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
• 第三、表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的征 兵无度
思考这些人物出场时各自的态度怎样?运用了什么写法? 有何作用?
吏呼一何怒 齐
突出差役的
读
凶狠及战乱
第
给老百姓带
二
来的痛苦。
段
妇啼一何苦
齐读第三段
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 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 景。(藏问于答)
老妪“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
这是我的舞台, 秀出我的风采!
• 县吏:_你_家的_男_人_哪里_去_了_?快_交_出_来! •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
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县吏:_难道_你_家_里再_也_没_有别_人_了_?快_交出来! • 老妪:室中更无人。 • 县吏:_你_竟_敢撒_谎_!_不是_有_个_孩子_在_哭吗? • 老妪:惟有乳下孙。 • 县吏:_孩_子总_有_母_亲吧_!_还_不把_她_交_出来! •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县吏:_都不_管_!_今天_总_得_交个_人_出_来!_ •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
石 壕 吏
杜 甫
《石壕吏》 ——杜甫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
杜甫就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 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 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 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 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杜甫经过此处,一路上所看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 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于是他就其 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 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下)《24.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石壕吏》【诗歌】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字词解释逾:越过。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去:离开。
完裙:完整的衣服。
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妪:老妇。
幽咽:形容低微、渐续的哭声。
二、理解诗意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差役来捉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
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
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
(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三、文学常识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四、问题探究1.从全文主旨角度,赏析“有吏夜捉人”,特别是“捉”字。
“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石壕吏》构思精巧、语言凝练,内容真实。
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
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
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
因此基于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拟定如下:1、掌握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本诗古今异义词,熟读背诵诗歌。
2、本诗有较强的叙事性,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诗中所叙之事。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3、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诗人从中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传达出的思想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同学们,大唐盛世歌舞升平,政治开明疆域辽阔,是让人心驰神往的时代。
但在公元 755年,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发生叛乱,这是一场标志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这是一个浸满泪水、布满鲜血的时代。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用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悲歌。
他就是杜甫。
杜甫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唐代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吏三别中最著名的一篇----《石壕吏》。
二、作者介绍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
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史诗”。
三、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2、掌握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四、自由读诗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文,跟据你对诗歌的第一印象,说说本诗和其他诗歌有何不同?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①比普通诗歌长叙事诗。
②平仄押韵较宽。
③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石壕吏》.pdf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4 唐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石壕吏»)(1)朗诵诗歌«石壕吏»至少5遍ꎮ(2)通过课文注释㊁工具书等梳理诗歌大意ꎮ(3)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ꎮ(1)杜甫是㊀㊀㊀㊀㊀代大诗人ꎬ字㊀㊀㊀㊀㊀ꎬ他被称作㊀㊀㊀㊀㊀ꎬ其诗作被称作㊀㊀㊀㊀㊀ꎮ(2) 三吏 是指杜甫写的㊀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㊀ꎻ 三别 是指他写的㊀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㊀ꎮ 三吏 三别 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ꎮ(3)用原文填空ꎮ①说明兵役之苛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②说明战争之惨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③说明战争破坏严重: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④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ꎮ①老翁逾墙走㊀逾(㊀㊀㊀)②三男邺城戍㊀邺(㊀㊀㊀)㊀戍(㊀㊀㊀)③如闻泣幽咽㊀咽(㊀㊀㊀)④老妪力虽衰㊀妪(㊀㊀㊀)(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ꎮ①吏呼一何怒一何: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②老翁逾墙走逾: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走: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③急应河阳役应: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④独与老翁别别: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翻译下列诗句ꎮ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㊀1②存者且偷生ꎬ死者长已矣!㊀拓展提升(4)«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的㊀㊀㊀㊀㊀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下ꎮ诗中写 吏 与 妇 尖锐矛盾的诗句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ꎮ诗人 暮投石壕村 时 翁 与 妇 均在家中ꎬ 天明登前途 时竟 独与老翁别 ꎮ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①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②诗人此时的感想是什么?发散思维(5)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ꎮ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ꎬ有一定的环境描写ꎬ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ꎮ2。
