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第2章金属液态成形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固态金属按原子聚集形态分为晶体与非晶 体。
晶体——凡是原子在空间呈规则的周期性 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
单晶体——在晶体中所有原子排列位向相 同者称为单晶体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1)金属从固态熔化为液态时的变化 金属熔化时的体积增大量在3%~7%的
范围内。而金属从绝对零度到熔点温度的 固态体积膨胀量几乎都是约7%。
固态金属的结构可以看作由理想的晶体结 构加上缺陷(空穴、间隙原子、位错、晶 界等)组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固态金属 中缺陷的数量增加,活动性增大。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在力F的作用下,在X轴方向每一层原子 都相对于下一层原子产生相对运动,其平 均速度 v qF。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v 值也可以写成微分形式:
v vx q F
y
作用在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用Pxy表示, 则:
F
Pxy 2
或者 F Pxy 2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由上两式可得: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如图是由X射线衍射结果整理而得的原子 密度分布曲线。
横坐标r为观测点至某一任意选定的原子 (参考中心)的距离,对于三维空间,它 相当于以所选原子为球心的一系列球体的 半径。
纵坐标表示当半径增减一个单位长度时, 球体(球壳)内原子个数的变化值,其中 (r)称为密度函数。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第2章 金属液态成形
液态金属的粘度在温度不太高时,随温度 的升高粘度下降。
难熔化合物的粘度较高,而低熔点的共晶 成分合金的粘度低。
液态与半固态A380铝合金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的研究
220一竺翌翌奎兰坚璺————二竺~——————————————————,————————__————一一——。
1,2试验方法将两种不同成形方法获得的试样经T6热处理.热处理温度485"C,保温2h。
之后用50--.80"C水冷却,然后在170'C下时效6h.将热处理前及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试验设备为CSS-44200型电子拉伸试验机,加载速度为50N/s.分别从热处理前及热处理后试样的相同部位取样,经抛光、腐蚀蚀后做成金相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看组织变化情况.2试验结果及讨论2.1压铸件的显微组织2,1.1热处理前图l为未经热处理的液态压铸与半固态压铸零件的显微组织.图l液态压铸及半固态压铸零件的显微组织(a)液态压铸件;(b)半固态压铸件Fig.'Themierostructureofthediecastingsby(a)liquiddiecasting;(b)semi-soliddiecasting由图l(a)可见,口一AI相在液态成形件基体中呈细小的树枝晶状,靠近表面部位的口一Al相细小,这是金属液在金属模内快速凝固的结果;中心部位的a—Al相较粗大.在液态成形件不同部位均有较多的微孔洞,最大孔洞尺寸约为50弘m,小的为10~20/xm,这些孔洞是液体金属高速充型时卷入气体而形成的.由图1(b)可见,大部分a-Al相(图中白色部分)在半固态成形零件基体中呈近球状或非枝晶的节杆状,还有少部分与伊Si相共晶(图中黑白相间部分).半固态成形件的基体组织晶粒较大、分布较均匀,在共晶组织中存在着少数细小的1:/2-A1相,它呈蔷薇状.半固态成形零件基体组织致密、孔洞较小,这是半固态充型时金属流动平稳,卷入的气体少.2.I.2热处理后图2为热处理后的液态与半固态压铸件的显微组织。
由图2(a)可见,经热处理后液态成形件基体组织有一定的变化,细小的口-舢树枝晶有聚集长大的倾向.这是由于细小的旷Al树枝晶是快速凝固的结果,因此是非稳定组织.在485"C下热处理时,合金有缩小界面积以降低界面能的自发趋势,从而使细小的旷舢树枝晶合并长大.经热处理后液态压铸件基体组织中的孔洞明显变大,最大孔洞约为200“m,小的为30---50雎m这些孔洞是热处理前基体组织中的微小孔洞经热处理后膨胀而形成的.由图2(b)可见,热处理对半固态组织没有明显影响,颗粒状口-越相仍保持热处理前的球团状或非枝晶的节杆状,共晶组织形态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在485℃下热处理时,材料没有出现熔解,经热处理后半固态压铸件基体组织几乎没有孔洞,说明半固态金属成形件可以进行热处理,而液态成形件不适宜进行热处理.2.2铸件的力学性麓2.2.1热处理前不同成形工艺压铸态下铸件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列于表2.由表2可知,经过半固态加工后铸件材料的最大抗拉强度巩与液态压铸件的相比提高了2.48%,半固态压铸件的平均抗拉强度比液态压铸件的平均抗拉强提高了3.9%;半固态压铸试样的最大延伸率艿与液态铸件的相比提高了91.5%,平均延伸率值提高了166.2%.第2卷第3期刘艳华。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6)金属型铸造(gravity die casting) 金属型铸造:指液态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充填金属铸型并在型中 冷却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成型方法。 应用:金属型铸造既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铝合金、镁 合金等非铁合金铸件,也适合于生产钢铁金属的铸件、铸锭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3)挤压 挤压:坯料在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 缝隙挤出使之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成为所需制品的加 工方法叫挤压,坯料的这种加工叫挤压成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用:主要用于制造长杆、深孔、薄壁、异型断面零件。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4)拉拔 拉拔: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金属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 坯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 应用:拉拔是金属管材、棒材、型材及线材的主要加工方 法。