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d2cf1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公共关系学强调通过建立互信和相互理解的关系,与各种利益相关者沟通和互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公共关系的定义、发展历程、原则和策略等。
首先,公共关系学界对于公共关系的定义存在着各种观点,但总体上都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旨在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其次,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的企业和政府开始重视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了公共关系学的发展。
在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和理论相互推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
此外,公共关系学还探讨了公共关系的原则和策略,如透明度、坦诚、信任和参与等,以及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价值。
公共关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各种组织,如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公共关系学帮助政府机构与民众建立信任和互信的关系,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对于企业来说,公共关系学帮助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员工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公共关系学关注组织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宗旨和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还在于帮助组织理解并适应社会的变化。
在当今信息时代,公众对于组织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公共关系学对于组织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
通过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和技巧,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实现组织与公众的共赢。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公共关系的定义、发展历程、原则和策略等。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并帮助组织适应社会的变化。
公共关系学(全)
![公共关系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1be5fd767f5acfa1c7cdc4.png)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 (一)引进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界定 • 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 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 • 三、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 四、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学科性质
学习目标: 理解公共关 系基本概念
了解公共关 系发展历史
了解公共关 系学科性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基本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二、公共关系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公共关系基本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管理职能说 (二)传播活动说 (三)咨询服务说 (四)社会关系说
(一)管理职能说
美国学者莱克斯·哈罗(Rex Harlow)博士: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帮 助—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 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 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 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 益服务的责任;它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和 有效利用环境变化,以便作为一个早期警 报系统帮助预料发展趋势;它使用有效的 传播技术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第四章 公共关系客体,论述公众的分类特征及公关 应对要求。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介绍公共关系传播类型和不 同的传播媒体及传播理论。
内容体系(理论五+实务七)
第六章 公共关系形象设计,阐述公共关系形象的设 计与塑造及CIS战略。
第七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说明公共关系活动过程 的四个阶段、八个环节。
第八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介绍不公共关系学
前言
每一个个人都是生 存于关系中的。
公共关系学课程介绍
![公共关系学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1e4c7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f.png)
公共关系学课程介绍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现象、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这种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学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包括公共关系的定义、历史、发展以及基本原则等。
2.公共关系战略: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共关系战略,以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3.公共关系传播:研究如何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如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公关活动等,有效地传递信息,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4.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探讨如何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以减少对组织的影响,并恢复公众的信任。
5.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实际应用,并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公共关系学课程还可能包括一些与公共关系相关的其他内容,如市场营销、广告、媒体关系等。
总之,公共关系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战略,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功地运用公共关系知识打下基础。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604b5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c.png)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公众。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的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公共关系的公众观念表现为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将符合与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的重要原则。
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名词,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和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
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现代公众意识是现代公众关系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
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次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对象。
临时公众是因为某一临时的因素、偶发事件或特别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对象。
比如,因为飞机航班误点而滞留机场的旅客、足球场闹事的球迷等。
周期公众是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对象。
如逢节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逢招生考试时出现的考生及其家长等。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0aeb88680203d8ce2f24eb.png)
