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农产品市场供应与价格波动因素分析报告
农产品市场供应与价格波动因素分析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农产品供需关系日益突出,价格波动频繁。
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市场供应与价格波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供应影响因素分析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产品供应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旱灾、洪涝、冰雪灾害等影响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正常生产。
2.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产量。
科学种植技术、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农业政策调整:农业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农产品供应产生直接影响。
政府对农业补贴、税收优惠、农产品进出口政策等的调整都会对农产品市场供应产生影响。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1.需求和供应关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和供应的不平衡。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农产品价格上涨;当供应大于需求时,农产品价格下跌。
2.季节性因素: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受到季节性影响较大。
例如,果蔬类农产品的生长季节限制了其供应的时间周期,价格会在供应季节紧张时上涨,在供应充裕时下跌。
3.生产成本: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之一。
生产成本的上涨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反,生产成本的下降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
4.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也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市场上对于某种农产品未来供应不足的预期,会导致价格上涨;相反,对于供应过剩的预期,会导致价格下跌。
三、对策建议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这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等措施来实现。
2.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体系:建立全面、及时的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农产品供需关系、价格波动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
3.增加农产品储备:加大农产品储备力度,为市场供应紧张时提供稳定的补给。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议最近,我们到内蒙古自治区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问题进行了调研,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的初步分析(一)原材料价格上涨首先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
XX年10月以来,中东、俄罗斯石油价格上涨中,国内原煤、石油等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期,这期间化肥生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化肥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要在农资价格销售市场上得到释放,于是就出现了较明显的化肥价格上涨趋势。
我们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了解到,水、电、煤、气这几种能源占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化肥生产成本80%左右。
目前天然气每立方米元,煤约210元/吨,电平均元/度,同比分别上涨了6%,8%和%。
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吨尿素就增加了150元的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动成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国内供应减少、出口增加去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停产整顿,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电力供应不足,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
同时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就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
XX年汽车运输费上涨到元/吨公里,比去年同期上涨0.巧元/吨公里,涨幅达到100%,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产增幅明显放慢。
XX年国家取消了对尿素生产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也使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化肥企业减少了尿素产量。
另外,国际化肥市场的高价格与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刺激了国内生产企业大量出口化肥。
去年1-11月份,我国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达到217万多吨;相反,进口尿素大幅下降了83%,只有万吨。
由于国内供应量减少,出口却增加,这为市场价格攀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资需求增加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上升造成的问题和建议
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上升造成的问题和建议一、涨价表现自2021年6月以来,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涨,但种子、农膜价格相对平稳。
农药中,草甘膦等除草剂涨幅最大,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次之,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再次之;氮磷钾等单元素肥料和复合肥上涨幅度均在30%左右,与粮食价格下降形成反差。
(详见下表)农药价格市场抽查表2022年2月化肥、农膜价格监测报表2022年2月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对比表2022年2月二、引发的问题1.种植成本增加。
冷水镇的银泉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伍某反映,他们使用的金大地复合肥,去年秋播时每袋(40kg)就从105元上涨到175元,仅化肥一项每亩增加成本87.5元(每亩施肥50kg)。
种田成本增加,把利润挤压完了。
田已经种不起了,但又退不掉,只好通过育秧、再生稻、稻谷收购、烘干来弥补。
他还说,我们流转耕地每亩是按1000m2计算的,单价为400元/年亩,无利可图。
有些合作社是按每亩667m2流转的耕地,并且流转费为600—1000元/年亩,种植亏损肯定严重。
2.春耕备耕不足。
这一点,从农资经销的表现可见一斑。