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10)连续铸造(continual casting) 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方法,其原理是将熔融的金属, 不断浇入一种叫做结晶器的特殊金属型中,凝固(结壳)了的 铸件连续不断地从结晶器的另一端拉出,它可获得任意长或特 定的长度的铸件。 应用:用连续铸造法可以浇注钢、铁、铜合金、铝合金、镁合 金等断面形状不变的长铸件,如铸锭、板坯、棒坯、管子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4)低压铸造(low pressure casting) 低压铸造:是指使液体金属在较低压力(0.02~0.06MPa)作用下 充填铸型,并在压力下结晶以形成铸件的方法.。 应用:以传统产品为主(气缸头、轮毂、气缸架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5)离心铸造(centrifugal casting) 离心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填 充铸型而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 应用:离心铸造最早用于生产铸管,国内外在冶金、矿山、交 通、排灌机械、航空、国防、汽车等行业中均采用离心铸造工 艺,来生产钢、铁及非铁碳合金铸件。其中尤以离心铸铁管、 内燃机缸套和轴套等铸件的生产最为普遍。
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型
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型第一篇: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型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形1.1概述金属的液态成型常称为铸造,铸造成形技术的历史悠久。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铸造红铜和青铜制品。
铸造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液态成型工艺。
它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在机器设备中液态成型件所占比例很大,在机床、内燃机、矿山机械、重型机械中液态成型件占总重量的70%~90%;在汽车、拖拉机中占50%~70%;在农业机械中占40%~70%。
液态成型工艺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的优点:(1)可制造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
如各种箱体、机床床身、汽缸体、缸盖等。
(2)工艺灵活性大,适应性广。
液态成型件的大小几乎不限,其重量可由几克到几百吨,其壁厚可由0.5mm到1m左右。
工业上凡能溶化成液态的金属材料均可用于液态成型。
对于塑性很差的铸铁,液态成型是生产其毛坯或零件的唯一的方法。
(3)液态成型件成本较低。
液态成型可直接利用废机件和切屑,设备费用较低。
同时,液态成型件加工余量小,节约金属。
但是,金属液态成型的工序多,且难以精确控制,使得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与同种材料的锻件相比,因液态成型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
其机械性能较低。
另外,劳动强度大,条件差。
近年来,随着液态成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采用,使液态成型件的质量、尺寸精度、机械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劳动条件到底改善,使液态成型工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的优点:(1)适应性强,几乎适用于所有金属材料。
(2)铸件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铸件,成形非常方便。
(3)铸件的大小不受限制,可以由几克重到上百吨。
(4)铸件的形状尺寸,组织性能稳定。
(5)铸造投资小、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液态材料铸造成形技术也存在着某些缺点:如铸件内部组织疏松,晶粒粗大,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而外部易产生粘砂、夹砂、砂眼等缺陷。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五节与液态成形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简介
第五节与液态成形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简介一、模具快速成形技术快速成形(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利用材料堆积法制造实物产品的一项高新技术。
它能根据产品的三维模样数据,不借助其它工具设备,迅速而精确地制造出该产品,集中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激光加工、新材料开发等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应用。
传统的零件制造过程往往需要车、钳、铣、刨、磨等多种机加工设备和各种工装、模具,成本高又费时间。
一个比较复杂的零件,其加工周期甚至以月计,很难适应低成本、高效率生产的要求。
快速成形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快速成形工艺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形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开发成功了10多种成熟的快速成形工艺,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纸层叠法—薄形材料选择性切割(LOM法)计算机控制的CO2激光束按三维实体模样每个截面轮廓对薄形材料(如底面涂胶的卷状纸、或正在研制的金属薄形材料等)进行切割,逐步得到各个轮廓,并将其粘结快速形成原型。
用此法可以制作铸造母模或用于“失纸精密铸造”。
2.激光立体制模法—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法)液槽盛满液态光敏树脂,它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束照射下会很快固化形成一层轮廓,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结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至成形完毕,即快速形成原型。
激光立体制模法可以用来制作消失模,在熔模精密铸造中替代蜡模。
3.烧结法—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法)粉末材料可以是塑料、蜡、陶瓷、金属或它们复合物的粉体、覆膜砂等。
粉末材料薄薄地铺一层在工作台上,按截面轮廓的信息,CO2激光束扫过之处,粉末烧结成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逐层扫描烧结最终形成快速原型。
