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认定方案 供参考

合集下载

学分认定方案供范文

学分认定方案供范文

学分认定方案供范文
首先,学分是对学生所修课程的学业成果的量化表示。

学分通常是按照学时来计算的,每个学时对应一定的学分。

学分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所学课程的难度和完成程度,以便进行绩点和学业成绩的计算,并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跟踪和评估。

学分认定的目的是确认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归属,以便将学生的学业成果准确地计算到其学历和学位中。

学分认定的主要原则是公平公正、依据规定和透明度。

学分认定应该建立在学分计算规则的基础上,以确保每位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学获得的学分都能得到公正认定。

学分认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申报:学生应按照学校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所修课程的申报材料,包括课程名称、学时、授课教师、考核方式等信息。

2.学分计算:学校根据学分计算规则对学生所申报的课程进行学分计算。

学分计算规则可以包括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学科分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区别等。

4.学分认定:学校根据学分计算和学分审核的结果,对学生所修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结果通常会以学分认定单或学分认定证书的形式向学生提供。

5.学分转移: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可能需要将所修课程的学分转移到其他学校或学位中。

学分转移需要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学校的认可后方可进行。

综上所述,学分认定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学历学位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建立在学分计算规则基础上,并通过课程申报、学分计算、学分审核、学分认定等具体步骤来进行。

学分认定的结果应该准确反映学生所学课程的学业成果,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根据《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分认定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一)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副校长成员:教务处、级部、政教处、教科室、团委、艺体处等相关处室主任。

职责: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认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及学分的审定。

教务处负责处理委员会具体事务。

(二)学分认定小组根据不同学习领域,每个级部设立十个学分认定小组。

组长:从各学科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中选择教师担任。

成员:各模块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职责:负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记录、收集、考查、考试(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记录等),并在模块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学分认定意见,上报学分认定委员会。

二、学分认定基本原则1.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客观依据,旨在检查学生修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学分认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视教师评价,又要关注学生自我体验。

3.学分认定过程要客观、科学、便于操作,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过程。

4.学生修习课程(模块)在修习时间、学分认定考试及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三个方面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基本条件。

三、学分认定依据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修习且经过考试(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时间的4/5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学生日常作业考核合格(包括作业数量和质量)。

(二)学分认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1.学分认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学分认定考试难度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模块学习结束组织模块考试。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目的和背景: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学分制的引入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

本方案旨在制定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以确保学分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推行。

一、学分制度概述:学分制度是指通过学生参加课程和课程外活动来获取学分,进而评定学生的学业学术水平,包括课内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和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学分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

二、学分认定原则:1. 学分认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2. 学分认定应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应,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实践和应用;3. 学分认定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兼顾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4. 学分认定应灵活多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程和活动。

三、学分认定目标:1. 通过学分认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学业学生发展环境;2. 鼓励学生多元选修,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3. 强化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融合;4.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学分认定范围和计算方法:1. 课内学分认定:a. 课程学习成绩:根据学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成绩满分为100分,按照分数段设定学分比例,分数越高学分越高;b. 学科竞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可获得相应学分;c. 课程评价: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作业、课堂互动等行为获得相应学分。

2. 课外学分认定:a. 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关报告或总结可获得相应学分;b. 创新实践: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创新实践项目可获得相应学分;c. 实践技能: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职业技能可获得相应学分;d. 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可获得相应学分;e. 体育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完成相关任务可获得相应学分;f. 志愿服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完成相关报告或总结可获得相应学分。

XXX中学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XXX中学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XXX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背景XXX中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学校,目前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学生。

在学生自主学习、学分认定方面,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尝试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定学生努力学习的成果。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学分认定的需要,学校制定了以下的学分认定方案。

学分认定方案1. 学分认定方式学校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评定学分、考试认定学分以及实践认证学分的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2. 学分认定总分值学生需要完成基础课程和扩展课程的学习,基础课程得分上限为25个学分,扩展课程得分上限为10个学分。

总计35个学分的认定方案。

3.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学生需完成课程指定学习内容和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后由教师进行审核。

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分为15个,需完成指定学练内容和任务,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和任务后,能否获得3-5个基础学分视教师评定。

