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中医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11
推拿补泻的操作形式
补法 泻法
时间 长 短
力量 小 大
速度 慢 快
方向 向心 离心
循经 顺经 逆经
12
小
儿
推
拿
日
常
保 脊柱穴
健 位置:后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手
操作:由下向上用捏法,称捏脊; 由上向下直推,称推脊。
小儿推拿
1
儿科控制打针输液怎么办???
小儿推拿来帮您
最安全的物理疗法 快速见效的自然疗法 陪伴宝宝14年的绿色疗法 集治疗、辅助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疗法
2
小儿的生理特点与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之体”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
法 次数:捏脊:5-7遍;
之
推脊:100-300次。
捏
功用:捏脊——调阴阳、理气血、 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脊
推脊——清热。
手 主治:疳积、腹泻、腹痛、厌食
法
等一切先后天不足之症及 发热、惊风等。
13
春季小儿常见病之感冒发烧治疗手法
发热 正常小儿腋温:36℃~37.℃。超过基础体温
1℃以上为发热。37.5℃—38℃为低热;38℃— 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 高热。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推下六腑、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推脊、擦大椎。
14
尿等
4、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厌食、呕吐、
腹痛、腹泻、便秘、积滞等
5、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感冒、鼻炎、
中医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

中医小儿推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穴位的选定原则主要是()A. 缓解病症B. 疏通经络C. 避开重要组织D. 配合经络循行2. 下面哪个方法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A. 揉搓B. 推拉C. 摇摆D. 按压3. 推拿手法中,按压手法一般用于()A. 肌肉酸痛B. 反复头晕C. 腹部肿块D. 心悸失眠4. 针对小儿推拿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可随意选择推拿手法B. 推拿不适用于小儿C. 推拿仅适用于体质虚弱的小儿D. 应根据小儿体质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5. 下面哪个推拿手法适用于治疗小儿腹泻?A. 摩擦B. 轻拍C. 捏转D. 点压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错误的填写“×”。
1. 小儿推拿治疗是一种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
()2. 推拿手法在小儿推拿中非常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小儿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推拿手法只适用于小儿体质虚弱的患儿,对于其他体质的小儿无效。
()4. 小儿推拿手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推拿技巧和方法。
()5. 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小儿常见病症,但无法治愈根本疾病。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描述,选择最合适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明,男,7岁,突发发热、头痛、咳嗽、流涕,体温达到39℃。
症状明显,精神萎靡。
舌苔黄腻,脉浮数。
诊断为风热感冒。
请根据上述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小儿推拿手法,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答案: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舌脉情况,可以判断其属于风热感冒,需要通过推拿手法来缓解症状。
针对他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可以选择轻拍手法。
轻拍手法可以疏风清热、活血止咳,与小明的症状相符。
同时也可以辅助使用捏转手法,以增强推拿效果。
四、综合题请结合自己的推拿经验,对以下情况给出推拿治疗方案,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小红,女,3岁,一直夜间睡眠质量差,反复惊醒,哭闹不安。
常常摸头部自我安慰。
舌苔白,脉虚弱。
答案:根据小红的症状和体质情况,可以判断其属于睡眠质量差的问题,需要通过推拿来调节。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小儿推拿基本知识一、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体未充脏腑即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骨骼筋骨、气血津液;气是指脏腑(de)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小儿出生后,机体各器官(de)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不成熟和不完善(de),五脏六腑之气都相对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虽然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但其生长发育迅猛,无论从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方面,均不断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小儿刚出生,五脏六腑虽然长好了,但功效还没有强大起来,这就是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de)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1.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即小儿因为脏腑娇嫩、肌肤疏薄、脾胃虚弱、抗病能力差,特别容易遭受外来病邪(de)侵蚀,故发病容易,再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更易于发病,特别是肺脾肾三脏(de)病症最多,所以小儿患病后容易出现病情多变而迅速传变(de)特点.2、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主要是指人体正气(de)盛衰于病邪(de)强弱而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小儿患病以后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出现虚实并见、正虚邪实、虚实错杂(de)证候.寒热主要是指疾病两种不同(de)病理表现.小儿为纯阳之体,发育旺盛,易患时行疾病,并易从热化.但小儿毕竟脏腑薄弱,气血未充,邪气易实,正气易伤,故热病又易寒化.如果患儿是阳虚之体,更易寒从内生,而出现阴寒内盛之征.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与成人相比,小儿虽然易于发病,病后又易于传变,但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虽为病邪所伤,但其机体再生修复力强,故恢复也较快.小儿病因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少七情六欲之伤.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敏捷.只要辩证正确,医治得当,治疗及时,良好护理,病情好转要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小儿冷暖不能自调,小儿不知道穿多少衣服,主要是妈妈尤其是新手妈妈不知道穿多少衣服,小儿饮食不能自节,主要是说小儿不知道吃多少东西,尤其是老人,总觉得让小儿吃多就是好,小儿七分饱,少食多餐.