部编八下语文24 《唐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八下语文24 《唐诗三首》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XXX在
“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
的关怀。
不同的是,《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没有直接表露情感和态度;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遇,最后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通过分析这两种写法,我们可以发现,《石壕吏》采用“让事实说话”的形式,既朴实简练,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倾向,给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通过个人遭遇,引起读者的共鸣,最后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反映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通过对卖炭翁的劳苦过程、宫使夺炭的描写,对卖炭翁精练传神的肖像描写和反常、矛盾的心理描写,以及对“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统治
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种揭露和
控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情感和态度。
三、这三首诗中都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如《石壕吏》中对老妇“致词”的描写,通过老妇的诉说,展现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不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遭遇和生活境况;《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卖炭翁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原文+译文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这两首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朗诵这三首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石壕吏文|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石壕吏①文|杜甫暮投②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③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④:三男邺城戍⑤。
一男附书至⑥,二男新⑦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⑧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⑨。
有孙母未去⑩,出入无完裙⑪。
老妪⑫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⑬。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①选自《杜诗详注》。
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e)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⑤[戍(shù)]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⑪[完裙]完事的衣服。
裙,这里泛指衣服。
⑫[老妪(yù)]老妇。
⑬[幽咽(yè)]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译】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①唐•杜甫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在石壕村投宿时,遇到差役深夜抓人,于是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这篇不朽的诗作。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 对差役) 说话。
⑤戍: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完裙:完整的衣服。
裙,这里泛指衣服。
⑪老妪:老妇。
⑫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作品主旨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石壕村亲眼看见差役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写作背景公元760年,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
不料到了次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诗篇。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三重茅:多层茅草。
②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结。
③长:高。
④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坳,低洼的地方。
⑤忍:狠心。
⑥能:如此、这样。
⑦呼不得:喝止不住。
⑧俄顷:一会儿。
⑨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⑩向昏黑:渐渐黑下来。
向,接近。
⑪衾:被子。
⑫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⑬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何由,怎能、如何。
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⑭寒士:贫寒的士人。
⑮突兀:高耸的样子。
作品主旨这首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叙写了秋风吹飞屋上茅草、村童抱茅而去、秋雨密集、屋破漏雨等情景,接着直抒诗人“广厦庇寒士”的人生理想,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卖炭翁唐·白居易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优质教学课件
石壕吏
杜甫
学习目标
通过赏析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体悟作者情感。
熟读诗歌
石 壕 吏
杜 甫
暮投/石壕(háo )/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 yú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 )城/戍 (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 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裙。老妪(yù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yè )。天 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说方法与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替阅读实践。”可见,多读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古诗词教学更 应将诵读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学生读好了,也就学好了。本文的教学,我将以 诵读为主线,带动其他教学环节的展开,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不断深化的诵读 中,理解诗歌、体会情感,达到诵读积累、内化经典的实效。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应征之悲
发挥想象,猜测 吏都说了什么?
石壕吏:_你__家__的__男__人__都__到_ 哪里去了?快交出来!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难__道__你__家__里__再__没__别__人__了_?__快__交__出_ 来!
生更深入的体会,在最后配乐朗诵,使情感达到高潮,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强 烈的情感共鸣。
说资源与工具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的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情感。 课程导入部分选取了能反映大唐盛世的图片。在课程 最后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与作者情感共 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4 《唐诗三首》之《石壕吏》课件(25张ppt)
担心家人,支持平息安史之乱。
⑺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__吏__呼__一__何__怒_,!妇__啼__一__何__苦__!。 ⑻“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为什么?
