学数学竞赛里有的知识解决需要用的数学归纳法,它方便了我们的解题,下面举几个例子看看它在数学竞赛里是如何运用的.例9.数列{}n a 中有1a =2a =1,1n a +=1n a -+n a (2)n ≥,请你证明:n a =]n n -(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契数列,它的前12项是1,1,2,3,5,8,13,21,34,55,89,144)证明:(1)当1n =时,11522--=5(1)T ∴成立当2n =时,2211(]522+-=33(544+--=5(2)T ∴成立(2)假设n k =和1n k =+时,()T k ,(1)T k +都成立即k a ]k k -且1k a +11]k k ++- 则当2n k =+时,2k a +=k a +1k a +]k k -11]k k ++-(1(1k k +-+k k=221111[(()((]52222k k ⋅-⋅=2211[()(]522k k ++- (2)T k ∴+也成立.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a =11()]522n n--恒成立. 例10.设x +1x =2cos θ(其中x 为复数),请用θ的三角函数式表示nx +1n x(n 是正整数),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解:(1)当1n =时,x +1x=2cos θ 当2n =时,2x +21x=21()2x x +-=22(2cos 1)θ-∴2x +21x=2cos2θ当3n =时,3x +31x =22111()()()x x x x x x++-+=2cos 2cos22cos θθθ⋅-=2cos32cos 2cos θθθ+- =2cos3θ 猜想:nx +1n x=2cos n θ (2)假设1n k =-时,1k x -+11k x -=2cos(1)k θ-n k =时,kx +1k x=2cos (2)k k θ≥ 那么1n k =+时,1k x ++11k x+=11111()()()k k k k x x x x x x --++-+=2cos 2cos 2cos(1)k k θθθ⋅--=2cos(1)2cos(1)2cos(1)k k k θθθ++--- =2cos(1)k θ+ (1)T k ∴+成立由(1)(2)知,对一切n 恒有nx +1n x=2cos n θ(其中n 为正整数) 4、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数学归纳法有时也叫逐次归纳法或者完全归纳法.前面两种叫法最早见于英国数学家德摩根1838年所写的《小百科全书》的引言中.因为在使用这个方法论证的时候,有一个形式上的归纳步骤,即确证命题对于第一项为真时,并由此归纳得出命题对于第n 项为真,“这个和通常的归纳程序有极其相似之处”.所以德摩根赋予它“逐次归纳法”的名称.也许是由于这种方法主要被用来数学中的证明的缘故.在《引言》的结尾处,德摩根又提出“数学归纳法”这个名称.比起逐次归纳法,人们似乎更喜欢数学归纳法,因为后者更能表明它论证的可靠性.此后,1887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又称此法为“完全归纳法”.有一个时期,这个叫法在德国很流行,后来由于逻辑学上完全归纳法专指“从列举对应的一切特殊的前提中,推出关于全部对象的一般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所以与“数学归纳法”不完全等价了.虽然数学归纳法和普通归纳法有着相似之处,但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归纳法常常是通过简单的枚举而没有碰到矛盾事实出发的.在这种方法里,它的前提只是已被考察过的部分对象的属性,而结论却是关于同类对象全体的.因此,由归纳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是可靠的.比如,从1到40个自然数中,归纳出素数公式是“n 2-n+41”,这个公式对于n=1,2,…,40是正确的,可是当n=41时,得出的412确不是素数,看来归纳法不能用来作为严格的、科学的证明,仅能帮助我们从需要情况的考察中揭露并找出一般的规律性.然而,数学归纳法则不同,它的基础是递归推理原理,隐含着推向无穷的可能.由于数学归纳法包括着一串有穷多个三段论,每一个三段论自身都是一致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又是古典演绎逻辑的一种发展了的形式,其严密性与演绎推理相同.庞加莱很彻底地指出了普通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的本质区别.他说:“我们必须承认,这(数学归纳法)和通常的归纳法程序有极其相似的不同,归纳法,当其应用于自然科学时,常是不确定的,因为它的基础是相信宇宙中有一种普通顺序,一种在我们之外的顺序.相反,数学归纳法,即递归证法,把自身视为一种必然,因为它不过是心灵本身的一种性质……”庞加莱十分推崇数学归纳法,称它“是数学中全部优点的根源”,“我们只能循着数学归纳法前进,只有它能交给我们新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与自然(普通)归纳法不同但却同样极为有用的归纳法的帮助,演绎法是无法去创造出一种科学来的."应该说数学归纳法早就被明确提出并广泛应用了,它在数学中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其实不然,仔细想来,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仍然是不明确的.数学归纳法是说“一个对1真的命题,如果它对任一数为真的,对其后继数也为真,则这个命题对于一切数都是真的.”人们不禁要问,何以断定每一个数都有后继数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自然也就谈不到数学归纳法的可靠性,所以归纳法的逻辑基础问题,与自然数理论密切联系.有趣的是,数的推展是由自然数向着有理数、实数、复数的方向进行的;然而,数的逻辑基础的奠定却循着一个相反的方向.自然数理论建立以后,与有理数数论一起建立起来的.1889年,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发表《算数原理新方法》,他从不经定义的“集合”、“后继者”以及“属于”等概念出发,建立起关于自然数的五条公理,即:(1)1是自然数;(2)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者;(3)每一个自然数a 都是一个后继者;(4)若a 和b 的后继者相等,则a 和b 也相等;(5)(归纳公理)若有一个由自然数组成的集合S 含有1,又若当S 中含有一个数a 时,它一定也含有a 的后继者,则S 就含有全部自然数.这样,皮亚诺不仅以公理的形式保证了一个数的后继者的存在,而且为用数学归纳法推证的结果对全体自然数的有效性作了保证.皮亚诺把数学归纳法原理奠基在下述事实的基础上:在任一整数a 之后接着便有下一个a+1,从而从整数1出发,通过有限次这种步骤,便能达到选定的整数n.