用此法可以直接制作精铸蜡模、实型铸造用消失模、用陶瓷制作铸造型壳和型芯、用覆膜砂制作铸型、以及铸造用母模等。
4.熔化沉积法—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FDM法)加热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截面轮廓信息作X-Y平面运动和高度Z方向的运动,塑料、石腊质等丝材由供丝机构送至喷头,在喷头中加热、熔化,然后选择性地涂覆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截面轮廓,层层叠加最终成为快速原型。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19
快速 凝固 技术
急冷 凝固
模冷技术
“枪”法 双活塞法
熔体旋转法
平面流铸造法 电子束急冷淬火法 熔体提取法
水雾化与气体雾化法 双流雾化 高速旋转筒雾化法
雾化技术
离心雾化
可采用铸造、挤压、锻造和焊接等多种 成形工艺。 • 铸件质量高,力学性能好,尺寸精度高。 • 对成形装置的热冲击小,能耗低。 • 便于实现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 • 生产成本低。
4
• 3、半固态成形的发展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MIT的博士研究生D B
Spencer在研究Sn-15%wt Pb合金的高温特性时, 偶然发现金属的半固态力学行为和组织特点。 这些发现引起了MIT的M C Flemings 教授的特别 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深入、广 泛的研究,创立了金属半固态铸造技术。 • 半固态流变铸造(rheocasting) 金属液 搅拌、凝固半固态浆料 输送 成 形
控制方便灵活,但设备投资大,
成本高。
电磁搅拌
7
• 应变激活工艺(Strain-induced melt activation
process,SIMA)
预先连续铸造出晶粒
细小的金属锭, 再将金属
锭热态挤压变形,变形
量要大,通过变形破碎
铸态组织,随后再加以
小量冷变形,在组织中
储存部分变形能量,最
后按需要将变形的金属
5
• 4、半固态合金的制备方法 • 半固态合金的制备常用机械搅拌法、电
磁搅拌法和应变激活工艺。
连续式机械搅拌
金属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③✓应工用艺:复杂,成本高。
适用于各类零部件
(2)金属型铸造 指用自由浇注的方法将熔融金属浇入由铸铁或钢制造的铸
型中而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① 金属型结构
② 铸造工艺
1) 预热(200~350℃) 2) 型腔和金属芯表面喷涂料0.1~0.5mm 3) 开型取件温度高:
防止措施:减少铸造应力,采取反变形法等。
(3) 裂纹:
• 铸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产生的裂纹,分为热裂和冷裂 • 常发生在铸件拐角、截面突变处等应力集中处或最后凝固
部位。
✓ 热裂:结晶温度范围内固相线附
近形成。断口氧化严重,无金属 光泽。裂口沿晶界产生发展,外 形曲折而不规则。
✓ 冷裂:铸件处于弹性或较低温度
(4) 实型铸造 用泡沫聚苯乙烯塑料模代替木模或金属模,在其上涂一层
涂料,干燥后造型,造型后不取出模样而直接浇注金属液,在 金属液作用下模样汽化消失,金属液取代了模样,冷却凝固后 即可获得铸件的方法。
① 实型铸造工艺过程
见图4-10
② 造型方法
• 普通铸造造型 • 干砂造型 • 磁型造型 • 干砂负压造型
• 反应性气孔。浇入铸形的金属液与铸形材料冷铁、熔渣间
反应或金属液内部成分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前者又称皮 下气孔,直径为1~3mm,分布于铸件表皮下1~3mm处; 后者在铸件内部均匀分布。
2.1.3 液态成形方法
基本工艺流程 见图4-1
主要方法包括:
• 砂型铸造 • 特种铸造
1.砂型铸造
(1)粘土型砂
晶长大,枝晶分割成的许多小熔池,在凝固最后收缩得不到 补充形成的分散性孔洞。
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
液态与半固态A380铝合金压铸件热处理前后组织性能的研究
组 织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固态 压 铸 成 形 件 适 合 进 行 热 处 理 . 半 关键 词 : 8 A3 0铝合 金 ; 固态 压 铸 ; 态 压 铸 ; 学 性 能 ; 半 液 力 显微 组 织
中 图 分 类 号 : G1 6 3 T 6 . 文献 标 识 码 :A
从2 O世 纪 7 O年代 金属 半 固态加 工技术 问世 以 来_ ]铝 合金 半 固态加 工技 术一 直是 金属 加 工技 术 1 , 研究 的热 点[ . 3 目前 , ] 铝合 金成 形工艺 主要 包 括传 统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3期
材
料
研
究
与
应
用
V o1 2, o . N .3
S t.200 8 ep
2 0 0 8 年 9月
M AT ER I ALS RESEA RCH ND PPLI TI A A CA ON
文章 编 号 : 6 3 9 8 ( 0 8 0 — 2 90 1 7 — 9 1 2 0 ) 30 1 -4
半 固态 流变压 铸 , 铸 成 形 的 圆形 拉 伸 试 样 的直 径 铸 均采用 相 同 的压 射 比压 及 压 铸 速 度 , 种 压 铸 方 压 两 为 6mm. 用机械 加 工去 除试样 表 面 的氧化皮 及分 型 法所 用 的模具 相 同 , 一模 四件 . 为
面处的毛刺 飞边 , 每种 压铸 方 法分 别取 6 标距 个
行了研究. 力学性 能测试 结果表明 , 两种不 同成形方法所得 的成形件 在压铸态 时强 度相差 不大 , 但半 固
态 成 形 件 的 塑 性 几 乎 是 液 态 成 形 件 的 2 . T6 处 理 后 , 固态 压铸 件 的抗 拉 强 度 有 所 提 高 , 态 压 倍 经 热 半 液 铸件的抗拉强度却下降很大 ; 两者 的延 伸 率 均有 所 下 降 , 中 液 态 压 铸 件 的延 伸 率 下 降 幅 度 较 大 . 观 其 微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
二、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简史
起源和发展
半固态加工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 Spencer和Flemings等人发现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材料经强力搅 拌,会生成近球状晶或球状晶组织。 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SSM技术在制坯、重熔加热、零件成 形、组织与力学性能、加工环节数值模拟以及合金流变学研究 等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 工业领域,在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工业领域也正处于应用的起 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前景。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是近多年来才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 冶金加工新技术。它虽然诞生晚, 但发展很快, 只用十几年的 时间就从试验室过渡到试生产, 又很快实现了产业化和商品化。 被世人称为新一代的合金成形工艺。