若学生未完成指定学练内容和任务,则将不得到评分。

4. 扩展课程扩展课程包含诸如物理、化学、历史等相关学科课程。

学生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并进行学习考核和考试认定。

扩展课程的基础学分为5个,需完成课程认证和指定任务,学生完成和通过课程考核后即考试认定。

学生的考试认定需获得3-5个扩展学分,视情况由教师掌握并进行评定。

5. 实践认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艺术表演、体育竞技等方式获得的成绩也可以纳入学分认定范畴。

学校制定了一定的实践认证标准和要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取得相关实践证书或荣誉,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定。

实践认证学分最高为5个学分。

学分认定规则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师的审核、考试认定以及实践认证等途径获得相应的学分。

如果学生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也不能参加相应的考试认证和实践认证,学生将不得到相应的学分认定。

此外,学生需要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表现良好,才能获得更多的学分认定。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学分认定概述 • 学分认定标准与程序 • 学分认定委员会与认定流程 • 学分认定课程与考核方式 • 学分认定工作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学分认定工作案例分析
01
学分认定概述
学分定义与重要性
学分定义
学分是用于衡量学生学习量和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以课程学时 数为基础进行计算。
审核流程
学校教务处对学生的学分 进行审核,确保学分认定 准确无误。
学生申诉
学生对自己的学分有异议 ,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进 行申诉。
学分认定的相关政策法规
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
教育部门对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等有明确的规定。
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分认定规章制度。
通过信息化管理,学校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 率。
THANKS
感谢观看
3
实施效果
通过这种结合,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 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四:某中学学分认定的信息化管理创新
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某中学为了提高学分认定工作的效率和质 量,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创新。
创新内容
学校开发了一套学分认定管理系统,实现了学分认定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
实施效果
研究性学习课程
开展以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为主 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及标准
平时成绩
记录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出勤等方面的 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采取笔试、口试、实 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期末考试。
综合评价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范本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范本

中学必修课程学分认定办法范本一、概述为了规范中学必修课程学分的认定工作,保证学分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学,制定本办法。

二、认定原则1. 学分认定原则是按照《中小学课程计划标准》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和课时要求进行认定。

2. 学分认定不受学生兴趣、能力和成绩等因素的影响。

3. 学分认定不区分学校类型和地域差异,统一执行标准。

三、认定方法1. 课程学分认定方法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时要求进行综合评估。

2. 每门必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以单科目为单位,课程内涵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核。

3. 课程学分认定分为合格和优秀两个档次,其中合格为基本达到课程目标和要求,优秀为超过基本要求并取得突出成绩。

4. 学生必须参与课程实践活动,经过系统的实践考核和评估,才能获得学分认定。

四、学分认定过程1. 确定学分认定工作小组,包括学科教师、班主任、实践指导教师等教育工作人员。

2. 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根据《中小学课程计划标准》制定学分认定方案,并将方案报校方审核通过后执行。

3. 学分认定工作小组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活动,包括实践课、实验、实习、讨论、报告等。

实践活动必须与课程目标和内容相结合,能够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4. 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根据学生的实践成绩和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

5. 学分认定结果以成绩单形式向学生和家长通报。

6. 学分认定结果经学校审核备案后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学分。

五、学分认定标准1. 合格学分认定标准:(1)基本掌握课程目标和内容,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概念和方法;(2)完成课堂作业和实践任务,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3)遵守学校纪律,课堂纪律良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优秀学分认定标准:(1)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有深入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完成课堂作业和实践任务,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性观点;(3)课堂表现积极,能够引导并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4)参加课外拓展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学分认定是指学校对学生所修读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确定学生所获得的学分数,是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规范学分认定工作,保障学生权益,提高学分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明确学分认定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标准,保证学分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公平评价和认定。

三、实施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全校所有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

四、具体内容。

1. 学分认定的程序。

(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填写相关的学分认定表格,并提供相应的成绩单和课程证明。

(2)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收到学生的学分认定申请后,将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安排相关教师进行评定。

(3)学分认定委员会将根据教师评定意见和学生提交的材料,最终确定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并书面通知学生。

2. 学分认定的标准。

(1)学分认定应根据学校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进行,对于已修读的课程,学生需获得合格的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2)学分认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全面评价。

3. 学分认定的监督与管理。

(1)学分认定委员会应建立健全的学分认定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定的程序和标准,并定期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学校应建立学分认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进行归档存档,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五、实施效果。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学分认定工作,提高学分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保障学生的权益,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公平评价和认定。

