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17章

合集下载

第17章碱金属、碱土金属_无机化学

第17章碱金属、碱土金属_无机化学
Na[Sb(OH)6]、KClO4、 Li3PO4、K2Na[Co(NO2)6] 难溶盐往往是在与大阴离子相配时出现。
(2) IIA盐类难溶居多,常见盐类除氯化物、硝酸
盐外, 其他难溶,如MCO3、MC2O4、M3(PO4)2、 MSO4、 MCrO4
(3) 离子型盐类溶解度的定性判断标准
巴素洛规则:阴阳离子电荷绝对值相同, 阴阳离子半径 较为接近则难溶,否则,易溶。
对应阳离子的半径小极化力较大,在水溶液中极 易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这种强烈的倾向能释 放出较大的水合能,总效应超过了需要激发时需补偿 的较高电离能和升华热等能量变化,使锂在水溶液中 的还原能力大大提高,电极电势显著下降;
17 -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
一、物理性质
IA
IIA
这些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
第 17 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7 - 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17 -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17 - 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7 - 4 离子晶体盐类的溶解性
17 - 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金属性强; 多形成离子键 Li, Be共价倾向显著
+1
+2
ns1
ns2
锂的特殊性:
钾的沸点(766 ºC)比钠的(890 ºC)低,当反应体系的温 度控制在两沸点之间,使金属钾变成气态,金属钠和KCl 、NaCl 仍保持在液态,钾由液态变成气态,熵值大为增 加,反应的 TΔrSm 项变大,有利于ΔrGm变成负值使反应 向右进行。
同时,钾为蒸气状态,设法使其不断离开反应体系,
让体系中其分压始终保持在较小的数值,有利于反应向右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有很强的还原性,与许多非金 属属单质直接反应生成离子型化合物。在绝大多数化合物 中,它们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生态环境与无机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生态环境与无机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本章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若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一)思考题1.你的家乡或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你认为如何治理?答:略。

2.分析你所做过的无机化学制备实验,哪些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就某一产品设计一个具体的绿色化学实验方案。

答:略。

3.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简述防治的基本对策。

答:(1)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我国的大气污染是典型的以排放烟尘和为特征的煤烟型污染。

(2)防治的基本对策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大力开发使用洁净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大力研究开发无污染生产工艺;禁止使用、排放有损臭氧层的化学品;防尘治沙,植树造林,营造草地,绿化环境。

4.我国出现的酸雨属于哪种类型?分布情况?防治的措施有哪些?答:(1)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属于硫酸型,这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源于燃煤。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酸雨仅限于川贵两广地区,到90年代酸雨已从西南地区蔓延至华中、华南地区,并且大多数省都发现过酸雨。

(3)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削减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改进燃料装置,开发清洁能源;推广清洁燃煤技术,削减民用煤、工业烧洗煤;烟气脱硫等。

5.根据热力学有关数据,计算说明应用反应:治理汽车尾气的可能性,并提出实现该反应的动力学措施。

解:由以上热力学数据看出,该反应在常温(298.15K)及标准态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并且该反应为放热、熵减的反应,所以应采取低温、适当提高压力,并加催化剂的措施即可实现治理汽车尾气的目的(实际国外的汽车尾气CO、NO的治理中已采用了此方法,且配有高效催化剂Pt-Pd)。

6.什么是生命必须元素?什么是微量元素?答:(1)生命元素是指在生物体中能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

无机化学下复习提纲

无机化学下复习提纲
***从NH3分子的结构总结NH3有哪些主要性质? 加合性 (N上的孤电子对);
(碱性及形成配合物) 还原性(-Ⅲ的N); 取代反应(三个H)。
***HNO2和HNO3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1 HNO2为一元弱酸。
HNO3为强酸。 ②HNO2有氧化还原性,酸中是较强的氧化剂,碱中为中强还原剂 (盐)。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有哪几种主要存在形式? 少数贵金属以单质或硫化物。(如Au、Ag、Hg、铂系) 轻金属:氧化物和含氧酸盐。(如以CO32- 、PO43- 、 SO42-) 重金属:氧化物、硫化物、SiO32-、CO32-
***什么是超导体?超导材料目前存在的只要问题是什么? 超导电性:金属材料的电阻通常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911 年H.K.Onnes发现汞冷到低于4.2K时,其电阻突然消失,导电性差不多 是无限大,这种性质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性质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超导体电阻突然消失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T0)。超导体的电阻为零, 也就是电流在超导体中通过时没有任何损失。 面临的问题:研制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
第20章 S区金属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碱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有哪些主要特征? ns1 结构,周期表中最左侧的一族元素。半径大,电负性小,是周期表 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以失去电子,以形成M+离子型化合物为主要特 征。 从Li到Cs活泼性增大。
***碱土金属和碱金属元素比,在性质变化上有何规律? Li、Be有哪些 特殊性? ns2结构,与碱金属比,金属键增强,硬度增大,熔点高,金属活泼性 降低,但仍是活泼金属,活泼性仅次于碱金属。以形成M2+的离子型化 合物为主要特征。 Li、Be的特殊性:
***砷分族+Ⅲ氧化态卤化物的水解性有何变化规律?写出其相应的水解 反应方程式。 随着As、Sb、Bi顺序碱性逐渐增强,其水解程度逐渐减弱。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V)
上页 下页 退出
小结:
ⅠA碱金属: S区 Li, Na, K, Rb, Cs, Fr ⅡA碱土金属: Be, Mg, Ca, Sr, Ba, R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 为: ns1和ns2