再就是六淫所侵,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再就是饮食所伤,小儿吃坏东西,引起(de)拉肚呕吐等.惊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幼儿园.五脏六腑肝主疏泄主藏血,疏泄一个是调节情志,一个是促进脾胃(de)消化功能.如果人发脾气,就是疏泄太过,怒则气生,清肺平肝,就是让肝回到平衡状态,还有一个发脾气,是不发出来,憋着就成肝郁了.肝主藏血,人躺下之后肝(de)血流量是站着(de)五到七倍.肝是解毒了,所以晚上十一点到一点,一点到三点是肝胆工作时间,十一点之前要睡觉.胆是储藏和排泄(de)作用,小儿拉绿屎都是和胆有关系,惊吓,久泄,消化不好都和胆有关系.胆和肝都在食指上,平肝就行.肝常有余.肝心有余,脾肺肾常不足.小儿就像小树牙一样,生长比较旺盛,平常保健多做平肝,清心多用天河水代替.惊风掐人中后多清肺平肝,脾气大(de)小儿多平肝.外风内风,小儿一般都是外风,风寒风热都可以清肺平肝.肝主目,平肝,小儿眼睛有眼屎,上火了,眼干,都可以平肝,大人眼干眼涩都可以补肝,但肝一般不补,可以用补肾代替.中医肝肾同源,肝肾都藏有相火,相火是生长发育之火,相火源于命门,在肚脐相对后面,平常保健科易搓擦命门,一岁一百下,两岁两百下,再捏脊.肝肾同源,热则泄于肝,寒则补于肾,肝肾上火都是平肝,肾上火一般是尿黄中耳炎,肝虚或肾虚都是补肾来代替补肝,保健多揉二马,补肾.五色属青,多吃点青色食物,补肝养肝,现在小儿大部分都是便干,家长让多吃肉,阴虚体质比较多,多吃青色养肝.五荣属爪,爪对肝,肝是金,肝血足(de)话,指甲红润,肝血补足(de)话,指甲偏白.五时属春,对应春天,春天木头生长旺盛,小孩也是,所以春天是小孩生长(de)黄金时期,多保健.五神属魂,魂是后天(de),小孩梦游,说梦话,做噩梦,是魂所组,魄是先天(de),指小儿天生会哭,会笑,所以清肺平肝天河水,不光可以治疗呼吸疾病也可以治疗小儿惊吓.小儿惊吓(de)话不会推(de)话可以先做清肺平肝天河水,再看魂魄,胆小(de)小儿睡觉握拳,大拇指在里,正对这肺经络(de)指跟,这是魂魄(de)门数.心.心主血脉,血就是血液,脉是脉管.,血是不动(de),血必须有气来推动,带动营养物质,然后供养我们(de)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心在面,看一个人心血好不好看面色就看出来了,心血好(de)话,面色红润健康又光泽精神振奋,如果心血不好(de)话,面色无神,反应迟钝,失眠健忘.心主神智,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神智,精神就是看面色,神智就是神智不清,无语伦次.心于小肠相表里,小肠是主液和分清别浊,清就是小便,浊就是大便,以后小便不清或不利都可以清小肠.心(de)特点还有心常有余,主要是思维敏捷,聪明好奇(de)表现,小儿晚上睡觉不好,一有动静就醒等,心火大,都是和心常有余有关系.心五行对应火,五志对应喜,喜过则伤心,古代(de)范进中举就是喜则疯,五窍对舌头,小儿舌尖红(de),先看吃什么东西,舌尖红,小儿精神好,玩耍正常,清肺平肝天河水,用天河水代替清心.五常属火,火分外火和内火,外火就是风热,夏天发烧,手足口病,疱疹等比较多,内火就是食积内热,都可以推天河水来清火.五色属赤,红色,贫血(de)小儿可以吃三红汤,贫血小儿可以喝三红汤,三红汤就是大枣,花生,红小豆,三个大枣,一把花生,一把红小豆熬水喝,大人可以和五红汤,再加枸杞,山楂.五时属夏,夏天保健多做天河水多推一会,五神属神,心和其他王脏六腑不一样,心没有月字旁,古人说月字旁同肉,心没有月字旁,心事摸不着(de),所以推拿用天河水代替.有(de)小儿舌尖长疮,没有其他症状(de)话有可能是在学校玩(de)大了,玩疯了,心主舌,主喜,反应到舌尖.脾,脾主运化,,一个是运化水谷精微,一个是运化水湿,液.运化水谷精微,把这些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输送到血液里面,血通过气(de)推动,把这些营养物质推送到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化水湿,水湿就是水液,促进水液(de)生成吸收,后面讲(de)拉肚子,拉粘液,痰湿咳嗽,湿疹都是和脾有关系,可以清补脾,可以促进水湿(de)生成和吸.脾主血,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de)功能,小儿输血过敏性紫癜,贫血,留鼻血,都是和脾有关系.脾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胃火大(de)小孩能吃,望诊时,能吃(de)小孩鼻翼大,能吃(de)小儿不长肉,就是胃强脾弱,胃(de)浊音往下降,呕吐清胃,小儿发烧皮肤烫出疹子都可以清胃.脾(de)生理特点,脾常不足,因为小儿成长旺盛,需要大量(de)血液,中医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比较娇嫩,行气未充,所以脾属于超负荷工作,相对(de)脾常不足.小儿(de)生理特点,两有余三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肾肺常不足,还有就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主要是心火和肝火,水阴,就是肾.脾五行属土,五体属肉,小儿不长肉,都是脾虚,五志属思,思念过度,比如有(de)人想家可能不想吃饭,思过则伤脾.五常属湿,湿分内湿和外湿,外湿就是潮湿,内湿就湿热,湿热行腹泻,湿疹,痰湿咳嗽,都是和脾有关,都可以清补脾.脾五窍属口,五容属唇,口唇有问题可以找脾,比如长口疮,咽颊炎可以清脾胃,清天河水,也可以清肺平肝,还有一个总筋,总筋治疗一切口疮.脾五液属涎,涎就是口水,长期流口水清就是脾虚,短期流口水有可能是长牙或口疮.还有小儿晚上吃晚饭流(de)浊口水,也是和脾有关系,吃多了撑(de)睡觉不舒服,晚上吃完饭后可以揉合谷.五时是长夏,阴历(de)七八月份,小儿腹泻(de)特别多,而且很不好推.五神属意,意是记忆或意念,小儿推拿师都是靠意念推拿,比如小儿发烧我们便推便想着,赶快退烧,赶快好了.意念用多了会伤脾.肺,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就是往外呼气,肃降就是清理异物,比如痰.肺朝百脉,全身血液通过血脉汇集于肺,然后通过呼吸,把体内浊气呼出去,把清气吸进来,进入血液里面,通过气(de)推动,然后去影响全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皮毛.肺主气,推动血液流通,就是这个气,肺气不好(de)话,血脉运行不太通畅,出现心悸胸闷(de)状态.肺于大肠相表里,大肠就是管大便(de),以后腹泻或便秘都可以推大肠,当小儿发烧时,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很多小儿发烧或肺炎,主要看大便,只要能拉出来,病就好了快,所以小儿一定保持大便通畅.肺(de)生理特点肺常不足,小儿形体未充,脏腑比较娇嫩,肺主皮毛,时常受风着凉咳嗽(de)小孩,都是肺气虚,所以外邪通过皮毛进入身体里面,所以肺常虚,也会出现久咳,慢性咳嗽等.肺五行属金,五体属皮,湿疹,荨麻疹,推拿(de)时候都可以清肺平肝,五志属悲,悲伤过度会消耗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悲伤过度身体就会越来越不好.五常属燥,燥分外燥和内燥,外燥就是气候干燥,秋天天气干燥,小儿容易咳嗽,冬天有(de)家里有暖气,小儿容易干咳,鼻子有鼻屎都是外燥,内燥就是吐拉,引起身体里面比较干燥.五窍属鼻,鼻塞,流鼻涕,鼻炎,鼻出血,推拿都清肺.五色属白,所以咳嗽时间长(de),输液出院(de)小儿脸色都发白,或者是润肺(de),多吃白色食物.五容属毛,毛是皮毛,肺气足(de)话汗毛就好,肺气不足(de)话汗毛就是软趴趴(de).肺主魄,魄是先天(de),小儿天生就会哭会笑,都是魄所主,小孩晚上睡不好,惊吓,都可以清肺平肝,天河水都可以治疗.肾,肾是先天(de),先天之本,平时保健都可是多补肾,多揉二马,肾主水液,就是体内代谢,多余(de)水液,遗尿,尿床(de)小儿都是和肾有关,可以多补肾,揉二马.肾主纳气,可以使呼吸达到一定深度,如果没有肾(de)纳气,呼吸就会表浅,比如说小儿咳嗽,痰多,很深,哮喘(de)小儿,都可先补肾,使呼吸达到一定深度,去清理深部(de)痰液.肺不伤不咳嗽,脾不伤补久咳,肾不伤不喘.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和小肠(de)穴位是一起(de),所以膀胱用小肠代替.肾(de)生理特点就是肾常不足.肾五行属水,五体属骨,小儿长个,都可以补肾,肝肾同源,保健可以先横搓命门,命门就是肾附近,搓热然后下捏脊,都是长个(de)方法,也可以搓七节骨.五志属恐,吓(de)尿裤子等,小儿吓(de)拉肚子,肾主二便,胆小(de)小儿可以多补肾.肾五常属寒,寒分外寒内寒,外寒就是冻肚子,内寒就是吃凉东西吃(de),冬天一定要护住腰部.五窍属耳,耳朵有问题可以找肾,比如中耳炎,可以艾灸.五色属黑,五容属发,头发发白,可以多吃黑色食物,补肾也可以多吃黑色食物.肾五液属唾,唾液,经常吐唾沫(de)人就是肾气不足,打坐(de)时候,一便打坐一边舌尖顶住上颚,等唾液慢慢溢出时再咽下来养肾经.