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老舍)_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件(共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件(共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a83c2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a.png)
肆 品析语言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上妙处何在?
1.比喻修辞,把腊八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 2.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腊八粥内容丰富、汇集了各种米 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自豪与期盼之情。
肆 品析语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 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 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时间
腊月初八
活动和风俗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做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元宵节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肆 品析语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 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 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 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问题:从这些词汇能看出老舍作品的什么语言特点?
儿化音词多,浓浓的北京韵味,生动有趣,幽默诙谐。
肆 品析语言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 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 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d76ae03b3567ec112d8a5f.png)
2020/11/17
2020/11/17
老舍
北 京 的 春 节
老 舍 先 生
2020/11/17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
。
受到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
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
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
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
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
2020/11/17
4、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 特点?
2020/11/17
这篇课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 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 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 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 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喜爱之情。
2020/11/17
返回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至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020/11/17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 以 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 升 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 恶 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 皇 大帝根 2020/11/17 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2020/11/17
思考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
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腊八初旬、 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四天 写得详细,其他略写。
2020/11/17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 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 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 九。重点写了高潮除夕、正月 初一、正月十五。
2020/11/17
2020/11/17
老舍
北 京 的 春 节
老 舍 先 生
2020/11/17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
。
受到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
重视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
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
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
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
2020/11/17
4、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 特点?
2020/11/17
这篇课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 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 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 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 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 喜爱之情。
2020/11/17
返回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至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020/11/17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 以 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 升 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 恶 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 皇 大帝根 2020/11/17 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2020/11/17
思考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
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腊八初旬、 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四天 写得详细,其他略写。
2020/11/17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 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 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 九。重点写了高潮除夕、正月 初一、正月十五。
2020/11/17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fb0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5.png)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快速浏览课文1-2自然 段,说说春节开始时(腊八) 有哪些习俗?
熬腊八粥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打比方 粥材料丰富
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
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 个饺子。
第一件大事 买杂拌儿
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事
买爆竹
买各种玩意 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大人们熬腊八粥,泡腊 八蒜,孩子们是怎么准备过 春节的呢?读第3自然段, 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观元赏了宵作上者市笔,下的春灯节会的盛又景,一你个有高什潮么体到会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 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
几百盏灯来,各形喜各爱色,之有情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 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思考: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 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 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 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 采用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练一练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元宵节。
元宵节的晚上,彩灯无数,有的像 燃放的彩球,有的像展翅的蝴蝶, 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女......
课后作业:
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的春节,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
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古筝: 弹拨弦鸣乐器,“酉”的字有酷、醒、酸等。
cù
造字:形声
辨字组词:
结构:左右
醋_吃__醋__ _米__醋__
部首:酉 笔画:15
措_无__措__ _措__施__
歇后语: 醋厂里冒烟——酸气冲天
快速浏览课文1-2自然 段,说说春节开始时(腊八) 有哪些习俗?
熬腊八粥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打比方 粥材料丰富
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
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 个饺子。
第一件大事 买杂拌儿
第二件大事 第三件事
买爆竹
买各种玩意 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大人们熬腊八粥,泡腊 八蒜,孩子们是怎么准备过 春节的呢?读第3自然段, 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观元赏了宵作上者市笔,下的春灯节会的盛又景,一你个有高什潮么体到会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 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
几百盏灯来,各形喜各爱色,之有情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 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思考: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 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 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 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 采用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练一练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元宵节。
元宵节的晚上,彩灯无数,有的像 燃放的彩球,有的像展翅的蝴蝶, 有的像翩翩起舞的少女......
课后作业:
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的春节,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
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古筝: 弹拨弦鸣乐器,“酉”的字有酷、醒、酸等。
cù
造字:形声
辨字组词:
结构:左右
醋_吃__醋__ _米__醋__
部首:酉 笔画:15
措_无__措__ _措__施__
歇后语: 醋厂里冒烟——酸气冲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15f4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6.png)
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浑厚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 俗,描画了一幅幅北京人过节的民风民俗,展示了中 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 认同与爱好
问题归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 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从"味、色、声"的角 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 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 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理解词语
【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万象,宇宙间 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 行 【娴熟】熟练 【张灯结彩】张负伤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 庙会的最后一天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 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思考:
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 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新年到了,我们家也会提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年三十, 还要贴对联,挂红灯笼。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人就 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还要熬夜守岁。大年初一,我 们要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呢!
