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天下英才招致帐下,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㈡文士气的曹丕诗
曹丕诗歌的内容:主要为三大类,
1、宴游诗,写游赏之乐,有比较细致的山水描写,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上有一定地位。
2、抒情言志之作。
3、征人思妇的离别相思及思乡之情,这部分诗最能体现曹丕诗的水平。《燕歌行》二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燕歌行》的分析:
2、正始文学的特点
指魏末正始元年(240)起,魏晋易代之际的文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揭露现实的黑暗恐怖,表达清虚远祸的思想;抒发“忧生之叹”和“迁逝之悲”,作品充满生命飘忽的悲哀消极情绪。
2、从文学反映现实的角度说,正始文学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表现手法则与建安有所不同,多运用比兴象征、用典,风格隐晦。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二是创作有迄今发现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体诗《燕歌行》。诗风有文士气,语言上注意修饰;抒情性较强,细腻委婉,以游子思妇、离情别绪的内容为多,可以说曹丕的创作明显表现出从乐府民歌向文人化转变的新动向。
另外一点就是,曹丕与文士诗酒唱和,开文人雅集的先河。
㈢建安之杰曹植
曹植生平:曹植是曹丕的胞弟,从小聪颖,富于才华。受到时代风气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少年时就有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约30岁前,他过着贵公子的生活,由于才高绝伦一度深受父亲赏识,几次欲将其立为太子,但最终失败。曹丕称帝后,一直受到曹丕父子的猜忌打击,命运惨淡,40岁就抑郁而终。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1、建安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志向远大,于是造成“雅好慷慨”、“志深笔长”的特色,
2、而乱世中人生多变故,生命苦短,诗又带悲凉色彩。
3、建安文学个性张扬,如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文士气浓;曹植诗骨气词采兼备。王粲诗歌的自伤特征。
作业
1、名词解释:建安风骨建安七子
2、曹操诗歌的内容及其特色。
西晋的文学基本上是士族的文学。由于士风浮华和不够积极健康,创作上思想贫乏,现实性不高,崇尚绮丽繁缛的文风,追求技巧,且模拟风气重。可谓“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明诗》)。从体裁言,西晋文学以诗歌创作为主,文赋方面也有一定成绩,但都表现出上述特点。文士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以左思的创作较有成就。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如潘岳《悼亡诗》。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如陆机《赴洛道中作诗》。
左思
西晋文坛上最为杰出的诗人,钟嵘将其列为“上品”。出身低微,有文才,随妹左棻入宫移居京师,撰写《三都赋》而声名鹊起,但写形胜物产,博物取胜,文学价值不高。其真正有成就的是诗歌《咏史》八首,非一时所作,
太康诗风
太康诗风:西晋太康时期诗以陆机、潘岳等人为代表所创作的诗歌风貌,内容上偏重于拟古,形式上追求技巧的完美,诗风繁缛。
拟古方面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摹拟中,文辞风格趋于华美,文人气渐浓,如陆机的创作。
诗风繁缛,繁指繁复详尽,缛指华丽,表现为: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张华的诗。
3、曹操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4、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
5、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不同的主要表现。
6、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始文学
魏末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
1、从魏末的正始元年(240)起,大约25年的时间,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集团为夺取最高政治利益,与曹魏集团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采取种种高压残酷手段迫害异己人士。广大士人功业追求之想破灭,于是在士林中兴起崇尚道家的虚无超脱思想——玄学,追求个体的逍遥旷放,另一方面又对生命充满悲观消极思想。传统的儒家思想式微。
刘桢诗有赠答、游乐诗两类。
刘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凛霜,高风跨俗”,以气势取胜。如《赠从弟》之二
女诗人蔡琰身世苦难,写有五言体的自传性叙事长诗《悲愤诗》,悲情深长,有很高的艺术性。
写汉末动乱中人民尤其是女子的苦难,叙事抒情完美组合,重细节和心理刻画,是著名的抒情味儿浓的叙事长诗,对后世叙事诗有影响。
建安文学的特点
1、创作具有个性化;