六、结语。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学校学分认定工作的重要保障,希望全校师生能够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学分认定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竞争的加剧,学分认定已成为了中学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分认定涉及到学生成绩、学科、学生素养等多个方面,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认定学生的学分,已成为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学分认定工作的制定、实施、监督等方面,制定一份完整的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方案制定(一)确定认定标准学分认定标准包括学科要求、课程内容、考试成绩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其中学科要求是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则是特定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考试成绩是需要学生在学科考试中达到的要求,社会活动则是指学生在课外或者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长和收益。

(二)明确认定流程学分认定流程是学生学分认定工作的程序规范,其中包括了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周期、认定结果等具体内容。

明确流程可以确保学生的学分认定合理公正,同时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管理。

(三)确定认定权责学分认定的标准和流程都必须有人负责,因此在工作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权责,如认定人员、认定条件、专业知识、认定结果等。

同时也需要规定学生自我认定的标准和条件,以及学校对学生认定结果进行复核、监督和评估的措施。

二、工作方案实施(一)开展宣传工作学分认定工作需要广泛宣传和动员,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认识和理解学分认定的重要性和程序规范,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组织评审工作学校应当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相关评审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推进学分认定评审工作的开展,确保权责公正和程序规范。

(三)监督和评估工作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估工作,及时查处认定不公或者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等方面的质量管控和监督评估。

三、工作方案验收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案,同时对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对策,约束权责,实现教育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7)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7)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学分认定方案是一份用于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分的文件。

下面是一份供参考的学分认定方案:
1. 学分的定义:学分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量化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指标。

2. 学分的获取方式:
- 课堂学习:学生通过参加课堂授课活动并达到一定的学习成果可以获得学分。

- 实践学习: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可以获得学分。

-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和科研等活动获得的学习成果可以获得学分。

- 学习成果认定:学生通过参加学术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获得学习成果可以获得学分。

3. 学分认定原则:
- 学分与学习成果挂钩:学生必须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 学分与学习内容相关:学分认定要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关,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活动可以获得不同的学分。

- 学分与学习质量挂钩:学分认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质量,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

4. 学分认定流程:
- 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并完成任务。

- 学生提交相应的学习成果(如报告、论文、作品等)。

- 学校或学院进行学分认定审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质量。

- 学生根据学分认定结果,获得相应的学分,并将学分计入学业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学分认定方案是根据学校、学院或专业的
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具体的学分认定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详细阅读相关的学分认定
方案,了解具体的学分认定要求和流程。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6)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6)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1. 介绍学分认定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评估。

学分认定方案旨在帮助学生管理和记录自己的学分情况,确保学习成果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转移。

2. 学分认定的重要性学分认定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学分认定,学生可以获得学位、继续深造或申请奖学金等机会。

同时,学分认定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证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学分认定的标准学分认定的标准是根据学校设定的课程、学分和学习要求制定的。

一般来说,学校会设定一系列的学分认定规则,包括学分计算方法、课程分类和学习要求等。

3.1 学分计算方法学分计算方法是根据学术规范和教育法规制定的,在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中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通常情况下,每门课程的学分与该课程的学时和难度相关。

学分计算方法可以采取加权平均分法或直接计算总学时的方式。

3.2 课程分类课程分类是根据学科的不同进行的。

一般来说,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而选修课程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的课程。

3.3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要求可以包括考试成绩、论文、实验报告等。

通过满足学习要求,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学分认定方案的制定与操作学分认定方案是学校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学校会在学生入学时发布学分认定方案,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评估。

4.1 制定学分认定方案制定学分认定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体系:学分认定方案需要与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体系相一致,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和转移。

•专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学分认定方案需要根据专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学生学习的全程性和连续性:学分认定方案应该考虑学生学习的全程性和连续性,确保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进度完成学业。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二篇)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二篇)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使学生在学业、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和艺术、心理素质等方面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向高等院校选送高质量的人才,奠定每个学生终生发展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培养目标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原则1、学校以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

以学分来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获得课程规定的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2、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认定学生的学分。

强化过程性评价,淡化分数与评比,充分发挥学分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3、对学分进行程序化和量化的认定和管理。

体现认定和管理的科学性、原则性、灵活性、公平性、公开性和操作性。

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实施办法1、学年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

”普通高中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通过学分的认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管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参加所选模块的学习,修够一定的学分,并要求每学年要在所有领域里获得一定学分。

