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危机管理的定义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1、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受到破坏而严重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2、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或者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国际安全。
3、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健康、生命及公共财产的安全。
公共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是社会状态的有序。
4、公共安全危机:是指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立即联合反应的事件或情境。
5、公共安全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区别:1、突发事件的影响是显性的、现实的,人们可以感觉到;而公共安全危机的负面影响既可以是显性的、现实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2公共安全危机必定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未必会发展成为公共安全危机6、公共安全危机的分类:按公共安全危机产生的诱因分:外生型公共安全危机内生型公共安全危机、内外双生型公共安全危机;按公共安全危机中的主体态度分类:一致型公共安全危机、冲突型公共安全危机;按公共安全危机发展的速度来分类:龙卷风型公共安全危机、腹泻型公共安全危机、长投影型公共安全危机、文火型公共安全危机;我国政府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7、公共安全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公共性灾难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资源缺乏8、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社会背景分析:一、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出现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增加(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资源安全、环境安全违法犯罪甚至自然灾害等)三、社会安全需求的扩展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四、应急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需要更加科学的应急管理五、法制社会的需求9、政治主义之所以被认为给研究公共安全危机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其本质原因是政治主义理论不是将公共安全危机看作是单纯的消极事件或有害威胁,而是将其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良性危机,看成政治可以切入进行活动的好机会。
外交学中的外交危机与危机管理
外交学中的外交危机与危机管理在外交学中,外交危机是指因为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紧张局势或危急情况。
外交危机的处理和管理是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讨论外交学中的外交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外交危机的定义与特点外交危机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紧张局势,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利益、安全或形象。
外交危机通常由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因素引起,并可能在国际舞台上扩大影响。
外交危机的特点包括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多因素性和瞬息万变。
二、外交危机的分类根据外交危机的性质和原因,可以将外交危机分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等不同类型。
政治危机主要源于国家之间的争端、领土争议、政权更迭等原因;军事危机则与军事对抗、冲突或武装行动有关;经济危机可能由金融危机、贸易争端等引发;环境危机则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相关。
三、外交危机管理的原则外交危机管理的核心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并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
外交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1. 快速反应:在危机爆发后,及时做出反应,并尽量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
2. 信息透明:向国内外公布真实准确的信息,避免传播不实谣言,维护公众的信任和国家形象。
3. 多边合作:与相关各方进行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
4. 风险评估:对危机的可能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5. 有效沟通:与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解释国家政策立场,争取理解与支持。
四、外交危机管理的策略与手段外交危机管理的策略和手段多种多样,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选择灵活应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交危机管理策略:1. 对外宣传:通过媒体、外交渠道等手段,向国际社会传递正面信息,强调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2. 多边谈判:通过国际组织、峰会等平台,与相关各方进行合作与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
3. 适度妥协:在危机解决过程中,适度做出让步,以维护重要的国家利益和外交关系。
危机管理的要素
危机管理的要素一、危机的定义和特点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情况对组织、个人或社会造成重大威胁或危害的状态或过程。
危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危害性的特点。
危机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应对和解决危机,减少危机对组织或个人造成的影响。
二、危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利益,维护组织的声誉,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全面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透明公开的沟通、科学决策和有效行动。
三、危机管理的要素1. 预防和规避危机预防和规避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
组织应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早发现和识别潜在危机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规避。
2. 危机应对策略制定危机应对策略制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
组织应制定完善的危机应对手册和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做出决策和行动。
3. 危机信息管理危机信息管理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危机情况,并及时向相关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
4. 危机沟通与公关危机沟通与公关是危机管理的关键要素。
组织应及时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危机信息,保持沟通畅通,避免信息滞后和误传,树立组织的公信力和形象。
5. 危机决策和行动危机决策和行动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组织应根据危机的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决策和行动方案,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应对危机,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
