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相互作用 热点综合专题2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体 的质 量分 布情 况有 关 例 如载 重汽
车 的重 心 . 所装 货 物多 少 和装 载位 随
置 的变 化而 变化
F向
( ) 念 : 体 的 各 部 分 都 受 重 1概 物 力 的作 用 . 我们 可 以认 为 各部 分 受 到 的重 力都 集 中 于一点 . 这个 点 就是 重
A上 。 平 地 面光 滑 , 水 外力 腓 用 于 物 体A上 , 使它 们一 起 运动 。 因曰随A一
起 向右加 速 , 故 受合力 一定 向右 . 而 在水 平 方 向 只受 静 摩擦 力 的作 用 . 所 以 , 受静 摩擦 力一定 向右 。 B 受力 分 析 如图2 1 2 — — 中的乙 图 . 静摩 擦力 对曰
() 2 重力 是 由于 地球 的 吸引 而产
看 假 设 的 结果 是否 符 合 物 体 的运 动
状 态 : 可采 用 “ 离 法 ” 析 , 还 撤 分 即将
①质量分布均匀 , 有规则形状 的
塑 墼攀3翌壹 堂堕 堡兰2 生皇 盟
与研 究对 象接 触 的物 体一 一撤 去 . 看 其 运 动状 态 是 否符 合物 体 原 来 的 运 动状 态 ( )替 换法 ” 2“ :用 细绳 替 换装 置
( ) 何 上 所 讲 的重 心 , 三 条 4几 是
中线 的 交点 .不 是 物 理 概 念 中的重 心 同时 注 意 “ 心 ” 不 能 认 为是 重 也
“ 心 ” 中 。
图 2 —1 —1
力 的作用 点 , 叫做 物体 的重心 。重 心 概念 的实 质 是从 作用 效 果上 命 名 的 . 是一 种等 效 的处理 方法
j
3 .弹 力有 无的判 断方 法 ( ) 假 设 法 ” “ 离 法 ” 当对 1“ 或 撤 :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政治经 济制度
领导权、受教育权、培养政治人才、传播思想 目的、内容、体制 制造舆论巩固制度、促进
民主
生产力 规模速度、结构、 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 (经济) 内容方法手段、 学知识、
科学 技术 文化
人口
改变观念、数量质 量、内容方法手段
目的、内容、方法 教育力量
规模、结构、质量
科学知识再生产、体制化、 科研功能、促进科技开发 应用
• 30、学校文化的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 3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
统一体。
• 32、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学校全体员工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 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 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
生群体中的。。。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 关于学校文化的不同解释:
• 1、学校全体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式称为 学校文化。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思想观念 特别是价值观念。
• 2、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 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 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和结晶
物质文化
特 组织文化、整合性强、 互动性、渗透性、 过渡性、非正式
点
以传递文化为已任、导 传承性
向教育作用
性、多样性、互 补性
关
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的亚
系
文化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
• 小结
• 1、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及学生文化是近年来新增加的 内容,比较符合当前教育文化建设的热点。这部分内容 要求掌握两个内容:一是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和学 生文化的基本理论,包括概念、特点、组成、表现等, 尤其是特点、组成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二是掌握 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最新高考物理相互作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相互作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质量M =2kg 的物块A 放在水平地面上,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跨过滑轮,一端与物块A 连接,另一端悬挂质量m =1kg 的物块B ,细绳竖直,A 、B 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体A 施加向左的水平外力F ,使A 沿水平面向左缓慢移动。
物块A 刚开始移动时水平外力F 1=3N ,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块A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当连接物块A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37°时,水平外力F 2的大小。
(已知sin37°=0.6,cos37°=0.8) 【答案】(1)0.3(2)9.6N 【解析】 【分析】(1)活结绳竖直时张力相等,由平衡知识求解.(2)抓住两物体的联系点:倾斜的活结绳上的张力依然相等,由受力分析求外力. 【详解】(1)设物块A 刚开始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T ,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1N ,由平衡条件得,对B :T mg = 对A :1Mg N T =+111F f N μ==代入数据得0.3 μ=(2)设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时,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2N由平衡条件得:22sin F N T μβ=+2cos N T Mg β+= 代入数据,得29.6?F N = 【点睛】绳连接体的关键是掌握活结绳上的五同规律:沿绳张力相同,沿绳加速度相同,沿绳瞬时速度相等,沿绳的拉力功率相等;沿绳的拉力做功相等.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轻杆等长,且杆长为L,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求:(1)地面对物体A 的静摩擦力大小;(2)无论物块C 的质量多大,都不能使物块A 或B 沿地面滑动,则μ至少要多大? 【答案】(1)2tan mgθ (2)1tan θ【解析】 【分析】先将C 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轻杆受力;再隔离物体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和弹力.要使得A 不会滑动,则满足m f f ≤,根据数学知识讨论。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二
4
盘查拓展点
生活中平衡问题的实例分析 力的平衡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解答的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物 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的解题方法,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典例】 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 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 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最大静摩擦力Ffm由Ffm=μFN(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 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 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 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 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 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 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 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 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若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 滑动
