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期末考试简答题

水利工程施工期末考试简答题

1束窄河床导流:束窄河床导流一般取决于束窄河床段的允许流速,即围堰及河床的抗冲允许流速;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束窄河床导流。

允许河床被适当刷深,或预先将河床挖深,扩宽,采取防冲措施。

在通航河流上,束窄河段的流速,水面比降,水深及河宽还应与当地航运部门共同协商确定。

在通航河道上,大都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要求河流在束窄以后,河宽仍能便于船只的通行,水深要与船只吃水深度相适应,束窄断面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应超过2m/s2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分段和分期是何意义,其区别是什么?分段:在空间上用围堰将永久建筑物分为若干段进行施工;分期:指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区别:分段是就空间而言,分期是就时间而言。

导流分期数与围堰分段数并不一定相同,段数分的越多,施工越复杂;期数分的越多,工期越长。

3在基坑排水中,如何用试抽法确定排水设备的容量?试抽时,如果水位下降很快,显然是排水设备容量过大,这时,可关闭一部分排水设备,以控制水位下降速度;若水位基本不变,则可能是排水设备容量过小或者有较大的渗漏通道存在,这时,应增加排水设备容量或找出渗漏通道予以堵塞,然后再进行抽水,还有一种情况是水位降至一定深度后就不再下降,这说明此时排水流量与渗透流量相等,只有增大排水设备容量或堵塞渗漏通道,才能将积水排除。

4集中药包装药量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装药量是工程爆破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其计算方法随药包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且与岩性,炸药品种,爆破方法和临空面条件等因素有关集中药包:药包的长边和短边长度分别为L和a,当L/a≤4为集中药包对单个集中药包,装药量计算公式为:Q=KW3f(n)K为规定条件下的标准抛掷爆破的单位耗药量;W为最小抵抗线;f(n)为爆破作用指数函数5钻孔爆破考虑参数:1)浅孔爆破:①炮孔布置参数:最小抵抗线W,台阶高度H,炮孔深度L;孔距a和排距b,堵塞长度L1②装药量计算:Q=qaWH(q为浅孔台阶爆破单耗)2)深孔爆破:①炮孔布置参数:台阶高度H,钻孔直径d,底盘抵抗线Wd,超钻深度ΔH,孔长L,孔距a和排距b,堵塞长度L1②装药量计算:前排炮孔的单孔药量:Q=qaWdH;后排:Q=qabH(q为深孔台阶爆破单耗)6改善深孔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1)合理利用或创造人工自由面;2)改善装药结构;3)优化起爆网路;4)采用微差挤压爆破;5)保证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7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目的和机理:目的: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形并防止围岩破坏成缝机理:两者都要求沿设计轮廓产生规整的爆生裂缝面,成缝机理基本一致。

中药用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用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用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

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

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

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

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一两(16进位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一、药物方面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药材质地:一般来说,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服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

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应用方面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

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

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

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

中草药的注重科学运用 通俗易懂的剂量计算

中草药的注重科学运用 通俗易懂的剂量计算

中草药的注重科学运用通俗易懂的剂量计算中草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现代医学中备受关注。

其中,剂量计算是中草药运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中草药的剂量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草药。

一、剂量计算的重要性中草药的剂量计算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具体用药目的等因素,合理确定中草药的用量。

合理的剂量计算能够确保中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因此,剂量计算在中草药运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剂量计算的方法1. 体重法体重法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剂量计算方法。

该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确定中草药的用量。

一般而言,成人的中草药用量与体重呈正比关系,而儿童和老年人的用量则需要适当调整。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成人用量(g)= 体重(kg)×比例系数2. 表面积法表面积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

该方法考虑了患者的身体表面积对剂量的影响。

一般而言,身体表面积较大的患者相对需要较高的中草药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中草药用量(g)= 身体表面积(㎡)×比例系数3. 年龄法年龄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剂量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生长发育情况,可以合理地确定中草药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婴幼儿用量(g)= 年龄(月)×比例系数儿童用量(g)= 年龄(岁)×比例系数4. 综合考虑除了上述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中草药的性质和用药效果等因素,灵活地确定中草药的用量。

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

三、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计算剂量计算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用药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剂量计算需要个体化。

