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各个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沪教版》。

教学步骤:第一课:认识0、1、2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0、1、2。

2. 观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组织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3. 讨论:与学生讨论0、1、2的特点,例如0没有任何东西,1只有一个,2有两个。

4. 训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熟悉0、1、2,例如让学生用0、1、2进行计数,用0、1、2进行比较大小等。

5. 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认识3、4、5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3、4、5。

2. 观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组织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3. 讨论:与学生讨论3、4、5的特点,例如3有三个,4有四个,5有五个。

4. 训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熟悉3、4、5,例如让学生用3、4、5进行计数,用3、4、5进行比较大小等。

5. 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课:认识6、7、8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6、7、8。

2. 观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组织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3. 讨论:与学生讨论6、7、8的特点,例如6有六个,7有七个,8有八个。

4. 训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熟悉6、7、8,例如让学生用6、7、8进行计数,用6、7、8进行比较大小等。

5. 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课:认识9、10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9、10。

2. 观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组织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3. 讨论:与学生讨论9、10的特点,例如9有九个,10有十个。

4. 训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熟悉9、10,例如让学生用9、10进行计数,用9、10进行比较大小等。

5. 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掌握0-1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大小操作。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2的乘法》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数学课文,该课文主要围绕着“2的乘法”展开,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乘法算法,并掌握简单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2的乘法开端口算,学会使用乘法符号“×”和等号“=”。

2. 技能目标:掌握2的乘法口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1. 教师自我介绍,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的乘法。

2. 导入活动:2.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要分给自己和他的朋友,他每人要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

2.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乘法问题,5除以2,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3、教师给出答案,让学生知道规律。

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和乘法符号“×”。

3. 学习内容:3.1、引导学生读一遍课文。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乘法口诀表,并让学生画出2的乘法口诀表。

3.2、教师演示2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掌握。

3.3、教师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尝试口算,并使用乘法符号“×”和等号“=”,写出答案。

4. 练习活动:4.1、教师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尝试口算,写出答案。

并互相检查。

4.2、教师出示练习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互相合作,一起完成。

5. 总结活动:5.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复述。

5.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板书设计2的乘法乘法口诀表2×1=2 2×2=4 2×3=62×4=8 2×5=10 2×6=12口算方法2×2=4 2×6=12(2×5=10)(2×4=8)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乘法练习题。

2. 在家里口算2的乘法口诀表。

3. 下次课前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差多少2》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差多少2》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相差多少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掌握“相差多少”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2. 理解相差多少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粉笔等;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身高是140厘米,小红身高是125厘米,请问他们身高相差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概念讲解通过课件或黑板,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差多少”的概念,并解释清楚,例如:“相差多少就是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差异等。

”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

3. 计算练习教师以课本上的相关题目为例,进行计算练习。

学生可以在课本上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写出答案,教师逐一点评和讲解。

4. 应用练习教师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应用练习。

例如:“小明买了两本书,一本书的价格是28元,另一本书的价格是36元,这两本书的价格相差多少?”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含义。

5. 进一步拓展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多少”的概念和应用,例如:“你家住的地方离学校有多远?你可以通过测量距离,计算出学校和家之间的距离相差多少。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巩固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请计算下列两个数的差值:1) 56和34;2) 78和42。

”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之后可以提供答案供学生自行核对。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并理解了“相差多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可以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相差多少:- 概念: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应用:距离、价格等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学生通过计算练习和应用练习,初步掌握了“相差多少”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 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教案2 沪科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教案2 沪科版

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将两位数横式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中并掌握。

2.选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探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中不断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难点: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亚的叔叔在南极考察,据他统计:雪海燕 223只海豹 127只企鹅 245只你能根据上述内容提出哪些减法问题?二、讲授新课1.不退位减法(1)问“企鹅比雪海燕多几只?”(2)学生分析,列出算式:245-223=?(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第一种:百减百 200-200=0 第二种:个减个 5-3=2十减十 40-20=20 十减十 40-20=20个减个 5-3=2 百减百 200-200=0 20+2=22 2+20=22第三种: 245-223=245-200-20-3 先减百=45-20-3 再减十=25-3 最后减个=22第四种:245-223=245-3-20-200 先减个=242-20-200 再减十=222-200 最后减个=222.退位减法(1)问“海豹比企鹅少几只?”(2)学生分析,列出算式:245-127=?(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第一种: 245-127=245-100-20-7 先减百=145-20-7 再减十=125-7 最后减个=118第二种:245-100=145 先减百145-20=125 再减十125-7=118 最后减个(4)问:“还有其他算法吗?”(5)交流反馈。