6. 危机评估和总结危机评估和总结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组织应及时对危机应对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
四、危机管理的挑战和对策危机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危机信息不透明、舆论压力、决策不确定性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组织应注重危机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危机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
五、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危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危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十章
第十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一)危机的定义1.在英文韦氏词典中,“危机”被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2.研究危机的先驱赫尔曼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
赫尔曼对危机的定义着重是从决策的角度分析的。
3.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4.学者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他的概念注意到了传播沟通以及形象和声誉在危机中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涉及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在西方研究中被称为紧急事件管理,紧急事件风险管理,灾难风险管理。
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
1.格林认为,危机管理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的任务。
2.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
危机发生的最初,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
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
”3.罗伯特·希斯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是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的,在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包括了两个阶段:一是危机初期的反应阶段;二是危机后期的恢复阶段。
归纳:1.危机管理就是要尽可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组织需要针对危机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实质可以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
既强调危机前的预防,更强调危机消除。
2.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危机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过程。
只有最大限度地及时掌握信息,才能够为危机管理做出可靠、可行的决策,才能够进行“公众认知”,最终恢复组织信誉与形象。
对危机的认识和理解
对危机的认识和理解危机,通常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某种突发或不可预测的事件引发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它可能对个人、组织、社会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危机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危机的定义与特点危机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某种突发或不可预测的事件引发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这种事件可能是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社会动荡等。
危机的特点包括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严重性、紧迫性等。
二、危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危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危机的性质,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危机、人为事故危机、社会政治危机等;根据危机的范围,可以分为局部危机和全局危机等。
三、危机的影响危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危机可能导致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等。
对组织和企业的影响:危机可能导致组织和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如生产中断、市场份额下降等。
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危机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等,如战争、政治动荡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经济崩溃等。
四、应对危机的策略应对危机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策略:通过加强预警机制、提高防范意识等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应急策略:在危机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调动救援力量等,以减少损失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恢复策略:在危机过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恢复重建,如修复基础设施、重建家园等。
心理干预策略:在危机过后,需要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危机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危机管理
第一章危机管理概说1、危机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答:危机是对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重要威胁,要求组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作出决策的情境状态。
特征: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无序性、隐蔽性、扩散性。
2、如何对危机进行分类?答:按照危机的性质划分、按照危机产生的诱因划分、按照危机的影响范围划分。
3、什么是危机管理?它具有哪些特点?答: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危机的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与事后恢复,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害的一系列过程。
特点:危机管理的可预防性、危机管理的系统性、危机管理的灵活性、危机管理的开放性。
4、危机管理具有哪些职能?答:危机监测与预防职能、危机决策与评估职能、危机组织与领导职能、危机控制职能、危机创新职能。
5、请结合一个典型的危机事件,分析其特征与类型,并谈谈科学的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答:案例书本P16-18 南京冠生园事件4、什么是危机预警?危机预警具有哪些功能?答:危机预警是对危机产生的前兆进行通告警示,引起组织内部所以成员和机构的关注,对其防御和改进,以期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或者在肇始阶段就努力将其对组织和组织成员的伤害降到最小。
功能:预见功能、警示功能、延缓功能、化解功能。
5、为什么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哪些原则?答:危机预警作用:有利于提高危机监测的效率,有利于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
原则:专业化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开放性原则、长期性原则。