五时属冬,冬天一定要护住腰部,护住肾,无神属志,志是思维行动开始(de)意思,比如白天我们看到什么东西,听见什么怪声,魄嘛,记下来,脾则意,记住以后,晚上肾准备开始肝是魂然后开始哭闹,这是一系列动作,神是统领他们四个.保健穴位,二马,清补脾,清肺平肝,天河水,各四五分钟,再横搓命门,捏脊.保健推拿七天一疗程,歇两天,或者隔一天一次.自我判断小儿体制.一般阳虚体制,阴虚体制,还有气虚体制,气虚小儿一般好反复感冒,容易感冒,气虚进一步发展就是阳虚了.阳虚就是病程日久,或经常居住潮湿地方消耗阳气,或老人命门之火不足怕冷,小儿主要是经常吃寒凉之物,或输液,输液都是水,寒(de),引起小儿阳虚.阳虚表现畏寒怕冷,穿上衣服就不冷了,还有恶寒,穿衣服也怕冷,这一般是感冒了,还有四肢不温,小儿四肢凉,特别是输液完(de),厉害(de)还有自汗,小便长,大便不成行,都是阳虚症状.阴虚都是热病后期,肺炎这些,很多小儿住完院会出现阳虚症状和阴虚症状,主要看小儿平常什么体制,阳虚小儿输液会伤阳,阴虚会伤阴.还有杂病日久,五志过极,喜怒等过盛,或过服燥热之品,比如肉鱼虾,油炸食品等.阴虚表现就是口唇发干,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五行相生相克.火是心,土是脾,金是肺,水是肾,木是肝.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比如土生金,金是肺,肺咳嗽时间长了我们可以补脾.健脾保肺四大手法,补脾,八卦,清肺平肝,天河水,主要用于小儿反复感冒.实则泄其子,比如肝火旺,泄其子,木孩子是火,火是心,心不推,用天河水代替,心火旺可以推孩子,是土,土是脾,所以长口疮可以清肺平肝,清天河水.。
小儿推拿ppt课件

穴位分类
小儿推拿的穴位分为经穴 、奇穴和阿是穴,其中经 穴是小儿推拿的主要应用 穴位。
穴位定位
小儿推拿穴位定位准确, 不同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 和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
辩证施治
根据小儿的具体症状和 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
推拿手法和穴位。
调整阴阳
通过推拿手法调节阴阳 平衡,到达治疗目的。
扶正祛邪
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家长反馈
家长对患儿接受推拿后的视察和感受,也是 评估疗效的重要根据。
小儿推拿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2岁男孩,长期便秘,经过一 段时间的小儿推拿治疗,便秘症 状明显改良,食欲也增强了。
案例二
一名5岁女孩,经常感冒、咳嗽, 经过半年的小儿推拿治疗,身体状 况明显好转,感冒次数明显减少。
案例三
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夜惊、睡眠不 安,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儿推拿治疗 ,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夜惊现象消 失。
小儿推拿的优势与特点
小儿推拿具有安全、无副作用、适应 症广等特点,尤其合适小儿娇嫩的脏 腑器官和敏锐的体质。
小儿推拿操作简便易行,家长经过简 单培训即可在家中自行给孩子进行推 拿,方便实用。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经络, 可以调和蔼血、平衡阴阳,从而到达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重视个体差异和辩证施治,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更加精准有效。
02
小儿推拿以“推拿”命名,是因 为其主要操作手法是推法和拿法 ,同时也包括其他如揉、按、捏 等手法。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
小儿推拿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上,小儿推拿经历了从民间流传到官方推广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的学科。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通过优化推拿手法、穴位组合等手段 ,提高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缩短疗 程,减轻患儿痛苦。
小儿推拿的普及与推广
培训专业人才
加强小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 专业素养。
普及教育知识
开展小儿推拿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促进小儿推拿的广泛应用。
THANKS
操作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以免 宝宝疲劳。
适应症选择
小儿推拿适用于6岁以下的小 儿,尤其适宜于3岁以下的婴 幼儿。
操作力度
小儿推拿时应轻柔、均匀、有 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 伤。
操作频率
小儿推拿的频率应根据宝宝的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周进行 2-3次为宜。
03
用掌心或四指指腹在脐部顺时针轻轻 揉按,可缓解腹泻症状。
推大肠经
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大肠经,可缓解腹泻症状。
揉龟尾穴
用拇指指腹在龟尾穴上轻轻揉按,可 缓解腹泻症状。
捏脊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腹自下而上捏 脊,可调理脾胃、止泻。
发烧的推拿操作
推天河水
推六腑
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可清热解表、退烧。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 引言 • 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操作 • 小儿推拿的实践应用 •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介绍小儿推拿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达 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 病的目的。
02
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儿童,尤 其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 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等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培训

小儿推拿培训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术语,它是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以及经脉进行按摩、推拿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主要是以治疗小儿常见疾病为主要目的,如感冒、腹泻、哮喘等症状。
这种方法非常的受欢迎,因为它通过手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不用依赖药物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对小儿推拿这种治疗方法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参加小儿推拿的培训来学习这种技能。
下面是小儿推拿培训的相关知识介绍。
一、小儿推拿培训的目的小儿推拿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治疗小儿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专业性。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颇受欢迎。
然而,如果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风险,在培训中应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范围涵盖解剖学、小儿脉象分析、穴位、手法、治疗方案、推拿技巧等。
二、小儿推拿培训的重要性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对健康非常有益。
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它可以很好地治疗儿童的疾病。