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关系,它是一定社会组织在优化自身行为的基础上,借助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塑造自身良好社会形象,增进自身与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合作与支持的一种自觉行动。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2、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特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和,即那些与组织(主体)有直接或潜在关系,相互影响、有互动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3、传播—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组织公共关系的传播:指组织利用各种媒介与公众进行沟通,争取理解与信任的过程。
它具有以组织目标为主导,双向传播,中介之特征。
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复杂性公众性动态性可控性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
(企业)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a.相似之处:都涉及企业和它的目标顾客(顾客公众)之间关系的管理;公关客观上具备促销的功能,“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无言的推销员”;二者工作的成功均有赖于对目标顾客(顾客公众)的看法和行为的了解。
b.区别:I、工作对象不同,市:顾客;PR:顾客不是全部。
II、性质不同,市:企业满足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PR:大大超越了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向文化、科技、教育等其他事业领域延伸,它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社会活动....。
III、目标不同,市:最终目标是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它主要关注商品和服务的盈利;PR:为塑造组织形象(企业形象),为了生存发展。
IV、效果不同,市:短时性;PR:关注与更广范围内的公众进行长期的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效果具有长期性、持续性。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形象塑造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关系协调功能组织形象它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也即公众对一定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94fd357375a417866f8fbf.png)
公共关系学1.什么叫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缩写为PR,简称公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塑造组织形象,运用传播手段,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信任、合作的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2.公共关系的特征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传播过程,它又与其他传播形式。
概括起来有6个方面:(一)以公众为对象:公共关系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以美誉为目标:在公众中树立社会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三)以互惠为原则:公共关系不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
(四)以长远为方针: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获得美好的声誉,让公众获益,所有这一切,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五)以真诚为信条:公共关系活动需要奉行真诚的信条。
(六)以沟通为手段:没有沟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存在,社会组织的美誉就无从产生,互惠互利也不可能实现3.公共关系与广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联系:公共关系与广告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都要借助于传播媒介才能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都是为特定组织目标服务的。
由此而形成的相互联系有如下几类: (1)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每种广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公共关系性质,因为每一种广告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公众宣传组织形象,都能从一定方面为扩大组织影响作贡献;(2)公共关系常常要借助广告的形式去实现其传播信息、建树组织形象的职能。
特别是那种以宣传企业为中心,旨在推销企业、塑造形象的公共关系广告,本身就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3)广告可以借助公共关系去增强它的说服力,因为公共关系往往可以为广告作铺垫,可以通过公共关系形成有利的环境气氛,使广告更快地得到公众的认同。
二者的区别:(1)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行为导向不同。
(2)使用范围和活动领域不同。
(3)传播信息的原则和特征不同。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5d9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9.png)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定义1.2 公共关系的要素1.3 公共关系的功能与目标1.4 公共关系与相关领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2.1 公共关系的起源2.2 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3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2.4 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3.1 公共关系的主体3.2 公共关系的客体3.3 公共关系的利益相关者3.4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流程4.1 公共关系策划4.2 公共关系实施4.3 公共关系评估4.4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第五章:公共关系的战略与策略5.1 公共关系战略的含义与作用5.2 公共关系战略的制定5.3 公共关系策略的含义与作用5.4 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第六章: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6.1 公共关系的传播理论6.2 公共关系的沟通渠道6.3 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与影响6.4 案例分析:成功的公共关系传播实践第七章:企业公共关系7.1 企业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7.2 企业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7.3 企业危机管理7.4 案例分析:企业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八章:政府公共关系8.1 政府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8.2 政府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8.3 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关系8.4 案例分析:政府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九章: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9.1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9.2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9.3 非营利组织与公众的互动关系9.4 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十章:公共关系的伦理与法律规范10.1 公共关系的伦理原则10.2 公共关系的法律规范10.3 公共关系的道德争议与法律诉讼10.4 案例分析:公共关系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第十一章:社交媒体与公共关系11.1 社交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11.2 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策略11.3 社交媒体危机管理11.4 案例分析: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事件管理与公共关系12.1 事件管理的重要性12.2 公共关系活动的事件管理12.3 事件管理与公共关系案例分析12.4 事件管理中的危机应对策略第十三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13.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实践13.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的关系13.3 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案例分析13.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与传播第十四章:国际公共关系14.1 国际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14.2 国际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14.3 国家形象与国际公共关系14.4 案例分析:国际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十五章:公共关系的未来趋势15.1 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趋势15.2 技术进步对公共关系的影响15.3 公共关系的创新与挑战15.4 未来公共关系专业人士的素质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公共关系的定义、功能与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及范围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及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6b8788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3.png)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及范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合作和信任。
