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培训课件 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员基础培训(内部资料)
幻灯片1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除外)第二讲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第三讲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讲其他品种混凝土幻灯片2第一讲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水(拌和)外加剂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砼)。
幻灯片3各成分的作用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
其结构如图1。
幻灯片4图1 普通混凝土结构示意图1—石子;2—砂子;3—水泥石;4—气孔幻灯片51.1细骨料-砂子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
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5(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按产源不同,天然砂分为山砂、河砂和海砂。
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幻灯片61.1细骨料-砂子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类别不同,要求不同)。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幻灯片71.1.1 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1)选择细骨料的原则为了节约水泥,并使混凝土结构达到较高密实度,选择骨料时,应尽可能选用总表面积较小、空隙率较小的骨料(砂子的总表面积与粗细程度有关,空隙率则与颗粒级配有关)。
(2)粗细程度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粗细程度。
幻灯片8(3)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
同样粒径的砂空隙率最大,若大颗粒间空隙由中颗粒填充,空隙率会减小,若再填充以小颗粒,空隙率更小,如图2所示。
混凝土试验员基础培训(内部资料)
a-b-c-图2骨料颗粒级配示意图-a单一粒径;b两种粒径;c多种粒径-返回
表1.1累计筛余率与分计筛余率计算关条-筛孔尺寸-筛余量g-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4.75m -mi-a1=m,/500×100-B=a1-2.36mm-m2-a2=m2/500×100-B2=a1+ 2-1.18mm-m3-a3=m3/500×100-B3=a1+a2+a3-600μm-m4-a4=m4/ 00×100-B4=a1+a2+a3+a4-300um-ms-a5=ms/500×100-Bs=a +a2 a3+a4+as-150μm-m6-a6=m6/500×100-B6=a1+a2+a3+a4+a5+a6回
0-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筛-20-分曲线必须-过细砂区-包容在-三-40-级配曲线-过粗砂区-域中的任一-个 域以内。-60-80-1区-2区-3☒-100-0.15-0.30-0.60-1.18-2.36-4.75 9.50-筛孔尺寸mm-图3砂的级配曲线-返回
表1.3沙样筛分结果-筛孔尺寸-筛余量g-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4.75mm-27.5-5. -2.36mm-42-8.4-13.9-1.18mm-47-9.4-23.3-600um-191.5-38 3-61.6-300um-102.5-20.5-82.1-150um-16.4-98.5-<150um-1 0-返回
【例题】用500g烘干砂进行筛分试验,其结果如-表3所求。试分析该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解】计算细度 数4-M=-B2+F3+F4+B+E6-5B-100-B,-13.9+23.3+61.6+82.1+98. -5×5.5-=2.66-100-5.5-评定结果:将累计筛余百分率与表2作对照,或-绘出级配曲线,此砂处 区,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66,属中砂。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三章《几何图形》的第五节《圆形》。
具体内容包括:圆形的定义、圆形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圆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形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模板、直尺、圆规、彩色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篮球、地球仪等,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圆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挑选一到两个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圆形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圆形的定义是____,它的性质有____、____、____。
(2)计算题: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3)应用题:某自行车轮直径为70厘米,求自行车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圆形的定义是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它的性质有直径、半径、圆心角相等。
(2)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
(3)周长:219.8厘米,面积:384.7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运用圆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其他圆形物品的应用,如圆形桌面、圆形方向盘等,并加以说明其优点。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ppt课件
异常值处理
对于确认的异常值,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剔除
、替换或保留并说明。
数据修正
对于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 因造成的异常数据,应进行修正
或重新试验。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因素
分析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等因素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环境因素
研究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
收缩性
采用收缩试验来检测拌合物的收缩性 能拌合物的抗渗性 能,以渗水高度或渗水压力来评价其 抗渗性能。
拌合物质量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原因分析
原材料质量波动、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搅拌工艺参数不稳定、施工条件变化等 都可能导致拌合物质量波动。
控制措施
基于耐久性的评估
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指标,分析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退 化情况,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综合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荷载情况 等因素,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06
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 分析
数据处理基本原则和方法
准确性原则
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排除明显错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试件制备
按照规范制备混凝土试件,确保 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满足要
求。
04
试验后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 估,得出试验结论,提出改进建
议。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手套等;确保试验场地通风良好,避免有害 气体聚集;定期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
工艺因素
探讨搅拌、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 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试验员基础培训
报告编写
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 、过程、结果及结论等。
结果反馈
