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的、地、得”用法的口诀
的和得的用法口诀
![的和得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f0ef9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6.png)
的和得的用法口诀一、的和得的用法区别的(de)和得(de)是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助词,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与词之间关系的作用。
虽然发音相似,但它们的使用方式却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的"和"得"的用法区别:1. 的(de)的(de)多用于修饰名词前面,表示所属关系或者定语关系。
例 1:"我爸爸的车很快。
"解释:这句话中,“我的爸爸”是主语,而“汽车”是其所拥有或具备的东西。
这里,“的”连接了主体与所属关系。
例 2:"他房间里面堆满了书本。
解释:这句话里使用了“他”的房间,并描述了房间内部充满着书。
因此,在形容名词前加上“的”。
2. 得(de)得(de)多用于谓语动词后面或者状语从句结尾,表示程度或者方式。
例 1:"他吃饭吃得很快。
"解释:这句话中,“吃饭”是动作,而“快”则表达了动作进行时速度较快。
“得”连接谓语动词和修饰动作的方式。
例 2:"她跑得很快,赢得了比赛。
"解释:这句话中,“跑”是动作,而“很快”描述了动作速度和“赛事”。
因此,在表达速度或结果时使用"得"。
二、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1. 的和得的用法区别虽然存在,但是随着语言演变和环境变化,有时候它们之间的边界并不那么清晰。
因此,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
2. 在修饰时间、地点等名词前面,一般使用的(de)来表示所属关系;而在形容词或者副词后面时,通常使用得(de)表示程度或者方式。
3. 多加练习是熟悉以及掌握正确用法的关键。
在平时口语和写作中,多注意观察他人的表达,并且勇于运用,把规则落实到实际操作当中。
总结:综上所述,"的" 和 "得" 在汉语中有着不同的用法。
"的" 多用于连接名词和其所属关系或定语从句;而"得" 多用于连接谓语动词或状语从句来表示程度或方式。
的和地和得的用法区别口诀
![的和地和得的用法区别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2813f5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b.png)
的和地和得的用法区别口诀
以下是 6 条关于“的、地、得”用法区别的口诀:
1. “的”字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
看呀,那美丽的花朵多鲜艳!(这里“美丽的”修饰名词“花朵”。
)
2. “地”字口诀:动词前面土也“地”。
他快速地奔跑起来啦!(“快速地”修饰动词“奔跑”。
)
3. “得”字口诀:形容词前双人“得”。
她笑得好开心哟!(“笑得”表示“笑”的程度,“开心”是形容词。
)
4. 记住“的”,名词紧跟不会错。
那高高的山峰多壮观呀!(“高高的”修饰名词“山峰”。
)
5. 不忘“地”,动词搭档很合适。
她开心地跳起舞来喽。
(“开心地”搭配动词“跳舞”。
)
6. 看准“得”,形容程度真神奇。
他累得直喘气啊!(“累得”显示“累”的程度,“直喘气”是形容。
)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记住这些口诀,就一定能轻松掌握“的、地、得”的用法啦!。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 (2)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 (2)](https://img.taocdn.com/s3/m/c90df1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7.png)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一、得的用法概述在汉语中,动词“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功能的词语。
它可以作为实义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虚词使用。
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它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针对“得”的用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简便记忆的口诀:主体得本义,状补得程度,是非只看反。
二、主体得本义1. 形容词后面带上“得”,表示结果或者状态。
例如:“他笑得很开心。
”这句话中,“笑”是形容词,“开心”是结果或者状态,“笑得”就表示他达到了开心的结果或者处于开心的状态。
2. 动词后面带上“得”,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获得了某种结果。
例如:“我学习努力,考试就会考得好。
”这句话中,“学习努力”就是通过一种方式或手段,“考试好”就是所获得的结果。
3. 表示程度上限时,后面带上“不”。
例如:“她说话轻声细语地跟他耳朵里倾述了那么长时间,但那人非但一点反应都没有,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这句话中,“一点反应都没有”表示他的反应并不强烈,达到了程度上限,“得不”的用法在这里起到了修饰限定的作用。
三、状补得程度1. 形容词后面带上“得很”,表示程度加深或者是最高级。
例如:“她穿着得很漂亮。
”这句话中,“漂亮”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但通过添加了“得很”,更强调了漂亮的程度。
2. “越……越……”结构中的第二个“越”使用“得越”。
例如:“他练习得越多,成绩就会越好。
”这句话中,“练习多”和“成绩好”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得越”的用法体现了结果与手段之间的关联。
3. 动词前面加上“能”或者其他能力动词时,可以加上“地不住”。
例如:“他唱歌能唱得不住。
”这句话中,“能唱”的意思是他有唱歌的能力,“不住”的用法则使得表达更强调持久性和连贯性。
四、是非只看反1. 否定结构中的对象或结果可以使用“不……得”。
例如:“他运气真差,今天考试考不好。
”这句话中,“考不好”就表示了考试的结果并不好,通过“得”的使用使得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2. 表示反面意思时,使用“沒有……得”。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947ac1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1.png)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第一篇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的地得微课课件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你们好!我是来自__校区的语文老师__,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一)问题与疑惑1、重要性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