公共关系学的范围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传媒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演变。
首先,公共关系学关注的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而公共关系学则研究了人际关系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应用。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支持和信任。
公共关系学通过研究人际交往的原理和技巧,帮助组织建立积极的形象,增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其次,公共关系学关注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组织需要公众的支持和认可,而公众也需要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公共关系学研究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这包括了舆论监测、媒体关系、危机公关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
公共关系学还关注了传播和媒介的角色。
传播是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传播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公共关系学研究了如何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媒介,将组织的信息传达给公众,并获得公众的反馈和回应。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学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传播和互动。
此外,公共关系学还关注了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学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认为公众应该参与到组织的决策过程中,以实现公众利益和组织目标的平衡。
同时,公共关系学也强调了组织的社会责任,组织应该积极回应社会问题,关注公众利益,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传播和媒介的角色、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与演变,旨在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8085c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a.png)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和理论体系,旨在研究和解决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
公共关系学涵盖了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传媒、广告、市场营销、政府关系和社会心理学。
它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维护良好的沟通和解决公众与组织之间的冲突问题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公共关系学致力于研究和分析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并为组织提供战略指导。
它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公众的需求、期望和反应,帮助组织与公众建立关系。
公共关系学还研究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以及其对组织形象和声誉的影响。
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积极的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是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整体印象。
一个积极的组织形象可以增强组织的信任度、吸引人才、提高销售和增加投资。
公共关系学通过制定合适的传播策略和公关活动来帮助组织树立积极的形象。
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帮助组织与其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
公共关系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公众的沟通需求和偏好,设计和实施合适的沟通策略和工具,以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
公共关系学还关注公众与组织之间的冲突问题。
冲突可能源于资源的分配、政治利益的冲突、文化差异、价值观不一致等因素。
公共关系学通过研究和分析冲突的根源,提供解决冲突的策略,并帮助组织与公众达成共赢的解决方案。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涉及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形象、促进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问题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和实践变得尤为重要,它为组织提供了有效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公众态度和行为。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f9822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6.png)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究如何建立、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公共关系学也被称为公关学或PR学。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美国的企业和政府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随着大规模媒体的兴起,公众开始更加关注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这就促使了公共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了众多内容。
其中包括公共关系的定义、原则和概念,公众关系管理,组织与公众互动的理论与实践,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研究方法等。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学关注的是组织如何与公众建立、维护和改善关系,以及如何以透明、诚信和负责任的方式进行沟通。
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学不仅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还关注公众对组织的评价和看法,以及如何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和传播渠道来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公共关系学的原则包括诚信、透明、对话、社会责任等。
公共关系学倡导组织在与公众沟通时要坦诚、开放,不隐瞒真相或故意误导公众。
同时,公共关系学还认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即要倾听公众的声音和反馈,与公众进行真实有效的对话。
在实践中,公共关系学强调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通过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组织可以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和宣传活动。
在面对危机时,公共关系学认为组织应该及时、真实地向公众提供信息,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以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公共关系学在实践中还强调了公共传播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学认为,公共传播可以帮助组织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有效的公共传播,组织可以增强公众对其产品、服务和理念的认知和认可。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来获取对组织与公众关系的理解。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76545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5.png)
公共关系学是什么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涉及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管理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和有效的沟通与传播来维护、建立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以及实际的操作技巧。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传播,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合作。
公共关系学强调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既要满足组织的利益需求,也要重视公众的权益和期望,以达到持久的双赢局面。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通过组织对外的沟通和传播来塑造和维护组织的形象与声誉。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改善,危机管理和公关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公众舆论的引导和影响力的获得,个人形象和公共形象的塑造与管理等。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案例研究、调查问卷、实证研究等,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公共关系活动进行评估和改进。