2. 合理调整在剂量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合理调整。

凿岩爆破工程-装药量计算原理

凿岩爆破工程-装药量计算原理
上页所提到的 Kb 与 Ks都只是单个集中药包爆破时装药量与所爆落 岩体体积之间的一个关系系数。 一般只有在单个集中药包爆破时, Kb 或 Ks才与 q相等。 它是一个经济指标,衡量爆破工程的经济效益,是爆破工程预算的 重要指标之一。


1
W 25m
W / 2 5 W 2 5 m
松动爆破的装药量公式可以表示为:
Qs (0.33 ~ 0.5)kbW 3
凿岩爆破工程 6.6 装药量计算原理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凿岩爆破工程
6.6 装药量计算原理 (2)延长药包装药量计算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A
延长药包垂直于自由面
Q kb f (n)W 3
W

ld

1 2
le
延长药包平行于自由面
B
Qn kbW 2l
凿岩爆破工程 6.6 装药量计算原理
(3)单位炸药的耗药量
需要强调的符号含义:
第六章 岩石爆破理论
Kb 指单个集中药包形成标准抛掷爆破漏斗(n=1)时,爆破每 1m3岩石或土壤所消耗的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质量,称作标准抛掷 爆破单位用药量系数,简称标准单位用药量系数。
标准抛掷爆破漏斗试验中Kb的计算:
kb

Q (0.4 0.6n3 爆破理论
6.6 装药量计算原理
(3)单位炸药的耗药量
炸药单耗
当群药包共同作用时,群药包的总装药量与群药包一次爆 落的岩体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单位耗药量,简称炸药单耗,用字 母q来表示,即:
q 群药包的单位耗药量: Q V
Ks 则是指单个集中药包形成松动爆破漏斗时(一般n<0.75), 爆破每1m3岩石或土壤所消耗的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质量,称作 松 动爆破单位用药量系数。

中药的计量单位

中药的计量单位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中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一两(16进位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1合相当于现在2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1合=20毫升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1)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

《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中药方剂中剂量的换算方法

中药方剂中剂量的换算方法

中药方剂中剂量的换算方法
汉代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
汉代:对于每一味中药一般用石(一石头=4钧)、1钧(一钧=30斤)、1斤(1斤=16两)1两(1两=24铢)来表示。

现在国家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汉代的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5.6克。

现在就用1两等于15.6克的标准来换算汉代中药方剂中的剂量。

剂量转换
1石=29760克--1钧=7440克
1斤=248克--1两=15.6克
1撮=2克--1刀圭=1.5克
1钱匙=1.5克--1铢=0.65克
1分=3.9克--半方寸匙=1.5克
宋代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
宋对:对于每一味中药一般用两(一斤=16两)、钱(一两=10钱)、钱(钱=10分)来表示。

现在国家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宋代的一钱约等于现在的3.69克。

现在就用1钱等于3.69克的标准来换算宋代中药方剂中的剂量。

剂量转换
1斤=590克--1两=36.9克
1钱=3.69克-- 1分=0.37克。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

中药剂量配比如何计算公式中药剂量配比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合理的中药剂量配比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中药剂量的计算。

1.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

单味中药的剂量计算比较简单,通常是按照中药典籍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中药典籍中会对每味中药的用量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用“克”、“分”、“钱”等单位来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2.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

复方中药的剂量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剂量。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复方中药的剂量:复方中药的总剂量=(单味中药的剂量1+单味中药的剂量2+...+单味中药的剂量n)系数。

其中,系数是根据中药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比例来确定的,一般来说,系数的确定需要结合中药典籍中的规定和医师的经验来确定。

二、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

中药剂量配比是指将不同味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在中医药学中,中药剂量配比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1.简单加总法。

简单加总法是最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2的剂量+...+中药n的剂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医师的经验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

2.等效法。

等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剂量配比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合后中药的总剂量=中药1的剂量/中药1的浓度+中药2的剂量/中药2的浓度+...+中药n的剂量/中药n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中药的浓度来确定具体的剂量比例,以确保混合后的中药浓度符合治疗要求。

三、中药剂量配比的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剂量。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

中药用量该如何把握?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数学不好也能看懂因为中草药中毒的案例,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据陈女士回忆,因为患有风湿,朋友便送她一些龙须草,说是坚持服用可以治病,陈女士对此坚信不疑。