将试验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在 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改进。
04
混凝土试验技术
抗压强度试验
总结词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可以评估混 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详细描述
抗压强度试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直到试件破裂,测 量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该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设计 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弹性模量试验
总结词
弹性模量是反映混凝土弹性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混凝土在受力后变形的程 度。
详细描述
弹性模量试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恒定的压力或变形,测量其应力或应变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计算出弹性模量值。该试验结果对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 稳定性、抗震性能和长期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收缩与徐变试验
准。
骨料检测
对砂、石的粒径、含泥 量、泥块含量等进行检 测,确保骨料质量符合
要求。
外加剂检测
对外加剂的减水率、含 固量等进行检测,确保 外加剂性能符合设计要
求。
掺合料检测
对粉煤灰、矿渣等掺合 料的细度、需水量比等 进行检测,确保掺合料
质量稳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等级。
抗折强度试验
总结词
抗折强度是混凝土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对于路面 、桥面等承受重复弯曲荷载的混凝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抗折强度试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荷 载,直到试件出现断裂,测量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值 。该试验结果对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具有 重要意义。
2024版建筑工程试验员培训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难
01
学员分享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心得体会以及遇到的困难
和问题
对培训课程的建议与意见
02
学员对培训课程的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
意见
工作实践中的应用与展望
03
学员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
02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监督和控制,确保工程 质量符合标准
03
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 析和处理,提供技术支 持和解决方案
04
履行试验检测职责,保 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准 确和完整性
必备技能与素质要求
01
02
03
04
熟练掌握各种试验检测方法和 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试验检测
任务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 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
试验检测技术和方法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人
员有效沟通和协作
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试验检测
任务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行业日益规范化、 标准化,对试验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 来越高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逐步开放和 竞争加剧,要求试验员具备更强的市 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试验工作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能够确保试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试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建 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试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 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试验员上岗培训(砂浆、混凝土)
试验员上岗培训(砂浆、混凝土)试验员上岗培训(混凝土及砂浆)一、前言1、什么是混凝土?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集料(又称骨料)和水、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混合、拌制成拌合物,经硬化后而制成的人造石材。
2、混凝土的分类水泥类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无机材料水玻璃混凝土。
按胶凝材料分:沥青混凝土有机材料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
复合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还有按用途分类、按照生产和施工方法分等等分类方法3、什么是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集料(又称骨料)和水、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混合、拌制成拌合物,经硬化后而制成的人造石材。
4、水泥混凝土的分类:按表观密度分类: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
含有重集料(钢屑、中晶石、褐铁矿等)普通混凝土2000 kg/M3~2500 kg/M3 。
以普通砂石为集料轻混凝土小于1950 kg/M3。
有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5、什么是普通混凝土?由水泥、普通碎石或卵石、砂和水配制的干表观密度为2000 ~2800 kg/M3的混凝土叫普通混凝土。
简称混凝土,又名砼(音tóng )。
低塑性混凝土10mm~40mm塑性混凝土50mm~90mm 坍落度流动性混凝土100mm~150mm按拌合物稠度分类大流动性混凝土≥160mm干硬性混凝土≥31秒特干硬性混凝土30秒~21秒维勃稠度干硬性混凝土20秒~11秒半干硬性混凝土10秒~5 秒6、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具有合理的经济的材料用量。
二、组成材料的要求1、水泥:GB175-1999、GB1344-1999等。
配制混凝土时如何选择水泥?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标号的选择。
2、砂:JGJ52-92为什么在拌制混凝土时,尽可能使用中粗砂?砂子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总体的粗细程度。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按强度等级可分为低强、中强和 高强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等。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骨料
包括粗骨料(如碎石、卵 石)和细骨料(如砂), 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 占总体积的70%-80%。
水泥
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与 水反应后形成坚硬的水泥 石,将骨料牢固地粘结在 一起。
案例二
某大跨度桥梁工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针对大跨度桥梁工程 对混凝土高性能的要求,通过调整骨料级配、控制水灰比和 使用高性能外加剂等手段优化配合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 强度和耐久性,满足了工程要求。
06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验 收规范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确保使用合格的砂、石、水泥、掺合料等原材料,并进行定期检测和 验收。
根据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评 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收缩性能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评估其在干燥过程中
