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一章、二章、三章
节能基础知识(第1-8章)

需矛盾突出;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较低;
二、了解内容
23
第二章 能源概述
严峻;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能源安全不能保 障;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法律法规有 待完善。 主要任务: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能源多元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 法制建设。
2016/10/12
三、理解要点
24
第二章 能源概述
1. 能源的意义 一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三是人类生存的根 本要素。 2. 节能的意义(“第五能源”、七个方面)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与开 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 略;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第二章 能源概述
(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 主,一次能源消费位居世界第二。煤炭储 量居世界第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 一。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占一 次能源消费量的70.3%、18.0%和3.9%, 水电、核电和风电仅占7.8%。
2016/10/12
(二)节能的途径 1. 管理节能 (1)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 制度。 (2)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 (3)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完善能源计 量统计指标体系。 (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 查制度。
2016/10/12
四、掌握重点
34
第三章 节能概述
(一)节能的定义 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 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 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 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掌握定义中的措施、环节和目的。
2016/10/12
能源管理师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第一章能源与能量1、能源与能量①能源: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②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2、能源与能量的关系①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能源是一种自然资源;能源能够提供能量。
②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能量的总量不变。
3、能量的特性:状态性、可加性、转换性、作功性、贬值性第二章能源概述1、能源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
2、节能的意义: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节能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3、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与核心内容。
能源安全的要求: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多元化发展;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开放的能源市场。
节能“四新”的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能源安全基本要点是: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
第三章节能概述1、节能的定义: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节能的基本原则: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把节能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3、节能的方式:不使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
第四章热工基础知识1、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Ma<1时,若使流速增大,应有dA<0,横截面积应逐步缩小;Ma>1时,若使流速增大,应有dA>0,横截面积应逐步增大。
2、郎肯循环:是最基本的蒸汽动力循环。
理想的郎肯循环过程由绝热膨胀、定压放热、绝热压缩和定压加热。
节能管理培训课件

企业综合能耗:是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 能源及耗能工质在企业内部进行贮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也应计入企业综合能耗。 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是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的综合能耗与期内创造的净产值(价值量)总量的比值。
3、企业能源的使用管理 ⑴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⑵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 ⑶节能操作 ⑷加强用能管理 ①实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②对用能情况的检查和整改; ③加强二级单位用能管理。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八)企业能源管理主要环节和内容 1、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①能源输入环节 ②能源转换环节 ③能源分配和传输 ④能源使用(消耗) ⑤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⑥节能技术进步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二)节能意识 1、节能意识是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组织中的角色。 2、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节能问题。 3、使每个员工根据个自的节能目标,评价其业绩状况。 4、使员工积极的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节能知识和经验。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三)领导作用 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节能需求和期望。 2、为组织未来描绘清晰的节能远景,确定富有挑战性的节能目标。 3、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公正和伦理道德观念。 4、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2、企业能源的输入管理 ⑴对购入能源的要求 ①建立合格供方质量明细表; ②制定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 ⑵输入能源的管理 ①明确对购入能源验收的原则; ②按原则实施验收验证; ③做好贮存保管工作。