√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f,方向向左
B.A和B保持静止,C匀速运动
√C.A保持静止,B和C一起匀速运动 √D.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F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支持力小于(M+m)g
Ff
mg
2
命题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
1.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 为零 ,即 F合=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 衡问题,则平衡条件是 Fx合=0,Fy合=0 . (3)常用推论: ①二力平衡:二力等大反向. ②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多力平衡: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013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专题二 相互作用课件
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
瞬间( ) B.Ffa方向改变 A.Ffa大小不变
C.Ffb仍然为零
D.Ffb方向向右
【审题视角】本题考查对弹簧和轻绳上弹力的分析,轻绳的弹 力可以在瞬间突变,而弹簧的弹力发生变化需要一段时间 .
【精讲精析】(1)选a物体为研究对象.
【精讲精析】物块B具有水平向左的恒定加速度,由牛顿第二 定律知,物块B受到的合外力水平向左且恒定,对物块B受力分 析可知,物块B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就是物块A施加的静摩擦力, 因此,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且大小不变,保持恒定, 故A正确. 答案:A
【命题人揭秘】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选b物体为研究对象.
答案:A、D
【阅卷人点拨】
(1) 不明确弹簧的弹力是明显形变产生的,发生变化需要 一段时间. (2) 不明确轻绳的形变是微小形变,弹力可以发生瞬间突 变.
失 分 提 示
备 考 指 南
(1)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 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 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 (2)合理选择研究对象是解题的关键 .选择研究对象不当, 会使解题过程繁琐,还有可能无法求解,所以解题时要合 理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A. F2 F1 l2 l1 B. F2 F1 l2 l1 C. F2 F1 l2 l1
)
D. F2 F1 l2 l1
【审题视角】根据弹簧平衡时的特点确定弹簧的弹力及弹簧的
形变量,由胡克定律列出方程.
【精讲精析】用外力压缩或拉伸弹簧,当弹簧平衡时,外力与弹 簧的弹力平衡,而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 (伸长量或压缩量)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 ,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 的恒力作用下从A 点向B 点做速度V 1=2.0m /s 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 取10N/kg ) (1)求水平力F 的大小;(2)当木箱运动到B 点时,撤去力F ,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 2,到达斜面底端C 时速度大小为v 2=1m/s ,求木箱从B 到C 的位移x 和时间t ; (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后冲上斜面,斜面质量M=5.32kg ,斜面的倾角为37°.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斜面在地面上保持静止.求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至少多大.、【答案】(1)10N (2)0.4s 0.6m (3)13(答0.33也得分) 【解析】(1)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cos F f θ=,竖直方向:sin N F F mg θ+= 且N f F μ=, 解得F=10N(2)由22212v v ax -=,解得木箱从B 到C 的位移x=0.6m ,21120.12.5v v t s s a --===- (3)木箱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21sin 37cos378/mg mg a m s mμ︒+︒==对木箱和斜面的整体,水平方向11cos37f ma =︒竖直方向:()1sin37N M m g F ma +-=︒,其中11N f F μ=,解得113μ=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2.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0.2m ,长为2d ,d=0.5m,上半段d导轨光滑,下半段d导轨的动摩擦因素为36μ=,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5T,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0.2kg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粗糙的下半段一直做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3Ω,导体棒的电阻为r=1Ω,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导体棒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导体棒进入粗糙轨道前,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答案】(1)2m/s(2)0.125C(3)0.2625J【解析】试题分析:(1)导体棒在粗糙轨道上受力平衡:mgsin θ="μmgcos" θ+BILE=BLv解得:v=2m/s(2)进入粗糙导轨前:解得:q=0.125C(3)由动能定理得: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物体的平衡;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实质是力学的共点力平衡与电磁感应的综合,都要求正确分析受力情况,运用平衡条件列方程,关键要正确推导出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3.明理同学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力量较大,最多能提起m=50kg的物体.一重物放置在倾角θ=15°的粗糙斜坡上,重物与斜坡间的摩擦因数为试求该同学向上拉动的重物质量M的最大值?【答案】【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同学的最大拉力:F=mg设该同学与斜面方向的夹角是β的时候拉动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M,对物体受力分析知:垂直于斜面的方向:F N+Fsinβ=Mgcosθ沿斜面的方向:Fcosβ=f+Mgsinθ若恰好拉动物体,则有:f=μF N联立解得:令μ=tanα,代入上式可得:要使该同学向上拉动的物体的质量最大,上式分子取最大值,即:cos(β﹣α)=1由μ=tanα=可得:α=30°联立以上各式得:M max=【点睛】该题中按照常规的步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题目的难点是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并得出正确的结论.4.如图所示,质量M=10 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足够长木板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 m/s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二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思路点拨: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有无的方法是:首
