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练习题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优质ppt]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优质ppt]

2021/6/19
割裂物质和运动辩证统一关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存在,
而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唯心主义:只承认运动的存在,而否认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物质的存在形态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 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 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 运动、思维运动。
—— 牛顿
2021/6/19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2021/6/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021/6/19
“玄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学”(朝闻道,夕死可矣) “理学”(道理,“存天理,灭人欲”) “形上学”(《易传》:“形而上者谓之 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回顾绪论和回答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 经济社会条件、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和 自然科学条件是什么?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以 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 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 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 经学,和尚们聚精会神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 左右摇晃。一个和尚说:“那 幡在动呢!”另一个和尚却说 :“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 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 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 “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 你们的心在动呀!”

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

不可知论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大体
思 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
考 题
各自都有哪些特征?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 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系统化
philos +sophia →Philosophia
哲学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 本观点。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 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章ppt课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强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 存在的发展。
05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 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 有客观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从社会 实践出发,深入分析社会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分析 社会现象时,要注重深入 到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根本原因。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 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 观实际的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 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
检验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传统哲学无法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需 要新的哲学思想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 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 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 题。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 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 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 可能实现。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ABDE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谢谢
恩 格
哲学不是世界之外

的遐想,而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 格
“思维与存在的对

立是哲学的起点,这
个起点构成哲学的
全部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 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 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 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 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 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
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一元论
物质 或精神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二元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 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 和精神。
笛卡尔
多元论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
世界
金木水火土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西安石油大学函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西安石油大学函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1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A)。

A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B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C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的学说D是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B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体现为( )。

A先进性B革命性C前进性D进步性3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D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A自然B社会C人类思维发展D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4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A上。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主义C唯物论和辩证法D历史唯物论和社会革命5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C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是( )。

A卢德运动B工业革命C三大工人运动D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6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D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A《莱茵报》B《新青年》C《普鲁士日报》D《德法年鉴》7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C上伟大变革的是( )。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德意志意识形态》D《哥达纲领批判》8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C开问世。

A《自然辩证法》B《神圣家族》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9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B“”共产主义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是( )。

A《神圣家族》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哥达纲领批判》10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A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和辩证唯物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11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A代表第一国际写出了著名的( ),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

A《法兰西内战》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12 / 30 单选题(3分)正确答案 B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
相对的,无条件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讨论与举例
12
三、时间与空间
(教材第32、33页)
讨论与举例
人们关于时间、空间问题 的思考与追问
13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关
8
2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该论断: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②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坚持了唯物史观,反对了唯心史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论与辩证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哲学?
(教材第27页)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人们关于世界人生问题的日常思考和感受,有何 联系与区别?
1
哲学的问题
哲学,是“爱智慧” 哲学,思考追问关于世界、人生的一般性、终极性问题 哲学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思辨性 哲学史,即是一部问题史
本专业所属的实践形式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人类历史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方式?
17
教学资料影片赏析
思考与讨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神话、宗教信仰的区别与联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第28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

马克思原理PPT第一章

马克思原理PPT第一章


2 空间的含义和特性
空间的含义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 广延性和方位性。
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Y P(X1 ,Y1 ,Z1 ) 高
Y1
O
Z1
Z
X1
X
3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1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 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 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 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 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 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思维

存在
可知论
世界观
世界观

·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
例一
例二 存在 物 生物 动物 脊椎动物 猫科动物 例三 质变
对立面转化原理
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动能转化为热能
对抗性矛盾的解决方式
社会革命
摩擦生热
钻木取火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我家的花猫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以观察、分析、思考
视频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 分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决定
作用,论述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架起 了自然观到历史观的桥梁。 • 还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决 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我们 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 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 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 运用自然规律。”

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练习题

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练习题

40.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 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 其哲学启示是 A.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42.“因祸得福”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是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单选题
第一章 课堂练习
9.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A. 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是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1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 动是 物质的活动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53.唯物辩证法认为
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 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 选择的 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 必然的
11.哲学上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 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一章

正文 . 第一章
第 17 页
01
律物 质 世 界 及 其 发 展 的 规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正文 . 第一章
第 10 页
01
律物 质 世 界 及 其 发 展 的 规
机械唯物主义,也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主要基本观点是将近代 自然科学所认为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原子)看作物质世界的本原。在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第一节
14一15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也应时代的要 求,逐渐兴起与发展起来。受此影响,人们也对物质结构的认知有了较快的发 展,并且不断地深化。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上,特别是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数 十种化学元素相继在这一时期发现。这一时期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创立了化学 原子论,他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作为最小的单位在化学反应范围内,进行化合与 分解,是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这种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与方法, 反映到哲学上,就逐渐形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其主要基本理 论有: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属性也是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原子是“宇宙之砖 ”,即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
物 质 的 世 界 和 实 践
第一节
而言,就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者是联系不可分的。曾有诗句生动形 象地描述过二者的关系,即:“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简洁的两句诗 彰显了静中有动意,动中有静意,动静相映成趣的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 出,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同样,承认相对静止,也并不 否定绝对运动。孤立或分开两者中的任一个,即: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将相 对静止绝对化或者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都会走向形而上学不 变论。为此,要始终坚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要始终坚持绝对运动与相互静止的统一就是反对形而上学与相对主义诡 辩论。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PPT幻灯片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PPT幻灯片

真题练习
2003年多选——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
真题练习
12年多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BC) A.新生事物产生于D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 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 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具有最广泛的形式——自然、社会、思维领域。
对抗性
非对抗性
N
S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联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相对的(有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1)不同事物的
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发展
过程和阶段上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
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
作用。
两点论、重点论要统一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分析任何事物,既要分析矛 盾的普遍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新生事物不Βιβλιοθήκη 战胜的规律: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 的,暂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 和曲折,终究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1.ppt.Convertor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1.ppt.Convertor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源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D 人民群众的观点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A 创立了唯物史观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A 批判性和实践性B 革命性和否定性C 系统性和完备性D 实践性和阶级性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A 科学地认识世界B 正确地解释世界C 如实地反应世界D 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12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40.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 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 其哲学启示是
A.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B.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 D.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42.“因祸得福”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是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44.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揭 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50.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 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2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
物 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5.王安石集南朝人诗句:“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它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18.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 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是指
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 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 义
1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 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观点
的关系更密切
2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 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
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
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 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2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 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
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
A.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C.空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无限性
26.“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 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27.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53.唯物辩证法认为
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
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
选择的 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
11.哲学上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 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出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1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 客观世界,这一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中国有两句形容对时间的不同感受的话来自即 “度日如年”和“光阴似箭”。这说明
A.时间的长短由人的意识决定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2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 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必然的
54.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二者的区别在于
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55.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 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 物外部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3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 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
现实世界
37.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
A. 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的新旧 C.力量的大小对比 D.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
15.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 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
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6.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 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