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病种质量控制 (2)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而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一)单病种的定义与选择单病种是指具有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相对统一、医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
我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部分常见、多发且诊疗过程相对规范的病种作为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对象,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等。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包括诊断符合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
2、治疗质量指标:如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3、医疗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4、医疗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等。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与实施1、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工作。
3、制定单病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检查项目、用药原则等,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5、建立单病种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分析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考核与评价1、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2、定期对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临床路径的定义与制定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
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AMI-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AMI-2达到医院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AMI-2.1左心室功能评价:在病历记录中患者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均有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包括X线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内径和射血分数(LVEF),并说明左(右)心室功能障碍程度。
AMI-2.2危险评分:STEMI危险评分方法。
AMI-3 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再灌注治疗适应证:仅限于心电图(ECG)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LBBB)的AMI患者。
AMI-3.1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来医院(急诊室)至溶栓的时间在(door-to-needletime<30,)30分钟以内。
AMI-3.2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确保患者能获得规范性的诊疗服务。
AMI-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体循环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
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6住院期间有血脂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评估,对于LDL-C(≥100mg/dL)升高的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AMI-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者,无禁忌症者)☆未使用者,病历中对具体禁忌证有记录。
AMI-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手机戒烟健康指导、再灌注治疗的护理与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坚持二级预防。
单病种质量管理
(1)心力衰竭; (2)小区取得性肺炎; (3)脑梗死; (4)髋膝关节置换术;
单病种质量管理
第6页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连续改进
(一)将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监控管理主要 内容之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所必要组织体系不明确 职责,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二)依据本标准第二部分中所列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指 标不对应临床路径(卫生部公布),制订本院执行文件, 对不执行流程相关临床不医技人员实施教育培训。
单病种质量管理
第9页
风险原因(既往史)
年纪65岁以上 糖尿病(DM)和糖尿病并
发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手术历史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偏瘫,截瘫,瘫痪 血液病 心律失常
转移性癌和急性白血病 癌症 褥疮或慢性皮肤溃疡 哮喘
单病种质量管理
第20页
监测与评价重点
实施手术前风险评定时间与结果。 符合手术适应症与急症手术指征。 使用乳房内动脉比率。 预防性抗菌药品选择与应用时机。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品种类选择 2、术前(切皮)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品时间 3、术后停顿使用预防性抗菌药品时间 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再手术时间。 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时间。 住院期间为病人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机。
单病种质量管理
第4页
单病种质量管理起到什么作用?
是反应出全院在医疗质量管理能力主要一 个新路径
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一项主要伎俩
评价对象不是“糖尿病人当日血糖尿糖, 而是查“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反应出120天情 理年活动方案》
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前壁 心肌梗死-其它位置心肌梗 死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一、单病种选择标准1、单一病种: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按照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诊疗规范或临床路径,对某一特定疾病进行全过程诊疗的疾病。
2、质量控制标准:指针对单一病种在诊疗过程中所涉及的医疗行为、医疗流程、医疗结果等进行评价和监测的标准。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1、依据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诊疗规范或临床路径,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2、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标准: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的相关检查、检验及诊断流程。
(2)治疗标准:对疾病进行治疗的相关药物、手术、非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流程。
(3)护理标准:对疾病进行护理的流程及规范,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
(4)感染控制标准:对疾病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感染预防及控制的相关流程及规范。
(5)健康宣教标准:对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流程及规范。
(6)随访标准:对疾病治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的流程及规范。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1、医疗机构应按照制定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对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并遵循标准。