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1)使用错误: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2)纠正错误: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二)区别与联系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三)巩固操练1、练习巩固(1)形近区分静静的()河面静静地()写字欢乐的()山谷欢乐地()歌唱满意地()点头满意的()作品(2)类别区分1)跑得飞快飞快地跑2)愉快的旅行旅行得愉快3)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2、特殊情况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易记好懂“的、地、得”用法口诀
![易记好懂“的、地、得”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a5f7236763231126edb11ca.png)
易记好懂“的、地、得”用法口诀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人提到“的”“地”“得”用法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也是含糊不清,乱用一气,作业自然会在“的”“地”“得”用法上出错,并且屡改屡犯。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一、“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二)“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动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
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
动作后面用得字,补充说明要记牢。
(三)“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二、“的、地、得”用法小析“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三、“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020-2021学年学年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地,得》的区分和使用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学年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地,得》的区分和使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9f48e848d7c1c709a1458f.png)
《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三、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四、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六、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你们好!我是来自新疆塔城市第三小学的语文老师李芬兰,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新课导入:(一)问题与疑惑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
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1)使用错误: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 )出错原因: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的地得的使用,主要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的地得词性搭配的意义。
(3)纠正错误: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二、教学过程:(一)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二)巩固操练。
(1)、的:说明事物是什么样的●“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校园有趣的游戏…..●结构形式一般如:形容词+的+名词●鸟的天堂颐和园的景物小猪的肚皮…..●结构形式一般如:名词+的+名词●我的书包你的溜溜球她的铅笔…..●结构形式一般如:代词+的+名词(2)、地:说明动作怎样●“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的的用法口诀
![的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44cb0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b.png)
的的用法口诀一、探索“的”字的用法及其重要性在汉语中,“的”字是一个十分常见且重要的字,它具有多种不同的用法。
掌握好“的”的正确用法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索“的”的常见用法,并为读者提供简单易懂的口诀以帮助记忆。
二、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前用“的”在汉语中,形容词一般位于名词之前,起到修饰名词的作用。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的”字来连接形容词和名词。
例如:“漂亮的花朵”,“高大的建筑”,在这两个例子中,“漂亮”的、“高大”的都是形容词,“花朵”和“建筑”则是被修饰的名词。
口诀:描述属于世界哲理,修饰人和物,靠"地"事物特征太明显,速速加上"地"定。
三、表示所属关系:主体+“的”+所属物除了修饰名词外,“的”还可以用来表示所属关系。
当我们想要表达某个人或者事物所属的关系时,可以使用“的”字。
比如:“李明的书”,表示这本书是属于李明的。
口诀:命题归宗以修辞,用"的"划分所属关系。
“亲友身体多病痛”,按此规则你做行。
四、构成疑问句:名词+“的”+动词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用法外,“的”还可以在疑问句中发挥作用。
当我们想要询问某个人在做什么事情时,可以使用“的”的形式来构成疑问句。
比如:“小明在做什么?”就可以写成“小明在干什么?”。
口诀:询问人事活动多,主名后面加上此字。
对话内容及时复述,马上说出就能走。
五、名词短语定语修饰:名词+“之一”的形式有时候,名词前会有一个短语来修饰它,这时我们需要使用“之一”的形式来连接两者。
例如:“世界五大洲之一”,表示世界的五大洲之一。
口诀:特指谓语需增加,程度问题解决后。
修辞措辞求精准,助记技巧记心头。