先将物体进行隔离,然后判断是否有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 趋势,从而得到所求的摩擦力大小,必要时也可用假设法求解. 解析:将 A 进行隔离分析可知,A 物体相对 C 物体没有相
对滑动趋势,故 A、C 间的摩擦力为零.隔离 B 进行受力分析,
可得B、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将三个物体看做整体进行受力
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
考点内容 1.滑动摩擦力、动摩 擦因数、静摩擦力 2.形变、弹性、胡克 定律
要求
热点考向 1.力学部分三种不同性质力:重
Ⅰ
力、弹力和摩擦力,一直是高考 常考内容.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
问题的关键,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2.本专题的高考热点主要有两 个:一是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Ⅰ
3.矢量和标量
吸引 1.定义:由于地球的______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mg 2.大小:G=____________.
水平面 . 竖直向下 3.方向:_______________ ,即垂直于___________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形状 以及____________ 质量分布 有关. (1)物体的重心与它的________ (2)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 几何中心 . 的____________
的关系
4.本专题备考策略:受力分析是物理学的 基础,复习时要强化对受力分析的训练;
摩擦力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要清楚其产
7.实验三: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
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正交分解法.
2015届高考一轮热点突破ppt课件:求解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47页)
)
第18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解析】 当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 果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通 过前两个力作用线的相交点,把O1A和O2B延长相交于O点, 则重心C一定在过O点的竖直线上,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 1 1 知:BO= AB=1 m,BC= BO=0.5 m,故重心应在距B端 2 2 0.5 m处.A项正确.
第二章 相互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4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5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解析】
对小球受力的分析如图所示,由于木板缓慢转
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N1的方向保持不变,N2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逐渐减小,由图解法可得 N1 逐渐减小,木板对球的支持力 N2′也在逐渐减小,又由牛顿第三定律N2′=N2,所以B正确.
【答案】
B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6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四、三力汇交原理
物体受三个共面非平行外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 用线(或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点.
分解待求力.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 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例证 2】
( 多选 ) 质量为 m 的木块在推力 F作用下,在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目 录
物理(广东专版)
第1单元 弹力 摩擦力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提示:(1)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何角度,但 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物体m沿水平面滑动时,对水平面的压力不一定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 绳收缩的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 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 理解为“按需提供”,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杆
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物理(广东专版)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目 录
第1单元 弹力 摩擦力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提示:甲受一个弹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水平支持面
竖直向上;乙受一个弹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竖直
向上;丙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另一个沿半 径方向斜向右上方。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专 题 归 类 探 究
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
(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 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
知 能 综 合 提 升
目 录
解 密 高 频 考 点
物理(广东专版)
第1单元 弹力 摩擦力 [例1] [双选]如图2-1-4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
扫 清 认 知 障 碍
A.等于零 1 B.大小为2mg,方向沿斜面向下 3 C.大小为 2 mg,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 mg,方向沿斜面向上
2013届《金太阳考案》一轮复习课件----第2单元 相互作用
乙图中,若球与斜面间无弹力作用,则小球仅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
线方向的拉力,而此两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小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 小球与斜面间有弹力.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答案】略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方法概述
1.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判断: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且发生明
显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 情况.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 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mg.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3.方向: 竖直向下. 说明:在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在不同地点g值不同,物体 所受重力随其所在地球上纬度的不同而改变,随物体所在高度的不 同而改变.