17日晚上,她用一个茶杯装了半杯草冲了一杯水,像喝茶般,把杯里的草汁一饮而尽。

可是没一会儿工夫,陈女士就开始上吐下泻,可她当时还在麻将桌上“战斗”正酣,想要挺过去继续“搓”,但腹痛加剧,实在难以忍受,于是才拨打急救电话,等医生来时,她又吐了一回。

急救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马上把陈女士送到医院治疗。

无独有偶,年近50岁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陈先生自身腰骨问题严重,一周前经一名土医生开方,服用马钱子。

土医生告知,服药后即刻入睡,不可乱动。

然而,一天晚上,陈先生打破常规,把马钱子连同酵素一起服用。

到了次日凌晨1点时许,他出现了肌肉痉挛、躁动、抽搐等症状。

家属急忙拨打急救电话。

医生赶到家中后,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认为是马钱子中毒,而且是与酵素同服造成不良反应的加剧,现场进行对应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随后,送到医院进行留观。

可见,中药虽有一定好处,但是用法不对,用量不正确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偏方治疗疑难杂症,不仅用药方法无从考究,用量上也各不相同。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就连正规医院出具的药方,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特别是中药用量方面。

其实中医行业在用药材量上存在着3个问题1.中药用量规定的不规范、不统一市面上,大多中药药方来源于《中华本草》、《中药学》、《中国药典》,仔细对照药方会发现,三本药典在用量上均存在着差异。

如墨早莲这味药,主要用于凉血止血,在《中国药典》中规定为6-12g,《中华本草》中规定为9-30g,《中药学》规定为10-15g,三部药典的下限和上限差异均较大。

2.用量规定范围和临床的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国家颁布的《中国药典》在中药用量规定范围上,存在与临床有一定差异的情况,这也是很多临床用药的困扰。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剂量计算与配方设计知识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剂量计算与配方设计知识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剂量计算与配方设计知识解析药物剂量计算和配方设计是全国注册药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准确、合理地计算药物剂量并设计配方方案对于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全国注册药师在药物剂量计算和配方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解析。

一、药物剂量计算药物剂量计算是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计算出患者需要的药物剂量。

在进行药物剂量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1 体重计算:体重是药物剂量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用的体重单位有千克和磅,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计算。

1.2 药物剂量单位转换:不同药物的剂量单位可能不同,有时需要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将毫克转换为微克,或将千克转换为克等。

1.3 剂量计算公式: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计算公式。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体重法、表面积法等。

二、配方设计配方设计是将医嘱中的药物组合成合适的剂型和剂量的过程。

在进行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药物相容性:药物相容性是指不同药物在同一配方中的相互作用。

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容性,确保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2.2 剂型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选择合适的剂型进行配方设计。

常见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2.3 计量设备:在配方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计量设备进行药物计量。

常用的计量设备包括滴定管、注射器、称量器等。

2.4 配方记录:在进行配方设计时,需要将配方记录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并经过审核确认。

这有助于其他医务人员和药师对配方的理解和使用。

三、药物剂量计算与配方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物剂量计算与配方设计时,全国注册药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严格遵守规定:药物剂量计算和配方设计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药师应该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确保用药安全和合规。

3.2 注意药物特性: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特性,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理学特点等,以便正确进行剂量计算和配方设计。

中药方剂量古今换算

中药方剂量古今换算

中药方剂量古今换算
剂量是中医不传之秘,剂量归藏数!
剂量是中医不传之秘
为什么经方配伍中
有标准和非标二种计量
如白虎汤中
知母
石膏炙甘草
用的标准计量
粳米用非标计量
其中有数存焉
白虎汤总剂量30两
粳米六合是六两之意
而不是用容器六合
知母6+石膏16+炙甘草2+粳米6=30两归藏数经方剂量标准
一斤=160克一两=10克
一铢=0.4克
一升=200毫升
一合=20毫升
杏仁半升=60克
芒硝半升=80克
豆豉一升=120克
麻仁一升=90克
粳米六合=100克
五味子半升=40克
半夏半升=60克
赤小豆一升=170克
吴茱萸一升=80克
蜂蜜一升=270克饴糖一升=275克葶苈子半升=70克生梓白皮一升=55克附子一枚20克
瓜蒌一枚=70克
桃仁50个=15克半夏14枚=10克栀子14枚=12克枳实一枚=12克
乌梅300枚=600克大枣12枚=30克水蛭30个=45克虻虫30个=4克
鸡子黄2枚=30克猪胆汁一枚=60克竹叶一把=5克
葱白4茎=300克杏仁70枚=30克厚朴一尺=45克
石膏鸡子大=45克。