6、常见的危机预警策略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谈谈对危机预警重要性的认识。
答:策略:控制策略、延缓策略、转移策略、教育策略。
1、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请试用这些基本原则分析评述一个具体的危机事件?危机处理过程遵循的原则:①主动性原则②快速性原则③真实性原则④诚意性原则⑤公众利益至上原则⑥专业性原则⑦利益兼顾原则2、什么是基于约哈里窗口的危机处理策略?掩盖/隐瞒3、什么是危机的隔离策略?危机的隔离策略通常有哪两种情形?答:危机的隔离策略:由于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涟漪效应”,如果不加以控制。
第九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危机
实践中处理危机的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提出六个原则
案例:联想“裁员事件”显现 内部沟通危机
2019年3月11日上午,联想部分员 工被电话陆续叫到会议室,被告之已 经被裁掉。20分钟后,在经理们的陪 同下,被裁员工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去, 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联想裁员行动 3月6日启动计划,7日讨论名单,8日 提交名单,9—10日人力资源审核并 办理手续,11日面谈。
这是联想集团近年来最大规模 的裁员,约占员工整体比例的5%。 联想在书面文件中表示,裁员是 公司战略调整的行动之一,与员 工的表现及业绩无关,同时联想 集团安排了周详的补偿计划,并 为离职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再就 业支持等服务。
随后一篇原联想员工撰写文章 《裁员纪实:公司不是我的家》 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文章说, 一些部门员工整体被裁,这恐怕 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 员。领导者战略上犯的错,却要 员工承担。不管你如何为公司卖 命,当公司不需要你的时候,你 曾经做的一切都不再有意义。员 工和公司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 千万不要把公司当作家。
建立 四、危机形态的预测 五、潜在危机的评估
一、危机管理组织架构的设置
(一)三级组织三级管理(详讲) (二)危机管理人员的配备
1.最佳配备方案: 出主意的人;善于收集情况的人; 提反面意见的人;管理档案的人;重视 人道主义的人。 2.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素质: 灵敏的嗅觉;水一样的思维;闪 电式的应变能力;换位思考的素质。
三级组织三级管理
危机管理委员会 ………………决策机构 危机管理办公室 ……………常务执行机构
危机管 理工作 小组
危机管 理工作 ……基层操作机构 小组
二、“发言人”制度的确立
发言人的选择必须强调极强的协 调沟通和应变能力,做到三个“必 须”:
危机的定义和特点
危机的定义和特点危机是指在其中一种突发事件或困境中,对个人、组织、社会等产生重大的威胁和影响的状态或过程。
危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发性:危机往往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没有任何的预兆和准备,使得相关方无法提前做好应对和准备。
2.不可控性:危机事件往往超出人们的控制能力范围,无法完全避免或阻止,只能尽力减轻其对个体、组织和社会的损害。
3.不确定性:危机中信息不完全、不准确、传递速度快、内容广泛,使得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判断和应对难以准确把握,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4.多元性:危机事件源于多个方面,可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对多个利益相关方造成影响。
5.冲击性:危机事件具有严重的破坏力和冲击力,会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重大的经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其生存和发展。
6.不可逆性:危机发生后,其影响和后果往往无法完全逆转或恢复,可能对相关方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7.不确定时间和空间:危机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不可预知,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使得相关方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和做好应对准备。
危机往往不仅是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说,危机既是考验也是挑战,只有正确应对和处理危机,才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实现转机和发展。
危机管理是指在危机发生前、中、后的各个阶段,采取合理的措施和策略,以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提升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全面、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处理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相关方的权益。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做好预测和预警:通过对潜在危机的预测和预警,能够提前识别和洞察危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准备,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失。
2.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危机发生后,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策略,包括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及时披露和沟通信息、组织资源和力量、寻找并利用机遇等。
3.优化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组织和机构,明确职责和责任,确保全面、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实现危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危机管理学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危机概述危机的基本内涵危机的内涵(危机、公共危机)危机的特征危机的分类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危机产生的基本原因危机发展的周期(五个阶段)危机发展的趋势一、危机的内涵(一)危机的定义危机的含义危机: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危机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它的外延是系统内外的各种矛盾关系,当这种矛盾激化的时候将演化为恶性突发事件。
如何理解危机的含义?1、危机是一种状态第一,危机是一种事件第二,危机是一种对组织构成重大威胁和危害的事件,它妨碍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第三,危机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出乎组织的预料,突如其来;第四,危机是一种具有急迫性的事件,它给予组织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对组织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强的时间性要求。
2、危机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3、系统是这种不平衡状态的范围对于危机来说,它总是发生在某一个系统之中,可以是大系统,如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是小系统,如一个公司、家庭乃至个人生活中的危机。
(二)危机的分类危机(3)投资者企业危机一般包括(1)管理者危机(2)产品危机(3)投资者关系危机(4)劳资者关系危机(5)媒介关系危机(6)竞争者关系危机(7)营销危机(8)行业危机(9)社会责任危机(10)战略危机第一类:龙卷风型危机:这类危机来得快去的也快,例如劫持人质危机;第二类:腹泻型危机,这类危机往往酝酿时间很长,但爆发后结束得也快,例如发生在刚果的千人大屠杀事件;第三类:长投影型危机,这类危机往往突然爆发,但影响深远,例如马丁路德金被刺事件引发的危机;第四类:文火型危机,是来得慢去得也慢的危机,例如巴以冲突。
(三)公共危机1、含义公共危机就是指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公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