三、半固态金属加工的优缺点
优点:
(1) 由于在半固态, 合金具有独特的触变 行为, 可成型复杂的薄壁的零部件
(2)加工件的精度高, 几乎是近净成形, 尺 寸公差接近机加精度 (3)成形件表现平整光滑, 内部组织致密, 缺陷少, 晶粒细小, 力学性能高,可达锻 件性能
(4)节省原材料、能源, 生产同样的零部件, 它与普通铸造相比, 节能约35% (5)成品率高, 几乎达100%
半固态金属成形
一、概念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Semi-Solid Metal processing,SSM),它是利用在固-液态区间 获得一种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地悬浮着一定固 相组分(50%-60%)合金的混合浆料进行加工 成形的方法。 半固态成形是利用金属材料从固态向液态, 或从液态向固态的转换过程中具有半固态的特 性所实现的成形。
影响因素对结构影响的具体分析
1、板长固定,不同板角下的组织形貌
20度
5度
7.5度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四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七、 特种铸造
为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铸件,提高生产率,人们在 砂型铸造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其它的铸造方法;通常把 这些有别于砂型铸造的其他铸造方法通称为特种铸造。
低压铸造
消失模 铸造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七
种
常
见
特种铸造
金属型 铸造
的 特 种
铸
造
连续铸造
离心铸造
方 法
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 等缺陷。
2.液态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流动性是: 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改善金属 有利于 的流动性
金属流动性 测试实验
实验如右图所示:
形成薄壁复杂的铸件 排除内部夹杂物和气体 加快凝固中液体的补缩
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所决定的结晶特点
温度(℃)
(一)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又名“失蜡法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 模样,然后在模样上涂挂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 壳,经硬化后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 得无分型面的铸型。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进行 浇注。
1.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蜡模制造 结壳
脱模
焙烧
浇注
熔模铸造过程示意图
2. 熔模铸造的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
3.成本低:(1)材料来源广; (2)废品可重熔; (3)设备投资低。
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
铸造方法受零件的尺寸、重量和复杂程度的限制较少; 可铸壁厚:0.3~1m 长度范围:几个毫米到几十米 质量范围:几克到几百吨
用铸造方法可以生产铸钢、铸铁、各种铝合金、铜合金、 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等铸件。
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 型芯、浇冒系统的机械阻 碍而形成的内应力。
材料工程基础-第四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七、 特种铸造
为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铸件,提高生产率,人们在 砂型铸造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其它的铸造方法;通常把 这些有别于砂型铸造的其他铸造方法通称为特种铸造。
低压铸造
消失模 铸造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七
种
常
见
特种铸造
金属型 铸造
的 特 种
铸
造
连续铸造
离心铸造
方 法
(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凝固区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小,凝固区域愈窄, 愈倾向于逐层凝固 。
(2)铸件的温度梯度
在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的前 提下,凝固区域的宽窄取决与铸 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若铸件 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由小变大, 则其对应的凝固区由宽变窄 。
T浇 T液
T固
T室 成分
温度 温度
T2
S1
(二)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型砂
铸
铸
模型
型
落
零
造
件
工
图
艺
熔化 浇注
合 冷却 箱 凝固
砂 、 清
检 验
铸 件
图
芯盒
型
理
芯砂
芯
砂型铸造生产过程
(三) 铸造生产的特点
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 制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
2.适应性强:(1)合金种类不受限制; (2)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
冷铁
热节:在凝固过程中,铸件 内比周围金属凝固缓慢的节 点或局部区域。
寻找热节的方法
等温线法 内切圆法
冷铁
同时凝固— 整个铸件几乎同时凝固。
半固态成形能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半固态成形是否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什么?半固态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在一定的应用范围内,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传统的金属成形技术一般在完全固态或完全液态下进行。