三、巩固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490-273 385-158 583-97 647-375906-454 806-404 506-328 707-145四、拓展计算:2493-2394=?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1、练习部分25页A级。

2、教材全练31-32页。

3、预习:三位数减法-竖式计算。

七、板书设计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先减百先减个再减十再减十最后减个最后减百。

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字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数字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字 2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2并能正确书写。

2. 了解数字2的数值大小,并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
1. 数字2的写法和书写规范。

2. 数字2的数值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1. 黑板、粉笔。

2. 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示。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上次研究的数字1,并复数字1的写法和书写规范。

导入新知
1. 准备数字2的卡片或图示,出示给学生。

2. 大声读出数字2,并把数字2的卡片放置在黑板上。

3.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读音,并一起读出数字2。

4.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状特点,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2的笔画顺序和规范。

巩固练
1. 让学生使用黑板上的卡片或自己书写,互相展示自己写的数字2。

2. 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拓展活动
1. 准备一些具有数量特点的物品,如纸片、积木等。

2. 让学生使用这些物品进行数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数字2的数值大小。

课堂小结
1. 复数字2的写法和书写规范。

2. 总结数字2的数值大小,并能正确比较大小。

作业布置
1. 回家后练书写数字2,可以用纸笔进行书写训练。

2. 练比较大小,比较物品的数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和导入新知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
掌握了数字2的写法和书写规范。

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活动的设计,提高了学生对数字2数值大小的理解和比较能力。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学生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直接观察1、气球和苹果比2、小胖和小亚比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师:小胖和小亚比呢?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

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 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三、练习与巩固练习一1、判断轻重棉花和小铁球西瓜和葡萄冰箱和电话练习二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

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生:12×4=48(瓶)6×8=48(瓶)答:一样重。

位值图上的游戏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位值图上的游戏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位值图上的游戏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位值图上的游戏》教案教学内容: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课本第18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读、写出位值图上用小圆片表示的数。

2.通过添加、取走、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大小各不相同,初步感知位值的概念。

3.通过小组游戏合作,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的数位上添加或拿走圆片后,数的大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移动1个圆片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位值图)。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们小亚带着位值图和圆片宝宝一起来和我们学习,小朋友能读一读小亚摆出的数分别是几吗?(出示位值图613,430,学生个别读数)接着小亚给出一个数要请你们来摆一摆——325,(一个学生上黑板摆)。

师:三张位值图中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数字是?3表示的意义都相同吗?小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位值图上摆圆片做游戏。

(揭示课题:位值图上的游戏)二.动手游戏,探究新知:探究一师:小亚和你们一样也摆出了325,她带来了两个小游戏,谁来读一读她的游戏规则?请你们同桌2人合作,利用你们刚刚摆好的325,任选一个游戏来玩,然后将结果记录在任务单上。

(教师巡视,个别小组方法指导)师: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添加?生1:可以先在百位上添这个数是425,再在十位上添……生2:还可以反过来,先添加在个位上,然后再放十位,百位。

小结:对于一个三位数,我们可以按数位顺序依次添加圆片,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到三种结果。

师:第二个游戏哪组能介绍一下?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拿?生:在百位上拿走一个圆片,得到225……小结:对于一个三位数,我们可以按数位顺序依次拿走圆片,这样也能有序的找到三种结果。

师:我们玩了2种游戏,老师请你们仔细观察添加1片或拿走1片得到的三个数和原来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一个小圆片添加在不同的数位上,增加的数的大小不同。