爆破基本知识讲座(4)

爆破基本知识讲座(4)

硐室爆破药包布置方法
4、单排并列群药包侧向抛掷爆破药包布置法
(见半路堑爆破峒室开挖断面图)
5、露天矿剥离爆破药包布置法 1)山脊地形剥离爆破 2)单侧抛掷削顶爆破药包布置 3)爆区条件复杂的大型剥离爆破药包布置 4)定向爆破药包布置 6、硐室爆破与预裂孔配合布置法
(这种方法为了保护边坡免遭破坏。)
硐室爆破
概述
(4)、硐室爆破药包的形式 a、集中药包
R L a
集中药包形式图
硐室爆破
概述
判别: 从药包中心到药包最远边角的距离R与VQ的比例应满 足下式条件

1 0.62VQ / 3
R
Q 0.41, VQ KV
其中, Q为炸药重量; VQ为炸药体积; K V为装药系数
∆ 为炸药密度
5、药包布置高程应根据工程使用要求,结合爆区地形地质条件确
6、多排多层药包布置方案时,起爆顺序的基本原则是前排先爆,
后排相继依次起爆。
硐室爆破
四、硐室爆破技术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
1、药包布置与设计。 2、爆破漏斗绘制。 3、计算爆区爆破方量。
4、通过爆破抛掷率和抛掷堆积计算,确定爆破方案的有效方量。
工程爆破基本知识
---硐室爆破
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培训之
硐室爆破
一、概述
(1)硐室爆破的概念 硐室爆破是将大量炸药集中装填于按设计开挖成
的药室中,达到一次起爆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抛填任
务的爆破技术。 (2)硐室爆破的发展 硐室爆破起源于军事上的地雷爆破 ,随着采矿业、 建筑业、铁道交通和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钻孔爆破 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采矿业、木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的 需要,从面寻求新的大量快速开挖爆破方法——硐室

第三章爆破破岩机理第二部分

第三章爆破破岩机理第二部分

一、体积公式的计算原理
在一定的炸药和岩石条件下,爆落的土石方体
积与所用的装药量成正比。这就是体积公式的计算
原理。体积公式的形式为:
Q=k〃V (3-18)
3
式中: Q — 装药量,kg ;
k — 单位体积岩石的炸药消耗量,kg/m ;
3
V — 被爆落的岩石体积,m 。
二、集中药包的药量计算 1.集中药包(concentrated charge)的标
第六节 影响爆破效果的因素
影响爆破效果的因素很多,本节就炸药性 能、地质条件、爆破技术(装药结构、堵塞以
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工程中影响爆破效果的共
性问题进行阐述。后面的章节中还将对影响爆
破效果的其它一些因素进行论述。
3.1 炸药性能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炸药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热化学参数 和爆炸性能。其中,直接影响爆破作用及其 效果的是炸药密度、爆热和爆速。正是它们 进而有影响了爆轰压力、爆炸压力、爆炸作 用时间以及炸药热化学爆炸能量利用率。

②减弱松动爆破 减弱松动药包,它应该比最大内部作用药包大, 而比正常松动计算药量小,即 Q 0.125 ~ 0.44KW 3 (3-32) 从上式可以看出,计算的结果,药包重量可以差 3倍之多,在工程应用时,必须根据工程的设计目的, 通过试验去选取合适的单位用药系数。在试验条件不 具备时,可以按照计算结果的实际单位耗药量来校核 和控制该系数的选择范围。例如,控制爆破的单位耗 药量,不宜大于0.2~0.3kg/m3。一般情况下,正常 松动爆破的单位耗药量,应0.5Kg/m3左右。
实际取:
b 0.87 ~ 1a
(3-44)
实际爆破中采用宽孔距小排距
六、药包邻近系数
药包的邻近系数m是用来判定相邻两药包间 距离关系的系数,正常的接近系数是: a m 0.51 n ( 3 - 48 ) W

中药剂量的本质应该是“气”数,而不应该是“质”数!

中药剂量的本质应该是“气”数,而不应该是“质”数!