第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节能途径
能源管理培训教材

一、能量的分类
对能量的分类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到目前为 止,人类认识的能量有如下6种: 1、机械能 机械能是物体宏观机械运动或空间状态相关的 能量,前者称之为动能,后者称之为势能。 他们都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能量形式。
2、热能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所有其他形式的 能量都可以转换为热能,而且绝大多数的一次 能源都是经过热能形式被利用的,因此热能在 能量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构成物质的微观分 子运动的动能或势能总和称之为热能。这种能 量的宏观表现是温度的高低,它反映了分子运 动的激烈程度。
6、核能 核能是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物质结构能。轻质 量的原子核(氘、氚等)和重质量的原子核(铀等) 其核子之间的结合力比中质量原子核的结合力 小,这两类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核聚 变和核裂变转变为在自然界中更加稳定的中质 量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结合能。这种结Biblioteka 合能就是核能。二、能量的特性
热功当量的概念及确定过程:
热量以卡为单位时与功的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相当 于单位热量的功的数量,叫做热功当量。英国物理学 焦耳首先用电热法实验确定了这种关系,以后随着
科学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其他科学家又做了大 量的验证。目前公认的热功当量值为:在物理 学中J=4.1868焦/卡(其中的“卡”叫国 际蒸汽表卡);在化学中J=4.1840焦/米 (其中的“卡”叫热化学卡)。
5、化学能 化学能是物质结构能的一种,即原子核外进行 化学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按化学热力学定义, 物质或物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 的热力学能称为化学能。人类利用最普遍的化 学能来源于燃烧碳和氢,而这两种元素正是煤、 石油、天然气、柴薪等燃料中最主要的可燃元 素。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通常用燃料的发热量 表示。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笔记

第一章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二、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源泉、来源、源头。
三、分层次的立法体制: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改宪法以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它法律。
2、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4、民族自治人大,变通规定。
5、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政府规章。
6、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本法框架内行使立法权。
四、法规的效力是指法规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五、法规的层级效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后法优于前法。
六、法律效力范围包括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章程;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政府规章高于本行政区内较大市的政府规章。
八、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性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于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九、政策从层次上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从时间上分为长期政策(10年以上)、中期政策(5-10年)、短期政策(5年以下)。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3、方式与方法:微观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传 热、热对流和热辐射。宏观的三种基本方 式是容积功、转动轴功和流动功(推动 力)。
❖4、结果:通常只有两种,一是转移到产品, 二是散失于环境,包括直接损失和用于过 程后再进入环境这两种情况。
❖5、实质:能量的最终去向只能是唯一的, 即最终进入环境。结果是能量被利用了, 能源被消耗。
能源资源
能源概述
我国能源发 展现状与任务
能源和节 能的意义
能源资源状况 能源资源消费状况 能源产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任务 能源的意义 节能的意义
17
第一节、能源资源
❖一、能源资源状况 ❖(一)世界能源资源储量及产量 ❖(二)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及产量 ❖二、能源资源消费状况 ❖(一)世界能源资源消费状况 ❖(二)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状况
能源的种 类与划分
3. 现阶段科 技条件下, 使用已广泛 、技术上成 熟的能源。
常规 能源
新开发的 两种能源
5. 可燃冰和 可控核聚变 。
能源 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
资源,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 用的自然资源。
3
一、能源
❖一、定义:(理解要点)
▪ 《节约能源法》中规定:“本法所 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 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 能的各种资源”。
无标明数据为2008年统计数 ;全世界一
次能源消费量为161.36亿tce,一次能源 消费量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20.4%、中 国17.7%和俄罗斯6.1%。分别为32.84亿
tce、29.14亿tce和9.78亿tce。
二、能源资源消费状况 (了解内容)
能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第一定律
任何处于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都有一个状态参数U(内 能)。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变化到另一个平衡态时,内能 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能量贬值原理
• 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高低。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说明了能量在量上要 守恒,并没有说明能量在“质”方面的 高低。