自然数理论的简历,标志着数学归纳法逻辑基础的奠定,也是严格意义下的数学归纳法的进一步明确.对于数学归纳法的深入研究,重在运用它去解决或证明一些问题,在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中学数学中的许多重要定理或结论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二项式定理.当然,我们在重视它的应用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它的审美价值和哲学价值.数学是自然界中所有美的集合,也是哲学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5.数学归纳法在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5.1在应用第一数学归纳法时,只有第2步而无第1步的证明可能导致错误.例11.设n =k ,等式2+4+…+2n =2n +n +1成立,即:2+4+…+2k =2k +k +1(1)两边同时加上2(1)k +,则有:2+4+…+2(1)k +=2(1)k ++(1)k ++1成立,即:如果n =k 时,等式(1)成立,则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此得出结论:对于一切自然数n ,等式(1)是成立,这是错误的.因为n =1时,有2=3的错误. 5.2在应用第一数学归纳法时,只第1步骤而无第2步骤的归纳证明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例12.在函数()f n =2n +n +17中,由(1)f =19,(2)f =23,(3)f =29,…,(15)f =257等都是质数,便说:“n 为任何自然数时()f n =2n +n +17的值都是质数”便是错误的.因为:(16)f =216+16+17=16(16+1)+17=17(16+1)=217=289就不是质数如果缺少了第2步,则不论对于多少个自然数来验证命题()T n 的正确性,都不能肯定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正确.例如:歌德巴赫猜想“对于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虽然对大量偶数进行了具体验证,但因缺少第2步归纳递推,所以仍只停留在归纳的第1步,至今只是个猜想而已.第2步在证明(1)T n +为真时,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即要由()T n 为真,推出(1)T n +为真;或由“0()T n ,0(1)T n +,…,(1)T k -为真,推出()T k 为真”的实质蕴含真正体现出来,否则不是数学归纳法证明.5.3并不是凡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T n 都要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而且也不是所有这类命题都能用数学归纳法给以证明的.结 束 语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推理论证方法,第一数学归纳法与第二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的证明中经常用到,而反向归纳法在数学的证明中不是很常见.通过数学归纳法去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可降低证明过程中的复杂性,使推理过程简单、清晰、也保证了推理的严谨性.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数学归纳法》一书中提到的:“数学归纳法整数体现了人的认识从有限到无限的飞跃.”参考文献[1]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王仁发,代数与解析几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3]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编,《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4]左孝凌等《离散数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5]卢开澄,卢明华,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6]KAWAHIGASHIY.Generalized Longo-Rehren subfactors and A-induction[J],Comm Math Phys,2002,26(2),269-287[7]苏淳《数学奥赛辅导丛书,漫谈数学归纳法》[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4Mathematical induction application in problem solvingAuthor: Guan guoce Supervisor: Zhang ShengAbstract Mathematical induction is a kind of common methods of proof.In the proof of many mathematics problems ,it has the function which can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methods,it has broad prospects even in physics,biology and so on.This paper firstly st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thematical induction and its form of expression,then mainly discuss the Mathematical induction in elementary mathematics,higher mathematics,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contest through some representatively typical examples.Finally give an account of the cognition to Mathematicalinduction in detail and the problem when using it.Keywords Mathematical induction sequence determinant discrete mathematics tree mathematical contest。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离散数学是大一学生在计算机科学和相关学科中最常接触的数学分支之一。