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教学设计教案

上海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教学设计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
沪教版小学数学 二年级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 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TB:小初高题库
沪教版小学数学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编写并熟记 2 的乘法口诀。 2.会用 2 的乘法口诀求积,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练习三
师:先独立算一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星号题。
* 0×2=
0=( )×2
0×2+2=
6×2= 7×2= 2×4=
10=( )×2 18=( )×2 * 20=10×( )
2×2+1= 3×2-5= 2×8-3=
师:0×2=,你是怎么考虑的?
师:20=10× 怎么考虑?
生:可以想已经学过的 10 的乘法,2 个 10 是 20,2×10=20,它的交换题是 10 ×2,所以横线上填 2.
TB:小初高题库
TB:小初高题库
沪教版小学数学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师:今天,我们继续和小青蛙玩跳远的游戏。 看图说一说,小青蛙是怎样跳远的? 动画:小青蛙跳远 生:从 0 开始,跳了 3 次,每次跳 2 小格,表示有 3 个 2。 师:用算式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3×2=6 师:小青蛙继续 2 格一跳,你能将小青蛙跳的情况照样子记录在数射线上吗? 学生在书上 24 页完成题 1。 2、汇报 师:根据小青蛙跳远的情况,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1×2=2 2×2=4 3×2=6 4×2=8 5×2=10 6×2=12 7×2=14 8×2=16 9×2=18 师:观察这些乘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 生:第一因数的加倍就是积。
2. 教学重点/难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 模式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模式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模式 2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 理解数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 能够辨认数学模式中的规律和共同点
- 能够在给定的数学模式中进行延伸和衍生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模式的好奇心,引入今天的主题
2. 概念解释:给出数学模式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理解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探究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式,让他们观察、分析和发现模式中的规律和共同点
4. 实践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建一个数学模式,并与同学分享和比较
5. 衍生延伸:给出一个已知的数学模式,让学生继续延伸和衍生出更多的模式
6. 总结归纳:梳理并总结今天所学的数学模式的特征和应用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数学》上册,沪教版
- 活动材料:提供给学生的数学模式示例、练题等
教学评估
-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活动和展示来评估学生对数学模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他们能否正确应用数学模式的能力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更复杂的数学模式,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 帮助学生将数学模式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用模式解决计算题、推理题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探
究活动和实践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衍
生延伸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位值图上的的游戏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位值图上的的游戏  ▏沪教版

位值图上的游戏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二学期《位值图上的游戏》教学目标:1、会进行位值图上圆片表达式与数字组成的表达式的相互转换。

2、知道位值图上小圆片的移动、添加、取走,会使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初步建立位值概念。

3、在游戏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圆片的移动、添加、取走,会使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能有序移动一个小圆片,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移动后的数。

教学过程:一、感知位值的概念。

1、读数:师:小朋友请看:(媒体出示):这是一张(学生说:数位顺序表)(1)你能读一读下面的数吗?(2)这是一张(生说:位值图)(师出示板书:位值图)你能读出这些小圆片表示的数吗?2、摆数师:刚才小朋友们根据位值图上的小圆片读出了这些数,那你能在位值图上用小圆片摆出253吗?生独立操作。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百位摆2个小圆片,表示2个百等三句话。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好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在位值图上玩游戏。

(补充课题——位值图上的游戏)二、操作活动:添加、取走、移动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小胖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游戏?(一)游戏一:添加(小胖)媒体出示游戏规则:1、在位值图上摆出253。

2、添加一个小圆片。

3、记录添加后的数。

师:请同学们齐读游戏规则。

师:可以怎样添加?添上一个小圆片后,这个数变成了多少?提醒:要把小圆片进行还原。

请小朋友在位值图上用小圆片摆一摆,并记录添加后得到的数。

完成练习纸上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记录,反馈。

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这就是有序的方法。

小结:通过有序添加一个小圆片得到了3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大)。

这样有序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我们再来试一试:百十个●●●●●●●●●师:准确读数,如果添加一个小圆片,请你有序写出新的三位数。

(二)游戏二:取走(小丁丁)师:小朋友真棒!添加一个小圆片的游戏都学会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丁丁给我们带来什么游戏呢?媒体出示游戏规则:1、在位值图上摆出253。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数学二年级第二册第二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学二年级第二册第二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书籍。

