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成本现状及其管理框架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高职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专业物流管理班级物流一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物流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西方物流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的物流业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很多物流企业规模小,管理方式粗放,竞争能力弱,物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在我国物流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以及一些著名的跨国物流企业不断涌入的背景下,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和优化,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了论文主要的研究框架。
通过对大量物流企业成本文献进行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对现代物流行业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
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总结,为当代的物流企业解决此类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1 引言1.1 本文的选题背景物流被称为继生产力、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就是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应付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成功加入 WTO,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流在企业运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成本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高低。
然而,我国物流成本控制至今没有完整的体系,企业消耗的物流费用没有得到揭示,成本浪费现象严重,物流成本终居高不下。
于是物流成本的控制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关注的焦点,而保证第三利源泉实现的关键是控制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可以说物流企业成本的节约就是物流科学创造的新价值,这种新价值被物流企业和客户所共享。
1.2 本文研究的重大意义如今有必要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观念出发,寻找物流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对策。
日本物流成本管理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日本是现代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在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本核算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它们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社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随时掌握国家物流总成本的情况。
下面介绍一下日本政府及企业在促进物流成本管理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日本政府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市场规则,利用经济机制来诱导企业行为,利用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按照指定方向发展,通过行政指导来说服企业服从政府意图。
因此,日本是由政府制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核算标准而后强制执行的。
首先,日本政府通过颁布物流成本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开展物流成本核算。
以前,日本各企业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导致物流成本的核算不完整,进而影响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1977年,日本运输省制定颁布了适用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统一规范》和适用商业企业的《批发、零售业物流成本核算统一规范》。
1992年,通商产业省中小企业厅制定发表了《物流成本计算指南》,这些政策为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日益成熟。
但是,随着高附加价值的物流服务、JIT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物流成本有所上升。
因此,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自1997年开始,日本由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每四年共同制定一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
《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作为日本物流业的纲领性政策文件,成为引导日本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积极地促进了日本物流管理和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其次,日本企业通过各种具体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绩效,形成了全面的物流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而且还制度化的实施了物流成本监控和管理。
其中,减少库存、优化物流网络节点、提高装载率成为最主要的方法。
日本物流管理面临的困境
日本物流管理面临的困境日本物流管理面临的困境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日本国内商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本面临着诸多重大的物流问题。
大多数日本公司,包括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在物流管理方面都遇到了一些困难。
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顾客对物流服务变得更为苛求,期望值很高;第二,近些年,日本劳动力不足以及土地价格猛涨引起物流费用支出大幅增加。
1、物流服务的复杂性加剧JIT(Just-in-time,及时制)观念最初是对汽车工业生产流程的描述,应用于丰田汽车的装配线作业中。
后来这种方式并未局限在制造过程,而逐渐推广到日本的其它经济部门。
现在每个产业部门的顾客甚至小零售店主,都希望供应方做到JIT送货。
当其订货时,认为对方理应在次日一早送到。
对JIT送货的需求提高了交货服务质量,受其影响,交货次数变得越加频繁,而每次交货数量相对减少,为此,很多公司都在实行频繁而小批量的送货服务。
许多公司日益倾向于削减库存,以免既占地又费钱。
公司愿意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并实施JIT进货方式,以更频繁少量的进货降低保管费用。
2、频繁而小批量送货的影响由于频繁而小批量送货增加,货车载重利用率下降。
小批量运输条件下,做到送货卡车的满载相当不易。
频繁而小批量送货的趋势现已从运输业蔓延到仓储业的经营中,产品按顾客订单进行储存、拣选,按预定的目的分拣,这增加了作业难度。