小儿推拿特别适合儿童,因为儿童的身体比较娇弱,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而通过培训学习,可以使小儿推拿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三、小儿推拿培训的内容小儿推拿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培训内容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培训:主要涉及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包括小儿脉象分析、穴位、手法等。
2.小儿推拿的操作技巧培训:强调推拿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如何进行按摩、推拿等。
3.小儿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指导学员如何通过学习小儿疾病的识别和诊断,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4.小儿推拿治疗的注意事项:强调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保证小儿推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小儿推拿培训的适用人群小儿推拿培训适用于所有想要学习小儿推拿的人,特别是以下人群:1.医学工作者:医生、护士、保健师等。
2.家长:希望通过小儿推拿帮助自己的儿童治疗疾病的家长。
3.其他专业人士:如老师、健康顾问等。
五、小儿推拿培训的类型小儿推拿培训有多种类型,包括网络课程、面对面培训、线上培训等。
小儿推拿培训内容

小儿推拿培训内容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疗法,因其温和无创以及对儿童疾病的独特疗效而被广泛应用。
小儿推拿培训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巧、疾病诊疗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推拿培训的内容要点。
一、基础知识小儿推拿培训课程首先会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和症状,以及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等。
学员需要了解儿童身体构造、经络穴位分布,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实践技能培训做好准备。
二、实践技巧小儿推拿培训还会重点培养学员的实践技巧,包括手法操作、推拿技巧和按摩手法等。
学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手法和节奏,以避免对儿童造成不适或伤害。
在培训中,学员会学习各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如推、拽、按、揉等,以及针对不同疾病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手法组合。
此外,培训还会强调按摩的力度、深浅、速度和方向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三、疾病诊疗小儿推拿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
这涉及到很多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其对应的推拿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小儿发热、咳嗽、食欲不佳等常见症状,学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按摩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此外,学员还需要针对特定疾病,如小儿腹痛、腹泻、失眠等,学习相应的推拿治疗方案。
培训还会讲解小儿推拿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应用,帮助学员理解推拿对儿童疾病的治疗机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小儿推拿作为一项特殊的疗法,需要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因此,培训中也会强调学员需要掌握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比如,学员需要掌握儿童推拿的年龄和体质限制,避免对不适宜接受推拿治疗的儿童进行操作。
另外,学员还要注意推拿时的力度和时间,避免给儿童带来过度刺激或不适。
在培训中,学员还会学习儿童疾病的红旗症状和禁忌症,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基础知识、实践技巧、疾病诊疗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
小儿推拿全教程

小儿推拿全教程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用于治疗儿童的各种疾病和不适。
以下是小儿推拿的全教程。
1. 环境准备:确保推拿房间的温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或有强烈异味的物品。
保持房间安静,创造宁静的氛围。
2. 着装准备:换上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穿着紧身衣物。
将脚踝以上的皮肤暴露出来,便于进行推拿按摩。
3. 热身活动:在进行推拿之前,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搓手、抓耳朵、转动关节等,以增加儿童的血液循环和关节灵活性。
4. 推拿技巧:a. 抚摩:用手指轻柔地以环状或直线方式在儿童身上抚摩,以放松身体和减轻疲劳。
b. 摩擦:用手掌或手指以适度力度对儿童的肌肤进行旋转或上下移动的摩擦,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调节。
c. 捏揉: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儿童的肌肉或穴位,并以适度力度进行揉捏,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消除疲劳。
d. 按压:用手掌或手指加压于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目的。
5. 按摩的部位和技巧选择取决于儿童的具体情况和症状。
常见的推拿部位包括头部、脚底、手臂、腹部等。
推拿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6. 推拿后的注意事项:在推拿结束后,给予儿童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大量饮食和剧烈运动。
如有需要,可以适当补充温水,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康复。
7. 推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由儿童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轻度疾病或预防保健可进行每周1-2次,每次15-30分钟;重度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儿推拿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疗法,建议在有资质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如果儿童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就医咨询。
小儿推拿脑瘫智力低下西安中医脑病医院ppt课件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 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 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 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 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 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 法。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 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 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 际擦三种。