它有修业年限、最低毕业学分及必须参加修习的课程和活动的规定,学生只有符合这些规定方能准予毕业。

2、普通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1)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2)必修学分修习的规定:学生在高中三年必须获得所有学习领域的全部必修模块的116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23学分)。

(3)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

(4)总学分达到144学分。

完成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学分,是对高中学生的学分最低要求,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基础”学习的反映。

浮云中学是省一级学校,也是浮云城区的一所窗口学校。

她一项重要任务是向高等院校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因此,学生不仅要完成144学分的学习任务,还要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修到180学分以上,以达到高考的较高要求。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一、背景介绍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中学学分的认定对学生的升学、就业以及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方案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学分认定的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学分认定应基于客观事实和公正评价,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

2.循环渐进原则:学分应设置层级,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难度。

3.多元评价原则:学分认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4.灵活适应原则:学分认定应灵活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三、学分认定的目标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制定2024年中学学分认定方案,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学分认定的主要内容1.学科学时学分认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规定,每门学科设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学生根据学科学习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后,方可获得该学科的学分。

2.学业水平测试学分认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测试内容根据学科目标进行设置,测试结果根据标准划定学分等级。

3.文体活动学分认定: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并根据文体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成绩情况进行学分认定。

例如,学生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文化艺术节、英语演讲比赛等,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4.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等。

学生根据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贡献程度获得相应的学分。

5.学分认定的衔接与转换:各学科的学分可以互相衔接和转换,以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学生在英语学科获得的学分可以用于衔接国际交流项目的学分认定。

六、学分认定的实施方案1.学分认定的标准:根据各学科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

以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量化、定性的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____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一、学分认定的背景和目的学分认定是中学教育中的一种评价制度,旨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学分认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本方案旨在对____年中学学生的学分认定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学分认定工作在合理、公正、科学的原则下进行。

二、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学分认定必须公平、公正、公开,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不得偏袒任何个人或团体。

2. 综合性原则:学分认定应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科研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3. 灵活性原则:学分认定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和活动进行学习和认定。

4. 可行性原则:学分认定应依据学科知识和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践和活动条件。

三、学分认定的具体方式和标准1. 学分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课堂学习认定:学生根据学科教学计划和教材完成课堂学习,通过考试、作业和测评等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2) 实践活动认定: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等,通过实践报告、口头演讲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3) 科研竞赛认定: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如科学实验、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等,通过竞赛成绩、论文和评审等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4) 社会实践认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通过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学分认定。

(5) 基础知识认定: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获得证书等方式进行基础知识的认定,获得相应的学分。

2. 各种方式的学分认定标准如下:(1) 课堂学习认定标准:- 优秀:90-100分,获得5个学分;- 良好:80-89分,获得4个学分;- 中等:70-79分,获得3个学分;- 及格:60-69分,获得2个学分;- 不及格:60分以下,获得1个学分。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二篇)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二篇)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实验,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___省教育厅《___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试行)。

一.建立学分认定___机构1.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___副主任:___成员:___各学科高中教研组组长职责:负责制订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全面领导和指导学分的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工作小组组长:___副组长:___成员:年级段长、备课组长、班主任(教学班指导教师)、学科任课教师、学生代表。

职责:负责对学分的认定、评定、公示等工作的___实施。

3.学分认定___主任:___副主任:___成员: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年级段长、高中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进行调查、核实以及纠正。

二.学分设置三.学分认定的内容和办法学分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___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一)学科模块学分认定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均由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模块测试)两个部分组成,我校规定两部分的分值权重为4:。

模块测试以满分___分计,成绩在___分以上(含___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1.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过程表现)(___%)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平时过程性表现,累计以满分___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2/3以上。

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

修习时间未能达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学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内;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等;平时测验成绩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测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1. 学分认定委员会
学分认定委员会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包括教务处主任、各学院代表
教师和学生代表等。

委员会负责统一制定学分认定方案,并对学生
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查和认定。

2. 申请材料
学生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进行学分申请:
- 申请表格: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所申请的课程信息等。

- 成绩单:提供详细的课程成绩,包括学分、学时和成绩等。

3. 学分认定标准
学分认定委员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学分认定:
- 学时:按照课程学时要求,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学时方可获得学分。

- 成绩:学生需在课程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一般为6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