过去,当顾客需要一定数量的存货时,习惯于成箱购买,而JIT进货通常是散件订购。
比如,零售商甚至可能只订购两瓶洗发水、三瓶护发液,而不是以前的几箱,这导致作业更为复杂,需额外增加劳动力在仓库拣选零散的订货。
制造商往市场投放更多种类产品的趋势使仓储状况更复杂。
在日本,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已经取代了大量生产,所以,产品品种数量增加很快,这也是制造商为扩大销量与市场份额而采取的应变措施。
不过,这就使得不仅制造商而且连批发商与零售商都不得不增加储存多品种商品的空间,仓储作业相应变得繁琐。
美、日、欧地区物流运输市场现状及运输模式分析
美、日、欧地区物流运输市场现状及运输模式分析1.引言物流运输是现代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美、日、欧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物流运输市场的现状和运输模式对于我们了解全球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美、日、欧地区物流运输市场的现状,并对其运输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2.美、日、欧物流运输市场现状2.1 美国物流运输市场美国物流运输市场规模巨大,是全球最大的物流运输市场之一。
其物流网络发达,覆盖广泛,并且支持着全球贸易的发展。
美国拥有许多著名的物流公司,如___、FedEx等,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投入,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2.2 日本物流运输市场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具有发达的物流运输网络。
日本物流业主要以海运和空运为主,其物流运输市场主要服务于出口和内需。
另外,日本物流业还注重绿色环保,大力推广使用电动车辆和船舶,并在物流运输中采用高效的配送模式,以降低碳排放。
2.3 欧洲物流运输市场欧洲作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物流运输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欧洲的物流运输以陆运和水运为主,通过发达的铁路和河流系统,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物流运输。
此外,欧洲还致力于推动数字化物流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环保性。
3.美、日、欧物流运输模式分析3.1 供应链管理模式美、日、欧地区物流运输市场都注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的协同和优化,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3.2 绿色物流模式绿色物流模式是美、日、欧物流运输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电动车辆、船舶和节能设备,以及改进线路规划和货物搬运方式,减少碳排放,提高物流运输的环保性。
3.3 数字化物流模式美、日、欧物流运输市场在数字化物流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决策,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追溯性。
日本的物流发展
日本的物流发展日本物流发展的概况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物流的概念后,50多年来,在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物流的管理体系、物流设施的基础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物流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到了20 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经济方面进入起步发展的阶段,企业采取品种单一的大量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人们的消费意识及消费水平也相对低下。
物流业的特点是少品种,大批量的货物流通。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消费者在消费意识的多样化及消费观念的个性化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消费开始主导日本经济,企业由注重生产转为注重销售。
市场上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活动。
在20世纪80年代,物流活动的重点有原来的单纯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物流作为决定企业胜负的重要因素来对待。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是日本物流产业划时代的飞跃。
企业在竞争激化的经营环境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加强物流管理,调整物流体系、追求综合效益,形成了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系统化、智能化的现代物理体系。
1990泡沫经济的破裂,出现了日本历史上最长时期的景气低迷。
日本政府更加重视物流,调整物流政策,加大物流投入,并从物流中找出路,把物流问题置于首要地位。
建立环抱型,资源再生循环型经济社会,成为日本政府新的取向和社会发展的主流。
2001年在该大纲的基础上,有颁布<<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这也足以证明日本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
同时,日本的企业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先是以生产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后来又以市场营销为出发点考虑物流,再后来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物流。
而在信息化社会的新时代,日本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和整合。
日本经济与物流需求日本经济与物流需求是紧密相关的。
一般来说,国内货物运输了运输量与经济成长的变动是一致的,或者是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
日本物流成本的结构和管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日本物流成本的结构和管理北京物资学院姜旭追求零库存是日本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
日本在发展物流现代化的同时,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通过有效地实施物流成本监控和管理,日本物流成本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
日本物流系统协会每年都要对日本的物流成本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确定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水平。
2010 年,日本物流系统协会对218 家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调查后整理出版了《日本物流成本调查报告书(2010 年)》。
图1~4 显示的数据都来自《日本物流成本调查报告书(2010 年)》,这些调查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日本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
1.分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如图1 所示,2010 年,日本全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为4.79%。
其中,制造业为4.79%、非制造业为4.79%、批发业为5.11%、零售业为4.19%。
分行业看,比率最高的是砖、土、石业,为11.44%。