2、医疗机构应建立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包括考核、奖惩等,确保标准的实施。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最新诊疗规范或临床路径保持一致。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监督与评估1、医疗机构应设立单病种质量控制监督小组,负责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监督小组应定期对临床科室及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遵循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3、对于发现的问题,监督小组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科室及人员整改。
4、医疗机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和指导。
五、总结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是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制定并实施针对单一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医疗机构可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
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
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
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制(DRGs)的病种管理法。
DRGs是根据诊对病人进行分类的一种简便方法,它以ICD-9-CM-3诊断分类为基础,根据组织器官分为23个主要诊断项目(MDCS),进而分为467组,每个组均有临床意义。
【实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单病种
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人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一、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指标以医疗质量的过程质控指标为主,同时考核重要的终末质控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总住院费用。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以临床科室作为评价单位,用“达标率”作为总体的评价指标,即评估各质控指标的实际值是否达到质控标准。
达标率能综合反映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并且可以横向比较。
达标率的计算方法为:达标率=单病种达标指标数/单病种总指标数×100%四、单病种质控流程1.单病种患者入住专科,主管医师首先确定是否符合单病种管理病例标准,按单病种诊疗规范、质控要求诊治。
并在病历中如实记录每一个质控节点是否按规范执行,如未能执行,必须在病历中说明理由。
科主任或三级医师通过业务查房认真审查每份病历的诊疗过程是否符合质控要求,督促、指导下级医师诊疗工作,及时发现诊疗缺陷并予以纠正,不断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自我监控意识。
病人出院后一周内,科室指定专人及时网上直报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
对在实施过程中因流程等原因致使不能达到质控标准者,应及时向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报告。
单病种质量控制
术时间3小时以上等。 √心脏外科、脑外科、骨关节置换、盆腔等大型手
术。 √临床医师认为有预防深静脉栓塞必要的病例。
风险评估: DWT-WELLS评估值 PE-WELLS评估值
识别高危临床特征的常有评估方法:
深靜脉血栓(DWT)WELLS评估值 临床特征与分值
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适用病名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 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 家族合作中心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适用手术与操作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 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 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人民军医出版社。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
(一)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符合规范要 求;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 使用;
(三)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四)择期手术在结束后24、48、72小时内停 止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五)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侧下肢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肺靜脉血栓(PE)WELLS评估值 临床特征与分值
既往PE或DVT病史+1.5分; 心率>100次/分+1.5分; 近期外科手术或制动+1分; DVT的临床表现+1分; 诊断为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小于PE+1分; 咯血+1分; 肿瘤+1分。 临床可能性:低度,0~1分;中度2~6分;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 指标检查用简表H:\单病种质量控制\围手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
为了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疗费用。
根据《陕西省卫生厅单病种质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一、目的:
1.建立一套具有理论科学、技术先进、实用可行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立一种科学的病种分类方法,制定病种质量参考标准,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医疗行为。
3.建立病种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和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医院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意义:
1、有利于提高医生的质量意识和医疗过程的规范管理。
2、有利于解决传统医疗质量指标评价缺乏可比性和质量评价片面性问题,合理评价医疗工作绩效和病种费用。
3、有利于评价负责医师的工作质量。
4、有利于加强对各类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指导。
5、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大量而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帮助决策部门对医院卫生资源进行科学的宏观管理和评估。
各科室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种质量管理标准》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为依据,制定和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及考核指标,对医院规定的35种病种开展质量控制。
二、考核与督查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5、要求单病种质控指标评价指数≥全区同级医院平均值(或中位数)。
单病种质量管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六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及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上报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卫办函[2009]366号)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组织领导(一)为加强对六个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总体研究和协调工作:组长:王深明副组长:谢灿茂成员:(按姓名笔画排序)王治平王深明石志杰刘秋生刘敏何建桂杜志民杨建勇陈孝陈虹周燕斌金玉善高修仁傅明彭丹心曾进胜曾勉谢灿茂谢晓燕詹红廖威明熊莺秘书:李菁史新亮医院信息报送员:史新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质量控制科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三、具体工作职责:“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政策支持及奖励建议.专家组: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
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执行科室职责: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杜绝相关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四、工作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六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工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争取1年内六个单病种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总体达标率达到70%以上。
