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第三章
广播电视概论教材
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节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一、无线电的发明1819年,丹麦的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发现电与磁有密切的关系。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确立电磁感应定律。
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是历史上最早研究无线电波的人。
他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理论》,在理论上为后来的电磁学确定了最初的概念。
他还用数学论证,电波向外传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每秒钟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5周。
麦克斯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4年起,德国科学家海泥瑞基·赫兹开始在德国若干大学进行一系列实验,最终找到了产生无线电波、发射无线电波以及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研究报告,是有关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
为了纪念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贡献,人们一度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
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确定以“赫兹”为无线电波波长的计算单位。
1889年俄国的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成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但是未被推广、运用。
西方国际普遍认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是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报通讯公司。
1899年,美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在新泽西州成立。
1901年12月,马可尼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意义是什么?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首次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自己的声音的是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顿和李·德福雷斯特。
费森顿想利用无线电波,并把声音变成电信号。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周君言第二章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电子技术的发明,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的需要。
第一节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1、广播业的诞生1920--1930年,广播业的成熟与发展1930--1960年,电视时代广播业的适位调整1960--1990年。
2、促进美国无线电广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事通讯业务的大公司和电器制造业。
(美国无线电公司、西屋电器公司、通用电器公司)3、美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创办。
(独立性、垄断并集中)4、KDKA电台虽不是最早的广播电台,但却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进行商业经营的广播电台,也是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于1920年10月27日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颁发的正式营业执照。
5、1921年6月21日,法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一家广播设备制造公司CSF建立。
6、1922年夏,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强的广播电台。
7、1922年10月8日,英国第一家广播公司BBC创立,其目的是为了促销收音机。
(私营---公营1927) 8、1925年日本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后合并其他台成立日本广播协会NHK。
9、广播业的发展与成熟的表现:①广播业及网台规模的不断扩大。
②广播新闻报道的独立与成熟。
③广播经济实力及媒介地位的不断提升。
④对外广播,广播功能的拓展。
10、广播业面对电视冲击的调整:①广播电台的调整策略--专业化、地方化②广播从低谷中逐步复苏--开发移动空间11、广播的优势:广播作为弹性媒介,适应性、移动性强,服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
第二节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世界电视业的初创1936--1945年,二战后世界电视事业的恢复与发展1945--1960年,美国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960--1990年。
2、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的英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从而标志的世界电视业的诞生。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广播电视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广播电视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发展趋势和挑战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经营与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实际案例,理解其责任和伦理问题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与批评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创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7.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7.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制作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采编8.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8.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协调与配合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广播电视受众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掌握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实际案例,理解其相互关系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10.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在实践中的应对10.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对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第十一章:广播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11.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理解广播电视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11.2 教学内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案例,理解其角色与策略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与拓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实际案例,理解其新方向与可能性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广播电视媒体的国际化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掌握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理解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地位与作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1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广播电视教育的实践与创新1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教育实际案例,理解其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概论展开,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传播原理、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媒体经营与管理、节目评估与批评等多个方面。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一、填空题㈠广播的诞生IV无线电波的发现。