比率最低的是医药业,只有1.44%。
此外,同属于食品行业,有些食品需要常温存放,有些食品则需要冷藏。
冷藏食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率为9.43%,常温食品则为6.04%。
这主要是因为冷藏食品需要冷链物流的技术设备,因此物流成本较高。
2.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率的变化趋势图2 显示了1995~2010 年期间日本全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率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 年,日本全行业物流成本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率为6.58%,之后开始呈下降走势。
近几年,日本全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日本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及统计_物流成本管理_[共2页]
44物流成本管理表2-6 存货持有成本占存货价值的比例序号 项目 比例(%)1 保险(Insurance)0.252 仓储(Storage Facilities)0.253 税费(Taxes)0.504 运输(Transportation)0.505 搬运(Handling Costs) 2.506 贬值(Depreciation) 5.007 利息(Interest) 6.008 过时(Obsolescence)10.009 总计(Total)25.00资料来源:L P Alford and John R Bangs (eds.).Production Handbook.New York:Ronald,1955.从表2-6中可以看出,美国存货持有成本的构成内容包括存货的保险费、仓储费、税费、运输费、搬运费、存货贬值、存货占压资金的利息、存货过时的费用等。
存货持有成本约占存货价值的25%,每年进行物流成本测算时,可以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对每个成本项目占存货价值的百分比进行调整。
2.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油料管道运输与货主费用等。
公路运输包括城市内运输费用与区域间卡车运输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及装卸费用。
近10年来,美国的运输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体为6%,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一比例,说明运输费用与经济的增长是同步的。
运输成本测算的数据是基于伊诺运输基金会出版的《美国运输年度报告》(Transportation in America)。
3.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应该包括订单处理、IT成本以及市场预测、计划制订和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
由于这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很难进行真正的统计,因此,在计算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时,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再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的。
从第一篇《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于1973年出版时起,一直沿用4%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作为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数据。
日本物流概况
日本物流概况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这主要是80年代以后,日本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消费需求差异化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问题,生产的多种化和少量化成为新时期的生产经营主流,其结果整个流通体系的物流管理发生了变化,即从集货物流向多频度、少量化、进货短时间化发展。
在销售竞争不断加剧的状况中,物流服务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日本得到了高度重视,这表现在80年代后期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价值物流、Just-in-time物流等方面。
但是,随着物流服务竞争多样化,物流成本的高昂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日本有把这一时期称为"物流不景气"时代的说法,即由于经营战略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平成9年(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该大纲是根据平成8年(1996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的《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规划》中有关"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到平成13年(2001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这一指示而制定的。
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这个大纲的主体框架是:①基本目标:大纲中提出了到2001年物流发展的3项基本目标,即第一,亚太地区便利性且充满魅力的物流服务;第二,实现对产业竞争不构成阻碍的物流成本;第三,减轻环境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标,大纲中还制定了实施措施的3项原则,包括通过相互合作来制定综合交通措施;为确保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有效运输体系,以及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道路、航空、铁路等交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综合交通措施;通过竞争促进物流市场活性化。
②横向措施:横向措施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资本配置,即在所规定的物流体上集中使用资本,此外,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这些物流整体有:A、与利用者需求相对应的多样化的选择方法(社会资本的相互合作);B、物流瓶颈的消除;C、国际港湾、机场的建设,例如高规格干线道路、地域高规格道路、通往港湾机场的道路建设;主要干线铁路运输力的增强;中枢、中心国际港湾的设置;大都市圈物流中心、空港建设。
日本物流成本现状及其管理框架
日本物流成本现状及其管理框架(The Situation & Managerial Framework of JapaneseLogistics Costs )内容提要:物流成本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作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作为物流管理发达国家的日本在近几年来,成功地成为世界物流成本控制的优秀国家,本文考察了近年来日本的物流成本现状,并且在分析了日本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和核算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反映的几点启示,提出了我国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日本物流成本、管理体系作者简介:宋华,1969 年生,经济学博士,现工作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现状与管理体制日本属于全球物流管理较为发达的国家,该国比较重视从系统的角度和整体管理出发实施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近些年来,在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围绕物流的品质管理,提出了所谓PPM(Parts Per Million) 的概念,即将物流质量问题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的目标范围内,这个目标虽然距离当今发达国家的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物流服务质量现状尚有差距,但是,这足以说明日本非常重视加强物流服务的合理有效组织、降低物流成本。