它们的次外层具有稀有气体原子式的稳定的电
子层结构, 对核电荷 的屏蔽作用较大,所以碱金属 元素的 I1 在同一周期中为最低。
(kg· ) cm
ⅠA 密度 -3
Li(锂) Na(钠) K(钾) Rb(铷) Cs(铯) 0.53 0.97 0.86 1.53 1.88
电负性 1.0 0.9 0.8 0.7 失去电子的倾向大,受到光照射时, 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0.8 金属性 金属性递增 金属表面的电子易逸出,可制造光电
管,由铯光电管制成的自动报警装置,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密度小,属轻金属 ∨ 可报告远处火警;制成的天文仪器可 ⅡA Be(铍) Mg(镁) Ca(钙) Sr(锶) Ba(钡) 密度-3 1.85 1.74 1.54 2.6 根据星光转变的电流大小测出太空中 3.51 (kg· ) cm 金属性 星体的亮度,推算星球与地球的距离。 电负性 1.0 0.9 0.8 0.8 0.7 金属性递增
上页 下页 退出
(kg· ) cm
ⅠA 密度 -3
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基本性质
Li(锂) Na(钠) K(钾) Rb(铷) Cs(铯) 0.53 0.97 0.86 1.53 1.88
电负性 1.0 0.9 0.8 0.8 0.7 氧化数 +1 +1 +1 +1 +1 E (M+/M) -3.04 -2.713 -2.924 (-2.98) (-3.026) (V) 氧化数与族号一致。 *E (Li+)反常,是由于Li的半径较小,易与 ⅡA Be(铍) Mg(镁) Ca(钙) Sr(锶) Ba(钡) 常见的化合物以离子型为主。由于Li+、 水分子结合生成水合离子放出较多能量所致3.51 密度-3 1.85 1.74 1.54 2.6 (kg· 2+半径小,其化合物具有一定共价性。 cm ) Be 电负性 1.0 0.9 0.8 0.8 0.7 氧化数 +2 +2 +2 +2 +2 E (M+/M) -1.99 -2.356 -2.84 -2.89 -2.92

无机化学 第17章 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 第17章 氮族元素

第十七章节氮族元素1.利用化学平衡理论分析解释Na 3PO 4、Na 2HPO 4和NaH 2PO 4水溶液的酸碱性。

解:因为在Na 3PO 4溶液存在如下平衡3-4PO + H 2OH 2-4PO + OH - 2b1105.1K -Θ⨯= 所以,溶液因3-4PO 的强烈水解而呈碱性(pH > 7)。

在Na 2HPO 4溶液中既存在H 2-4PO 的水解,又存在着H 2-4PO 的解离O H HPO 224+-7b242101.6K OH PO H -Θ--⨯=+ OH HPO 224+-13a3334104.4K O H PO -Θ+-⨯=+ ΘΘ>a3b2K K ,所以溶液显碱性(pH > 7);同样,在-42PO H 溶液中也存在着如下平衡:O H PO H 242+-8a2324106.3K O H HPO -Θ+-⨯=+ OH PO H 242+-12a -43101.3K OH PO H 3-Θ⨯=+ 因ΘΘ>3a a2K K ,溶液显酸性(pH < 7)。