4.等效作用点——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我们认
一、力的概述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1.力的认识
力 定义 效果 力是①物体对②物体的作用 (1)改变物体的③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④形变 单位 测量 分类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⑤N 测力计,在实验室中一般使用⑥弹簧秤 性质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 子力等
效果
向心力、动力、阻力、拉
力等
(5)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 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模块建构
知识建构
技能建构
二、弹力有无的判断
例2 如图所示,在甲图中悬挂小球的细线处于竖直状态,在乙
图中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在图丙和图丁中都是一支持面水平,另 一面倾斜,且各面都光滑.各图中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判定甲、乙
2014年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悬挂法 可用悬挂法确定.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必修一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 力作用.本质上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力、浮力、动力、阻力 力、浮力、动力、阻力 等
力的单位 牛顿 牛 顿,用N表示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注意
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 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有向线 段(包括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
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 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 重力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二章
相互作用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解析:物体受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 A 错.重 力实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 自转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方向不一定指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作用点和方向的图象 . 一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的图象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必修一
第二章
2-1相互作用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太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012·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内部 C.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解析:形状规则的物体,只有当质量分布均匀时,其重 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因此A错误.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 其质量分布与形状都是确定的,但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内部, 因此B错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了物体的重力,但由于 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向心力,因此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 体的吸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的矢量差,因此C 错,D对. 答案:D
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 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
(3)“状态法”: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判断需不需要弹力,物体才能保持现在的运动状态.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基础自测—— 1.在图1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
物体上.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基础自测——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受到两个施力物体的作用
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解析:由于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所以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两个施力物体,A正确;因为力是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力不能通过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 体,B错误;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不接触的 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C错误;根据力的定义可知: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D错误;本题答案为A. 答案:A
第2章 相互作用
方法二:假设物体A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没有别的物体 再施加力,所以物体A将加速运动,这与物体实际运动状态不符,所以物体A 不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同理,物体A不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动力的方向无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与物体运动状 态、接触面积均无关.
笔记
核心方法 重难突破
方法1 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例1 [北京第二中学2020届月考]如图所示,一小车的上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 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a,与斜面的接触点为 b.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N′=mg-Fsin 60°,联立解得Fcos 60°=μ(mg-Fsin 60°)② 联立①②解得μ= ,C正确.
例6 [湖南师大附中2019月考]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 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的虚线匀速运动,若图中φ= 45°,则( ) A.推力F一定是一个变力 B.物体可能沿虚线向上运动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概率命题 思维拓展
命题点1 胡克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4 [海南物理2015·8,5分](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 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 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 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量分别 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
2022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共价键的“六大要点”解读教案鲁科版选修3
1 共价键的“六大要点〞解读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1.共价键的类型(1)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根据共用电子对数,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叁键。
(3)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σ键(头碰头)和π键(肩并肩)。
(4)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它是成键元素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典例1】 M 、N 、X 、Y 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
M N X Y(1)M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含________键,属______分子。
(填“极性〞或“非极性〞)(2)N 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及数目是______(填“σ键〞或“π键〞)。
在化学反响中________易断裂。
(3)由N 、Y 的氢化物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
其中的化学键有________。
(4)写出M 单质与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核电荷数比X 元素少8的元素可形成多种粒子,按要求填入空格中:质子数16 16 16 电子数16 17 18 化学式解析 设M 的质子数是x ,那么N 的质子数是x +1,X 的质子数是x +10,Y 的质子数是x +11,4x +22=46,x =6,四种元素分别是C 、N 、S 、Cl 。
M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为CCl 4,分子中化学键是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
N 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其中π键不稳定易断裂。
碳与浓硫酸反响生成CO 2、SO 2和H 2O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鲁科版)课件:第二章2013高考导航
题的能力也将成为高考命题热点.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
2013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
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3.矢量和标量 Ⅰ 4.力的合成与分解 Ⅱ 5.共点力的平衡 Ⅱ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
命题热点 1.弹力和摩擦力的判断及计算、“弹簧
模型”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是高考的热
点、难点.