的变形情况。
试验原理
通过测量混凝土试件在 干燥过程中的长度变化
,计算其收缩率。
试验步骤
准备试件、测量初始长 度、进行干燥处理、定 期测量长度变化、记录
数据。
结果评定
根据收缩率的大小,评 定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等
检查试验设备是否完好,如压力机、试模、振动台等,确保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水等,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 资料。
混凝土的取样与制备
根据试验要求,在浇筑地点或搅 拌站进行取样,确保所取样品具
有代表性。
取样时应记录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坍落度、温度等相关信息。
将取回的混凝土样品按照规定的 尺寸和形状进行试件制备,如立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员培训
试验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按 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避免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03
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
主要试验设备介绍
01
02
03
04
压力试验机
用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具 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易操作
质量问题处理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调查 和处理,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 行纠正,防止问题扩大和影响工
程质量。
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原材料检验、优化配合比 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预防 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混凝土质量 的稳定性。
持续改进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质量 管理体系和流程,提高试验员的专 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确保混凝土质 量的不断提升。
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定期采集原材料、混凝土 性能等相关数据,建立数 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据整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 分类和整理,提取有用信 息,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找出数据间 的关联和规律,为质量控 制提供科学依据。
质量问题处理及预防措施
THANK YOU
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确保试件尺寸和支座间距符合标准;加载过程 中要保持设备稳定,避免振动。
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坍落度仪操作规程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插捣完毕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测量筒高 与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 即为坍落度值。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课件
混凝土试验培训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主要针对混凝土试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
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混凝土的养护与检测等。
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性能和应用。
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讲解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方法、混凝土设计原则以及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 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介绍混凝土制备工艺、搅拌设备的选择、混凝土运输的方法及要求。
4. 混凝土的养护与检测:阐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方法、养护期以及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掌握混凝土的分类和性能。
2. 培养学生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
3.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制备、运输、养护和检测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养护期的控制。
2. 教学重点: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制备与运输、养护与检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讲义、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入混凝土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解: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
3. 配合比设计:讲解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
4. 制备与运输:介绍混凝土制备工艺、搅拌设备选择和混凝土运输方法。
5. 养护与检测:阐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方法、养护期及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和强度检测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 混凝土的分类和性能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4.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5. 混凝土养护与检测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
答案: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建筑材料。
分类有: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员培训
竞争态势与市场分布
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分布不均衡。
技术进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新
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新材 料、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试验员职责与重要性
试验员职责
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混凝土性能试验等工作,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员重要性
试验员是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控制 的关键岗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 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和企业效益。
试验方法与设备操作规范
试验方法
熟悉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 的检测方法,如水泥安定性、强 度检测,骨料含泥量、针片状含 量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
度等试验操作。
设备操作规范
掌握混凝土试验室常用设备(如 搅拌机、振动台、压力机等)的 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
性。
试验记录与报告
06
试验员能力提升途径 与建议
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
1 2
学习混凝土基本知识和相关标准 掌握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生产工艺等基本知 识,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
关注新技术、新材料 及时关注混凝土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趋势, 了解其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