六、总结在汉语中,“的”字作为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字,在表达和修饰名词以及表示所属关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掌握好“的”的正确用法,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简单易懂的口诀,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的”的正确用法。
得的用法口诀歌
![得的用法口诀歌](https://img.taocdn.com/s3/m/c181e9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8.png)
得的用法口诀歌一、什么是“得”的用法得作为一个多义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用法。
它可以作动词、副词、介词等,具有形容描述的功能,表示程度或者方式等等。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例来阐述“得”的各种用法。
(一)“得”作动态助词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得”可以作为动态助词,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是以怎样的方式、程度进行的。
例如,在说:“他笑得很开心。
”时,“得”表示了笑的程度很高。
再比如:“她哭得很伤心。
”这里,“得”则揭示了哭泣的方式和程度。
此外,在使用这种语言结构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第二个动态助词。
“他哭地很伤心。
”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地”在语法上更符合规范。
(二)“得”用于形容补语后在句子中,当形容词或者名词前出现了补语,并需要进一步量化或描述补语时,我们可以使用“得”。
例如:“这座城市美不美?美啊!”把主观感受合理展示。
“明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出门散步会很舒适。
”在这个例子中,“舒适”作为补语,受到了“会很”加以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当补语前有动态助词时,“得”和动态助词不能同时使用。
“这首歌跳得恰到好处。
”已经用了动态助词,就不再需要“得”。
(三)“得”作为介词在汉语中,“得”也可以用作介词,表示目的、结果或者程度等。
例如:“大家都很开心地一起玩了一整天。
” 在这里,“一整天” 表示发生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
“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公园,你可以去那里散步。
”发送者建议对方如何利用空闲时间。
二、关于“得”的用法口诀歌“得”的用法繁多,学习起来可能略显复杂。
但不要担心!下面将为大家呈现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歌来帮助大家掌握“得”的各种用法。
(提示:每两句相似韵脚的句子,请按照自己合适的节奏进行演唱)1. “得”字接程度后,描述方式考虑好;如:“笑得那么开心,看得那么认真。
”2. 形容词补语前,“得”字放显第;如:“他们唱得响亮,我们跑得很快。
”3. 描述时间用介词,目的结果记心底;如:“花了几个小时,爬山赏景多美丽。
”这首简单的口诀歌意在帮助大家轻松又有趣地掌握“得”的各种用法。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318ee7650e52ea5418986f.png)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第1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的、得、地〞的区分与运用》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标准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无视展开教学,标准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四、教学重难点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1、“的〞的用法〔1〕活泼的孩子美丽的花园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2〕鸟的世界故宫的景色小鸟的羽毛……〔名词+“的〞+名词〕〔3〕他的桌子我的书本她的铅笔……〔代词+“的〞+名词〕2、“地〞的用法悲伤地说快乐地写甜甜地笑认真地听快速地奔跑消极地答复〔形容词+“地〞+动词〕3、“得〞的用法写得快读得好玩得快乐笑得开心红得发紫白得发光〔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六、稳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跑〔得〕飞快飞快〔地〕跑仔细〔的〕观察观察〔得〕仔细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快乐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七、用法小结〔师:让我们再来回忆“的地得〞的用法口诀〕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地、得正确用法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地、得正确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3a2e8d284ac850ac02422c.png)
《“的、地、得”正确用法》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2.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
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正确用法。
二、新授:1.教学“的”(1)出示短语,寻找规律:美丽的花儿温暖的怀抱干净的衣服茂密的树林可爱的孩子勇敢的战士(2)带的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教学“地”。
(1)出示短语,归纳规律:认真地想开心地笑大声地歌唱专心地看慢慢地骑认真地读书(2)带地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教学“得”。
(1)出示短语,总结规律:跑得快跳得远看得清起得早飞得高好得快(2)带得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形容词4.为了更牢固地掌握这些规律,下面,我教你们一个口诀,想学吗?跟我读吧!“的、地、得”用法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5.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
(1)出示短语。
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观察(得)仔细胜利(地)到达感动(得)流泪迅速(地)前进(短语练习简单吗?我们来个有难度的。
