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喻和明喻(篇)
明喻和暗喻的句子

明喻和暗喻的句子明喻和暗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段来传达作者的意思。
明喻是直接的比喻,暗喻则是含蓄的比喻。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例句来详细解释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及其在修辞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明喻的例句。
比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这里直接用“如阳光般”来形容她的笑容,表达出她笑得非常灿烂明媚。
再比如,“他的心如同一汪湖水”,这里用“一汪湖水”来比喻他的心境宽广深沉。
这些例句都是直接明示了比喻对象和被比喻对象之间的关系,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接下来是暗喻的例句。
比如,“她的笑容是那片云层中的一抹淡淡微笑”,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明她的笑容,而是通过“云层中的一抹淡淡微笑”来暗示她的笑容是多么柔和、美好。
再比如,“他的心是那株幽暗角落里的一束光”,这里也是通过“幽暗角落里的一束光”来暗示他的心境是多么温暖、希望。
这些例句都是通过含蓄的比喻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更深的联想和感受。
在修辞中,明喻和暗喻都有各自的优点和运用场景。
明喻直接明示了比喻对象和被比喻对象之间的关系,简洁明了,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意图,适合于一些需要强调、突出的场合。
而暗喻则更加含蓄、富有想象力,能够给人以更多的联想和感悟,适合于一些需要抒情、富有情感色彩的场合。
总的来说,明喻和暗喻都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各有特点,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让作品更加生动、丰富。
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善于运用明喻和暗喻,让文字更加有力量,更加打动人心。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借喻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借喻
诗歌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明喻是指通过直接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用明确的比喻词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明喻可以用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感和生动性,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暗喻是指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用比喻词代替明确的比喻词,以更加含蓄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暗喻可以让诗歌更加含蓄、深刻,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借喻是指通过借用事物的特征或形象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在诗歌中,借喻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通过比喻的形象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总之,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们在诗歌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含蓄和深刻,让读者通过比喻的形象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暗喻和明喻的区别

明喻和暗喻的差异?
1、明喻,指本体、喻体和比方词三个要素都呈现。
办法为“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云从西边出来一贯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如同是天空着了火。
这个比方句把“云”比作“火”,本体是“云”,喻体是“火”,比方词是“如同”。
比方句的三要素都呈现了。
2、暗喻,指本体和喻体呈现,比方词不呈现,比方词被“是”、“成了”、“变成”等词语所替代。
办法为“甲是乙”。
例如: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风光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个比方句,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和“宝库”,本体是“小兴安岭”,喻体是“大花园”和“宝库”,没有比方词,直接把“小兴安岭”说成是什么,而不是像什么。
3、借喻,指本体和比方词都不呈现,只呈现喻体。
借用喻体替代本体。
办法为“甲代乙”。
例如: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个比方句把“大榕树”比作“鸟的天堂”。
本体“大榕树”和比方词都没有呈现,只呈现了喻体“鸟的天堂”。
明喻和暗喻的例子各5个句子

明喻和暗喻的例子各5个句子以下是十条关于明喻和暗喻的例子:
1. 明喻:他笑起来像朵花儿一样,例子:你看他那开心的样子,不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那般灿烂吗?
2. 明喻: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例子:哎呀,她那眼睛,真的就跟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似的,一闪一闪的。
3. 明喻:他跑起来像风一样快,例子:哇塞,他在操场上奔跑的速度,简直就跟风一样快呀!
4. 明喻: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例子:听,她的声音,是不是像那清脆的银铃啊?
5. 明喻:这个蛋糕像云朵一样松软,例子:哇,这个蛋糕也太软了吧,就跟云朵一样啊!
6. 暗喻: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例子:老师可不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嘛,默默培育着我们这些花朵。
7. 暗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例子:难道不是吗?书籍真的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呀!
8. 暗喻:时间就是生命,例子:大家要珍惜时间啊,时间那可就是生命啊!
9. 暗喻: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例子:回想起来,童年不就是一首欢
快的歌么?
10. 暗喻:生活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例子:生活啊,它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呢!
我的观点结论:明喻和暗喻都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让语言充满魅力呀!。
明喻、暗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以上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例】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例】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
暗喻和明喻(篇)