原理:刺激经络腧穴、激发经气、调整机体脏腑功能的作 用。
范围:针对脑瘫患儿的颈、腰、背肌无力、躯干支撑无力、 拱背坐、角弓反张、营养状态差、免疫力低下等表 现。
3.“疏通矫正手法”推拿
疏通矫正手法:包括循经推按、穴位点压、异常部位肌
肉按摩、姿势矫正。
a.循经推按:在经络循行部位或肌肉走行方向,使 用推法和按法的复合手法,以推为主,根据部位不同可 选指推法、掌推法。
揉肾顶、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捏脊、揉脐、摩 腹、揉足三里。
【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
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 往返移动,移为抹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面,
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 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3.复式操作法。
a.【黄蜂入洞】
【位置】两鼻孔即是此穴。 【操作方法】用食指、中指 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 揉按10-20次。 【作用】宣肺气,通鼻窍 【主治】鼻塞不通,发热无
痉挛为主者,以推、按、揉、捏拿等放松性手法为 主,配合关节摇法、拔伸法、扳法等刺激性重手法。
肌张力低下为主者,以点、按、滚等刺激性手法为 主,配合应用推、捏、擦、搓法等。
机理:通过对经络和输穴的点按揉等刺激以达到激发人体正 气,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
目的: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纠正异常姿势,促进运动发 育。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小儿推拿按摩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按摩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来刺激和调节婴幼儿体内的气血流动,增强其免疫力和抵抗力。
下面是小儿推拿按摩的基础手法:
1.捏法:用指腹或者整个手掌握住肢体或者穴位,轻轻地用力捏动,有助于促进局部气血
循环。
2.推法:以手指为主要推动力,沿着肢体方向缓慢推动,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张力。
3.揉法:将手掌放在需要揉捏的部位上,用掌心缓慢地旋转和揉捏,有助于舒解疲劳和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
4.摸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在特定的穴位上,可以刺激经络、调整气血循环和促进身体健
康。
5.按法:以手指和掌面为主要按压力,按压局部的组织和穴位,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和平
衡体内气血流通。
以上是小儿推拿按摩的基础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确保按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需进行小儿推拿按摩,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或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操作。
小儿推拿培训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概念与源流。 二、儿科基础知识 三、常用穴位 四、儿科常见病的推治
2
概念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 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 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3
源流(上)
1)、萌芽阶段(秦汉-南北朝)
A、汉代《五十二病方》,“匕周婴儿瘛所”。 B、晋代:葛洪《肘后方》“捏脊”治疗腹痛改善胃肠、 调理脏腑(痛经、月经不调等)腹泻、消化不良
21
二扇门
作用:发汗退热 主治:感冒发热无汗
22
内八卦
作用: 宽胸利隔、理气化痰、 行滞消食,调和五脏,有升清降 浊之功。 主治: 胸隔不利、气闷不舒、 疳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 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喘咳、 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多与推 脾肺、揉板门、中脘合用。
23
掌小横纹
作用:消心肺郁热、宣 肺化痰涎 主治:口舌生疮、流口 水。为一切痰壅喘咳等 症要穴
18
小横纹
作用:退热除烦、止腹 胀痛、喘咳。 多用掐 法和推法。 主治:烦躁、口唇破裂、 口疮,疳积、消化不良 的腹胀,肺热咳嗽。
19
内劳宫
作用:泻心火,除烦去热。 揉之发汗。 主治:心火亢盛之发热、烦 渴、目疮齿龋糜烂、虚烦内 热等。对心、肾两经虚热最 为适宜。
20
小天心
作用: 生肾中之水、济心 火利尿安神,清肾水、清 热明目。 主治:烦躁不安、夜啼、 小便赤黄,眼翻上下斜视, 眼球下翻向上捣。眼球左 翻向右捣。眼球右翻向左 捣。
15
运土入水
作用:补肾,清湿热,润 肠通便。 主治:土盛水枯之丹田 作胀眼睁等症。少腹胀 满,大便干结甚效。
16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一、小儿推拿的起源和发展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贵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有对小儿保健的记载,说明当时就有对小儿进行按摩的历史。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的治疗方法,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应用。
在按摩领域,《黄帝内经》中就有着有关按摩理论的论述,对于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技法和应用都有所涉及。
《黄帝内经》中强调“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视、听、语、四肢灵活,其中特别要提及对四肢的推拿以促进其力量和柔韧度的发展。
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小儿推拿的内容,指导人们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可以辅助采用推拿方法。
而《神农本草经》中也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相关内容,包括推拿手法、操作要领、适应病症及禁忌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现今,小儿推拿已经成为了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二、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1. 《黄帝内经》中的按摩理论《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按摩理论。
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人体的经络穴位是按摩的主要对象,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在小儿推拿中,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穴位理论和按摩疗法。
2.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气血和畅”、“经络畅通”、“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等。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病症1. 小儿推拿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脑瘫、小儿麻痹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2. 此外,小儿推拿也对一些特殊疾病,如小儿哮喘、小儿夜啼、小儿佝偻病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目录小儿推拿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惊风、疳积等。