杜甫(712 -770)
2 写作背景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 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 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 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 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 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 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 吏”“三别”。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 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 老头儿告别 。
自主探究
1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 是 老妇人的“致词” 。
(1)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 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自主探究
课堂练习
1、写出战争苛酷的句子: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属 对比 写法, 作用 突出差役的凶狠及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3、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4、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5、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 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B.诗中正面描写老妇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安 史之乱”,提示主题。 C.“有吏夜捉人”依据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 生发出来。一个“夜”字,含义丰富,既表明官府“捉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知识点
《石壕吏》一、作者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次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此时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三吏”)等地,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三、题解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四、体裁《石壕吏》是古体诗中的五言古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的一种诗体①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有的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达百句以上。
②每句字数也无严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也有四言、六言、八言、九言、杂言。
③用韵灵活自由。
古体诗也要求押韵,但比较自由灵活。
对平仄和对仗也没有什么要求。
四、赏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中。
中心人物是(老妪),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精】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三首》说课稿
《石壕吏》说课稿“一怒一苦,如椽巨笔著诗史;一听一闻,心系苍生显圣名。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杜甫的《石壕吏》,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效果预设六个方面,对我的构想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说教材分析及地位。
《石壕吏》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课型为精读课。
学生对杜甫的基本情况和本诗大的社会背景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为本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诗中,诗人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亲历了一场差役夜捉人的惨事,通过对老妇陈辞的白描,展现了战乱年代,百姓的苦难生活。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和感悟”,并且“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所以,在教授本诗的时候,我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搭建一个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立足文本,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朗读、品析、感受。
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说学情。
(1)、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简单的文言文的能力。
(2)、阅读理解诗歌欠缺方法和经验,对语言的品析比较随意。
(3)、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诗中所描绘的苦难生活难以形成共鸣。
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文体特征,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3、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诗歌。
(2)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主疏通诗意,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3)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体会到诗歌平实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
(4)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预设。
(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诗人既希望唐王朝能尽快取得战争胜利,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的复杂情感。
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有的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计划在下次课上尝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增强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提升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领略《石壕吏》的艺术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4.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悟诗中对战争、农民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5.增进人际交往: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艺术特色:领会《石壕吏》的韵律美、意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强调其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的创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石壕吏》的背景。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例如诗中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农民苦难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悲悯情怀。
-以诗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为例,分析比喻、拟人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领悟修辞手法的美感。
4.及时反思教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案-2020-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杜甫的《石壕吏》进行深入解析,掌握以下要点:
1.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特点;
2.掌握《石壕吏》的诗意、韵律、修辞手法等;
2.教学难点
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八年级语文下册列(部编版)
背景链接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唐永肃强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 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 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第二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 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 乐和自足,壕吏》是杜甫投宿石壕村,对所遇吏卒深夜捉人一事的实 录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 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 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 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读指导 墨剑飘雨 liyongq李ian永g 强
点我放课文朗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 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chuī)。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研 读 课 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全诗的l三iyon个gqian“g 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李永强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 差 役 深 知 壮 丁 难 抓 , 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知识点石壕吏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三、译文: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
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
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
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
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
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
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
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第24课《唐诗三首》之《石壕吏》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a.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b.主题思想:探讨诗歌表达的主题思想;
c.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特色。
4.诗歌鉴赏:学会从作者、背景、内容、形式等多角度鉴赏《石壕吏》。