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重要,对于学习和理解其他高级课程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的归纳。

1. 集合论1.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1.2 集合的运算(并、交、差、补)1.3 子集、真子集、幂集1.4 集合的基本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1.5 集合的等价关系和等价类1.6 集合的基数和无限集2. 逻辑与命题2.1 命题的定义和性质2.2 命题的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蕴含、等价)2.3 命题的真值表和简化2.4 谓词逻辑和量词2.5 命题逻辑的推理和证明方法2.6 命题逻辑的应用(布尔代数、逻辑电路)3. 数理归纳法3.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3.2 强归纳法和弱归纳法3.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证明数学命题、计算算法复杂度)4. 图论4.1 图的基本概念(顶点、边、度、路径、环)4.2 连通图和孤立点4.3 树和森林4.4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4.5 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问题4.6 图的应用(社交网络、路线规划)5. 关系与函数5.1 关系的定义和表示5.2 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等价关系) 5.3 关系的闭包和传递闭包5.4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5.5 单射、满射和双射5.6 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6. 组合数学6.1 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6.2 二项式系数和杨辉三角6.3 递归和递推关系6.4 置换和循环节6.5 容斥原理和鸽笼原理6.6 组合数学的应用(概率、计数问题)7. 布尔代数7.1 逻辑代数和布尔运算7.2 布尔函数和真值表7.3 极小项和主析取范式7.4 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设计7.5 布尔代数的应用(逻辑电路、开关网络)这些是大一离散数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将能够为将来的计算机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离散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证明方法也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离散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偏多,思维较抽象,证明强调技巧性但改变不多。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离散数学证明方法,盼望对你有协助!1离散数学证明方法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根底理论的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以探究离散量的构造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探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因此他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2离散数学证明方法干脆证明法干脆证明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证明的方法,它通常用作证明某一类东西具有一样的性质,或者符合某一些性质必定是某一类东西。

干脆证明法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从确定的条件来推出结论,即看到条件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怎么可以推出结论,那么可以先从确定条件遵照定理推出一些中间的条件(这一步可能是没有目的的,要看看从确定的条件中能够推出些什么),接着,选择可以推出结论的那个条件接着往下推演;另外一种是从结论反推回条件,即看到结论的时候,首先要反推一下,看看从哪些条件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一步也可能是没有目的的,因为并不知道要用到哪个条件),以此类推始终到确定的条件。

通常这两种思路是同时进展的。

反证法反证法是证明那些“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不具有某一种的性质”,“仅存在”等的题目。

它的方法是首先假设出所求命题的否命题,接着依据这个否命题和确定条件进展推演,直至推出与确定条件或定理相冲突,那么认为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命题得证。

构造法证明“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假设不存在这样的例子和性质,然后推出冲突,也可以干脆构造出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了。

这就是构造法,通常这样的题目在图论中多见。

值得留意的是,有一些题目其实也是本类型的题目,只不过比拟隐藏罢了,像证明两个集合等势,事实上就是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一个双射”,我们即可以假设不存在,用反证法,也可以干脆构造出这个双射。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题目,而且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递推。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

离散数学公式范文离散数学是一门关于离散结构及其运算规则的数学课程。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离散对象(如集合、图、函数等)和离散运算(如关系、代数运算等),以及这些对象和运算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离散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子通信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离散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集合公式1.交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记作A∩B,定义为A和B 中都包含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2.并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记作A∪B,定义为A和B 中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或x∈B}3.差集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记作A-B,定义为属于A 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4.对称差运算: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对称差记作A△B,定义为属于A或属于B但不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或(x∉A且x∈B)}二、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用于证明一类命题对于所有正整数成立。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证明基本情况成立,然后证明如果对于一些正整数n成立,则对于n+1也成立,从而得出结论对于所有正整数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三个步骤:1.基础步骤:证明当n取最小值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P(k)成立。

3.归纳步骤: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即P(k+1)成立。

三、逻辑公式逻辑公式是描述命题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常用的逻辑公式有如下几种:1.否定:对于命题p,它的否定记为¬p,表示p是假的。

2.合取: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合取记为p∧q,表示p和q同时为真时整个表达式才为真。

3.析取: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析取记为p∨q,表示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表达式才为真。

4.蕴含:对于命题p和q,它们的蕴含记为p→q,表示如果p为真,则q也为真;如果p为假,则整个表达式为真。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

浅谈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姓名:王磊峰单位:砀山县豆集学区范套小学浅谈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摘要: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一种论证方法,也是数学证明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无论在初等数学还是高等数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讨论了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应用功能以及应用数学归纳法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匹阿诺公理;应用;推理;命题;类型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明方法之一,它在各个数学领域分支中都有极大的应用,因为使用面比较广,所以涉及的知识和技巧比较多,在本文中将介绍数学归纳法的产生、发展和确立并分别举例说明数学归纳法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1数学归纳法的产生、发展和确立1.1数学归纳法的产生数学归纳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归纳推理可追溯公元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时代。

