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心得体会-word范文模板 (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篇一:烈士陵园
一
清明是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之一,自这一日起,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温暖的
春天已然到来;清明节则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节日,人们在清明前后走出家门,为故去的先祖或亲人扫墓,以示缅怀凭吊。这种既定成俗的祭祀活动千百年来
延续至今,使这一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和凝重的份量。
据说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晋公子重耳,为逃避别人
的迫害,携一群大臣逃往国外,一路上自是风餐露宿,狼狈不堪。他的贤臣介
子推见重耳饿晕了过去,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熟做汤给他充饥,重
耳自是感动万分。然而,重耳重整旗河山成了晋文公后,在论公行赏时却把介
子推给忘了。晋文公是在众大臣的提醒下才想起忠巨介子推的,自然对自己的
忘恩负义羞愧不已。于是便派人四处寻找,而介子推竟背着老母跑进了深山老
林躲了起来。这时晋文公让人烧山,以为山烧光了介子推就会逃命出来,结果
竟烧死了介子推母子。晋文公悲恸不已,他读着介子推留在树洞里的诗:割肉
奉君尽忠心,但愿君主常清明,愈发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并下令这一日为清
明节,以示凭吊贤臣清心明目治国安邦。
如此说来,介子推和后来的岳飞一样,是钟贞不二的贤臣,而这样的贤臣和英
烈在历史上多如群星,他们用自己的气节、胸怀和奉献精神激励后人。
二
尽管出生在东北农村,但少年的我并未少参加隆重的祭奠活动。不过那时爷爷
奶奶健在,我没有机会参与家族式的私人祭奠,我参加的是学校组织的一年一
度的扫墓活动。
到了清明,尽管空气中流淌着微微的寒意,但春回大地,杨柳泛清,太阳散发
出来的热量让人感到温暖。记得我是小学三年级开始给黑山阻击战牺牲的烈士
扫墓的。清明节的前一日,我们只上半天课,因为老师有交待,扫墓是不能空
手去的,每人需待一枝自做的雪柳。于是下午便满壕沟的转,折一枝满意的柳
枝回来,将一张张白纸剪成条状,然后用浆糊小心翼翼的沾在枝条上,就成了
一枝象模象样的雪柳了。我手拙,做的雪柳远不及姐姐的大方美观,特别是姐
姐雪柳中间点缀的那朵白花,更令我羡慕不已,便央求姐姐帮我做一朵白花,姐姐竟爽快的答应了。次日晨来到班级,许多同学向我扎着漂亮的白花的雪柳行注目礼,心里愈发得意。
烈士陵园位于辽西的东沙河畔,距离我就读的小学少说也有五公里。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持雪柳,沐浴朝霞向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进发。当然我们一路上也不寂寞,而是一边挥舞雪柳,一边高唱革命歌曲。当望到丛林中矗立的黑山阻击战纪念碑时,尽管走得腿肚子酸痛,但还是格外的兴奋与惊奇,当然还有一丝丝的恐惧&&走进烈士陵园,全公社的两千多名师生云集在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有洁白如雪的花圈,有鲜艳如火的红旗,那场面显得
恢宏、气派和庄严。祭奠是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进行的。接着是各学校的代表决心发誓言,然后便是围着烈士陵园绕一周,将手中的雪柳恭恭敬敬地插在坟头,高年级的学生还要拔坟头上的荒草,用带来的铁锹修坟。我记得第一次接近布满鼠洞和杂草的坟冢时,为自己的畏怯感到羞耻,人家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骨洒热血,而我凭吊
英烈亡灵竟然害怕,很显然不恭不敬。
这样集体的规范的扫墓活动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我对清明的印象,加深了我对这座乡村烈士陵园的印象。及至初中,我才知道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的一部分,当时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曾亲临黑山城关的白塔,仔细布置这场战役。据说梁兴初率领的一个旅战到最后只剩下八个人了,可见这场这场阻击战的惨烈悲壮!我爷爷生前不止一次说:47年家乡的秋天弥漫着硝烟,枪炮声像爆豆似的,我爷爷一家整日躲在菜窖里,战役结束后,他受四野的指派到战场上用马车收尸,其中两千多具四野官兵的遗体被拉到东沙河畔,葬在了我曾多次凭吊的烈士陵园&&这应该是我最早的形象具体的爱国教育,打开清明这扇窗口,我可以和另一个世界的勇士开始无声的交流与对话。