从全球成本控制的总体趋向看,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有效地将物流成本控制在了较小的范围内(见图1),具体看,根据德国Deutsche银行的统计,从全行业物流成本占价值比重来看,日本平均物流成本为 6.0%,欧洲为9.1%,加拿大为9.5%,美国为10.0%,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绩效,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日本形成了全面的物流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而且还制度化的实施了物流成本监控和管理。
图1全球物流成本概况日本物流协会每年都要对物流成本情况进行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目前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水准,从日本2001 年的全行业物流成本调查看,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全行业平均水平为5.45%,制造业为5.89%,批发业为4.68%,零售业为4.13%,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日本各行业、各形态的物流成本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水平,这也说明日本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化非常明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日本运输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运输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本报告通过对日本运输业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其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日本运输业发展现状1. 运输业规模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运输业产值达到23.3万亿日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
其中,铁路运输业产值7.2万亿日元,占比30.8%;公路运输业产值6.6万亿日元,占比28.4%;水路运输业产值4.9万亿日元,占比21.1%;航空运输业产值1.4万亿日元,占比6.0%。
2. 运输方式日本运输业以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为主。
其中,铁路运输以新干线为主,覆盖全国,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以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为主,承担着大量国内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任务。
水路运输以海运为主,主要承担国际货物运输。
航空运输以国内航线为主,承担部分国际航线。
3. 运输效率日本运输业在运输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据统计,2019年日本铁路运输的平均速度达到81.5公里/小时,公路运输的平均速度达到42.3公里/小时,水路运输的平均速度达到30.4公里/小时,航空运输的平均速度达到760公里/小时。
三、日本运输业发展趋势1. 绿色低碳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日本运输业正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运输业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发展日本运输业正积极拥抱智能化技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例如,新干线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高速、安全、准时的运输服务;公路运输领域,自动驾驶技术逐渐应用于物流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3. 国际化发展日本运输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运输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同时,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国际运输合作,提升日本运输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日本物流管理绩效指标
通过物流管理提高效率,是现代日本企业的重要课题.日本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以前多把重点集中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上,最近很多企业采用物流关键绩效指标(KPI)来改善物流服务水平,并对其进行定量管理。
本文主要分析日本企业物流管理以及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KPI)的背景、管理体系和主要指标.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与物流管理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在制定物流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时,应重视其与经营指标的关联性,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顾客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实现目标的指标化,对业绩进行检验并修订计划,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相应的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重要性1.激烈的顾客服务竞争随着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大多要求购买方便,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另外,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价商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物流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分析企业物流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消费者从便利店、超市及百货店购买商品时,首先要对商品的特性进行比较和选择.对消费者来说,商品质量、外观设计、技术规格等特性以及商品价格是关注的重点,此外商品购买的方便性和商品配送也是其主要关注点。
以购买电脑为例,电脑的产品特性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的种类和处理速度、硬盘容量、内存容量等内容。