• 自程称 为自发过程,反之为非自发过程。自发 过程都有一定的方向。
1. 电力产生;2. 通过升压变电站电压升高;3. 电能传送;4. 通过降压变 电所降低电压;5.分配电力;6.到达需要电力的地点
电能的输送
电能的输送
升压和降压变压器
我国电能输送存在的问题
• 电压等级偏低,电压层次过多,造成重 复容量多,线路长、线损高,事故多, 调度不灵。 • 输电方式单一,缺乏超高压直流输电。 • 电网容量小,联网发展缓慢,影响了电 网整体效益的发挥。 • 变配电设备陈旧老化,难以适应电力输 送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概述
• 燃料燃烧是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最主要方式。 •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但不能把 所有的可燃物都称作燃料(如米和沙糖之类的 食品)。 • 所谓燃料,就是能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并释放出 大量热能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是能在经 济上值得利用其发热量的物质的总称。 • 燃料通常按形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 体燃料。
• 常用的气体燃烧器有扩散式燃烧器;另 一种是预混式燃烧器;此外还有一种部 分预混式燃烧器,
室燃(粉状燃烧) 煤的燃烧 层燃(层状燃烧) 内燃 燃烧方式 油的燃烧 外燃 容器内燃烧 气体燃料的燃烧 燃烧器燃烧
第三节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
概述
• 在能量利用中热效率和经济性是非常重 要的两个指标。 • 由于存在着耗散作用、不可逆过程以及 可用能损失,在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 各种热力循环、热力设备和能量利用装 置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能源管理与节能作业指导书

能源管理与节能作业指导书第1章能源管理概述 (2)1.1 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2)1.2 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3)1.3 能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3)第2章节能基本原理 (4)2.1 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4)2.2 节能的基本途径 (4)2.3 节能评价与考核 (4)第3章能源消费分析 (5)3.1 能源消费结构 (5)3.2 能源消费特点 (5)3.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第4章能源效率与节能技术 (6)4.1 能源效率概述 (6)4.2 节能技术分类 (6)4.3 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6)第5章能源管理体系 (7)5.1 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7)5.2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7)5.3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8)第6章能源计量与监测 (8)6.1 能源计量基本原理 (8)6.1.1 法定计量单位 (8)6.1.2 计量器具 (8)6.1.3 计量方法 (9)6.1.4 计量误差 (9)6.2 能源监测方法与设备 (9)6.2.1 能源监测方法 (9)6.2.2 能源监测设备 (9)6.3 能源数据分析与应用 (9)6.3.1 能源数据统计与分析 (9)6.3.2 能源数据应用 (9)第7章能源需求侧管理 (10)7.1 能源需求侧管理概述 (10)7.2 需求侧管理措施 (10)7.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 (10)第8章节能项目实施与管理 (11)8.1 节能项目策划与评估 (11)8.1.1 项目策划 (11)8.1.2 项目评估 (11)8.2 节能项目实施流程 (11)8.2.1 项目立项 (11)8.2.2 项目招投标 (11)8.2.3 项目设计 (12)8.2.4 项目施工 (12)8.2.5 项目验收 (12)8.3 节能项目风险管理 (12)8.3.1 风险识别 (12)8.3.2 风险评估 (12)8.3.3 风险应对 (12)8.3.4 风险监控 (12)第9章节能政策与法规 (13)9.1 我国节能政策体系 (13)9.1.1 法律法规 (13)9.1.2 行政规章 (13)9.1.3 政策性文件 (13)9.1.4 地方和行业政策 (13)9.2 主要节能法规与标准 (13)9.2.1 法律法规 (13)9.2.2 国家标准 (14)9.3 节能执法与监管 (14)9.3.1 节能执法 (14)9.3.2 节能监管 (14)第10章节能市场与产业发展 (14)10.1 节能市场概述 (14)10.1.1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趋势 (14)10.1.2 市场结构分析 (14)10.1.3 政策环境分析 (14)10.1.4 市场发展趋势 (14)10.2 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4)10.2.1 产业规模及增长情况 (14)10.2.2 产业结构分析 (14)10.2.3 产业布局特点 (15)10.2.4 发展趋势预测 (15)10.3 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与挑战 (15)10.3.1 节能服务产业概述 (15)10.3.2 发展状况分析 (15)10.3.3 市场化进程中的挑战 (15)10.3.4 应对策略及发展建议 (15)第1章能源管理概述1.1 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能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对能源的分配、转换、使用和回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你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的电费账单越来越贵?你会不会也觉得,电灯总是开着,空调总是24小时“呼呼”作响,而我们好像都没怎么留意?可事实上,能源消耗无声无息地吞噬着我们的钱包。
所以说,能源管理真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一件事,不能再让它偷偷摸摸地把我们的资源浪费了。
这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地球能继续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
要知道,能源管理可不仅仅是关掉不必要的电器那么简单,它其实关乎到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减少浪费,甚至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没错,说的就是你每天赖以生存的水、电、气。
说到节能,你可能脑袋里会浮现出各种“高大上”的设备和技术,比如那些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或者超高效的家电产品。
但是,实际上,节能的事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就拿家里的电器来说,很多时候它们的用电效率并不高,比如你家冰箱一直在不停地工作,空调也总是开着,这些可能都让你不自觉地浪费了不少电。
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小改变,就能让这些电器为我们服务得更加高效。