这一时代杰出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利用点子数对级数求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经过剖分后的正方形的直观形象,他确信无疑地得出:135+++ (2)-=,这里n n(21)有明显的推理过程,但这种推理只是简单枚举而没有碰到矛盾事实的归纳结果,因此是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或者说只是一种寻求结论的手段,它只是作为一种猜想或假说,而不是可靠的,尽管如此,他仍为数学归纳法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可靠的归纳推理是欧几里得对系数个数无穷的证明,虽然其中递推过程不甚明显,但基本思想却是按递推归纳原理指导的。

肯定地说,这一关于系数个数无穷的具体证明为后人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提供了原形,促使人们加深了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

16世纪,经过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学者越来越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意大利数学家毛罗利科首先对全体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做了深入考察,他认为递归推理是指首先确定命题对于第一个自然数是真的,然后再去验证命题具有后继数也是真的。

于是,根据递推特性,命题对于第一个自然数的后继数为真,则对于第二个自然数也为真;对于第二个自然数为真,则对于第三个自然数也为真。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其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其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其应用1. 集合论- 集合的定义和运算: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对象组成的整体,集合之间可以进行交、并、差等运算。

集合的定义和运算: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对象组成的整体,集合之间可以进行交、并、差等运算。

- 集合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子集)、相等关系和互斥关系。

集合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子集)、相等关系和互斥关系。

-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关于自然数的性质的重要方法,包括强归纳法和弱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关于自然数的性质的重要方法,包括强归纳法和弱归纳法。

- 二元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和关系的复合与逆。

二元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和关系的复合与逆。

2. 图论- 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的定义、顶点、边、路径、回路等概念。

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的定义、顶点、边、路径、回路等概念。

- 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

- 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

- 最小生成树算法: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3. 布尔代数- 基本运算:包括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基本运算:包括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 逻辑表达式:利用逻辑运算符表达逻辑关系。

逻辑表达式:利用逻辑运算符表达逻辑关系。

- 逻辑电路:基于布尔代数原理设计的逻辑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逻辑电路:基于布尔代数原理设计的逻辑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 Karnaugh图:用于简化逻辑表达式的图形方法。

Karnaugh 图:用于简化逻辑表达式的图形方法。

4. 组合数学- 排列和组合:用于计数给定集合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排列和组合:用于计数给定集合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离散数学 内容拓展

离散数学 内容拓展

离散数学内容拓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离散的结构和对象,如集合、函数、序列、图论等。

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其他领域中,离散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离散数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介绍更多相关知识。

一、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关于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它主要研究关系代数运算的性质和应用。

关系代数包括关系运算、关系代数表达式、关系代数等价性、关系代数规范等概念。

在数据库领域中,关系代数广泛应用于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查询优化。

二、格论格是一种偏序集,它具有特定的性质和结构。

格论是研究格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它主要探讨格的基本概念、格的结构、格的性质、格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格论在代数学和拓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拓扑空间的拓扑结构、模型论中的格理论等。

三、图论图论是研究图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图的基本概念、图的结构、图的算法、图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图论在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运筹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最短路径算法、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等。

四、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研究元素之间的选择与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分支,它主要研究排列组合问题、图论问题、递归关系等。

组合数学在密码学、密码分析、数据压缩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如置换密码的加密解密算法、音频视频的编码解码算法等。

五、递归论递归论是研究递归函数、递归集合、递归可枚举问题等概念和定理的数学分支,它主要研究递归理论的基本概念、递归问题的可判定性、不可判定性等。

递归论在计算理论、复杂性理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图灵机的模型、计算复杂性的分析等。

六、离散概率论离散概率论是概率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离散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

离散概率论在统计学、金融学、信息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随机过程的建模、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等。

七、离散优化离散优化是研究离散优化问题及其算法的数学分支,它主要研究组合优化问题、整数规划问题、图论优化问题等。

离散数学演绎法

离散数学演绎法

离散数学演绎法
离散数学演绎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推导方法,通常用于证明事实、定理和命题的真相。

该方法以简明、清晰和严谨的方式将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可以避免疏漏和错误,为证明、论述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离散数学演绎法是基于关系代数和谓词逻辑等数学模型理论的数学方法,主要包括递归证明、数学归纳法和数学归纳证明等方法。

这些方法在离散数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递归证明是指在某个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证明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是由它的子问题得出的。

递归证明的常见应用包括计算机科学中的递归算法的证明,通过证明递归算法的正确性,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数学归纳法是指在证明一个命题或定理时,首先证明一个基本情况,然后假设该命题或定理对于某个自然数n成立,再证明它对于自然数n+1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最常见的应用是证明数学中的各种定理和命题,例如证明二项式定理等。

