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校本教材教本(欣赏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戏曲校本课程教本
(欣赏篇)
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教材编写组
二0一八年四月
主编:吕水庚
副主编:张俊陈东栋王芳王伟王锡才钱海凤杨金芳
编委:赵园园徐娟汤亚娟
美编:张勇
责编:韩咏忠王锡才周丽俊
序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锡剧之乡的金坛区,有爱看戏的老百姓,更有爱唱戏的业余演出队,但是相对来说这些戏迷票友都是中老年人了,那么如何把我们的瑰宝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就需要在我们的青少年中培养,让锡剧之乡后继有人。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文化承载物的教育,无论从自身的发展还是客观要求方面考量,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都是责无旁贷。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丰富艺术艺术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极为重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吸收知识、接受文化熏陶、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不可重复的时期,让他们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可以使他们积累文化底蕴、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获取幸福资本。因此编写一本以弘扬民族文化未基础目的,又能曾强青少年生存、发展和幸福能力的读物十分必要。因此我们编写了《唱响梨园》戏曲读本,收集了几个剧种的一些唱腔,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队戏曲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就每一个地方戏种的产生发展、流传范围、行头特征、名家明段等一一娓娓道来,所用语言平实、选篇通俗易懂。
2018年4月
编写说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戏曲特色资源,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组织骨干教师,挖掘常州地方特色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编写了这本校本教材,意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把中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戏曲之乡后继有人。
本教材的编写针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戏曲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就周边地区的每一个地方戏种的产生发展、流传范围、行头特征、名家名段等一一叙说,所用语言平实、选篇通俗易懂。在介绍每个戏种的同时配以丰富的各种戏种剧照和经典唱段等,使全书顿显鲜活、形象生动,让人可以清晰的联想到学生们禁不住模唱、张口欲唱的情景。同时,把课堂渗透、活动培养、环境育人等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个性化的校本教育体系,彰显我校校本教育的特色。
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及以上学生阅读,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吴音汉曲江淮调》一书,收录了无锡、昆山周边地区的地方戏曲唱段:昆曲、京剧、锡剧、沪剧、苏剧等。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地了解戏曲、热爱戏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录
●昆曲
1. 昆曲由来……………………………………………
2. 昆曲行当……………………………………………
3. 昆曲唱腔音乐………………………………………
4. 昆曲名剧名角………………………………………
5. 昆曲服饰……………………………………………
6. 昆曲名段……………………………………………
●锡剧
1. 锡剧由来……………………………………………
2. 戏曲知识……………………………………………
3. 锡剧唱腔音乐……………………………………………
4. 锡剧名剧名角……………………………………………
5. 锡剧名段……………………………………………
●京剧
1. 京剧由来
2. 京剧行当
3. 京剧唱腔音乐
4. 京剧名剧名角
5. 京剧名段
●苏剧
第一课苏剧由来
第二课戏曲知识
第三课苏剧唱腔音乐第四课苏剧名剧名角第五课苏剧名段
●沪剧
第一课沪剧由来
第二课沪剧发展
第三课沪剧唱腔音乐第四课沪剧名剧名角第五课沪剧名段点●越剧
第一课越剧由来
第二课越剧化妆服饰第三课越剧唱腔音乐第四课越剧名剧名角第五课越剧名段
●黄梅戏
第一课黄梅戏由来
第二课黄梅戏行当
第三课黄梅戏唱腔音乐第四课黄梅戏名剧名角第五课黄梅戏名段
昆曲
——人类文化遗产
昆曲由来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了首批十九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出自我们昆山的戏曲剧种——昆曲赫然在列!中国有300多个戏曲剧中,为什么唯独选了昆曲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剧种小史
3000多年前(周·秦),中国民间就有了从事歌唱、舞蹈、滑稽、杂技的艺人,人们把他们统称为“优”,把他们表演的歌舞、杂技等统称为“百戏”。
到了公元1000年前后(宋·金·元),人们又把他们表演的滑稽、歌舞、
杂技等,统称为“杂剧”。公元1127年(南宋)之后,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
为宋、元南戏;北方的杂剧发展为元杂剧。
1368年前后(明代),随着元代的灭亡,北方元杂剧慢慢衰落,而南方
元杂剧迅速发展。其中,流传在江西省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和我们昆山地
区的昆山腔,发展得最快。1522年左右,太仓唱曲名家魏良辅(后人尊他
为“立昆之宗”)联合一批艺术家,对昆山腔进行了多年改革,终于创造出
了具有“流丽悠远”、“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等许多特点的昆山腔,人称
“水磨腔”。接着有一个叫梁辰鱼的人,创作了按“水磨腔”演唱的剧本《浣纱记》。把清唱发展成戏台演唱。到此座位一个独立的剧中宣告形成。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