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31张PPT)
![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77ab7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d.png)
感受过年的热闹
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 ( 厂甸) 是最 有名的 。可 是,开 庙最 初的两 三天 , 并不 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 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 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 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娴熟技能。
悠闲 快乐
说一说:你是怎么拜年的呢?拜 年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
感受年味
再次浏览课文其他部分,说说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日 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是根据不同日子在春节中的重要程度 差别,以及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来安排内容主 次的,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 出。
谚语称“二十六,割年肉。”说的是这一 天主要要筹备过年要吃的肉食。年集那天, 一大早我就和奶奶就到集市上去采购,集市 上的人非常多,各种各样的过年零食和食物 琳琅满目。奶奶告诉我,从今天起家家户户 都要准备过年吃的肉。
资料链接
本文写于1951年1月,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 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 和水几个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 的春节》这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 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之情。
小孩子买各种花炮燃放, 家中也有灯可供玩耍
本组课文的主题: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北京的 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这四篇课文,将带领我们走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 我们会一起了解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 慧,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 统的美德。
味、色、声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
![《北京的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cefa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9.png)
仔细读读课文第1、第2自然段,勾画出最能突出腊八节习 俗特点的语句,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习俗特点的。
熬腊八粥
食材多
色味双美
泡腊八蒜
读读描写腊八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腊八粥食材多的 特点的。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 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 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复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词。
北京的春节
第2课时
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详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 略写: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习俗特点的 学习“腊八”部分。
时间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除夕 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人们的活动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大家为过年作准备 祭灶王、吃糖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逛庙会 铺户开张、放鞭炮 赏灯、吃元宵 春节结束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 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食材种类的多,表达了作者对富 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
读读描写腊八蒜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腊八蒜的特点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 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从色和味两个方面进行描写,夸赞腊八蒜色鲜味美。
将“阅读链接”中的片段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 看看不同地区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你过春节时的活动和文中提到的有什么不同?
熬腊八粥
食材多
色味双美
泡腊八蒜
读读描写腊八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腊八粥食材多的 特点的。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 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 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复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词。
北京的春节
第2课时
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详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 略写: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习俗特点的 学习“腊八”部分。
时间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除夕 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节 正月十九
人们的活动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大家为过年作准备 祭灶王、吃糖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逛庙会 铺户开张、放鞭炮 赏灯、吃元宵 春节结束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 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食材种类的多,表达了作者对富 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
读读描写腊八蒜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腊八蒜的特点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 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从色和味两个方面进行描写,夸赞腊八蒜色鲜味美。
将“阅读链接”中的片段与《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 看看不同地区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你过春节时的活动和文中提到的有什么不同?
6《北京的春节》PPT课件
![6《北京的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007f6551810a6f52486ef.png)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 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
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
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 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 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 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 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 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 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 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 “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 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热闹、喜庆、祥和、 团圆……
按时间顺序
时间
腊月初八
风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俗
习
惯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 吃团圆饭,守岁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 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 了。“腊七腊八,冻死寒 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 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 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 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 展览会。
年画 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 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 “门神”。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 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 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 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 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c6c5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1.png)
tuó hǔ
燃戚 贩 摊 轿骆驼 浒
1 北京的春节
cù
易写错
左边里面有一短横
醋 一种调味品,起源于
中国。古时用酒作为 发酵剂酿制食醋,所 以从“酉”。
1 北京的春节
qī
戚
这里是“上+小”
亲戚
1 北京的春节
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 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 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文中是说元旦与除夕的光 景不一样。
1 北京的春节
放鞭炮
吃糖
1 北京的春节
扫房
预备食材
1 北京的春节
穿新衣
贴对联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做年菜
守岁
1 北京的春节
默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正月初一 与除夕有哪些不同?
