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

我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磨尾电除尘器采用的西安环宇水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型号规格是:28/12.5/3×10/0.4—BS930(户外式)。增湿塔是采用NHP型增湿喷雾系统。2009年10月份技术改造项目——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建成投运后,对生料磨增湿塔的运行影响较大,台时产量降低,质量波动较大,增湿塔出口温度高达250℃(一般出口温度120~150℃),易塌料,造成增湿塔回料装置扬尘污染。本人根据自己几年的管理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增湿塔的原理及作用

原理:当增湿塔内通过高温含尘烟气后,由水泵产生的高压水通过安装在塔体上的喷水装置向塔内喷入足量的雾化水,这些雾化水与塔体内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的水蒸气,由于蒸发吸热的作用,使烟气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加,同时大量的水蒸气吸咐在粉尘表面,使粉尘的表电阻降低,从而降低了粉尘的比电阻,达到了收尘的目的。

作用:增湿塔在水泥厂工艺上主要作用是对干法窑窑尾出预热器的含尘废气进行增湿处理,降低废气中高温粉尘的比电阻,提高窑尾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保护环境,回收粉尘,降低物料消耗。

二、增湿塔的结构

增湿塔主要由塔身部分、排灰部分、保温部分、喷水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增湿塔塌料原因分析

1.增湿塔喷枪设置多,喷水量大。我们都知道喷枪喷头是采用雾化的效果进行增湿降尘,效果最好。喷水量过大(水压大),达不到雾化的效果,会造成增湿塔“湿底”,一般吨熟料喷水量控制在0.18—0.28吨,而我公司的吨熟料喷水量达0.3t。

2.由于新建的余热发电站与原有的生产线系统还未真正的完全融入并适应,窑尾SP余热锅炉运行不稳定,振打效果不佳,不能够及时清灰、卸灰,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进余热锅炉管道风阀调节不当致使增湿塔的进口含尘气流时大时小,导致增湿塔内塌料现象时有发生。

3.增湿塔内壁周围粘结积灰较厚未能够及时清理。塔内内壁物

料不断的在运动、循环,不断在吸附粘结,加之喷水后的物料湿度大,重力增加,内壁周围物料粘结积累达到一定时间,就会掉落、垮塌,从而出现塌料。

4.高温风机跳停对增湿塔塌料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电气突然跳停都会影响到增湿塔的运行效果,气流出预热器口经高温风机到增湿塔,系统运行平稳,含烟尘的气流也是平稳的流动,高温风机突然跳停,系统失衡,进入增湿塔含烟尘气体流动突然增大,不能够及时处理,导致塌料。

5.中控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所致。

6.增湿塔塔壁存在漏风。

四、解决办法

1. 根据季节科学合理调节增湿塔喷枪及喷头数量,合理控制喷水量大小。针对夏天外界温度高的特点,进入增湿塔的温度也高达250℃,增加喷枪数量和喷水量。吨熟料喷水量最终控制在025t左右。定期对喷枪进行检查,发现喷枪雾化效果差及时处理解决。

2. 窑尾SP余热锅炉进行全面排查,主要对振打系统、电气系统、进风口管道、风阀门等进行检查,对风阀的进风量根据整个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设置。对振打锤头的振打时间周期进行调整,对磨损、打偏位置的进行更换。SP余热锅炉在开机前,振打、清灰系统及风机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启,清除内壁粘结的积灰,避免开机后运行不稳导致增湿塔塌料。

3. 严格执行生料磨“逢停必清”流程。一旦生料磨库满停机或临时性停机,安排专业人员对增湿塔进行详细检查,清理内壁粘结较厚的积灰。

4. 高温风机跳停停机后进行了详细检查,原来是电气接触器故障,进行了更换,加强定期电气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对振动问题,采取地角丝加固,停机对高温风机叶轮上的积灰进行清理。

5. 加强中空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内培和外培方式进行,外培一季度一次,内培每周一次,提高中操人员的操作技能,搞好“现场与互动”、“业务与听命”、“学员与指挥员”的关系。

6. 增湿塔漏风部位用保温材料进行了密封,解决漏风问题。

五、总结

窑尾增增湿塔塌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是单一的。要杜绝增湿塔塌料除做好以上的,最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管理,制定奖惩流程,塌料与员工当班产质量、工资挂钩。并且班班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通过对问题分析、解决,增湿塔塌料明显减少,同时生料磨台时产质量提高,电除尘器发挥收尘作用,扬尘污染也得到明显的好转,整个系统运行平稳良好,再未出现塌料。