(1820)年,[丹麦]奥斯特博士,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f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确立了电磁学,并证明电波的速度为30公里/秒。
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8年(徳国)科学家海尼?赫兹发表了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电磁波及其反应h 1965年,国际无线电学会决定,以赫兹的名字作为无线电波长的计量单位。
2v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
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同时发明了(无线电)。
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
[加拿大]费森登•(1906)年■通过无线电报装置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标志着这种新传媒的问世。
4、广播电台的诞生。
1916年,美国马可尼公司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发明了(无线音乐盒)即收音机。
1920’年门月2°日,美国匹兹堡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
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㈡电视的诞生IV电视技术的准备。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式光电扫描盘(荧光屏的雏形)。
1923年,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左瑞金)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画面•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做出了贡献。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徳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
贝尔徳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5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开始定期播出节目,故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帝国大厦)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首次用电视报道了美国总统主持博览会开幕典礼的实况。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1: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怎样?人们对广播电视并不陌生。
其一,广播电视和亿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其二,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其三,广播电视是一种与人们接触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
但人们对广播电视又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需要增加对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专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更是如此2:什么是广播电视?人们往往从以下不同角度看待广播电视这一事物:由于广播电视是依赖现代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而且拥有庞大的技术系统,人们把它作为通讯技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及它在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把它作为新闻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可以是一种最为普及、通俗、方便的教育途径,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人们把它作为舆论宣传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以一种独特的也是最易为人们接受的艺术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审美欣赏和娱乐消遣,人们把它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一部分;由于广播电视不仅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促进社会物质生产,还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人们把它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当然,说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人们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所以也可以通俗和具体的表述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3:广播电视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的发明和运用时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相对原已存在的各种传播方式而言,广播电视不仅是“看”和“听”这些简单的传播形式的延伸,更是一个质的伟大飞跃,他使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业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普及、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的高速度发展,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变革,也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并日益发生着新的层出不穷的变化。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影响。
3. 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组织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 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关键里程碑。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技术与运行原理1. 广播电视的传播技术与传输方式。
2. 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和解码原理。
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流程。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影响与趋势1. 广播电视对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2.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高清化趋势。
3.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第四章:广播电视行业的组织与管理1. 广播电视行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
2. 广播电视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3. 广播电视媒体与广告业的关系与合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展示多媒体资料进行知识传授。
2. 讨论式教学法:利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展示。
教学评估:1. 主观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互动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
2. 客观评估:通过小测验、作业和考试等形式,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相关教材,如《广播电视概论》。
2. 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的影音资料和案例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设为16周,每周安排2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运用。
广播电视学概论习题解答
当今的美国,广播电视领域的激烈竞争已由国内转向国际。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科技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新市场的优厚利润回报率使得各大电视网纷纷加入了竞争的行列。而今美国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新闻频道之争。