三
大学毕业后我在乌鲁木齐一所中学任教,没想到在遥远的边城,我还是遇到了烈士陵园。后来走的地方多了,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就愈发感到,那建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座座烈士陵园,就像我们民族的精神底座,以其浩气长存的神韵激励着后人。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是闻名遐尔的烈士陵园,因为这里安葬着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我党早期革命家的灵柩。新疆属于和平解放,在进疆的解放军中牺牲的不多,但在盛世才统治期间,被迫害死的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不计其数。譬如上世纪30年代进疆的陈谭秋、毛泽东、林基路等我党重要领导人,就于四二年被民党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装进麻袋埋在了乌鲁木齐南郊的燕儿窝的乱石岗。因通信不灵,地域遥远,直到四六年国共两党谈判大批被押的共产党人被释放后,从新疆返回延安时,毛泽东才知道他的胞弟早已牺牲&&解放后,燕儿窝建立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走进园内,你最先看到的是五座洁白的花岗岩
纪念碑,上面分别刻着陈谭秋、毛泽民、张毅明的名字,后面的碑文勒有各自
的生平。再往前看,是高大的白杨挺拔的松柏或低矮的灌木,其间散布着一座
座水泥浇铸的烈士陵墓。徜徉其间,可闻百鸟争鸣,可沐清风拂面,其环境之
幽雅并不亚于公园。
进疆工作的前两年,清明节学校还组织师生到燕儿窝给烈士扫墓,到了后来可
能担心影响学生功课,这种祭奠活动就终止了。有一年细雨淅沥的清明节,我
独自一人来到了乌鲁木齐烈士纪念碑前空旷的空地上,显得孤独而困惑。曾经
站在这里虔诚凭吊的人群不见了,曾经举起向先烈庄严宣誓的森林般手臂不见
了&&我不知道沉睡在这里的英烈们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我只感到清凉的春
雨正泪珠般滑下我迷茫的脸庞&&在后来的几个暑假里,我多次出现在环境幽美
的乌鲁木齐的烈士陵园,并开始暗暗吃惊:什么时候烈士神圣的长眠之地成了
热热闹闹的公园了呢?陵园门口,小商贩的叫卖声震耳欲聋,陵园内的花丛树
影下,竟坐着一对对热烈拥抱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我置身在烈士陵园,就像
置身在红尘深处。我影影绰绰的感觉到,有一种庄严神圣的东西,正在从人们
遗忘的视野中悄然滑落。
无论怎样,位于城市的烈士陵园还是比乡村的烈士陵园幸运得多,起码不至于
遭受太大的人为的毁坏。而乡村的烈士陵园却倒了霉。除了缺少必要的修缮和
管理外,还出现了人与
烈士争地的怪异现象。两年前的夏天,我回东北的农村老家,问及父亲,黑山
阻击战烈士陵园一年一度的传统集体祭奠活动早已终止,偌大的陵园冷清寂寥
了许多。不光如此,土地承包到户,一些农民利益熏心,竟铲平了陵园的墓地,在烈士长眠的土地上栽了果树&&我本想去看看,重温少时居家祭拜英灵时庄重
的心情与情形,但我并没有去,一是行动不便,二是我怕那惨不忍睹的画面会
剌痛我虔诚的目光,会撕碎我曾经庄重的记忆。我想那洁白的腥红的果树的花
朵簇拥下的兀立孤独的纪念碑,正在利益的万花丛中发出无声的叹息或悲泣,
而这样的情形是我不愿看到的。
不久前,我在央视的《新闻观察》栏目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四川某县的烈士陵
园周围。成了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一边是烈士长眠的地方,一边是嫖客和暗娼
从事肮脏交易的宾馆&&我不知道烈士若在天有灵会不会动怒,我能够知道的是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任何对烈士陵园的毁坏和对英灵的亵渎,都是某些
人信仰记忆的可耻的丧失。想想吧,连古时的晋文公都能诚心缅怀贤臣,激励
自己创造未来,那么我们中的极少数人,又有什么理由亵渎甚至毁弃大地上这
一重要的信仰和精神的标识呢?&&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之中。
四
尽管我在边城客居多年,但直到七年后我才第一次走进东郊的东山公墓。那是
一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我单位的一位年轻女同事遭遇车祸,不幸英年早逝。出
殡时学校的教师几乎全到齐了,那场面的气派奢华是我始料未及的。死者的父
亲是某运输公司的领导,光开往东山公墓的车就不下十辆,陪葬的物品自不必说。行进在送行的长龙般的队伍中,我自对年轻貌美女同事的早逝感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