水泥厂工艺流程介绍

水泥厂工艺流程介绍 一.原料部分 1.原料部分工艺流程 本厂所用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砂岩,以及铁粉。石灰石经过重型板喂机和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到粒度≤25mm的石灰石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和三通分别输送到两个储量分别为1484t的石灰石储存库。页岩和砂岩通过中型板喂机和冲击式粘土破碎机破碎到粒度为30mm的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和犁式卸料器分别下到储量分别为280t的页岩储存库和280t的砂岩储存库。粒径小于210mm的铁粉通过颚式破碎机破碎到粒度为10mm的颗粒,然后通过皮带机输送到储量为316t的铁粉储存库。 2.原料部分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单段锤式破碎机PCF1612是一种仰击型锤式破碎机,主要是锤头在上腔中对矿石进行强烈的打击,矿石对反击衬板的撞击和矿石之间的碰撞而使矿石破碎。主电动机通过联组窄V带带动装有大带轮的转子,矿石用给矿设备喂入破碎机的进料口,送入高速旋转的转子上,锤头以较高的线速度打击矿石,同时击碎或抛起料块,被抛起的料块撞击到反击衬板上或自相碰撞而再次破碎,然后被锤头带入破碎板和蓖子工作区继续受到打击和粉碎,直至小于蓖缝尺寸时从机腔下部排出。 冲击式粘土破碎机机由电动机经三角皮带传送动力,驱使转子做固定方向旋转,机壳一侧有二个起冲击作用的辊桶和一对碾碎齿辊。另一侧上安有反击板。湿粘性物料或冻土由进料口直接进入破碎腔,被急速旋转的转子上的板锤打击后,再受辊筒的还击而落下。湿冻物料在转子与辊筒之间的破碎腔内形成周而复始的往复运动,出现强烈的冲击现象而被破碎。适欲破碎湿粘土质原料,及中硬和中硬以下金属和非金属的各种矿物。 PE250颚式破碎机由两块颚板,定颚和动颚。定颚固定在机架的前壁上,动颚则悬挂在心轴上可左右摆动,当偏心轴旋转时,带动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两块推力板也做往复运动,通过推力板的作用,推动悬挂在悬挂轴上的动颚做左右往复摆动。当动颚摆向定颚时,落在颚腔的物料主要受到颚板的挤压作用而粉碎,当动颚摆离定颚时,已被粉碎的物料经颚腔下部的出料口自由卸出。 气箱脉冲式袋收尘器的工作原理:当含尘烟气由进风口进入灰斗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在这里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大部分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袋室,经滤袋过滤后,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外侧,净化的烟气由滤袋内部进入箱体,再由阀板孔、出风口排入大气,达到收尘的目的。。随着过滤过程的不断进行,滤袋外侧的积尘也逐渐增多,从而使收尘器的运行阻力也逐渐增高,当阻力增到预先设定值(1245---1470Pa)时,清灰控制器发生信号,首先控制提升阀将阀板孔关闭,以切断过滤烟气流,停止过滤过程,然后电磁脉冲阀打开,以极短的时间(0.1---0.15秒)向箱体内喷入压力为0.5---0.7Mpa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箱体内迅速膨胀,涌入滤袋内部,使滤袋产生变形、震动,加上逆气流的作用,滤袋外部的粉尘便被清除下来掉入灰斗,清灰完毕后,提升阀再次打开,收尘器又进入过滤状态。 二.生料部分

水泥厂除尘设计案例

泊头市新洁环保水泥行业除尘设计案例 一、水泥粉尘简介 水泥是世界上建筑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水泥工业也是世界上能耗最高、物耗最高、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水泥工业按污染特征分,属二类重污染企业。水泥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是大气污染,污染物以(烟)粉尘为主,水泥生产几乎每道工序都伴随着粉尘的产生及排放。根据统计资料,水泥粉尘排放量历年都占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60~70%,居各工业部门粉尘排放量之首[1]。而水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水泥粉尘污染对人、农作物和植物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作用。 本设计为省永春水泥厂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项目的除尘设计。新型干法生产线窑尾排放是水泥厂最大的粉尘污染源,且将窑尾烟气用于烘干原料,并与原料磨共用一台除尘器。因此,窑尾系统的粉尘排放量占到整条生产线的二分之一强。世界发达国家对水泥窑的排放要求愈来愈严格,欧盟IPPC(综合污染预防与控制)指令(96、61、EC)关于《水泥制造业的最佳可用技术(BAT)与污染物排放指南》指出:采用袋除尘和电除尘技术,对应的排放控制水平为2O一30 mg/Nm3这份文件将成为欧洲各国制定排放标准的依据。有一些国家(如德国、荷兰)水泥工业粉尘排放甚至要求达10 mg/Nm3,尤其近年来“趋零排放”已为一种潮流[2]。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规定,“到2010年1月1日起,现有的水泥生产线窑尾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对水泥窑尾粉尘排放浓度作了严格的要求.规定现有的水泥窑电收尘器做到在生产工艺波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禁止非正常排放[3]。 二、设计概况 2.1工程概况 省永春水泥厂将新建一条2000t/d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新线厂址选定永春一都镇仙友村,距省永春县城西110公里。该项目拟采用五级旋风预热及窑外分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根据《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中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新建水泥生产线窑尾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单位产品排放量低于0.15kg/t。[5] 2.2基础资料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关键词:回转窑窑尾漏料填充率 摘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回转窑漏料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窑尾漏料时可 采取的解决方法,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改善了回转窑的热工环境。 前言:活性石灰生产中的回转窑是石灰烧成阶段的主要设备之一,回转窑 窑尾漏料是影响窑正常生产运行比较常见的原因。窑尾漏料造成窑尾漏风,冷空气 吸入窑内,增大了热损失,不但影响回转窑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环境卫 生,使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制约了正常的生产。如何解决和避免窑尾漏料,清洁工 作环境,通过生产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影响窑尾漏料的真正原因,以便根 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优质高产和创造一个清洁和谐的工作环境。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长期的生产线的设计、现场跟踪观察、分析 认为,可能导致窑尾漏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窑内物料填充率过高 1、回转窑窑尾设计物料最大填充率计算 在回转窑进行设计时,对应于相应的产量,回转窑有一个最大填充率,用以 确定回转窑的相关尺寸。 回转窑最大填充率计算时取物料的存在为理想状态,以4×60m回转窑为例进行计算窑的最大填充率计算:

图1:回转窑物料的填充状态 若窑的缩口尺寸为2650mm,窑内耐火砖厚度为230mm,故 R=1770mm,H=445mm,R-H=1325mm, θ=arcos(1325/1770)=41.53o 式中:Φ2 ——窑尾缩口允许的填充率(%) θ——物料填充区最高点与圆心的夹角(o); R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半径(m); H ——窑尾填充区弓形截面的高度(m)。 当料面的高度低于缩口时,理论上窑尾不漏料,当料面高度大于等于缩口高度时,就会出现漏料现象。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方案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一大难点,而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在处置成本、污染控制上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几种方式和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几种协同处置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一直在增加。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1],此外,国内存量垃圾堆放量已超过80亿吨,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另外,由于我国垃圾分类收集重视不够,垃圾基本是混合收集,垃圾含水量高、热值低、有机成分高,垃圾成分随地区、季节等变化较大。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包括: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图1为2014年我国垃圾处理方式比例,显示我国仍然以填埋为主[2]。但焚烧凭借其减量效果最明显、无害化最彻底、且焚烧热量可以有效利用的特点,近年来比例上升很快,可以预见,焚烧正逐步成为处理城市垃圾的最主要方式。 与传统的垃圾焚烧相比,焚烧发电所需建设与运营的费用较高,且产生的灰渣需要二次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单独焚烧后产生的灰渣包