二、英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答:英国是世界是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1920年英国的马可尼开始了试验性广播。1922年英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2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1959年国内共有广播电台78座,普及率几乎达100%。1929年英国试播无声图像。1936(1936年11月2日)年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在伦敦建成,同时这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英国恢复了电视广播。1949年英国第二座电视台成立。1952年5座电视发射台在英国建成,覆盖了英国80%的人口覆盖区。1955年10月10日英国开始了彩色电视实验性广播。1962年英国首次通过“通讯卫星”转播黑白及彩色节目。1967年7月1日正式播出彩色节目。从1989年二月5日起,英国“天空电视公司”通过欧洲的一颗广播卫星,也开始向英国家庭直播电视节目。90年代以后,英国的广播电视网开始了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网络覆盖,并不断通过数字、有线和卫星传送,扩大电视观众。据1995年统计,英国5820万人共拥有2220万台电视机,平均每2.72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五、人类社会中,传播媒介经历了那些变革?
答:经历了四次变革:最早的是语言媒介,口头传播是一种自由广泛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在语言共享区域中广泛地传播。这一传播方式至今不衰。文字媒介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可以把语言记录下来,长期保存,长期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文字通过印刷术的武装而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传播方式,报纸、刊物、书籍……均属此类。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一种现代的电子传媒,它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一广播电视学的含义1 广播电视的诞生“电话的恐怖”“神奇的电话”“电话望远镜”美军上尉克莱. 雷里的妻子---斯蒂芬尼技术----广播电视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远程传输信息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
电磁学理论---无线电通讯技术---无线电传声实验---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正式的广播电台出现1900年,费森登: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传递人的声音和音乐。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
1916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计划。
1920年11月2日,第一个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营业执照并批准呼号的电台KDKA正式开播,成为世界广播事业史的发端。
光电效应: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任何表现物体的影像都可以通过电子信号予以传播。
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北郊亚历山大宫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电视的萌芽时期。
二战后是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成长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欧洲和北美逐渐超过电影,成为最流行的娱乐媒介。
2 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
按照传输信号分:只传递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人们以广播、电视为媒介,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模,向社会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等,是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
3 什么是广播电视学(区别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新闻只是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之一,新闻学是研究新闻这一特定大众传播内容的科学。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广播电视学是研究这种特定媒介形式下传播活动的规律,包括内容研究,管理机制研究,受众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研究等与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相关的各个层面。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电影学等一样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但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虽然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分属不同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领域。新闻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电影
信号发射机房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 机接收天线,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传播(直接 传播)等主要方式。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地波传播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天波传播 直接传播
波长(λ)= 光速(c)/ 频率(f) c≈3*108米
声音信号
振幅和传播距离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调幅
声音信号
调频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天线。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重点笔记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稿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27年成立,总部设在纽约,是由16家广播电台联合组建的独立广播电台联营公司,后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手,改名为哥伦比亚唱片广播公司,其后又改名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形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网。
NBS:全国广播公司,1926年成立,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于纽约,是美国一家主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孔雀为标记,为联播节目分别组建了“蓝色”(14座电台)和“红色”(26座电台)两个广播网。
ABC:1943年,根据《广播联营条例》中关于一个广播组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只能经营一个广播网的规定,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出售所拥有的蓝色广播网,保留红色广播网,被出售的蓝色广播网新组建为美国广播公司。
1、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视台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建立的KDKA电台2、世界上第一家成立的电视台是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立的电视台。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视台是5、1927年法恩斯沃斯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的美国“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电视之父”----贝尔德[英]“广播总统”----罗斯福“电视总统”----肯尼迪“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电话机的发明者贝尔电视传播的制式分为:(西德)PAL制式(我国使用)(法国)SECAM制式(美国)“点描法”NTSC制式SNG是卫星新闻采集,也叫“卫星新闻采访车”东京广播公司---TBS美国之音---VOA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2、“炉边谈话”:①1932年,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时上任,为恢复民众的信心,在就任第8天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
②因希望演讲能够亲切、温馨、得民心,就坐在白宫壁炉边谈话,并取名“炉边谈话”。
③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节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1.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时间:1920年11月2日地点:(美国西屋公司专家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呼号:KDKA发射功率:100瓦意义: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KDKA虽然只是广播的开始,但他标志着广播将成为报纸威力与影响力的分化力量。