既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还可能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公共危机涉及的对象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社会大众,至少是一个特定单位或地域中的一群人。
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
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在面临不可预测的、严重的、可能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破坏的事件时,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和手段来解决危机、恢复秩序、保护利益和形象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
企业危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失,并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危机是指一种突发的不幸事件,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形象和声誉。
危机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恶意攻击、产品质量问题、金融危机、法律诉讼等。
危机的特点是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如果企业不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危机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来应对危机事件,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
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容包括预防、应对和恢复三个阶段。
预防阶段是指企业在危机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预防和减少危机的发生。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灵活的管理政策和规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声誉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保持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
应对阶段是指在危机发生时,企业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危机的蔓延和扩大,并尽量减少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权限,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和配合,及时向相关方披露信息,与政府、媒体、客户等建立有效沟通,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应对阶段,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措施,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恢复阶段是指在危机得到控制和解决后,企业进行相应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这包括评估危机的影响和损失,修复受损的设施和设备,修复受损的声誉和信任,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弥补损失和重建企业形象。
在恢复阶段,企业需要全面梳理危机的原因和教训,总结经验,做好后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以避免类似危机的发生。
安全危机管理
预案更新与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应急预 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04
安全危机应对流程
安全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实时监测与评估
根据安全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迅速启 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物资和设 备进行应对。
对安全危机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掌 握危机的发展态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安全危机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安全危机概述 • 安全危机管理原则 • 安全危机预防措施 • 安全危机应对流程 • 安全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01
安全危机概述
安全危机的定义
定义
安全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 ,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的紧急 状态。
详细描述
科学救援原则强调在安全危机救援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效果。这包括使用先 进的救援设备、掌握正确的救援技能、遵循科学的救援程序等。同时,这一原则还强调在救援过程中要注重保障 救援人员的安全。
协调联动原则
总结词
在安全危机管理中,组织应与相关方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联动,共同应对危机。
胁和损失。
社会安全事件
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 等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 全造成的威胁和损失。
安全危机的影响
01
02
03
04
社会稳定
安全危机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引发恐慌和混乱,影响社会
正常秩序。
经济损失
安全危机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人员伤亡
安全危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危机管理流程、方法与措施
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
由于危机的不可预测性和可能带来的 严重后果,有效的危机管理是组织和 个人必备的能力。
重要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危机管理,可以降低 危机对组织和个人的负面影响,甚至 化危机为转机。
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原则
危机管理应遵循及时、准确、透明、系统等原则,以便快速响应、有效应对。
目标
人员分工与协作
明确危机管理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 响应和协作。
资源调配与保障
资源储备
01
建立关键资源储备制度,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资源
,满足应对危机的需求。
资源整合
02
加强跨部门、跨企业的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紧急采购与租赁
03
在危机发生时,根据需要紧急采购或租赁必要的设备、物资、
挑战
缺乏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可能导致组织在危机发生时无法及 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对策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 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组织文化与员工参与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组织文化的不健全或员工参与度低可能导致危机发生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影响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危机分级
根据危机的性质、影响范 围和严重程度,将危机分 为不同的等级,以便有针 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危机决策与应对
危机决策
根据危机识别和评估的结 果,制定相应的决策方案 ,包括危机应对策略、资 源调配、人员调配等。
快速响应
在危机发生时,迅速采取 措施进行应对,包括启动 应急预案、调配资源、疏 散人员等。
危机管理