暗喻和明喻(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暗喻和明喻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中英文中隐喻和明喻的差异Major :EnglishClass :3Name:张航No :[1**********]089中英文中隐喻和明喻的差异中英文明喻的差异一喻词A 英语比喻词并不多, 最常见者不外“as”和“like”; 而且, 其间的文体差别并不明显, 只有“like”在比较早期的英语中常与“as”或“unto” 连用, 文体上显得古雅。
(1) Nay there is no stond or impediment in the wit, but may bewrought out fit studies: 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 may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 (F. Bacon, Studies) 另外, like 在现代英语中, 尤其在美国语中, 用作连词引导明喻从句, 带口语色彩。
(2) He treats me like I was his sister.B 对比之下, 汉语比喻词的文体色彩就十分丰富。
在白话里常有“如同”、“好象”等词, 在文言里常有“犹”、“若”、“如”、“似”等词。
有的修辞学者把汉语比喻词分为四组甲. “象”组, 有“象”、“就象”、“很象”、“活象”、“煞象”、“正象”、“好象”等等, 比较口语化;乙.“如”组, 有“如”、“有如”、“犹如”、“譬如”、“宛如”、“一如”、“正如”等等, 倾向于书面语;丙.“似”组, 有“似”、“好似”、“正似”、“恰似”等等, 书面语的色彩很浓;丁. “若”组,有“若”、“宛若”、“犹若”等等, 这一组还包括诸如“宛然”、“俨然”、“仿佛”等, 是彻头彻尾的书面语, 给人一种古雅隽永的感觉, 文言的意味极浓。
二.英汉明喻的个性之句型结构差异1 英语明喻句型结构英语明喻句型主要有九种。
英文杂志广告中的明喻和暗喻

英文杂志广告中的明喻和暗喻明喻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比喻手法,它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相比较来表达其相似之处。
在英文杂志广告中,明喻可以用来强调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或优势,以便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
例如,一个杂志广告可以用“像阳光一样明媚”来形容一款新推出的化妆品,以强调其清新亮丽的特点。
除了明喻外,暗喻也是英文杂志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暗喻不直接指出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而是通过暗示和隐喻来表达。
在广告中,暗喻可以帮助广告商以更加含蓄和巧妙的方式来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一个杂志广告可以用“我们的客户服务是星辰,为大家解决问题”来暗示公司客户服务的优质和可靠性。
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它们都需要在广告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和提高品牌知名度。
因此,广告商需要注重明喻和暗喻的运用,以便更好地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和优势,以及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时尚杂志一直是引领潮流的风向标,其中《瑞丽》更是众多年轻女性的最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分析《瑞丽》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期了解其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
在《瑞丽》杂志的广告中,女性形象普遍呈现出年轻、充满活力的特点。
这些女性或是学生,或是职场新人,或是独立自主的个性人士。
她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但都展现出自信、积极向上的姿态。
这些女性形象还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时尚感强、富有女性魅力等。
在时尚趋势方面,《瑞丽》杂志广告准确地把握了当下的流行元素。
无论是鲜艳夺目的色彩、独特的款式设计,还是别致的面料选择,都反映出了时尚界的新动向。
而这些趋势的流行原因,一方面是满足年轻人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于简约、舒适和环保等理念的追求。
在品牌定位方面,《瑞丽》杂志广告所呈现的品牌多以少女风、简约风和休闲风为主。
这些品牌定位的人群主要是年轻女性,强调时尚与实用的结合,同时注重表达个性和寻求自我价值。
这种品牌理念不仅突显了年轻女性的消费需求,还传递出积极向上、自信独立的生活态度。
明喻和暗喻