2.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进入教室后,学生们整理好座位,等待老师开始授课。

2.老师问学生,之前学过哪些数学知识点?请举例说明。

二、讲授(20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老师给学生展示教学课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3.老师讲解和讨论数学二年级第二册第二课的知识点,并提供实例进行讲解。

4.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回答问题。

三、练习(30分钟):1.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和理解情况,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解题。

2.学生们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3.老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15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2.老师对学生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重点和难点。

3.老师提出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和尝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强调需要再次巩固和复习的知识点。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老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老师提供需要注意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要求。

注:根据实际情况,本教案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适当调整和修改。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讨论:可以把 14 拆成 12 和 2 吗?
5. 你能计算 5×17 吗?你是怎么想的?
(1)可以先交换,变成 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 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9+5×8=85
……64÷ 8÷ 4 Nhomakorabea三、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师:想一想怎样用连乘来表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4 人一组共同研究, 有困难可以看书。
(1.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有 2 层积木块,每层都有 3 排,每排都有 4 块积木,这样就是 2 层“3×4”组成,算式是: 2×3×4。2. 不同的 方法交流:填书。)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1.1 登险峰 知识与技能:
1.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 2.复习平方数的概念。 3.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
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4. 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闯关游戏的情境,复习旧知,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 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们帮助小胖、小丁、小巧和小亚他们 去登数学高峰,好吗? 出示课题:登险峰 二. 探究。 1. 复习表内乘法题。(第一道山门) 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第一道山门前,山门紧闭,只有正确
(设计意图: 找到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来源于 生活并未生活服务。 )
活动五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我们将使用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6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讲解和练习如何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估算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和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三位数,例如234和345,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和是多少。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今天的主题。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从个位数开始加减,然后进位或借位。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估算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或者制作食品时如何估算材料用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估算345加234的和。

2. 估算456减278的结果。

答案:1. 345加234的和估算为579。

2. 456减278的结果估算为17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三位数加减法问题,或者引入其他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至关重要。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十四课时讲讲算算,例1,例2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一、复习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

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二、新授1.教学例1出示投影:轿车图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请问错在哪里?2.教学例2出示投影:学生图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2.练一练3指名答生答指名读题生答讨论答同桌互说指名答同桌讨论指名读题讨论答学生口答生默读题问:想一想告诉我们的条件和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师:在做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时,要分四步,第一步读题,第二步分析条件和问题第三步列式计算第四步口答四、提高练习1问:这题可以算吗?为什么?那么你们能不能给它补上一个问题呢?出示:(1)应付24元(2)买了4双鞋(3)应付多少元?师:一道应用题,一定要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缺少一个,就不能成为一道讲讲算算的图文应用题。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教学分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孩子们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有了大的进步;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

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教材分析一、复习与提高,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时间初步认识,三位数的加减法,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借助实例感知千、万的实际数量,知道千位、万位知道万以内数的顺序,读写万以内的数。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3、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念,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看、读、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沪科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连乘、连除2.大全[修改版]

沪科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连乘、连除2.大全[修改版]

第一篇:沪科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连乘、连除2.大全连乘、连除教学目标:1. 从生产实践中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发展学生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理解连乘、连除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或投影片展示包装车间包装奶粉情景)师:请学生讲解包装流水线的过程。

(4听装一盒,2盒装一箱)二、新知学习(一)连乘1. 师: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小组讨论、汇报。

板书:3×2=6(盒)6×4=24(听)师: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先算出一箱有几盒,再算出6盒有几听)2. 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3×2×4 =6×4 =24(听)答:一共有24听。

师小结:通过例题知道,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板书: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3. 做练一练师:怎样计算?为什么?4×2×9 5×6×2 (连乘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独立练习,汇报:4×2×9 5×6×2 =8×9 =30×2 =72 =60 追问:为什么先算4×2?5×6?(二)连除1. 师: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小组讨论。

(先算32听可装几盒:32÷4=8(盒),再算8盒可装几箱:8÷2=4(箱))2. 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学生汇报。