二、危机的定义和类型
、危 (一) 危机的定义 、
在我们对危机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之前,有必要先进一步廓清危机的定义。危机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 Krinein, 其原始含义是指筛选、 鉴别。 后来随着人类的发展, 人们赋予它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同的专家对危机也有不同的定义: 危机研究的先驱赫尔曼认为:危机是一种情境状态,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 的根本目标是受到威胁,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形势的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 意料。 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认为: 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的行 为构架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 策的事件。 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 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 国内学者胡百精认为: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 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 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 上述关于危机的诸多定义,都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危机的特点。比如说赫尔曼的定 义注意到了危机的突发性与紧迫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则强调了危机的威胁性;巴 顿将危机的影响扩大到了组织及其员工、产品、资产和声誉的层面;胡百精则从传播 学的视角,注意到了危机的诱因及沟通的重要性。综合以上定义,我们认为危机是对 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要求组织在短时间被做出决策的情境状
5
业危机管理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改善研究危机管 理,实施危机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不言而喻的必要性。 企业面临着的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危机管理就是企业或个人能有措施、有计 划、有步骤地做好准备,在危机未出现时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应突发事件的快速 反应和处理能力,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第一,实施危机管理,增强危机意识,可 以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第二, 实施危机管理, 可以使组织正确地应对危机, 提高企业预防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能力,降低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第三,实 施危机管理,可以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社区工作中的危机管理与处理策略
社区工作中的危机管理与处理策略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
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管理与处理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维护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一、危机的定义与分类危机是指突发的、紧急的、危险的事件或情况,可能对社区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危机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社会问题等多种类型。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人为灾害包括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社会问题包括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
二、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1. 预防为主:社区工作人员应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例如,在高风险地区建设防洪设施,加强社区安全巡逻等。
2. 快速反应:一旦危机发生,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反应,组织人员和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疏散居民、灭火等。
3. 信息公开与沟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居民公开信息,保持沟通畅通,增强居民的信任和参与度。
例如,通过社区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发布危机信息和处理进展。
4. 多方合作:危机处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社区工作人员应与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危机。
例如,在环境问题上,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三、具体案例分析1. 社区治安问题:社区中可能存在盗窃、抢劫等治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巡逻,设置监控设备,提高社区的安全性。
同时,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巡逻,增加社区的警觉性。
2. 环境问题:社区中可能存在垃圾乱倒、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同时,可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 社会矛盾:社区中可能存在邻里纠纷、民族矛盾等社会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促进双方沟通和谐解决问题。
同时,可以组织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危机管理 教学大纲
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危机管理教学大纲引言: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
危机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计划和措施,应对和管理危机,以减少潜在的损失和恢复正常秩序。
在当今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在危机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技巧。
一、危机管理概述1.1 危机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危机管理是指在危机发生时,通过有效的组织和领导,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危机,以减少潜在的损失和恢复正常秩序。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员安全、维护组织声誉和稳定社会秩序。
1.2 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危机管理的原则包括预防、应对、评估和恢复。
其目标是减少潜在损失、保护人员安全、恢复正常秩序和维护组织声誉。
二、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2.1 危机管理的阶段模型危机管理的阶段模型包括预警、应对、评估和恢复四个阶段。
预警阶段是指通过监测和分析,提前预知危机的发生。
应对阶段是指在危机发生时,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和控制危机。
评估阶段是指在危机得到控制后,对危机的成因和后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恢复阶段是指通过恢复措施,恢复正常秩序和组织运作。
2.2 危机管理的决策模型危机管理的决策模型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决策和执行四个步骤。
信息收集是指收集和整理与危机相关的信息。