2024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4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保证不同地域、不同医疗机构的患者获得高质量、均质化医疗服务的有效工具,其中单病种质控指标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单病种质控指标不仅可以为医疗过程提供具体的标准,还可以为评估不同医疗机构对不同疾病的诊疗质量提供量化的工具。
神经系统疾病作为对我国居民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是我国单病种质控建设中备受重视的疾病,其中脑梗死的质控被列入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单病种质控指标中。
这些指标也被广泛用于二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中。
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多个单病种质控工作组,进行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和全国范围内的专家意见征询H作,陆续构建了脑梗死、癫痫、帕金森病、神经重症、脑出血、运动神经元病等系列单病种质控指标体系。
其中脑梗死、癫痫和帕金森病的质控指标体系已经由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正式向全国的医疗机构公布。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神经系统疾病单病种质控指标,《中国卒中杂志》将陆续发布上述系列单病种的质控指标,向全国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介绍该系列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信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将在医院评审、专科建设与评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神经重症是临床神经科学和重症医学的交叉学科。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疾病工作组根据我国神经重症现状,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借鉴国内外质量控制指标,组织全国神经重症相关领域的专家,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共23项指标,分别为过程性指标、重返类指标和重点病种患者相关指标。
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将为我国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提供首套可供监测的数据指标体系。
通过对该指标体系的持续监测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借助这些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I ,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重症的认识,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从而提升神经重症医学的医疗质量。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按照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标准参照第一、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内容:单病种质量管理病种种类如下。
(一)急性心肌梗死;(二)心力衰竭;(三)肺炎;(四)脑梗死;(五)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七)围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八)肺炎(儿童、住院)质量控制指标。
二、实施科室和病种目标管理:医院开展单病种管理的科室和病种符合相关要求;医院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对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收集、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医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单病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单病种管理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单病种管理质量。
三、监测单病种质量管理病例: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对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进行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对实单病种质量管理病种的依从性进行监控。
四、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与上报:医院有专人负责建立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和上报单病种质量信息指标,确保上报信息准确、可靠、及时;上报病例与实际相符,无漏报与不报,尤其是死亡病例;由临床副主任医师或专职质量控制人员负责上报信息的最后确认。
单病种指标信息能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提取。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第三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2]376号)等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将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儿童肺炎共×个病种纳入单病种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控制
住院科室: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医院等级复审及医院管理年有关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急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缺血性脑梗死等6 种疾病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请两个住院科室按照此标准认真执行。
附: 6 种疾病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二00 九年二月十二日一、收费标准:2000 元。
包括以下科室支出:心电图:17 元、放射科:28 元、临检科:330 元。
药费按实际用药计算支出。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片、肝肾功、电解质、血糖。
2、药物治疗:1)轻症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青霉素800 万u/日,分次静滴。
青霉素皮试阳性:换头孢菌素皮试、红霉素或者左氧氟沙星。
2)重症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第二代或者三代头孢菌素,必要时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皮试阳性红霉素+左氧氟沙星3、治疗及护理:普通病房1 张住院10 天,皮试1 次,静脉采血3 次,输液10 天,护理9 天,副主任医师查房2 次。
二、质量控制标准:出院时体温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
单病种医患协议书1、合并呼吸衰竭、大咯血、脓胸、心包炎等并发症除外。
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除外。
3、医保患者再也不包干范围内。
4、入住保健病房及出院带药不在包干范围内。
一、收费标准:1500 元。
包括以下科室支出:1、辅助检查:心电图:17.00 元、胸部正位片:28.00 元、B超50.00 元、血常规:21.00 元、尿常规:10.00 元、血糖:5.00 元、肝功十项:45.00 元、肾功:35.00 元、电解质:40.00 元、术后血常规:21.00 元。
2、手术费250.00 元、麻醉费280.00 元、材料费:200.00 元。
3、药物治疗:1)抗生素应用:0.9%氯化钠500ml+头孢唑啉钠5.0 静滴5—7 天。
0.2%甲硝唑250ml 2次/日静滴5 天。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到院90 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
(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三、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
(二)氧合评估。
(三)病原学诊断。
1、住院24 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2、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
1、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七)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如下: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二、适用范围本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需遵守本制度,参照本制度要求严格规范单病种日常管理工作.三、实施原则单病种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