明喻和暗喻(一)Simile:Simile: 明喻(又称直喻),是英语中主要的修辞格之一。
明喻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
其本体和喻体均同时出现在句中,在形式上是相对应的。
常用的比喻词一般是like, as (…as), it was a bit like, as if, as though, as it were, as comparable, be compared to, similar to, be something of等。
汉语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好像”,“仿佛”等。
它是一种明显的比喻,一眼就能看出。
Jupiter is like a giant heat- containing thermos.明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Similarly, many ordinary jobs may look dull, but they are as essential as water to our society.He loved camping, and his job was like a holiday for him.The sun is one of the stars in the Galaxy, in which there are bout 100,000 million stars. It is not in the middle of the Galaxy, but rather near one edge. These stars form a group, the shape of which is rather like the shape of a watch.Food is to the body as fuel to the engine.(二) Metaphor: 暗喻Metaphor:暗喻,也叫隐喻,以此物隐喻彼物,将某一事物以另一个于其相似的事物来表达,是一种含蓄的比喻(兼有汉语隐喻,借喻及拟物的特点),暗示有比较,但又不充分说出这种比较。
明喻和暗喻的诗歌

明喻和暗喻都是修辞手法,用于诗歌中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明喻是指直接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两者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例如: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里的“春风”比喻为“绿色的手”,把江南岸的景色变得生机勃勃。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这里的“人生”比喻为“初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暗喻是指不直接说出被比喻的事物,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法来表达。
例如: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里的“白日”和“黄河”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里的“愁”比喻为“一江春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明喻和暗喻的例子

明喻和暗喻的例子明喻和暗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下面,我将分别列举10个明喻和暗喻的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修辞手法。
一、明喻1.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这句话中,阳光被用来比喻他的笑容,因为阳光是温暖的,所以他的笑容也被形容为温暖的。
2. 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这句话中,眼睛被用来比喻星星,因为星星是明亮的,所以她的眼睛也被形容为明亮的。
3. 他的声音像一阵清风,轻柔而动听。
这句话中,声音被用来比喻清风,因为清风是轻柔的,所以他的声音也被形容为轻柔的。
4. 她的笑声像一串银铃,清脆动听。
这句话中,笑声被用来比喻银铃,因为银铃是清脆的,所以她的笑声也被形容为清脆的。
5. 他的心情像一片晴空,明朗而开阔。
这句话中,心情被用来比喻晴空,因为晴空是明朗开阔的,所以他的心情也被形容为明朗开阔的。
6. 她的头发像一条黑色的瀑布,柔顺而光滑。
这句话中,头发被用来比喻瀑布,因为瀑布是柔顺光滑的,所以她的头发也被形容为柔顺光滑的。
7. 他的眼神像一把锋利的刀,透过人心。
这句话中,眼神被用来比喻刀,因为刀是锋利的,所以他的眼神也被形容为锋利的。
8. 她的微笑像一朵盛开的花,美丽而温馨。
这句话中,微笑被用来比喻花,因为花是美丽温馨的,所以她的微笑也被形容为美丽温馨的。
9. 他的心灵像一面明镜,清澈而透彻。
这句话中,心灵被用来比喻明镜,因为明镜是清澈透彻的,所以他的心灵也被形容为清澈透彻的。
10. 她的身影像一只轻盈的蝴蝶,飘逸而优美。
这句话中,身影被用来比喻蝴蝶,因为蝴蝶是飘逸优美的,所以她的身影也被形容为飘逸优美的。
二、暗喻1. 他的话语像一把刀子,刺痛了我的心。
这句话中,话语被用来暗喻刀子,因为话语可以伤人,所以它被形容为刀子。
2. 她的眼神像一只猫,时而温柔,时而狡猾。
这句话中,眼神被用来暗喻猫,因为猫有时温柔有时狡猾,所以她的眼神也被形容为温柔狡猾的。
明喻、暗喻

【明喻】
1、山茶花的红,那是怎样的红啊!像五星红旗那样明亮耀眼。
(苏宇轩)
2、一簇簇红茶就像一盏盏灯笼挂满枝头,给人带来喜庆。
(黄韵璇)
3、那红色的山茶花,就像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
(张皓南)
4、玫瑰花开得是那么的灿烂,红的像天空的朝霞。
(李嘉辉)
5、茉莉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冬天从天而降的雪花那样洁白。
(孙铭雨)
6、那金黄的菊花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像一把把金黄色的小伞。
(谈静好)
7、那黄菊,像天空中又大又圆的太阳散发的灿烂阳光那样光彩夺目。
(陈悠然)
【暗喻】
1、山茶花的紫色呢?那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珠的紫葡萄,晶莹透明,真是美极了。
(黄奕彬)
2、这是草坪吗?这分明是一块大大的绿色的柔软的地毯。
(罗劼)。
明喻和暗喻的句子