括底灰和飞灰,其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泥原料相似,且具有一定的胶凝活性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几种方案介绍及对比2.1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现状 国际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试验于1974年加拿大Lawrence水泥厂,随后美国的Peerless、德国Ruderdorf等十多家水泥厂先后进行了试验。截止到目前,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有30多年的研究应用历史,在替代燃料研究和生态水泥生产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据统计,2007年荷兰的燃料替代率已达85%以上,2013年日本、比利时、瑞士、奥地利等燃料替代率达50%以上,美国为30%左右。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推广至今,仅有南京凯盛、海螺、中材、金隅、华新、华润、中信、中建材等几家领先的水泥企业集团和水泥装备集团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作,仅有贵州等少数省份组织推动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作。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产线30 多条,占水泥生产线的比重不足2%。 2.2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案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核心是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和灰渣材料,结合水泥窑的生产特点,

【CN210004753U】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30307.8 (22)申请日 2019.05.05 (73)专利权人 河北鼎星水泥有限公司 地址 050305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孙庄 乡东白花村 (72)发明人 张立坤  (51)Int.Cl. F27B 7/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窑尾上的锥体法兰、连接在锥体法兰上的鱼鳞片、盘绕在鱼鳞片上的钢丝绳以及连接在钢丝绳下端的配重块,所述钢丝绳和配重块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穿设在固定板上的螺杆、套设在螺杆上的定位板、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调节螺母以及套设在螺杆上的弹簧,所述配重块上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支撑柱上,所述定位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和定位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滑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板和定位板之间,所述调节螺母位于定位板的下侧;所述螺杆的上端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节钢丝绳拉紧程度、保护密封 装置不受损坏的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10004753 U 2020.01.31 C N 21000475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04753 U 1.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窑尾外壁上的锥体法兰(1),所述锥体法兰(1)外侧表面上远离窑体的一端通过定位螺栓(11)固定有鱼鳞片(2),所述鱼鳞片(2)绕锥体法兰(1)的周向设置且相互叠放在一起,所述鱼鳞片(2)远离锥体法兰(1)的端部贴合在窑体的外壁上,所述鱼鳞片(2)靠近窑体的一端盘绕有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的两端向下自由垂落并连接有配重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和配重块(4)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位于配重块(4)上方的固定板(51)、穿设在固定板(51)上的螺杆(52)、套设在螺杆(52)上的定位板(53)、螺纹连接在螺杆(52)上的调节螺母(54)以及套设在螺杆(52)上的弹簧(55),所述配重块(4)的上表面的外侧垂直连接有多根支撑柱(41),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1)上,所述定位板(53)位于固定板(51)的下方,所述固定板(51)和定位板(53)上均开设有直径大于螺杆(52)的通孔,所述螺杆(52)滑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弹簧(55)位于固定板(51)和定位板(53)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调节螺母(54)位于定位板(53)远离弹簧(55)的一侧;所述螺杆(52)的上端与钢丝绳(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3)上固定有导杆(56),所述导杆(56)向上垂直穿过固定板(51),且所述导杆(56)与固定板(5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6)在定位板(53)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且以螺杆(52)为中心呈圆形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片(2)组成的密封圈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止钢丝绳(3)滑脱的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连接板(61)和限位板(62),所述连接板(61)上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连接板(61)通过穿孔对应连接在相邻鱼鳞片(2)的定位螺栓(11)上,所述限位板(62)的一端与连接板(61)相连、另一端向窑体一侧延伸,所述限位板(62)远离连接板(61)的端部弯折形成有挡板(63),所述钢丝绳(3)贴合在挡板(6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2)铰接在连接板(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片(2)的内侧面设置有柔性耐磨板(21),所述柔性耐磨板(21)和鱼鳞片(2)之间还夹设有密封毛毡(22),所述柔性耐磨板(21)、密封毛毡(22)和鱼鳞片(2)均通过定位螺栓(11)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外壁上靠近柔性耐磨板(21)的一端沿周向固定有摩擦套(7),所述柔性耐磨板(21)贴合在摩擦套(7)上。 2