2、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
3、五言诗创作达到高潮,
3、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
4、开启文人诗的时代;
5、风格上慷慨悲凉,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论及此期的文学说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后世誉为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二、文学理论和批评著作
①(魏)曹丕《典论·论文》
②(西晋)陆机《文赋》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
④(梁)钟嵘《诗品》
三、文学总集
①(梁)萧统《文选》
②(陈)徐陵《玉台新咏》
建安作家
㈠开一代诗风的曹操
曹操是一代雄主,作为政治家,他头脑精明敏锐,文武策略善于随时而变,敢于逆流俗而上。同时他又是一个文学家,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建安文士的领袖。其诗可谓开一代风气。
曹操诗歌的内容
主要有两个方面:
1、利用乐府诗写时事,真实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反映军旅生活。如:《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却东西门行》等;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总体概况:
1、五七言诗歌兴盛。
2、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3、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一些文学集团,从而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
4、成就最高的是陶渊明。
5、继承两汉文学将五言古诗和抒情小赋推到新的阶段。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和文学批评
一、文学自觉的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
1、阮籍
简介: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末著名的任诞人物之一。服膺玄学,生活上恣情任性、放浪形骸,激烈抨击时俗礼法,嗜酒成癖,对司马氏的艰险篡权行径十分痛恨,为远祸全身而喜怒不形于色,口不藏否人物。为敷衍司马氏,曾不得不出任过一些官职。
阮籍诗歌的内容:
最能代表正始文学特色,阮籍82首《咏怀》组诗,开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影响深远。组诗内容丰富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曹植文学观:曹植的文学观与其兄曹丕恰恰相反。他一生念念不忘的是功业之求,认为文学是“小道”,“未足以逾扬大义,彰示来世。”功业梦想最终幻灭,而其复杂的身世际遇促成创作上的成熟,成就了文学上的千古名声。
曹植诗歌的创作
根据生平可分为前后两期。
①前期的诗歌浪漫乐观,主要有下面这四类内容:
a.反映贵游生活,有一定的浪漫浮华气息。以《名都篇》为代表。
作品分析:
《白马篇》:塑造了武艺高超、英勇豪侠的少年英雄形象,亦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起笔振拔,接下分别写武艺高超、杀敌奋勇、公而忘私视死如归的内心世界,从外在到内在的完整形象。
②曹植后期的诗歌表现遭受猜忌打击和怀才不遇的忧愤哀伤,多运用比兴象征手法,低回曲折,艺术上更臻成熟,人生遭际的不堪,带给他种种心理折磨,成为他诗文创作的丰厚营养。以《赠白马王彪》、《吁嗟篇》、《野田黄雀行》等为代表。
2、“七子”中以王粲成就为最高,被称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代表作有《七哀诗》和《登楼赋》。
《七哀诗》:汉末大动乱的背景,个人的流离与人民的苦难相结合,感情沉痛,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艺术上精炼凝重的概括与典型情节相结合,善用白描手法渲染悲剧气氛,寓抒情于叙事中。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也有很高声誉;
1、抒发济世之志,充满慷慨之情的;
2、抒发苦闷孤独情怀的,深广写出对时光、生命、世事等的复杂感受,情意忧愤深广;
3、写游仙、隐居出世情怀的;
4、在关注现实方面,指斥曹魏政权荒淫腐败,讽刺礼法之士的虚伪。
阮籍诗歌的特点:
1、阮籍诗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2、多比兴、象征寄托,意旨深藏,这些都使诗歌更具有文人性,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对后代影响极大。
2、曹植的诗艺术手段多样,起调往往惊挺,好用比兴手法,词采丰富、典雅流畅。曹植诗具有丰富的抒情性和艺术美。
3、他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整合了前代诗的优秀传统,完成了从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他在当时和后代有着崇高的地位。
㈣建安七子与蔡琰
1、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把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称为“七子”。是建安文士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期诗歌类型