板书:32÷4÷2 连除的算式又如何计算?讲清每一步算式的意义(按从左往右的次序除)32÷4÷2 =8÷2 =4(箱)答:32听奶粉可以装4箱。

3. 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追加板书:连除4. 做练一练,独立完成核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 ▏沪教版 (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  ▏沪教版   (2)

2.上台比一比,说一说结果。

放在手里感受的方法,我们叫做掂一掂。

(板书——掂)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空心实心等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

2. 跟进练习。

(1)比较带来玩具的轻重。

猜测,掂一掂,说一说:()和()比,()比()轻,()比()重。

(2)掂一掂、评一评。

①同桌互相掂一掂、说一说,评价。

②a组:掂一掂胶带和剪刀,评价。

b组:掂一掂吸铁石和胶水,评价。

3.小结:比较轻重时,有时我们不能马上判断或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三)借助工具称一称判断“轻与重”1.利用橡皮筋称一称(1)想一想怎么利用橡皮筋比较轻与重。

(2)说一说完整地说一说橡皮筋的拉伸情况和物体的轻重的关系。

(3)练一练完成学习任务单一:仔细观察图片,谁轻谁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将编号填入表格中。

2.利用简易天平称一称(1)生1上台操作,用手掂一掂两个盒子的轻重,并口述。

生2继续上台操作,验证。

(2)同桌合作,互相掂一掂带来的小玩具,并且互说掂量的结果。

(3)合作一人掂胶带和红笔,一人掂剪刀和巧克力,说一比结果,并且互评。

(1)猜一猜,电池和胶水的轻重。

(2)交流反馈:可以测量出轻重的工具。

(3)认真观察天平测量物体轻重的方法。

(4)同桌合作,动手操作,称一学业成果:通过用手掂一掂,用天平称量操作,积累活动经验,初步感知人们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来直接比较物体的轻重。

三、拓展应用,直接比较1.练习:课件展示天平比较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的轻重。

现在有3样东西,怎样用天平比较出结果呢?(1)小巧的方法:语文书比数学书比,语文书比数学书重;语文书和英语书比,语文书比英语书重;(课件展示比的情况)通过两次的比较,你能知道什么?从这两次结果中,我们推出语文书最重。

这个方法叫做推理。

(板书:推理)(2)小胖的方法:语文书和数学书比,语文书比数学书重;数学书和英语书比,数学书比英语书重。

2.小结:通过两两比较,用推理得出轻重结果。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本册数学教学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掌握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数字1102. 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4. 测量5. 加减法6. 认识货币7. 时间与日期8. 数据处理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数学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字110,理解数的运算,认识几何图形,学会测量,掌握加减法,认识货币,理解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以及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加减法的运算顺序2. 货币的认识3. 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1. 数字110的认识2. 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如加减法的运算,讲解运算顺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几何图形的学习:通过观察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并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5. 测量:教授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尺子、量角器,让学生学会测量长度、角度等。

6. 认识货币: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货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7. 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教授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小时、分钟的关系,以及日期的表示方法。

8. 数据处理: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结合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关键知识点,如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几何图形的特征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二年级数学上册 面积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面积 2教案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面积 2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计算图形面积的基本技巧- 能够应用面积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图形卡片、尺子、计算器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形图形卡片,问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什么?2. 学生回答"正方形"。

3. 老师进一步询问学生,你知道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引入新概念1. 教师解释面积的概念:一个图形所占据的平面区域的大小叫做面积。

2. 教师用白板上的普通四边形图形,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计算。

3. 教师告诉学生,计算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单位,如平方厘米(cm²)、平方米(m²)等。

实际操作练1. 教师拿出一个矩形图形卡片,以及尺子和计算器。

2. 教师示范测量矩形的边长,并用计算器计算面积。

3.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测量矩形的边长,并自行计算面积。

进一步探究1.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图形卡片,以及尺子和计算器。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让学生自行测量边长,计算面积。

3.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研究其他同学的方法。

拓展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题目,如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尝试计算。

2. 学生可以互相出题,提高彼此的计算能力。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面积计算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相关练题,巩固学生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上册面积 2教案沪教版的内容。