处理窑尾漏料的体会

处理窑尾漏料的体会 邹立王怀勇 四川万源市大巴山水泥有限公司万源市 636350 0.前言 预分解窑窑尾漏料是影响窑正常生产运行比较常见的原因,窑尾漏料不但影响窑产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造成窑尾漏风,冷空气吸入窑内,增大了热损失,使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某厂为1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从2007年6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出现窑尾漏料现象,开始漏得不厉害,过几天后越漏越凶,再过几天后漏料现象又减弱了,如此反复,始终没得到根治,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解决和避免窑尾漏料,清洁工作环境,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了影响窑尾漏料的真正原因,它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对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处理,解决了很久以来的窑尾漏料问题,从而达到优质高产和创造了一个清洁和谐的工作环境。 通过长达三个月的观察、分析认为,导致该窑窑尾漏料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工况不正常造成窑尾漏料 1.1.各测温点测量仪表不准,显示值比实际温度偏低,据观察特别是分解炉出口温度更加明显。由于温度测量不准确而导致配煤不准(在原煤质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而熟料煤耗剧烈波动证明了这一点),造成系统温度实际值偏高,窑内煤灰大量沉积,不均匀掺入熟料中,最终导致不正常工况(结圈、结蛋)的发生,以致窑尾漏料。对此,该厂对分解炉出口等主要测温点仪表进行了检查,清除了热电偶头部的结皮,对已损坏了的热电偶进行了更换;同时将熟料f-CaO控制目标放宽了一定尺度(1.0≤f-CaO≤ 2.5),经试验证明这样不会影响熟料的安定性,得以确保配煤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大量煤灰不均匀掺入熟料中造成窑内结圈等不正常工况。从煅烧操作对窑皮长度和厚度的影响来看,在窑系统操作时,窑头喂煤量不宜过多,否则煤粉在烧成带末端不完全燃烧沉积后,易造成窑皮厚度的增加,窑内物料流速变慢,填充率大以至窑尾漏料。为鼓励操作员尽量控制窑头喂煤量,该厂制定了煤耗考核办法,以利于窑皮厚度的降低。 1.2.关于窑速的控制,窑速要提起来,与产量要配套。由于窑内填充率较大,厚料层操作,而导致窑尾漏料。要根据窑投料量和窑内煅烧状况及时调整窑速,避免厚料层操作,采用薄料快转的煅烧方法进行水泥熟料的煅烧。当窑已发生结圈、长厚窑皮,在进行烧圈(厚窑皮)时,尽管喂料量已减小或止料,但窑速也不宜过慢,应在3.0r/min以上或更高,同时调整火焰向下,以利于圈或厚窑皮的脱落。有时当窑尾部件完好时,窑尾也存在漏料,比如略微增加窑投料量10t/h,窑尾就可能出现漏料;当清理烟室、分解炉下部结皮后,窑尾开始漏料,但基本上在30min内又恢复正常,经多次观察分析认为,主要是大量清理的结皮瞬间入窑造成,由此可见窑尾端物料填充率过高是造成窑尾漏料最重要的因素。窑内窑皮过长过厚是造成窑尾端物料填充率超过其设计最大填充率的原因。此外,IM越大,窑尾漏料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前述分析可知回转窑窑速越高,窑内物料填充率相应越低,窑尾不易漏料。同时窑速提高后,减少了物料在窑皮上的再粘附,降低了窑皮厚度。经观察在投料量不变的情况的下,窑速每降低0.2-0.3r/min后,两三个班后窑皮明显增厚,所以回转窑的快转对减少窑尾漏料非常重要。据观察该厂1000t/d窑在正常投料量75-80t/h时,窑速应在3.6r/min左右比较适宜。 1.3三次风过小,窑内通风过大。由于窑内通风大,物料流速变慢,窑内填充率大,造成了窑尾漏料。对此,窑和分解炉用风要进行合理调节,根据窑和分解炉用风情况及时对三次风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热器结皮清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 范安全操作。 2 适用范围: 制造分厂预热器岗位 3 引用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 4 责任: 4.1 每个作业人员都必须接受预热器结皮清理技能培 训。 4.2 每个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安全作业程 序。

4.3 作业人员必须服从作业负责人下达的结皮清理指挥。 4.4 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工作风险分析并执行。 5.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5.1空气炮所处状态,防止意外工作。 5.2被飞溅出来的物料烫伤。 5.3通道(包括逃生线路)不畅通而导致的伤害。 5.4照明不足够而引发的伤害。 5.5清理现场可能产生灰尘的料堆如预热器框架各级平台及篦冷机附近。 6.下达结皮清理条件: 6.1烟室负压出现大的波动不许操作。 6.2分解炉负压出现偏大不许操作。 7.作业程序: 7.1关闭空气炮,释放能量,并对空所炮进行锁定

带余热锅炉回转窑烟气治理方案

带余热锅炉回转窑烟气治理方案 一、综述 回转窑窑尾收尘技术的发展,始终都存在着电收尘技术与袋收尘技术两大流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由于袋除尘器易烧、易堵等问题没有可靠的预防措施,电除尘器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滤料、清灰自控等技术的发展,袋除尘器越发显示出电除尘器目前还无法替代的优点,国际上袋收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过去选用电除尘器的老工艺线,也进行了袋除尘器的改造。二、LMC低压脉冲长布袋收尘器 LMC系列脉冲长布袋除尘器是我公司在喷吹脉冲(Jet Pulse)除尘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先进除尘技术,为满足大风量烟气净化需要而研制的脉冲长布袋除尘器。它不但具有比反吹布袋除尘器的清灰能力强、除尘效率高、排放浓度低等特点,还具有稳定可靠、耗气量低、占地面积小的特点,特别适合处理大风量烟气。LMC系列脉冲长布袋除尘器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石化、建材、粮食、机械、碳黑、电力、垃圾焚烧、工业窑炉等常温或高温含尘气体的净化及粉状物料的回收。 (1)、工作原理 LMC系列脉冲长布袋除尘器主要由上箱体、中箱体、灰斗、卸灰系统、喷吹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并采用下进气分室结构。含尘烟气由进风口经中箱体下部进入灰斗;部分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作用直接落入灰斗,其他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各个袋室。经滤袋过滤后,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面,净化后的气体由滤袋内部进入箱体,再通过袋口和上箱体由出风口排入大气。灰斗中的粉尘采用定时或连续由输送系统卸出。 随着过滤过程的不断进行,滤袋外面所附积的粉尘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袋收尘器本身的阻力逐渐升高。当阻力达到预先设定值时,清灰控制发出信号,首先令一个袋室的提升阀关闭以切断该室的过滤气流,然后打开电磁脉冲阀,压缩空气由气源顺序经气包、脉冲阀、喷吹管上的喷嘴以极短的时间(0.065-0.085秒)向每条滤袋喷射。压缩空气在箱内高速膨胀,使滤袋产生高频震动变形,再加上逆气流的作用,使滤袋外侧所附尘饼变形脱落。在充分考虑了粉尘的时间(保证