明喻和暗喻的句子明喻和暗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比喻的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明喻是直接把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相比较,从而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意,而暗喻则是通过含蓄的方式来暗示某一事物或概念,需要读者进行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下面将分别从明喻和暗喻的角度来举例说明。
首先,明喻是一种直接的比喻手法,常常使用“像”、“如同”、“好比”等词语来引出比喻的对象。
比如,当我们说“他像一只老虎一样勇猛”,就是通过明喻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勇猛。
再比如,“她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通过将笑容比作阳光,来表达她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温暖和愉悦。
这些明喻的句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因为它们直接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进行了比较,使得原意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暗喻是一种含蓄的比喻手法,常常通过隐晦的方式来暗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比如,当我们说“他是公司的明日之星”,实际上是在暗示他在公司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再比如,“她的眼神里透露着一丝忧郁”,通过眼神暗示她内心的情感状态。
这些暗喻的句子需要读者进行深层的理解和体会,因为它们并不直接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增加了语言的含蓄性和深度。
总的来说,明喻和暗喻都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比喻方式,它们都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明喻直接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意;而暗喻则通过含蓄的方式来暗示某一事物或概念,需要读者进行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需要选择使用明喻或暗喻,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暗喻借喻明喻的例子

暗喻借喻明喻的例子
1. 那家伙像头倔驴似的,怎么拉都拉不回来,真让人头疼!(明喻,把人比作倔驴。
)
2. 你看那月亮多圆呀,宛如一个大盘子挂在天上。
(明喻,把月亮比作盘子。
)
3. 太阳这个大火球,每天都炙烤着大地。
(暗喻,把太阳暗喻成大火球。
)
4. 狂风啊,你就是那愤怒的野兽在咆哮!(暗喻,把狂风暗喻成愤怒的野兽。
)
5. 她的眼睛似星星般闪亮。
(明喻,把眼睛比作星星。
)
6.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暗喻,把老师暗喻成园丁,学生暗喻成花朵。
)
7. 这飘落的雪花,不正是冬日的精灵吗?(借喻,用精灵借喻雪花。
)
8. 他心中的希望之火燃烧起来了。
(暗喻,把希望暗喻成火。
)
我觉得这些比喻的例子都很生动形象呀,能够让人一下子就理解和感受到所说的事物的特点,让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
明喻暗喻和借喻的例子

明喻暗喻和借喻的例子
1. 哎呀,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这就是明喻啊!你看,“笑容”和“阳光”,多形象啊,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那温暖和明亮,难道不是吗?
2. 他那个暴脾气,简直就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这是暗喻呀!就好像一颗危险的炸弹在那,让人有点怕怕的呢,可不是嘛!
3. 看那个家伙,简直就是只猴子,上蹿下跳的,这就是借喻啦!用“猴子”来指代那个人的活泼好动,多生动呀,对吧?
4.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明喻哦!这不就很容易让人想象到那亮晶晶的眼睛嘛,多美妙呀,是不是呀?
5. 他是个书呆子,这里用“书呆子”暗喻他对书的痴迷,多贴切呀,这样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6. 那片树林,是鸟儿的天堂,借喻哟!用“天堂”来形容树林对鸟儿的重要性,很形象吧,你说呢?
我觉得用明喻、暗喻和借喻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更有趣味性呢!。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明喻暗喻作文