消费者可以查阅产品说明书,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功能进行比较,在确定符合自身要求的商品种类后,再比较其价格,最后确认选定的电脑能否在柜台立即购买,是否存在缺货的情况,何时能买到,何时能快递到家等,后面这些因素也非常重要.因此,体现商品价值的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基本特性,购买的方便性、购买时的服务态度、商品的快递和安装、售后服务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服务称为顾客服务.顾客服务有一部分由物流系统提供,如商品购买与取得是否方便,根据销售信息确定产供销的协调配合、库存管理以及迅速配送等,柜台或电话服务的态度和售后服务,包括物流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的提供等.良好的顾客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商品自身的价值,还可以获得顾客满意并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随着日本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加之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消费需求整体出现停滞状况。
日本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概况_赴日学术考察报告
‘数量蟹济技木餐芝脚翅卫塑唤笙垮期日本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概况一赴日学术考察报告吴润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访日代表团,于年月日至月日,对日本进行了访问。
这次访问,除了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领域,和日本有关方面的大学和研究所以及企业界的教授、学者、专家们,进行学术交流外,重点对日本物流工作进行了考察。
我们先后到东京、名古屋、大阪、京都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
分别走访了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日本物流学会、日本物的流通协会等三大物流学术团体。
并与日本物流学会会长、物流管理协议会理事长宇野政雄教授,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事务局长稚束原树先生,日本物的流通协会事务局长角田国雄先生等日本物流界的学者、专家和知名人士,进行了座谈、讨论,双方就有关物流方面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我们还参观了日本丰田公司、索尼公司、东京流通中心、长崎屋物流中心、神田运输社等日本工业和商业的物流企业,与各单位的物流部长和专家们进行了座谈, 了解日本在生产和流通方面的物流管理情况。
总的来看,日本的物流,虽然最早引进于美国,但发展很快,无论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方面,都振很先进的。
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化,即,物流管理的现代化。
使我们很受启发,对我国的物流管理工作,可资借鉴。
一、日本物流发展沿革从五十年代至现在,日本物流事业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年。
这个阶段,是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时期,也是其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所以,是以生产为主导的时代。
从国家整个发展形势来看,是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销售。
政府制订了有关工业生产的计划、政策和各项法令,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同时,在这期间,也引进了“物流”这一新的科学概念。
即,在年月,由日本生产性本部,派遣了一个由觉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到美国进行了考察。
在其考察报告书中,第一次引用“这一概念。
在日本把它定译为“物的流通”即“物流”,并被日本产业界普遍采纳,通用起来。
日本物流概况
日本物流概况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这主要是80年代以后,日本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消费需求差异化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问题,生产的多种化和少量化成为新时期的生产经营主流,其结果整个流通体系的物流管理发生了变化,即从集货物流向多频度、少量化、进货短时间化发展。
在销售竞争不断加剧的状况中,物流服务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日本得到了高度重视,这表现在80年代后期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价值物流、Just-in-time物流等方面。
但是,随着物流服务竞争多样化,物流成本的高昂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日本有把这一时期称为"物流不景气"时代的说法,即由于经营战略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平成9年(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该大纲是根据平成8年(1996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的《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规划》中有关"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到平成13年(2001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这一指示而制定的。
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这个大纲的主体框架是:①基本目标:大纲中提出了到2001年物流发展的3项基本目标,即第一,亚太地区便利性且充满魅力的物流服务;第二,实现对产业竞争不构成阻碍的物流成本;第三,减轻环境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标,大纲中还制定了实施措施的3项原则,包括通过相互合作来制定综合交通措施;为确保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有效运输体系,以及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道路、航空、铁路等交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综合交通措施;通过竞争促进物流市场活性化。
②横向措施:横向措施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资本配置,即在所规定的物流体上集中使用资本,此外,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这些物流整体有:A、与利用者需求相对应的多样化的选择方法(社会资本的相互合作);B、物流瓶颈的消除;C、国际港湾、机场的建设,例如高规格干线道路、地域高规格道路、通往港湾机场的道路建设;主要干线铁路运输力的增强;中枢、中心国际港湾的设置;大都市圈物流中心、空港建设。
15_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现状与管理体制
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现状与管理体制来源:畅享网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日益成熟,这表现为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价值物流、Just-in-time物流等各方面。
但是,随着物流服务竞争手段化,物流成本的高昂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因此,在日本有把这一时期称为“物流不景气”的说法,即由于经营战略的要求,使物流成本上升,出现赤字。