公共关系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企业组织、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各种组织形式。
在企业领域,公共关系学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形象建设、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公众认可度。
在政府机构中,公共关系学有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任建立,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形象声誉。
在非营利组织领域,公共关系学常被应用于宣传
推广、资源募集以及公众支持的获得上。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关系的学科,通过合理的沟通与传播,为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有助于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24e19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3.png)
19
(1)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在古希腊,即早在2300年前,著名学者亚里士多 大的著作《修辞学》一书中,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运 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
该书强调传播者的可信性,认为要使用动感情的 听众,并把修辞看做是争取和影响听众行为与思想的 以,在当时一个人要参加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就是要 的修辞能力。
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 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
3
2.台湾学者祝振华给出的定义:无论之外的人类关系,谓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 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 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最有名的是巴纳姆编出一个“黑女奴海斯”的故事 制造社会轰动并借此大捞一笔,所以这一段完全不考虑 ,“公众受愚弄”的不光彩时期,也被称作“巴纳姆时
32
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 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 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1)交流意识 在古代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中,尤其是商业活动中,人们通
达到宣传自己、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的目的。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汉与西域各国经济文 流的先河,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中国古代一次规模宏 绝而又成效显著的国际性公共关系活动。
23
(2)招牌意识 招牌意识在古代史一种用招牌吸引顾客从而实现
益的意识,这类似于今天的广告牌。 中国古代酒店门前的招牌,其广而告之的作用曾
21
(3)联盟、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ec3fa729dd36a32d7375818d.png)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是一种传播管理。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
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1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相伴随。
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公共关系是对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即传播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它是现代传播学在组织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它专门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公众传播沟通问题;或者说,用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组织的公众关系和公众形象问题。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概念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社会关系状态”指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和状况。
“社会舆论状态”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认知和评价的情形和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决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公共关系学的概念和含义
![公共关系学的概念和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9951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e.png)
公共关系学的概念和含义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揭示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公共关系学主要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传播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它涉及到组织形象的塑造、公众态度的调查和分析、危机管理、媒体关系、公关活动策划和执行等方面。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组织形象、公众、沟通、传播、关系等。
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它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众是指对组织有兴趣或影响力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沟通和传播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如新闻发布会、广告、社交媒体等。
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核心目标,它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公共关系学的含义在于它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公共关系学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组织的途径,促进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和实践,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be323058fb770bf68a5500.png)
论述题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共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沟通,人际关系指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联系:(1)从工作内容上看,公众关系中包含了许多人际关系。
(2)从工作方法看,公关工作需要运用人际沟通的手段,要求公关人员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良好的个人关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区别:(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人际关系的对象是私人关系;(3)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人际关系是个人的交际技巧;(4)公共关系较强调运用大众传播,人际关系局限于人际传播。
2、公共关系广告与一般商业广告的区别。
书P171①直接目的不同商业广告的直接目的是推销产品,通过介绍产品各方面情况,促进消费者购买。
公关广告的直接目的是引起社会公众对组织的重视,产生对组织的好感,从面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刺激用户的潜在需求。
②宣传内容不同商业广告以介绍商品为主,其主要内容是购买信息,如产品名称、商标、质量、功能、价格、购买方法、地点等内容。
公关广告以介绍组织为主,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是组织发展目标、经营方针、员工素质、获得的各种荣誉等组织形象方面的信息,间接介绍组织的产品。
③宣传效果不同商业广告可增加产品的销售额、服务收入、利润额等,直接埋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公关广告通过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④报道方式不同商业广告往往要集中归类,占用媒介的广告节目时间,使公众了解广告节目内容。
公关广告通常以专题节目、赞助大型活动等形式出现,不给人以广告感觉。
问答题1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
书P190答:预测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应急原则、积极行动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原则。