中药剂量的本质应该是“气”数,而不应该是“质”数!先看一个问题,不知朋友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现象:为什么伤寒论经方里面很多中药并没有采用重量单位?而是采用了其他单位(具体我总结了一下,如下文):大枣11枚,附子1枚,石膏如鸡子大,半夏半升。

石膏24铢。

水蛭20个,虻虫30个。

桃仁20个。

栀子14个。

香豉4合。

枳实4枚。

梗米6合。

麦门冬半升。

芒硝1升。

杏仁半升。

枳实13枚。

枳实半斤。

杏仁1升。

葱白4茎。

粳米1升。

鸡子黄2枚。

乌梅300枚。

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以重量单位来计算中药的用量,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重量的是衡量“质”的变量。

而中医里面的核心是气,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实际上是用的中药的气,而非表面的质。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伤寒论这些药材没有采用以重量为单位衡量其用量,其原因应该是上述体积、个数等变量来描述更接近于气的量。

其实我们现在社会主流的所谓的量化研究,存在着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所采用的数学体系,它本质是建立在西方的原子论基础上的,基于这个理论前提产生的数学体系来研究基于气一元论产生的中医(药)学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主流的论文都是在采用这种思维,也许是这些论文的作者们对哲学不感兴趣,对对数学也不感兴趣,从来没有思考过东西方哲学和数学的起源问题,从而盲目把西方的数学体系机械套用在中医药的研究产生的结果吧。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演一下,中药剂量数本质是气一元论视角下的象数(气数)而不是原子论视角下的克数(质数)。

这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伤寒论里面那么多药没有采用重量,而是采用其他衡量单位的原因吧。

当然说“中药的用量”问题这种表述就有问题,正确的表述应该为“中药的运数“问题更合适吧!本文纯属个人在学习中医过程中的思考,其中很多概念并不规范,而且结论也未必正确,仅作探讨之用。

工程爆破中药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工程爆破中药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工程爆破中药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工程爆破是在矿山、建筑施工、道路开挖等工程中,利用炸药的威力进行地质特征的改造,以达到开挖岩土、凿落石材、劈裂混凝土等目的。

这种工程爆破技术涉及面广,几乎每类地质特征都可以改变,是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

工程爆破技术中,药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

药量大小决定了整个爆破工程的效果,药量过大爆破可能会导致地质结构破坏,造成安全事故;药量过小无法起到应有的爆破功能,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低下,增加工程成本。

因此,在设计爆破方案时,需要精确计算出爆药的量,才能实现安全有效的施工。

针对不同的工程爆破,计算出药量公式也各不相同。

在工程爆破中,可以将爆药分为三类:根据需要做成的容器,即炸药桶,火药桶和燃药桶,其药量的公式如下:(1)炸药桶药量V=πr^2H其中,V为炸药桶的体积,r为桶的半径,H为桶的高度;(2)火药桶药量V=π(r+h)H其中,V为火药桶的体积,r为桶的内径,h为桶的壁厚,H为桶的高度;(3)燃药桶药量V=πr^2H+πrH其中,V为燃药桶的体积,r为桶的半径,H为桶的高度。

以上公式只是爆药容器药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实际的药量仍需根据爆破任务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特征和施工特点,采用多种计算方法,才能准确地掌握最终的爆药药量。

此外,为了保证安全,一旦计算出爆药药量,还需要总结出按照爆药药量进行爆破的相关经验。

包括确定爆破范围、安装爆药数量、堆放爆药等。

这些操作都与爆药药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药量计算不准确,施工安全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爆药药量的基础上,还需要仔细检查爆破施工图,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来保证安全。

最后,如果用户需要实施爆破,最好找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以确保爆破安全有效。

以上是工程爆破中药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希望能够通过此文让大家对整个爆破计算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从而确保安全实施爆破施工。

