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克和千克(例1、例2) 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克和千克(例1、例2)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f14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a.png)
《克和千克(例1、例2)》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例1、例2)》
2.学习任务: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3.学习准备:
准备好笔、纸、一个2分硬币、一袋重一千克的洗衣粉(其他重一千克的物品也可以),导学案中的学生材料。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
学习环节主要有:
一、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在购物的情境中初识克和千克,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哪个单位。
二、借助生活物品深入认识克和千克:
1.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建立克的概念。
2.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建立千克的概念。
3.构建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学生材料:。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与千克》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与千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7762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8.png)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
“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
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4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练习二十…………………………1课时课堂教学导学案课堂教学导学案课堂教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10单元 总复习 克与千克、图形的运动 第4课时 克和千克 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10单元 总复习 克与千克、图形的运动 第4课时 克和千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6fa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b.png)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10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克和千克课型:复习课课时:第6课克和千克练习题(一)1、1千克=()克 1千克=1公斤=()斤500克+500克=()千克 2千克=1500克+()克2、一头牛250(),一袋盐500(),一本书500()。
一把雨伞400(),一袋大米50(),一个足球200()。
一袋奶粉500(),一瓶墨水50(),一支牙膏25()。
3、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
4、1000克比700克多()克,1千克300克=()克5、你妈妈体重是()千克,你爸爸体重是()千克。
6、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对吗?()7、千克比千克多()千克,1袋白糖重1()。
8、一个苹果重200克,()个苹果1千克。
9、按从重到轻排列。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 >( ) >( ) >( )10、改正不对的单位。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11、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桶重100克,油重()千克()克。
12、5500克-500克=()千克,3400克+600克=()千克13、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
克和千克练习题(二)一、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填在()里。
(1)一个鸡蛋重()(2)一块肥皂重()(3)一袋白糖重()(4)一袋面粉重()(5)一袋水泥重()(6)自己的体重()二、一支圆珠笔重9克,3支这样的圆珠笔重多少克?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00() 5() 500() 100()四、在○里填上>、<或= 。
(1)4千克○400克 (2)6000克○6千克 (3)700克○1千克(4)3千克○2900克 (5)9克○11克 (6)9千克○5千克五、计算。
(1)1千克=( )克 (2)4000克=( )千克 (3)25千克+10千克=(4)72克–32克= (5)35千克÷5= (6)6克×8=六、应用题。
第8单元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8单元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b943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9.png)
第8单元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掌握克和千克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的概念2. 克和千克的认识3. 克和千克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和千克的认识,克和千克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克和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单位的概念,引入克和千克的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质量的标准。
3. 讲解克和千克的基本知识:讲解克和千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克等于1000毫克,1千克等于1000克。
4. 演示克和千克的换算: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使用克和千克的例子,加深对质量单位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学会了克和千克的换算。
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面,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体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质量单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质量单位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克和千克换算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克和千克的认识PPT3. 教学视频: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视频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九、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质量单位的概念和克与千克的换算。
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3c07c02d276a201292ed8.png)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
“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约3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四、拓展作业。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3() 500() 2() 150() 2() 1()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一个铅球重4()一只母鸡重4000()一本数学书重300()一袋大米50()一头牛250()一袋盐500()一本书500()。
一把雨伞400()一袋大米50()一个足球200()一个西瓜重5()一个冬瓜重10()一颗糖果重3()一辆卡车可以装货5000()3个苹果重500()爸爸的体重是75()一只公鸡重2()一瓶酱油重500()3、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
4、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c8d2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4.png)
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的时候还不到1克。
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3.世界上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袋鼠大约重4千克。
4.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所以,克、千克、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二、认识克一瓶水大约500g,那么一克就是把一瓶水平均分成500份。
所以,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请举例说说,哪些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练习:一张白纸约重3(),一个鸡蛋重20()三、认识千克一瓶水大约500g,那么两瓶水就是1000g=1000克=1千克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
练习:5000g=()kg3kg=()g四、认识吨吨是比千克还要大的单位,所以计算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kg。
例:一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那40个小学生的体重应该是多少?【达标检测】一、填空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1名三年级学生重30(),一张白纸约重3()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2.在()里填上>、<或=。
5kg()500g90g()1kg1000kg()10吨2吨()2000kg4000g()4吨15kg()1500g3.填空2kg=()g8kg=()g()吨=2000kg3000g=()kg6000kg=()吨()kg=5000克4.称量体重,一般用()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重量,一般用()作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c87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4.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
问题》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导入引思
小明平时喜欢帮助妈妈买菜,今天他去市场买了500克的土豆和200克的茄子,他还想再买200克的青椒,问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菜?
三、新课呈现
1. 克与千克的换算
•克(g)是小单位,千克(kg)是大单位。
•1千克 = 1000克,即1千克等于1000克。
2. 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小明买了3千克的土豆和5千克的苹果,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果?
3. 计算方法
•先算出每种食物的克数,然后将所有食物的克数相加得到总克数。
四、解题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例题1,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小华买了2千克的香蕉和4千克的橙子,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果?
