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行为改变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挑战时,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和不良的行为。
然而,学习态度和行为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模式和实施积极的行动来改善。
本文将探讨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应该意识到他们需要负责自己的学习,并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学习技能。
这样,他们才能克服障碍,并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目标,确立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制定行动计划。
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但让学生自己做出决策。
2.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习环境应该是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1)创建互动式教育环境。
学生之间应该互相鼓励,建立良好的互动,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互动式教育机会。
(2)提供充分信息。
老师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做出决策和实现目标。
(3)定期检查学习进展。
老师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以确保学生在适当的方向上前进。
3.实施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老师应该制定和实施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帮助学生保持动力和兴趣。
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奖励制度。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完成作业,老师可以提供奖品,如班级荣誉证书和奖学金。
另一种激励机制是目标奖励系统,该系统通过制定实际的成就标准激发学生的动机。
4.提高学生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
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克服障碍,成功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自信心,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鼓励学生:(1)夸奖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2)为学生提供挑战性任务,以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3)创造一个无压力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可以自由地表达。
(4)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这样他们可以互相帮助。
组织行为学原理总结
组织行为学原理总结组织行为学的原理总结一、学习理论: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
(P49)(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P49)从根本上说,条件反射的学习指的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
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性刺激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50)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行为。
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能性。
斯金纳指出,在具体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果人们的行为可以得到积极强化,则他们最有可能重复这种令人满意的行为。
而且,如果奖励紧跟在恰当行为之后,则最为有效。
如果行为不被奖励或受到惩罚(即得不到积极强化),则不大可能继续被重复。
(3)社会学习理论(P51)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
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成为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认知失调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列昂〃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
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
换句话说,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程度。
(P69)(以下内容来源网络,以便更好的补充解释一下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1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
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引起的认知失调: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行为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要;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4 学习与行为改变
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一、授课题目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4学时)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
掌握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四种不同的行为塑造方法的不同及各自在组织中的主要作用。
列出四种强化程序,并指出各种程序何时有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启发法案例分析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引案例:4.1 学习的类型学习就是由于经验使得个体特定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在学习的定义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改变;第二,这种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第三,这个定义关注的是行为,只有行为出现变化,学习才会发生,如果个体仅仅是态度或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而行为没有相应改变,则不能称为学习;第四,学习必须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
在组织中,管理者的目标就是提供某个环境中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员工表现出组织想要的行为。
在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主要有三种:4.1.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学会把来源于一个中性刺激的信息价值与一个在自然条件下并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联系起来。
在经典条件发射过程中,一个非条件刺激(环境事件)产生一个自然反应。
接着将称为条件几次的一个中性环境事件与导致行为的非条件刺激同时呈现。
最终,只呈现这个中性环境事件也能使行为发生,这个行为就称为条件反射。
例如:巴甫洛夫实验4.1 .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学习自发行为。
自发行为被称为操作行为,这些行为是主动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或先天的行为。
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出现的倾向。
学习是根据行为的结果进行的,员工的许多工作行为都是操作行为。
4.1.3 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就是社会学习理论。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看法,学习就是通过对信息认知加工而获得知识。
组织中存在着许多工作就是由本组织中员工的知识和行为创造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行为的形成和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行为的形成和改变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学派,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形成和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是,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形成和改变的。