1 北京的春节
除夕 真热闹:贴对联、年画,赶做 年菜,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正月初一
真静:铺户上板, 全城休息。
截然不同
1 北京的春节
粥材料丰富
1 北京的春节
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 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 个饺子。
1 北京的春节
泡腊八蒜是传统民间节日腊八节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在尾月,将剥了皮 的蒜瓣儿放到罐子里,倒入醋,封上口, 放到一个温度较冷的地方。泡在醋里的蒜 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等到除 夕时开封,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 蒜”就做成了。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初一
默读第9-1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 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
1 北京的春节
男人们 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 在家中接待客人。 孩子们 逛庙会、骑毛驴、买玩具。
1 北京的春节
6《北京的春节》PPT课件
![6《北京的春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bcac65561252d380eb6e61.png)
品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 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 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 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 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 觉,都要守岁。
思考:文中那些部分是详写那些部分是
略写,老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 四天写得详细,其他略写。
好处: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印象深刻
品味句子:
①“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 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用了 排比 和 比喻 修辞手法,把 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 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 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 打比方 ” 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 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1)文中除夕这天具体介绍的活动分别是: 活动是: 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吃团圆饭 灯火通明 放鞭炮 守岁
(2)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 香味 、色彩 、 声音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 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3)这段话是绕着轻声:饺子 规矩
榛子 掺和
栗子 红火
风筝
儿化:杂拌儿
玩意儿 多音:万象更新 分外
零七八碎儿
正月
间断
研读《北京的春节》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表:
时间
腊月初八
风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俗
习
惯
腊月初九至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腊月二十二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北京的春节》参考课件(共29张PPT)
![《北京的春节》参考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2fe6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8.png)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学习重难点: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北京的春节
老舍
2024年春季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新课导入 【导入】 亲爱的六年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将带领我们领略北京春节的独特魅力。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北京的春节又有着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北京春节的各个方面,包括准备、庆祝和结束等。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背景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著名的作家,他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深受读者的喜爱。《北京的春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春节的独特之处。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糖,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 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 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难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学习重难点: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北京的春节
老舍
2024年春季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新课导入 【导入】 亲爱的六年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将带领我们领略北京春节的独特魅力。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北京的春节又有着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北京春节的各个方面,包括准备、庆祝和结束等。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背景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著名的作家,他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深受读者的喜爱。《北京的春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春节的独特之处。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二十三,糖,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 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 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e911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c.png)
活动
间 腊八 顺 尾月二十三 序 尾月三十
大年初一
腊八节 小年 除夕
春节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祭灶王、吃糖
贴对联、放鞭炮、守岁
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 元宵
赏灯、吃元宵
汇报交流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课文在详略处理上 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 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尾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 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 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 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热闹
繁忙
喜庆
团圆
小组合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 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然后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
(课后习题第一题)
农历时间
腊八 尾月二十三 尾月三十
大年初一 正月十五
节日名称
腊八节
活动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汇报交流
时 农历时间 节日名称
喜庆热烈
除夕真热闹。家家 做年菜, 是酒肉的香
味。老少男女
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
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
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地位之高
团圆氛围
穿新衣
贴对联
吃团圆饭
做年菜
放鞭炮 守岁
比较阅读
阅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 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同是 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和同 学 交 流 。(课后习题第四题)
人教版 选修 北京的春节(老舍)(共33张PPT)
![人教版 选修 北京的春节(老舍)(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d55473240c844768eaee54.png)
腊八节: 因为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还要泡
腊八蒜为过年包饺子用。
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 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 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 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 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 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 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
春联:起源于桃符,
明代才改称“春联”。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 始。帝都金陵,除夕前 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 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 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 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 他还亲自题春联。经明 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 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 直流传至今。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是我国
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 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 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 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 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 们的共鸣。
北 京 的 春 节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 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 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 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 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 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 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 节。
歌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 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 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 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时间是伟大的导师。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 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 不够。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抛弃今天的人 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越努力,越幸运。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一个人几乎可以 忱的事情上成功。一切失败都源于执行力太差!从你每天一睁眼开始起,你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 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 人。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伟人 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毅力以磨平高山。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一个人最大的破 资产是希望。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 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路再长也会有终点, 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的脖子再长,总 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 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 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 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懂得 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得之物而失之本,此乃大 要的,他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没有多次失败 5、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一个人失败的最大 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败莫败于不自知失败是成功之母,高不过脚底板。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成功者 口。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做失败。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 所说,知道限制自己。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无数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 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来。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一个人的希望越大,他的 许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叫坚持。在意志力个和斗争性方 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成功或失败,都系于自己。
腊八蒜为过年包饺子用。