农药经销商刘某反映,眼前农药价格太高,不敢进货,往年这个时候仓库装得满满的;禾喜农资公司的吴经理反映,去年同期农药的销售额为70万元,而今年价格涨了销售额反而只有30万元;洋丰化肥区域代理商龚某反映,他主营的51%高塔造粒肥料(氮磷钾含量为25-10-16)从2450元/吨上涨到3550元/吨,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0%。
3.危及粮食安全。
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一斤稻谷换不到一斤化肥,必然降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当下,正是“两夏”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春播即将全面展开,如果不保护好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质量和水稻、大豆、玉米等春播作物播种水平、进度及面积,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大政相悖。
三、原因分析1.原料涨价。
2021年以来,煤炭、硫黄、硫酸、磷矿石及合成氨价格不断上涨,拉动尿素、磷肥成本的不断增加。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针对自近来蔬菜的价格飞涨进行研究,以成都市的蔬菜价格为例,主要从菜价上涨现状、原因、影响和建议四个方面说明此次菜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菜源不足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国家应该增加对蔬菜的产业化转型的重视程度,确保蔬菜供应。
蔬菜是对于人们生活来说是必需品,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2010年初开始,全国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其涨价幅度大都超过了50%,有些蔬菜的上涨甚至超过了300%,一些市民直呼蔬菜价格直逼肉类。
受全国菜价上涨影响,成都的菜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菜价上涨现状从2010年初起,特别是3月份开始,菜价开始以不正常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在成都蔬菜的涨价幅度都超过了50%。
以温江区为例,农产品价格大都上涨,其中以三地月份上涨幅度最大,五月份涨速有所放缓,六月初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
但菜价从总数上来说仍是处于不断上涨状态。
二、菜价上涨的原因商品的价格波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而此处将针对此次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做出一定程度的原因分析,主要从菜源、生产成本及市场流通过程中分析其上涨的原因。
(一)菜源不足首先,天气原因是此次菜源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始于2009年末的西南地区旱灾使四川、云南等地区降水急剧减少,灌溉水源非常缺乏,又恰作物生长季节,蔬菜产量大幅度下降。
需求不变而供给大幅度下降,造成了市场短缺,价格上升以使市场达到新的均衡,这就造成了蔬菜价格上涨。
其次,退耕还林等工程使耕地减少,可种植蔬菜地也减少。
而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蔬菜产区和销区脱离,导致城市蔬菜的自给率大幅下降。
而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大,供销的不平衡加剧。
另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及国家对某些农产品的扶持政策,导致农民纷纷种植被扶持农产品。
(二)生产成本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农业从业人员大幅下降,大量农民从生产者变为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也变大。
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分析
商学院宏观经济形势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学生姓名:学号:2012年12 月5日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导致农产品价格涨的主要因素。
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居民收入增长、通胀压力不断增加。
另外还有市场游资炒作,供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price ri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main reasons: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ep increasing, circulation cost remains hig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tors are undersupply, residents’ income keep growing, inflation pressure keep increasing. Besides, the speculation of hot money, the asymmetry of supply and demand inform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lso affect the price rise. On the basis of those factors, I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abilize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Rise; Reason;近些年来,我国CPI呈现上涨态势,而农产品价格的涨幅超过了一般消费价格的涨幅,这已使得广大居民的基本生活开支有所提高。
北京市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成因分析及对策
北京市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成因分析及对策作者:黄海峰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摘要:2010年以来,北京市蔬菜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
引起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分析,得出平稳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CPI物流价格一、北京市蔬菜供应的构成北京市是一个大型的蔬菜消费城市,常住人口2000多万,按照人均日鲜菜消耗量1千克计算,北京每天的鲜菜需求量为2000万千克,一年是730万吨。
北京市所需求的蔬菜由于种类上和数量上的繁多,京郊所生产的蔬菜很难满足,因此外地蔬菜供应是北京蔬菜供应一个重要的环节。
截止2010年底,本市基本菜田面积为58万亩,其中芹菜、生菜、菠菜等叶菜类占到总量的60%左右,番茄、黄瓜等果类蔬菜约占18%,蔬菜全年平均自给率为28%左右。
预计到“十二五”末,本市蔬菜总面积可达到70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达到450万吨,蔬菜自给率由28%提高到35%。
目前北京72%左右的蔬菜依赖河北、山东、辽宁等其他省市的供应。
外地供应的蔬菜包括了70多个品种,其中销售量排行前几的是白菜、生菜、黄瓜、油麦菜、西红柿等。
二、蔬菜价格总水平分析从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价格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蔬菜价格同比和环比呈上升趋势。
图12011年新发地蔬菜指数(单位:元/公斤)为了更清晰的看到北京蔬菜价格的变动趋势,我们选取本地菜中的芹菜、外地菜以大白菜、黄瓜作为样本,分析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特点。