所以,三种溶液的pH 大小为:Na 3PO 4> Na 2HPO 4> NaH 2PO 42.写出下列盐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Cl (NH 4)2SO 4 (NH 4)2Cr 2O 7 KNO 3 Cu(NO 3)2 AgNO 3 解:NH 4Cl△ NH 3↑+ HCl ↑ (遇冷又结合成NH 4Cl) (NH 4)2SO 4△NH 3↑+ NH 4H SO 4 (NH 4)2Cr 2O 7 △N 2↑ + Cr 2O 3 + 4H 2O 2KNO 3 △2KNO 2 + O 2↑2Cu(NO 3)2 △2 CuO + 4NO 2↑ + O 2↑ 2AgNO 3△2Ag+ 2NO 2↑+ O 2↑3.在实验室中,怎样配制SbCl 3、Bi(NO 3)3溶液,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解:为了抑制SbCl 3、Bi(NO 3)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配制SbCl 3、Bi(NO 3)3溶液时必须将SbCl 3、Bi(NO 3)3溶解在相应的强酸中。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第17章氮族元素第17章是关于氮族元素的无机化学知识。

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铋(Bi)。

这些元素在化学中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反应、化合物以及它们在生物体系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氮族元素的一些共同性质。

氮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加,而电负性逐渐降低。

氮族元素的价壳层电子配置为ns2np3,其中n代表价壳层的主量子数。

氮族元素通常形成3价阳离子(如NH4+),5价阴离子(如NO3-)和3价中性化合物(如NH3)。

从氮到铋,这种趋势是明显的。

此外,氮族元素的氧化态范围很广,从-3到+5都有。

这种多样性使得氮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发挥多种不同的角色。

氮族元素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氮。

氮气(N2)是地球大气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气体成分之一、氮气在室温和常压下是稳定的,但它可以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形成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肥料、农药和化肥生产中应用广泛。

此外,氨气也是合成其他化学品(如硝酸和尿素)的重要原料。

尤其是,氨气还可以和各种酸反应,形成盐。

这些氨盐可以通过酸碱反应来制备氨化合物,例如铵盐(如氨铵硝酸盐)和亚硝酸(如亚硝基氨)。

亚硝酸是氮族元素的另外一个重要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和防腐剂中有广泛应用。

另一个重要的氮族元素是磷。

磷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DNA和RNA的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磷也是肥料和家庭清洁剂中的重要成分。

磷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与氧气的反应制备。

磷酸盐(如三钠磷酸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矿物。

此外,砷是氮族元素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砷化氢(AsH3)是砷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它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

砷酸盐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砷的毒性,它们现在被禁止在许多国家使用。

锑和铋是氮族元素中较重的元素,它们在化学上与轻量级元素相似。

锑的最常见氧化态是+3,而铋的最常见氧化态是+3和+5、锑和铋的化合物在电子和光学领域有许多应用。

《无机化学(第4版)》00-0绪论

《无机化学(第4版)》00-0绪论
了解无机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的 了解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熟悉无机化学课程各章教学基本要求 自主探索求知:“理解—记忆—实验”并 重 理论知识侧重理解及其应用 元素知识侧重于记忆 实践活动侧重于实验
祝同学们学习一帆风顺!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第九章 氢、稀有气体 第十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十二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一) 第十四章 过渡元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和课下自学相结合(记笔记) 课后复习、习题、作业 答疑、解惑 期末考试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四、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和课下自学相结合(记笔记) 课后复习、习题、作业 答疑、解惑 期末考试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五、无机化学课程特点和学习策略
现代无机合成、配位化学、 稀土化学、生物无机化学、 固体化学、超分子化学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无机化学课 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药学、轻工、 材料、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类有关 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 学生具有独立获取无机化学知识和解决一 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继化 学及其它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
绪论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绪论
一、化学的分支
二、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 四、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环节 五、无机化学课程特点和学习策略 六、参考书 七、网上教学资源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17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17-4化学工业“三废”治理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17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17-4化学工业“三废”治理

废水的处理 含铬废水
还原法
CCrr22OO7722--++63FHeS2O++-31+45HH++→→2Cr3++6Fe3++7H2O
Cr3++3OH
-
2Cr3++ →Cr(OH)3↓
3SO42-+4H2O
离子交换法
R—OH+HCrO4- 再交生换 R—HCrO4+OH-
第171.74章.2生化态环工境污与染无机的化防学治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废水的处理 含砷废水
化学沉淀法 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
石、磺化煤等) 电凝聚法 离子交换法 生化法
第171.74章.2生化态环工境污与染无机的化防学治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废水的处理
含含砷砷废废水水的处理
沉淀法 金属离子 3Ca2++2AsO43- → Ca3(AsO4)2↓
Fe3++ AsO33- → FeAsO3↓
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第十七章
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化学工业“三废”治 理
第171.74章.1生态化环学境工与无业机“化三学废第”1的7章来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源 化工生产过程的尾气 化工生产废水 化工生产使用的矿物原料、燃料的废渣
第171.74章.2生化态环工境污与染无机的化防学治第17章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废水的处理 含镉废水
化学法:对于一般工业含镉废水, 可投入消石灰或硫化碱,使Cd2+形成 难溶的Cd(OH)2或CdS沉淀而除去。 电解法:此法用于处理氰化镀镉废水。 缺点是耗电量大,部分CN-被氧化为有 毒的氰气(CN)2而污染空气。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17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17-5绿色化学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17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17-5绿色化学