它刺激了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突然被视为一种可以通过销售接收机产生巨大利润的新兴产业。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建立的WEAF台成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基石)第二节电视的发明及兴起1.电视诞生的基础:硒元素具有光电效应这一现象的发现2.全世界第一个电视发射台:时间:1936年地点:英国广播公司—伦敦亚历山大宫(11月开始定期播出)3.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英国(贝尔德因为对电视发展的贡献—制造了电视机等,被称为“电视之父”)4.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20世界50年代,彩色电视兴起。
美国政府采用“点描法”为彩色电视技术标准,通称为NTSC制)5.数字电视广泛使用之前,世界上主要流行的三种模拟彩色电视制式:美国的NTSC制【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德国的PAL制【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法国的SECAM制【俄罗斯、波兰、伊拉克等】第三节当今广播电视技术1.数字电视的不同标准:美国—A TSC、欧洲—DVB、日本—ISDB、中国—HDTV(高清)2.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中对我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将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
3.1995年9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首先进行了数字音频广播4.1996年12月16日—中国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省佛山市广播电视中心试播第四节当今广播电视的国际传播1.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视的发展是延伸扩散的,先欧美后全球,先发达国家后发展中国家。
[文学]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一广播电视学的含义1 广播电视的诞生“电话的恐怖”“神奇的电话”“电话望远镜”美军上尉克莱. 雷里的妻子---斯蒂芬尼技术----广播电视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远程传输信息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
电磁学理论---无线电通讯技术---无线电传声实验---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正式的广播电台出现1900年,费森登: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传递人的声音和音乐。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
1916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计划。
1920年11月2日,第一个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营业执照并批准呼号的电台KDKA正式开播,成为世界广播事业史的发端。
光电效应: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任何表现物体的影像都可以通过电子信号予以传播。
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北郊亚历山大宫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电视的萌芽时期。
二战后是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成长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欧洲和北美逐渐超过电影,成为最流行的娱乐媒介。
2 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
按照传输信号分:只传递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人们以广播、电视为媒介,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模,向社会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等,是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
3 什么是广播电视学(区别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新闻只是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之一,新闻学是研究新闻这一特定大众传播内容的科学。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广播电视学是研究这种特定媒介形式下传播活动的规律,包括内容研究,管理机制研究,受众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研究等与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相关的各个层面。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绪论0.1复习笔记0.2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认识广播电视媒介第一章广播电视史前史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广播电视新媒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走近广播电视媒体第五章外国广播电视事业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操作广播电视媒介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广播电视采访摄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写作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广播电视节目声画编辑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广播电视文字编辑与节目编排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编理解广播电视媒介第十四章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西方广播电视研究经典理论概述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教材
PAL制是西德一些欧洲国家在NTSC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成功 的,采用逐行倒相扫描的方式。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 收看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每帧由625行扫描线组成,场频 为50赫兹。
• 特点: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但成本较 高。
➢ SECAM(塞康)制
wSeElCcAomMe制t是o 由us法e 国th人es1e9P56o年we首rP先o提in出t t,em19p6la6t年es定, N型e的w一种彩色 C电o视nte制n式t d,e在sig该n制, 1式0中ye色ar差s信ex号pRer-iYe和ncBe-Y 是逐行顺序传送的,
域传送声像节目的过程,通称为广播(Broadcast)。包括声 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w视elc学o和me新to闻u学se、th电e影se学P等ow一er样Po属in于t t大em众p传lat播es学, N的ew分支学科。
➢ 地波传播 ➢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这种电波容易被
地球和地面障碍物所吸收。所以要想使电波传播得更远,必 须w采e用lco波m长e t较o u长s的e t无he线se电P波ow。er无Po线in电t t广em播p用lat的es中, N波ew、中短波 主要是靠地面传播的,它们的波长是较长的。
视清晰度的极限。
A
B
C
S1
传 输 通道
S2
C
A1
B1 1
光 电 元件 板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电 光 元件 板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世界电视广播发展史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一.产生于人类本能需要: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1.图像传播2.语言传播第一种职业的传播者:游吟诗人3.文字传播最早被采用的文字:象形文字4.印刷传播5.电子传播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1.恶搞犯罪行为的功能:恶搞就是人类的犯罪行为与自然的亲密;恶搞存有“仁义”的指向;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
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恶搞犯罪行为的演化“仿拟”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轨迹(填空或选择)一.广播技术的发展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者2.声音演唱,存储技术的发展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二.电视技术的发展:图像和传播能力的双重进步1.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图像制作和显示的理论基础最早辨认出这一现象的就是英国工程师史密斯,他们辨认出金属物质硒就是一种发电体,法国科学家白克勤尔辨认出,给某种化学物质电池以使其闪烁,就可以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