图2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蔬菜批发均价(单位:元/公斤)2011年以来,蔬菜价格出现上升趋势,特别是5月份以来,蔬菜价格呈现加速上涨,多种蔬菜价格两个月内价格呈现翻番或更多。
三、影响价格水平的因素1.宏观经济1.1全球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蔬菜价格随之上涨。
本轮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的正常复归,是对惠民政策的积极反应。
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摘要】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做出解释,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掌握的信息存在必然联系。
对目前川西北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证明了作者的论断,有针对性地提出参考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加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联合市场,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落实普及宣传,增强农民信息需求意识;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扩大信息共享。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农业信息化一、引言农产品价格问题涉及民生,其稳定与否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运行。
保持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如2006年以来猪肉买难和卖难交替出现,2008年广东粮食价格大幅波动,2009年广西香蕉、山东大蒜事件和2010年海南辣椒等,市场的频繁波动一次次打击着广大农民对生产和经营的信心,这凸显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认识和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不仅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需要科学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非常规较大幅度波动,通常的解释是极端天气,农产品供求变化,生产成本提高和市场投机等因素所致。
本文试图从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做出解释,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掌握的信息存在必然联系。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仍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加大了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总体水平。
最后针对如何完善农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发展阶段。
严格地说,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还不是一种完全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基本特征。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近期,随着生猪存栏量减少和生产成本上升,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猪肉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要肉类之一,价格的上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养殖企业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对猪肉涨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1. 生猪存栏量减少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
而且,由于生猪养殖成本的上升和环保政策的加大力度,一些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户纷纷退出市场,导致了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自然而然地上涨。
2. 饲料成本上升养猪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兽药、劳动力、水电等方面,其中饲料成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近年来,国内外的粮食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使得养猪成本大大增加,生猪养殖户只能通过提高猪肉的售价来抵消成本的增加。
3. 其他因素除了生猪存栏量减少和饲料成本上升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人工成本的上升、后期加工和储藏环节的损耗等都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应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在调控猪肉价格方面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贴力度,降低生猪养殖户的税费负担,给予购买饲料的企业一定的贴息贷款,稳定饲料价格。
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生猪养殖,提高生猪产能,保障猪肉的供应。
2. 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对生猪饲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加大对生猪疫病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猪养殖的抗病能力,保障生猪的健康。
3. 加强市场监管对于一些操纵猪肉价格的行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垄断行为和价格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完善的猪肉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市场。
4. 多渠道保障猪肉供应除了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多渠道保障猪肉供应,例如扩大进口猪肉的渠道,增加猪肉的供应量,稳定市场价格。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机理及规避分析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机理及规避分析摘要: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断,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形成的原因,借鉴先进发达国家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熟经验,分析探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机理、效应及风险规避,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规避一、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其影响(一)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1.生产资料。
在产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相关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必然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