明喻暗喻作文
心的芬芳
人的生活是一把灯,心就是灯泡。
当上帝把人放到世界上时,他在心
里点燃灯泡,为人增添了生命的芬芳。
多少人把心的灯却熄灭了,人的生命没有快乐的气氛,谁也不愿经历
这种平静的境界,情感的沉沦、希望的破碎、思想的失落...厌恶、丧失、利用、痛苦,挫折...感情、理想、心灵痛苦,甚至深深沉沦,失去活力,心的灯不见了芬芳。
放弃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放弃了别人的帮助,没有接受别人的爱的
芬芳,你的心的灯会枯竭而熄灭殆尽,而你也会失去快乐的机会,而
进入困境,迷失在过去。
人,你要懂得爱,懂得接纳和宽容,要勇于拥抱他人,为他们点燃心
的芬芳,奉献出自己的爱,让温暖融入心灵,从而走出无限可能。
每一次情感的沟通,都可以把黑暗变成光明,把悲伤变成欢乐,重新
燃起信心,一把烛火,照亮前行的道途,不能乱丢,不能放弃,重新
拥抱人间的喜悦,去感受生活的芬芳,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灵之光重新
燃起!。
用明喻暗喻借喻描写社会现象的作文

用明喻暗喻借喻描写社会现象的作文
夜幕下的城市啊,真的就像个大型画展,那灯光就是星星点点
的画,汇成了一条条流动的河流。
高楼啊,就是城市的支柱,挺得
笔直,把这片繁华给撑了起来。
车子多得跟啥似的,人们都在忙着
赶路,感觉就像被命运这个大佬给牵着鼻子走。
说到社会现象,那真的跟镜子一样,把人的好与坏都照出来了。
有些人啊,拼了命地追求名利,就像飞蛾非要往火里扑,啥都不顾了。
但也有些人,就像山涧里那清澈的泉水,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不随波逐流。
钱和权力,这两个东西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好像看着
挺诱人的,但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泪水,谁知道呢?
人际关系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像张复杂的网,每个人都被困在
里面。
有些人啊,在这网里混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有些人就惨了,被这张网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些友情、爱情、亲情,在这张网
里也变得复杂得很,有时候让人高兴,有时候又让人头疼。
教育这事儿,在社会现象里可是个重头戏。
它就像春天的雨,
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智慧的种子在里面生根发芽。
但有时候啊,这春雨也滋润不到所有的花朵,有些花朵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就枯萎
了。
这让我不由得想,教育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呢?是让他们死记硬背知识,还是启发他们的心灵呢?。
关于明喻暗喻和博喻的作文50

