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8腹壁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局部解剖学腹壁操作
操作要点
切开腹壁后,找到疝囊并 分离,将疝囊回纳腹腔, 修补腹壁的薄弱部位。
注意事项
在分离疝囊时要特别小心, 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同 时要确保腹壁修补严密, 防止术后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腹壁操作案例一:剖腹产手术
手术目的
通过切开腹壁和子宫,将胎儿从 母体内取出。
操作要点
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切开皮肤和 皮下组织,分离肌肉和腹膜,切开 子宫取出胎儿。
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要保护好腹部血管和神 经,避免损伤;同时要确保切口缝 合严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腹壁操作案例二:肠切除手术
手术目的
整治疗方案。
03
腹壁操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出血的处理
出血是腹壁操作中常见的并发症,可 能由于手术操作损伤血管所致。
处理方法:术中及时发现出血点,采 取电凝、结扎等止血措施。术后若出 现出血不止,应及时进行压迫止血, 并重新打开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01
预防感染是腹壁操作的重要环节 ,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手术后的处理
术后观察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 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 痛药等。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 功能。
随访和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 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
保护功能。
腹膜
覆盖在腹部脏器表面的 薄膜,具有保护、润滑
和固定作用。
腹壁的肌肉和骨骼
肌肉
腹部的肌肉分为外层、中层和内 层,各层肌肉协同作用,完成腹 部运动。
腹壁的解剖 ppt课件
(二)腹股沟管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外侧1/3有腹内斜肌
与腹横肌起始处的肌纤维加强。
后壁:腹横筋膜,在管的内侧1/3有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外环:浅环 内环: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
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是腹横筋膜形成的一个卵圆形的孔。
13、将壁腹膜继续小心向下分离,暴露股环,清理结缔组 织,观察股环的边界:前为腹股沟韧带,后为耻骨梳韧带, 外侧为股静脉,内侧为腔隙韧带。
ppt课件 30
Back Back
实习要点
1、腹部的分区;
2、腹前外侧壁各个区域解剖层次的差异; 3、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内容;
4、腹股沟三角的解剖特点;
5、腹直肌鞘的形成。
性为子宫圆韧带,还有骼腹股沟神经。
ppt课件
25
6、解剖腹外斜肌,检查腹股沟管:
翻开与前锯肌交错的腹外斜肌起始部的肌齿,沿腋中线 向下至骼嵴轻轻切断腹外斜肌,在切口下端沿骼嵴、腹股
沟韧带上方一横指处,向内下方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至腹直
肌鞘外缘,注意不要切断其深面的骼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 神经。当切至浅环时,可在环的上方作一半环形切口,绕 过浅环的上方,保留浅环的完整。观察腹股沟管的前壁、 上壁和下壁。在精索表面找出骼腹股沟神经及其上方平行
的腹横筋膜向深层推开,观察腹直肌鞘后层下游离缘的
弓状线。最后观察腹自线在脐上、下方的宽度。
ppt课件 28
9、沿两侧腋中线向下到骼嵴,沿骼嵴向前至骼前上棘切断 腹横肌,注意不要过深。提起胸前壁,切断隔肌在肋弓上的 起点,将胸腹前壁同时向下翻。翻起时细心用手向深面按压 壁腹膜,使它和腹横肌及腹横筋膜分离,注意腹膜壁层(壁 腹膜)在脐周围与腹壁联系紧密,而且在脐正中线稍右侧, 有由肝连至脐的脐静脉索,脐以下,在正中线处有脐尿管索, 它的外侧有脐动脉索。因此在脐周围要仔细分离,在脐处将 这些索条切断,继续下翻胸腹前壁。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重点知识(温医10级)
局部解剖学重点知识第1次实验胸壁1. 何为浅筋膜及组成?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富含脂肪,还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皮神经。
(系解P61)2. 乳房的位置及构成?位置:乳房是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
女性乳房位于胸肌筋膜前面,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平第2-6肋高度。
构成: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
(局解P56)3. 乳房的淋巴回流?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有6个: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④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⑤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
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局解P56-57)4. 何为深筋膜及内容?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肌群以及血管神经等。
(系解P61)5. 何为锁胸筋膜及穿过的结构?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
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
(局解P57)6. 胸大、小肌的起止?胸大肌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节结嵴。