- 课程内容:对于跨专业课程,学生需提供详细的课程大纲、教材和教学大纲等材料,以证明课程内容符合要求。

4. 申请流程
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将申请材料提交给学分认定委员会。

- 审批流程:学分认定委员会将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学分认定标准进行认定。

- 通知结果:学分认定委员会将向学生通知学分认定结果,并将学分认定结果记录在学生的成绩单中。

5. 注意事项
- 提供真实材料:学生在申请过程中需提供真实的成绩单和相关课程材料,如提供虚假材料将可能导致学分认定无效。

- 申请时限: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申请,逾期申请将可能无法得到学分认定。

- 申请费用: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支付一定的学分认定费用,具体费用标准请参考学校相关规定。

以上是一个学分认定方案的基本参考,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一、背景介绍学分认定是指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进行认定,从而体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学习水平。

学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二、学分认定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学分认定应基于学生所修课程的实际成果,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多元评价的需求。

2. 知识与技能结合原则:学分认定应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个性发展原则:学分认定应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个性优势,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成果。

三、学分认定标准1. 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所修课程的考试成绩、课程实践活动成果、学术研究成果等。

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体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2. 学分认定的具体分数划定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水平进行科学合理调整,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学分认定的计算方法可以采取累计学分制或平均学分制,具体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选择。

四、学分认定程序1. 学分认定的程序分为初步认定和最终认定两个环节。

2. 初步认定是在学期结束后,学生所修课程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填写初步认定表。

初步认定表应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修读课程、学分认定结果等内容。

3. 最终认定是在学年结束后,由学校组织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学分进行最终认定。

评审委员会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依据初步认定表和其他评价材料进行评审,最终确定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

4. 学分认定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通知,确保公开透明,学生可进行申诉。

五、学分认定管理措施1. 学分认定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学分认定数据库,确保学分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分认定 实施方案

学分认定 实施方案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学分认定是指学校对学生所修读的课程进行评定,并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予相应的学分。

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业规划和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

因此,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对于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分认定的目的。

学分认定的目的在于对学生所修读的课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保证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能够真实反映其学业水平和学习成果。

同时,学分认定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毕业。

三、学分认定的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学分认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严谨科学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建立在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上,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灵活多样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对待学生所修读的课程,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评定标准。

4. 服务学生原则,学分认定应当以学生的学业规划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指导和支持。

四、学分认定的实施方案。

1. 学分认定的程序。

(1)学生申请,学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所修读的课程及成绩等。

(2)学校审核,学校应当对学生提交的学分认定申请进行审核,核实学生所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学分认定,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和规定的评定标准对学生所修读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并将认定结果通知学生。

2. 学分认定的标准。

(1)课程成绩,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所修读的课程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成绩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2)学时要求,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所修读的课程的学时要求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确保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能够满足学业规划和毕业要求。

3. 学分认定的监督和评估。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分认定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学分认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学分认定工作的公正和合理。

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方案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学分认定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学分认定方案1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意见》的精神,推动我校课程改革,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结合我校从20xx年开始在高中试行学分制管理所取的一些经验,初步构想我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方案。

一、学分结构(一)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原则上完成18学时(1学时为40分钟)课程内容的学习可获得1学分。

(二)必修学分为96学分,学生必须通过修习八个学习领域所有科目的必修课程,获得必修学分。

(三)选修学分为48学分,学生可在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等四类选修课程中自主选择修习,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24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

学生可以在校内跨班、跨年级选修课课程,也可以到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选修课程。

二、学分认定(一)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

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

学生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或获得相关证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分的认定工作。

(三)学分认定的条件和形式。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的性质,学分认定的条件和形式主要有三种:1、学业认定。

主要适用于必修课程和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便于学业测试的选修课程。

学生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课时的2/3(18学时为1学分)、学习过程表现良好、参加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合格,即可取得学分。