比如,把冰箱的温度调得稍微高一点,让空调的温度设定在26度左右,既能保持舒适,又能省电。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几乎不用花费什么精力?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处于一种“懒惰”的状态。
每次外面热得像个火炉,我们会立刻把空调开到最低温度,想着快点凉快下来。
然后呢?一个小时过去了,空调依然开着,电表上跳动的数字让你一度心跳加速。
但有时候我们只要调整一点点,效果就能显著。
你想啊,空调如果一直开着,一方面它的能耗大,另一方面空调的寿命也会因此缩短,这可不是想省钱,反而又多花了不少冤枉钱。
所以啊,节能其实就像做饭一样,掌握了一些小窍门,整个过程就能轻松得多。
你说,怎么才能真正掌握能源管理的精髓?要从了解自己的生活用能开始。
你家里的电器都有哪些?它们分别消耗了多少电?是不是有些电器一直在“吃电不吐”呢?有时候我们没意识到,某些家电的“待机”状态其实已经在无声地消耗着大量电力。
《基础》一~三、六~八章

2、能源与环境:
物质要素、污染根源之一。(效率升10%,污
染降25%)。
四、掌握重点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
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
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
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要做到五个方面的要求)
• 三、理解要点
• • • • 2、燃料应该具备以下性质: 单位质量的该物质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量; 容易并能充分燃烧; 在自然界中蕴藏丰富,能够大量开采,价 格低廉; • 燃烧产物对人体与环境无害。
• 三、理解要点
• 3.固态、液态燃料的表示方法、应用场合, 以及各种基准的换算关系 • 收到基:将全部水分和灰分都包括在内的 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也是在实际情况下 燃料的成分情况,用下标ar表示。 • 空气干燥基:将外在水分去掉后的燃料作 为100%的成分,也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 分析的分析试样的成分,用下标ad表。
• 煤的灰熔点是用三个特征温度: • 变形温度; • 软化温度; • 流动温度; • 其值通常用角锥试验法测得。
三、理解要点 • (四)燃油的燃烧特点及过程
• 1.液态燃料的燃烧方式分为: • 预蒸发型和喷雾型。 • 2.燃油的雾化原理以及影响雾化质量的因素: • 雾化原理是通过喷嘴将燃油破碎为细小的颗粒; • 影响燃油雾化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油温、雾化剂 的压力和流量、油压、油烧嘴结构等。
四、掌握重点
3、转换性: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其 转换方式、转换数量、难易程度均不尽相同,即 他们之间的转换效率是不一样的。 4、传递性: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 地方,也能从一种物质传递到另一种物质。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1、能量的特性:状态性、可加性、转换性、传递性、作功性、贬值性。
2、节能的意义:基本国策、发展战略、重要手段、有效途径、重要抓手、基本前提、重要措施3、能源安全的要求: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多元化发展;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开放的能源市场4、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5、实现能源可持发展做到: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合理的能源结构、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6、节能的四原则:科学发展的本质是要求、能源发展战略、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共同参与7、节能的保障措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产业经济政策、新技术依法管理监督、推行市场经济新机制8、节能的方式:不使应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9、节能的途径: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10、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主要描述方式,克劳修斯描述方式: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任何代价地从低温传递到高温物体;开尔文描述方式: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任何变化。
11、饱和状态:水的汽化和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总是同时进行,当汽化与液化的速度相等,汽、液两相共存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12、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在锅炉等热力设备中,水在定压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水蒸气的过程中须经历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5个阶段13、蒸汽动力循环包括:郎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14、湿空气的过程:主要有加热(冷却)过程、冷却去湿过程和干燥过程15、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有: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16、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地物体,是一种科学的假象物体17、导热热阻是当热量在物体内部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时遇到的热阻18、对流热阻是在对流换热过程中,固体避免与流体之间的热阻19、辐射热阻是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辐射换热时的热阻20、毕涅数又称毕涅准则,表示导热热阻与对流热阻的比值21、雷诺热阻又称雷诺准则,表征流体受迫流动时惯性力与黏滞力的相对比值22、普朗特数又称物性准则,其大小反映了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23、单行流体对流换热特性:管内受迫流动换热,外掠单管和管束流动换热24、凝结分为膜状凝结与珠状凝结25、动能修正系数α的大小取决于过流断面上流速分布的均匀程度,以及断面的形状和大小,流速分布愈均匀,其数值愈接近于1,流速分布愈不均匀,该数值就愈大26、气体在某点的流速与当地声速之比定义为该点气流的马赫数27、静力学基本方程式?