半固态成形对固液共存的半固态金属进行成形, 是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 制品显微组织细化, 缺陷和偏析减少, 机械性能提高。
与传统的液态成形和固态成形相比,半固态浆料由一定比例的固相、液相混合组成,且其中的固相为非枝晶态,因此,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具有剪切变稀和静置增稠的特性,铸件的致密性高、零件近终化(net-shape)成形、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一系列的优点。
凝固中的金属材料经强力搅拌,将生成近球形或棒状晶组织,在半固态温度下,该组织具有很好的成形性,与全液态压铸相比,实现无湍流充填,降低了气体卷入的几率;型腔充填温度低,导致热冲击减弱和更短的加工周期;内部缺陷少,可随后进行热处理,导致制件后继性能的提高。
与固态模锻相比,成形力较小,耗能小,以较少的工序,实现较复杂结构件成形,且力学性能接近锻件水平。
半固态成形技术包括了流变成形和触变成形两大类,根据制浆工艺的不同,又大致分为:机械搅拌法、电磁搅拌法、应变诱发熔体激活法、超声波法、晶粒细化法、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倾斜板法等。
各种办法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合金。
例如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的发明,研究范围拓展到了7075、2618、ZL201、A13SilMg、ZLll2、ZLl16等为代表的各系铝合金,形成了成熟完整独特的半固态制浆与触变成形工艺技术体系,并试制了大量成形件,部分成形件已接近锻造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ZL201合金半固态成型件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超过420MPa,ZLll6合金半固态成型件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同比铸造件分别提高了35%和300%以上。
对于某些合金而言,半固态成形技术比其他成形技术生产出的零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表1列出了半固态与低压铸造成形的合金轮毂特性比较。
液态金属加工中的半固态加工技术
半固态加工技术,一种基于新型液态金属的先进加工方法,近年来在制造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加工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首先,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基础是液态金属。
这种新型液态金属在常温下表现出类似固态的物理特性,如高强度、易成型,同时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这种特性使得它能够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同时,实现像固态一样的成型和加工。
这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加工方式。
在半固态加工技术中,这种液态金属被用作模具和工具,通过挤压、压制、注射等手段,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加工方法,这种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半固态金属的高强度和高流动性,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大大减少了废品率。
其次,半固态金属的快速凝固特性,使得它可以实现快速冷却和固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半固态金属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
然而,尽管半固态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它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凝固速度,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半固态金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来优化加工过程。
总的来说,半固态加工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加工技术。
它以液态金属为基础,通过改变金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实现了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然而,这项技术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这种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第四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第一节 液态成形
第四章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第一节液态成形一.特点1.把金属变为变形阻力小的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后,一次制作出所需形状的铸件。
故适应性强,工艺灵活性大,几乎所有的工程材料都可以用液态成形。
2.成形件精度高。
3.成本低廉。
4.零件力学性能差,常存有缺陷,组织疏松、晶粒粗大、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劳动强度大、条件差、生产率低。
二.发展史三.液态成形合金性能液态成形过程合金要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并对铸件的质量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故液态成形合金必须具有合适的性能要求。
(一)合金的充型性能作为最基本要求,液态金属要能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健全铸件,并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1、合金的流动性:作为合金本身性能,它与合金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物理性能有关;2、浇注条件:其中包括浇注温度、充型压力与浇注系统的结构。
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提高,合金的粘度减少,充型能力提高。
但超过某界限后,合金液氧化、吸气严重,易产生缩松、气孔等缺陷。
提高充型压力(增大静压头高度,压铸)可提高充型能力。
浇铸系统结构较复杂(如蛇形浇道),流动阻力增加,相同静压条件下,充型能力小。
3、铸型性质及结构铸型从合金中吸收及储存热性能的能力称蓄热能力。