2公共关系有哪些基本职能?书P35答:采集信息、协调沟通、决策咨询、传播推广、塑造形象3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书P138答:有效形象原则、求实原则、创新原则、系统原则。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cc23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3.png)
公共关系学概述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是指管理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公共关系学涉及各种活动和技巧,包括传媒关系、危机管理、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用于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并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管理关系、传播管理和战略管理。
管理关系强调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双向沟通和合作,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
传播管理强调传播有效、准确和直接的信息,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渠道,传递组织的价值观和理念。
战略管理强调制定长期的公关策略和目标,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组织的声誉是指公众对组织的评价和信任程度,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之一。
公共关系学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形象和品牌,加强与媒体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公共关系学还帮助组织应对危机和负面事件,通过及时、透明和有效的沟通,减轻并修复损害的声誉。
公共关系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升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公共关系学的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准确把握和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合适的沟通和互动,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公共关系学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促进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系统理论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关系,认为公共关系是系统的互动过程。
传播理论强调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传播效果的评估,为公共关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群体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提供解释和分析。
公共关系学的实践技巧包括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媒体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记者和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传递组织的信息和声音。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51888a83d049649b66584a.png)
《公共关系学》1.名词解释5*4%2.多选5*2%或判断10*1%3.简答5*6%4.论述1*10%5.材料分析1*10%6.案例分析1*20%第一章一、公共关系的概念P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为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通过传播、双向沟通手段和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并取得公众信任和支持的科学与艺术。
二、公共关系与相关概念的异同(四考一)1、公共关系与宣传 P5(1)公共关系与宣传的联系:主要联系是两者在性质上都是一种传播过程;两者工作内容有时也是相同的,如每个组织都要团结内部成员、增强团体凝聚力等方面的任务,既是组织内部宣传工作的内容,也是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
(2)公共关系与宣传的区别:①工作性质不同。
传统的宣传工作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工具。
它主要进行的是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目的是塑造组织形象,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关系,其工作主要内容是信息交流、协调沟通、决策咨询、危机处理等。
②工作方式不同。
宣传工作是单向传播过程,灌输性和强制性的色彩较浓;工作重点往往是以组织既定的目标来控制公众的心理;有时为了获取目标对象的支持,宣传容易出现夸张渲染的片面效应。
公共关系工作则是一种双向传播过程;公共关系必须尊重事实,及时、准确、有效地向公众传递组织信息,以真诚换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和信任;公共关系不仅要求组织做好本身工作,还要求把自己做好的工作告诉公众,其目的和动机是公开的。
2、公共关系与广告P6(1)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主要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依靠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在不同程度上起着扩大组织影响、树立组织形象的作用。
(2)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①传播目标不同。
广告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对产品产生好感。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赢得公众的信赖、好感、合作与支持,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
②传播原则不同。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客体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客体](https://img.taocdn.com/s3/m/788017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d.png)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客体一、引言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创建、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而公共关系学的客体则是指公共关系所涉及到的对象或实体。
本文将围绕公共关系学的客体展开讨论,探索其定义、分类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公共关系学客体的定义公共关系学的客体是指公共关系所涉及到的对象或实体,可以包括组织、个人、事件、产品、服务等。
公共关系学借助客体来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
客体不仅是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公共关系实践中的核心内容。
三、公共关系学客体的分类1. 组织客体组织客体是指公共关系学中涉及的各类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
组织通过公共关系的管理和实践,旨在提高组织的声誉、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并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关系。
2. 个人客体个人客体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的个人,例如政要、明星、专家学者等。
个人客体的形象和言行会对公众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公共关系学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播。
3. 事件客体事件客体是指与公共关系学相关的各类事件或状况,包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等。
公共关系学通过对事件客体的媒体管理、舆情分析等手段来应对和处理各类事件对公众关系的影响。
4. 产品客体产品客体是指在公众关系中作为重要宣传对象的各类产品或服务。
公共关系学通过产品的品牌推广、形象塑造等手段来增强公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四、公共关系学客体在实践中的应用1. 组织形象塑造通过公共关系学对组织客体的管理,可以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增加公众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展示其社会责任和公众关爱的一面,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危机管理在突发事件、负面新闻等危机情况下,公共关系学通过对事件客体的深入分析和舆情监控,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负面影响,保护组织形象。
《公共关系学完整》课件
![《公共关系学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a34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4.png)
新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公共关系工作可以更加精准地传递 信息,提高公关效果。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也为公共关系提供了更多与公众 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公共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公共关系的跨文化沟 通带来了挑战。同时,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公共关系 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危机应对。