请看题目)(2)句子练习:给句子填上“的、地、得”清晨,可爱(的)花花兴高采烈(地)来到金灿灿(的)葵花园里。
她兴奋(地)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地)摸摸,一会儿细细(地)闻闻,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你看,她跳(得)多好。
三、总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三个“de”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的、地、得的运用
![的、地、得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096132b90d6c85ec3ac61e.png)
“的、地、得”的运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区分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2、让学生掌握和学会运用的、地、得。
教学重点:区分的、地、得教学难点:运用的、地、得德育目标: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点名2、诵读弟子规二、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兄弟,他们都长得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但是名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总是被人混淆,叫老大的时候,老二老三都以为是叫他们,闹出了很多误会和笑话,大家知道这三兄弟都叫什么吗?……对了,他们分别叫的、地、得,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分不清这三位兄弟呢?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区分和运用的、地、得。
三、“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1、的:说明事物是什么样的。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口诀:什么样的东西。
如:雄伟的长城“的”的词汇库:宽敞的教室、静静的山谷、热闹的操场、整齐的队伍、优雅的身姿、淘气的小孩、糊涂的爸爸、明亮的玻璃、鲜艳的花朵、坚定的眼神、疲惫的神情、乐观的态度练习:1、《静夜思》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2、成功()喜讯3、四面八方()人们4、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5、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2、地:说明动作怎样。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口诀:怎样地动。
如:坚定地回答“地”的词汇库:渐渐地消失、慢慢地走路、快速地吃饭、开心地笑了、欢快地跳跃、大声地朗读、用心地思考、辛勤地劳动、专心地上课、风儿轻轻地吹、马儿飞快地跑、我欢快地唱歌、他悄悄地走了。
练习:1、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2、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3、他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4、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响。
5、一级一级()往上跳。
得地的用法口诀范文
![得地的用法口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6a77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得地的用法口诀范文得地(Dédì)+形容词短语有损身心妨事业。
得地(Dédì)+动作动词表结果与措施。
得地(Dédì)+名词词组强调所掌握的力量。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表示行为的发生。
得地(Dédì)+方位名词表位置或方向。
得地(Dédì)+名词性语素表示具体的其中一种东西。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名词短语表动作完成的结果。
得地(Dédì)+动词+亲属称谓表示一种亲密的感情。
得地(Dédì)+副词语气词表示一种程度或强调。
得地(Dédì)+数词+名词表示数量或程度。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形容词表示经过其中一种方式造成其中一种结果。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发生与方位的关系。
得地(Dédì)+动物名词表示一些人类具有与动物相关的品性。
得地(Dédì)+动作动词+动词短语表主语的行为或状态。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名词性语素表动作的完成或结果。
得地(Dédì)+方位名词+名词性语素表示方向或位置与具体事物的关系。
得地(Dédì)+数量词+名词性语素表示数量或程度。
得地(Dédì)+方位状语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
得地(Dédì)+形容词+方位状语表示人或物的属性与方向关系。
得地(Dédì)+动词+方位状语表示行为与方向的关系。
得地(Dédì)+动态动词+副词状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式。
得地(Dédì)+名词词组+副词状语表示具体事物的特点以及程度。
三个得字的用法口诀 (2)
![三个得字的用法口诀 (2)](https://img.taocdn.com/s3/m/c0400d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4.png)
三个得字的用法口诀一、用法口诀篇字词使用灵活得体,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有力。
在汉语中,许多字词带有相同的发音或者拼写,但是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运用这些字词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三个以“得”字结尾的常见用法,帮助大家记忆和运用。
二、加“得”的形容词用法1. 形容词+得+动词:例如,“美得发光”,“高兴得跳起来”。
这种结构用于描述一种结果或状态,强调主观感受。
2. 量词+形容词+得/不+动词:例如,“雨下得很大”,“车开得很快”。
这种结构表达了程度或者状态。
三、动态空间加宾补为助动作1. 动态空间+动名+(不)+完结式 +宾语:例如,“走着瞧”,“看一眼”。
这种结构表示对某个内容进行行动浏览或参观。
2. 动态空间 +动名+完成式 +宾语:例如,“听完报告”,“写完作业”。
强调事件的完成或者过去性质。
四、信鸽犹倒地,成功失败不分明1. 动执行+得/不+动作:例如,“说得轻松”,“走得快”。
这种结构表示主体在执行某个动作时的情况或状态。