分析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应对措施。
决策是指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危机管理的决策方案。
执行是指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监测和评估。
三、危机管理的实践技巧3.1 危机沟通技巧危机沟通是指在危机发生时,与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危机沟通技巧包括诚信、透明、及时和准确等原则,以及危机传播的渠道选择和信息发布的策略。
3.2 危机决策技巧危机决策是指在危机发生时,制定和执行应对措施的过程。
危机决策技巧包括快速反应、权衡利弊、团队合作和风险评估等能力,以及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的思维方式。
四、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4.1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以自然灾害为背景,分析相关组织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危机管理策略和效果,探讨其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与应对预案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与应对预案第一章公共关系危机概述 (2)1.1 危机的定义与分类 (2)1.2 公共关系危机的特点 (2)1.3 公共关系危机的影响 (3)第二章公共关系危机的成因与演变 (3)2.1 危机的成因分析 (3)2.2 危机的发展阶段 (4)2.3 危机的演变规律 (4)第三章危机预防与预警机制 (4)3.1 预防危机的重要性 (4)3.2 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5)3.3 危机预警指标与评估 (5)第四章:危机应对策略 (6)4.1 危机应对原则 (6)4.2 危机应对策略选择 (6)4.3 危机应对的实施 (6)第五章信息披露与舆论引导 (7)5.1 信息披露的原则 (7)5.2 舆论引导的策略 (7)5.3 舆论监控与应对 (8)第六章危机沟通与协作 (8)6.1 危机沟通的技巧 (8)6.2 危机沟通的渠道 (9)6.3 危机协作机制 (9)第七章危机恢复与重塑 (10)7.1 危机恢复的策略 (10)7.2 危机后的形象重塑 (10)7.3 危机恢复与发展的关系 (10)第八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组织与人员 (11)8.1 危机管理组织架构 (11)8.2 危机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2)8.3 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 (12)第九章危机法律法规与政策 (12)9.1 危机相关法律法规 (12)9.1.1 危机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13)9.1.2 我国危机法律法规体系 (13)9.2 危机政策制定与实施 (13)9.2.1 危机政策制定的原则 (13)9.2.2 危机政策制定与实施流程 (13)9.3 危机法律责任的认定 (14)9.3.1 危机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14)9.3.2 危机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序 (14)第十章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 (14)10.1 国内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14)10.1.1 国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14)10.1.2 国内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15)10.2 危机管理成功经验总结 (15)10.3 危机管理失败的教训 (15)第十一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 (16)11.1 国际化趋势 (16)11.2 数字化趋势 (16)11.3 跨界合作趋势 (16)第十二章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7)12.1 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17)12.2 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 (17)12.3 危机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18)第一章公共关系危机概述1.1 危机的定义与分类在现代社会,危机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定义1(刘彦军、朱红整理日期:2003-7-19 SARS社会学研究网)一般意义上讲,危机是指严重的危害到成败生死的关头。
在具体的领域,危机有其具体特定和明确的含义。
如在社会领域,经济危机、旱情、水灾、疫情等都属于危机的范畴。
危机有三个基本要素,也即其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严重性—可能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后果。
二是时限性—在特定的时空迅速达成重大的后果。
三是突发性—来势凶猛,出乎意料。
危机管理,对危机的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过程。
其核心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危机的进程,把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危机定义2(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杨明杰凤凰卫视大讲堂)第一危机首先是一个重大事态。
第二方面,这个危机应该说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或者它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一定冲击的。
第三个,我觉得危机一般来讲它有一个决策的压力,对决策者来讲,危机看决策,决策者也是想,这个危机有一个时间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作出决定。
第四个,我觉得危机它有一个升级的危险。
国际危机应该是这样几类,它首先发生在国外,我是把它理解为国外,不包括我们国内的危机。
我们研究国外危机是为国内的危机管理提供一个借鉴,同时它要有一定的国际性,就是说有可能产生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有可能产生某一国国力的变化,甚至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变化,这才叫国际危机。
这就是概念的层次。
美国人对危机的定义3欧文·杨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危机是一个被看作发生高度紧张事件的互动过程,其特征为:正常的政治流程被突然打断、持续时间短、发生暴力的可能性上升,以及对国际政治中的某些系统(或关系样式)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国际危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一场对抗,通常持续时间较短。
其间,参与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被认为大大增加。
"关于"危机管理"的解释,一种观点将危机管理等同于和平地解决冲突,认为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否避免战争。
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是考拉·贝尔。
认为危机本身是真正的敌人,并主张由于核武器具有的大规模毁灭能力,因此在核大国之间,必须避免高度的冒险;任何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须权衡是否由此可能导致战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应该选择较少危险的行动;各参与方在消除战争危险和使事态恢复正常的任务方面有共同利益,实际上是伙伴。
第二种观点学派将危机管理看作是争取赢的过程,其目标是迫使对手让步,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进己方的利益。
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欧文·杨,其代表作是《实力政治:超级大国危机期间的讨价还价》。
他认为,危机是增进己方利益的机遇,敌对国家而不是危机本身是敌人。
他主张,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必须先以能否迫使对手屈服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而需要采取更大的冒险行动,就应该这样做;危机管理的作用是怎样迫使对手做出最大的让步,而己方只做出最小的让步。