1第71.57.章1 绿生色态环化境学与的无机基化本学概念
17.5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最大化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 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使用安全溶剂和温和的反应条件(低温低压) 提高能源效率 设计使用可降解的化学产品,并能进入自然
生态循环 发展适时分析技术以便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 选择参加反应过程的物质,尽量减少发生意
外事故的风险
1第71.57.章1 绿生色态环化境学与的无机基化本学概念
17.5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
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但它不是 一般的控制污染,而是从根本上消灭 污染,它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 不再产生废物,是一门从源头上防止 污染的化学。
1第71.57.章1 绿生色态环化境学与的无机基化本学概念
17.5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防止废物的产生优于在其生成后再进行处理 或清理
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毒性的化学产品 设计危险性较小的化学合成工艺 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
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 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而不是化学计量试剂 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化(阻断基团、第十七章 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17. 5 绿色化学
1第71.57.章1 绿生色态环化境学与的无机基化本学概念
17.5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 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清洁化学 (Clean Chemistry)

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17章

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17章
1
木器着火可用水以及上述几种灭火器均可达到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而灭火的目的。 17-4 略 17-5 将含有 Na2CO3 和 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 60.0g 溶于少量水后稀释到 2.00L,测得该 溶液的 pH 为 10.6,试计算原来的混合物中含 Na2CO3 及 NaHCO3 各多少克? 解: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 为 x 克,则 NaHCO3 为 60-x 克。 M(NaHCO3)=84; c(HCO3-)=(60-x)÷(84×2) M(Na2CO3)=106 2C(CO3 )=x÷(106×2) pH=10.6 pKa(HCO3-)=10.25 pH=pKa(HCO3-)-lg[c(HCO3-)/c(CO32-) 代入数据,解得: x=44.3 克 即 Na2CO3 44.3g;NaHCO3 15.7g。 17-6 略
NaHCO3<Na2CO3 PbCO3<CaCO3
17-9 如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Na2CO3、Na2SiO3、Na2B4O7、10H2O (2)NaHCO3,Na2CO3 (3)CH4,SiH4 解: (1) 用盐酸检验,有气体产生的是 Na2CO3;有胶体出现的是 Na2SiO3;有白色晶体 沉淀的是硼砂。 (2) 用 pH 试纸检验, 碱性大的是 Na2CO3。 或加热两固体, 有气体产生的是 NaHCO3。 (3) SiH4 在碱的催化下会发生剧烈水解: SiH4 + (n+2)H2O == SiO2·nH2O↓+ 4H2(g) 而 CH4 无此反应。
3
(3) B 为第二周期元素, 只有 s 和 p 四条轨道, 最大配位数是 4, 所以只能生成 BF4-; 而 Si 是第三周期元素, 除了 s 和 p 轨道外, 还可利用 d 轨道成键, 配位数超过 4, 可达 6, 2所以能形成 SiF6 。 17-13 试说明硅为何不溶于氧化性的酸(如浓硝酸)溶液中,却分别溶于碱溶液及 HNO3 与 HF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解:Si 是非金属,可和碱反应放出 H2,同时生成的碱金属硅酸盐可溶。也促使了反应进 行。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g) 在具有氧化性的酸性溶液中,由于 Si 表面生成的致密的氧化物层,阻止反应进一步 进行 。但在 HF 和 HNO3 混合溶液中由于生成了可溶性的[SiF6]2-,消除了 Si 表面的氧化 物层,故可溶。 3Si + 4HNO3 + 18HF === 3H2SiF6 + 4NO + 8H2O 17-14 试解释下列现象: (1)甲烷既没有酸也没有碱的特性; (2)硅烷的还原性比烷烃强; (3)硅的卤化物比氢化物容易形成链; (4)BH3 有二聚体 B2H6,而 BX3 却不形成二聚体。 解:(1) 由于 CH4 具有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是非极性的,不溶于水也不电离,所以 既没有酸也没有碱的特性。 (2) 氢化物 AHn 的还原性来自于 An-,由于 Sin-的半径大于 Cn-,电负性小于 Cn-,失 电子能力比 Cn-强,所以硅烷的还原性比烷烃强。 (3)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一般认为可能是卤化硅中存在着 d-p 配键(由卤原子充满 电子的 p 轨道与 Si 原子的 3d 空轨道形成),使硅的卤化物形成链,而氢原子没有多余的 电子与 Si 原子的 3d 空轨道成键。 (4) BH3 是缺电子化合物,可通过氢桥键相连形成二聚体 B2H6;在 BX3 分子中,硼原 子上的“空”pz 轨道与 3 个 X 原子上充满电子的 pz 轨道间形成了 П46 的离域大 П 键,所 以不会象 BH3 那样有二聚体。 17-15 略 17-16 为什么 BH3 的二聚过程不能用分子中形成氢键来解释?B2H6 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 么特殊性?“三中心二电子键”和一般的共价键有什么不同? 解:因为在 B2H6 分子中,不存在氢键的性质,除了通常的 σ 键外,有三中心二电子的氢 桥键,它与一般的共价键不同之点就在于它是一种缺电子的桥键。 17-17 略 见 P589 17-18 H3BO3 和 H3PO3 组成相似,为什么前者为一元路易斯酸,而后者则为二元质子酸, 试从结构上加以解释。 解:H3BO3 为一元酸,因为 B 的电负性较小,H3BO3 自身并不能解离出 H+,但因 B 的缺 电子性,使 H3BO3 成为 Lewis 酸 ── 能够接受 OH− 的一对电子,所以表现为一元酸 。