数学归纳证明是数学归纳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某个基本情况成立的前提下,证明命题或定理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均成立。

数学归纳证明也常见于数学中,例如证明勒贝格测度定理等。

离散数学演绎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证明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设计和分析等。

总体而言,离散数学演绎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为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离散数学知识点笔记

离散数学知识点笔记

离散数学知识点笔记离散数学是对数学理论与应用的整合,这里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

几乎涉及到数学中的涉及的任何一部分,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特点,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离散数学中常用的知识点。

一、定义、实例和性质定义、实例和性质是离散数学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离散数学的必备基础知识。

它们综合涵盖了数学中的定义、性质和实例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点是数学的基础,运用了数学中定义、证明和实例的相关方法,通过它们可以了解数学中丰富的定义、性质和实例。

二、集合基础集合基础是理解离散数学关系和操作的基本工具。

它涉及到集合的性质、运算、概念等,是离散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并且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和深入学习离散数学中的集合基础非常重要。

三、函数、逻辑和图论函数、逻辑和图论在离散数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函数是表达数学关系的基本方式,逻辑是分析离散数学关系的基本方法,图论是表示离散数学关系的基本工具。

熟悉函数、逻辑和图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关系并解决相关问题。

四、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离散数学的经典方法,它包括逐步归纳和变量归纳,是归纳和证明离散数学性质的基本方法。

它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离散数学问题,是离散数学的重要工具。

五、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离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离散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离散数学中的概念,并且可以用来设计出有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复杂的离散数学问题。

六、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运用离散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并通过建模、分析和推理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它是一种基于离散数学方法的复杂思维,也是理解和应用离散数学概念的基础要求。

综上所述,离散数学涉及到了定义、实例和性质、集合基础、函数、逻辑和图论、数学归纳法、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数学建模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离散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探讨数列和数学归纳法是离散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讨论数列和数学归纳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例子。

首先,我们来讨论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在算法和数据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即Fn = Fn-1 + Fn-2。

在算法中,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解决许多问题,如动态规划、递归和图形生成等。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和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算法设计和分析工具。

数列还可以用于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

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建立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利用数学方法求解这些问题。

数列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工具,可以用来描述和计算各种关系模式,如增长模式、周期性模式等。

例如,调度算法中的时间片轮转算法可以用数列来描述和分析,利用数列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调度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数学归纳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可以用于证明关于自然数的命题。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学归纳法常常用于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和复杂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一个递归算法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证明当输入为基本情况时,算法的输出是正确的。

然后,我们假设当输入为n-1时算法的输出是正确的,再通过归纳步骤证明当输入为n时算法的输出也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递归算法的正确性。

数学归纳法还可以用于分析算法的复杂性。

通过数学归纳法,我们可以得出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的上界。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其中n是输入的规模。

首先,我们证明当输入为基本情况时,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1)。

然后,我们假设当输入为n-1时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n-1),再通过归纳步骤证明当输入为n时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O(n)。

离散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5篇范例)

离散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5篇范例)

离散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5篇范例)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因此他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1、定义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基于大量定义的逻辑推理学科。

所以,理解概念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

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这些关系的实体是大量的定理和性质。

●证明等价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对称、传递的性质。

●证明偏序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反对称、传递的性质。

(特殊关系的证明就列出来两种,要证明剩下的几种只需要结合定义来进行)。

●证明满射:函数f:XY,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yY,都有x或者对于任意的f(x1)=f(x2),则有x1=x2。

●证明集合等势:即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双射。

有三种情况:第一、证明两个具体的集合等势,用构造法,或者直接构造一个双射,或者构造两个集合相互间的入射;第二、已知某个集合的基数,如果为א,就设它和R之间存在双射f,然后通过f 的性质推出另外的双射,因此等势;如果为א0,则设和N之间存在双射;第三、已知两个集合等势,然后再证明另外的两个集合等势,这时,先设已知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然后根据剩下题设条件证明要证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

●证明群:即要证明代数系统封闭、可结合、有幺元和逆元。

(同样,这一部分能够作为证明题的概念更多,要结合定义把它们全部搞透彻)。

●证明子群:虽然子群的证明定理有两个,但如果考证明子群的话,通常是第二个定理,即设<g,*>是群,S是G的非空子集,如果对于S中的任意元素a和b有a*b-1是<g,*>的子群。

对于有限子群,则可考虑第一个定理。

●证明正规子群:若<g,*>是一个子群,H是G的一个子集,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aG,有aH=Ha,或者对于任意的hH,有a-1 *h*aH。

离散数学(微课版) 第2章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微课版) 第2章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2章习题答案2.1 集合与运算习题1给定两个集合A={1,3,5,7,9}和B={2,4,6,8,10},求A∪B和A∩B。