额定转矩?34页28粘性流体无论是内流或外流都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和紊流29、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扬程、功率、转速、汽蚀余量、失与效率30、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方法: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或风机本身性能曲线31、指仪表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与仪表量程之比,分为0.1、0.2、0.5、1.0、1.5、2.5和5.0共7个等级32、二极管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三极管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的作用33、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开关组成34、电流;电流的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载面的电荷量35、电压: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2024年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基础知识 第2章 2024年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 节能减排案例研究 第4章 2024年能源管理趋势与展望 第5章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培训实践 第6章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未来发展展望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0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能源管理与节能 减排的核心概念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 要的课题,通过有效 管理和节约能源资源 来减少环境污染和减 排碳排放。课程中涵 盖了能源管理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以及节 能减排的实践操作, 是参与者提升能力和 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
课程内容的关键要点
能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0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规范管理流程
02 能源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提高效率
03 能源管理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降低成本
未来能源管理技术发展方 向
未来能源管理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可持续性 和环保性,结合新技术不断创新,提升能源利用 效率,实现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新型技术趋势
企业挑战
提高节能减排意 识
能源管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瓶颈
技术更新 人才培养 市场需求
创新模式
开发新产品 拓展新业务 合作共赢
技术推动
智能化系统 节能装备 数据分析
发展空间
市场扩张 国际合作 政策支持
2024年能源管理 与节能减排趋势
总结
2024年,能源管理 与节能减排将成为各 行各业的必然选择。 重视节能减排对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 关重要。未来的发展 趋势将是技术创新和 政策引领下的积极发 展,每个人在能源管 理领域都有责任和机 会成长。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_OK

3
于前法”。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
效力范围 : 法规的效力范围 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
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
效和失效)。
适用: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
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
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P5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
• 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
12
第二篇 能源管理基础
• 能源与能量
• 基础管理
• 用能管理
• 监管制度
• 能源管理体系
• 节能机制
13
能源与能量
• 能源 1.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 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 资源。
2.分类:8种分类方法。 P119
3.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
生物质能: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14便。
能源与能量
• 能量
1.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2.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 3.★特性: 状态性: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可加性: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 转换性: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 传递性: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做功性: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 贬值性: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高低”。
• 概述:7章87条
• 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 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
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 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 • 调整范围: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 • ★立法目的: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P20 战略地位: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
物业节能管理制度

物业节能管理制度为加强能源管理,节约用水用电,节省办公经费,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节电方面第一条不使用电源时,要及时关闭电源。
离开办公室时,要进行必要检查,冬季严禁使用暖霸等高耗电器设备。
凡由此引发事故的,将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条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及其它用电设备,不长时间让用电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消耗能源。
第三条白天办公,非光照不足时,尽量不开灯,开灯时应随时调整照明亮度,工作人员少时和夜间加班时尽量做到少开灯。
第四条开展“绿色照明”活动,优化照明系统设计,合理改造电路控制方式;大力推广无极灯、LED节能灯等先进照明技术。
第五条逐步更新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
第六条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必要的节能改造,最大限度的节约用电。
第七条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第八条走廊等公共部位的普通照明控制开关尽量更换成延时开关。