胸小肌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系解P71)第2次实验颈浅层及甲状腺周围1. 颈外静脉起始、位置及注入?颈外静脉由下颌下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局解P29)2. 颈神经浅支的分支及浅出部位?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
(局解P29)3. 颈深筋膜分为哪三层?颈深筋膜分为浅层,又称封套筋膜;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深层,又称椎前筋膜。
(局解P30)4. 解释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椎前间隙、咽后间隙?胸骨上间隙:封套筋膜在距胸骨柄上缘约3-4cm处,分为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层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解剖(腹壁)医学课件
炎症类型及表现
腹壁炎症
表现为腹壁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常伴有白细胞计 数增高。
腹腔内炎症
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常伴有白细 胞计数增高。
疝气与炎症鉴别诊断
病史
疝气患者常有咳嗽、便秘、感染等诱 因,而炎症患者常有感染史或外伤史 。
体征
检查
疝气患者通过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管 或大网膜突出至腹壁皮下,而炎症患 者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 高。
疝气患者常在腹股沟区或脐部出现肿 块,而炎症患者常出现局部红肿、疼 痛等症状。
04
腹壁肿瘤与肿块
肿瘤类型及特点
良性肿瘤
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无转移,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易转移,如胃癌、肝癌等。
肿块性质判断方法
触诊
通过触摸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 、形状、硬度、活动度等特征。
案例分析:典型病例展示
案例一
阑尾炎手术切口选择不当导致肠瘘
案例二
腹壁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案例三
腹壁疝修补术失败原因探讨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通过对多个病例的分析,总结出在腹壁 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VS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在腹壁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 突破。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 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腹壁疾病的关注和研 究也将不断加强。
腹壁通过收缩和舒张,协助呼吸 、咳嗽、呕吐等动作,同时维持 身体姿势和保护内脏器官。
腹壁层次划分
浅层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等。
中层结构
肌肉层,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 横肌。
解剖(腹壁)医学课件
2023解剖(腹壁)医学课件•腹壁解剖概述•腹壁基本结构与功能•腹壁常见疾病分析与诊断目录•腹壁检查与治疗•腹壁护理与康复•病例分析与实践01腹壁解剖概述腹壁解剖是指对腹部肌肉、脂肪、筋膜、骨骼和内脏等结构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一门学科。
腹壁解剖学研究对于了解人体腹部生理功能、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腹壁解剖定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等。
腹壁层次结构腹壁肌肉覆盖在腹腔内表面的一层薄膜,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两部分。
腹膜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对肌肉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筋膜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等。
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
腹壁的血管与神经02腹壁基本结构与功能腹壁肌肉起自第五至第十二肋骨,止于腹白线,具有旋转和侧屈功能。
外斜肌内斜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起自腹股沟韧带外侧,止于腹白线,具有旋转和侧屈功能。
起自下六肋,止于腹白线,具有协助呼吸和维持姿势的功能。
起自胸腰筋膜及髂嵴前部,止于腹白线及耻骨梳,具有旋转及侧屈功能。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骨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腰椎是最大的脊柱,向前弯曲,承受身体的重量。
耻骨联合是两侧耻骨间的连接,可进行微动关节运动。
腹壁骨骼与关节位于腹部右侧,是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代谢、分泌胆汁和免疫等功能。
肝脾胃位于左侧肋弓下缘,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和免疫功能。
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容纳食物并分泌消化液。
03腹壁内的器官与组织0201保护内部器官腹壁对腹腔内的器官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支持与运动腹壁肌肉协助呼吸、协助身体姿势、协助运动。
腹壁的生理功能03腹壁常见疾病分析与诊断包括脂肪瘤、纤维瘤、皮脂腺囊肿等,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良性肿瘤包括脂肪肉瘤、纤维肉瘤、黑色素瘤等,生长迅速,易转移。
恶性肿瘤腹壁肿瘤细菌感染如疖、痈等,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
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常表现为皮肤水疱、疼痛等症状。