因此,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为了应付上述挑战,日本除了进一步完善“物流成本统一核算基准”外,更在平成9年(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该大纲是根据平成8年(1996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的《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规划》中有关“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要到平成13年(2001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为此各相关机关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物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这一指示而制定的。
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和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1.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如果说以上是日本从宏观上强化的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那么在企业层面,日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在这一点上,日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在具体的核算方法上,应该说日本的物流成本核算考虑的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具有操作性。
首先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日本强调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
日本的物流成本政策分析
%L)) 年 公 布 的 % 物 流 成 本 计 算 统 一 基 准 &" 这 是 一 部 影 响
非常 大 的 标 准 性 物 流 文 件 " 早 稻 田 大 学 的 西 泽 修 教 授 参 与 了该 基 准 的 编 制 " 我 国 关 于 物 流 成 本 核 算 的 介 绍 就 是 以 此 为依据的
%,’
参考文献 "
%(’
西 泽 修 7 物 流 活 动 的 会 计 与 管 理 %8’9 日 本 东 京 ! 白 桃 书房 " $66&9 物 流 成 本 管 理 课 题 组 9 物 流 成 本 管 理 %8’9 广 东 ! 广 东 经济出版社 " $66$9 日 本 通 商 产 业 省 产 业 政 策 局 流 通 产 业 课9 物 流 成 本 计 算活用指南 %:’9 日本东京 ! 通商产业调查会 " (!!$9 日 本 商 工 业 实 态 基 本 调 查 %;.<=>’9 ?@@AB<<CCC9D3@E9FG7
摘
要! 现在我国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 与物流强国
角度去研究日本成为物流强国的原因 "
相比还 有 很 大 的 距 离 # 从 各 国 的 发 展 经 验 来 看 " 任 何 新 兴 产业的 发 展 都 得 到 了 政 府 产 业 政 策 的 扶 持 "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也不例 外 # 但 是 在 物 流 发 展 中 不 能 忽 视 的 是 物 流 成 本 应 该 如何把 握 " 在 我 国 物 流 成 本 方 面 的 准 则 还 是 处 于 空 白 " 文 章通过 日 本 物 流 成 本 及 费 用 方 面 的 准 则 分 析 " 了 解 日 本 的 物流成 本 的 政 策 规 范 " 以 及 日 本 是 如 何 帮 助 企 业 降 低 物 流 成本 " 期望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 关键词 ! 物流 $ 物流成本 $ 政策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日本的物流事业与政府的大力助推有着密切的关系 ! 这 主要是在 %LM# 年的日本内阁会议 % 中期经济计划 & 上把物 流近代化作为日本的国策 ! 并提出 ’物的流通 (;7CA3/?: 23A!
日本企业独特成本管理体系
日本企业独特成本管理体系近年来日本企业的独特成本管理体系备受瞩目,它们通过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日本企业独特的成本管理体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优势。
一、单根成本管理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之一就是单根成本管理。
它将产品的一切成本分解到每一个单独的产品中,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通过单根成本掌握产品成本的真实情况,从而合理控制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比如日本著名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它通过对单根成本的精细管理,不断改善生产技术和制造流程,顺应市场需求,使得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优化。
二、小批量化和减少库存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另外一个特点是小批量生产和减少库存。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公司成本,并减轻资金压力。
在日本的汽车行业,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都采用了小批量化生产方式。
对于成熟产品,每次生产的数量都不超过100台,这不仅能够减少成本,同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市场需求。
三、流程再造与精益生产流程再造是日本企业响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精益生产的重要措施。
流程再造旨在重新设计、简化和优化整个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精益生产则是强化流程再造,通过不断优化制造过程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严格的精益生产和流程再造,以及高效的制度和规范,助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和精益竞争的优势。
四、团队和员工鼓励鼓励员工和团队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
日本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特别是在研发方面,日本企业注重技术学习和人才培养,通过培训教育,鼓励员工参与研发并提出创新建议,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推广精益管理模式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和推广。
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精益管理模式,包括了流程再造、精益生产和团队鼓励等一系列优秀管理实践。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日本企业管理的显著特征一、目标成本在新产品设计之前制定日本公司制定成本的顺序是:目标成本—产品设计成本预算-计划成本。
在新产品设计前制定目标成本,是日本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的特点之一。
以汽车制造商为例,汽车的每一项功能都被视为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汽车的挡风玻璃、引擎滑轮到引擎箱都事先制定一个目标成本。
日产汽车公司的一位资深成本计划员说,制定目标成本“这只是成本核算战役的开始”。
这一“战役”的过程就是公司同外部供应商之间,以及负责产品不同方面的各部门之间的紧张谈判过程。
最初的成本预算结果也许高出目标成本的20%左右,或是一个更高的比例,通过成本计划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营销专家之间妥协和利益权衡之后,最终产生出与最初制定的目标成本最为接近的计划成本。
哈佛大学教授罗宾·库帕尔指出:“许多公司总是先设计好图纸和模型,再计算被设计产品的代价,然后看看能否以这个价格水平卖出该项产品”,而日本公司却将这种程序完全颠倒过来,即“先将某种新产品的成本或售价确定为X,然后回过头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二、制定目标成本着眼于未来市场日本公司在制定目标成本的过程中,最为巧妙的是将其目标放在未来的市场,而非今天的市场。