无机化学 第17章铜族和锌族元素

无机化学 第17章铜族和锌族元素

O2
2
不可用铜器盛氨水

7
[Cu(NH3 ) 4 ] (蓝)
4Au O2 8CN 2H 2 O 4[Au(CN)2 ] 4OH

17.3
铜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
1 .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加热Cu(OH)2、Cu2(OH)2CO3、Cu(NO3)2都可 以得到CuO:
Cu(OH)2 CuCO3 2CuO H2O CO2 Cu(OH)2 CuO H2O
H 2SO 4 Ag 2S(s, 黑)
21
Ag+的鉴定:
HCl AgCl Ag

NH 3
Ag(NH )

3 2
Br AgBr(s)
S2 O 3 3
-
HNO 3
Ag 2S(s) S Ag(CN)
2-
2
CN AgI(s) I Ag(S O ) 3 2 3 2 I AgI(趋势较小) 2
导热率(Hg=1)
51.3
57.2
39.2
3
熔沸点较低(相对于其他过渡金属): ①原子半径较大、结构不够紧密 ②次外层充满,电子不参与成键,价电 子较少 良好导电导热性和良好的延展性 1gAu可拉3.4km金丝,金也可被压成 0.0001mm厚的金箔 Cu、Ag、Au和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Cu-Zn 黄铜 Cu-Sn-Zn 青铜 60-40 80 -15 -5 Cu —— Ni —— Zn 白铜 50~70 - 13~15 - 13~25 4
Au 4HCl(浓) HNO3 (浓) H[AuCl4 ] NO(g) 2H 2 O
6
与沉淀剂、配合剂的作用
4Ag 2H2S O2 2Ag2S 2H2O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下册)非金属元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下册)非金属元

34.反应 A.硼酸的定性分析 B.硼酸的定量分析 C.制造焰火 D.乙醇的定性分析 【答案】A
用于( )。
35.
与强碱中和得到( )。
A.硼酸盐
B.偏硼酸盐
C.四硼酸盐
D.多硼酸盐
9 / 39
圣才电子书

【答案】B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6.硼酸与多元醇反应,生成配位酸,使其酸性(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变化不定 【答案】B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7 章 碳 硅 硼
一、选择题 1.下述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 )。
【答案】C
2.在
分子中,styx 值为( )。
A.(4210) B.(4216) C.(4300) D.(4220) 【答案】A
3.下列硼烷在室温呈气态的是( )。
21.硼与浓 NaOH 反应,所得的含硼产物是( )。 A. B. C. D. 【答案】A
22.硼与浓硝酸反应,所得的含硼产物是( )。 A. B. C.BN
5 / 39
圣才电子书

D.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Fra bibliotek【答案】B
23.下列对硼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硼酸是三元酸 B.硼酸是一元路易斯酸 C.硼酸与多元醇反应,生成配合物,使酸性增强 D.硼酸的溶解度小 【答案】A
28.下列物质中能水解并放出 的是( )。 A. B. C. D. 【答案】A
29.硼的缺电子性表现在( )。 A.易形成缺电子多中心键及配合物
7 /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无机化学课件第16-17章-分析化学概论及定量分析误差