材料的导热率、比热越大,它也越大。
大的蓄热能力使合金的充型能力变差,预热铸型,降低合金液与铸型温差,减缓合金液冷却速度,能提高合金的充型能力。
加强铸型结构的排气,能减少铸型的发气,提高充型效果。
铸型结构不合理,如壁厚太小,急剧变化,过大的水平面等结构能产生较大流动阻力,充型能力大大受影响。
(二)合金的收缩,铸件缩孔、缩松特征1、液态合金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体积、尺寸均缩小的现象称为收缩,是产生缩孔(松)、变形、裂缝的原因。
有体收缩和线收缩两种,发生在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体收缩是缩孔、缩松形成的主要原因。
固态收缩表现为铸件外形尺寸的线收缩,是产生铸造应力、变形、裂缝的主要原因。
金属半固态成型技术发展详解
4 金属半固态加工4.1概述4.1.1半固态加工的概念与特点4.1.1.1半固态加工的概念传统的金属成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的液态成形,如铸造、液态模锻、液态轧制、连铸等;另一类是金属的固态成形,如轧制、拉拔、挤压、锻造、冲压等。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lemimgs教授等提出了一种金属成形的新方法,即半固态加工技术。
金属半固态加工就是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对其施以剧烈的搅拌作用,充分破碎树枝状的初生固相,得到一种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地悬浮着一定球状初生固相的固-液混合浆料(固相组分一般为50%左右),即流变浆料,利用这种流变浆料直接进行成形加工的方法称之为半固态金属的流变成形(rheoforming);如果将流变浆料凝固成锭,接需要将此金属锭切成一定大小,然后重新加热(即坯料的二次加热)至金属的半固态温度区,这时的金属锭一般称为半固态金属坯料。
利用金属的半固态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这种方法称之为触变成形(thixoforming)。
半固态金属的上述两种成形方法合称为金属的半固态成形或半固态加工(semi-solid form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s),目前在国际上,通常将半固态加工简称为SSM(semi-solid metallurgy)。
就金属材料而言,半固态是其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或从固态向液态转变的中间阶段,特别对于结晶温度区间宽的合金,半固态阶段较长。
金属材料在液态、固态和半固态三个阶段均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物理特性,利用这些特性,产生了凝固加工、塑性加工和半固态加工等多种金属热加工成形方法。
凝固加工利用液态金属的良好流动性,以完成成形过程中的充填、补缩直至凝固结束。
其发展趋势是采用机械压力替代重力充填,从而改善成形件内部质量和尺寸精度.但从凝固机理角度看,凝固加工要想完全消除成形件内部缺陷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塑性加工利用固态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良好塑性流动性,以完成成形过程中的形变和组织转变。
第九讲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金属的液态成形
液态成形方法: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一切铸造方法的基础,铸造中80~90%的铸件都 是用砂型铸造制成,砂型铸造的铸型用的型砂是用原砂、粘结剂和 其它附加物等按一定比例混制而成 型砂要求“一强三性”:即一定的强度,透气性、耐火性和退让 性
粘土型砂
原材料 • 原砂:常用石英砂,主要矿物组成为SiO2、长石及云母 石,我国GB9442-88对铸造用石英砂的化学成分、颗粒 组成、粒型及表示方法性能指标给出了详细规定 • 粘结剂:有普通粘土和膨润土,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 和蒙脱石 型砂的制备和造型方法 • 手工造型:工艺装备简单,适应性强,灵活多变 • 机械造型:生产率高,质量稳定,设备和工装费用高, 适用大批量生产
• 缩松:分散于铸件某些区域内的分散性细小缩孔
金属的液态成形
合金的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应力:铸件凝固后,温度继续下降,产生固态收缩,当 收缩受到阻碍时,便产生应力 收缩应力: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受外力阻碍而产生的应 力 热应力: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同, 收缩不均衡而形成的应力 合金发生固态相变,铸件各部分体积产生不均衡变化引 起的应力 变形:冷却到室温的铸件内部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时,铸件 将通过变形来减小或消除应力 裂纹:当铸造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便产生裂纹 热裂:在结晶温度范围内的固相线附近形成的,此时合 金的强度和塑性低,应力很容易超过极度极限而产生裂 纩 冷裂:铸件处于弹性状态或温度较低时形成的。
金属的液态成形
特种铸造:除砂型铸造外的铸造方法统称,熔模铸造、金属 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实型铸
造等 特点: 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高、内在性能好、原材料消耗低、工作 环境好等优点。 每种特种铸造方法均有其优越之处和适用的场合。 铸件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种类往往受到某些限 制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然后在模样上涂挂 耐火材料,经硬化之后,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 型面的铸型。由于模样一般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又将熔模铸 造称为“失蜡铸造” 工艺: • 制模:将熔融模料压入压型中,冷却后取出,制得模样 • 制壳:将模样浸入耐火材料和粘结剂组成的涂料中,挂 上涂料后,撒上砂层,硬化,反复样,造好型后不取出模样就浇入金属 液,模样燃烧、气化并消失,金属液占据原来塑料模所在的空间位臵,冷 却凝固后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 特点: • 无分型面,无型芯;铸件表面粗糙度较高,但尺寸却不受限制 • 各种形状复杂铸件的模样均可采用泡沫塑料模粘合成形为整体; 铸件成本可降低10%-30%,铸件结构设计自由度较大。 • 生产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 主要适用于不易起模的复杂铸件的批量或单件生产 • 缺点: a 铸造的模样只能使用一次; b.泡沫塑料易变形,影响铸件尺寸精度; c.浇注时模样产生的气体污染环境。
yh第四章半固态成型.