本文将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行为的形成和改变进行探讨。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通过研究行为来理解和解释心理过程。
它强调行为是可观察的,并且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学习来形成和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1.1 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往往是对某种刺激做出的反应。
在经过多次重复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后,人们会形成条件反射,即在特定刺激下产生特定反应。
例如,巴普洛夫的狗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口水,这是一种通过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形成的行为。
1.2 奖励与惩罚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奖励和惩罚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重要因素。
当某种行为受到奖励时,人们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相反,当某种行为受到惩罚时,人们则会减少或停止这种行为。
例如,儿童在完成作业后得到奖励,会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
1.3 模型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当一个人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并获得相应的奖励时,他更有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例如,儿童可能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如何说话和走路。
二、行为的形成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行为的形成主要探讨了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2.1 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意识的条件下,通过一种刺激引发出一种特定的反应。
巴普洛夫的狗实验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经典例子。
在实验中,巴普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会分泌唾液。
通过多次将铃声与食物同时呈现,狗形成了条件反射,即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
2.2 工具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行为产生一种特定的结果,进而影响再次出现该行为的可能性。
例如,老鼠学会按压一个杆子,从而获得食物的奖励。
随着奖励的加强和惩罚的削弱,老鼠学会了这种行为,并且更有可能继续按压杆子。
学习与行为改变
个体行为规律
1、人的行为模式 • 不同的个体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反 应
刺激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刺激反应机理
中介因素
桑代克(Thorndike)操作制约与 效果律
从动物的多种反应中,选定其中某项预 期其将学习者,每当该反应出现即给予奖 赏,从而加强其以后重复出现的机会。 试误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 错误反应多,正确反应少 正确反应多,错 误反应少 全部正确。
桑代克的箱子
好 想 吃 。。。
刺激
知觉
学习
个性
动机 能力
行为
绩效 评价与 奖惩
个体行为和绩效模式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M.J.Wallance)提出了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指出了外显行为与绩效的中介 因素。
个体行为是否形成绩效,依赖于组织期望或要求
能力 激励 工作要求 绩效标准
知觉 个体行为 个体绩效 个体有效性
个性
组织制度与资 源
“负强化”
“负强化”也是为了增加行为,所不同 的是在行为之后撤销某种厌恶刺激,比如 老鼠可以在迅速拉动绳子时避免电击的折 磨,他很快就会学会拉绳子。 另外,如果某些后果会使某种行为的出 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惩罚」,有些 地方给孩子断奶时在妈妈乳头上涂上辣椒 粉,就是这个道理。
行为学理论的意义:
史金纳的操作制约学习理论
• 史金纳被人们看作是华生的继承人,他是 美国新行为主义主要的代表,是操作制约 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行为矫正的开创 者。 • 反应行为和操作行为 • 史基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反应行为和操作 行为。
学习心得改变(精选多篇)
学习心得改变(精选多篇)第一篇:沟通之合志弱化及行为改变“沟通”之学习心得及行为变化俗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及阅人无数”,这种所得完全是建立在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基础上的,这句话表明,沟通与交流,每时每刻全都在与每个人相伴。
而有效的沟通,则可以取信他人,可以减少误会,更可以使自己少遭受伤害而感到愉悦。
通过郑确教授两周来“沟通与谈判”的精彩讲授,我更是深深理解了沟通的要领及真谛。
郑确教授在课堂教学教学中告诉我们,沟通的关键在于对两大平台的把控,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通过学习我认为,有效沟通的实质,毕竟就是激发其实他人对自己的接受,从而建立起与他人的私情,即指创造一个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信、从相信到共赢的通道。
因此有效率沟通能够成功拓展个人关系继续拓展网络,能够通过轻松愉快的交流来减少因误解造成的压力,更能够强化自己与他人的加强身体健康,携手共创幸福人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他人有效沟通呢?本人认为,其一,沟通的基础首先应从成功审视入手,所谓“人贵自知之明”,这需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入手。
如果一个人长不能客观不能全面认识自我,那么他失去客观全面认识他人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情感体验上连自己都难以悦纳,那么他对别人就很难去主动接纳,也不有点容易被他人接纳;如果一个人缺乏在行为上成功控制自我的意识,那么他在引导他人的时候也一定会经常乱掉章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三者入手,先行修炼自己,不断自省、不断超越,练好内功、面对他人。
其二,沟通的关键,能够读懂并让他人感知到你的善意而愿意与你作深入的交往、合作。
因此首先要准确出自己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和态度,其次要学会他人的言行举止准确判断他人的内心世界,最后要找寻与他人是否能够继续沟通与交流的切入点并作提示。
其中,关键形塑他人的言行举止最为重要,有“听、看、闻、触”等途径,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准确地掌握他人的脾性、需求、态度和潜能等等,从而使你在沟通取舍上能够找寻到能够帮助更为如何有效的突破口。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心里特点,学习方法,行为变化概要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心里特点,学习方法,行为变化概要如果一个人的成长也用80/20原则来界定,我们坚信这20%来自于孩子的小学阶段,也就是12岁以前。
因为12岁左右,孩子的习惯、认知、价值取向已基本形成了,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大部分选择、努力程度、成绩都与这三点有关。
孩子小学阶段我们得投入重精力,孩子在小学阶段每个年级时的心理特点、学习关注要点、行为的变化无疑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年级1、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
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
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
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
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
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
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
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
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应该从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开始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及 方 法 . 该 从 改 变 教 应
师 的课 堂教 学 行 为 开 始 .