无机化学课件第16-17章-分析化学概论及定量分析误差

2、误差的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y f (x)
1
( x )2
e 2 2
2
无限次测量的 标准偏差
y f (x)
1
( x )2
e 2 2
2
设:z (x )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1)当x
=பைடு நூலகம்
时,y
值最大,为
1 2π
(2)曲线关于x = 对称
(3)当x = ± 处曲线有拐点,且以x 轴为水平渐近线。
系统误差(systemic errors):测量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 的比较恒定的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在理论上说是可以测定的—— 可测误差(determinate errors)。
系统误差
方法误差 仪器误差 试剂误差 操作(主观)误差
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s):测量过程中一些随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随机误差(random errors)。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 析,这类方法都需要特殊仪器,通常叫仪器分析。
主要的仪器分析法有:
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热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其它:质谱法、核磁共振法、X光衍射法、电子显微镜分析、毛细管电泳……………
(四)常量分析法、半微量分析法、微量分析法: 根据试样的用量及操作规模不同,可分为:
这类误差在分析操作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类误差不可能用校正的 方法减小或消除,但可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测量结果作正确的表达。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准确度(accuracy):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可用误差来衡量。
误差
正:测量结果>真实值 负:测量结果<真实值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2;SiH4;NH3;AsH3;PdH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电离能最低安全的放电光源;(c)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HeH+、He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a) ICl4- (b)IBr2- (c)BrO3- (d)ClF解:平面四边形直线形三角锥直线形13-8用 VSEPR理论判断XeF2 、XeF4、XeF6、XeOF4及ClF3的空间构型。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册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下册
二、简答题
1.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硼砂(N2B4O7)溶液与稀硝酸混合[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2010研]
答:Na2B4O7 + 2HNO3(稀) + 5H2O=4H3BO3 + 2NaNO3
2.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在碱性条件下,红磷与次氯酸钠反应,生 成连二磷酸二氢根离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研] 答: 3.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五氯化磷的氢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研] 答: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9章 氢、稀有气体 第10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第13章 过渡金属(一) 第14章 过渡金属(二) 第15章 元素化学综述(自学为 主)
第16章 无机物合成 第17章 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9章 氢及稀有气体 第10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第11章 卤素与氧族元素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第13章 过渡元素(一) 第14章 过渡元素(二) 第15章 元素化学综述(自学为
2.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
A.碳纳米管具有半导体性
B.碳纳米管具有金属导电性
C.金刚石具有半导体性
D.硅具有半导体性
【答案】B
【解析】碳纳米管具有导电性,是非金属导电性。