同时,对于小儿保健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如小儿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此外,对于局部皮肤破损、炎症等病变部位也应避免推拿刺激。
常用手法介绍分类定义根据着力部位和推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作用定义分类作用030201定义分类作用摩法定义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分类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
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等作用。
常见病症治疗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按揉迎香穴等。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保暖,多饮水。
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01推拿手法02注意事项03操作注意事项手法力度掌握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的效果。
均匀施力在推拿过程中,要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突兀的用力。
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定位准确避免误伤避免误操作风险专业培训注意观察避免禁忌症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张宇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图辨证及推拿知识

一章可康复调理的疾病如下:适应人群:从怀孕,刚出生,到老年人都适合;1 头和五官:头痛 / 头晕 / 脑震荡 / 脑瘫 / 脑瘤 / 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 / 脑炎恢复期 / 脑积水/ 脑出血 / 囟门凹陷 / 囟门突起 / 目干、痒、红、痛、烂、肿 / 麦粒肿 / 霰粒肿 /白内障、胬肉 / 弱视 / 斜视 / 视神经萎缩 / 眼出血 / 鼻炎 / 鼻出血 /鼻息肉/ 鼻甲肥厚 /腺样体肥大 / 咽喉炎 / 梅核气 / 唇炎 / 玩弄舌 / 鹅口疮 / 口腔溃疡 / 口臭 / 口水过多 / 牙痛 / 牙出血 / 牙周围炎 / 外耳道炎、中耳炎、乳突炎 / 耳鸣 / 耳聋 / 脖子抬不起来 / 脖子硬 / 脖子痛 / 脸肿 / 面瘫 / 腮腺炎2 呼吸系统:感冒 / 喉炎 / 急慢性扁桃腺炎 / 急慢性支气管炎 / 肺炎 / 哮喘 / 咳嗽 / 支气管扩张 / 肺粘连 / 肺部肿物/ 中暑 / 发热3 消化系统:呕吐 / 食管炎 / 腹胀 / 腹泻 / 吐泻 / 胃痛 / 腹痛 / 厌食 / 食欲亢进/ 膈肌痉挛 / 胆囊炎 /黄疸 / 便秘 / 脱肛 / 痔疮 / 阑尾炎初期 / 疝气 / 肛周脓肿 / 贫血 / 胃肠肿物 / 胃息肉 / 腹腔囊肿 / 痢疾 / 反复肠梗阻 / 反复肠套叠 / 发育迟缓4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尿痛 / 尿道炎 / 血尿 / 尿潴留 / 尿失禁 / 尿床 / 肾炎 / 肾病综合症 / 膀胱炎 / 膀胱肿物 / 尿毒症辅助疗法 / 卵巢肿物 / 子宫肿物 / 精子成活率低 / 盆腔炎 /带下病 / 经漏 / 排卵异常 / 习惯性流产 / 肾、膀胱结石/ 鞘膜积液 / 腰痛5 循环系统:心肌受累 /心肌缺血/ 心悸 / 心绞痛 / 心率不齐 / 心动过速 / 心动过缓 / 高血压/ 低血压 / 心梗恢复期 / 心包积液 / 后天形成的各种瓣膜病 /自汗 / 盗汗6 神经系统:惊吓 / 癫痫 / 发热惊厥 / 夜游症 / 夜啼 / 三叉神经痛 / 神经衰弱 / 失眠 / 突然失语或语言发育迟缓 / 多动症 / 口吃 / 抽动症 / 嗜睡 / 幻视谵语 / 抑郁症 / 自闭症7 四肢、肌肉、皮肤类:胎毒 / 水痘 / 药疹 / 湿疹 / 风疹 / 玫瑰糠疹 / 荨麻疹隐疹 / 火疖 / 皮肤硬肿症 / 皮肌炎 / 脐炎/ 水肿 / 过敏性紫癜 / 重症肌无力 / 关节炎 / 单纯性腿痛 / 手足凉/ 手足热 / 两肋痛 / 营养不良 / 四肢无力 /第二章补充疾病的判断在推拿施术前,断病是第一重要的,推拿断病包括四诊、辨证;四诊,是指望、闻、问、切,用来获得疾病;辨证,包括八纲、脏腑、病因、气血津液、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的过程,即为辨证;断病的过程,要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不可偏废;对于小儿,病情多不能自己表达,或表达不准确,需详细询问小儿的监护人,所以问诊对判断幼儿病情最为重要;另外,幼儿手腕部较短,寸关尺三部难分,又不易配合,多不切脉;第一节望诊望面色常色:容光焕发,光明润泽;病色:1、青色:青在眉间是肺经气血不足;青在鼻柱两眼之间是心经气血不足;青在鼻准上方是肝经气血不足;青在鼻准及口唇四周,是脾经气血不足;2、红色实热:满面通红;虚热:两颧潮红娇嫩;3、黄色:主湿;主虚;4、白色:阳虚;脱血;5、黑色:肾虚;血瘀;望眼:白睛:赤为肺热;黄为肝胆湿热;青为肝风盛;目眦赤:心火,胆火;睡时露晴:脾虚;眼胞浮肿:湿盛;眼睑红肿发痒:肝经有热;眼睑下垂:脾肾弱,或外伤后气血不和;望口唇唇肿而色赤,或痒或痛:脾胃热甚;唇肿而不红:脾胃虚寒;唇色淡白:血虚;唇红而紫:血瘀望咽喉咽部及周围色深红、疼痛剧:实热;咽部及周围色淡或苍白,肿痛不剧,溃疡分散浅表:虚热;乳蛾:扁桃体两侧或一侧红肿增大,肺肾阴虚火旺或脾胃虚寒;望舌舌为心窍,望舌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舌的质地,可知五脏虚实;舌苔是指舌面上的苔垢;舌象变化,可反应正气盛衰,病邪深浅,病气进退,疾病转归及预后等;注意:望舌应首先排除饮食或药物染苔,长期应用某些特殊药物如激素可造成假舌象; 1望舌质正常舌质为红润舌;淡白舌:气血虚弱;舌鲜红起芒刺或有黄苔:实热;鲜红少苔:虚热;舌干枯少苔:热盛伤津;青舌,紫舌,黑润舌:寒凝血瘀;舌胖大淡白:寒湿;舌胖大红伴黄苔:湿热;舌有裂纹:红绛舌有裂纹:热盛津伤;淡白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有齿痕有裂纹:脾虚湿侵;重舌:心经火热;舌疮:心经热毒;2 望舌苔舌苔薄:病邪在表;舌苔厚:病邪入里;黄苔:里证、热证;白苔:表证、寒证;灰黑苔:生芒刺为热极;润滑者为寒盛;绿苔:为热证;舌苔粘腻:白为痰湿;黄为湿热;全苔:积食伤脾胃引起的湿痰;舌苔由白转黄,或再进一步转为灰黑:热邪逐渐传里,由寒化热,由轻转重;舌苔由润转燥:津液渐伤;舌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病情向愈之象;望大便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有腥味:寒泻;大便色黄稀清如糜有恶臭者:热泻;色白:脾虚或黄疸;便干如羊屎,排出困难,或多日不便:阴血亏虚;大便如粘冻而夹有脓血且腹痛,里急后重:痢疾;便黑如柏油:胃出血;便绿:惊吓,脾寒,疹毒内蕴;大便如先血后便,血色鲜红:痔疮出血;问耳耳鸣,耳聋实证:暴起耳鸣声大,用手按而鸣声不减,耳聋突发,为肝胆火盛;虚证:渐觉耳鸣耳聋,声音细小,以手按之,鸣声减轻,为肾虚精亏,髓海不充;另外一种是颈椎病压迫导致;第二节辨证1、八纲辨证通过四诊,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称为八纲;表里:指病位的浅深;寒热:指疾病的性质;寒证:1虚寒: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怕冷,四肢凉,面色苍白等;2寒实:手脚凉,腹痛,便干,舌苔白等;热证:1实热:口渴,喜冷饮,发热,烦躁,尿黄,便干,舌苔黄;2虚热:口不渴,疲倦,食欲不振,消瘦,低热或潮热,舌红等;虚实:指邪正的盛衰;1虚证:阳虚:久病体弱,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如声息低微,面黄或淡白,精神萎靡,神疲乏力,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溏,小便失禁,舌淡胖嫩等;阴虚: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鼻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等;2实证:身体粗壮,声高息粗,暴病,发热,腹胀腹痛拒按,胸闷,烦躁,神昏说胡话,痰多,大便干,小便黄热痛,舌质苍老,舌苔黄厚腻等;表、热、实证:阳;里、寒、虚证:阴;阳:有热,有能量,积极地,动的,向上的等特性;阴:有寒冷的,湿润的,安静的,向下的等特性;2、脏腑辨证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脏腑表里关系: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五行与五脏,五腑,五指的对应关系: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指:食指中指拇指无名指小指五脏的相生关系:肝→心→脾→肺→肾→肝五脏的相克关系:肝克脾,心克肺, 