水泥厂三大工艺流程简介

三大工艺流程简介 第一,生料制备工艺流程简介 石灰石预均化堆场采用φ90m圆形预均化堆场,堆料为环线连续布料,端面取料、中心卸料。设有圆形混合预均化堆取料机(1102)一台套。 石灰石在矿山破碎后,经带式输送机送至石灰石转运站,经带式输送机(1101)转运至Φ90m圆形预均化堆场,圆形预均化堆场有效储量42000t。经带式输送机(1101)送至预均化堆场的石灰石,由悬臂堆料皮带机(1102a)进行连续人字形堆料,由桥式刮板取料机(1102b)横切端面取料。悬臂堆料皮带机堆料能力为1000t/h,取料机能力为500t/h。物料由桥式刮板输送机取出进入带式输送机(1104),经带式输送机(1104)输送至Φ12m石灰石配料库内用于配料。堆场内下部设有备用卸料坑,由棒闸(1103)控制,当堆场检修或取料机发生故障时,可由此旁路暂时卸料。整个堆料和取料过程采用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石灰石转运点设有单机脉冲袋除尘器对扬尘点进行收尘处理。 粒度≤400mm的砂岩、煤矸石由汽车运输进厂,先分别存放各自的露天堆场,然后分时段由铲车从露天堆场取出喂入喂料仓,经仓底板式喂料机(1301)卸入锤式破碎机(1302)破碎,破碎后物料(粒度≤25mm)由带式输送机(1309)送至辅助原料联合预均化堆场内储存,受料仓有效容积25t,破碎机生产能力为200t/h。 硫酸渣由装载机从铁粉堆场中取出卸入受料仓中(仓有效容积:45t),经仓底棒闸(1305)卸到带式输送机(1309)上并送至辅助原料联合预均化堆场中储存。 采用43×160m矩形联合预均化堆场对砂岩、煤矸石、硫酸渣进行预均化和储存。所有辅助原料均由一台能力为250t/h的悬臂侧堆料机堆料,并共用一台能力为150t/h的侧式刮板取料机取料。出均化堆场的砂岩、煤矸石、硫酸渣由带式输送机(1604)、电液动三通(1901)分两路,一路砂岩直接入库,另一路煤矸石、硫酸渣由正反转带式输送机(1902)分别送入各自的配料库中。配料站仓顶设单机脉冲袋除尘器对各扬尘点进行收尘处理。 在配料站中,各种原料按设定的配比,由各自的计量调速定量给料机或转子秤(粉煤灰)计量。石灰石从石灰石配料库底经棒闸(1903)卸出,并经计量调速定量给料机(1905)送到带式输送机(1909)上;砂岩从砂岩配料库中经仓底棒闸(1904)卸出,由定量给料机(1907)送到带式输送机(1909)上;煤矸石从煤矸石配料库中经仓底棒闸(1904)卸出,由定量给料机(1908)送到带式输送机(1909)上;硫酸渣从硫酸渣配料库中经仓底棒闸(1904)卸出,由定量给料机(1906)送到带式输送机(1909)上;参与原料配料用的干粉煤灰,由汽车直接送至粉煤灰库中,

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1. 密封装置的结构、基本要求和对比 1.1 回转窑密封装置结构和基本要求: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抗磨损的半柔性新型复合材料,(碳硅铝复合板)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它—端固定在窑头罩或窑尾烟室上,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磨擦套上,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灰斗的设置保证了在回转窑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倒料、吐料有了走料的通道,灰斗出口管道根据现场情况与塔架下设备连接或集中处理,使预热后的生料不会漏到设备外面而污染环境及烫伤操作工。因柔性密封装置所用的密封材料全部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及特殊热处理工艺制作,所以在窑头温度1000℃~120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机械性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彻底解决回转部件与固定部件间的漏风、漏灰问题,提高窑头三次风温保证正常的热工环境。 1.2简单谈下其它几种密封的效果。 鱼鳞片式密封:密封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在窑操过程中容易漏风,增大电耗。 迷宫式密封:分为轴向迷宫式、径向迷宫式、轴向接触式、径向接触式密封,迷宫式密封采用普遍,结构简单,但维修麻烦,它无接触面不存在摩擦,因为迷宫式密封和窑筒体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小,所有其密封效果差,漏风、漏料比较严重。 石墨密封:安装时部件繁多比较麻烦、比较重,使用寿命比较短,影响密封效果,维修频繁,所以平均成本比较高 2. 密封改造方案 2.1窑头密封改造 由于窑头烧成系统正负压力波动无规,采用汽缸、迷宫、鱼鳞片石墨等密封结构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密封效果很不理想。通过对几种密封结构特点的比较,我厂研制出双柔式密封装置它一端固定焊接在窑头罩上(椎体法兰),另一端无间隙地保覆在专门设置的冷风套上,冷风套与支撑法兰链接,支撑法兰与窑筒体焊接。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钢板鱼鳞片(压板)依次在椎体法兰上用螺栓连接固定,耐热钢鱼鳞片紧贴冷风套上,然后用张紧装置实现无间隙密封,确保了不漏风。漏料问题的解决是在窑头密封装置烟室罩上开孔,其下设置漏斗。 2.2窑尾密封改造 窑尾密封多用鱼鳞片、石墨密封结构但仍然能导致漏风、漏料现象比较严重。双柔式密封装置的改造与窑头密封装置相同外,增加了连接套。连接套下设漏斗,使物料回收方便。 3. 密封装置结构件制作和安装调试 3.1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准备 水泥厂窑头、窑尾密封改造方案中所含备件要在窑体大修前准备完毕,(我厂可以根据窑直接提供设计相关配件的图纸及尺寸也可由我厂加工制作)其中冷风套、磨擦套、椎体法兰、连接套为钢结构铆焊接。张紧装置部件为配套件,有滑轮、油丝绳、挂钩、螺栓组成。 碳硅铝复合板(密封体)、耐热钢鱼鳞片(摩擦板)、钢板鱼鳞片(压板)为购买件。 3.2密封装置结构件安装 密封装置的结构件安装要严格按照工艺次序进行。窑头密封装置结构件应在窑筒体复位前安装冷风套。窑尾密封装置结构也是在筒体复位前安装磨擦套。而后找正,固定焊接施工应在