2. 表否定+ (不)+及物性动词:例如,“想不到”,“想象不出来”。
使用这种结构可以表达反面、否定或者不能。
五、小试牛刀举一反三通过以上三个以“得”字结尾的应用,我们了解到了汉语中一些常见用法。
然而,学习语言需要多接触、多积累、多实践。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其他以“得”字结尾的常见用法,帮助大家进一步加深理解:1. 动态空间 +动名+(不)+完结式:例如,“笑着告别”,“奔跑着去追”。
这种结构表示在某种行为中穿插进行其他行为。
2. 状语+-ly 形容词+not to do:例如,“严格让他不敢违背”。
这种结构表示强调结果或者连带条件。
3. 代词/名词 +to be+形容词:“我的心情是开心的。
”这种结构表达的是事物或者人的特点、性质或者状态。
六、“得”字造句示例1. 天气好,夜空明亮得犹如白昼。
2. 小猫对主人撒娇,卖萌得寸步不离。
3. 领导讲话信心十足,语气坚定地说得风生水起。
得三个字的用法口诀
![得三个字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8d97c0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3.png)
得三个字的用法口诀一、三个字的用法口诀之要点简介学习汉语有时会遇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使用汉字时。
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怎样正确地使用三个字的词组。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明扼要的口诀来帮助记忆这些用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口诀,以解答关于三个字的用法以及一些常见示例。
二、为何需要掌握三个字词语的用法?汉语中,许多表达需要使用由三个字组成的短语或成语来透彻地传达意思。
掌握这些常见短语对扩展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很多情况下,在适当场合运用这些短语可以让你更加地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
三、“得”的用法1. 得寸进尺:形容贪婪不知足。
例句:他已经得到了很多认可和奖励,却还总想着追求更高更大。
2. 得过且过:形容懒散消极,不思进取。
例句: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拼命工作,只是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3. 得意忘形:形容因得意而丧失常态,举止放肆。
例句:他得了一场胜利后,完全得意忘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三”的用法1. 三心二意:形容一个人想法不统一,思虑犹豫。
例句:她昨天对我们的计划只字未提,看上去十分三心二意。
2. 三番五次:形容反复多次做同一事情。
例句: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三番五次地审核和校对。
3. 三思而行: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
例句:这个决定非常重要,你必须三思而行,请不要草率做出决定。
五、“个”的用法1. 个中滋味:指其中的感受或体会。
例句:这本书描写了失败者成功的故事,我真正体会到了个中滋味。
2. 个别现象:指特殊、独立存在的现象。
例句:这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3. 个中道理:指其中包含的道理或道德规范。
例句:虽然难以理解,但在这个故事中有着深藏的个中道理。
六、其他相关词组1. 想方设法:形容尽力设法寻找或实现某事。
例句:为了买房子,他想方设法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2. 经常出现: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发生。
例句:这种问题在我们公司经常出现,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得的用法区别口诀 (2)
![得的用法区别口诀 (2)](https://img.taocdn.com/s3/m/df1d8e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b.png)
得的用法区别口诀一、得的用法区别得(de)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助词,它有多种不同的用法。
然而,对于许多非母语者来说,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用法却可能是相当困难的。
特别是对于“得”的不同用法进行区分,并且掌握它们的具体应用场景更为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得”的几种不同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口诀。
二、补充说明在了解和学习“得”的各个不同用法之前,需要先明确一点:这些用法主要适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并且在口语中往往更为灵活和广泛使用。
三、程度副词后接“得”第一种情况是程度副词后接“得”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这类副词通常包括非常(很)、够(足够)、挺、满等。
例如:“她跑得很快。
” 在这个句子中,“很快”描述了她跑步的速度,而“得”紧接在程度副词“很”之后,起到连接动作和程度的作用。
有时候,在表达感觉或判断上还可以加入主观色彩。
“够”、“满”等词可以看作是说话人对一种感觉或状态所持有的主观判断。
例如:“这道菜煮得太咸了。
” 这句话中,“太咸”形容了这道菜的咸度,而“得”则起到连接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作用。
此外,“太”也是表达主观感受的方式。
四、动词后接“得”第二种情况是动词后接“得”,来表示能力或执行行为时的情况。
当一个动作被执行并且完成后,可以使用该结构进行描述。
例如:“他唱得很好听。
” 在这个例子中,“很好听”描述了他唱歌的水平。
同样地,程度副词和形容性成分相互配合,通过助动词“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程度副词+不定式结构来使用该结构。
例如:“我会跳舞得更好。
” 这句话中,“更好”描述了将来跳舞时我的表现,与上述用法类似进行连接。
五、名词后接“得”第三种情况是名词后接“得”,表示结果或效果。
通常,在表示汗水、眼泪、钱财等东西的前面加上动词,再加上量词和“得”,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 这句话中,“眼泪都流出来了”描述了笑得非常开心的结果,而“得”则起到连接名词和动词的作用。
的用法区别口诀
![的用法区别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abd04a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9.png)
的用法区别口诀一、用途“的”是一个在汉语中广泛使用的助词,它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并且常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