脾克肾, 肺克肝, 肾克心;五脏六腑的病症表现:肝病表现:抽风,惊厥,出血,胸胁及生殖器疾病;胆病表现:食欲不振,嗳气,呕恶,面目色黄,胆囊疾病等;心病的表现:精神障碍,失眠,口舌生疮,各种心脏病;小肠病表现: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脾病的表现:腹胀,腹痛,腹泻,浮肿,黄疸,乏力,肢冷,内脏下垂等;胃病的表现:胃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口臭,厌食,食欲亢进,胃炎,胃溃疡,胃肿瘤等;肺病的表现:咳嗽,气喘,气短,皮肤干燥,各种皮肤病等;大肠病的表现:腹泻,便秘,痔疮,脱肛,肛周炎,肠溃疡,肠肿瘤等;肾病的表现:各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病,牙齿病,耳鸣,耳聋,水肿等;膀胱病的表现:小便多,小便不畅通,尿少,遗尿,尿闭等;3、病因辨证中医所讲的病因,有1外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2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3饮食劳逸房室所伤;4外伤;5痰饮五个方面;第三章张宇中医小儿推拿常识1.室内温度适宜,经常换空气,保持新鲜;2.态度温和热情,指甲修剪光滑,推拿前洗手;3.左右手皆可推拿,多用左手是因为心脏血液循环相对快;左手有问题可以推拿右手,但左右手有些穴位方向是反着的,当注意;若局部皮肤破溃、水泡、骨折、出血等,禁止在该处推拿;4.取穴准确,用力适度,每分钟100-120次左右为宜,轻病或虚证病人,用力轻,速度慢,每日推拿1-2次;重病或火大的人,推拿疗程长,适当用力,速度适当快,每日可多次推拿或连续推拿,根据情况随时加减应对;5.新旧病都有的人,哪个病重先调哪个;6推拿后出汗的,注意避外邪,以免加重病情;7.推拿穴方的选择,“一方多用,同病异方”,不同的疾病,如果病因相同,就可以选择同一个穴方;同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病因,就需要选择不同的穴方;推拿过程中或推拿之后病人有不适的感觉,应重新辨证和选取穴方;判断病情时会有一些假象和个体差异,需要推拿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被推拿者感觉体内气行、旋转、麻、胀、跳、热、轻松舒适感、飘浮感等为正常现象,不刻意追求感觉,有不敏感的人群,推拿后以症状消失为准;8推拿避免皮肤摩擦过度,用爽身粉、淀粉、油等涂到推拿部位;张宇中医小儿推拿常用手法1.推法: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 推法中分补向心推、泻离心推、平补平泻法,又称清法来回推三种;2.揉法: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肚按住某一穴位,不离开穴位本身,带动穴位处的皮肤、脂肪、肌肉等在动,做左右、上下或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称为揉法;3.运法:用推拿者的左手端平被推拿者的左手通常以推拿左手为例来讲述,用推拿者的右手拇指指腹 ,从某一穴位开始,做弧形或环形运动至另一穴位,反复循环操作,最后在终止穴位停下,称为运法;4.分法:两拇指由选定的部位向两侧或一侧分推,反复操作,称为分法;第四章穴位图大椎穴: 坐着,低头,有个最高的骨头,是第七颈椎,在这个大骨头下面有个凹陷的窝窝,这个窝窝几乎跟肩膀的中点在一平线上,就是大椎穴;神阕穴:脐窝中央;散寒,增加阳气;逆时针揉 1-5分钟,为补法;委中穴:膝盖正对着后面的腘窝处;身体前面这样横搓,后背也是这样横搓;其中的揉神阙可以用横搓肚脐来代替,如上图最下面的那条线所画那样横搓;身体前面上下来回竖搓,身体后面也是如此竖搓;胳膊正面背面都是这样来回竖搓;腿的正面背面都是这样来回竖搓;。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 [临床应用]:脾胃热结, 口唇破烂,腹胀。
• 24 肾纹 • [位置]:小指第二指间横
纹处。 • [操作]:中指或拇指按揉。
30~50次 • [主治]:目赤肿痛,热毒
内陷。 • [功效]:祛风明目,散瘀
结。 • [临床应用]:高热,鹅口
疮,手足逆冷。
• 25 肾顶
3.补泻:补→顺上轻缓,泻→逆下重急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 5.顺序:上肢→头面→胸腹、腰背→下肢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或操作次数)
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正 面 穴 位 图
背 面 穴 位 图
头 面 颈 部 穴 位 分 布 图
上 肢 内 侧 及 掌 面 穴 位 分 布 图
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
一、小儿推拿的优点
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
1.经济简便 2.易于掌握 3.安全可靠 4.疗效显著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 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 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进行点、面、线操作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 22 四横纹
• [位置]:食、中、无名、小 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 [操作]:拇指甲掐,3~5次。
• [主治]:惊风,气喘,腹痛。
• [临床应用]:疳积、腹胀、 气血不和、消化不良。
• 23 小横纹
• [位置]:掌面食、中、无 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 处。
• [操作]:拇指甲掐。3~5 次。
• [操作]:用拇指指腹或食中 两指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 直推。100~300次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 5.肝系疾病 惊风、抽动症、多动症、磨牙、眨眼频繁,神阙 静振法、足部镇惊穴,循推肝经(下肢内侧正中线),加清 肝经、清心经,搓摩胁肋,点风府,摩囟门,掐总筋,掐揉 五指节。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充分,影响较大的小儿 推拿流派,主要有
❖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
❖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
山东
❖ 孙三小儿推拿流派
❖ 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冯氏)
❖ 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
❖ 湖南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
❖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
学术特点非常明显:
第一、偏重望诊及五脏辨证,李德修潜心于望诊,患者入 室,举目一视,即能说出病情。
小儿推拿学
王莉莉
引言
儿童是“纯阳”之体,自古小儿患疾, “只推拿,不服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而抵御“外邪” 。小儿得病,多为肝火旺、 脾胃虚所致。用推拿按摩之术施以调理即 可。滥用药物,抵挡一时,免疫更为低下, 一有“风吹草动,便又卷土重来”,防不 慎防。 预防重于治疗。
课程安排
7月14日
❖ 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 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 目前,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 法之一。
❖ 一、发展简史
隋唐以前,推拿无成人与小儿之分。《千金要方》中说: “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