由于短期内需求弹性变化不大,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导致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收益减少,极大伤害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直接造成未来农产品供应量减少,最终导致供求失衡,引起价格波动。
2.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在需求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必然下跌;加之,技术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生产投入的增加,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负担。
3.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理预期。
短期内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及周边相关信息,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未来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心理预期,按照近期农产品供应情况及收益,以利润相对理想化为准则,择优安排下一周期的农产品生产。
但农产品生产者决策行为的趋同性,造成产量的大幅波动,进而引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4.农产品储备量。
农产品储备量影响着农产品的供求,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
加之,在农产品库存领域存在虚假情报,进一步扭曲了市场供求状况,进而加剧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1.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自身的影响。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致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往往不知所措,经常采取减少下期农业投入的方法来减少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未来农产品供给量的减少,致使供给失衡,引发价格波动。
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风险,引发恶性循环。
2.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整体物价水平的影响。
农产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除了作为必需品,还可以为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提供原料,农产品的价格属于基础价格,其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物价的波动。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农产品是关系到民生的一类商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标签: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策分析1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对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蔬菜水果等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更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面对涨价,一些消费者选择减少消费或者选择其他的替代品。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居民的生活预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部分居民不得不选择作“海屯族”:囤积衣物、冬季过冬的大白菜等等,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
2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1)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
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我国这两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加很快,造成货币超发。
我国自身的货币高速增长,对物价本已形成上涨的压力,遇上国外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就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
(2)农产品供给减少。
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还受到供给减少的影响。
比如去年的大蒜价格上涨,与气候所造成的产量下降有关系。
反之,居民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年居民注重养生,绿豆作为一种保健品种受到越来越多的居民青睐,需求逐年增加。
(3)短期资金炒作。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传统行业因为产品供过于求,缺乏投资机会;而新兴行业发展尚未成熟,风险大,门槛高,缺乏吸引投资者的热情。
于是,大量剩余的资金在缺乏适当投资渠道之际,不忘寻觅增值时机。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炒作起来不愁没有销路,大蒜、绿豆、糖等产品耐储藏,也方便操作。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价格形势分析与预测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价格形势分析与预测一、背景介绍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而农产品价格作为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和预测农产品价格形势对于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从过去几年的农产品市场状况看,农产品价格存在一定波动性。
一方面,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供应量等因素也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
三、价格波动因素分析1. 天气因素: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2. 市场需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农产品市场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3. 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也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国家对某些农产品的补贴、税收政策等。
四、价格形势预测方法1. 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过去几年的农产品价格,寻找规律与趋势,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化。
2. 模型预测:利用经济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建立农产品价格预测模型,通过输入相关参数进行预测。
3. 市场调研:深入农产品市场,了解供需情况、价格波动原因等,进行市场调研,从而预测未来价格走势。
五、价格形势预测案例分析以某农产品为例,通过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了预测。