关于明喻暗喻和博喻的作文1、语文修辞中的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明喻和借喻不同,暗喻更倾向于从深层次的意义来进行类比,本体与喻体可以是毫无相关的事物,但在某些层面上我们需要通过暗喻的手段来建立两者的联系。
莎士比亚写作爱用暗喻手法。
比如在他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么一个暗喻为:朱丽叶是太阳。
暗喻,赋予本体以喻体的名称,在我们对喻体的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对本体的新认知,这会更加形象生动地描述我们未知的本体事物。
通过莎士比亚的暗喻,本体朱丽叶的人物形象将添上喻体太阳的美好特征。
认识和理解喻体的方式有模式识别和概念联觉。
暗喻的模式识别公式是X=Y,即赋予X事物以Y的名称。
暗喻不等同于简单的完全对等,而是两者在某些方面是有相似的关系。
概念联觉是指在人听到一事物时联想到这事物的形色,比如听到苹果,一般联想为红色的苹果。
概念联觉其实是在暗喻的过程中构建一种视觉化情景,让我们更易理解所接触的事物,比如有人将宇宙爆炸的形成过程比作打鸡蛋搅拌至糊状的经过,实际上宇宙爆炸的复杂性过程远远不止搅拌鸡蛋这么机械简单,但这种暗喻方式让大脑对复杂的事物有个初步的概念。
暗喻在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搭建一座联系桥梁,是通向对认识与理解未知事物的唯一途径。
2、红白条纹短袖,黑色的领边和袖边,精致剪裁,显得小巧玲珑,圆领露出漂亮的锁骨。
淡蓝色的迷你短裤露出白皙修长的大腿,一双红色布鞋简约大方。
左手手腕上是一连串的细小红圈圈手镯,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泽。
头发蓬松盘起,雪白的耳垂挂着两个银白环状耳环。
只是化了淡妆,嘴唇上涂了淡粉唇彩,卷翘的眼睫毛忽闪忽闪,暗红的眼眸散发着妖冶。
3、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洞的希望和不火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前,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着地奔同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的拥抱蓝天的白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喻和明喻(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暗喻和明喻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中英文中隐喻和明喻的差异Major :EnglishClass :3Name:张航No :[1**********]089中英文中隐喻和明喻的差异中英文明喻的差异一喻词A 英语比喻词并不多, 最常见者不外“as”和“like”; 而且, 其间的文体差别并不明显, 只有“like”在比较早期的英语中常与“as”或“unto”连用, 文体上显得古雅。
(1) Nay there is no stond or impediment in the wit, but may bewrought out fit studies: 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 may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 (F. Bacon, Studies)另外, like 在现代英语中, 尤其在美国语中, 用作连词引导明喻从句, 带口语色彩。
(2) He treats me like I was his sister.B 对比之下, 汉语比喻词的文体色彩就十分丰富。
在白话里常有“如同”、“好象”等词, 在文言里常有“犹”、“若”、“如”、“似”等词。
有的修辞学者把汉语比喻词分为四组甲. “象”组, 有“象”、“就象”、“很象”、“活象”、“煞象”、“正象”、“好象”等等, 比较口语化;乙.“如”组, 有“如”、“有如”、“犹如”、“譬如”、“宛如”、“一如”、“正如”等等, 倾向于书面语;丙.“似”组, 有“似”、“好似”、“正似”、“恰似”等等, 书面语的色彩很浓;丁. “若”组,有“若”、“宛若”、“犹若”等等, 这一组还包括诸如“宛然”、“俨然”、“仿佛”等, 是彻头彻尾的书面语, 给人一种古雅隽永的感觉, 文言的意味极浓。
二.英汉明喻的个性之句型结构差异1 英语明喻句型结构英语明喻句型主要有九种。
(1)本体+动词+as/like +喻体例如:As in Tokyo, taxi drivers in Hiroshima often know little of their city.(2)As/Just as+喻体,so+本体+动词例如: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human society.(3)本体+动词+as if+喻体+动词例如:A crowd of people were around him,…and bidding for him as if he had been a horse.(4) What+喻体,that+本体例如:What blood vessel is to man’s body, that railway to transportation.(5)本体+ to be+名词(本体)+what+喻体+be to+名词(喻体)例如:Parks are to the city as (what) lungs are to the body.(6)主语+动词+no/more less+本体+ than+喻体或主语+ not+本体+ any more than+喻体例如:A student can no more obtain knowledge without studying than a farmer can get harvest without plowing (7)本体+be+ as…as+喻体例如:He kept himself all the time as straight as a young soldier on guard.(8)主谓+not so/as+本体+ as+喻题例如:He thought not so much of possible death as of the urgent need to win, to defeat the enemies.(9)主语+may/might+ as well+动词+喻体+ as+动词+本体例如:You may as well advise me to give up my fortune as my argument.2 汉语明喻句型结构汉语明喻句型结构有如下四种。
[6]17-18(1)单句式:本体+喻词+喻体式例如:人和如朝露。
(2)单句比喻延伸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3)双句比喻式:本体+喻词+喻体式,本体+喻词+喻体式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4)双句比喻延伸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本体+喻词+喻体+补语式例如: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三英汉明喻的个性差异成因1 语言体系差异从如上英汉明喻句型可以看出,英语明喻句型比汉语的要复杂和繁复得多,且每一种句型表达的意思有较大区别,这首先与其语言有关。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的语言是形态语,不同成分之间有各种关联词明确标志,语词在性、数、格等方面都切分得很清楚,因此印欧语在表达上能够叠床架屋,通过句子多层次组合,将非常复杂的意思组织在一起能够表达相当繁复的思想,也能将各种意思非常细密地区别开来。