二、半固态下合金的流动性能
非枝晶的形成与演化
图7 Al-20Cu合金未搅拌和机械搅拌(流变铸造)状态的凝固组织
液体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搅拌且激冷,其结晶造成固体颗粒的 初始形貌呈树枝状,然后在剪切力作用下,枝晶会破碎,形成小 的球形晶,图 7 未常规铸造和半固态铸造的组织对比,可见利用 流变铸造方法生产的半固态金属具有独特的非枝晶、近似球形的 显微结构。
Thixomolding工艺简图
Thixomolding成形件的特点: ① 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改善; ② 成形件尺寸精度提高; ③ 力学性能提高; ④ 耐蚀性提高; ⑤ 可精密成形薄壁件
三种镁合金采用Thixomolding和模铸成形件的力学性能比较 材料 AZ91D AM60B ZM50A 成形方法 Thixomolding 模 模 模 铸 铸 铸 屈服强度/MPa 180 160 抗拉强度/MPa 299 230 伸长率/% 10 3
• 196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P Duwez等采用一种
独特的熔体急冷技术,第一次使液态合金在大于
10 7 K/s 的冷却速度下凝固。他们的发现,在世界
的物理冶金和材料学工作者面前展开了一个新的
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凝固过程
的一些传输现象可能被抑制,凝固偏离平衡。经
典凝固理论中的许多平衡条件的假设不再适应,
法和应变激活工艺。
连续式机械搅拌
间歇式机械搅拌
(1) 电磁搅拌法
电磁搅拌法是利用感应线圈产生的平行于或者垂直于铸型方向
的强磁场对处于液-固相线之间的金属液形成强烈的搅拌作用,产
生剧烈的流动,使金属凝固析出的枝晶充分破碎并球化,进行半 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
优点:不污染金属液,金属浆料纯净,不卷入气体,可以 连续生产流变浆料或连续铸锭坯,产量可以很大。
第五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2)变形:若冷却到室温的铸件内部存在有较大的残余应力,此时铸件
不稳定,将自发通过变形来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
常见变形是翘曲变形,其变形方向是铸件受拉应力处内凹,相反受压应力 处外凸。
(3)裂纹:当铸造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铸件变产生裂纹。
裂纹按形成的温度范围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 • 热裂纹:在结晶温度范围内的固相线附近形成。
③ 铸型性质及铸件结构(外因)
◎ 铸型温度--铸型预热有利于金属液保持较好流动。 ◎ 铸型材料--材料的蓄热能力影响金属降温速度,材料的比热容和导热 率越大,材料的蓄热系数越大,激冷能力就越强,充型能力就越差。
蓄热系数指铸型从金属吸收并储存在本身中热量的能力。 ◎ 铸型排气能力--排气能力差,气体来不及排出,气体压力增大,阻碍 充型。 ◎ 铸件大小及壁厚--铸件壁厚过小,壁厚急剧变化或结构复杂,流动阻力 增加,充型困难。
二、液态成型合金性能
液态成形过程中,合金发生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对铸件质量和性能有很大 影响。因此,液态金属必须具有合适的性能。
1、合金的充型能力
(1)概念: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尺寸准 确的铸件的能力。
(2)充型能力对铸造生产的影响:
充型能力强: 易于充满型腔,获得完整铸件; 气体易浮出液面; 易于补缩;
αV,αL——合金由t0到t1温度范围内的体收缩系数和线收缩系数。
合金种类 含碳量%
碳钢
0.35
白口铸铁 3.00
灰铸铁
3.50
浇铸温度℃
1610 1400 1400
液态收缩%
1.6 2.4 3.5
凝固收缩%
3 4.2 0.1
固态收缩%
7.86 5.4~6.3 3.3~4.2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工艺流程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工艺流程半固态成形技术(Semi-Solid Forming Technology)是一种将合金材料由液态逐渐转变为半固化状态进行成形的高效率制造技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工艺流程。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半固态成形的合金材料,通常是金属合金。
合金的主要成分、比例和杂质控制对成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金材料经过预处理、熔炼、再结晶等工艺,制备成符合要求的原料。
2. 半固态化处理:原料合金通过加热,使其处于半固态状态。
半固态是指合金同时具有液相成分和固相成分,且两者之间呈现出部分固相悬浮的混合状态。
通过控制半固态化温度和时间,使合金材料达到理想的半固态状态。
3. 成型形式选择: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等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成型形式。
常用的成型形式有温锻、挤压、注射等。
挤压是其中最常用的成型形式,特点是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4. 成型设备准备:根据选择的成型形式,准备相应的设备。
例如,在挤压成型中,需要准备好挤压机,根据产品的尺寸和结构确定模具的设计。
5. 成型过程:将半固态合金材料装填到成型模具中,然后施加压力进行成型。
成型过程中,合金材料由半固态状态逐渐变形为固态状态。
压力的大小、速度和时间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要求进行调控。
6. 去除模具和后处理:成型完成后,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去除余温、切割、打磨、喷漆等工艺,以使产品满足要求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7. 检测与质量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对成品进行质量控制。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化学分析、金相显微镜观察等。
根据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对成品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
整个工艺流程中,原料准备、半固态化处理和成型过程是关键环节,因为这些环节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和性能。