历史数据分析显示,该农产品价格近年来呈现稳定上涨的趋势。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供应量的减少,该农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市场调研结果也与此趋势一致。
六、价格形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1. 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2. 农产品价格上涨还可以激励农民增加种植和养殖投入,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优化。
七、农产品价格形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挑战1.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
2. 预测农产品价格形势的准确性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预测。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已成为人们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上升。
农产品需要经过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随着油价的上涨,运输成本也在逐步增加。
由于交通拥堵和道路状况不佳等原因,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农产品市场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供给量与需求量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农产品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农产品价格上涨虽然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但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如果农民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还可能引发一些农民的非理性投资和跟风种植,导致某些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暴跌。
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减少对农产品的购买,从而对农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他商品价格联动上涨,从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整体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平抑农产品价格,如:向市场投放储备农产品、实行粮食价格补贴、加强市场监管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
农民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
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调查来制定种植计划,避免供过于求的情况出现。
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
对农产品物价上涨现象的分析
对农产品物价上涨现象的分析摘要:近几年我国许多产品物价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对近几年农产品物价上涨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概述了物价上涨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国家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并提出了缓解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物价;上涨;引言:近几年,农产品物价一直居高不下,从粮食、“菜篮子”产品到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价格普遍上涨的态势。
去年9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71,同比增长5.3%。
不同农产品领涨不同季节,呈现价格轮番上涨的格局,其中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
1-10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基本上是在比去年同期高出20-30%的价位上运行。
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上涨态势。
不仅如此,市场中还存在各种炒作现象。
例如,2010年由于“甲流”、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等原因,大蒜价格一路飙升,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大蒜疯涨超过100倍,在南京部分超市,甚至买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要贵。
前几年盲目生产,绿豆供过于求,豆贱伤农,此后种植面积缩水,加上天气等因素,绿豆生产量下降,拉高了市场价格。
而且因为养生专家说有利补肾、长黑发,原先少有人光顾的黑豆,突然成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必备的零嘴儿,身价也一夜暴增,上演了一出“全城豆恋”。
四月份黑豆销售量比三月份翻了一番,五月份又比四月份翻了一番。
还有“姜你军”“玉米疯”“辣翻天”等各种炒作现象,给市场曾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另外,日本地震海啸也可能导致稻米等农作物减产,核泄漏可能引发粮食和畜牧业、渔业的污染,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食物供应,预计国际农产品价格因需求放大有望继续上涨。
国内粮价将延续平稳上涨格局,畜禽震荡向上,糖棉高位运行。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其带来的影响也很大,我国相应采取了许多措施稳定物价。
一:物价上涨原因针对农产品价格严重偏离正常水平,前段时间热议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关系到民生的话题,现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指农产品价格在一定期间内上下波动的现象。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供需关系、投机行为、政策因素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自然因素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气是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如旱涝灾害、冰雹等极端天气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
此外,自然灾害还会对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带来影响,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其次,供需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如果供应量大于需求量,那么农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价格就会上升。
供需关系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内外经济状况、政策调控、技术进步等。
例如,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推高农产品价格。
第三,投机行为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机行为指的是投资者根据信息不完全或者预期价格变动,通过买卖农产品期货等方式来获取利润。