2 文化传统差异英语明喻更倾向于写实,汉语明喻更倾向于写意。
英美文化认为世界是一个实体,他们在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之间作了很明确的切分,同时也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逻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日常表述中,特别是文学中,倾向于客观准确地说。
中国文化认为世界本质是“无”,即世界来源于虚空的“道”,又复归于“道”;中国人没有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因此中国人在日常表述和文学中更重视的是主体的所感所想,更倾向于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对象之上;也经常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自己的主观印象;也就是说,更倾向于写意。
中英文隐喻的差异一定义英语Metaphor一词来自于希腊语的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
它是“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 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which aword orphrase ordina- 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Webster‟s NewWorld Dictionary);它不露比喻的痕迹,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
张志公在《现代汉语》中说:“隐喻的形式是…甲是乙‟,不是…甲像乙‟。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来连接,这样在语气上很肯定,以帮助听话的人想象和理解。
这种比喻,从字面上看没有…像‟这类词,而…像‟的意思却隐含在全句里,所以叫做隐喻。
”在英语中,隐喻也被称为浓缩的明喻(a com- pressed or condensed simile)。
由于它常常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所以它的修辞效果比明喻更加肯定、有力,所强调的相似点也更加鲜明和突出。
二隐喻喻体选择的文化因素比喻的构成不只是牵涉到简单的语言上的因素,而且还牵涉到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各民族的文化有其个性,“而个性则来自于各民族所处的小环境不尽相同。
”东西环境(地理环境、历史、风俗习性、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重大差异,当然也就造成了英汉隐喻的差异。
与英语明喻相比, 英语隐喻喻体的选择更加灵活,范围更加广泛,特点更加突出,尤其是在习语的运用上。
我们知道,英汉语言中都有数以千计的习语,习语是语言中十分重要而且十分活跃的部分。
在比喻中,恰当地运用习语不仅会使语言增辉增色,更重要的是使描述更加直接洗练,深刻有力,意蕴丰厚。
然而喻体的选择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
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习语在喻体和喻义上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
三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格式余立三先生(1985, 12)指出英语隐喻,“它的格式远远不是只和汉语隐喻类似,有时它和汉语借喻类似,有时与汉语拟物类似。
和汉语隐喻或借喻类似的称为名词性暗喻(Noun-metaphor),和汉语拟物类似的称为动词性暗喻(Verb-metaphor)。
”李国南先生(1999, 198)也认为, “Metaphor包括除了明喻以外的一切比喻,其涵盖面要比汉语辞格…隐喻‟宽得多。
除了…X isY‟的比喻模式外,还有各种变式,远远非汉语辞格…隐喻‟所能包容,而与汉语其它辞格相对应。
这些汉语辞格实际上也是…比喻‟的各种变异形式。
”四涵盖问题1英语隐喻中所包含的汉语借喻何为借喻?就是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它的基本格式是“以乙代甲”汉语借喻是英语Metaphor的变体之一,可以说它是比喻中最高级的形式。
由于本体和喻体融合在一起,不出现本体,省去了许多直白的文字,所以结构紧凑,形象含蓄,并且简明洗练,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英语隐喻中所包含的汉语拟物汉语拟物虽然在英语中被归入Metaphor,但在汉语辞格中却不属于比喻,而是属于比拟。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与英语的Personification完全对应,拟物则是Metaphor的变体形式之一。
拟物的定义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和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如以下例: His presenthunger awoke and gnawed athim. 饥饿像猛兽撕咬我一样,让我惊醒。
例把饥饿当成猛兽来描写,饥饿所造成的阵阵痛苦犹如一只猛兽在胃中撕咬一样,这样的表达很具感染力。
总之,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重要的辞格。
东西文化背景的重大差异,造成了英汉隐喻中喻体和喻义的差异;中英文隐喻格式的不完全类似,同样造就了英汉语隐喻的差异。
无论中国人学英语还是外国人学汉语都不容忽视由此造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
篇二【明喻】1、山茶花的红,那是怎样的红啊!像五星红旗那样明亮耀眼。
(苏宇轩)2、一簇簇红茶就像一盏盏灯笼挂满枝头,给人带来喜庆。
(黄韵璇)3、那红色的山茶花,就像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
(张皓南)4、玫瑰花开得是那么的灿烂,红的像天空的朝霞。
(李嘉辉)5、茉莉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冬天从天而降的雪花那样洁白。
(孙铭雨)6、那金黄的菊花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像一把把金黄色的小伞。
(谈静好)7、那黄菊,像天空中又大又圆的太阳散发的灿烂阳光那样光彩夺目。
(陈悠然)【暗喻】1、山茶花的紫色呢?那是刚刚采摘的带着露珠的紫葡萄,晶莹透明,真是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