第三观点取中间路线,把危机管理定义为"赢得一场危机,同时将危险和冒险限制在双方所能忍受的范围内。
"并提出,危机管理是"达成一个能为双方所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诉诸武力。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金特纳、大卫·斯瓦兹和莱斯利·利普森等,代表作是威廉·金特纳和大卫·斯瓦兹1965年发表的著作《危机管理研究》他们强调,在一场危机中,双方既想达到各自的目的,又将减少危险和避免灾难作为优先考虑,因而危机管理的实质是平衡和调和上述多种因素。
其原因是,核大国避免使它们之间发生的危机升级为核冲突是其共同利益所在,而且即使它们因某个问题而发生危机,但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关于危机的定义,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构成危机状态有几个很显著的特点:这种危机显然威胁到了现存的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这种危机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应对,危机具有突发性,给决策者留出选择的时间很少,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应对的策略;危机具有不确定性,怎么来的、将会怎么发展,走势如何,这些情况都很难判断。
危机事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高度不确定性;二是事件演变迅速;三是事件的独特性使得无法照章办事;四是信息不全,小道消息流行。
危机的分期:一般来说,危机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
在危机潜伏期中,主要是事前的预防。
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
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
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可能出现的危机。
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
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就解决危机。
危机的分类:按照一般分类,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水灾等)和社会危机事件(如社会动乱、战争、恐怖活动等)。
现代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按照危机的起源,可分为系统内部危机和系统外部危机;按照危机发生地域,可分为区域危机和国家危机。
按照危机性质,可把危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制度基本结构的危机,如美国“九一一事件”、阿根廷经济政治危机;一类是针对具体行为规范或价值观的危机,如广西南丹矿难等。
虽然二者各有所侧重,但在实际情况中,二者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特别是当自然灾害、具体事件危机处理不当时,很有可能会引发针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全面危机。
“九一一”事件中,美国政府和媒体几乎一致地认为,恐怖活动是对美国文化、对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挑战,而不愿认为是针对美国政府或外交政策的攻击。
[ii]这样,就更容易把美国公众引导到对恐怖分子的仇恨上来,形成几乎一致的舆论。
危机及危机管理的定义4(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是突然发生的,无章可循,具有模糊性、重要性,演变迅速。
危机发生时,往往需要急需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人员、物质资源和时间来完成。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主要针对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火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控制由突发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的责任。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
虽然这两者有所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交叉甚多,而且现实情形中,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突发事件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危机。
因此,这里我们主张用危机来进行统一的描述,通常所说的突发事件可以看成是危机的前期。
危机管理的定义:何谓危机管理呢?它本来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现在这一管理机制已被各行各业所广为引进。
对于政府而言,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防范、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
危机管理奉行“危机不仅意味着威胁、危险,更意味着机遇”的积极的行为准则。
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的任务。
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
一般而言,“危机管理”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
台湾对危机管理的看法:(国家安全与危机管理机制●苏进强)危机管理是一综合性的国家工程,除了具备一套运作顺畅的功能性机制外,各级政府须针对危机状况的想定与演练,预拟可能危机处理的计划,做好平日的危机管理工作,方能因应重大危机发生的处理。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言,危机管理为其达成目的之重要手段,换言之,危机管理的目的,即在预防危机及遏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则立即启动危机处理的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降低危机所造成的损害,控制危机情势,并迅速将损害复原。
因此,如何建构妥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做好危机处理,乃为国家安全体系重要的任务,亦为现代化国家政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国际战略学界对「危机」的定义,也因为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者而发展出不同的理论。
但危机的定义如果界定太精准和专门化,将无法广泛的运用于每一种状况;反之,如果范围太宽广,也会模糊危机的界限。
综合而言,以性质来区分,危机可以分为实质危机与程序危机;「实质危机」系指一个特别的政策、问题或情势;「程序危机」则强调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国际关系学者布理哲(Michael Brecher)以一个国家决策的过程来界定危机,他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势,由一个国家外在与内在环境变化所引起,并含有三项充分必要条件。
这三项条件是由最高决策阶层的认知来决定;第一是同时或随后具有对基本价值的威胁,其二为军事敌对行为的高度可能性,第三是对外在价值威胁,所能反应的时间有限」;4基本价值有两种,一种是核心价值,指涉及国家与人民的生存,并避免战争所带来的危害;另一种是高优先性的价值,系指在某特定危机中,决策者所认定在意识形态上或物质上的利益。
若将危机作最简要的定义则指「事出突然,并对国家重大利益产生威胁,而且决策反应时间有限的一种情势」,如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生存繁荣及社会上多数人的生命财产等;其次是危机处理有其时间上的限制,也会产生处理的压力;另外,危机的产生虽然会有征兆出现,但却可能因危机管理机制的功能不彰,而使预警迟缓,危机因素在隐而不显或政治轻忽下,逐次累积,应防未防,而产生蚕食性的崩坏,以致一发不可收拾,乃使危机骤然而至,形成「实质性」危机,此种危机亦可能会伴随战争的发生。
5故危机意味着军事行动及战争有明显增加的可能性,而决策者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
6现代国家的政府在危机管理上会着重于有形的危机上,例如天然灾害、意外事件、如恐怖主义等的人为危机等等,因为明显而且最能直接表现政府运作的良窳,也最能贴近人民的感受,所以就政府的角度言,危机处理的目的除了藉危机的复原弭平事件的伤害外,更重要的是要维持社会安定,并且维系执政的正当性。
7危机的形成除了突发事件之外,也有可能是潜在冲突逐渐恶化所导致,而对生存的价值造成威胁,或只要对决策者所认定的重要国家目标形成威胁,就可以达到认定的标准,此种标准的认定也因为不同决策者的认知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