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的”的区别非常重要,因为错误的用法会影响文句的表达清晰度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并总结“的”的不同用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词。
二、形容词后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将“的”用于形容词之后以起到修饰和强调作用。
例如,“漂亮的花朵”、“聪明的孩子”等等。
这种结构使得形容词更具体,更有表现力。
三、动词后置除了形容词之外,“的”同样可以紧跟在动词之后。
通常情况下,在口语中较为常见。
“吃饭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等等都是很典型且自然的应用场景。
四、名词定语另外一种常见情况是,名次可以紧接着被修饰时加上“的”。
比如说,“绿色铅笔”的意思就是“绿色修饰着铅笔”,或者“我的房间”的意思是“属于我这个人的房间”。
五、表示领有关系“的”还可以用于表示拥有或所属关系。
例如,“那是我妹妹的玩具”、“这本书是李老师的”。
六、表示类别当我们想要强调某人或某事物属于某一类别时,我们可以使用“的”。
例如,“他是足球运动员的。
”这种结构使得属性更加明确和特定。
七、表示数量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的形式来表达数量关系。
“一百万人民币的存款”、“两三天的时间”,等等。
这种结构在表达数字或长度时非常有用。
总结起来,“的”的用法存在许多不同的情况。
它往往修饰形容词、动词、名词,并且可以表示领有关系、类别和数量关系。
正确掌握这些规则将会让我们汉语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八、“的”的用法区别口诀:一段和二段加 " 的 " ,连接效果好又好。
形容后动前注意看,你不管看我都行。
定语名前可跟上 " 的 " ,多称赞无需迎。
拥有与归属多用 " 的 " ,别用错了你会生气。
类别跟领有要出场,指明属性更明确!数量修饰离不开,正写好几个就够了。
得的地的用法口诀
![得的地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8677f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0.png)
得的地的用法口诀
得的地的用法口诀如下:
1.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2.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3.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4. 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当作助词都读“de”。
以上就是得的地的用法口诀,供您参考。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fdf5a8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三个得的用法口诀一、得的用法口诀简介在汉语中,"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
它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得到、达到、应该等含义。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用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三个得的用法口诀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这三个口诀分别是:主动得、被动得、能动结合。
二、主动得1. 热爱学习才能主动进取。
"热爱学习"就是要对知识充满热情和渴望,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进而不断提升自己。
例句:他热爱学习,成绩每年都在进步。
2. 多思多想才能主动解决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主动去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接受和逃避问题。
例句:她很擅长主动思考问题,经常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法。
3. 勤于行动才能主动实践。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的行动,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际,并取得实际效果。
例句:他善于主动实践,通过多次实际操作达到了专业级水平。
三、被动得1. 笑容待人要能被动给予。
待人接物时,我们应该主动采取友善的态度和微笑面对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好感和善意。
例句:她对每个人都始终保持微笑,并被动给予帮助。
2. 忍让谦虚会被动化解冲突。
在与他人相处中,我们应当懂得忍让和谦虚,主动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
例句:他以其宽容、谦虚的品质使得和平氛围更多的被动出现。
3. 修身养性会被动获益匪浅。
通过修身养性,从内而外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就能够被动地获得各种好处和回报。
例句:她一直注重修身养性,在工作中也逐渐感受到了被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四、能动结合1. 主观努力加上客观因素才能成功有机结合。
成功并非只靠主观努力,还需要综合考虑客观条件、机遇等因素,实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例句:他通过不懈的主动努力,成功地将自己的理想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
2. 实践经验加上理论知识才能创新完美结合。
要想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创造更大的价值,既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二者要相互融合并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的、地、得”用法口诀
“的、地、得”口诀儿歌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六、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
七、练习答案:
猛烈(的)北风胜利(地)到
达惨痛(的)教训
愤怒(地)声讨鲜艳(的)红
旗勇敢(的)战士
迅速(地)前进耐心(地)说
服丰富(的)经验
热烈( 地 ) 庆祝巨大 ( 的) 变
化积极(地)参加
分析( 得)透彻服务(得)周
到广泛(地)阅读
描写(得)生动贯彻(得)及
时毕生(的)精力
观察(得)仔细感动(得)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