学 生 : 甲 、 产 品 的产 量 有 关 . 和 乙
启 发 三 :能 否 用 数 学 语 言 表 示 利
润9
教 学过 程
一
学 生 : 计 划 生 产 甲 、 两 种 产 品 设 乙 的 吨 数 分 别 为 , ,则 利 润 为 2 + .教 Y xy 师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 可以设利 润为P
最大?
意 图 : 约 束 条件 数学 化 ) 将
启 发 一 : 什 么不 是 ? 为
学 生 : 一 定 的 限 制. 有
学 的 实 用 价 值 . 受 数 学 中 的 基 本 思 想 感
方 法— — 优 化 思 想 : 2 .了 解 线 性 规 划 相 关 概 念 . 握 简 掌
万元 . =xy  ̄P 2 + .
和 学 习 方 法 . 先 应 该 从 教 师 自 己改 善 首
、
创 设 情 境 . 出 问题 提
课 堂 教 学行 为 开 始.下 面 以 《 单 的线 简 性 规 划 问题 例 做 一些 分析 . 》 为
某 工 厂 生 产 甲 、 两 种 产 品 . 产 乙 生 1 甲种 产 品 需 要 A种 原 料 4tB种 原 料 t 、 1 . 生 的 利 润 为 2 元 : 产 1t 种 2t产 万 生 乙 产 品 需要 A种 原 料 1 、 种 原 料 9t B t ,产 生
以 解 决.
什 么 样 的 题 . 要 解 决 三 个 问 题 : 是 都 一
要 干 什 么 ? 问题 是 什 么 ?) 是 有 什 么 ? ( 二
( 目的条件是什么?) 题 三是怎么干? 解 ( 决问题的思路 有没有? )
行为学的学习心得
行为学的学习心得在我看来,行为学是一门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及如何改变和塑造人类的行为。
通过学习行为学,我深刻理解到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行为学的原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行为学教会了我如何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行为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观察身体语言、言行一致性和行为模式等。
这些技能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也使我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
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这些技能对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非常有帮助,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绪,从而更好地与他们建立关系。
其次,行为学还教会了我如何运用行为塑造和改变的原理。
通过学习行为塑造和改变的技术,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奖励和惩罚来引导他人的行为,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行为改变计划。
这些技能在教育、管理和心理咨询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引导他人的行为,促使他们做出积极的改变。
除此之外,行为学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
通过学习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我了解到人类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和期望。
这些知识让我更加理解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的行为。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行为学,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也改变了自己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态度。
行为学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的人,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善于引导和影响他人的人。
我相信,这些技能和态度将会在我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我会继续学习和探索行为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行为学的学习心得,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四章个体行为的改变(组织行为学
第四章个体行为的改变(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的改变--------学习理论§1 学习与个体行为人类的个体行为可以被有意识地加以改变吗?回答是肯定的!。
研究发现,人类几乎所有的复杂行为都是习得的,通过学习\经历经验,人类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
一、什么是学习?1.什么是学习?一般人的看法是“我们在学校里所从事的活动”。
这显然太狭窄了,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定义要宽泛得多: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是行为改变的原因。
2.关于学习的几个问题:(1)学习包含着变化。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有利有弊。
(2)这种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
暂时的变化可能仅仅是反射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3) 我们的定义关注的是行为,只有行为活动出现了变化,学习才会发生。
如果个体仅仅在思维或态度上发生了变化,而行为未发生相应变化,则不能称为学习。
(4)学习一定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或直接经验得到,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得到(如通过阅读而获得)。
§2 学习理论-----------个体学习的途径与方式个体的学习途径有三个;或者讲,有三种理论来解释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是一种个体学习反射行为的过程。
反射是人或动物个体对一种环境事件(刺激)产生的一种不在个体意识控制之内的非自愿的或自动的反应。
下表列举了常见的几种反射行为的例子:表3―X 反射行为举例------------------------------------------------------------------------------------刺激(S) 反应(R) ------------------------------------------------------------------------------------个体被针刺退缩被电流击中跳起来或尖叫眼中进异物眨眼、流泪手肘撞在书桌角上屈曲手臂------------------------------------------------------------------------------------- 一种环境刺激物出现,引起个体自然产生一种反射反应,这种反射反应不需要经过学习,我们称这种刺激物为无条件刺激物(UCS),它的出现必然使个体作出某种方式的反射反应,这种反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UCR)。
改变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
改变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
1、强化法:强化法可以用来培养新的
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
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
激,这个行为就有可能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
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特制的塑
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
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
给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兑
换有实际价值的奖惩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
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
成某种比较复的行为。
有时候教师
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同学身上很少出
现或很少完整出现,这时就可以依
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至
合意目标的出现。
4、示范法:观察或模仿教师呈现出来
的范例或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
习的重要方式。
5、惩罚法: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
为。
惩罚有两种:⑴在不良行为出
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⑵在不良
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