2.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
处理方法是高考中的高频热点,一般单 独考查,以三力平衡问题及力的个数判 断的类型较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
3.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知识
与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知识
的结合,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
2014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二:扩内需_稳增长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国家有关部门通过 “减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哲学道理。(6分 (2)请分别从“减法”和“加法”两个角度,再各 为政府提供一个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6分)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旅游景点降价和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会带来一定 的损失,但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消费收入,由此带来的 消费收入远远超过损失。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减少旅游的门 票收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旅游业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分)(整体和 部分的联系同样给2分) (2) ①减法:例:减免税收,减轻企业负担;抑制物 价上涨价,促进消费。(3分)②加法:例:增加对基 础设投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 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消费, (3分)
一、时政热点
十八大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 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坚持以 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才能真正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 力。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就要
立足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扩大内需; 立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内需; 立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 进扩大内需;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建议提出通过采取各 种措施尽可能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居 民消费能力。(3分) (2)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建议提出 进一步统筹解决影响消费的保障性问题,消除居民扩 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3 分) (3)人们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人们的 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建议议提出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增强居 民消费能力。(3分) (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建议提出通过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逐步降低各种汽车使用税费,合 理引导和促进汽车合理消费。(3分)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大全第二章__相互作用
只 能 发 生渐变
【例 2】如图 2-1-5 所示,固定在小 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 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 小球,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 判断中,正确的是( ) θ
图 2-1-2 【解析】根据不同接触面上弹力的特点,作图如图 2-1-3 所示. F1 F2 F1
图 2-1-3 【答案】如图 2-1-3 所示. 【点拨】准确掌握不同接触面上弹力方向的特点,是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拓展 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 a、b、c 分别放在 三个相同的支座上,支点 P、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 Oa 位于球心,b 球的重心 Ob 位于球心的正 上方,C 球的重心 Oc 位于球心的正下方.三个球都处 于平衡状态.支点 P 对 a 球、b 球、c 球的弹力分别为 Fa、Fb、Fc,则( )
第 1 课时 力、重力、弹力
基础知识回顾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 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图示: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测量. (6)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 、弹力、摩擦力、分子 力、电场力、磁场力 等(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 的相互作用分四种: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 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 作用. ) . 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 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作用方式分:场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和 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 . ④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第2章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创新大课堂
【名师点睛】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关于力的分解的两点说明 (1) 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有实际意义的分解方 法是按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其他的分解方法都是为解题方 便而设的.
(2) 力的正交分解是在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
用下求合力的一种方法,分解的目的是更方便地求合力,将矢 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 进行分解,则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①F2<Fsin θ时无解.
②F2=F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 ③Fsin θ<F2<F时有两组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创新大课堂
实 例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分解思路 小球重力分解为使物体拉紧AO线的分力F2和使 物体拉紧BO线的分力F1,大小都为F1=F2 mg = 2sin α 拉力分解为拉伸AB的分力F1=mgtan α和压缩 mg BC的分力F2= cos α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创新大课堂
典例1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2013·重庆高考)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 )
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 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
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A.G C.Gcos θ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相互作用
【答案】见解析
突破点:
(1)相对运动法:相对运动与相对运动趋势中“相对”的正确含义是以与物体A相接触的物体B为参考系,来 判断物体A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判断摩擦力的要领:将施力物体B视为静止的,再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此即 相对运动的方向,施力物体B则给予受力物体A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2)假设法:对于难以判断的运动趋势,可以用假设法,即假设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判断 两个物体间的运动情况.先假定有摩擦力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保持他们当前的运动情况,如在水平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有摩擦力就不能保持当前的运动情况,在水平面上做变速运 动或沿斜面做除自由下滑之外的运动时,有摩擦力则可以实现这种运动情况. (3)运动状态法:先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的方向,然 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注: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常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反向”来判断,一般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方向,再确定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受到的反作用的摩擦力方向.
方法2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定 例2
如图所示,下列各种情况,放置在传送带上的物体A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有,说明其方 向.
• (1)将物体A轻轻放到运动的传送带上. • (2)放置一段时间后,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
. • (3)物体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传送带以加速度a运动,方向向右
例2
(2)重心
重心是重力在物体等上效的作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后
微 课
法.