投机行为会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使价格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
投机行为在市场中的占比越大,价格波动的范围就越大。
最后,政策因素也会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政府的相关政策调控措施可以对农产品市场价格进行干预和调整。
例如,粮食收购政策、农产品进口政策等都会影响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
政府还可以通过定量调控、价格补贴等手段来稳定农产品价格。
针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强天气预警和灾害防范措施。
通过提前预警和科学防范,减少自然因素对农产品生产的不利影响,避免价格波动。
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体系。
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变化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控和决策。
第三,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监管。
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稳定、农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业劳动力短缺等。
为此,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市场需求,可以应对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稳定的挑战。
通过加强农业人才培养,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可以有效应对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最终,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政策体系,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对策,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劳动力短缺、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人才培养。
1. 引言1.1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的基础。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人工、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种植成本逐渐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稳定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
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影响,农产品价格时高时低,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瓶颈。
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
农业经济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多是单项政策,并不具备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框架。
加强农业经济政策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才能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当前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探讨影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通过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春耕备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篇一:春耕备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春耕在即,针对当前春耕备耕情况,从相关调研分析研判和调查统计来看,各地春耕备耕生产形势总体看好,政府投入加大、科技力量加强、物资储备相对充足、农民热情较高,为春耕生产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户种植结构单一。
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农户通常根据上年价格信息和收益情况来安排当年种植规模,导致种植结构单一。
比如,由于2021年和2022年受玉米市场价格居高不低的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非常高,种植面积连年增长。
二是生产成本较高。
各地3月上旬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化肥、地膜、农药、种子、汽柴油等春耕物资价格较2022年不同程度上涨,化肥价格涨幅20%左右,地膜价格涨幅约10%,农药价格涨幅约10%,种子价格涨幅约10%,汽柴油价格使每亩地增加机械成本10元左右。
由于农资经营单位数量多,且多数规模偏小,加之农资品种多,进货渠道复杂,造成市场价格管理难度较大,保价稳供难度增加。
三是产业化水平低。
当前,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劳动者素质降低问题日趋突出,机械化水平低,同时,多数地区农畜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同时,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订单面积少,履约率低。
四是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地在农牧业生产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但用于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总体实力薄弱,农民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上还相对较低,农业科技水平落后,使得农业科研和标准化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原创性研究不足,无法组织有针对性的联合攻关,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无法开展研究工作,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建议一要引导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盲目种植。
相关职能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预测预警,帮助农民根据自身情况、市场行情及土地状况进行相应种植结构调整,减轻市场风险带来的压力,避免生产收益的大起大落。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稳 采 取 了 扩 张 性 的 财政 货 币 政 策 , 币 供 给 增 加 很 快 , 成 货 六 条 ” 主要 内 容 包 括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生 产 , 定 农 副 产 品 供 货 造 应 , 低 农 副 产 品 流 通 成 本 , 障 化 肥 生 产 供 应 等 等 ; 要 降 保 主 币超 发 。我 国 自身 的 货 币 高 速 增 长 , 物 价 本 已 形 成 上 涨 对 目的是 为加大农 产 品供 应 和 降低 流通 成 本 , 而稳 定 农产 从 的 压 力 , 上 国 外 的输 入 型 通 货 膨 胀 , 更 进 一 步 加 重 了我 遇 就 品 价 格 。 此 条 例 一 出 , 击 了游 资 的 炒 作 , 多 农 产 品 价 格 打 许 国物 价 上 涨 的压 力 。 纷纷 回落 。我国政 府应 该 加 强对 农 产 品流 通领 域 的管 理 , () 产品供给减 少 。 2农 加强对 农产 品 价格 的监 控 , 善 农 产 品 市 场 的 预警 机 制 。 完 农 产 品价 格 的 非 正 常 上 涨 , 受 到 供 给 减 少 的 影 响 。 还