5.课后练习: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石壕吏》的内容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石壕吏》的背景及基本内容。《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歌中的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等诗句,了解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表现手法:分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的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夜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强表现力。
-情感共鸣与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石壕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战争而给人们生活带来苦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杜甫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背景下百姓苦难的关注。
-诗歌表现手法的深入分析: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情感共鸣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同时发展批判性思维,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举例解释: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4唐诗三首》A《石壕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4唐诗三首》A《石壕吏》一. 教材分析《石壕吏》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是“三吏”之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
诗中通过石壕吏的形象,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破坏,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唐诗,对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石壕吏》这首诗的深度和内涵较大,需要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对百姓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石壕吏》的内容,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理解战争对百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深入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石壕吏》,使学生对战争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石壕吏》的内容,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
2.难点:深入理解战争对百姓的影响,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战争对百姓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石壕吏》的原文、译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石壕吏》,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杜甫和《石壕吏》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石壕吏》,教师呈现诗歌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句子,分析战争对百姓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4.巩固(10分钟)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5.拓展(10分钟)学生思考:如果杜甫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会如何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战争对百姓的影响,以及杜甫的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役: 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 室中更无人。 差役: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 惟有乳下孙。 差役: 既然孙子还在吃奶,那家里一定还有其他人! 老妇: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差役: 那我们也要带走一个人,你看着办吧! 老妇: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3.故事的结局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 中读出来的?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
小声或无 声之哭
不仅是老翁和儿媳妇担
幽咽。 心老妇生死未卜的默默
哭泣,也是他们对这残 形容低微、 忍世道的无声控诉。 断续的哭声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暗示老妇已经被差役捉走。
“泣”的人是经历了这一切而又无能为力的杜甫, 也是所有饱受战争之苦的黎民百姓。
石壕吏(1)
初二年级 语文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诗圣”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 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 称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记录 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 “诗史”。杜甫现存1400多首诗 歌,著有《杜工部集》。
概括全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暗示了当时 兵荒马乱、 鸡犬不宁的 社会环境。
表现了征兵
暮 投 石壕村,有吏夜 捉人。 的残酷和差 役捉人的暴
投宿
指征兵 力、狠毒。
老翁逾 墙 走,老妇出门看。
越过
跑
诗歌开篇的四句话,不仅交代了“有吏夜捉 人”这一事件,还反映了战乱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沉 重灾难,为下文老妇的诉苦做了铺垫。
•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 •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
生离死别图 惨烈战争图
家园荒芜图
杜甫将自己惨痛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 如实地反映在诗中,
用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用一支能够刺破一切黑暗的巨笔描摹着世间万象,
思考
1.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否用诗中的一句话 来概括?
2.从老妇的“致词”和“致词”前的表现中,你看 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故事的结局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1.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否用 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叙事诗
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写差役“怒呼”和老妇“苦啼”的对比,引 出老妇的“致词”; 第三段老妇的“致词”是诗歌的主体部分; 第四段是故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经被差役抓走。
思考
1.诗歌的题目是“石壕吏”,却处处写老妇,这是什么 手法?有什么妙处? 2.在诗歌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诗人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一事保持沉默?结合时代背 景,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态度。
1.诗歌的题目是“石壕吏”,却处处 写老妇,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妙处?
差役: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 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 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 翁别。
最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家破人亡之苦 穷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诗人通过老妇的“致词”生动地表现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穷苦的百姓在战争的铁蹄下过着朝 不保夕、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经历着家破人 亡,生离死别,还要随时提防被抓去当兵役,人 命在乱世中如同草芥。
旁观者
在看似“客观”的叙述中流露出 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诗人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一事保持沉默?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态度。
诗人矛盾的心理
诗人既希望早日平定叛乱,取得战争的胜利, 又谴责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既同情百姓的 遭遇,又希望百姓能够参加战争,共赴国难。
“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 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则文学与良心 二者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
2.从老妇的“致词”和“致词”前 的表现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多么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横 暴的官吏和悲苦的老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反映了横暴的官吏肆意欺压百姓的社会现实。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防守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捎信回来
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关怀着最底层的民众。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是永远的诗圣!
诗歌的情感与主旨
这首诗通过叙述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 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反映了安史之乱所 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诗 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2)
初二年级 语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诗人明写老妇而暗写差役,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叙 述差役讲的话,但是诗人用暗示的手法,将差役的狰 狞面目隐藏在老妇的回话中。
好处: 1.叙事简洁精炼,“其事何长,其言何简”。 2.突出诗歌的主题,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人把议论和抒情寓于叙事之中,将自己的 思想情感融化在客观的事实中,融化在具体的形 象里。诗人尽量让事实说话,让事实本身去感染 读者,唤起读者的爱憎之情。
诗歌的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 军所占领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天,形势发生逆转,唐 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为了挽救危局,唐军便在洛阳至潼 关一带,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途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 重灾难,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