精确控制半固态化温度和时间,以及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能够使成品达到精密度高、尺寸稳定、表面质量好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0
• 线收缩率:
l
L0 L1 10% 0 L0
合金从浇注温度的液态—常温,经历液态→凝固→固态三阶 段收缩,总收缩率为上述三阶段之和,与合金的成分、浇注 温度和相变有关。合金收缩过程示意图如图4-3所示。
一些典型合金的体收缩率见表4-1
(2)缩孔与缩松
• 缩孔: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出现的容积较大的孔洞。 • 缩松:由于合金液结晶温度范围很宽和温度梯度小,随树枝
防止措施:减少铸造应力,采取反变形法等。
(3) 裂纹:
• 铸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产生的裂纹,分为热裂和冷裂 • 常发生在铸件拐角、截面突变处等应力集中处或最后凝固
部位。
✓ 热裂:结晶温度范围内固相线附
近形成。断口氧化严重,无金属 光泽。裂口沿晶界产生发展,外 形曲折而不规则。
✓ 冷裂:铸件处于弹性或较低温度
第二篇 材料的成形与加工
在第一部分的内容中,已经讲述了材料制取与合成,工艺与方法, 包括三部分:
1) 材料的熔炼; 2) 粉末材料制备; 3) 高分子材料的聚合
制取的这些材料为适用于不同的用途,需进一步深加工成实用的材料, 制品或器件。材料的加工成形成为材料制备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这一大部分内容中将涉及以下五大内容:
狮
4) 当今应用广泛,研究和发展成就丰硕。例如,我国成世界 铸件生产大国。1998年,我国铸件产量为1250万吨,居 世界第二。
a) 掌握凝固过程与铸件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能 够实现控制凝固技术。如定向凝固,单晶技术, 快速凝固技术。
b) 铸件轻量化、薄壁化和优质化成为趋势。 c) 工艺和设备的发展 d) 信息化
1) 液态成形(金属铸造) 2) 塑性加工方法 3) 粉末材料的成形与固结 4) 高分子材料的成形与加工 5) 材料连接
第二章 金属的液态成形与半固态成形
2.1 液态成形 2.2 半固态成形 2.3 快速凝固成形
2.1 液态成形
2.1.1 概述 2.1.2 液态成形合金的性能
1.合金的充型能力 2.合金收缩 3.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4.合金的偏析及吸气性
b) 浇注条件 温度,充型压力、浇注系统结构 铸铁 1250——1420℃ 铸钢 1520——1620℃ 铝合金 680——780℃
c) 铸型性质及结构 铸型的导热、比热容,造成的冷 却能力,铸型排气能力。
2.合金收缩 (1)收缩的概念:指体积和尺寸缩小现象。
用体收缩和线收缩表示:
•
体收缩率:
V0 V1 V0
3.液态成形的基本工艺流程
2.1.2 液态成形合金的性能
1.合金的偏析及吸气性
1.合金的充型能力 充型能力: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
轮廓清晰的健全铸件的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a) 合金流动性 通常以螺旋形试样长度来测量。 见图示4—2。
时形成的。断口表面有金属光泽 或轻度氧化色,裂口宽度均匀, 走向平滑,且往往穿过晶粒。
4.合金的偏析及吸气性 (1)合金的偏析 指铸件各部分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现象。 微观偏析:
晶粒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有枝晶、胞状和晶界偏 析。可通过高温扩散退火和晶粒化孕育处理而消除。
宏观偏析:
铸件各部位之间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有正、反、比重偏 析。如快速冷却调整铸件各处温差,降低有害元素含量可 防止偏析产生。
✓ 使铸件各部分温度均匀,同时凝固; ✓ 可安放冒口、冷铁或调整内浇口位置,提高铸型和芯
子的退让性. ✓ 设计合理铸件结构使壁厚均匀,结构对称等; ✓ 选用E和αL小的材料; ✓ 对铸件进行时效热处理。
(2) 变形:
冷却凝固在铸件内部产生的残留应力要自发的通过变形来 减少或消除。受拉应力处内凹,受压应力处外凸。
(2)合金的吸气性
凝固前气体来不及排除,在铸件中产生的气孔现象
• 侵入性气孔。浇铸过程铸形和型芯受热产生气体及型腔中
空气侵入形成气孔,量少,体积大,常出现在铸件表面或 靠近型芯的表面处。
• 析出性气孔。为溶解于合金液中气体,在冷凝过程中,溶
解度下降析出的。主要是氢气和氮气孔。直径小于1mm, 多而分散在某部分的整个断面。
1.液态成形的特点
1) 适用性强,工艺灵活性大。如最薄0.2mm, 最厚1m, 最长10m。
2) 成形尺寸精度高 3) 成本低 4) 零件的力学性能较差,尺寸的均一性差 5) 液态成形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较差,生产率较低
2.液态成形的发展
1) 历史悠久。追溯到5000年的夏商初期,青铜、 2) 公元前6世纪我国发明了生铁、铸铁技术 3) 隋、唐以后掌握了大型铸件的铸造技术,如公元935年河北沧州大铁
晶长大,枝晶分割成的许多小熔池,在凝固最后收缩得不到 补充形成的分散性孔洞。
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
a) 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采取顺序凝固方式,冒口最后 凝固;
b) 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采取同时凝固方式; c) 凝固在加压或热等静压下进行。
3.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1)铸造应力: 铸件凝固过程中由于凝固顺序和温度不均一,使各种收缩受阻 而在铸件内部产生的应力。收缩应力、热应力、相变应力。
• 反应性气孔。浇入铸形的金属液与铸形材料冷铁、熔渣间
反应或金属液内部成分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前者又称皮 下气孔,直径为1~3mm,分布于铸件表皮下1~3mm处; 后者在铸件内部均匀分布。
2.1.3 液态成形方法
基本工艺流程 见图4-1
2.1.3 液态成形方法
1.砂型铸造 2.特种铸造 (1)熔模铸造(精密铸造) (2)金属型铸造 (3)压力铸造 (4)实型铸造 (5)离心铸造
2.1.1 概述
液态成形——指将材料熔化成一定成分和一定温度的液体, 然后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型腔 中,经冷却凝固后形成所需要的零件的技术。
1) 收缩应力: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铸型、砂芯、浇冒 口等外力阻碍而产生的应力。一般为拉应力,可以消除。
2) 热应力: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同, 收缩不均衡而形成的应力。
3) 相变应力:合金内部发生固态相变,铸件各部分体积产 生不均衡变化引起的应力。
4) 减少和消除铸造应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