2.小红买了500克的鱼和300克的虾,她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产品?
五、拓展练习
1.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行设计两道克与千克的换算问题。
2.请同学们互相交换题目,互相解答,然后互相核对答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了练习。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继续加强练习,掌握这部分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854c6998fcc22bcd10d62.png)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质量单位“克”及相应常用测量工具——天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及相应常用测量工具;了解克和千克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概念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其中“克和千克认识”是小学教学与计量知识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知识,必须依靠学生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对克和千克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应用、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用“千克”作单位秤,
知道用秤称物体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观念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1)克和千克认识 1课时 (2)解决问题 1课时 (3)练习课
1课时 (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本单元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注重设计各种有效活动(如: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注重对学生估量方法指导,切实使估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第1课时 克和千克认识
3、填“克”或“千克”答案:千克千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1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9d16701f69e3143329421.png)
本周习惯养成: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最牛的班级:最佳的小组:最棒的自己:
课题:克和千克1
课型:自学跟踪+展示提升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我知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知识链接:1、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2、每只小鸡重100克,5只小鸡重()克。
每根萝卜重300克,()根重900克。
自主评价:书写:☆☆☆发言:☆☆☆倾听:☆☆☆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2、自学课本101页例1
计量比较()的物品,常用“”()作单位。
口香糖重菊花茶重美味瓜子重
1枚2分硬币约重( )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品的轻重,人们发明了测量质量的工具。比较轻的物品常用来称。
达标
检测
1、完成101“做一做”。
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约1克?
2、斤、公斤是我们国家以前的质量单位。
3、现在为了和国外方便买卖,世界各国都统一用“克”和“千克”作质量单位,而我国是1990年才开始使用。
内容
课本100---101页
笔记栏
自主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认真观察课本第100页主体图。
同学们认真观察主体图,你从图中找出各种水果是按什么标价的?你还看到了哪些物品的重量?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之克和千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f0d77f12d2af90242e6de.png)
《克和千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按排:第1课时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五、教具准备:弹簧秤、盘秤、盐、硬币、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情感目标:1、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2、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八、导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导入。
师:大家喜欢吃水果吗?我们买水果一般去哪里买呢?挑好水果后又应该干什么呢?(要先知道水果有多重)2、出示问题,师:要知道物体的轻重,该怎么办呢?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秤。
师: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采用秤称的方法。
)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磅秤、电子秤、弹簧秤、盘秤、杆秤、天平)2、认识“克”(1)怎样表示物品有多重呢?生自由说后师小结:“公斤、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重量单位,除了斤和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2)了解克与千克的来历。
师介绍克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来表示。
(3)掂一掂,建立“克”的观念。
1克有多重呢?出示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师先示范),让学生说说感觉怎样?(很轻)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就是1克重。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85c1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e.png)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将一起认识和理解“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通过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熟练地转换克与千克,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二年级下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57页至第59页。
我们将学习克和千克的定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际例题来练习如何转换质量单位。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难点是理解虽然1千克等于1000克,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不是1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物品,如苹果、书本等,以及一些质量单位的小卡片。
我还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展示一个苹果,让孩子们估计它的质量,并引导他们思考我们通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质量。
2. 新课导入:接着,我会介绍克和千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来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练习:我会让孩子们用克和千克来表示不同的物品质量,并互相交流他们的答案。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将克转换为千克,或者将千克转换为克。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展示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您今天学到的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答案:1千克=1000克答案:一个苹果约200克,一本课本约500克,一个书包约3千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掌握克与千克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如在购物时注意商品的质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dbf7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4.png)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案ong>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什么样的人叫“盲人”?2、什么叫“感谢信”?教学“盲”,读音与“忙”一样,上面是“忙”的右边部分,表示声音,下面是“目”,表示眼睛。
“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二、第一次阅读课文,从学生那里学习单词。
1、思考:①这位盲人阿姨的感谢信是写给谁的?信中表扬了谁?② 盲人阿姨有什么值得一封感谢信呢?2、自读:①轻声读课文,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读。
② 看看田字,记住字体。
把困难的单词记住几次。
③边读边想,准备回答以上问题。
三、检查自学的效果。
1、抽读课文,评议正音。
2.练习:阅读并用盲文发音。
绊()倒盲人清脆()总是感谢搀()扶使()劲()举高胸前精()神闪耀……3.告诉我,你学了什么新单词?使用什么好方法?(关键说明:阿姨、混合、丰胸、光泽、酥脆)4、重点理解:旅行:名字秀。
清脆:请一位声音清脆的小朋友说一句话,然后教师说::“这位小朋友的声音真清脆!”支持:行动示范。
闪耀:举例说明词义,例如:“塔顶闪耀着金光。
”5.巩固和提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1、自由读第1节。
2.盲人阿姨给谁的感谢信,信中表扬了谁?3、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失明的阿姨为什么要感谢她?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书写指导。
混合、丰胸、光泽和酥脆:左、右结构应左窄右宽。
搀:第5笔是横撇,第9笔是撇,要从“口”字中穿出。
胸部:右边中间部分先写“×”,然后写垂直折叠。
耀:第6笔是竖提。
脆:第九支笔是水平折叠钩。
六、作业:1.抄写生词。
2、作业本:第2、3题。
B部分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2-5节,了解少先队员如何帮助盲人阿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驾驶火车,读生词和短语。