双向对称模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双向对称模型在实践应用 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 、沟通障碍等。
信息不对称是指组织与公 众之间在信息获取和认知 上存在差异,导致沟通障 碍和误解。
利益冲突是指组织与公众 之间在利益诉求上存在分 歧,难以达成共识和妥协 。
沟通障碍则可能由于语言 、文化、心理等因素导致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 递和理解受阻。
机遇
全球化使得公共关系可以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经验, 促进公共关系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全球化也为公共关系提 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 力。
公共关系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关系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公关、危机管理、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创 新。同时,公关行业将更加注重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推动公关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公共关系学》完整 版
目录
• 公共关系学概述 •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 公共关系的实践应用 • 公共关系的技巧与方法 • 公共关系的伦理与法规 • 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01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的定义与特性
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关系管理,旨在建立和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双向对称模型的意义与应用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035b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6.png)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简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其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组织可以建立信任、互动、理解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实现组织目标。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公共关系在企业和政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冲突,组织需要通过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公共关系学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公众、组织、传播和影响。
公众指的是组织所涉及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员工、媒体、政府等。
组织是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或机构,可以是企业、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
传播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沟通工具和渠道,如新闻稿、社交媒体等。
影响则是指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实现的对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组织沟通、媒体关系、公共舆论、危机管理等方面。
组织沟通研究组织内部沟通以及与外部公众之间的沟通。
媒体关系研究组织与媒体的互动和沟通。
公共舆论研究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观点。
危机管理研究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的公共关系处理。
在今天的数字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直接。
组织需要关注公众的声音和反馈,及时回应和处理问题,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同时,组织还需要根据公众的需求和期望调整自身的行为和决策,实现持续的公共关系管理。
公共关系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类型的组织都需要进行公共关系工作。
企业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销售和维护客户关系。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来沟通政策、提高民众满意度和争取支持。
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来宣传社会问题、募集资金和争取志愿者支持。
在公共关系学中,伦理和道德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公共关系工作者需要遵循职业道德准则,诚实、透明地与公众进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传播、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1、学科新、发展快。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二)国内外公关学者对公共关系的阐述1、管理职能说:2、传播沟通说:(1)《大英百科劝说》——公共关系是旨在传递有关个人、公司、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并改善公众对于其态度的种种政策或行动。
(2)科特利普和森特——公共关系是以相互满意的双向传播为基础,以好名声和负责任的行为影响舆论的有计划的努力。
(3)《公共关系学导论》居延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3、利益均衡说:明安香《公共关系学概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增进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为自身事业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关系环境,在分析和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外部关系时,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和行动。
也就是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和政策管理的一种现代管理科学和职能。
4、社会科学说: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的定义——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通过了公共关系的定义,称为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组织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三)公共关系基本要点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相关公众手段——媒介传播目标——良好形象本质——双向沟通(四)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手段与其公众进行双向沟通,以协调其公众关系从而树立社会组织良好形象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持久的策略行动。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社会组织在公众环境中所呈现的特定的情形与状况。
表现为:社会关系状态、公众舆论状态(2)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反映,是对公共关系状态和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包括:组织行为观念、公众关系行为观念、传播行为观念、管理行为观念。
(3)公共关系是一种技术公共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工作或活动,而是一种以传播为手段的工作或活动,公共关系的发展就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4)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工作或实务)是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实务工作的总称。
一种是自发的、日常的沟通与传播行为,一种是较为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公共管理活动。
(5)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公共关系是一门帮助组织建立良好信誉、塑造美好形象的艺术;是一种如何通过人的创造性工作去求得组织内外“人和”的艺术。
(6)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即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方式、手段、步骤与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公关关系的特征(1)以公众为对象(2)以美誉为目标(3)以互惠为原则(4)以长远为方针(5)以真诚为信条(6)以沟通为手段三、公关关系与其它相关概念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两者的产生基础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活动方式和运用的手段不同,实际效果不同公共关系与社交:出发点不同,目的方式不同,对公众选择性不同,公共关系与宣传:目的不同,方式不同,原则不同,效果不同公共关系与广告:目的不同,传播原则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地位不同,受众不同,媒体使用不同形象的比喻▪广告的作用就像赛马时,将马骑上跑道,鞭策以加快。
▪公共关系像清除跑道上的沙石障碍,从而使马跑的更好。