NEC的一位财务预算专家安雄其伊说:“我们深知竞争对手也在准备以较低的价格推出更好的产品”,因此,NEC制定目标成本不仅参考现行的零售价格水平和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成本,而且还考虑到今后半年至一年内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和成本上可能发生的变化。
三、由在公司享有盛名的成本管理人员负责计划和核算成本日本公司负责计划和核算成本的专业人才大多不是刚出校门、对具体产品接触不多的财务人员,而是在公司享有盛名的成本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物流成本现状及其管理框架(The Situation & Managerial Framework of JapaneseLogistics Costs)内容提要:物流成本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作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作为物流管理发达国家的日本在近几年来,成功地成为世界物流成本控制的优秀国家,本文考察了近年来日本的物流成本现状,并且在分析了日本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和核算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反映的几点启示,提出了我国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日本物流成本、管理体系作者简介:宋华,1969年生,经济学博士,现工作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现状与管理体制日本属于全球物流管理较为发达的国家,该国比较重视从系统的角度和整体管理出发实施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近些年来,在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围绕物流的品质管理,提出了所谓PPM(Parts Per Million)的概念,即将物流质量问题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的目标范围内,这个目标虽然距离当今发达国家的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物流服务质量现状尚有差距,但是,这足以说明日本非常重视加强物流服务的合理有效组织、降低物流成本。
从全球成本控制的总体趋向看,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有效地将物流成本控制在了较小的范围内(见图1),具体看,根据德国Deutsche银行的统计,从全行业物流成本占价值比重来看,日本平均物流成本为%,欧洲为%,加拿大为%,美国为%,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绩效,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日本形成了全面的物流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而且还制度化的实施了物流成本监控和管理。
图1 全球物流成本概况日本物流协会每年都要对物流成本情况进行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目前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水准,从日本2001年的全行业物流成本调查看,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全行业平均水平为%,制造业为%,批发业为%,零售业为%,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日本各行业、各形态的物流成本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水平,这也说明日本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化非常明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2001年,日本各行业产生的各种逆向物流费占总物流成本的比重为%,其中退货物流费占%,回收物流费占%,再循环物流费为%,废弃物流费为%,从逆向物流费发展的趋势看,1999到2000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2001年日本的逆向物流费有所上升,这其中主要是因为退货物流费和回收物流费增长所致。
在上述总体趋势之下,日本物流协会还对影响物流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全社会物流量与物流成本的关系,对此方面,抽样调查的110家各类型公司,其中认为物流经营量与物流成本同时增长的企业占%,物流经营量与物流成本公司减少的占%,物流经营量减少而物流成本上升的占%,物流经营量增加而物流成本下降的占%;第二,委托客户企业要求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要素,在该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企业反映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配送频度加快持认同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配送单元化占%,缩短前置时间占%,认为物流服务要求下降的企业不到5%,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大。
第二,委托客户企业要求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要素,在该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企业反映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配送频度加快持认同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配送单元化占%,缩短前置时间占%,认为物流服务要求下降的企业不到5%,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大。
第三,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日本物流协会对回答物流成本上升的35家企业的调查,造成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此外,物流量的增加等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第四,削减物流成本的方法,物流成本的降低一直是企业为之努力的目标,在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中主要有削减库存水准和物流网点的集约化,其次是物流业务的外包、物流信息化、转换配置/削减人员、导入供应链管理以及共同物流管理。
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这与其有效的物流管理体制有关系,日本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体系的研究是比较早的,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这一政策对于推进企业物流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原因是当时物流合理化先进的企业正热心地从事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独特的成本控制体系,因而出现了成本概念不一致的状况,这样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
另外,在一般企业中,尽管物流成本的算定是以物流合理化为前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因此,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日本运输省制定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