3
学习试验方法和设备操作 熟练掌握混凝土试验方法和设备操作技能,提高 试验准确性和效率。
应符合规范要求。
掺合料和外加剂
03
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外加剂如减水剂、
缓凝剂等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
原材料进场检验流程及方法
01
验收流程
原材料到场后,应由试验员进行初步验收,检查外观质量、核对随车资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01
改进措施
02
03
04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 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 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
纸、腻子等堵严。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至排除气泡为止。
强度不足问题解决方案
产生原因 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过大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或施工控制不准确。
对整个搅拌站进行自动 化控制,包括原材料的 输送、计量、搅拌、卸
料等过程。
辅助设备
包括水泥仓、粉煤灰仓 、外加剂仓等存储设备 ,以及输送带、提升机
等输送设备。
搅拌工艺及操作要点
01
02
搅拌工艺:一般分为干 拌法和湿拌法两种。干 拌法是先将砂、石、水 泥等干料搅拌均匀,再 加入水和外加剂进行搅 拌;湿拌法则是将所有 原材料同时加入搅拌主 机中进行搅拌。
温度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通常 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或温差较大 的环境中。
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 荷载裂缝:由于外部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如结构自重、 风荷载、地震等。
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 缝和深进裂缝的处理。
灌浆、嵌缝封堵法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 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 行处理。
根据施工部位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如分层浇筑、分 段浇筑、斜面浇筑等。在浇筑过程中 ,要确保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 过规定值,避免发生离析现象。
振捣方法
振捣是混凝土密实成型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振捣方法有内部振捣和外部振 捣两种。内部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或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外部振捣 则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振动台进行振捣 。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振捣时 间和振捣频率,避免过振或漏振现象 的发生。
混凝土(试验员培训)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混凝土基础知识 • 混凝土试验员职责与技能要求 •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与评价 • 混凝土硬化后性能检测与评价 •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与评价 • 混凝土试验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
2
01
混凝土基础知识
2024/1/28
2024/1/28
21
硬化后性能异常处理措施
当混凝土抗压强施,如重新设计配合比、加强养护等。
2024/1/28
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渗水等问题时,应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如注浆修
补、表面涂层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 制和检验,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 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同时,对于出现异 常情况的混凝土,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记
压力,计算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采用抗折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 进行抗折试验,记录破坏时的 最大荷载,计算抗折强度。
弹性模量
通过测量混凝土试块在弹性阶 段的应力和应变,计算弹性模
量。
耐久性
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裂性 等,通过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
检测和评价。
2024/1/28
20
硬化后性能评价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GB/T 50081):规定了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总则、试件 制作、养护、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 结果计算等。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注意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 和出厂日期等信息。验收时需检查水泥的外观、凝结时间 、安定性和强度等指标。
水
使用清洁的饮用水,避免使用含有油脂、酸、碱等有害物 质的水。
2024/1/28
试验员培训课件__混凝土
按流动性分类
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用维勃稠 度表示稠度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0~90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00~150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60
按其抗压强度(fcu)
混凝土还可分为: 普通混凝土(10MPa≤fcu≤50MPa) 高强度混凝土(fcu≥60MPa) 超高强度混凝土(fcu≥100MPa)
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更容易冻坏。
冬季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保温养护,以免混凝土早期 受冻破坏。
湿度影响
周围环境的湿度对水泥的水化能否正常进行有显著 影响。
湿度适当,水泥水化反应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 得到充分发展,因为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要成份。
如果湿度不够,水泥水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甚至 停止水化,严重降低砼强度,而且使砼结构疏松, 形成干缩裂缝,增大了渗水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 耐久性。
工作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包括: 流动性 粘聚性 保水性
不同的施工方式,所要求的工作性不同。
粘聚性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内部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凝 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 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粘聚性差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分层、离 析现象。
试验条件是指:
试件的尺寸 试件形状 试件表面状态 加荷速度等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
采用高标号水泥或早强型水泥 采用低水灰比的干硬性混凝土 采用湿热处理养护混凝土 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掺入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等
(3)混凝土变形的性能
分类: Ⅰ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化学收缩 干湿变形 温度变形
混凝土的分类
按表观密度分类 特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大于2700kg/m3,用重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