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第1期
2003 年 3 月
爆 破 BLASTING
V ol. 20 N o. 1 Mar . 2003
文章编号 : 1001- 487X( 2003) 01- 0012- 03
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康 宁
( 浙江省人防办公室 , 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 通过对现有集中药包药量公式的总结 和统计 分析 , 认为计 算公式 中 f ( n) 值 以二次 式较为合 理 , 1 时 f ( n) = [ ( 1 + n 2 ) / 2] 1. 928 。 还对衰减指数 的取值提出
1. 747 2. 981 4. 926 7. 859 18. 132 37. 384 123. 365 1. 850 3. 080 4. 763 6. 968 13. 228 22. 426 51. 895 1. 953 3. 375 5. 359 8. 0 15. 625 27. 0 64. 0 38. 80
f ( n) 公式形式 ( 1 + n / 2)
2 9/ 4 3 3
0. 210 0. 230 0. 241 0. 255 0. 347 0. 574 0. 187 0. 284 0. 312 0. 343 0. 485 0. 712 0 0. 008 0. 016 0. 027 0. 125 0. 422
2 2 2 2
3/ 2 1/ 2
1. 450 2. 071 2. 895 3. 953 6. 902 11. 180 24. 782 1. 769 2. 686 4. 365 6. 325 11. 90 20. 125 46. 648 1. 536 2. 346 3. 522 5. 172 10. 403 19. 220 53. 545 1. 631 2. 683 4. 132 6. 125 12. 247 22. 175 58. 970 1. 613 2. 550 3. 92 5. 851 11. 977 22. 265 61. 933 - 1. 1 - 5. 2 - 5. 4 - 4. 7 - 2. 3 - 0. 4 4. 8

集中药包和分集药包爆破效果的试验研究

集中药包和分集药包爆破效果的试验研究

EXP ER IM EN TAL STUD Y ON THE EFF ECTS O F BLASTIN G WI TH CONCEN TRA T ED AND SUB2CONCEN TRA T ED CHAR GES
GA O Y i n2tong1 ,2 , M EN G Hai2li1 , L I U Dian2z hon g3 (11 U ni versit y of Science an d Technology Beiji ng , Beiji n g 100083 , Chi na ; 21 Heibei I nstit ute of A rchitect u ral Technology , Han dan 056002 , Chi na ;
护坡 、提高堵塞质量和处理特殊地质构造等作用已 经为理论与实践所证实 。至于两者对爆破漏斗 、抛 掷堆积的影响 ,虽然有些爆破人员主张 ,在定向爆破 工程中应当布置分集药包 ,以求获得提高纵向抛距 (药包最小抵抗线方向) 、减小横向堆积宽度的效果 , 但是在相同或相近的介质条件下 ,针对两者爆破效 果的现场对比模拟试验尚少 ,分析文章也不多见 。 另外 ,就分集药包而言 ,不同的药包间距其爆破效果 各异 ,是否存在一个分集药包的“最佳间距”,将对定 向爆破设计与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212 模拟试验条件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 ,由于试验时间 、地点不同 ,
试验介质的级配 、含水率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个别组
试验数据差异较大 ,甚至不具备可比性 (分析认为也
有可能因雨天 ,炸药未全爆所致) ,故在试验结果的
分析中舍去了不可比数据 ,例如去掉第 7 # 试验数
据 ,怀疑由于雨天炸药未全爆 ; 去掉 9 月 29 日的 L m 、L b 的数据和 11 # 的 η数据 ,所去掉的试验数据

你知道吗?中药搭配也有基础公式

你知道吗?中药搭配也有基础公式

你知道吗?中药搭配也有基础公式中药搭配也有基础公式,八十二岁的老中医教你掌握2022-11-03 12:18·俞云教授众所周知,中医给患者开的药方,大多数都是好几味药一起,而且每个病症都有不同的方对应,同个病症用的药方都有好几种,但是中医用药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中药搭配抓住根本,即使问题再多也能一并解决,对于普通人而言,中药搭配的根本用药也有基础的公式,掌握这十个中药搭配的基础公式,便能大概了解每个病症用什么药,大家可以收藏学习起来哦!痰湿有痰湿,症状表现主要有痰多、身形肥胖、腹部肥大、舌苔厚腻,可以用痰湿的用药公式,痰湿=半夏+陈皮+厚朴。

阴虚阴虚,症状表现主要有手脚心热、晚上盗汗、头晕、心慌、失眠、心烦,可以用阴虚的用药公式,阴虚=百合+麦冬+川贝母。

气虚气虚,症状表现主要有全身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多汗、以及食欲不佳,可以用气虚的用药公式,气虚=人参+黄芪+五味子。

阳虚脾阳不足和肾阳虚的患者,一般有四肢冰凉、无精打采、腰膝酸软、小便多且色清、晨泻及慢性腹泻等阳虚症状,可以用阳虚的用药公式,阳虚=肉苁蓉+虎杖,适用于常感疲劳,四肢冰凉、习惯性便秘等人群。