腹壁感染与炎症最常见,多因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引起。
局部解剖学_重点
局部解剖学层次结构类,床类,鞘类,管类一,额顶枕区:(冠状面至脑实质)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1,2,3合称头皮),4、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6、颅骨外板,7、板障,8、内板,9、硬膜外腔,10、硬脑膜,11、硬膜下隙,12、蛛网膜,13、蛛网膜下腔,14、软膜,15、脑实质四,腮腺咬肌区:1、皮肤,2、浅筋膜,3、腮腺鞘(颈封筋膜向上延续及咬肌筋膜构成),4、腮腺浅部,5、峡部,6、下颌支,7、深部五,阴囊及睾丸的被膜:1、皮肤,2、浅筋膜(肉膜,有平滑肌),3、精索外筋膜,4、提睾肌,5、精索内筋膜,6、睾丸固有鞘膜的壁层,腔隙,内脏层(腹膜形成的结构),7、白膜六,腹壁:1、皮肤,2、浅筋膜(脐以上一层,脐以下分两层,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和深层的膜层scarpa膜层),3、腹外斜肌及腱膜,4、腹内斜肌,5、腹横肌,6、腹横筋膜,7、腹外筋膜,8、壁腹膜七,胸壁:1、皮肤,2、浅筋膜,3、深筋膜浅层,4、胸大肌,5、深筋膜深层,6、胸小肌,7、肋及肋间隙,8、胸内筋膜,9壁胸膜床类:组织器官深面的结构一,腮腺床:由三组结构组成:1、颈内血管(a v),2、起于茎突(乳突后内侧)的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3、后四对脑神经: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二,胃床:胃后壁,膈,脾,左肾上腺,左肾,胰,横结肠鞘类一,腮腺鞘: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前缘分成深浅两层包被腮腺形成。
二,颈动脉鞘: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层)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动脉及后方迷走神经形成。
三,腋鞘:颈深筋膜深层(椎前层)包绕锁骨下动脉、静脉及臂丛形成。
四,股鞘:腹横筋膜,髂筋膜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包绕股动脉、静脉,近端(上端)形成有两个筋膜膈分成三个腔,外侧为股动脉,中间为股静脉,内侧无结构通过,称股管。
五,腹直肌鞘:前层: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腱膜;后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
六,手掌筋膜鞘,外侧(鱼际)内侧(小鱼际)中间鞘外侧:鱼际筋膜,掌外侧肌间隔和第一掌骨围成,含有: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长屈肌腱及腱鞘,拇对掌肌及去拇指的神经血管。
解剖(腹壁)医学PPT课件
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
5
腹壁浅层的血管
静脉:吻合成网 脐上:经胸腹壁V.(thoraco-epigastric v.)
Axillary v.
汇入腋V.(axillary v.)
Thoraco-epigastric v.
脐下:经腹壁浅V. 汇入大隐V.(great saphenous v.) 脐区:经附脐V.(paraumbilical v.)汇入门 V. (portal v.)
Paraumbilical v.
Superficia epigastric v.
Great saphenous v.
6
腹壁的肌层
腹前外侧的扁肌:
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abdominis):
——肌纤维从外上斜向内下。 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abdominis): ——肌纤维从外下斜向内上。 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肌纤维自后向前。 三层肌纤维互成角度,进一步增强腹壁。
7
腹壁的肌层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于白线的两侧, 其前后均为腹直肌鞘所包裹。 腹外斜肌腱膜 前层 + 腹內斜肌腱膜前层
腹直肌鞘 (rectus sheath)
后层 腹內斜肌腱膜后层 + 腹横肌腱膜
白线(linea alba):位于腹正中线上,由两侧的 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 弓状线(arcuate line):在脐下3~4cm处三层扁 肌的腱膜均移行于腹直肌鞘 前层,鞘后层缺如,形成一 弓状游离缘。
外口:即浅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 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角形裂隙。
局部解剖腹部概述腹壁讲解
Linea alba
脐疝
2. 半月线Semilunate line
3. 弓状线 Acuate line
位于脐下4~5cm处,是 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 呈凸向上方的弓形。 此线以下鞘的后层全部 转移至腹直肌的前面参与 构成鞘的前层,此线以下 缺乏鞘后层,腹直肌直接 与腹横筋膜相贴。
腹横筋膜
1. 位置、形态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由外上斜向内下 •是肌与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
2. 通过结构
3. 构成---两口、四壁
A.内口 --腹股沟管深(腹)环
E A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腱膜
B.外口
--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C.上壁
--…与…的弓状下缘
D.下壁
--腹股沟韧带 E.前壁 --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 肌(外侧1/3) F.后壁
外科手术分离肌层时应循肌纤维方向进行
Next
2.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位置
--白线两侧、腹直肌鞘内 •形态 --是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 --有3~4条腱划Tendinous intersection,此处常有 血管通过 •与腹直肌鞘结合特点 --鞘前层结合紧密(尤腱划 处),但与腹直肌鞘后层 结合疏松
亦起自腰丛。 在髂腹下神经下方一横指与之伴行(可共干),向下入腹 股沟管,最后经腹股沟管浅环浅出。 分布于阴囊(大阴唇)前部的皮肤。
(4)生殖股神经生殖支Genital branch of genitofemoral n.