1、写遭受迫害而产生的悲愤,如《赠白马王彪》,主题复杂浑成,情、事、景交触,是著名的抒情长诗。
2、借思妇弃妇来抒怀,如《美女篇》、《七哀诗》。
3、述志诗,如《杂诗仆夫早严驾》。
4、游仙诗,如《远游》,渴望在游仙中超脱现实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曹植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诗歌特色如钟嵘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主要指其思想内容上具有建安风骨的精神,慷慨多气,主体情志充盈丰沛,自有一股遒劲之力;后者主要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
分析“夜中不能寐”篇:诗中清风、明月、孤鸿、林野等意象渲染出的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的忧生主题。
嵇康
生平简介:竹林名士之一,与曹魏宗室有姻亲关系。玄学大师,称“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一时士林领袖。个性不羁孤傲正直,“轻肆直言,遇事而发”,不趋附司马氏,后被诬陷杀害。奚落钟会、与山涛绝交、临刑前3000太学生为之请愿。
嵇康作品及其特点:
1、诗以《赠秀才入军》稍为可道,其中充满玄学的美学趣味,是后来泛滥的玄言诗的先兆,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2、嵇康诗以四言成就最为杰出,多表现诗人高蹈独立,鄙弃功名的形象。嵇康诗语言天成,风格清峻。
作业
1、阮籍诗歌的内容及其特点
2、嵇康诗歌的特点
第二章两晋诗坛
2、表现统一天下奋发进取的精神,如《短歌行》、《度关山》。此外还有游仙题材的《陌上桑》、《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等。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1、曹操留下来的诗全是乐府诗。不过曹操对传统的民歌乐府进行了改造,虽大多袭用汉乐府旧题,却是旧瓶装新酒,具有时代特点与个人风格,利用乐府诗写时事;
2、风格梗概多气、慷慨悲凉,宋人敖陶孙评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作品古直悲凉,而有一种雄强的气魄和力量。
b.表现同情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实,如《泰山梁甫吟》、《送应氏》(之一)(其中“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可与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相比)。
C.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充满少年的豪杰意气,以《白马篇》为代表。
D.赠友之作,如《赠王粲》、《赠徐干》等,感情真挚。
第二节动乱中文人命运与风尚
1、乱世与乱世文学
2、文人的命运
3、文学主题:
①生死主题
②游仙主题
③隐逸主题
第三节门阀制度及其观念下的创作
1、士族的形成及其与庶族的对立
2、寒士的不平
3、文学家族
4、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1、玄学的概念
2、玄学的特征
3、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①崇尚自然
②言不尽意
③得意忘言
第五节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
二、佛经的翻译
三、佛教的兴盛
四、佛教与文学的关系
①有关佛教的著作
②想象世界的丰富
③故事性的加强
④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⑤词汇的扩大
⑥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太康——东晋——南北朝
第一章 建安文学
指从汉末建安元年(196)到公元232年这段时间的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代表、以建安七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
秋景起兴;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韵到底,形成悠扬的旋律感,表达出感情的细腻委婉。
曹丕诗歌的艺术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曹丕诗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文士气浓;
2、追求语言的绮丽,音韵和谐,抒情纤细,
3、形式上诸体齐备。
曹丕的影响:
曹丕在政治上不及其父亲雄才大略,但在文学上他有两点历史贡献:
一是写了第一篇文学专论《典论·论文》,将文学摆到“不朽”的地位;
3、其四言诗的创作可谓是《诗经》后的奇响,在两汉以来的文人诗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曹操之后,四言诗基本没有出现优秀的创作者。
4、《观沧海》是今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曹操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1、身体力行进行文学创作。且对传统的文章进行继承或改造,如沿袭《诗经》四言诗的做法,利用乐府旧题写时事。被后世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