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物流管理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也使日本迅速成为物流管理的先进国。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日益成熟,这表现为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价值物流、Just-in-time 物流等各方面。
但是,随着物流服务竞争手段化,物流成本的高昂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因此,在日本有把这一时期称为“物流不景气”的说法,即由于经营战略的要求,使物流成本上升,出现赤字。
因此,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为了应付上述挑战,日本除了进一步完善“物流成本统一核算基准”外,更在平成9年(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该大纲是根据平成8年(1996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的《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规划》中有关“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要到平成13年(2001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为此各相关机关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物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这一指示而制定的。
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和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如果说以上是日本从宏观上强化的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那么在企业层面,日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在这一点上,日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在具体的核算方法上,应该说日本的物流成本核算考虑的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具有操作性。
首先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日本强调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
具体讲,物流成本大致可以按如下标准划分(见表1),即总物流成本、事业部别物流成本、部门别物流成本、营业网点别物流成本、交易对象别物流成本、机能别物流成本、车辆别物流成本、人员别物流成本、场所别物流成本、作业别物流成本、销售别物流成本、形态别物流成本、固定物流成本、变动物流成本等。
表1 日本物流成本的划分方法其次,立足于上述物流成本类别的划分,在具体的物流成本体系和框架上,日本企业认为必须从多角度、系统化出发,来衡量物流成本,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物流费用的真实水准,而且还能利用物流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和调整,优化物流经营活动。
具体来讲,基于上述思想,日本在衡量物流成本的过程中,主要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范围别成本)、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简称支付形态别成本)和按物流活动或作业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功能别成本)三种成本核算体系来确立物流费用。
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是以物流特性和经营运作的范围进行成本分类的方法,例如可以将物流费用划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也可以分为不同产品别物流费、不同销售地域物流费、不同顾客群体物流费等等。
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是按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类方法进行计算的,大体可分为支付运费、仓库保管库等向企业外部支付的费用和人工费,也包括材料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费用。
按物流功能或作业计算的成本是按照物流运作流程的活动计算物流费用的方法,大体上它将物流作业成本分为物资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包装费、物流管理费、配送费、装卸费等等。
以上三种划分成本类别的方法,应该说各有所长,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成本管理的框架(见图2)。
图2 日本物流成本核算框架第三,在物流成本的基准与对比方面,日本提出仅仅是算出物流成本是不够的,需要明确什么是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准,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考核(见表2),这样每日、每周、每月现场管理人员就可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决定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
基准分类对比分类每单运行销售累计表2 物流成本分析基准(例)在物流成本的计算上,一般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可以按5个大项划分,即人事费、配送费、保管费、信息处理费和其它费用,这些费用可以根据实际的账务和单据计算,有些可以进行推算,原则上一个月计算一次,从而动态地把握企业物流波动情况。
从具体的核算途径看,先是绘制企业的物流流程,了解企业的物流运行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按照上述5个大项分别核算物流成本,其核算的基本原则如表3所示。
计算出上述物流成本后,就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物流绩效诊断(见表4),发现和追查产生低效率的物流作业,并且相应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表3 人事费、配送费、保管费、信息处理费和其它费用核算原则?表4 日本物流成本诊断清单(一部分例子)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推进体系以上我们对日本物流成本的现状和管理体系作了初步的介绍与分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物流成本管理、优化物流活动是现代流通不断向高度化、纵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也代表了现代经济不断发展要求能实现集约化和持续性的趋势和潮流。
正是因为如此,在我国经历了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已经加入WTO 的背景下,物流日益得到了全社会和各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开始起步,从总体上讲,这是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值得大力发展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物流管理以及推动全社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是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决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及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实践下的结果,这一点应当在当今我国积极发展物流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