解决窑尾漏料和改善窑系统通风能力的方法

解决窑尾漏料和改善窑系统通风能力的方法 1.1红窑 提产必然增加窑内烧煤量。由于窑内通风阻力较大,煅烧还原气氛浓重,火焰拉不长,经常在距离窑口13~15m段生成喇叭形窑皮,严重时喇叭口最小断面只有①1.2 m左右,致使窑内憋火,火焰冲刷窑内衬,造成局部高温,一年内接连四次在距离窑口2.5~5 m的区域产生掏鸡窝红窑现象。 1.2窑内结圈结料球 在生料成分正常、人窑表观分解率相对稳定、快窑速(≥4.O r/min)的情况下,距窑口1 7~30m段频繁地消长附窑皮,形成后结圈。垮落的附窑皮在高温液相的粘裹作用下形成蛋核,并在窑皮末端长时间停留滚动,逐步滚大成球,使之难以越过窑皮,阻碍料流,影响窑内通风。形成的料球在窑内反反复复滚动长大,犹如推土机,把烧成带窑皮逐步破坏掉,严重影响热工制度的稳定和耐火砖的使用寿命。 1.3窑尾漏料 当窑内结成后结圈或有大料球存在时,由于物料被阻挡在窑后段,填充率过高,部分物料直接从窑尾密封圈缝隙溢流到外面,这种情况一般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操作调整来解决处理。但生产过程中,在窑内没有后结圈和料球、甚至烧成带窑皮薄而偏短的情况下,也时有漏料现象出现,给系统操作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台时产量降低,吨熟料消耗的热耗、电耗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明显高出正常值。 1.4窑尾烟室和进料斜坡结皮积料 窑尾烟气中经常伴随有未燃尽煤粒产生的火花,窑尾烟室及缩口结皮较多,进料斜坡积料较快。生料从左侧面入窑,物料抛撒在窑尾拱顶通风断面,易被出窑热烟气携带人烟室乃至预分解系统内,更加剧了进料斜坡积料。 1.5窑尾阻力大 窑尾负压高达550~650Pa,超过正常情况下的窑路压损400Pa左右,迫使高温热烟气从炉路方向通过;操作中为了平衡窑炉用风量,要求三次风阀必须关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全窑系统压损的增大。 2、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系统表现出的诸多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定问题的根源在于窑内通风能力的欠缺和生料不能顺畅地入窑。因此我们的每一步优化改造都围绕上述两点进行,每一步改造都产生了自身的作用。 2.1窑尾下料斜坡和烟室结构的调整

窑尾预热器结皮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窑尾预热器结皮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堵塞原因 1.1 操作判断不及时; 1.2 浇注料脱落卡在下料管处; 1.3 分解炉温度偏高。 2、原因机理解析 原因多且复杂,从工艺、原燃料、设备、热工制度、操作管理方面讲大致有: 2.1 结皮 结皮是高温料在窑尾烟室、上下管道、各级(主要是最后两级)旋风筒锥体内壁上粘结的硬皮,粘结与熔融交替,使皮层数量和厚度渐渐增加,严重时呈圈状缩口,阻碍物料正常运行,影响通风,改变系统物料与气流运行速度,导致堵塞。 1)局部高温 系统温度偏高,煤粉二次燃烧,操作不稳定导致局部高温,液相提前出现,来料不稳,忽大忽小,打乱了烧成系统的正常工作,操作滞后,加减煤不及时,甚至出现断料;点火时部分煤粉跑到预分解系统,温度升高后发生燃烧,导致局部高温;操作上片面强调入窑分解率;分解炉用煤过大,两把火比例失调,造成温度偏高,过早出现液相;炉内物料切线运行速度偏高,离心力大易融物附着在炉壁上形成结皮;炉内煤粉来不及燃烧(炉内物料停留时间短)被带到旋风筒内,导致旋风筒内温度过高结皮。 2)有害成分 原料中K、Na、Cl、S等含量高,循环富集到旋风筒后冷凝在内壁上。 3)漏风 锁风阀烧坏(失灵)使下一级气体直接入上一级旋风筒,将收集下来的生料粉重新带起,造成内循环增加,一旦物料过多,具备沉降条件便大股落下,造成下料不均,分散不好,导致堵塞。 4)操作不当 投料初期或临时停窑,风、煤、料配合不好,使炉、筒温度过高。因故需停料时,排风量不能大幅度减少,否则,会使物料因风速过小沉积在管道内,造成堆积。 重新开窑时,开始排风量过小,堆积的物料增多,严重时导致堵塞。 正常操作时,操作员对管、炉、筒及窑尾温度、压力变化不敏感,对异常情况判断调整不及时或无效。 下料与窑速不同步,窑运转不正常,热工制度不稳定,预打小慢车或满转窑时,减料不及时,物料在窑尾堆积,部分物料受高温熔融粘附在窑尾烟室内壁,在烟室与窑连接处形成棚料,造成烟室及上一级预热器堵塞。(黄河同力 5)外来物 掉砖、旋风筒、分解炉顶盖浇注料剥落,内筒或撒料板烧坏掉下,排灰阀烧坏或转动失灵,检修时耐火材料或工具遗忘在预热器内。 3、预防措施 1)做好开窑前检查 系统检修后一定要对系统详细检查,清理系统杂物,确认耐火材料内衬是否牢固,巡检人员检查所有检查门、法兰、测温孔、排灰阀等是否密封,所有排灰阀转动是否灵活,各级阀板配种是否合适。 2)加强操作管理 加强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工艺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稳定工艺制度,