解答:集合A和B的并集(A∪B)是包含了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根据题目给出的集合A和B,可以得到并集A∪B={1,2,3,4,5,6,7,8,9,10}。

集合A和B的交集(A∩B)是包含了A和B中共有的元素的集合。

根据题目给出的集合A和B,可以得到交集A∩B={},因为集合A和B中没有共有的元素。

习题2给定两个集合A={奇数}和B={偶数},求A和B的交集和并集。

如果集合B改为B={2,4,6,8},结果是否有变化?解答:集合A表示奇数,集合B表示偶数。

当集合A和B中元素的范围比较广泛时,它们的交集为{},因为奇数和偶数没有共有的元素。

当集合B改为B={2,4,6,8}时,集合A和B中共有的元素为{},并集为A∪B=奇数∪{2,4,6,8}={奇数,2,4,6,8}。

2.2 命题与逻辑运算习题3给定两个命题p:“小明喜欢篮球”和q:“小明是篮球队的队长”。

请判断以下复合命题是真还是假:(1)p∧q;(2)p∨q;(3)p→q。

解答:命题p:“小明喜欢篮球” 是真命题。

命题q:“小明是篮球队的队长” 是假命题。

(1)p∧q:当p和q都为真时,命题p∧q才为真。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p和q的真值,可以确定p∧q是假命题。

(2)p∨q:当p和q中至少一个为真时,命题p∨q就为真。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p和q的真值,可以确定p∨q是真命题。

(3)p→q:当p为真时,命题p→q为真,否则为假。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p和q的真值,可以确定p→q是真命题。

习题4给定一个命题p:“2是偶数”。

请判断以下复合命题是真还是假:(1)¬p;(2)p∧¬p;(3)¬p∨p。

解答:命题p:“2是偶数” 是真命题。

(1)¬p:取命题p的否定,即“2不是偶数”,根据命题p的真值,可以确定¬p是假命题。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结构、离散关系和离散计算的数学分支。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定理,其中最基本的是离散数学基本定理。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是离散数学中的核心定理之一,它表明任何有限集合都可以用它的元素进行排序,并且每个元素都可以被赋予一个唯一的序号。

这个定理是离散数学中的基石,因为它为许多其他概念和定理提供了基础。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对于任何有限集合A,存在一个从A 到自然数集N的函数f,使得对于A中的任意两个元素x和y,如果x<y,则f(x)<f(y)。

这个定理的证明通常基于数学归纳法。

首先,对于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这个定理显然成立。

然后,假设对于某个n个元素的集合A,存在一个从A到自然数集N的函数f满足条件。

现在考虑一个有n+1个元素的集合B。

根据归纳假设,对于B的前n个元素,存在一个从B的前n个元素到自然数集N的函数g满足条件。

然后,对于B的第n+1个元素x,定义f(x)=max{g(y)+1},其中y是B 的前n个元素。

这样定义的函数f满足条件,因为对于B中的任意两个元素y 和z,如果y<z,则g(y)<g(z),因此f(y)<f(z)。

离散数学基本定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图论、组合数学等。

例如,在算法设计中,这个定理可以用来对输入数据进行排序,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在数据结构中,这个定理可以用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

在图论中,这个定理可以用来确定图的顶点的排列方式。

在组合数学中,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一些组合恒等式和不等式。

总之,离散数学基本定理是离散数学中的基石,它为许多其他概念和定理提供了基础。

它的应用广泛,在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图论、组合数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详解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详解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详解离散数学是一门关于离散结构的数学学科,它是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在大一学习离散数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讲解大一离散数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重要基础,它研究的是元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集合论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对象的总体。

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和差集三种运算。

并集表示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总体,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差集表示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3. 集合的关系:包括相等关系、包含关系和互斥关系。

相等关系表示两个集合完全一样,包含关系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在另一个集合中,互斥关系表示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

二、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离散数学中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工具。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 命题的概念:命题是陈述句,在逻辑上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命题可以用字母表达,常用p、q、r等字母表示。

2. 逻辑运算:包括非、与、或和异或四种运算。

非运算表示命题的否定,与运算表示命题的合取,或运算表示命题的析取,异或运算表示命题的异或。

3. 真值表:真值表是用来表示命题逻辑中命题与运算之间的关系的表格。

通过真值表,我们可以推导出逻辑运算的性质和规律。

三、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具有递推关系的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

在离散数学中,数学归纳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1. 基础步骤:首先证明当n取某个特定值时命题成立,这称为基础步骤。

2. 归纳假设:假设当n取k时命题成立,这称为归纳假设。

3. 归纳步骤:使用归纳假设来证明当n取k+1时命题也成立,这称为归纳步骤。

通过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的结合,我们可以得出当n取任意自然数时命题都成立的结论。