0 0年 , 国家 已向市 场投 放 国家政 策性 粮 油 2 5 5 0万吨 , 增 比如 去 年 的 大 蒜 价 格 上 涨 , 气 候 所 造 成 的 产 量 下 降 有 关 2 1 与 也打击 了游 资 的炒作 , 这对 于农 产 品价 系 。 反 之 , 民 的 需 求 不 断 增 加 。这 些 年 居 民 注 重 养 生 , 居 绿 加 了农 产品 的供 给, 豆 作 为 一 种 保 健 品 种 受 到 越 来 越 多 的 居 民青 睐 , 求 逐 年 格 的调 控 起 到 了积 极 作 用 。 需 () 好低 收入者的补贴工作 。 4做 增加 。 农 产品属 于生 活必 需 品。农产 品价 格 的非 正 常上 涨 , () 期资金炒作 。 3短 他 我 国正 处 于 经 济 转 型 阶 段 , 统 行 业 因 为 产 品 供 过 于 受 影 响 最 大 的是 低 收 入 家 庭 , 们 的 生 活 质 量 必 然 会 受 到 传 求, 缺乏投 资机会 ; 而新兴 行业 发展 尚未成 熟 , 险大 , 风 门槛 高 , 乏 吸 引 投 资 者 的 热 情 。 于 是 , 量 剩 余 的 资 金 在 缺 乏 缺 大 适 当 投 资 渠 道 之 际 , 忘 寻 觅 增 值 时 机 。农 产 品 属 于 生 活 不 必需品 , 作起来不 愁没有 销路 , 蒜 、 豆 、 等产 品耐储 炒 大 绿 糖 藏, 也方便 操作 。 影响 。如何在物价上涨 的时候保 证低 收人 者 的生活 质量不 受 太 大 的 影 响 , 个 问 题 早 已 引 起 相 关 部 门 的 重 视 。 政 府 这 部 门已经建立低 保户 生活 补 贴与 物 价上 涨 联动 机 制 , 近 如 期成都 、 海南 等地给低收入者 发放 临时 补贴 , 以应 对 物价上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类产品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因此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肉涨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将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养殖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饲料成本、养殖场租金等成本的不断上涨,养殖猪的成本逐渐增加,导致猪肉的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影响到了最终的市场价格。
2. 疫情影响:近年来,非洲猪瘟等疾病的蔓延导致了猪肉产量的减少,供应不足使得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3.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猪肉的消费量也在不断上升,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以上三个方面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善来逐步缓解和解决。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成本,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肉的市场价格。
2. 提高科技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疫病控制技术和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猪肉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供给量,稳定市场价格。
3. 发展多元肉类产业: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其他肉类产业的发展,如鸡肉、牛肉、羊肉等,来分担猪肉的市场需求压力,减轻对猪肉的过度依赖。
4. 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监督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打击商家的不当行为,防止猪肉价格的过度波动。
5. 培育绿色有机农业:引导养殖户逐步向绿色有机养殖转变,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降低环境负担,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
结语猪肉价格上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急需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需要提高人们对肉类消费的合理认识,引导人们逐渐实现健康合理膳食,减少对猪肉需求的过度依赖。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云南省农产品调查为例
格增长率始终高于农产 品的价格增长率 , 农产品 的比
较 利益 很低 , 加上农 业生 产本 身 的脆 弱性 , 得农 村 居 使 民进 行农业 生 产很 难 致 富 。改 革 开 放 以后 , 着 我 国 随
政府逐渐放开对农 产品价格 的控制 , 国内农产品价格
一
4 .%。产量的大幅减少推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因 45
品价格的不断持续稳定上涨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
我 国政府 长期 以来 重 视 工 业 的发 展 , 业 品 的价 工
利益偏低 , 使得农村居民渐渐 的把精力转移到非农经 营方面 , 农产品的供应也相应减少 了。第二, 天气灾 害 等 自然原因造成各个产区的农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 了损 失 。比 如 云南 省 21 00年 以来 连 续 九个 月 的 干旱 , 成 夏 粮 总 产 量 为 17 6 造 2 . 8万 吨 , 比 减 少 了 同
低 收入群 体 的生 活 成 本 , 给居 民生 活 造 成 了 很 大 的影
响。因此研究农产品价 格上涨 的原 因, 并且 提出一些
对 策建议 对政府 下一 步调 控 政策 的 制定 具 有很 大 的现
实意 义 。
一
益, 使得农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之后各 国都意识到 只 有农产品价格 提高才能不断促进农业 的发展 , 因此各 国都纷纷对农 产品价格和流通体系进行 了改革 , 使得
第2 6卷
第1 期
Ju a f u nnFnn e&E o o i n esy or l Y n a iac n o cnmc U i r t s v i
V 1 6 N . 0 2 .o1 .
农产 品价格上 涨的原 因分析及对 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建
议》
最近,我们到内蒙古自治区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问题进行了调研,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因的初步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先化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因为化肥属能源产品,受国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价格随之上涨。
xx年10月以来,中东、俄罗斯石油价格上涨中,国内原煤、石油等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期,这期间化肥生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化肥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要在农资价格销售市场上得到释放,于是就出现了较明显的化肥价格上涨趋势。
我们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了解到,水、电、煤、气这几种能源占乌拉特化肥有限公司化肥生产成本80%左右。