3.天然硅酸盐的结构复杂,其基本结构单元为( )。[首都师范大 学2010研] A.SiO2分子 B.SiO32平面三角形 C.SiO4四面体 D.Si2O76-共其用顶点的两个四面体 【答案】C 4.石墨、金刚石、碳纳米管皆为碳单质,其中在碳纳米管中碳原子的 杂化类型 ( )。[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 A.与石墨相同 B.与金刚石相同 C.部分与石墨相同部分与金刚石相同 D.与石墨金刚石皆不相同 E.无正确答案可选 【答案】A 【解析】在碳纳米管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与石墨相同,皆为sp2 杂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Co 或 Ni 523K,101KPa Cr2O3 ZnO 623~673K
CO + PdCl2 + H2O === CO2(g) + Pd + 2HCl
17-3 某实验室备有 Cl4、干冰和泡沫灭火器[内为 Al2(SO4)3 和 NaHCO3],还有水源和砂。 若有下列失火情况,各宜用哪种方法灭火并说明理由: (1)金属镁着火; (2)金属钠着火; (3)黄磷着火; (4)油着火; (5)木器着火 解:金属镁,钠,黄磷着火应用干沙灭火,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不宜用水,泡沫灭 火器以及 CCl4 等。因为这些物质会与镁、钠、黄磷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在燃烧的情况下 还会发生爆炸。 油着火可用干冰、泡沫灭火器和沙子等,以隔绝空气,降低温度,不宜用水。
4
OH
H3BO3 + H2O → HO
B OH OH
OH
-
+ H+(aq)
H3PO3 为二元酸,因其结构为: H
P OH
O
其中一个 H 直接与电负性较小的 P 以共价结合,不可能解离出来,只有二个羟基上 的 H 可解离,因而是二元酸。 17-19 画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图: Si4O128-; B3N3H6; (BO2)nn-; [B4O5(OH)4]2-; SiF62-;
3
(3) B 为第二周期元素, 只有 s 和 p 四条轨道, 最大配位数是 4, 所以只能生成 BF4-; 而 Si 是第三周期元素, 除了 s 和 p 轨道外, 还可利用 d 轨道成键, 配位数超过 4, 可达 6, 2所以能形成 SiF6 。 17-13 试说明硅为何不溶于氧化性的酸(如浓硝酸)溶液中,却分别溶于碱溶液及 HNO3 与 HF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解:Si 是非金属,可和碱反应放出 H2,同时生成的碱金属硅酸盐可溶。也促使了反应进 行。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g) 在具有氧化性的酸性溶液中,由于 Si 表面生成的致密的氧化物层,阻止反应进一步 进行 。但在 HF 和 HNO3 混合溶液中由于生成了可溶性的[SiF6]2-,消除了 Si 表面的氧化 物层,故可溶。 3Si + 4HNO3 + 18HF === 3H2SiF6 + 4NO + 8H2O 17-14 试解释下列现象: (1)甲烷既没有酸也没有碱的特性; (2)硅烷的还原性比烷烃强; (3)硅的卤化物比氢化物容易形成链; (4)BH3 有二聚体 B2H6,而 BX3 却不形成二聚体。 解:(1) 由于 CH4 具有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是非极性的,不溶于水也不电离,所以 既没有酸也没有碱的特性。 (2) 氢化物 AHn 的还原性来自于 An-,由于 Sin-的半径大于 Cn-,电负性小于 Cn-,失 电子能力比 Cn-强,所以硅烷的还原性比烷烃强。 (3)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一般认为可能是卤化硅中存在着 d-p 配键(由卤原子充满 电子的 p 轨道与 Si 原子的 3d 空轨道形成),使硅的卤化物形成链,而氢原子没有多余的 电子与 Si 原子的 3d 空轨道成键。 (4) BH3 是缺电子化合物,可通过氢桥键相连形成二聚体 B2H6;在 BX3 分子中,硼原 子上的“空”pz 轨道与 3 个 X 原子上充满电子的 pz 轨道间形成了 П46 的离域大 П 键,所 以不会象 BH3 那样有二聚体。 17-15 略 17-16 为什么 BH3 的二聚过程不能用分子中形成氢键来解释?B2H6 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 么特殊性?“三中心二电子键”和一般的共价键有什么不同? 解:因为在 B2H6 分子中,不存在氢键的性质,除了通常的 σ 键外,有三中心二电子的氢 桥键,它与一般的共价键不同之点就在于它是一种缺电子的桥键。 17-17 略 见 P589 17-18 H3BO3 和 H3PO3 组成相似,为什么前者为一元路易斯酸,而后者则为二元质子酸, 试从结构上加以解释。 解:H3BO3 为一元酸,因为 B 的电负性较小,H3BO3 自身并不能解离出 H+,但因 B 的缺 电子性,使 H3BO3 成为 Lewis 酸 ── 能够接受 OH− 的一对电子,所以表现为一元酸 。
2
17-10 怎样净化下列两种气体: (1)含有少量 CO2、O2 和 H2O 等杂质的 CO 气体; (2)含有少量 H2O、CO、O2、N2 及微量 H2S 和 SO2 杂质的 CO2 气体。 解: (1) 先将气体通入碱性溶液(如 NaOH 或 NaCO3),可吸收 CO2;再通入 CuCl 的氨水 溶液,使生成 CuCl·CO·2H2O,将此溶液减压加热,用干燥剂(如 CaCl2)除去水即可。 (2) 将混合气体通入冷的、浓 K2CO3 溶液吸收 CO2(CO、O2、N2 等不被吸收) ,然 后加热,放出 CO2,干燥后即可。微量的 SO2 和 H2S 虽也被碳酸钾吸收,但在加热时不 再逸出。 17-11 试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 (1)制备纯硼或硅时,用氢气做还原剂比用活泼金属或碳好; (2)硼砂的水溶液是缓冲溶液; (3)装有水玻璃的试剂瓶长期敞开瓶口后,水玻璃变浑浊; (4)石棉和滑石都是硅酸盐,石棉具有纤维性质,而滑石可做润滑剂。 