实现用电系统整体优化,节省电能。
第九条执行办公楼定时拉闸限电制度。
第二章节水方面第一条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第二条自觉养成节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第三条绿化用水要逐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第四条加强对已有节水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物尽其用;逐步实现节水计量、控制装置。
第五条加强对现有感应式水龙头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因损坏而造成“长流水”,如发现损坏,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第三章节约用材第一条加强对复印、打印等办公用纸的管理,合理控制使用。
公司内部使用的或非正式文件实行双面打印。
尽可能使用电脑操作,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第二条严格控制办公用品、耗材等消耗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避免浪费。
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将各类印刷纳入公司采购范围。
第四章宣传方面第一条加强水电安全、节能宣传工作,强化使用者的节能意识。
第二条加强办公楼内的水电管理和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设备、管线周围应做好防护,并做明显的警告标识。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手册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手册第一章能源管理概述 (2)1.1 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2)1.2 能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2)1.2.1 能源管理的目标 (2)1.2.2 能源管理的任务 (2)1.3 能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能源审计与评估 (3)2.1 能源审计的基本概念 (3)2.2 能源审计的流程与方法 (3)2.3 能源评估指标与评价体系 (4)第三章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 (4)3.1 能源需求分析的方法 (4)3.2 能源需求预测的模型 (5)3.3 能源需求预测的误差分析 (5)第四章节能技术与措施 (6)4.1 节能技术概述 (6)4.2 节能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6)4.2.1 节能措施的选择 (6)4.2.2 节能措施的实施方案 (6)4.2.3 节能措施的评价 (6)4.3 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6)4.3.1 高效电机应用案例 (6)4.3.2 余热回收利用案例 (7)4.3.3 绿色建筑案例 (7)第五章电机与变压器节能 (7)5.1 电机节能技术 (7)5.2 变压器节能技术 (7)5.3 电机与变压器节能措施的实施 (8)第六章建筑节能 (8)6.1 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 (8)6.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9)6.3 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9)第七章热力系统节能 (9)7.1 热力系统节能原理 (10)7.2 热力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 (10)7.2.1 热泵技术 (10)7.2.2 余热回收技术 (10)7.2.3 热电联产技术 (10)7.2.4 节能型燃烧设备 (10)7.3 热力系统节能措施的实施 (11)7.3.1 优化热力系统设计 (11)7.3.2 强化热力系统运行管理 (11)7.3.3 推广节能技术 (11)第八章照明系统节能 (11)8.1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 (11)8.2 照明系统节能措施的实施 (12)8.3 照明系统节能案例分析 (12)第九章能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12)9.1 能源监测系统的构建 (12)9.2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3)9.3 能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评价 (13)第十章节能政策与法规 (14)10.1 节能政策概述 (14)10.2 节能法规与标准 (14)10.3 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15)第一章能源管理概述1.1 能源管理的重要性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第一章能源与能量第一节能源与分类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B.与分子运动相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C.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永远利用的能源 D.化学能是指原子核内部进行化学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2.以下不属于常规能源的是(D)。
A,煤炭B石油C水能D太阳能3.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D)。
A.可再生能源B.煤炭C.石油D.不可再生能源二、多选题1.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BCD)。
A.可再生能源B.煤炭C.石油 D.天然气2.太阳能的特点是(ABD)。
A.无地域限制B.环境友好C.能量密度大D.持续时间长第二节能能量一、单选题√1.(D)不属于能量的属性。
A.状态性 B.传递性C.做功性 D.增值性√2.能量在利用过程中的总量是(不变)的。
3.对能量的分类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的能量有(6)种。
二、多选题1.能量的属性除状态性、传递性和转换性外,还包括(ACD)。
A.可加性B.增值性C做功性D.贬值性2下列哪几种是能量存在的形式ABDA机械能B.热能C.万有引力D.辐射能三、简答题l简述能源与能量的关系。
1.答: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首先,能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资源的一种,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其次,能源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量。
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它在人类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转化为其他的不可利用能继续存在。
第二章能源概述第一节能源资源一、单选题1.2009年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
2 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居世界(B)位。
A.1、2、3 B.2、1、1 C.2、2、2 D.3、1、1第二节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任务一、单选题√1、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本