目前天然气每立方米0.7元,煤约210元/吨,电平均0.216元/度,同比分别上涨了6%,8%和6.1%。
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吨尿素就增加了150元的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动成为农资价格快速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国内供应减少、出口增加
去年煤炭企业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停产整顿,直接影响到煤炭产量;电力供应不足,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量严重不足。
同时由于整顿公路运输,煤炭汽运超载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原本运力就不足的铁路运输更为紧张。
xx年汽车运输费上涨到0.30元/吨公里,比去年同期
上涨0.巧元/吨公里,涨幅达到100%,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产增幅明显放慢。
xx年国家取消了对尿素生产增值税先征后返50%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也使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化肥企业减少了尿素产量。
另外,国际化肥市场的高价格与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刺激了国内生产企业大量出口化肥。
去年1-11月份,我国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1%,达到217万多吨;相反,进口尿素大幅下降了83%,只有13.4万吨。
由于国内供应量减少,出口却增加,这为市场价格攀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农资需求增加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
尤其是5年内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两项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对化肥的需求量增大,从而拉动农资需求攀升。
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的统计数据,xx年自治区计划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200万亩(实际已超过),预计比xx年增加30多万亩,按每亩使用50公斤化肥、4.5公斤地膜计算,就需增加61500吨化肥、5500吨地膜,巨大农资的需求也推动了自治区农资价格上涨。
(四)进口成本增加
自去年10月以来,国际市场农资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国内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
xx年进口磷酸二铵从到岸价格为xx元/吨上涨到2520元/吨,xx年进口磷酸二铵到岸价格为227美元,同比上涨29.54%,平均每吨上涨近52美元。
其它进口化肥价格也是这种情况。
受进口成本上涨的影响,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应上涨。
今年用肥旺季,自治区进口磷酸二按的销售平均价格约为2610元/吨,同比上涨26.7%,尿素平均价格约为1530元/吨,同比上涨10.07%,涨幅创近年历史最高纪录。
(五)农资市场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
近年国家逐步放开农资市场,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流通领域行为不规范现象增多。
化肥和农药、农膜等农资经过自治区、盟市、旗县或其它经营企业、乡镇或其它经营企业多层次销售渠道,整个销售链条被拉长,流通环节增多,层层加价,少数经销商还存在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的现象。
这些因素人为地助长了农资价格上扬。
据我们调查,在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五原县,每袋50公斤的尿素县城卖80元,但到农民手中要花86元。
另外,今年经销商采购的积极性高,生产企业待价而沽,有的甚至限量供货,也是造成化肥价格波动的原因。
二、有关建议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民利益攸关。
关注农资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无论从目前还是长远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农资直接补贴的机制
目前农资方面的补贴方式主要是对农资的生产、运输、流通环节实行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与补贴,间接减轻农民负担。
从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许多被中间环节获得,补贴的好处并没
有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
从现实情况看,政府对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补贴很难直接起到影响价格的作用,不仅农民不容易得到实惠,而且还容易造成农资市场真实价格的扭曲。
建议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改变现行的补贴方式,把对生产、流通领域的补贴逐步转为与农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的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方式。
(二)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
加强农资营销市场管理,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强种子、农药经营及种子生产主体资格审核,严把市场准入关,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确保农民购买到满意放心的农资;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做到进货有发票,销货向农民开具凭证,进货渠道清楚,流向有据可查。
一旦出现质量纠纷,便于进行调查处理、质量鉴定,为农民索赔提供可靠依据;因地制宜,加强品种管理,防止一些不适应当地的种子、农药流入市场,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坚决打击哄抬紧缺农资价格的非法行为,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力度。
(三)鼓励农资经销商建立直销网络
农资涨价过快对商家来说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各级地方政府应鼓励大中型农资经销商建立农资直销体系,把销售网点直接延伸到乡镇一级,从而缩短农资销售链,降低农资的流通成本,这样也可以显示农资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和树立自己品牌。
一般来说,这样也有利于生产企业知道自己的化肥从源头到农民手中有多少利润空间。
把价格自觉控制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农民种粮有钱赚,建到乡镇一级的销售网络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至于那些只想在涨价风里
赚一笔、不为农民考虑的奸商,特别是转手倒卖、层层加价者,必须严厉制裁。
(四)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单个农民与农资经销商进行谈判时,可能不会引起农资经销商的重视,但是如果农民以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名义与经销商谈判,经销商却不得不刮目相看。
因此,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进行团体采购农用物资,农民就有可能从市场上获得较低购买价。
小陈老师工作室xx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