离散数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题: 命题逻辑与真值表根据下列命题符号表示的逻辑表达式,填写真值表。

1. \(p \land q\)2. \((\lnot p \lor q) \land (p \implies q)\)答案1. \(p \land q\)2. \((\lnot p \lor q) \land (p \implies q)\)第二题: 数学归纳法证明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列等式对于所有\(n \geq 1\)成立。

\(\sum_{i=1}^{n}(2i-1) = n^2\)证明1. 基础步骤:当\(n=1\)时,左边等式为\(1\), 右边等式为\(1^2 = 1\), 成立。

2. 归纳假设: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sum_{i=1}^{k}(2i-1) = k^2\)。

3. 归纳步骤:考虑\(n=k+1\)的情况,- 左边等式为\(\sum_{i=1}^{k+1}(2i-1) = \sum_{i=1}^{k}(2i-1) + (2(k+1)-1)\)- 右边等式为\((k+1)^2 = k^2 + 2k + 1\)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归纳假设,将左边等式展开:\(\sum_{i=1}^{k}(2i-1) + (2(k+1)-1) = k^2 + 2k + 1\)然后,化简左边的部分可以得到:\(k^2 + (2k - 1) + (2(k+1) - 1) = k^2 + 2k + 1\)这个等式成立,证明完毕。

第三题: 集合论给定两个集合A和B,证明下列恒等式成立:\(A \cup (B - A) = A \cup B\)证明我们可以使用集合论的定义来证明这个恒等式。

1. 证明\(A \cup (B - A) \subseteq A \cup B\)- 对于任意\(x \in A \cup (B - A)\),有两种情况:- 如果\(x \in A\),则\(x \in A \cup B\),因为\(A \subseteq A \cupB\)。

离散数学大一第1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大一第1章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大一第1章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离散的数学结构和离散的数学对象。

它与连续数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连续数学主要研究连续的数学结构和连续的数学对象。

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数学、电子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离散数学的第1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对学习离散数学后续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

首先,我们来讨论集合的概念。

在离散数学中,集合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是指具有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集合可以用列表、描述、特征等方式表示。

在集合中,元素的顺序是不重要的,而且每个元素只能在集合中出现一次。

集合之间可以进行交集、并集、差集等运算。

接下来,我们介绍了逻辑的基本概念。

在离散数学中,逻辑主要研究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逻辑运算符包括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等。

通过使用逻辑运算符,我们可以构建复合命题。

离散数学中还介绍了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证明基础情况成立,然后假设一个数k的情况成立,再证明k+1的情况也成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证明自然数的某个性质对所有数值都成立。

离散数学的第1章还介绍了关系和函数。

关系是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有序对。

关系可以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的每一个输入都有且只有一个输出。

函数可以表示为图表、公式或算法的形式。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函数的重要概念。

另外,离散数学的第1章还介绍了图论的基础知识。

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结构。

节点表示对象,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

图可以是有向的、无向的、加权的、连通的等。

图的表示方法包括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等。

总的来说,离散数学的第1章主要介绍了集合、逻辑、数学归纳法、关系、函数和图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至关重要,构建了离散数学的基础框架。

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
3. 关于图论算法的正确性: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常 常会使用归纳法证明图论算法的正确性。例如,归纳法可以用来 证明求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证明 各种数列、递归算法、图论算法等的性质和正确性。归纳法是一种简 单而有效的证明方法,在离散数学中常常被使用。 重新生成响应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在离散数学中有着广的 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典型的例子:
1. 关于数列的性质:数列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常常会用 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性质。例如,可以使用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某些 性质,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第 n 项公式 等。
2. 关于递归算法的正确性:递归算法是离散数学中常用的一种算 法,它通常都是通过归纳法来证明其正确性的。例如,归纳法可 以用来证明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算法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归纳法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
在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则是用于证明与自然数n 有关的结论的归纳法: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当n=1时结论是成立的,而且我们能用相同的方法由n=1命题成立证得n=2命题也成立;由n=2命题成立证得n=3成立;由n=3命题成立证得n=4成立…而且这个过程显然可以无穷进行下去。

则我们就断言对于所有自然数n 命题都是成立的。

数学归纳法的一般形式为,关键是归纳:
初始步):先证n =1时,结论成立;
归纳步):再证若假设对自然数n =k 结论成立(或者对所有小于等于n 的
自然数k 结论都成立),则对下一个自然数n =k+1结论也成立;
结论): 根据初始步和归纳步的证明得出结论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当结论与多个自然数有关时这样一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所要进行归纳的自然数的选择。

例1、对群<G,*>的任意元素 a,b ,及任何正整数m ,n,
a m *a n = a n m +
问题解析:这是自然数有关的结论。

但这里涉及到两个自然数,但由元素
的幂的定义以及m 和n 的作用的对称性,故只要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对n 进行归纳证明。