2、证书认证。

主要适用于学生获得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资格或等级证书、比赛获奖等情况。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7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7
组 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任课教师、教学处 职 责:负责对学分的认定、评定的具体实施工作,以及审定结果并公示的工作
1
3.学分认定工作仲裁委员会 组 长: 周红 副组长: 组 员:年级组长、团支部书记 职 责:负责接收学生对学分的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和以及纠正 三、模块学习学分评价内容及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修习课时、修 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模块考试考核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修习课时 学生修习时间是获得学分的必要条件。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 4/5 以上, 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学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修习时间未 能达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 2.修习过程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学生修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 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对 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成绩在 60 分以上(含 60 分)学生,给予认定学分,不足 60 分者不予认定。综合评价中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按 2:8 的比例。每个模块按照 100 分计, 各项目之间的权重分配比例及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过程表现(20%) 学习过程表现包括四个项目即学生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平时测验成绩。 各项目均以满分 5 分计入总分。 修习时间满足课程要求的,该项目以满分 5 分记入综合评价,有旷课行为的学生,根 据旷课多少酌情扣分。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 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学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中;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 次数和质量等;平时测验成绩指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知识测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 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成绩三项满分 15 分一块记入综 合评价。没有作业或平时测验成绩的学科,三项分数(15 分)合并在课堂表现成绩中给出。 该项目由学科组制定细则,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评定。 (2)模块结业成绩(80%)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5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用学分进行管理是新课程方案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在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学分认定工作,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工作的管理,具体机构如下:1.校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文坤副组长:林少锋柯庆华吴学才组成人员:薛锦洪郑福贵郑颖和郑振森凌枫郑海青陈志岳薛南云薛元霖卢展朱庆锋职责:负责领导和指导学校学分认定工作2.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组长:林少锋副组长:薛锦洪郑福贵郑颖和郑振森凌枫郑海青卢展组成人员:各年段年段长、各学科教研组长职责:具体负责实施学分认定工作、公示审定结果工作,并负责将相关资料归类、存档。

3.校学分认定工作仲裁小组组长:林文坤副组长:林少锋柯庆华吴学才组成人员:各年段年段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职责:负责接收学生对学分的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和裁定学分认定工作。

4.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组长:学科教研组组长副组长:年段学科集备组组长组成人员:模块任课教师职责:负责指导本学科各模块修习学分认定的工作。

二、学科类课程(包括选修Ⅱ)学分认定1、学科类课程学分的构成项目和分值权重学分认定由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评定构成,两项目分值权重为4:6,按此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未达60分的,不予认定。

学分分值为整数。

⑴学习过程评价(40%)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四个项目:学生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累计以满分40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4/5以上。

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学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分认定方案(供参考)5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用学分进行管理是新课程方案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意见(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在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学分认定工作,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工作的管理,具体机构如下:
1.校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文坤
副组长:林少锋柯庆华吴学才
组成人员:薛锦洪郑福贵郑颖和郑振森凌枫郑海青陈志岳
薛南云薛元霖卢展朱庆锋
职责:负责领导和指导学校学分认定工作
2.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
组长:林少锋
副组长:薛锦洪郑福贵郑颖和郑振森凌枫郑海青卢展
组成人员:各年段年段长、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具体负责实施学分认定工作、公示审定结果工作,并负责将相关资料归类、存档。

3.校学分认定工作仲裁小组
组长:林文坤
副组长:林少锋柯庆华吴学才
组成人员:各年段年段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
职责:负责接收学生对学分的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和裁定学分认定工作。

4.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
组长:学科教研组组长
副组长:年段学科集备组组长
组成人员:模块任课教师
职责:负责指导本学科各模块修习学分认定的工作。

二、学科类课程(包括选修Ⅱ)学分认定
1、学科类课程学分的构成项目和分值权重
学分认定由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评定构成,两项目分值权重为4:6,按此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综合评价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予以学分认定,未达60分的,不予认定。

学分分值为整数。

⑴学习过程评价(40%)
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四个项目:学生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累计以满分40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4/5以上。

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学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

修习时间未能达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学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中。

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等。

平时测验成绩指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测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

补充说明:
(a)每学段每生出勤满分为10分。

迟到或早退扣0.5分/次,无故旷课扣1分/次,扣完为止;若参加学习课时不满规定课时的4/5者(即被扣除8分及以上者),出勤考核记零分。

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且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后,其相应学科的必修课程可以免听部分或全部学时,该项考核记满分。

(b)情感态度占10分。

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并能较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者获满分10分,反之态度消极或敷衍,不积极参与课堂且影响较差者每生每次扣1-2分。

(c)平时作业(技术和技能)占10分。

在课堂活动中不能掌握基本的技术、不具备基本的技能且有扰乱课堂活动正常开展行为的视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d)平时测验(其他表现)占10分。