教育心理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打卡第8天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知识点回顾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沃尔朴首创)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自我肯定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请求别人为自己做事②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③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ABCDE方法)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C:观念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习题做起来!!!1、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 )。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D.游戏疗法答案【B】解析:侧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
包括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
咨询者通过对学习者创造适当的学习条件,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就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学习和行为改变
学习和行为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和行为改变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方面。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就不断地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学习的成果往往会促使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学习,它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获取知识,还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的成长。
小时候,我们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长大一些,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再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从工作中学习专业技能,从人际交往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的,有通过实践操作积累经验的,还有通过与人交流获得启发的。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然而,学习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可能会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想要放弃。
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探索,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
即使我们已经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当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后,往往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
比如,我们学习了健康饮食的知识,就会改变以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习了时间管理的方法,就会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行为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因为我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习惯的影响,而改变习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比如,想要改掉熬夜的习惯,一开始可能会很难做到,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每天早睡一点,逐渐调整作息时间,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设定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就像是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减肥,就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体重目标,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如每周进行一定量的运动,控制饮食等。
学习和行为改变
学习和行为改变学习和行为改变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环境中,学习和行为改变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本文将探讨学习和行为改变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读者实现有效的学习和行为改变。
首先,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无论是通过正规的教育机构还是自主学习,学习可以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新的领域、掌握新的技能,并不断改善自己。
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还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然而,仅仅学习还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改变。
行为改变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只有通过行为改变,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应用所学,从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行为改变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保持毅力,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对于个人来说,行为改变可以是改善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对于组织来说,行为改变可以是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团队协作等。
因此,行为改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成果。
要实现有效的学习和行为改变,有一些实践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行为目标。
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即想要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在行为改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行为目标,即想要改变或提升什么样的行为。
明确目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学习和行动,并使我们的努力更加有针对性。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改变策略。
每个人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改变策略。
有的人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有的人喜欢通过参加培训课程来学习。
同样,有的人喜欢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来实现行为改变,有的人喜欢通过与他人共享目标来实现行为改变。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作业态度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作业态度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
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
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
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对于学生转变工作最主要的是研究他们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自己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觉后进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
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针对以学生的心理问问题,我觉得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一、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
学习和行为改变