跟 踪
导
训
学
(2)采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轴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 练
坐标轴重合,从而使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第22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合成法)
(2019·北京昌平区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
名
课
师 微
把足球挂在 A 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 B.足球的质量为 m,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名 师
(1)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
课 后
微
跟
课 导
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
踪 训
学
练
(2)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
用时,宜用隔离法.
(3)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
名
课
师 微
受力个数分别为( B )
后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A.2,3
B.3,4
练
C.4,4
D.5,4
第12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先隔离物体 B,分析 B 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
示,B 受重力 G、外力 F,这两个力均沿竖直方向,A 对 B
的压力,方向垂直于 A、B 的接触面斜向右下方,B 能够在
学
跟 踪 训 练
C.F1=tamngα ,F2=mg sin α
D.F1=mg cos α,F2=simn gα
第24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解析]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
课
师
后
微 课
本题考查静止状态下的三力平衡.以足球为研究对象,
跟 踪
导
训
学 分析其受力情况:重力 mg、悬绳对球的拉力 F2 和墙壁对球 练
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
第4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典例】 (多选)
如右图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A、B 保持静止.若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0,则 B 的受力个数可能
名
课
师 微
为( BC )
后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练
A.3个
1.受力分析的 4 个步骤
名
课
师
后
微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练
第3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
隔离法
名 师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
课 后
微 概念 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
课
导 学
分析的方法
隔开的方法
跟 踪 训 练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 选用
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 原则
课
师
后
微 课
(2)轻绳承受最大张力时对应物块的质量最大.
跟 踪
导
训
学
练
第20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本题考查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对物块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物块受重力 mg,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f,垂直于
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N 和绳的拉力 T.设物块的最大质量为 m,
踪
导 学
面光滑,则 A、B 间没有摩擦力 A、B 均能平衡,A 项错误;
训 练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A 一定受向右的弹力、重力和支持力,
因为 A、B 间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 A 可能只受三个力,B
项正确,C 项错误;木块 B 受重力、推力、A 对 B 的垂直于
接触面的压力作用,假设压力向右的分力等于 F,则 B 可能
的支持力 F1,如图所示,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
得知,mg 和 F1 的合力与 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 F1
=mg tan α,F2=comsgα ,故 B 正确,A、C、D 错误.
第25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多选)(正交分解法)(2019·宣城模拟)如图所示,
后 跟
课 导
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α,网兜的质量不计.
踪 训
学
练
墙壁对球的支持力用 F1 表示,悬绳对球的
拉力用 F2 表示.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B )
第23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
A.F1=tamngα ,F2=simn gα
课
师
后
微 课 导
B.F1=mg tan α,F2=comsgα
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第9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1.一建筑塔吊如右图所示向右上方匀速提升建筑物料,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有关物料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D )
名
课
师
后
微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练
第10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第1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课 后 跟 踪 训 练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
课
师 微
热点综合专题二
后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练
第2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热点一 受力分析 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导
训
学
练
[答案] 4 个力或 5 个力
第7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
[解析] B 物体一定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 的压力 课
师 微 课
和力 F,斜面对 B 可能有摩擦力,也可能没有,故 B 可能受
后 跟 踪
导 学
4 个力或 5 个力.
训 练
第8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不受摩擦力,D 项错误.
第16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热点二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分析方法
1.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四步骤”
名
课
师
后
微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练
第17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解决平衡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 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跟 踪
导
训
学 衡,故墙壁对 A 没有弹力作用,因此 A 也不受墙壁的摩擦力 练
作用,故 A 受重力和 B 的支持力及摩擦力 3 个力作用,故 B
项正确.
第14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3.(2019·吉林模拟)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 A、
名
课
师
后
微
跟
课
踪
导
训
学
练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 的 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
角形法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
未知力
第18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典例】 (2019·全国卷Ⅱ)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 为 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
名
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
,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
名
课
师 微
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则 B 一定要受到 A 平行接触面向下的
后 跟
课 导
摩擦力,故物体 B 受 4 个力作用.
踪 训
学
练
第13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 师
再分析 A 的受力情况,将 A、B 看作一个整体,假设墙
课 后
微 课
壁对 A 有弹力作用,则 A、B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不能保持平
正确的是( B )
第15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A.A、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木块 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 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名
D.木块 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课
师 微
[解析] 由于 A、B 间接触面情况未知,假设 A、B 接触
后 跟
课
第26页
热点综合专题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A.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为 10 3 N
名 师
B.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