2.图像水解和读取技术1875年,美国人凯瑞发明了图像分解技术,最早的摄像头1880年,法国人诚布朗辨认出了眼睛读取事物的原理――就是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以顺利完成的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善普可夫用一个满螺旋状小洞的圆盘成功地传送了波动的图像,20世纪真正的电视发明。
3.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普遍认为就是被称作“电视之父”的贝尔德发明者的(p6)电子电视的核心技术是显像管4.电视记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对电视发展产生关键影响的技术还包括图像技术和传播技术)(1).电视视频技术的发展70年代末盒式磁带录像机正式进入家庭,1947年“电视录像机问世”。
(2).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微波无线传播至卫星传播再至光缆传播第三节广播的黄金岁月一.“大萧条”对广播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促进作用的充分发挥(“炉边谈话”)2.流动人口造成的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广播优点:感染力强,伴随性收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广播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促进作用的稳步充分发挥2.广播充斥性收看优势的充分发挥第四节电视的黄金岁月和广播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1.电视新闻显示了自己极强的生命力;2.电视的文艺、娱乐类节目赢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一、名词解释1. 网络媒体(第三章)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采用数字形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影像视频、数据信息统一综合处理,混合式传播,并以互动形式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
2.“四级办电视”(教材第二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由中央和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一起办电视,实现混合覆盖的方针,及大地推动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3.地球村(第四章)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经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4.社教节目(第五章)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节目,简称社教节目,是指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5.电视制式(教材第一章)电视制式使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的三基色分解和组合的技术手段,这就导致了彩色电视制式的不同。
现今世界上主要存在NTSC/PAL/SECAM三种制式。
6.广播电视节目(教材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广播电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时间上有一定的长度、内容上有一定的主题、形式上有一定的模式的多层次系统。
7.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第七章)界面人物是指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出现,以自己的声音或图像直接与受众见面的传播者,通过其报道、播讲、解说和串联等工作,实现媒介和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其中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和采访记者。
二、简答题8.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主要有哪几种?(教材第一章)标准答案:广播电视制度主要有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和商业制度型三种。
(答:1、国营制度型。
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模式。 4、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 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双向传播与热线电话的介入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参与
1、受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1)受众点播节目 (2)受众电话参与节目 (3)受众现场参与节目 2、受众参与节目对于传播者的要求 思考:如何更好发挥双向传播模式的效力,广播电视媒 体应该注意哪些? 1、研究受众心理,把握传播规律 2、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从受众角度充满感情 的传播 3、研究群众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常用语言。
电视节目的板块化尝试:
1993年5月《东方时空》开播,与《早间新闻》组
成了早晨新闻节目板块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与《新闻联播》 一起构成晚间黄金时间的新闻板块 1995年4月午间档《新闻30分》开播; 1996年10点档《晚间新闻》的改版,推出以《中国 报道》、《世界报道》和《体育新闻》组成的晚间 新闻板块。
《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 目的创办。我国电视新闻栏目逐渐成熟,开始 走向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 1993年5月以后:中央电视台大型
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类栏目 《焦点访谈》的创办。电视新闻栏目向高品位、 大型化方向发展时期。
电视新闻栏目呈现的特色
1、社会化趋势 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专门化地位确立 3、由记者直接主持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
指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 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 板块式节目编排模式。
如《朝闻天下》、《第一时间》、 《东广 早新闻》
2、对象集约模式
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 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
如:1、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三至五流行世界》 目标受众:广大少年、青年 子栏目:流行音乐、生活常识、、有奖竞猜、热线 点播 等 2、西安交通广播FM91.6 受众定位:社会中坚力量、高端听众。18—65岁,有 车一族为主要受众群。关注品牌,趋进广告、创造性强、事 业稳定、购买力强、心态成熟。 节目定位:交通专业节目为主,以娱乐、音乐节目伴 随,高关注度的《路况信息》每天播出26次。随即插播每天 60次以上,娱乐、刺激的广告有奖竞猜节目《动力调频奖中 奖》每天播出12次,拥有《交通三人行》、《一品长安》、 《我爱我家》、《车世界》、《916淘车》、《汽车杂谈》 等子栏目。
二、非黄金时间的开发与利用
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中一些特定时段受到较多受
众的欢迎,在该时段播出的节目一般能获得较 高的收视(听)率保证,同时也能得到较高的 广告收益,这类时间段被形象的称为“黄金时 间”。
传统黄金时间19:00——21:00 新黄金时间
21:00——23:00 早10:00之前、中午12:00—14:00之间
3、节目定位的影响因素:
⑴政治因素:包括一个时期的宣传任务、 舆论重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这些因素 在新闻时政、纪实类节目中尤为重要,在一般 文娱节目中也并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⑵环境因素:节目传播范围和地域因素。 包括该地域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模式、功能定 位、发展趋向概念等;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属 性和特征;以及地理、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的地 域性因素。
2、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而传统结构中节目 内容基本独立,缺少联系。 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之初设有《东方 之子》、《生活空间》、《焦点时刻》、《音乐电视》 3、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化、多向性的特点;而传统 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