明代中期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
明末清初,形成小儿推拿流派,将推拿的发展推向了继隋唐 之后的第二个高潮。
❖ 止咳穴:位于行间与太冲之间的一条直线。用按揉或推法。 治各种咳嗽。
小儿推拿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小儿推拿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推太阳的作用是:()[单选题] *A.镇静安神B.舒筋通络C.疏风解表√D.醒神开窍2.一下没有醒神开窍作用的穴位是()[单选题] *A.掐人中B.揉太阳√C.开天门D.掐揉山根3.以下哪种方法,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单选题] *A.按腰俞B.清脾经C.清大肠D.推七节骨√4.拿肚角、揉上马、掐揉二扇门的作用依次是:()[单选题] *A.止泻、散寒、止汗B.止腹痛、散寒、发汗C.止腹痛、补肾滋阴、发汗√D.止泻、补肾滋阴、发汗5.形成小儿推拿独特体系的朝代是:()[单选题] *A.魏晋B.宋代C.明清√D.唐代6.我国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是:()[单选题] *A.《小儿按摩经》√B.《黄帝歧伯按摩十卷》C.《黄帝内经》D.《厘正按摩要术》7.婴儿期是指:()[单选题] *A. 从出生到28天B. 从28天到1周岁√C. 从30天到1周岁D.从1周岁到2周岁8.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单选题] *A.脾经B.大肠经C.肝经√D.肾经9.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单选题] *A.拿肩井√B.推坎宫C.揉太阳D.搓上肢10.多用于小儿,而少用于成人的手法()[单选题] *A、推法B、捏法C、运法√D、揉法11.肾纹的定位是( )[单选题] *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B、手掌面,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C、手掌面,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D、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12.以下非线状的穴位是( )[单选题] *A、大横纹B、四横纹C、掌小横纹√D、肾纹13.以下不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是( )[单选题] *A、清天河水B、水底捞月C、揉总筋D、揉一窝风√14.在小天心上常用的一个手法是( )[单选题] *A、捣法√B、推法C、运法D、拿法15.多用于治疗小儿食积、痰壅、肝气郁结等病的穴位是:[单选题] *A、腹B、胁肋√C、脾经D肝经16.位于掌跟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的穴位是()[单选题] *A 内劳宫B 总筋C 小天心√D 坎宫17.属于止咳要穴的穴位是()[单选题] *A 四横纹B 肺经C 掌小横纹√18.以下能治疗口舌生疮的穴位是()[单选题] *A 胃经B 五指节C 总筋√D 肝经19.以下不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穴位是()[单选题] *A 太阳√B 一窝蜂C 外劳宫D 脐20.三岁以下小儿食指的三节指纹的第二关为:()[单选题] *A.风关B.气关√C.血关D.命关21.小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单选题] *A.轻快柔和,平稳着实√B.灵活深透,适达病所C.熟练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次数:捏脊:5-7遍;
之
推脊:100-300次。
捏
功用:捏脊——调阴阳、理气血、 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脊
推脊——清热。
手 主治:疳积、腹泻、腹痛、厌食
法
等一切先后天不足之症及 发热、惊风等。
春季小儿常见病之感冒发烧治疗手法
发热 正常小儿腋温:36℃~37.℃。超过基础体温
1℃以上为发热。37.5℃—38℃为低热;38℃— 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 高热。
尿等
4、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厌食、呕吐、
腹痛、腹泻、便秘、积滞等
5、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感冒、鼻炎、
咳嗽、哮喘、肺炎等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小儿推拿也 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增强免疫力、促进 生长发育、提高智力。
小儿推拿的禁忌症
1、皮肤有破损,如:烧伤、烫伤、擦伤、裂伤、生有疮疖 等,不宜操作。
小儿推拿
儿科控制打针输液怎么办???
小儿推拿来帮您
最安全的物理疗法 快速见效的自然疗法 陪伴宝宝14年的绿色疗法 集治疗、辅助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疗法
小儿的生理特点与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之体”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推拿操作标准及注意事项:
轻快柔和 平稳着实 修剪指甲 调整温度 安静舒适 避风避食
小儿推拿操作时间次数要求:
平均每分钟:200次左右 6个月以内:500-600次 3-5分钟 6个月到1岁:800-1000次 6-8分钟 1岁以上:1000次以上 8-10分钟
小儿推拿操作时患儿的体位
患儿的体位推拿时,选择患儿体位应以便于医者运 用手法和令患儿舒适为原则。
小儿推拿适用于出 生至14岁的孩子,这种 安全、有效、简单易学 的绿色疗法已经受到越 来越多的家长的欢迎, 已经成为国际儿童保健 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很广泛:
1、小儿推拿保健:强壮身体、眼部保
健、易感儿童、小儿夜寐不安等
2、新生儿病症:溢乳、新生儿黄疸 3、小儿日常多发病:发热、贫血、遗
备注:不管选用哪种顺序,掐、拿、捏等强刺激性手法都 应放到最后操作,以免患儿哭闹,影响操作顺利进行和治 疗效果。
推拿补泻的操作形式
补法 泻法
时间 长 短
力量 小大
速度 慢 快
方向 向心 离心
循经 顺经 逆经
小
儿
推
拿
日
常
保 脊柱穴
健 位置:后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手
操作:由下向上用捏法,称捏脊; 由上向下直推,称推脊。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推下六腑、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推脊、擦大椎。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 炎、 丹毒等,不宜操作。
3、各种恶性肿瘤、骨折、脱位等,不宜操作。 4、急腹症的后期,如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后期,以
及肠炎等疾病怀疑有肠坏死者,腹部严禁施用重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1、捣 2、搓 3、揉 4、摩 5、运 6、擦
7、刮 8、推 9、拿 10、捏 11、掐 12、按
常用的体位有: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母抱位、 坐位、站立位等。
一般3岁以下小儿可由别人抱着按摩,3岁以上小 儿可单独采取座位、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
小儿推拿操作顺序
推拿的操作顺序 推拿顺序一般有3种,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1、上肢(左)——头面颈——胸腹——腰背——下肢。 2、先操作主穴,后操作配穴 3、先操作刺激量小的穴位,后操作刺激量大的穴位。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推拿发展概况
萌芽阶段(秦汉——南北朝) 奠基阶段(隋唐——明初) 形成体系阶段(明末——清代) 发展阶段(近代——现在) 实验研究
小儿推拿作用及适用人群
小儿推拿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 特殊按摩手法对小儿特定穴位的刺激,不但可 以缓解疾病,预防和保健,还可以促进小儿生 长发育,健脑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