某水泥公司除尘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某水泥公司除尘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1、总论 1.1、概述 重庆XX水泥实业有限公司是XX区XX镇的重点工业企业。其“二磨一窑”及部分散排源均采取了环保除尘设备进行治理。但随着新的排放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的实施,目前环保设施必须进行改造才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的要求。为此,该公司拟对原有除尘设施进行改造,同时对部分散排源的粉尘进行收集和治理,既达到岗位粉尘排放标准,又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实现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毕威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受该公司委托,通过查看现场,结合自身在相似尘源的治理经验,拟对之提出方案设计。 1.2、设计依据和标准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2.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2.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 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J11-89 1.2.6、《固定式钢斜梯》GB4053.4-83 1.2.7、《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83 1.2.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1.2.9、其它适用于本项目的规范和标准。 1.3、设计原则 1.3.1、除尘系统的确定结合该单位产尘源的具体实情,新建8套除尘系统。 1.3.2、除尘设备的选择要经济,实用,科学,先进;同时操作简单,方便,维护量少,维护周期长,运行费用低;本方案拟选择在水泥行业普遍运用的LFSF型分室反吹玻纤袋式收尘器、LFGM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和HMC型脉冲单机袋式除尘器。1.3.3、除尘设备的控制水平和设备配件的选择以满足使用为目的,尽量减少投资。 1.3.4、烟气治理后的排放浓度小于当地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1.3.5、本治理方案要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窑尾废气处理系统

窑尾废气处理系统 窑尾废气处理系统是指预热器的废气处理、废气利用系统,当然也包含窑尾旁路放风系统。 一、旁路放风系统 旁路放风系统作用是为了适应高碱原、燃材料或生产低碱水泥的需要。预热器窑即采用了旁路系统,其方法就是在窑尾烟室与五级旋风筒下料口上,安装旁路放风系统,放出部分窑气和粉尘,从而减少系统内碱、氯、硫的含量,缓和预热器结皮和堵塞旁路系统。由于预分解窑只有40%左右的燃料在窑内燃烧,窑气中的碱、氯、硫的含量比预热器窑高一倍以上,所以其放风效率比预热器窑高。 旁路放风系统如图所示,窑中部分或全部窑气从尾部烟室抽出,混入冷空气或喷入雾化水使之急速冷却,窑气中的碱、氯等低融物质被凝固下来。混合气体再经调质处理后进入收尘器,净化后经排风机排出,而收集下来的灰尘,根据其成分特性,可用于肥料、铺路或它用。 对于旁路放风系统,不仅损失部分烟气的热能和料粉,并还要增添一系列设备,增加系统电耗、一次性投资、设备维护工作量等,所以是否采用旁路放风,其放风比率是多少,应视原、燃材料中碱、氯、硫的含量及熟料对碱含量的限制要求而定。在一定的原、燃料和正常操作的条件下,如果既要求降低熟料碱、硫或氯含量,又要求避免预热器结皮堵塞,那么只有采用旁路系统排出一部分碱、硫或氯,从而破坏他们在系统内的循环。因此,通过采取旁路放风系统窑外分解窑,可以使用更多的原、燃材料来生产水泥熟料。 二、出预热器的废气处理系统 我国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大多不带旁路放风系统,对于不带旁路放风系统废气处理的工艺设备主要有增湿塔、高温风机、废热利用设备系统、收尘器及后排风机等,而这些系统设备中风机及废气余热利用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调整的因素不太多,为了更好了解其窑尾工艺实质,选择增湿塔、电收尘器、高温风机、喷雾系统等设备进行分析。 1、出预热器废气处理的工艺布置 对于没有旁路放风工艺的窑尾系统的工艺布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如图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 我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磨尾电除尘器采用的西安环宇水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型号规格是:28/12.5/3×10/0.4—BS930(户外式)。增湿塔是采用NHP型增湿喷雾系统。2009年10月份技术改造项目——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建成投运后,对生料磨增湿塔的运行影响较大,台时产量降低,质量波动较大,增湿塔出口温度高达250℃(一般出口温度120~150℃),易塌料,造成增湿塔回料装置扬尘污染。本人根据自己几年的管理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增湿塔的原理及作用 原理:当增湿塔内通过高温含尘烟气后,由水泵产生的高压水通过安装在塔体上的喷水装置向塔内喷入足量的雾化水,这些雾化水与塔体内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的水蒸气,由于蒸发吸热的作用,使烟气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加,同时大量的水蒸气吸咐在粉尘表面,使粉尘的表电阻降低,从而降低了粉尘的比电阻,达到了收尘的目的。 作用:增湿塔在水泥厂工艺上主要作用是对干法窑窑尾出预热器的含尘废气进行增湿处理,降低废气中高温粉尘的比电阻,提高窑尾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保护环境,回收粉尘,降低物料消耗。 二、增湿塔的结构 增湿塔主要由塔身部分、排灰部分、保温部分、喷水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增湿塔塌料原因分析 1.增湿塔喷枪设置多,喷水量大。我们都知道喷枪喷头是采用雾化的效果进行增湿降尘,效果最好。喷水量过大(水压大),达不到雾化的效果,会造成增湿塔“湿底”,一般吨熟料喷水量控制在0.18—0.28吨,而我公司的吨熟料喷水量达0.3t。 2.由于新建的余热发电站与原有的生产线系统还未真正的完全融入并适应,窑尾SP余热锅炉运行不稳定,振打效果不佳,不能够及时清灰、卸灰,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进余热锅炉管道风阀调节不当致使增湿塔的进口含尘气流时大时小,导致增湿塔内塌料现象时有发生。 3.增湿塔内壁周围粘结积灰较厚未能够及时清理。塔内内壁物 料不断的在运动、循环,不断在吸附粘结,加之喷水后的物料湿度大,重力增加,内壁周围物料粘结积累达到一定时间,就会掉落、垮塌,从而出现塌料。 4.高温风机跳停对增湿塔塌料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电气突然跳停都会影响到增湿塔的运行效果,气流出预热器口经高温风机到增湿塔,系统运行平稳,含烟尘的气流也是平稳的流动,高温风机突然跳停,系统失衡,进入增湿塔含烟尘气体流动突然增大,不能够及时处理,导致塌料。 5.中控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所致。 6.增湿塔塔壁存在漏风。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回转窑窑尾漏料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回转窑窑尾漏料填充率 摘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回转窑漏料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窑尾漏料时可采取的解决方法,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改善了回转窑的热工环境。 前言:活性石灰生产中的回转窑是石灰烧成阶段的主要设备之一,回转窑窑尾漏料是影响窑正常生产运行比较常见的原因。窑尾漏料造成窑尾漏风,冷空气吸入窑,增大了热损失,不但影响回转窑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使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制约了正常的生产。如何解决和避免窑尾漏料,清洁工作环境,通过生产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影响窑尾漏料的真正原因,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优质高产和创造一个清洁和谐的工作环境。 新兴工程技术通过长期的生产线的设计、现场跟踪观察、分析认为,可能导致窑尾漏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窑物料填充率过高 1、回转窑窑尾设计物料最大填充率计算 在回转窑进行设计时,对应于相应的产量,回转窑有一个最大填充率,用以确定回转窑的相关尺寸。 回转窑最大填充率计算时取物料的存在为理想状态,以4×60m回转窑为例进行计算窑的最大填充率计算: 图1:回转窑物料的填充状态