为腰丛的分支。 向下入腹股沟管,经浅环浅出。 分布于提睾肌、阴囊(大阴唇)皮肤。
腹股沟疝修补术注意事项★
勿损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生 殖支,以免所支配的肌瘫痪、萎缩,导致疝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2
腹前外侧壁切口
腹壁手术切口: (1)经腹直肌切口
(旁正中切口) (2)麦氏切口
(阑尾斜切口) (思考:经哪些层次可到达阑尾? ) (3)正中切口 (4)肋缘下切口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3
局部解剖学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由浅入深)
第八次课:腹部
学习要点
1. 腹壁层次; 2. 腹直肌鞘; 3. 腹股沟管; 4. 腹股沟三角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1
腹前外侧壁
境界
上界:剑突、肋弓、 第11、12肋游离缘,第12胸 椎棘突;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两 侧的耻骨嵴,耻骨结节,腹 股沟,髂嵴,第5腰椎棘突。
分区 九分法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15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7
腹前外侧壁
➢深筋膜及肌层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腹股沟镰 (联合腱)
提睾肌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8
腹前外侧壁
➢腹横筋膜
参与形成以下结构: 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 窝间韧带 精索内筋膜
局部解剖学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9
腹前外侧壁
➢腹膜外组织
1.皮肤
2.浅筋膜
浅层:Camper筋膜 深层:Scarpa筋膜
3.深筋膜
腹外斜肌
4.肌层 5.腹横筋膜 6.腹膜外组织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直肌
7.壁腹膜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4
腹前外侧壁
➢皮肤 ➢浅筋膜
浅层:Camper筋膜 深层:Scarpa筋膜
胸腹壁静脉 腹壁浅动、静脉 旋髂浅动、静脉 脐周静脉网 (门脉高压时,呈“海蛇头”征)
局部解剖学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1
腹前外侧壁
局部结构 ➢ 1、腹直肌鞘
弓状线以上 弓状线以下
局部解剖学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2
腹前外侧壁
局部解剖学
局部结构 ➢ 2、腹股沟管(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有两口四壁。
两口:腹股沟管内口(深环、腹环)
腹股沟管外口(浅环、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和联合腱)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及联合腱) 下壁(腹股沟韧带)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3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腹前外侧壁
局部结构
➢ 3、腹股沟三角
(Hesselbach三角、 海氏三角)
构 成
腹壁下动脉 腹直肌外侧缘 腹股沟韧带
腹前外侧壁最薄弱处
又称腹膜外脂肪或腹膜外筋膜
➢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 1条脐正中襞(内含脐尿管) 1对脐内侧襞(内含脐动脉索) 1对脐外侧襞(内含腹壁下动脉)
5条皱襞间形成3对小凹: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外侧窝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10
腹前外侧壁
➢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1.腹壁下动脉 2.旋髂深动脉 3.髂腹下神经 4.髂腹股沟神经 5.生殖股神经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5
腹前外侧壁
➢深筋膜及肌层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反转韧带(Colles韧带) 精索外筋膜
2020/7/2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6
局部解剖学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