血虚血虚,表现症状有面色发白、口唇颜色淡、头晕眼花、女性月经量少,可以用血虚的用药公式,血虚=三七粉+丹参+西洋参。

肺痈肺痈,主要表现的病症为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严重者脓血相兼,以用肺痈的用药公式,肺痈=鱼腥草+苇茎。

口舌生疮口舌生疮的用药公式,口舌生疮=黄连+蒲黄+石菖蒲。

喉咙不适喉咙不适主要起到润喉的效果,可以用润喉的用药公式,润喉=玄参+麦冬+桔梗。

壮腰腰不好,用药可以参考壮腰的公式,即壮腰=牛膝+杜仲+枸杞子。

颈部不适颈部不适,用药可以参考护颈用药的公式,即护颈=葛根+丹参+川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1+ n )] 0. 125 0. 144 0. 152 0. 171 0. 263 0. 521
库库里奇金( 1945 年) n( 0. 72 n - 1. 23 n + 1. 5 n + 0. 01) 0 伏罗洛夫( 1968 年) 布拉列汶 科瓦任科夫( 1945 年) 博克罗夫斯基 玻里道尔 马热斯科特 萨拉马科辛 平均值 0. 5+ 0. 5n 0. 2+ 0. 8n 0. 356( n + 1)
各计算公式爆破作用指数比较表
0 0. 2 0. 25 0. 30 0. 50 0. 75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1. 25 1. 5 1. 75 2. 0 2. 5 3. 0 4. 0
f ( n) 公式形式 ( 1 + n / 2)
2 9/ 4 3 3
0. 210 0. 230 0. 241 0. 255 0. 347 0. 574 0. 187 0. 284 0. 312 0. 343 0. 485 0. 712 0 0. 008 0. 016 0. 027 0. 125 0. 422
10 ) W ( 1 + n )
6
4
2 5/ 2
;
当在岩石中 W > 15 m 时 , Q = K W 3 ( 0. 4 +
第 20 卷
第1期