公共关系与推销:目的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学基本要素包括:组织、公众、传播一、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及其关系要素社会组织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利益要求,为实现一定目标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机构。
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组织领导、组织目标、组织成员及其合理分工、组织机构和组织的工作制度等。
个人: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尽管有些个人,如在竞选中的候选人、国家公务员、社会名流等等,为了某种特殊利益也举办公关活动,但他们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时,不是以自然人的身份,而是以法人的面目出现的。
(二)社会组织的特点和类型▪社会组织的特点:群体性、导向性、系统性、协作性、变动性、稳定性。
(1)按组织目标和其活动内容来划分: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2)按照组织成立的依据与内部关系状态来划分: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3)按照组织的性质、功能和获利情况来划分: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二、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1、公众的涵义▪与特定的社会组织互相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2、特征▪群体性、多样性、可变性、互动性(相关性)。
3公众的分类1)按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内部,外部公众2)按公众的发展过程: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3)按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公众,被追求公众4)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独立,逆意公众5)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6)按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临时,周期,稳定公众1、内部公众关系的特征及其重要性特征:稳定性,一致性,可控性重要性:是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内部公众关系员工关系的重要性员工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细胞,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员工又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外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兼职”的公共关系人员。
处理员工关系的基本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人性本质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 员工关系的处理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3、股东关系股东关系的重要性:▪与组织财源有关▪是组织最强大最知己的决策群股东关系的处理:尊重股东的利益和主人翁意识,努力争取股东参与组织的经营活动,年度报告,股东大会,函件联系,个人专访(三)外部公众关系特征:广泛性、多样性、变化性、不可控性重要性:是衡量一个组织素质的基本标准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顾客关系▪顾客关系,指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消费者之间的的广泛联系。
顾客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顾客关系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利益▪良好的顾客关系体现企业正确的经营观念和行为。
顾客关系的处理▪树立和强化顾客至上的观念: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处理顾客关系的基本原则▪重视顾客关系的基本环节:产品质量是顾客关系的物质基础;优质的服务是维持良好顾客关系的重要手段;妥善处理好中间环节。
▪正确处理顾客投诉:处理好顾客的抱怨=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增强顾客认牌购买的倾向=更高的利润媒介关系▪主要指组织与新闻界的关系,包括组织与非人格化的新闻机构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新闻从业人员即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等的相互关系。
媒介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特殊性:即双重性,一方面是组织公关人员实现公关目标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是组织必须努力争取的重要公众。
▪重要性:(1)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2)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媒介关系的处理▪熟悉新闻界▪恪守交往原则•四要:一要友好热情;二要实事求是;三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四要迅速行动,迫不及待。
•四不要:一不要一厢情愿,干扰记者;二不要以利相交,贿赂记者;三不要以广告为诱饵,交换要挟;四不要“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正视批评报道政府关系▪政府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与作为其公众对象的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认可和支持▪政府建立良好关系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管理环境。
政府公关的处理▪恪守政府公关原则:•遵纪守法原则;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多做贡献原则。
▪重视同政府公众的沟通•熟悉和掌握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令、条例和政策•熟悉政府职能•主动、及时地向政府有关部门传递各种信息•积极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社区关系及其重要性▪社区:人们共同生活和活动的一定区域。
一般指地域范围较小,居民相对集中的地区。
▪社区关系:社会组织与其所在社区的各种公众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重要性:▪组织的维系和发展有赖于社区的支持▪良好的社区关系能促进组织主体的发展社区关系的处理▪树立居民意识,增进相互了解▪维护社区环境▪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公益活动▪促进社区安定、繁荣,给社区带来光荣、骄傲三、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公共关系介体是传播。
传播是连接社会组织与公众的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关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
传播是指社会组织运用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或观点的传递与交流。
公关传播的内涵▪传播的作用是沟通社会组织与公众的桥梁▪公关传播的内容是信息或观点▪公关传播的手段是运用各种媒介形式传播的特点:▪互利性、双向性、情感性、扩散性、认可性、独立性传播媒介符号媒介;口头语言;文字;图像标志。
物媒介:产品及其劳务;公共关系礼品;象征物和模型。
人体媒介:体态语言;情态语言;大众传媒:印刷类;电子类;网络类。
经典传播理论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五要素”模式:即“who,what,which ,whom,with”,就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互动传播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受众选择“3S”理论(三)公关传播的基本类型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直接、面对面、针对性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范围较广、较大普遍性大众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公关传播的一般步骤:▪三个层次:知晓层次的传播、态度层次的传播和行为层次的传播。
公关传播的作用▪沟通信息的作用▪增进情感的作用▪改变态度的作用▪引起行为的作用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1882年,美国律师伊顿的《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演讲,最早使用了公共关系一词,意为大众利益。
1887年,美国铁路协会的《铁路文献年鉴》第一次把公共关系作了现代意义上的使用。
一、中外古代公关关系的萌芽冯谖客孟尝君、大禹治水、商鞅“徙木立信”、孟子“君轻民重”的观点、李自成的起义军注意用“舆论”引导“公众”。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古罗马凯撒《高卢战记》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从自觉地程度来看,当时人们所开展的各种沟通、协调活动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二是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范围来看,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二、公关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19世纪30年代报刊宣传运动:巴纳姆本时期的特点:凡宣传皆好事——单项吹嘘式二、公关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二)职业化阶段——艾维·李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揭丑运动艾维·李是第一个大规模运用免费宣传品将企业信息向新闻界公开的人,1903年开办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