学习和行为改变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而行为改变则是学习的终极目的,我们通过学习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取得实际的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学习与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实现行为改变。
一、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过程。
不论我们是在学校、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
学习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拓宽认知范围,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获取新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学习与行为改变的关系学习与行为改变密不可分。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行为上的不足和错误,并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提升自己。
学习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从而引导我们积极、健康的行为。
三、如何通过学习实现行为改变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实现行为改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能够激发我们的动力和热情。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改变拖延的行为,我们可以设定每天完成一项任务的目标,并设立奖励机制来激励自己。
2. 寻求专业知识和指导:学习是积极改变行为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或寻求专业指导来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可以向身边的人请教,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专业知识和指导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为改变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自律和毅力:行为改变需要付出努力和毅力。
我们需要培养自律的习惯,制定明确的计划和规则,并且严格按照执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
4. 反思和调整:行为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
我们可以定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进展,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反思和调整,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行为改变的技巧和方法。
四、学习和行为改变的获益通过学习和行为改变,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实际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消退--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 自然消退 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 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 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 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 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惩罚--在消极行为发生后,以某种带有强制性、 惩罚 威慑性的手段(如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 给人带来不愉快的结果,或者取消现有的令人愉 快和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 为的否定。
2. 强化的程序
(1)连续强化 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 (2)间断强化 只对部分理想行为给予强化
间断强化的类型——比率强化
概念: 概念:当某以具体行为重复了一定次数后,个 体才得到强化。 固定比率强化 当个体的行为达到一个固定数目后,便给予 奖励。 可变比率强化 当 奖励根据个体的行为次数随机出现时,这种 强化叫做可变比率强化。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Theories of Learning) )
巴 甫 洛 夫 的 经 典 条 件 反 射 理 论 (Classical 建立联系 Conditioning) 原理: 原理:条件刺激 应用:广告 无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物有了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无条件刺激 食物) (食物)
R
反应 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 铃声) (铃声)
培训方案:要有一个榜样以吸引培训者; 培训方案:要有一个榜样以吸引培训者;要帮助 受训者总结自己所学知识及其应用; 受训者总结自己所学知识及其应用;要提供实践 机会以演练新的知识或行为; 机会以演练新的知识或行为;要为成绩提供奖励
4、学习特点 、
保持百分比
y 学 会 量
100 80 60 40 20 学习次数 典型的学习曲线 (天)
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理论
由食物引起的正常反应和由于电击引起的不 适应互不相容——交互抑制 通过循序渐进地增加刺激强度,使实验对象 逐步习惯了原先引起不适应反应的刺激,消 除了某些不适应的反应——系统脱敏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也就是模仿学习,认为人类无需强化( 1 观察学习也就是模仿学习,认为人类无需强化(奖 励或惩罚)就可以形成新的行为。 励或惩罚)就可以形成新的行为。观察学习主要是 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 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将榜样 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化成信息表征, 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化成信息表征,作 为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 为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 模仿分为正模仿和反模仿,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2 模仿分为正模仿和反模仿,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机械模仿和创造性模仿。 机械模仿和创造性模仿。 3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示范事件;( ;(2 (1)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示范事件;(2)保持过 程:观察者将示范行为转换成表象或语义符号并储 存在记忆中; 生成过程:观察者生成示范行为; 存在记忆中;(3)生成过程:观察者生成示范行为; 动机过程: (4)动机过程:观察者在诱因的驱动下表现前三个 过程。 过程。 4 替代性强化和替代性惩罚
贮存所感知的表象 用语言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动作再现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切实执行榜样的活动
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 在信息选择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自我观察和自我监控。 在信息选择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自我观察和自我监控。 自我效能感起到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感起到重要作用。
强化过程:行为若能受到积极奖励, 强化过程:行为若能受到积极奖励,则更能激发个体 从事榜样的行为
第4章 学习和行为改变 主讲: 主讲: 刘敏
学 习
定义: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 变。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是 行为的改变。 1. 学习意味着变化 2. 这种变化是持久的。 3. 这种变化应是行为的变化 4. 学习的途径可以多样
反射行为
刺激 被针扎一下 遭到电击 眼中有异物 手指碰到火 反应 退缩 跳或喊叫 眨眼 抽回
(2)操作性条件反射 )
反应1 反应 反应2 反应 反应3 反应 反应4 反应
按压杠杆 (条件刺激)
杠杆
得到食物 (强化)
反应n 反应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