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13
3
0. 6 n 3 ) 0. 6 n 3 ) ;
W / 15 ;
当在土层中 W > 20 m 时, Q = K W 3 ( 0 . 4 +
Key words:
concentr ated cartridge; blasting; calculation of dose
1
前 言
常见的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式为 :
3
量纲参量, 反映爆破强度和表征爆破漏斗几何尺寸, n 值的大小表征爆破强度。 当n
# #
1 时 , 爆破强度变化不大 , 只是表 1 中式
#
Q = K W f ( n) ( 1) 式中: W 为最小抵抗线, m; K 为炸药单耗 , kg / m 3 ; f ( n ) 为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Q 为装药量, kg 。 运用爆破的几何相似理论 , 经过不断的试验和 实践 , 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 获得了不少计算公式 , 汇 集于表 1 。各公式的差别, 主要体现在 f ( n) 中 , 不 同的 n 值 , 所得的 f ( n) 值差距很大 ( 表 1) 。
2 2 2 2
3/ 2 1/ 2
1. 450 2. 071 2. 895 3. 953 6. 902 11. 180 24. 782 1. 769 2. 686 4. 365 6. 325 11. 90 20. 125 46. 648 1. 536 2. 346 3. 522 5. 172 10. 403 19. 220 53. 545 1. 631 2. 683 4. 132 6. 125 12. 247 22. 175 58. 970 1. 613 2. 550 3. 92 5. 851 11. 977 22. 265 61. 933 - 1. 1 - 5. 2 - 5. 4 - 4. 7 - 2. 3 - 0. 4 4. 8
n < 1, f ( n) = [ ( 4 + 3 n)/ 7] n
1, f ( n) = ( 0. 09 + 0. 91 n) n
3 3 3
0. 4 + 0 . 6 n (
2
0. 400 0. 405 0. 410 0. 416 0. 475 0. 753 0. 205 0. 227 0. 239 0. 255 0. 355 0. 593
3
f ( n) = [ ( 1 + n 2 ) / 2] 2 , 0. 7 修正的鲍利斯科夫公式: f ( n) = ( 0. 4 + 0. 6 n 3 ) 影响, 公式( 2) 、 ( 3) 、 ( 4) 应用于 1
n W/ 20 W
20
( 5) ( 6)
+ ( W / 44) ] ; 以上各式中, 为爆破介质容重, kg/ m ; 其它符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公式名称 符拉索夫 列布伦( 1812 年) 豪舍尔( 1871 年) 鲍利斯科夫( 1871 年) 丹伯伦( 1873 年) 拉列斯( 1933 年) [( n +
3 2
当 15 < W < 200 m 时, Q = ( / 1 300) W [ ( 1 2 + n ) / 2] ( 1 + 0. 02 W ) ;
+ 1) / 2
is believ ed that the quadratic f ( n) is r easonable. A f ( n) equation is deduced by the impact wave and reflective wave str ess theory, namely f ( n) = ( 1 + n 2/ 2) 3( , the selection of attenuation index is discussed. T hen a computational formula of concentrated car tridg e dose is put fo rward.
n + 1) / 2]
2( 4+ 3n ) / 97+ n
2 2. 1
0. 330 0. 349 0. 361 0. 375 0. 463 0. 662 0. 223 0. 247 0. 26 0. 275 0. 373 0. 610
15
建议公式
n
1, f ( n) = ( 1 + n / 2)
2
n > 1, f ( n) = ( 1 + n / 2 ) 相对误差( % )
1. 928
0. 233 0. 253 0. 265 0. 280 0. 373 0. 596 4. 3 2. 4 1. 9 1. 8 0 2. 3
此外, 还有一些增加深度修正系数的大药包计算 公式: A A 捷 尔 尼 珂 夫 斯 基 公 式: Q = ( / 30 000) W A
3 3 7/ 2
K A N G Ni ng ( Zhejiang P rovincial Civil Air Defense Of fice, Hangzhou 310007) Abstract:
T he summar 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ur rent concentrated cartridge dose formula are presented. It
f ( n) = 0. 4 + 0. 6 n 3 , 0. 7 符拉索夫公式 : f ( n) = [ ( 1 + n2 ) / 2] 9 / 4 , 0. 7 萨拉马科辛公式:
n n
2. 5 2 n
( 2) ( 3) 3. 5 ( 4)
( 1 + 1. 4 n ) ; K W ( 0. 4 + K W ( 0. 4 +
1. 747 2. 981 4. 926 7. 859 18. 132 37. 384 123. 365 1. 850 3. 080 4. 763 6. 968 13. 228 22. 426 51. 895 1. 953 3. 375 5. 359 8. 0 15. 625 27. 0 64. 0 38. 80
4 、 7 和 13 , 在 n = 0 时 f ( n) = 0 , 这显然不合 理 ; 其他公式在 n = 0 ~ 0. 5 时 , f ( n ) 值的变化较 平缓。在常用的 n 值范围内 , 即取 0 75~ 3 之间, 各 f ( n) 的最大与最小值相对误差 30% ~ 80% 。可 见 , 不同公式计算药量相差很多。在同一公式中, n 值距 1 愈远 , f ( n ) 值的变化愈明显。 2. 2 大抵抗线时计算结果的差别 博克罗夫斯基在理论上推导了不少大药包计算 公式, 例如: 当 W > 16 ~ 20 m 时 , Q = + n 2) ; 当 W > 30 或 40 m 时 , Q = (
2
2
2 1
函数 f ( n ) 的分析
不同 n 值时的差别 n 称为爆破作用指数 ( 或叫坑形系数) , 是个无
/ 28 000 W 7 / 2 ( 1 / 660 !
收稿日期 : 2002- 10- 23. 作者简介 : 康宁 ( 1930- ) , 男 ; 杭州 : 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高级工程 师 主要从事工程爆破的设计和研究
第 20 卷
第1期
2003 年 3 月
爆 破 BLASTING
V ol. 20 N o. 1 Mar . 2003
文章编号 : 1001- 487X( 2003) 01- 0012- 03
集中药包药量计算公式的探讨
康 宁
( 浙江省人防办公室 , 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 通过对现有集中药包药量公式的总结 和统计 分析 , 认为计 算公式 中 f ( n) 值 以二次 式较为合 理 , 1 时 f ( n) = [ ( 1 + n 2 ) / 2] 1. 928 。 还对衰减指数 的取值提出
2 2 2
0. 053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7 0. 111 0. 271 0. 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