若窑的缩口尺寸为2650mm,窑耐火砖厚度为230mm,故 R=1770mm,H=445mm,R-H=1325mm, θ=arcos(1325/1770)=41.53o ——窑尾缩口允许的填充率(%) 式中:Φ 2 θ——物料填充区最高点与圆心的夹角(o); R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半径(m); H ——窑尾填充区弓形截面的高度(m)。 当料面的高度低于缩口时,理论上窑尾不漏料,当料面高度大于等于缩口高度时,就会出现漏料现象。 2、窑实际运转时窑尾物料的填充率 首先用下式计算窑实际运转时窑尾物料的填充率: 式中:Φ ——物料在窑尾的填充率(%) 1 M ——每小时原料石灰石,即成品乘以料耗(t/h); W ——石灰石在窑尾部的运动速度(m/s); Di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直径(m); ——石灰石的比重(t/m3),一般取1.4(t/m3)。 r m 物料在窑尾部的运动速度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i ——回转窑的斜度(°); Di ——窑尾部砌砖后的有效直径(m); n ——回转窑的转速(r/min);

窑尾预热器岗位作业指导书

窑尾预热器岗位作业指导书 目的:确保入窑生料输送,预热器系统正常运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范围: 2.1适用于窑尾预热器巡检工。 2.2所辖设备:入窑提升机、一级斜槽、各级闪动阀、预热器、电功分料阀、三次风阀。 职责与权限 3.1负责该岗位所属设备的巡检与维护。 3.2预热器运行状态的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3做好本岗位的点检记录。 3.4交班时上一班有遗留问题未解决时有权拒绝接班。 3.5发现重大隐患,有权紧急停车,所辖设备存在重大不安全运行因素时,有权拒绝通知开机。 3.6有权要求自动化、仪表、计量、水暖、电工到现场处理故障。3.7有权机旁试机。 3.8负责预热器系统耐火材料的检查处理。 3.9严格按公司和车间工艺操作要求执行。 引用文件 工作程序 5.1接班 5.1.1检查上一班的点检记录,询问设备及工艺运行情况。

5.1.2对检查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应向交班人问明,并报告组长或操作员,并在交接班记录中记录。 5.1.3交班人未完成当班的工作可拒绝接班。 5.1.4完成以上工作并无问题,签字接班。 5.2.1检查提升机有无异常 5.2.2检查各级锁风阀是否灵活无卡现象 5.2.3如遇投料班次,投料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5.2.4.1预热器各级闪动阀配重合格,动作灵活。 5.2.4.2各级预热器内无积灰同,下料管畅通。 5.2.4.3空气炮系统运行正常。 5.2.4.4系统入孔门,观察口关闭并密封。 5.2.5投料后对系统进行认真巡检。 5.2.5.1投料初2小时内对各级预热器下料情况进行连续观察,出现存料及时处理。 5.2.5.2投料正常后,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清理窑尾斜坡分解炉缩口。清理前应通知操作员停止空气炮,清理后开启。 5.2.5.3在不正常生产过程中,增加清理斜坡的次数。 5.2.5.4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检查三、四、五级预热器及锁风阀。异常情况下,接到操作员的信息,立即对异常部位给予处理。 5.2.5.5发现工艺方面出现下列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当班操作员。出现局部高温; 燃料燃烧不完全;物料发粘;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 XXXX—XXXX 代替DB13/2167-2015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cement 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xxxx- xx-xx发布XXXX - XX- XX实施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3/ 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为强制性内容。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碧琳、刘冉、杨士超、王春敏、马学军、曹鑫、王素欣 I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企业(含独立粉磨站)、水泥原料矿山、散装水泥中转站、水泥制品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水泥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河北省和国家相应的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915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67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3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533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4 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43 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HJ 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DB13/T2376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的测定 ?射线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泥工业cement industry 从事水泥原料矿山开采、水泥制造、散装水泥转运以及水泥制品生产的工业部门。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