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1 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 2 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 化可以提高反应出现的概率。 化可以提高反应出现的概率。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 3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正强化是 为了奖赏而操作, 为了奖赏而操作,负强化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结果 而操作,惩罚是当出现不合要求的操作后, 而操作,惩罚是当出现不合要求的操作后,使个体 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痛苦。 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痛苦。正强化和负强化可以教 会个体做什么和怎样做, 会个体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惩罚则只能教会个体不 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 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泛化,分化,消退, 4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泛化,分化,消退,恢 复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58
含义: 含义:可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进行学习 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扩展 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和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人们根 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和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人们根 据自己的认知作出反应并界定这一结果, 据自己的认知作出反应并界定这一结果,而不是根据 客观结果本身作出反应
(3)两种条件反射方法的主要区别 )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无须先前的刺激—反应联系 反应联系, 包含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 无须先前的刺激 反应联系,学 或业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习者必须发现适当的反应 条件反射是自动实现的,被试者所作的反应活动, 条件反射是自动实现的,被试者所作的反应活动,即使是 偶然的, 没有被试的觉察和合作 偶然的,也是会被意识到的 该结果不依赖于学习者的 该结果依赖于学习者的活动 活动 包含思想、情感、 包含思想、情感、爱好等 包含指向目标活动的变化 的变化
提高雇员的自我功效
1. 以往的经验(小小的成功) 2. 上司对下属行为的期望
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
1. 发现可能导致提高业绩的行为 2. 选择合适的模型供雇员观察 3. 确保雇员拥有符合要求的实施新行为的能力 4. 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雇员学习新行 为并作出相应表现的可能性 5. 向按期望方式表现的雇员提供积极的奖励 6. 发展维持这些刚学会的新行为的组织规范
惩罚: 惩罚:
含义: 含义பைடு நூலகம் 只奖不惩行不行? 只奖不惩行不行? 慎用惩罚: 慎用惩罚:P63
惩罚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不良行为 会导致消极情绪, 会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 会压制人们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对管理者产生条件性恐惧
优点: 优点: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快速的效果
行为塑造的指导原则: 行为塑造的指导原则:
核心内容:榜样的影响。 核心内容:榜样的影响。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 四个过程: 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
只有注意到榜样特点时,才会向其学习 只有注意到榜样特点时, 那些优秀的、有吸引力的、 那些优秀的、有吸引力的、热门的榜样更容易受到关注
保持过程:当榜样不再出现时, 保持过程:当榜样不再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 忆程度
自我学习
无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的自我控制 必要条件:授权
自我功效
自我功效就是个人对在某个特定情形下履行一项具体 任务所具备能力的自信。 自我功效高雇员认为: (1)拥有所需能力 (2)能够付出所要求的努力 (3)没有任何外在阻力能妨碍他们执行任务 自我功效对学习或工作的影响: (1) 影响个人为自己选择的活动和目标 (2) 影响个人在工作上施加的努力 (3) 影响个人坚守复杂任务的恒心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 人类行为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他人的行 为及其结果,然后通过模仿而获得
替代性学习
外部信息
个人信息
自我学习
习得 新行为
自我功效
替代性学习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行为方式 有效的条件: 1. 必须有仿效的模型 2. 学习者正确地理解该行为 3. 学习者具有执行该行为的技能和能力 4. 学习者必须因观察模仿该行为而奖励
华生的学习理论
1. 动物和人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 (1)频因律(2)近因律 2. 在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中,环境因素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 “向着任一方向塑造一个人的可能性是无穷 无尽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1. 应答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S R) 应答行为(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 2. 操作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应 强化) 操作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 行为 结果 工作 报酬 迟到 扣奖金 走进饭店 吃饭 走进足球场 看足球比赛
X
0
5 10 15 20 25 3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三)行为塑造
通过逐步指导个体学习的方式,使员工学会 组织所期望的行为。
1. 行为塑造的方法 •积极强化(正强化) •消极强化(负强化) •惩罚 •忽视
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 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 --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 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 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 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 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企业用某种 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 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 扬等), ),以表示对员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扬等),以表示对员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定,从而增强员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安全生产 的行为。 的行为。 消极强化---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 消极强化--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 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 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若员工能按所要求的 方式工作,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方式工作,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 也增加员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例如, 也增加员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例如, 管理人员告知员工不遵守安全规程,就要受到批评, 管理人员告知员工不遵守安全规程,就要受到批评, 甚至得不到安全奖励, 甚至得不到安全奖励,于是员工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 的结果,而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 的结果,而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