希望本节课能够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的基本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十四课时讲讲算算,例1,例2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一、复习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

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二、新授1.教学例1出示投影:轿车图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请问错在哪里?2.教学例2出示投影:学生图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2.练一练3指名答生答指名读题生答讨论答同桌互说指名答同桌讨论指名读题讨论答学生口答生默读题问:想一想告诉我们的条件和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师:在做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时,要分四步,第一步读题,第二步分析条件和问题第三步列式计算第四步口答四、提高练习1问:这题可以算吗?为什么?那么你们能不能给它补上一个问题呢?出示:(1)应付24元(2)买了4双鞋(3)应付多少元?师:一道应用题,一定要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缺少一个,就不能成为一道讲讲算算的图文应用题。

师:问题补好了,那么算式谁会列?2问:那么这题可以算吗?为什么?出示:(1)松树有32棵(2)柳树是芭蕉树的4倍(3)松树的棵数是芭蕉树的4倍师:说一说你为什么不选(1)和(2)呢?问:谁会列计算?五、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板书设计:讲讲算算4×5=20(人)想: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齐读题目独立列式同桌讨论集体练习集体练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二十五课时讲讲算算练习课1、能根据图意说清图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

2、理解图文结合的乘法应用题的题意,会用学具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3、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图文结合应用题。

4、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引入1.口答3个7连加是几?2个9连加是几?4的9倍是几?8的5倍是几?师:求几个几的和与求几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2.看图写算式(1)☆☆☆☆☆☆问:谁会用三句话说一说图上的意思?“每一份有2只”,是什么意思?问: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什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做被乘数?师:表示相同条件作被乘数。

(2)☆☆☆☆☆☆☆☆☆问:算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意思?(3)☆☆☆☆☆☆☆☆☆☆☆☆☆☆☆师:谁会用三句话说一说图上的意思?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二、练习1.a.读题b.告诉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c.讲出用乘法计算的思考过程2.a.读题b.告诉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集体练习指名口答指名答集体练习集体练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三、提高练习1.看算式编题目5×92.看图编应用题练一练6问:你是怎么编的?算式怎么列?四、总结师:我们所学的乘法应用题,就是解决几个几和几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

第二十六课时小统计,例1,例2认识用格子图格子的多少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认识用格子图格子的多少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一、实例引进,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几月份过生日的?也就是几月份生的?师:其实你们的出生月份老师早就知道了。

而且,我把你们的出生月份整理了一下,画成了一张有趣的图,你们想不想看?(出示投影)问:这是一张什么图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新本领——小统计(板书课题:小统计)二、新授师:现在,请小朋友来观察一下,从这张图上你们都看到些什么?看懂了什么?师:图中的1月至3月我们把它叫做第一季度;4月至6月叫做第二季度;7月至9月叫做第三季度;10月至12月叫做第四季度。

这里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上面有1条红色的条子,每一个条子里面有许多格子,每一个格子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这样一格就表示一个人。

想知道每个季度出生人数的多少,我们只要看条子,数一下格子就知道了。

问:第一季度出生人数是多少呢?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假如老师想知道第三季度出生的人数是多少,应该数哪个条子里的格子?谁愿意上来试一试?问:写在哪里?师:这是第几季度出生人数的统计?那么第四季度出生人数是多少呢?师: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二季度出生人数是多少。

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老师根据这张统计图设计了一张表格。

(出示表格)问:你们能不能把刚才数出的人数,填在表格里。

问:为什么第四格要填18?学生自由答同桌讨论生自由答齐读课题同桌讨论指名答学生板演学生默读指名答指名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朋友都学会用格子的多少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在我们的数学书上也有这样的一张图,请大家一起把数学书打开,这也是一张小朋友出生月份的人数统计图。

每小格也表示1人,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根据这张图来填下面的这张表。

师:谁来把你的统计结果告诉大家?师:根据这张图,你能看出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人数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这个统计图的优点是一看就知道哪个季度小朋友出生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人数最少?问: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出生人数多几人?算式怎么列?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生人数相差几人?算式怎么列?师:这个统计表格的优点是能够算出两个季度出生人数相差几人?三、练习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统计员。