对任何正整数m ,当n=0时,有 a m *a n = a m *a 0= a m *e= a 0+m 。

故结论成立。

假设当 n=k 时, a m *a k = a k m +。

则当n=k+1时,由*满足结合律、
元素的幂的定义及归纳假设a m *a 1+k = a m *(a k *a)= (a m *a k )*a= a k m +*a= a )1(++k m ,即结论对n=k+1也成立。

故对任何正整数m,n, e a m *a n = a n m +
n
m m n m
n
n
m
n
m
a
a
a
a
a
a
a
a
+-+--------==*=*=*1
)
(1
1
1
)
()
()
()
(
例2、设d 1,d 2,…,d n 为n 个正整数,n ≥2,并且∑=n
i i d 1
=2n-2。

证明:存在
n 个顶点的树T 使它的顶点度数分别是d 1,d 2,…,d n 。

问题解析:在这个问题中,结论显然与顶点的个数n 有关。

故对n 进行归纳,
先构造出具有2个顶点满足条件的树。

然后假设已经构造出具有k 个顶点的树,由此构造出具有k+1个顶点的树。

数学归纳法成功的关键是如何从k+1个顶点的树找出一个叶节点,将该叶节点从树上删去后,得到的图仍是一棵具有 同样性质但只有k 个顶点的树。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对顶点数n 进行归纳。

当n=2时,由于d 1,d 2都是正整数,且d 1+d 2= 2,故d 1=d 2=1。

显然具有2个顶点的树的度数都是1。

假设当n=k (k ≥2) 时,命题成立,即对任k 个和为2k-2的正整数,总有k 个顶点的树,使它的k 个顶点的度数分别是这k 个正整数。

现在考虑n=k+1的情形。

设d 1,d 2,…,d 1+k 为满足∑+=1
1
k i i d =2k 的k+1个正整数,则d 1,d 2,…,d 1
+k 中必定有一个为1(否则d 1,d
2
,…,d
1
+k 都大于等于2,从而
∑+=1
1
k i i
d
≥2(k+1)>2k ,
从而与已知条件∑+=1
1
k i i d =2k 矛盾)。

另外d 1,d 2,…,d 1+k 中
必定有一个大于1(否则d 1,d 2,…,d 1+k 都等于1,从而∑+=1
1
k i i d =k+1<2k ,从而
也与已知条件∑+=1
1
k i i d =2k 矛盾)。

不妨设d 1=1且d 2≥2。

从而d 2-1,d 3,…, d 1
+k 是k 个正整数,且因为∑+=1
1
k i i d =2且d 1=1,所以d 2-1,d 3,…, d 1+k 的和为2k-2。

根据归纳假设,存在一棵有k 个节点的树T 1,其节点的度数分别是d 2-1,d 3,…, d 1+k 。

设T 1中度数为d 2-1的顶点是u ,我们现在在T 1上添加顶点v ,并在顶点v 和u 之间增加一条边,得到T ,则T 仍为树,且u 的度数从d 2-1变成了d 2,v 的度数为1,其余各顶点度数不变。

则这样得到的树T 有k+1个顶点且各顶点的度数分别为d 1(=1),d 2,…,d 1+k 。

从而命题得证。

例3、设有n 个顶点m 条边的无向连通图T 满足m = n-1,则T 无简单回路。

问题解析:这实际上是无向树的一个判定条件。

在这个问题中,结论显然与两个自然数:顶点数n和边数m有关。

但是由条件m=n-1,m和n是相互信赖的。

但从图论的相关知识判断(如欧拉握手定理等),对n进行归纳比较简便。

故先验证2个顶点满足题目条件的图。

然后假设对具有k个顶点的题设的图,结论是成立的。

考虑具有k+1个顶点的满足题设的图时,数学归纳法成功的关键是如何从k+1个顶点的图找出一个叶节点,将该叶节点从该图中删除后,得到的图仍是一个满足题设但只有k 个顶点的图。

证明:先证T无简单回路,为此用数学归纳法对顶点n进行归纳。

当n =2时显然T无简单回路,因这时m = n –1 =1,T中只有一条边。

假设当顶点数为k( 3)时,满足题目条件的图无简单回路。

下面考虑顶点数为k+1时满足题目条件的图T。

因为T有k条边,由欧拉握手定理知,T中所有顶点度数之和是2k。

但由于T有k+1个顶点且T是连通图,故T 至少有一个度数为1的顶点,将这个顶点从T上去掉得到一个新图T
1。


然T
1仍是连通图,且它有k-1条边,k个顶点。

故由由归纳假设得T
1
无简
单回路。

由于T和T
1
的关系可知,故T也没有简单回路。

从而满足题目条件的图T是没有简单回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