5、做功性 领是不一样的,转换程度也
不相同。
6、贬值性
2021/3/13
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可 逆因素的存在,能量质量和品位下降,直 至达到与环境状态平衡而失去作功本领, 就是能的质量贬值。
14
三、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也是能 量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广义的说,能量 转换还应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水能,是运用水的势能和动能作功转换成其它 可利用的能源形式(主要是水力发电)。
8
四、新能源 (了解内容)
(一)核能
非
(二)太阳能
常
(三)风能
规
(四)地热能
能
(五)海洋能
源
(六)生物质能
(七)氢能
2021/3/13
9
五、新开发的两种能源 (了解内容)
(一)可燃冰
科学家对可燃冰的形成是这样解释的:当海底的石油、天然气在地球 板块运动的作用下,涌入海洋中时在海底低温、高压的作用下与海水 产生化学作用相结合,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因此可燃冰的形成就必 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低温、高压和油气源。
❖5、按使用类型分
❖6、按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分 ❖7、按是否进入市场分 ❖8、按使用中是否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
期内再产生分
2021/3/13
7
三、常规能源 (了解内容)
常规能源
2021/3/13
煤炭
煤炭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炭是 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腐化以后在地 壳变动的时候进入地下,在长期与空气隔绝的 环境中受高温、高压的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变 化形成的。
能源
新能源
4. 指 刚 开 始 利用或正积极 研究、有待推 广的能源。
2. 根据来源 、形态、性 质等特点分 为8种。
能源的种 类与划分
3. 现阶段科 技条件下, 使用已广泛 、技术上成 熟的能源。
常规 能源
新开发的 两种能源
5. 可燃冰和可 控核聚变。
能源 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
资源,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 用的自然资源。
石油、 天然气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天然 的、黄色、褐色或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 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等烷烃。
水能
水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广义的水 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 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是指河流的水 力资源。
3
❖第一章 能源与能量
❖了解内容 ❖(一)能源的种类及划分 ❖(二)常规能源、新能源和新兴能源 ❖(三)能量的分类 ❖理解要点 ❖(一)能源与能量的定义 ❖(二)能源与能量的关系 ❖掌握重点 ❖(一)能量的特性
2021/3/13
4
第一节 能源与分类
1. 可直接或 通过加工、 转换而取得 有用能的各 种资源。
15
四、能量的传递
❖1、条件:能量传递是有条件的,其传递的 推动力是所谓“势差”。
❖2、规律:能量传递的速率正比于传递的动 力而反比于传递的阻力。
❖3、方式与方法:微观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传 热、热对流和热辐射。宏观的三种基本方 式是容积功、转动轴功和流动功(推动 力)。
❖4、结果:通常只有两种,一是转移到产品, 二是散失于环境,包括直接损失和用于过 程后再进入环境这两种情况。
第二节 能量
分类
传递
4. 能 量 的 利 用 过程通常也是 一个能量的传 递过程。
2. 根据状态 、可加性和 转换性等特 点分为6种 。
3. 能量最重 要的属性。 也是能量利 用中最重要 的环节。
2021/3/13
特性
储存
5. 利用能量的 过程连续,就 必须由某种能 量的储存措施 或专门设置一 些储能设备。
❖5、实质:能量的最终去向只能是唯一的, 即最终进入环境。结果是能量被利用了, 能源被消耗。
2021/3/13
16
五、能量的储存
1、机械能 机械能以动能或势能 的储存 的形式储存。
2、热能的 储存
暂时不需要的多余的热量收集并储存 起来,到需要时使用。从储存的时间 看,分三种情况 :随机储存、短期储 存、长期储存。
❖1. 能量在空间上的转移,即能量的传输;
❖2. 能量在时间上的转移,即能量的储存。
❖任何能量转换过程都必须遵守自然界的普 遍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既不会 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能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2021/3/13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一章、二章、三 章
学习内容
❖第一章 能源与能量 ❖第二章 能源概述 ❖第三章 节能概述
❖第六章 燃料与燃烧 ❖第七章 概述 ❖第八章 基础管理
2021/3/13
2
第一章 能源与能量
能源与分类
能源与能量
能量
能源的种类及划分 常规能源、新能源等 能量分类、能源与能量
能量的特性
2021/3/13
能量 6.能源的储
转换
与能源
量只能估算 ,能量的消
费量可以精
能量 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确统计。
11
一、能量的分类 (了解内容)
1、机械能
能
2、热能
3、电能
量
4、辐射能
5、化学能
6、核能
2021/3/13
12
二、能量的特性(掌握重点)
能量取决于物质所处的状态,物
1、状态性 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
不同(包括数量和质量)。
2、可加性
物质的量不同,所具有的能量 也不同,即可相加 。
3、转换性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其转换 方式、转换数量、难易程度均不尽相同,
即他们之间的转换效率不一样。
2021/3/13
13
二、能量的特性(掌握重点)
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
4、传递性 个地方,也可以从一种物质传递
(二)可控核聚变
核聚变(也叫热核反应)是氢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 (氦)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目前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的核 聚变,如氢弹的爆炸。但是要想能量可被人类有效利用,必须能够合 理的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 。
2021/3/13
10
1. 没有统一 的标准,主 要有6种。
2021/3/13
5
一、能源
❖一、定义:(理解要点)
▪ 《节约能源法》中规定:“本法所 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 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 能的各种资源”。
2021/3/13
6
二、能源的种类与划分 (了解内容)
❖1、按来源分 ❖2、按基本形态分 ❖3、按性质分 ❖4、按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