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 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 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 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 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 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 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
春联:起源于桃符,
明代才改称“春联”。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 始。帝都金陵,除夕前 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 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 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 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 他还亲自题春联。经明 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 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 直流传至今。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是我国
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 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 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 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 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 们的共鸣。
北 京 的 春 节
春节习俗是我国最大的传
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 人们,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视了一 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 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 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 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 “元日”、“元旦”。辛亥革命 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 节。
歌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 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 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 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时间是伟大的导师。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 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 不够。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抛弃今天的人 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越努力,越幸运。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一个人几乎可以 忱的事情上成功。一切失败都源于执行力太差!从你每天一睁眼开始起,你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 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 人。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伟人 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毅力以磨平高山。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一个人最大的破 资产是希望。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 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路再长也会有终点, 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的脖子再长,总 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 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 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 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懂得 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得之物而失之本,此乃大 要的,他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没有多次失败 5、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一个人失败的最大 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败莫败于不自知失败是成功之母,高不过脚底板。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成功者 口。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做失败。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 所说,知道限制自己。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无数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 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来。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一个人的希望越大,他的 许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叫坚持。在意志力个和斗争性方 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成功或失败,都系于自己。
《北京的春节》课件(共44张PPT)
![《北京的春节》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b256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北京的春节
走亲戚 赛轿车 赛骆驼 逛庙会 逛天桥 燃花炮 表演骡马 娴熟技能
第三组
北京的春节
春节活动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北京的春节
春节活动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庙)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或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初六
11
铺户开张 逛庙会 逛天桥 听戏
元宵
12 13
看花灯 小孩放花炮 吃元宵
正月十九
14
春节结束
北京的春节
熬腊八粥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质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北京的春节
春节美食腊八蒜:“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北京的春节
春节美食糖:“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走亲戚 赛轿车 赛骆驼 逛庙会 逛天桥 燃花炮 表演骡马 娴熟技能
第三组
北京的春节
春节活动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北京的春节
春节活动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庙)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或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初六
11
铺户开张 逛庙会 逛天桥 听戏
元宵
12 13
看花灯 小孩放花炮 吃元宵
正月十九
14
春节结束
北京的春节
熬腊八粥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质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北京的春节
春节美食腊八蒜:“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北京的春节
春节美食糖:“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北京的春节》优质课件(共52张PPT)
![《北京的春节》优质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5259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7.png)
正月十九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理清文章脉络。
时间顺序
年前
过年
年后
第一部分(1—7):人们为过年做的准备。
第二部分(8):除夕热闹场景。第三部分(9—11):元旦到正月十五前的活动。第四部分(12—13):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又”字承接上文,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想象画面,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排比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第五部分(14):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想象画面,感受北京春节热闹、隆重的气氛。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
详细罗子 翡翠杂拌儿 榛子 蜜饯 掺和一擦黑 眨眼 通宵 元旦骡马 骆 驼 娴熟 水浒传
xún
fěi
cù
bàn
chān
jiàn
zhēn
xiāo
xián
hǔ
jiǎo
cā
zhǎ
dàn
luó
luò tu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趣事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 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 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洗星海,长 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 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 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 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 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洗星海即冼星海, 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 冰莹即谢冰莹,是当代女作家,碧野是当代作家, 林风眠是画家。
北京的春节
老舍
走进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 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 作家。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 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 《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 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 《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 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 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 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 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等。
解析
这个问题在前文中作者已经做了交代,但是在作答 时,应该更加深入的考虑,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答案
答:“农业展览会”指的是腊八粥里的米、 豆和干果的种类很多,粥的材料十分丰富。作 者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老北京人民春节熬腊八粥这一风俗习惯, 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自豪与期盼的思想感情。
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7自然段,描写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 节的情景。
第二部分:8-11自然段,描写北京市民除夕、元旦、 年初过节的情景。
第三部分:12-16自然段,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景。
第四部分:17自然段,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
细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
本文中,作者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扩展
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初二满街走。
谢谢观看!
为什么作者说新年的高潮是元宵节?
解析
这个题目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仔细阅 读第12至15自然段便可知道答案。
答案
答:因为元宵节不但有着除夕的热闹,还 有着除夕没有的明月当空。元宵节处处张灯结 彩,到处是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并且元宵节 还有看花灯、放烟花等活动,由此可见,元宵 节是何等热闹与美丽!所以说作者说新年的高 潮是元宵节。
解析
由于记叙文是写人写事的文章,所以线索 要可以从时间发展或事件发展两方面来思考。
答案
答:①按时间顺序:本文是以时间 (从腊八月到元宵节)为线索。
②按事件发展:本文是以春节的过程 为线索。
在本文中,作者都写了哪些习俗?哪些 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解析
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习俗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作 者采用详写略写的手法,其作用要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以及主旨来考虑,重点写的习俗一定是作者十分关注的, 一定是意义重大的。
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真谛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
分析文章主旨时,要先明确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愉快还是沉重,进而结合文章描写 的社会环境,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答案
答: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 绘出喜气洋洋的老北京人民过春节的景象。通过 描写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表现了春节的隆重 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文化的温馨与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之情。同时,通过新旧社会过年风俗的对比,表 达了作者的科学的热爱之情。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 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以老北京庙会竹木为材料制成,中 空,因而得名;
初旬:10天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旬。“初旬”是 指每月的前十天,也称“上旬”。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除夕、元 旦、元宵节、正月十九这六个习俗。
②其中详写了除夕、元旦及元宵节,略写 了腊八、过小年及正月十九。
③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重点更加突出,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 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不 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