解:(1) 因为碳与硅或硼会发生反应,而用活泼金属还原,价格贵,成本比 H2 高。 (2) 硼砂溶于水有下列反应: B4O5(OH)42- + 5H2O === 2H3BO3 + 2B(OH)4由于生成了硼酸及其共轭碱,组成了一对缓冲对,所以其水溶液是一种缓冲溶液。 (1) 空气中的 CO2 进入瓶里与水玻璃的主要成分 Na2SiO3 作用, 生成硅酸胶体, 使溶 液变混浊。 (2) 它们虽然都是硅酸盐,但是它们阴离子(硅氧四面体)构造不同。在石棉中,硅 氧四面体通过两个氧原子与其它的硅氧四面体连成无限长链,有单链,有双链,链与链 间借金属离子连接,含有这两种链状阴离子的硅酸盐具有纤维性质。在滑石中,每个硅 氧四面体通过其中的三个氧原子与其它的硅氧四面体形成片状结构,金属离子在片与片 之间,这样的结构使其易分成薄片,片与片之间具有滑动性,因此可做润滑剂。 17-12 试说明下列事实的原因: (1)常温常压下,CO2 为气体而 SiO2 为固体; (2)CF4 不水解,而 BF3 和 SiF4 都水解; - (3)BF3 和 SiF4 水解产物中,除有相应的含氧酸外,前者生成 BF4 ,而后者却是 SiF62-。 解:(1) 因为 CO2 是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的物质是 CO2 分子,结点间的作用力是分子 间作用力,熔、沸点低,常温常压下为气体;而 SiO2 是原子晶体,晶格结点上是 O 和 Si, 结点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所以,熔、沸点高,常温常压下为固体。 (2) C 原子无 d 轨道,在 CF4 中碳的配位数已饱和,不能接受水提供的孤电子对而与 水分子配位,因而不水解。B 是缺电子原子,有空的 p 轨道,所以 BF3 是缺电子分子, 可以接受 H2O 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而水解。在 SiF4 中,硅因有 d 轨道,所以 Si 的配位数 还未饱和,可以接受水提供的孤电子对而水解。
1
木器着火可用水以及上述几种灭火器均可达到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而灭火的目的。 17-4 略 17-5 将含有 Na2CO3 和 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 60.0g 溶于少量水后稀释到 2.00L,测得该 溶液的 pH 为 10.6,试计算原来的混合物中含 Na2CO3 及 NaHCO3 各多少克? 解: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 为 x 克,则 NaHCO3 为 60-x 克。 M(NaHCO3)=84; c(HCO3-)=(60-x)÷(84×2) M(Na2CO3)=106 2C(CO3 )=x÷(106×2) pH=10.6 pKa(HCO3-)=10.25 pH=pKa(HCO3-)-lg[c(HCO3-)/c(CO32-) 代入数据,解得: x=44.3 克 即 Na2CO3 44.3g;NaHCO3 15.7g。 17-6 略
NaHCO3<Na2CO3 PbCO3<CaCO3
17-9 如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Na2CO3、Na2SiO3、Na2B4O7、10H2O (2)NaHCO3,Na2CO3 (3)CH4,SiH4 解: (1) 用盐酸检验,有气体产生的是 Na2CO3;有胶体出现的是 Na2SiO3;有白色晶体 沉淀的是硼砂。 (2) 用 pH 试纸检验, 碱性大的是 Na2CO3。 或加热两固体, 有气体产生的是 NaHCO3。 (3) SiH4 在碱的催化下会发生剧烈水解: SiH4 + (n+2)H2O == SiO2·nH2O↓+ 4H2(g) 而 CH4 无此反应。
第 17 章 碳 硅 硼
17-1 对比等电体 CO 与 N2 的分子结构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解: CO [KK(σ2s)2(σ*2s)2(π2p)4(σ2p)2] 1 个 σ 键,2 个 π 键(其中 1 个是由 O 提供电子 对的配键) N2 [KK(σ2s)2(σ*2s)2(π2p)4(σ2p)2] 1 个 σ 键,2 个 π 键。 CO 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1.250g/L,溶解度 0.02 体积/1 体积水。 N2 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1.250g/L,溶解度 0.02 体积/1 体积水。 临界温度 126K,熔点 63K,沸点 77K。 CO 的化学性质:(1) 还原性;(2) 配位性;(3) 与非金属作用。 N2 的化学性质:键能大,不活泼,在高温下才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17-2 概述 CO 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写出 CO 与下列物质起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 应条件: (1)Ni; (2)CuCl; (3)NaOH; (4)H2; (5)PdCl2。 解:将浓硫酸滴到 HCOOH 上即可得到 CO 气体;或用草酸晶体与浓硫酸一起加热可得 到 CO 和 CO2 混合气体,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固体 NaOH 吸收 CO2,即可得到纯的 CO。 CO 可用排水集气法,因 CO 难溶于水。 (1) (2) (3) (4) 4CO + Ni 50℃ Ni(CO)4 CO + CuCl + H2O CO + NaOH CO + 3H2 CO + 2H2 (5) 433K HCl 溶液 Cu(CO)Cl·2H2O 加压 HCOONa CH4 + H2O CH3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