2、比一比,再组词。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做后,集体评改)绊倒()胸部()使()失明()混合()漂浮()伴()脑()便()育()馋()漂()3.动情地读第一节。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千克与克的认识 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千克与克的认识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bc1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千克与克的认识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测量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秤去称,掌握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克、千克,建立1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交流进行练习。
态度、情感: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1.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换算。
【学习难点】
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换算。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000g=( )kg 3kg=( )g 2000g<( )kg
2kg>( )g 5000g=( )kg 7kg=( )g
2.比较大小
2kg○3kg 1kg○800g 900g○20kg
4000g○4kg 980g○1000g 4600g○3kg
3.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20gk-60kg= 48kg+25kg= 1000g-400g=
510g+300g= 1200g-500g= 78kg-62kg=
4.填写适当的单位
一只鸭子3( ) 一袋白糖500( ) 一瓶咖啡350( )
一颗白菜2( )一个桃子230( )
二、思维训练
1.读出物体的重量。
2.完成练习。
要买700克瓜子,怎样买最便宜?小组讨论。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十单元第3课时克和千克-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十单元第3课时克和千克-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e43ab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4.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十单元第3课时克和千克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的第三课时,克和千克。
这一课时主要让我们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学会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和计算。
一、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
2. 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计量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计量和计算。
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以及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计算。
难点是同学们对质量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课件。
2.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一台计算器,一份课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量质量的情况呢?比如,妈妈买水果时,会问多少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单位。
2. 知识讲解:我们来学习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
同学们要记住它们的换算关系哦。
4. 随堂练习: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一包方便面重100克,两包方便面重多少克?答案是200克。
这个练习就是让我们运用克进行质量的计算。
5. 知识拓展:除了克和千克,还有其他质量单位,比如吨、克、毫克等。
同学们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质量单位换算关系1千克 = 1000克1克 = 0.001千克七、作业设计(1)3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一共重多少克?(2)1千克橙子分成5份,每份重多少克?答案:(1)600克(2)200克2. 请同学们课后了解其他质量单位,如吨、克、毫克等,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实际质量的计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6课时 克和千克-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6课时 克和千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dcd5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5a.png)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十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克和千克课型:复习课课时:第6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117页第7题,第119页第17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
难点: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建构。
学法: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17页第7题,第119页第17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在()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明的体重是35()。
一个鸡蛋重50()。
一袋盐重500()。
一头猪大约重130()。
一个苹果重150()。
小明的妈体重是50()。
一支铅笔长约16(),重约()。
2、判断。
(1)10千克铁比10千克棉花重。
()(2)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3)小明今年7岁约重2千克。
()(三)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复习跟物体的重量有关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一)复习克和千克1、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克和千克)2、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引出:1千克=1000克3、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重量约是1克或1千克?1块口香糖重1克,一小袋洗衣粉重1千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4、测量物体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b9a1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克与千克的认识。
克与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质量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克与千克进行质量测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质量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质量。
教具学具准备1. 各类不同质量的物品,如石头、书本、苹果等。
2. 托盘天平。
3. 克与千克的砝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如何测量。
2. 新课导入:介绍克与千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托盘天平,实际操作测量各类物品的质量,体验克与千克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准确判断物品的质量。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如何准确判断物品的质量。
6.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质量测量的小游戏。
板书设计1. 克与千克的概念。
2. 1千克等于1000克。
3. 质量测量方法。
4. 如何准确判断物品的质量。
作业设计1. 判断物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克与千克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克与千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地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如何通过实践和讨论来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判断物品的质量。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如何测量。
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你们知道书包、苹果和书本都有重量吗?我们如何知道它们的重量?”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单元克和千克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
“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约3课时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
(第8单元克和千克)
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课件)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先看单位,认识0刻度,认识指针,放在盘子里,指针转动,当指针停下时就可以读出它的质量了)
(实物操作)称1千克重的洗衣粉和1千克的苹果。
4、体验1千克有多重。
今天你认识了“克”和“千克”,以后大家去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掂一掂、一猜,看看自己能不能比较准确地说出它们的质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课本第103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第103页的“做一做”第二题。
3、课本第103页的“你知道吗?”
想一想:1千克爆米花和1千克沙子比较,哪个重些?
*四、拓展作业。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填上合适的单位“克”或“千克”。
3() 500() 2() 150() 2() 1()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
一个铅球重4()一只母鸡重4000()
一本数学书重300()一袋大米50()
一头牛250()一袋盐500()一本书500()。
一把雨伞400()一袋大米50()一个足球200()
一个西瓜重5()一个冬瓜重10()
一颗糖果重3()一辆卡车可以装货5000()
3个苹果重500()爸爸的体重是75()
一只公鸡重2()一瓶酱油重500()
3、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