二、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
1、内容集约模式
六、板块式、杂志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景展望
1、新闻、信息类节目的比例将继续逐步增大
2、服务类节目比例应继续增长
3、教育类节目保持稳定发展 4、文娱、体育类节目的专业频率频道会继续发
展,而综合频率频道中的文娱节目稳中有降。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
一、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动因
电视栏目:由固定主持人、内容主体明确、风格和形式统 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电视栏目 电视节目 主持人:固定并成为外在标志; 不固定 播出: 定期定时定量; 无延续性,播出时间不固定 收视对象: 特定服务观众; 不固定,内因素:以不同结构模式组织 编排的节目在定位上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在 节目定位时必须将节目的结构形式等因素考 虑在内。 ⑷媒介竞争因素:不同媒体间、同类媒体 内的激烈竞争都将影响节目定位的确定。尤 其是同时段播出的其他节目的类型风格,会 对节目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4、节目定位的调整:节目定位是根据节目的实 际播出效果而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正。可以组织部门 领导、专家学者、受众代表等组成评定小组,对节 目的播出效果作定性的分析与评估;同时也可采用 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对节目的播出效果做出测量, 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的指标一般有收听率及经济 回报率等。
第三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 化、板块化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板块化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双向传播与热线电话的介入
第四节 节目定位与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和利 用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 板块化
板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固定播出时 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 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 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 目”。
板块式节目结构方式特点
1、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 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较大。
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第一套节目全天播音21小 时30分,共划分74个节目,平均长度17.5分左右。 1998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中波792千赫全天播音24小 时,只划分成15个左右大板块节目节目夸度较长, 6:00—9:00,《东广早新闻》时长3小时(子栏目: 东广快讯、新闻追踪、报刊导读、东方传呼、792为您解 忧、公共服务信息、东广体育特快、东广金融专递 等子 栏目) 9:00—12:00,经济板块《上海潮》(热线急诊室、 消费指南、生财有道、市场哈哈镜 等) 0:00—6:00,午夜谈话《相伴到黎明》
3、混合模式
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 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和对象集 约模式之间的一种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
节目一般在非黄金时段播出,如:工作日的白 天或双休日
三、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
1、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
即多个节目以简单线性顺序排列,而节目个 体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结标志。
1、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 求不断增加的体现 2、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 播的规范化、栏目化
二、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优势
1、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上看,广播电视 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 上保持竞争的优势和地位 2、从广播电视功能上来说,广播电视新闻 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 功能。 3、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 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 4、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 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
2、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方式
全面定位:要求在大制作的前提下规范广播电
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在节目策划、准备过程中, 强调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消除个性因素 影响,突出团队精神及整体化风格,使节目呈 现出统一节目风格,以独有的节目特色来吸引 其稳定的受众群。 受众定位:事前确定节目的目标受众,再周密 调查的基础上大致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与需求, 根据节目的宣传宗旨等要素,确定节目的整体 风格。
四、热线直播节目的问题与对策
1、宏观容量的时空,影响到热线直播节目的总
体质量 2、参与节目的受众面较窄 3、内容随意性大,格调不高 4、热线节目定位不清,节目水分较多
第四节
节目定位与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
一、节目定位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1、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理念 节目定位: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 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 的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 先规划。
二、热线电话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1、采访报道类
2、公共事务谈话、讨论类节目
3、情感倾述类 4、综艺、游戏类
5、服务类节目
三、热线直播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1、电话介入广播电视节目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
传统模式 2、电话介入广播电视节目在多方面延伸了广播电 视的时空界限 3、电话直播节目增加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实际效果 4、热线电话介入广播电视节目,奠定了新的传受 关系
2、传统及板块混合式编排
即基本保持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方式,同时 划出部分时段用以开办板块节目。
3、亚板块式节目编排
即把所播出时间划分若干比较小的时间单位, 再设置针对不同受众及不同内容的节目,节目 时间跨度小,一般不超过1小时。
4、大板块节目编排方式
按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划分为若干个大 的时间段。根据不同受众在不同时段的接受习 惯、接受兴趣,在不同的时段安排不同的板块 式节目。(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中波792千赫)
四、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
1、板块式节目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 2、比较明确的选择性 3、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
的提高
五、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板块化
广播电视模式
1、中央台模式 2、珠江台模式 3、东广模式
3、东广模式 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24小时全部 采用板块式节目模式,开播之初划分为11个板块节目: 6点—9点:新闻板块《东方新闻》 9点—12点:经济板块《上海潮》 中午青春板块:《相会在午间》 下午戏曲板块:《听戏坛》及交通信息板块《与你同行》 黄昏生活板块:《阳光列车》谈话板块《今日新话题》 深夜及通宵板块:《夜鹰热线》、《相伴到黎明》 同时正点插播“东方快讯” 2002年增加了下午法律知识板块《东方大律师》,老年 人板块《长青树》和旅游资讯板块《旅游金线》等。 星期六的《逍遥星期六》、《792网络时空》、《周日作 文》、《滑稽相声》、《流行商情》、《新世纪对话》 突出双休日家庭休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