练一练1师:现在请小朋友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帆船的小朋友有几个?喜欢小狗、小汽车、小飞机、小狗熊的小朋友各有几个?注意,每个小朋友只能选一种。

(师生共同完成)四、总结第二十七课时小统计练习课1、认识简单的统计图与统计表。

2、知道一格可以代表数量几,会进行简单的比较。

一、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统计,知道1格表示数量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统计”(板书课题)二、新授1.出示投影问:图上统计的有几种车辆?问:每小格表示几辆车?师:小轿车有3格,表示几辆?你是怎么想的?问:得数15,写在哪种车辆的条子上?师:自行车有5格,表示几辆?你又怎么想的?问:卡车有几辆?你是怎么想的?那么摩托车呢?师:根据统计,你能说说各种车辆的辆数吗?师:从图上你看到哪种车辆最多?哪种车辆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问:自行车和摩托车比大小,谁会提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问:那么摩托车比卡车少几辆?你是怎么想的?师:卡车有20辆,摩托车有10辆,它正好是卡车的一半。

我集体练习指名答生答生答生答生答同桌讨论指名答生自由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它有一定的比例。

三、练习1.师:小朋友,动物园你们去过吗?下面我们就来统计动物活的年份好不好?(完成练习册)师:所以统计图上面的数字是不能少的。

四、总结问: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师:我们知道1格不但可以表示数量1,有时也可以表示5或其他数,我们还会看图,把两样东西比较大小。

第二十八课时动脑筋能运用已经学过的乘法知识使有些计算简便,培养灵活解题的能力。

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要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解答题目。

(板书课题:动脑筋)二、练习1.出示:1+2+3+4+5+6+7+8+9=问:你们知不知道等于几?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呢?(1+9)+(2+8)+(3+7)+(4+6)+5=问:这里有几个10相加?怎样列式较简便?(1+8)+(2+7)+(3+6)+(4+5)+9=问:这里是几个9相加?怎样算简便?2.动脑筋2问:图上一共有多少朵红花?问:怎样才能算得快?你又是怎么想的?问:你是把红花的朵数划分成几个长方形来计算的呢?3.师: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非常有趣的题目,名字叫“巧放苹果”出示动脑筋3师:请小朋友用学具在准备好的九宫图纸上摆一摆,每行摆6个苹果。

注意九宫图中间的一格是不能放苹果的。

师:我们可以现在九宫图的4个角上各放1个苹果,在中间方格的左右上下的方格里各放4个苹果,这样每行都有6个苹果。

练习:师:同样是20个苹果,如果每行放7个,8个,9个呢,又该三、总结师: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正确灵生讨论答生答同桌讨论动手操作摆摆想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活地解答题目,同时也让老师发现了许多聪明的小博士。

第二十九课时动脑筋——4、5、6、71、会用把图形割补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初步培养想象力。

2、让学生初步接触用假设的方法解答用图形表示数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进行有条理的思维,渗透一些排列,组合的初步思想。

一、揭示课题师:昨天我们上了一节动脑筋的课,小朋友积极开动小脑筋解决了一些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几道更难的题目。

(板书课题:动脑筋)二、新授出示第四题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图形大?师:图中每个小方格是同样大的。

问: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为什么呢?师: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出图形的大小。

碰到半格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们拼凑一格再数。

格子排列整齐如长方形,正方形,这样数起来就更方便。

3.动脑筋5△+○=12△-○=4△×○=()问:要知道△×○=(),必须知道什么?师:那么我们就从第一,第二个算式去分析师:△+○=12,这就说明△与○数有可能是0到12,但是由于△-○=4,这样一来你们想一想△和○会表示几呢?板书:0+12=12 (╳)1+11=12 (╳)2+10=12 (╳)3+9=12 (╳)4+8=12 (√)5+7=12 (╳)6+6=12 (╳)所以△×○=(32)师:我们再来做一题△×○=6○×☆=12△=□○=□☆=□问:△×○=6,那么△和○有可能是几?问:再由○×☆=12,○和☆可能表示几呢?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假设的方法解决了两道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