对在各种技术、艺术、体育类活动或比赛中表现优异或获奖者,酌情加分,但不超过5分。

⑵学业水平测试(60%)
由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满分为100分),试题难度适中,既能让达到该模块基本要求的学生考试合格,又能让该模块学习优秀的学生考出水平,模块考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考试试题内容应充分体现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什么考什么),既能较全面考查学生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考查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逐步发展开放性试题,减少选择、判断题,难度值控制在0.6~0.7 为宜。

研究性学习活动认定须以研究报告、项目作品、研究性学习资料袋等形式呈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认定须有过程性记录和相关证明。

该部分以满分60分计入总成绩。

模块考试每学段举行一次正考,一次补考。

以上两项评定标准可由各学科教研组制定细则。

2、学科类课程学分认定方法
⑴学分认定以模块为单位,按模块规定的学分值(18学时为1学分)进行认定。

⑵给予学分认定的课程(模块)是指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修习,且经过考核已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⑶模块考核不合格的,必修模块补考,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补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补考不合格者,允许重修,重修应在一年内完成。

选修模块允许补考、重修或另选。

⑷对于学科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向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申请自修模块,经批准自修的学生必须参加模块结业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可予以认定学分。

⑸模块学分认定由该模块的任课教师按照各学科制定的模块学分认定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评定、模块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综合评价后,予以评定。

三、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主要依据5个方面材料: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每学分不少于18学时),课题研究中采集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课题结题成果。

2、社区服务学分认定
学生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的社区服务,可获得2学分。

学分认定依据学生服务对象单位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过程的翔实记录。

参加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

3、社会实践学分认定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由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军训是社会实践的必修内容,三年中其安排不少于一周。

社会实践每学年2学分,三年合计6学分。

学分认定依据社会实践单位(场所)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的翔实记录。

四、认定程序
1、学分认定流程:学生向所修习模块的任课教师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填写《学生模块学分成绩认定申报表》→模块任课教师予以评定,任课教师填写《学科模块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年段学科集备组审核→教务处复核→公示→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确认→教务处记录学生学分成绩档案表存档,并填写《学生学段模块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发至学生。

2、学生如对公示学分有异议,可向校学分工作仲裁小组提出申诉,由校学分工作仲裁小组负责调查、仲裁。

3、外省转入本校就读的学生,其在原学校修习已取得的学分必须提供学分认定材料,由校教务处根据《福建省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意见(试行)》规定和学生修习情况进行转换,报学校学分认定工作执行小组确认,本省内转学学分互认。

4、对于学生已申请学分认定,模块任课教师或年级学科集备组不予评定的,应及时报教务处;教务处核实后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并说明理由。

五、学分管理和其它说明
1.学校设立学生学分档案,由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妥善保管学生学分认定相关材料,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学分管理,建立学生学分管理的平台。

2.学校不以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或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册”或“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真实记录。

3.合格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按照规定,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以上方可毕业。

4.学分认定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应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和和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六、关于补考、重修与免修
1、补考科目:考试课程与考核课程的所有学科。

2、补考形式:与正考形式相同。

3、补考命题:考试课程的命题要求与模块考试正考命题要求完全相同,即题型一致,覆盖
的知识面范围一致,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一致,但绝非简单重复,以保证补考成绩与正考成绩具有可比性和同等效力。

考核课程的补考由相关学科教师提出方案,由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4、补考时间:考试课程的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正考后第二个周周末举行。

考核课程需根据
情况,在经过补修或重修后进行。

5、补考申请:考试课程的模块考试公布成绩后,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均可向课任教
师申请补考并报教务处备案;对补考成绩仍不满意者,还可在下一学年相应学段补考申请日前申请参加补考。

考核课程需补考者,可向学科主管部门申请。

6、补考组织:考试课程的补考由教学处牵头(或发出通知)、年段组织,补考申请截止后,
由年段编排考场(原则上同一学科的补考同时进行),并及时通知考生查看自己申请科目的考试时间与地点的安排。

考核课程的补考根据学科管理主体的不同由教学处、政教处分别组织。

7、重修:学生经补考后,学段成绩仍不及格(不能获得学分)者,可以申请重修,并根据
学校统一安排修习后(一般安排在假期集中排课修习)再补考。

8、免修:考试课程和技术领域的课程,允许学生免修,但必须提出明确而足够的的免修理
由,并保证遵守有关纪律;学段结束时参加学段考试或考核,且成绩达优秀线(90)以上;其免修科目的学段成绩记为90分。

附表一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认定申报表
附表二学科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
附表三学生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